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損

日期

2025-01-10

案號

TTDM-113-原簡上-12-20250110-1

字號

原簡上

法院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AI 智能分析

摘要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原簡上字第12號 上 訴 人 臺灣臺東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紀政輝 選任辯護人 陳世昕律師(法扶律師) 被 告 蘇煒翔 上列上訴人因被告等毀損案件,不服本院簡易庭中華民國113年8 月1日113年度原簡字第63號第一審簡易判決(偵查案號:112年 度偵字第3527號),提起上訴,本院管轄之第二審合議庭判決如 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甲○○、丁○○均緩刑貳年。   事實及理由 一、本院審理範圍:  ㈠按上訴得明示僅就判決之刑、沒收或保安處分一部為之,刑 事訴訟法第348條第3項定有明文;前項規定,於簡易判決之上訴準用之,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3項亦有明定。觀諸上開規定之立法理由,係為尊重當事人設定攻防之範圍,並減輕上訴審審理之負擔,故容許上訴權人僅針對刑、沒收或保安處分一部提起上訴,其未表明上訴之認定犯罪事實部分則不在第二審之審判範圍。從而於上訴權人僅就第一審判決之刑提起上訴之情形,未聲明上訴之犯罪事實、罪名及沒收等部分則不在第二審審查範圍,且具有內部拘束力,第二審應以第一審判決關於上開部分之認定為基礎,僅就經上訴之量刑部分予以審判有無違法或不當(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322號刑事判決意旨參照)。  ㈡經查,本案上訴人即檢察官因不服原審判決而於法定期間內 提起上訴,且依上訴書記載,其上訴理由僅針對原審量刑部分(見簡上卷第7至8頁),被告甲○○、丁○○則未依法提起上訴。是依前揭規定及說明,本院審理範圍應僅限於原審判決量刑之部分,而不及於原審認定之犯罪事實、據以認定事實之證據及所犯法條,故就前開部分之認定,均引用原審判決所記載之事實、證據及理由(如附件)。 二、上訴意旨略以:   告訴人丙○○因本件被告2人毀損犯行,至今無法安定生活, 受有身心傷害,且被告2人毫無悔意,雙方無從和解,顯然可認被告2人此部分有所可責之事由,且告訴人於案發至今猶因本案深感恐懼,亦堪認被告2人之犯罪所生損害非微。原審僅分別量處被告甲○○、丁○○拘役40日、50日之刑度,尚屬過輕,未能符合罪刑相當原則,使罰當其罪,以契合人民之法律感情,原審判決實有評價不足,量刑實嫌過輕,未能使罰當其罪,亦不足收矯正之效。 三、駁回上訴之理由: ㈠按刑之量定,係法院就繫屬個案犯罪之整體評價,為事實審法院得依職權自由裁量之事項,故量刑判斷當否之準據,應就判決之整體觀察為綜合考量,不可摭拾其中片段,遽予評斷。苟其量刑已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並斟酌刑法第57條各款所列情狀,在法定刑度內酌量科刑,無顯然失當或違反公平、比例原則及罪刑相當原則者,亦無偏執一端,致明顯失出失入情形,即不得任意指為違法或不當(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4370號刑事判決參照)。是就同一犯罪事實與情節,如別無其他加重或減輕之原因,下級審量定之刑,亦無過重或失輕之不當情形,則上級審法院對下級審法院之職權行使,原則上應予尊重。㈡經查,原審認被告2人本案犯行事證明確而予以論罪科刑,並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2人以起訴書所載方式為本案毀損犯行之情節及危害、被告2人坦承之犯後態度、斯時未能與告訴人達成和解、無前科之素行紀錄及被告2人各該之智識經濟狀況等一切情狀,分別量處如原審判決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核無逾越法定刑度或濫用裁量權限等違法或不當之情事,自不得任意指摘為違法,本院應予以尊重。故檢察官執前詞提起本案上訴,難認有理由,應予駁回。 四、緩刑之宣告:   被告2人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有法院 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查(見簡上卷第126之3、126之7頁)。本院綜合審酌被告2人犯後於偵查中及原審審理時均已坦承犯行、深表悔意,且被告2人業與告訴人達成調解,並完成調解條件之履行,有本院113年度東原簡上附民移調字第3號調解筆錄、本院113年11月15日公務電話紀錄等在卷可查(見簡上卷第70之1、119頁),告訴人並願意給予被告2人緩刑之機會(見簡上卷第81頁)等情,堪信被告2人經歷此次偵審程序,當已知所警惕而無再犯之虞,故本案所宣告之刑以暫不執行為適當,爰依刑法第74條第1項第1款規定併予宣告緩刑2年,以勵自新。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1項、第3項、第364條 、第368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莊琇棋提起公訴,檢察官羅佾德提起上訴,檢察官 乙○○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蔡立群                   法 官 林涵雯                   法 官 連庭蔚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書記官 楊淨雲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附錄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54條 毀棄、損壞前二條以外之他人之物或致令不堪用,足以生損害於 公眾或他人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萬5千元以下罰金 。 附件: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原簡字第63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東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甲○○ 男 (民國00年00月00日生)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住臺東縣○○鄉○○村○○路000巷00號 選任辯護人 陳世昕律師(法律扶助)      被   告 丁○○ 男 (民國00年0月00日生)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住臺東縣○○市○○街000巷00號           居臺東縣○○市○○路0段000巷00弄0號 上列被告等因毀損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2年度偵字第352 7號),因被告等自白犯罪,本院認宜以簡易判決處刑(原案號 :113年度原易字第100號),經改行簡易程序,逕以簡易判決處 刑如下:   主   文 甲○○共同犯毀損他人物品罪,處拘役肆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 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丁○○共同犯毀損他人物品罪,處拘役伍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 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之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如附 件)。 二、論罪科刑 (一)核被告甲○○及丁○○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54條毀損他人物品 罪。又被告2人間,具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應論以刑法第28條之共同正犯。 (二)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甲○○駕駛自用小客車搭 載被告丁○○,再由被告丁○○持被告甲○○所有之黑色空氣槍1把朝停車場內之車輛射擊,致該等車輛毀損,足以生損害於告訴人丙○○,所為均非足取;再參以被告2人均坦承犯行,犯後態度尚可,且亦均無前科紀錄,素行尚佳,此有被告2人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附卷可參;又考量被告2人均尚未賠償告訴人;末衡被告甲○○於本院審理中自陳高職肄業之教育智識程度、職業為模板業、月收入約新臺幣(下同)5萬元、家庭經濟狀況貧寒、離婚、育有未成年子女2名、需撫養子女;被告丁○○於本院審理中自陳國中畢業之教育智識程度、職業為輕鋼架、月收入約2萬元初、家庭經濟狀況貧寒、未婚、需撫養祖母等一切情狀(見本院原易字卷第59頁),爰分別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均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三、沒收    按供犯罪所用、犯罪預備之物或犯罪所生之物,屬於犯罪行 為人者,得沒收之,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但有特別規定者,依其規定,刑法第38條第2項定有明文。經查,扣案之空氣槍1把及鋼珠1個,係被告甲○○所有且持以為本案犯行所用之物,業經被告甲○○於本院審理中自陳明確(見本院原易卷第58頁),爰依刑法第38條第2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2項,刑法 第354條、第28條、第41條第1項前段、第38條第2項前段,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第1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 上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莊琇棋提起公訴,檢察官羅佾德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8   月  1   日          臺東簡易庭  法 官 施伊玶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本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須 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對於本判決 如有不服,請書具不服之理由狀,請求檢察官上訴者,其上訴期 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書記官 林思妤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8   月  1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54條 毀棄、損壞前二條以外之他人之物或致令不堪用,足以生損害於 公眾或他人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萬5千元以下罰金 。 附件: 臺灣臺東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2年度偵字第3527號   被   告 甲○○ 男 29歲(民國00年00月00日生)             住臺東縣○○鄉○○路000巷0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丁○○ 男 26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臺東縣○○市○○街000巷00號             居臺東縣○○市○○路0段000巷00弄              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等因毀損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犯 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甲○○、丁○○共同基於毀損他人物品之犯意聯絡,於民國112 年3月3日12時36分許,由甲○○駕駛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搭載丁○○,至丙○○所經營坐落於臺東縣○○市○○段000地號土地上之水中運動協會停車場,再由副駕駛座之丁○○持甲○○所有未具殺傷力之黑色空氣槍1把,朝丙○○所保管停放於上開停車場內,如附表所示之車輛射擊,致該等車輛受有如附表所示之毀損情況,致令不堪使用,足以生損害於丙○○。嗣丙○○報警處理,經警於同日,在上址,扣得鋼珠1顆,並於同年月7日16時4分許,持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法官核發搜索票至甲○○位於臺東縣○○鄉○○路000巷00號住處搜索,扣得上開空氣槍1把(槍枝管制編號0000000000)、彈匣1個等物,而查悉上情。 二、案經丙○○訴由臺東縣警察局臺東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甲○○於警詢及偵查中之供述 ⑴被告甲○○於上開時、地,駕駛車輛搭載被告丁○○之事實。 ⑵被告丁○○持上開空氣槍朝外射擊之事實。 ⑶上開空氣槍為被告甲○○所有之事實。 2 被告丁○○於警詢及偵查中之供述 ⑴被告丁○○持上開空氣槍朝外射擊之事實。 ⑵上開空氣槍為被告丁○○所有之事實。 3 證人即告訴人丙○○於警詢及偵查中之證述 全部犯罪事實。 4 臺東縣警察局臺東分局馬蘭派出所受(處)理案件證明單、受理各類案件紀錄表、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112年8月15日刑鑑字第1120098491號鑑定書各1份、臺東縣警察局臺東分局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2份、車號查詢車籍資料4紙、刑案現場照片13張、照片22張、現場監視器錄影畫面光碟1片,扣案之上開鋼珠1顆、空氣槍1把(槍枝管制編號0000000000)、彈匣1個等物 佐證全部犯罪事實。 二、核被告2人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54條之毀損罪嫌。再被告2 人就上開犯行間,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均請論以共同正犯。至扣案之上開上開鋼珠1顆、空氣槍1把(槍枝管制編號0000000000)、彈匣1個等物,均為被告甲○○所有且供犯罪所用之物,請依刑法第38條第2項宣告沒收。 三、告訴暨報告意旨另認被告2人上開犯行,亦涉有刑法第305條 之恐嚇危害安全罪嫌。然查,本案發生時,告訴人係於停車場旁之空地飼養犬隻,距離遭毀損之車輛顯有一段距離,且告訴人係於被告丁○○朝本案停車場射擊後數秒,方查覺有異而上前查看,有現場監視器錄影光碟在卷可憑,是被告2人是否知悉告訴人斯時亦在現場,顯有疑義,又現場無人見聞,自難僅憑告訴人單一指訴,逕對被告2人為不利之認定,然此部分如成立犯罪,其恐嚇之危險行為應為毀損實害行為所吸收,應為起訴效力所及,爰不另為不起訴處分,附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5   月  27  日                檢 察 官 莊琇棋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5   月  30  日                書 記 官 許翠婷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54條 毀棄、損壞前二條以外之他人之物或致令不堪用,足以生損害於 公眾或他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 金。 附表: 編號 受損車輛車牌號碼 受損情況 備註 1 ABS-6119 前擋風玻璃出現小孔洞裂痕 刑案照片編號1、2、3 2 BPD-9032 前擋風玻璃出現小孔洞裂痕 刑案照片編號6、7 3 BJG-7531 前擋風玻璃出現小孔洞裂痕 刑案照片編號8、9、10 4 ANX-9007 右前門板板金凹陷 刑案照片編號4、5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contact@know99.com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