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

日期

2025-01-03

案號

TYDM-113-原訴-87-20250103-1

字號

原訴

法院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AI 智能分析

摘要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原訴字第87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李仁傑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 2年度偵字第49166、57713號、113年度偵字第2640號),被告於 準備程序對被訴事實為有罪陳述,經告知簡式審判程序之旨及聽 取當事人意見後,本院合議庭裁定由受命法官獨任行簡式審判程 序,並判決如下:   主 文 一、李仁傑持有第三級毒品純質淨重五公克以上,處有期徒刑3 月,併科罰金新臺幣10,000元,有期徒刑如易科罰金,罰金如易服勞役,均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二、扣案如表A編號1所示之物沒收。   事 實 李仁傑明知愷他命係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下稱毒品條例)第2條 第2項第3款列管之第三級毒品,不得逾量持有,竟基於持有第三 級毒品純質淨重5公克以上之犯意,於民國112年10月上旬某日, 在桃園市○○區○○路000號凱悅KTV,以新臺幣(下同)1萬元向真 實姓名年籍不詳暱稱「阿佐」購入如表A編號1所示之愷他命,而 非法持有至112年10月12日14時24分為警搜索扣押為止。 表A: 編號 物品名稱 數量(重量均為公克) 1 愷他命白色結晶 1袋(毛重9.7270、淨重9.3940、純度88.1%、純質淨重8.2761) 2 黑色IPHONE11 1支 3 金色IPHONE7plus 1支   理 由 一、認定事實所憑證據及理由   上開事實,業據被告李仁傑於警詢(偵49166卷一89-91頁) 、偵查(偵49166卷二336頁)及審理中(原訴卷127、157頁)均坦承不諱,復有112年10月12日搜索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偵49166卷○000-000頁)可證,另扣案如表A編號1所示白色結晶1袋,經鑑驗後,確為純質淨重達8.2761公克之第三級毒品愷他命,有航空醫務中心毒品鑑定書為憑(偵57713卷二411頁),足認被告之任意性自白與事實相符,可以採信。是以,本案事證明確,應依法論科。 二、論罪   核被告所為,係犯毒品條例第11條第5項持有第三級毒品純 質淨重五公克以上罪。 三、科刑   審酌被告明知毒品戕害人體,仍無視國家禁令逾量持有第三 級毒品,所為不該,自應非難。次審酌被告持有毒品數量、持有期間、持有動機係為供己施用之情,兼衡被告犯後態度、年齡、高職肄業暨商之智識程度、自陳家境勉持、婚姻家庭狀況及素行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及易服勞役折算標準,以資懲儆。 四、沒收   扣案如表A編號1所示之物,係被告逾量持有之第三級毒品, 核屬違禁物,應依刑法第38條第1項規定宣告沒收。另扣案如表A編號2-3所示手機2支,均無證據證明與被告逾量持有第三級毒品犯行相關,爰不宣告沒收。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段,判決 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范玟茵提起公訴,檢察官張羽忻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刑事第八庭  法 官 葉作航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 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吳韋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6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毒品條例第11條 持有第一級毒品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30萬元 以下罰金。 持有第二級毒品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20萬元 以下罰金。 持有第一級毒品純質淨重十公克以上者,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 徒刑,得併科新臺幣1百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二級毒品純質淨重二十公克以上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 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70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三級毒品純質淨重五公克以上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新臺幣20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四級毒品純質淨重五公克以上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新臺幣10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專供製造或施用第一級、第二級毒品之器具者,處1年以下 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10萬元以下罰金。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