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求賠償損害

日期

2025-02-26

案號

TYDM-113-附民-1584-20250226-1

字號

附民

法院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AI 智能分析

摘要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113年度附民字第1584號 原 告 黃雅琪 被 告 劉靖煬 劉明倚 上列被告因傷害案件(本院113年度易字第1182號),經原告提起 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8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壹拾萬元,及均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 七月十六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壹拾萬元為 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上開規定雖不在刑事訴訟法第491條所載應行準用之列,惟屬民事訴訟程序上之當然法理,法院於審理附帶民事訴訟,自得類推適用(最高法院80年度第5次刑事庭會議[二]決議參照)。查,本件原告起訴時聲明第1項原為:「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38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嗣於民國114年1月8日於本院言詞辯論期日中,當庭將聲明第1項更正為:「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3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見附民字卷第25頁),核屬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依前開說明,應予准許。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2人於112年4月27日上午10時許,在桃園市○ ○區○○路000號之中壢區公所2樓調解委員會走廊上,共同以徒手毆打原告之頭部、手部,並以腳踹原告腹部,致原告受有頭部損傷、腹壁挫傷之傷害結果,侵害原告之身體權,並使原告受有精神上相當之痛苦。為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87條、民法第184條第1項後段、第185條第1項、第195條第1項規定,訴請被告2人連帶賠償精神慰撫金30萬元等語。並聲明: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3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則以:沒有傷害原告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 訴駁回。 三、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一)按附帶民事訴訟之判決,應以刑事訴訟判決所認定之事實為 據,刑事訴訟法第500條本文定有明文。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經本院以113年度易字第1182號判決認定屬實,並判決被告2人均犯傷害罪在案,有該案判決書及卷證資料可佐,本院自應以前揭刑事判決所認定被告之犯罪事實為本件附帶民事訴訟判決之事實依據。 (二)次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 任。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數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不能知其中孰為加害人者亦同,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後段、同法第185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又被告2人共同以徒手毆打原告之頭部、手部,並以腳踹原告腹部之行為,顯屬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共同不法侵害原告之身體權,原告主張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應連帶負損害賠償之責,即屬有據。 (三)再按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 ,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此觀民法第195條第1項前段規定甚明。再查,慰藉金之賠償須以人格權遭遇侵害,使精神上受有痛苦為必要,其核給之標準固與財產上損害之計算不同,然非不可斟酌雙方身分資力與加害程度,及其他各種情形核定相當之數額;又非財產上損害之慰撫金數額,究竟若干為適當,應斟酌兩造身分、地位及經濟狀況,俾為審判之依據(最高法院51年度台上字第223號、86年度台上字第511號判決參照)。亦即非財產上損害賠償,應以實際加害之情形、加害之程度、被害人所受精神上痛苦之程度、賠償權利人之身分、地位、經濟能力綜合判斷之。本院經參酌兩造自陳之學經歷、收入狀況及經濟條件(見本院易字卷第69頁),被告2人上開傷害行為之發生原因、過程等情,並依職權調閱兩造稅務電子閘門資料查詢表(為維護兩造之隱私、個資,爰不就其詳予敘述,見本院附民字卷證物袋內),併審酌原告受有之傷害結果,堪認原告受有肉體及精神上痛苦非輕,是認原告請求精神慰撫金之數額於10萬元範圍內為適當;逾此範圍外之請求,即屬無理。 (四)末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百分之5,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前段、第203條分別定有明文。查本件原告對被告2人之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核屬無確定期限之給付,既經原告起訴請求,則原告請求被告2人自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7月16日起(見審附民字卷第7至11頁)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亦屬有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2人連帶 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金額及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本判決所命給付金額在50萬元以下,依刑事訴訟法第491條 第10款準用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5款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又依刑事訴訟法第491條第10款準用民事訴訟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提供相當擔保金額後,得免為假執行。另本件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依法無庸繳納裁判費,且訴訟程序中兩造並無其他訴訟費用之支出,爰不另為訴訟費用負擔之諭知。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陳述及攻擊防禦方法,經 本院審酌後,認均不影響本件判決結果,爰不一一論述,併此敘明。 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依刑事訴 訟法第502條、第491條第10款,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5款 第392條第2項規定,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刑事第十七庭 法 官 謝長志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非對於刑事訴訟之判決上訴時,不得上訴,並應 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繕本)。                 書記官 鍾巧俞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