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害公務
日期
2024-12-20
案號
TYDM-113-易-1297-20241220-1
字號
易
法院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AI 智能分析
摘要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字第1297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許文浩 上列被告因妨害公務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1 7309號),被告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本院裁定以簡式審判 程序進行審理,判決如下: 主 文 許文浩對於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施強暴,處罰金新臺幣肆萬 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緩刑貳年,並應自 本判決確定之日起壹年內向公庫支付新臺幣捌仟元。 事 實 許文浩於民國113年3月19日凌晨0時23分許,在桃園市○○區○○街0 00巷00號一點酒意小酒窩店內,因酒後胡言亂語並跑進該酒店櫃 臺妨害員工朱繹儒營業,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桃園分局同安派出所 警員林俊佑與同事據報前往現場處理,安撫許文浩冷靜,並請許 文浩結帳離開,許文浩竟心生不滿,基於對於依法執行職務之公 務員,施強暴之犯意,於同日凌晨0時53分許,手持錢包攻擊林 俊佑頭部,惟並未成傷。 理 由 一、上開犯罪事實,業據被告許文浩坦承不諱(見本院易字卷第 35頁),核與證人朱繹儒於警詢時證述之情節(見偵卷第21頁及背面)相符,並有現場密錄器錄影畫面及警員職務報告等證據在卷可佐(見偵卷第23頁、第27至29頁),從而,依前揭補強證據,已足資擔保被告所為之任意性自白具有相當程度之真實性,而得確信被告前揭自白之犯罪事實確屬真實。本件事證明確,被告犯行堪以認定,應依法論科。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135條第1項對於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 時施強暴罪。 三、爰審酌被告對執行職務之警員施暴,漠視國家公權力之執行 ,所為應嚴予非難,然被告犯後坦承犯行,犯後態度尚 可,參酌被告自陳之職業、教育程度及家庭經濟狀況(見偵卷第11頁),而被告未曾因故意犯罪而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憑(見本院易字卷第11頁),兼衡被告犯罪動機、目的、生活狀況、品行、智識程度及犯罪所生之危害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 四、按受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之宣告,而有下列情形 之一,認以暫不執行為適當者,得宣告2年以上5年以下之緩刑,其期間自裁判確定之日起算:一、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者,刑法第74條第1項第1款定有明文。又緩刑宣告,得斟酌情形,命犯罪行為人為下列各款事項:…四、向公庫支付一定之金額,刑法第74條第2項第4款定有明文。經查,被告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已見前述,被告因一時失慮,致罹刑典,本院審酌本案情節認被告所宣告之刑,以暫不執行為適當,另斟酌本案之犯罪情節,被告因法治觀念淡薄而誤觸法網,為使其日後知所警惕,避免再度犯罪,本院認有課予被告一定負擔之必要,爰諭知緩刑及命被告應履行給付公庫之負擔如主文所示,以資警惕。再者,倘被告違反上開所定負擔情節重大,足認原宣告之緩刑難收其預期效果,而有執行刑罰之必要,依同法第75條之1第1項第4款規定,得撤銷其緩刑之宣告,附此敘明。 五、應適用之法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 項前段,刑法第135條第1項、第42條第3項前段、第74條第1項第1款、第2項第4款,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第1項,判決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 並應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本案經檢察官曾耀賢提起公訴,經檢察官李亞蓓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張明宏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 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余玫萱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135條第1項 對於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施強暴脅迫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 刑、拘役或30萬元以下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