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欺
日期
2025-01-20
案號
TYDM-113-審原簡-120-20250120-1
字號
審原簡
法院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AI 智能分析
摘要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審原簡字第120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曾聖涵 指定辯護人 本院公設辯護人王暐凱 上列被告因詐欺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2年度偵緝字第275 2號),被告於本院審理時自白犯罪,本院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 刑,爰不經通常審判程序,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下: 主 文 曾聖涵犯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陸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 仟元折算壹日。 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肆萬參仟捌佰參拾貳元沒收,於全部或 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除補充如下外,均引用檢 察官起訴書(如附件一)之記載。 二、⑴起訴書犯罪事實欄一第1行補充意圖為自己不法所有,基於 詐欺取財之犯意、第4行補充為接續匯款如附表所示之金額;證據部分補充:被告於本院審理時之自白、合迪股份有限公司民國113年1月24日民事陳報狀暨債權讓與同意書影本、債權抵押契約書影本、動產擔保交易動產抵押設定登記申請書(由該等資料可知被告並無如其偵訊所辯為告訴人辦理車價2.2倍之車貸)。⑵被告於短期間內以同一藉口密集詐欺同一被害人,各次行為乃屬接續犯。⑶審酌被告年紀尚輕,竟圖不勞而獲,恣意以詐欺方式而為本件犯行,顯然欠缺對他人財產權之尊重,所為誠屬不當,兼衡以被告之犯罪手段及告訴人受害金額共新臺幣(下同)43,832元、被告雖於本院坦承犯行,且口稱有意願調解,然被告現在在監服刑,刑期不短,且其前於106年間即出國至印尼棉蘭之電信詐騙機房內從事詐騙,經判處有期徒刑1年2月確定,又於107年間參與靈骨塔位及骨灰罐之詐騙集團,而經判處罪刑確定(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各該案件司法書類可憑),竟不思悔改,再設局詐騙本件告訴人,其素行堪稱惡劣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⑶至本件未扣案之犯罪所得即43,832元,應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規定宣告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三、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0條第1項、第4 54條第2項,刑法第339條第1項、第41條第1項前段、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第1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應附繕本),上訴於本院合議庭。 本案經檢察官郭印山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刑事審查庭法 官 曾雨明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書記官 楊宇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附錄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 物交付者,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 50 萬元以 下罰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2年度偵緝字第2752號 被 告 曾聖涵 男 31歲(民國00年0月0日生) 住○○市○○區○○000號 居新北市○○區○○路○段00號24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詐欺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犯罪 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曾聖涵於民國111年10月7日前之某時許,在不詳地點,佯以 汽車貸款服務人員,向羅峻益佯稱可提供降低車貸利率服務,惟須先支付手續費及十期貸款費用等語,致羅峻益陷於錯誤,並於附表所示之時間,匯款如附表所示之金額,至曾聖涵所申設之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中信帳戶)。嗣羅峻益收到未繳貸款通知,始查悉上情。 二、案經羅峻益訴由花蓮縣警察局花蓮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曾聖涵於偵查時之供述。 坦承有與告訴人羅峻益聯繫,並收取附表所示之款項等語。 2 告訴人羅峻益於警詢時之指訴。 證明被告向告訴人佯稱可提供降低車貸利率服務,惟須先支付手續費及十期貸款費用等語,致告訴人陷於錯誤,並給付附表所示款項之事實。 3 通訊軟體LINE對話紀錄1份。 證明被告向告訴人佯稱可提供降低車貸利率服務,惟須先支付手續費及十期貸款費用等語,致告訴人陷於錯誤,並給付附表所示款項之事實。 4 被告中信帳戶之開戶基本資料及交易明細1份。 證明告訴人於附表時間匯款如附表所示金額之事實。 二、核被告曾聖涵所為,係犯刑法第339條條第1項之詐欺取財罪 嫌。至被告因本案所獲取之犯罪所得,請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規定宣告沒收,如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則請依刑法第38條之1第3項規定,追徵其價額。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8 月 17 日 檢 察 官 江亮宇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9 月 7 日 書 記 官 蔣沛瑜 所犯法條: 刑法第339條第1項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 (普通詐欺罪)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 物交付者,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 50 萬元以 下罰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表: 編號 匯款時間 匯款金額 (新臺幣) 1 111年10月7日上午8時26分許 1萬5,000元 2 111年10月12日晚上7時49分許 7,420元 3 111年10月13日下午2時19分許 7,000元 4 111年10月14日晚上7時10分許 6,992元 5 111年10月27日上午12時10分許 7,4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