殺人

日期

2024-10-01

案號

TPHM-113-國審軍原上訴-1-20241001-1

字號

國審軍原上訴

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AI 智能分析

摘要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國審軍原上訴字第1號 上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李莛富 選任辯護人 洪大植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上訴人即被告因殺人案件,不服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12年度 國審原重訴字第1號,中華民國113年5月22日第一審判決(起訴 案號: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32344號),提起上訴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李莛富羈押期間,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十月十七日起,延長貳月 。 理 由 一、上訴人即被告李莛富因殺人案件,經本院於民國113年7月17 日訊問後,認其所涉殺人罪之犯罪嫌疑重大,且為最輕本刑5年以上有期徒刑之重罪,業經原審判決有期徒刑13年在案,可徵其畏罪逃匿、規避刑罰執行之可能性甚高,有相當理由足認有逃亡之虞,認有刑事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第1、3款之羈押原因,且有羈押之必要,而於113年7月17日起執行羈押,先予敘明。 二、被告經訊問後,坦承有殺害被害人徐博政之犯行(見本院11 3年度國審軍原上訴字第1號卷第119至120頁所附準備程序筆錄所示),並有卷附相關供述及非供述證據可佐,足認其涉犯陸海空軍刑法第76條第1項第5款、刑法第271條第1項之現役軍人殺人罪,犯罪嫌疑重大。被告所涉犯為最輕本刑5年以上有期徒刑之重罪,且已經原審判處有期徒刑13年之重刑在案,考量遭判處重刑者常伴有逃亡、滅證之高度可能,此係趨吉避凶、脫免刑責、不甘受罰之基本人性,被告業經原審判處重刑,其為規避將來可能遭受之刑罰執行,當足認有逃亡之相當可能,自足認被告具有刑事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第1款、第3款之羈押原因。又衡酌國家刑事司法權之有效行使、社會秩序及公共利益、被告人身自由之私益及防禦權受限制程度,本院認如非予繼續羈押,僅以命具保、責付、限制住居,尚不足確保後續審判之進行及將來刑罰之執行,堪認有繼續羈押被告之必要性。至於被告之辯護人雖陳稱:被告希望與告訴人和解,但告訴人強烈要求被告必須先支付新臺幣300萬元現金,才考慮和解可能,故被告必須交保才能籌措現金和解賠償予告訴人,被告如可交保,會與家人居住在桃園市平鎮區地址,也願意定期到派出所報到等語,惟依原審判決所認定之事實,被告係無端對他人身體施暴乃至於剝奪他人生命,不僅侵害被害人之生命法益,造成被害人家屬無法挽回之傷痛,且危害社會秩序甚鉅,即使將辯護人所陳上情納入考量後,仍認為基於確保日後審判及刑罰執行程序得以順利進行、防衛社會治安與維護社會秩序之重大公益目的,仍有拘束被告行動自由之必要,是以辯護人所稱被告回復行動自由後更可能彌補損害之情詞,仍不足以動搖繼續羈押被告之必要性,併予敘明。 三、綜上,經本院訊問被告並審酌全案卷證,認被告有刑事訴訟 法第101條第1項第1、3款之羈押事由,非予繼續羈押,顯難確保審判程序之進行及日後刑罰之執行,有繼續羈押之必要,應自113年10月17日起延長羈押期間2月。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108條第1項、第5項,作成本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  日 刑事第十三庭 審判長法 官 連育群 法 官 蕭世昌 法 官 陳思帆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蘇芯卉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4   日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