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請具保停止羈押
日期
2024-12-03
案號
TPHM-113-聲-3291-20241203-1
字號
聲
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AI 智能分析
摘要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3291號 聲 請 人 莊子鋐 上列被告因本院112年度上訴字第2106號聲請具保停止羈押案件 ,聲請人聲請具保停止羈押,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莊子鋐願出具保證金,請求准許責付於 本親莊孟原(住○○市○○區○○路000巷00號)督促其準時到庭,並保證不會逃亡及再犯情事。 二、被告經法官訊問後,認為犯罪嫌疑重大,而有逃亡或有事實 足認為有逃亡之虞者,非予羈押,顯難進行追訴、審判或執行者,得羈押之,刑事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犯加重詐欺罪嫌疑重大,有事實足認有反覆實行同一犯罪之虞,而有羈押之必要,得羈押之,刑事訴訟法第101條之1第1項第7款定有明文。再按羈押之目的在於確保刑事偵查、審判程序之完成,以及刑事執行之保全或預防反覆實施特定犯罪。羈押中之被告,除有刑事訴訟法第114條各款所列情形之一具保聲請停止羈押,不得駁回外,其他應否許可停止羈押,法院本有斟酌訴訟進行程度及其他情事予以裁量之權。故審酌被告有無羈押之必要,除被告犯罪嫌疑已屬重大外,自當基於訴訟進行程度、犯罪性質、犯罪實際情狀及其他一切情事,審慎斟酌有無上開保全或預防目的,依職權妥適裁量,俾能兼顧國家刑事追訴、刑罰權之順暢執行及人權保障。 三、經查: ㈠被告所犯原判決如附表一(下稱附表一)編號1、2、7至9、1 2至25、30至39、45至47、49、56、57、61至64、79至88、95所示之罪,經原審法院以109年度訴字第1267號、110年度金訴字第402號判決判處如附表一編號1、2、7至9、12至25、30至39、45至47、49、56、57、61至64、79至88、95主文欄所示之刑及沒收。得易科罰金之罪,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仟元折算壹日;不得易科罰金之罪,應執行有期徒刑4年,且被告另犯如附表一編號3、4、26至28、40至44、48、50至55、58至60、66、92至94之犯行,雖經原審法院均判決無罪,亦經檢察官提起上訴(上開合計共95罪),足認被告犯罪嫌疑重大。又被告犯多次詐欺案件,有事實足認有反覆實行同一犯罪之虞,而有刑事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第1款、第101條第1項第7款規定所列之羈押之事由,非予羈押,顯難進行審判、執行程序,有羈押之原因及必要,自民國113年11月28日起裁定執行羈押在案。被告遇此等罪名之追訴與審判,事理上確有逃亡避責之高度可能性,非予羈押,顯難進行審判或執行。且即令諭知具保及其他強制處分,仍不足以確保將來審判或執行程序之順利進行,且難以防止被告反覆再犯,本案羈押原因依然存在,且仍有繼續羈押之必要。 ㈡至被告稱以其他替代手段,取代羈押之處分,即可防免被告 逃亡等情,與羈押原因是否消滅及有無繼續羈押必要,並無必然關係,亦尚不影響上開結果之判斷。又被告並無刑事訴訟法第114條不得駁回具保聲請之事由存在。聲請意旨請求准許被告具保停止羈押乙節,尚無從推翻被告仍有羈押原因及必要性之認定,自無從准許。 據上論斷,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 日 刑事第十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許泰誠 法 官 魏俊明 法 官 鍾雅蘭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許芸蓁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