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反洗錢防制法等
日期
2025-02-12
案號
TYDM-114-金訴-184-20250212-1
字號
金訴
法院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AI 智能分析
摘要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金訴字第184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邱育德 上列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案件,經檢察官追加起訴(114年度 偵緝字第42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追加起訴意旨引用檢察官追加起訴書之記載(如附件)。 二、按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就與本案相牽連之犯罪或本罪之 誣告罪,追加起訴;起訴之程序違背規定情形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不受理之判決,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265條第1項、第303條第1款、第307條分別定有明文。又與已起訴之案件相牽連犯罪(指同法第7條所列案件),得在原起訴案件第一審辯論終結前追加起訴,旨在藉原訴之便而加提獨立之新訴,俾與原起訴案件合併審判,以收訴訟經濟之效。故起訴之追加,須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始得為之,此為追加起訴「時間上之限制」,係訴訟合法之要件,自應優先審查。亦即起訴之追加既係利用舊訴之訴訟程序提起,自以有本案之存在為前提,其已無本案之訴可資附麗者,即無許其追加之餘地。是檢察官既捨一般起訴之方式而選擇以追加起訴之方式為之,自應受此時間要件之拘束,否則即屬追加起訴之程序違背規定,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並無所謂追加起訴只須具備刑事訴訟法第264條第2項規定之法定記載程式,即可不論是否合法,均應以實體判決終結其訴訟關係之可言(最高法院100年度台非字第107號、109年度台非字第71號判決意旨參照)。 三、經查,檢察官以被告邱育德涉犯刑法第30條第1項前段、第3 39條第1項之幫助詐欺取財及刑法第30條第1項前段、修正後洗錢防制法第19條第1項後段之幫助洗錢等罪嫌之洗錢案件,與本院113年度金訴字第1253號案件具有一人犯數罪之相牽連關係,依刑事訴訟法第265條第1項規定追加起訴,並於民國114年2月6日繫屬本院,此有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114年2月6日桃檢亮行114偵42字第1149013936號函暨本院收狀戳章在卷可憑。惟本院113年度金訴字第1253號案件,業於114年1月8日審理後辯論終結等情,有該案114年1月8日審判筆錄在卷可佐。從而,本件追加起訴既係於「本訴」即113年度金訴字第1253號案件言詞辯論終結後,始繫屬於本院,依前開規定及說明,其追加起訴之程序即屬違背規定,爰不經言詞辯論,逕為諭知不受理判決。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1款、第307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郭法雲追加起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劉美香 法 官 葉宇修 法 官 陳藝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 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郭子竣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附件: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追加起訴書 114年度偵緝字第42號 被 告 邱育德 上列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與貴院( 琇股)審理之113年度金訴字第1253號詐欺等案件相牽連,應追加 起訴,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邱育德能預見一般人取得他人金融機構帳戶之行為,常與財 產犯罪之需要密切相關,且可能淪為他人實行詐欺犯罪之工具,仍基於幫助詐欺集團向不特定人詐欺取財及幫助洗錢之不確定故意,於民國112年11月24日前某不詳時、地,將其所申辦之玉山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玉山銀行帳戶)存摺、提款卡及密碼等資料,交予真實姓名不詳之詐騙集團成員使用。嗣該詐欺集團成員取得玉山銀行帳戶資料後,即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詐欺取財及洗錢之犯意,向莊瑞華佯稱投資翡翠原石可獲利,且投資4次原石仍未漲價,願意退款等語,致莊瑞華陷於錯誤,按詐欺集團成員指示匯款數次,其中1次於112年11月24日晚間11時17分,匯款新臺幣(下同)5萬元至玉山銀行帳戶,不詳詐欺集團成員旋將該些款項提領完畢,以此方式幫助該詐欺集團詐欺取財,並掩飾、隱匿該詐欺取財犯罪所得之去向。 二、案經告訴人莊瑞華訴由桃園巿政府警察局八德分局報告偵辦 。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邱育德於本署偵查中之供述 被告坦承有申設玉山銀行帳戶之事實。 2 告訴人莊瑞華於警詢時之證述 告訴人莊瑞華遭詐欺集團不詳成員詐欺,因而按指示匯款5萬元至玉山銀行帳戶之事實。 3 告訴人提出臉書直播平台截圖、匯款資料 告訴人遭詐欺集團不詳成員詐欺,因而按指示匯款之事實。 4 玉山銀行帳戶資料及交易明細各1份 1.玉山銀行帳戶係被告申設之事實。 2.告訴人於112年11月24日晚間11時17分,匯款5萬元至玉山銀行帳戶,旋遭不詳詐欺集團成員提領完畢之事實。 二、核被告所為,係涉犯刑法第30條第1項前段、第339條第1項 之幫助詐欺取財及刑法第30條第1項前段、修正後洗錢防制法第19條第1項後段之幫助洗錢等罪嫌。 三、按一人犯數罪者,為相牽連案件;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就 與本案相牽連之罪,追加起訴,刑事訴訟法第7條第1款、第265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經查,被告前因涉犯詐欺取財等案件,經本署檢察官以113年度偵緝字第791號案件提起公訴,現由臺灣桃園地方法院(琇股)以113年度金訴字第1253號案件審理中,有全國刑案資料查註表、起訴書等資料在卷可稽,爰依上開規定追加起訴。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65條第1項追加起訴。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檢 察 官 郭法雲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書 記 官 葛奕廷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0條 (幫助犯及其處罰) 幫助他人實行犯罪行為者,為幫助犯。雖他人不知幫助之情者, 亦同。 幫助犯之處罰,得按正犯之刑減輕之。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 (普通詐欺罪)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 物交付者,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 50 萬元以 下罰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洗錢防制法第19條 有第 2 條各款所列洗錢行為者,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 刑,併科新臺幣 1 億元以下罰金。其洗錢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 未達新臺幣一億元者,處 6 月以上 5 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 臺幣 5 千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