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
日期
2025-03-31
案號
TYDM-114-簡上-112-20250331-1
字號
簡上
法院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AI 智能分析
摘要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簡上字第112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楊奇才 上列上訴人即被告因侵占案件,不服本院中華民國114年1月17日 所為114年度壢簡字第43號第一審刑事簡易判決(聲請簡易判決 處刑書案號:113年度偵緝字第4056號),提起上訴,本院管轄 之第二審合議庭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楊奇才緩刑貳年,緩刑期間付保護管束,並應依附表所示之方式 向周秀月支付損害賠償。 事實及理由 一、上訴得明示僅就判決之刑、沒收或保安處分一部為之,此規 定於對簡易判決上訴時,準用之,刑事訴訟法第348條第3項、第455條之1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本案被告楊奇才僅對原審判決量刑部分上訴,是本院合議庭審理範圍僅限於刑之部分,並以原審判決認定之犯罪事實、所犯法條為審酌依據。 二、被告上訴理由略以:我已與告訴人和解,她也撤告,請從輕 量刑等語。 三、駁回上訴之理由: 刑之量定係實體法上賦予法院得為自由裁量之事項,倘未有 逾越法律所規定之範圍,或濫用其權限,即不得任意指摘為違法(最高法院75年度台上字第7033號判決意旨參照)。準此,法院於科刑時,如已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並斟酌刑法第57條所列各款事項,而未逾越法定刑度或濫用裁量權限,即難謂違法。查原審於量刑時,已斟酌卷內所存事證,考量刑法第57條各情,而於法定刑度之內為量定,客觀上並無明顯濫權之情形,亦未違反比例原則,原審判決之量刑,經本院合議庭認為並無不當,上訴人提起上訴,核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緩刑: 被告未曾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有法院前案紀錄表可稽 ,本案因一時失慮致罹刑典,惟終能坦承犯行,並與告訴人和解,迄今業已賠償新臺幣(下同)7萬元,諒其經此偵審程序及科刑判決後,應知所警惕而無再犯之虞,就目前尚未到期之3萬元,若以緩刑附條件之方式,應得以稍減雙方權利義務之衝突狀態,爰依刑法第74條第1項第1款規定宣告如主文所示之緩刑期間,以啟自新,並審酌雙方和解內容,依刑法第74條第2項第3款諭知被告應履行如主文所示之負擔。若被告未能依照緩刑負擔為履行而情節重大者,告訴人自得請求檢察官向本院聲請撤銷緩刑,被告除需執行原所宣告之刑外,原諭知之緩刑負擔,告訴人亦得據為執行名義向被告為強制執行之聲請,附此敘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1項、第3項、第368條 、第373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林淑瑗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檢察官吳宜展到庭執 行職務。 中華民國114年3月31日 刑事第十一庭 審判長法 官 潘政宏 法 官 朱曉群 法 官 蔡旻穎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上訴。 書記官 徐家茜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附表: 損害賠償金額 給付方式 參萬元 一、自民國一一四年四月起,按月於每月末日以前,給付壹萬元,迄至全部清償完畢為止。 二、如有一期未給付,視為全部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