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求履行鬮分契約再審之訴

日期

2024-10-16

案號

TPSV-113-台抗-773-20241016-1

字號

台抗

法院

最高法院

AI 智能分析

摘要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抗字第773號 抗 告 人 楊 勝 榮 楊徐雲妹 楊 木 郎 楊 鳳 嬌 楊 淑 貞 楊 鳳 霞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楊政男等間請求履行鬮分契約再審之訴事 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7月29日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裁定(11 3年度重再字第5號),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裁定關於駁回對相對人楊林美蘭再審之訴部分廢棄,應由臺灣 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更為裁判。 其他抗告駁回。 抗告訴訟費用關於駁回其他抗告部分,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抗告人以原法院107年度重上字第1號確定判決(下稱原確定 判決)有民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第13款所定再審事由,對之提起再審之訴。原法院以:抗告人對原確定判決提起上訴,經本院以110年度台上字第909號裁定駁回,該裁定於民國110年9月7日送達抗告人,則抗告人就原確定判決對相對人楊林美蘭提起再審之訴之不變期間,自同年月8日起算。抗告人於113年6月12日、同年7月3日提起本件再審之訴,僅泛稱於原確定判決確定後發現新證物,並未提出遵守不變期間之證據,其再審之訴為不合法;另原確定判決係駁回相對人楊政男之上訴,對抗告人並無不利,抗告人對之提起再審,亦非合法,因而裁定駁回之。 二、本院判斷:  ㈠關於廢棄(即駁回對楊林美蘭再審之訴)部分:  1.再審之訴,應於30日之不變期間內提起。前項期間,自判決 確定時起算,判決於送達前確定者,自送達時起算;其再審之理由發生或知悉在後者,均自知悉時起算。且提起再審之訴,應表明再審理由及關於再審理由並遵守不變期間之證據,此觀民事訴訟法第500條第1項、第2項本文、第501條第1項第4款規定自明。其中關於遵守不變期間之證據,係屬提出書狀時,應添具之文書物件,與同法第121條第1項規定之書狀不合程式之情形不同,固不生程式欠缺補正之問題。惟當事人於再審書狀中已表明再審理由並提出再審理由之證據,而漏未表明其遵守不變期間之證據時,法院為行使闡明權,非不得依具體個案之情形,裁定命其提出證據(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482號解釋意旨參照)。2.抗告人向原法院提起再審之訴,於書狀內表明係於原確定判決後,始發現臺灣新竹地方法院80年度訴字第157號民事聲明書狀、當事人陳情書狀及意見書、苗栗縣政府轉發補償費通知、徵收交通用地函及土地標示清冊,屬未經斟酌之新證據等語,並提出各該證物為證(見原法院卷117至145頁),可見其等於再審書狀表明再審理由及其發現之新證據。倘原法院認抗告人就何時發現證物所為表明有不完足或不明瞭,及漏未表明遵守不變期間之證據,依上開規定及說明意旨,是否不得行使闡明權,令其敘明、補充,或以裁定命其提出證據?乃原法院未斟酌上情,遽以裁定駁回其再審之訴,尚有未洽。抗告論旨,指摘原裁定此部分不當,聲明廢棄,非無理由。  ㈡關於駁回其他抗告(即駁回對楊政男再審之訴)部分:   原裁定以上開理由,駁回抗告人對楊政男提起再審之訴部分 ,經核於法並無不合。抗告論旨,指摘原裁定此部分不當,聲明廢棄,非有理由。 三、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依民事訴 訟法第492條、第495條之1第1項、第449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6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官 鍾 任 賜 法官 陳 麗 玲 法官 黃 明 發 法官 陶 亞 琴 法官 呂 淑 玲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郭 金 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2  日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