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宋佳盈

共找到 6 筆結果(第 1-6 筆)

司促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3976號 債 權 人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楊文鈞 債 務 人 宋佳盈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清償新臺幣柒萬肆仟伍佰貳拾捌元,及其 中如附表所示之利息,並賠償程序費用新臺幣伍佰元,否則 應於本命令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異議。 二、請求之原因事實如附件聲請狀所載。 三、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黃品潔 附記: 債權人、債務人如於事後遞狀均請註明案號、股別。 債務人如已向法院聲請更生或清算,應於本命令送達後二十日內 向本院提出異議,若未提出異議,則本命令確定後本院仍將逕行 核發確定證明書予債權人。 ★債權人應於收受支付命令後十五日內,提出『債務人其他可供送 達之地址』;如債務人係法人,則應提出法人最新登記資料( 例 如公司設立變更登記事項表 )及法定代理人最新現戶戶籍 謄本正本( 戶長變更及全戶動態記事欄、個人記事欄請勿省略 ),以核對是否合法送達。( 否則無法核發確定證明書 ) 114年度司促字第003976號附表 利息: 本金 債務人 利息起算日 利息截止日 利息計算方式 新臺幣69519元 宋佳盈 自民國114年2月26日起 至清償日止 年息百分之十五

2025-03-06

TNDV-114-司促-3976-20250306-1

司促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3194號 債 權 人 王道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駱怡君 代 理 人 吳俊輝 林咸亨 債 務 人 宋佳盈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清償新臺幣壹拾參萬壹仟伍佰零伍元,及 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十一月十七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 分之十六計算之利息,並賠償程序費用新臺幣伍佰元,否則 應於本命令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異議。 二、請求之原因事實如附件聲請狀所載。 三、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洪瑞珠 附記: 一、債權人、債務人如於事後遞狀均請註明案號、股別。 ★二、債權人應於收受支付命令後十五日內,提出『債務人其他可 供送達之地址』;如債務人係法人,則應提出法人最新登記 資料( 例如公司設立變更登記事項表) 及法定代理人最新 現戶戶籍謄本正本( 戶長變更及全戶動態記事欄、個人記 事欄請勿省略) ,以核對是否合法送達。( 否則無法核發 確定證明書) 三、債務人如已向法院聲請更生或清算,應於本命令送達後二 十日內向本院提出異議,若未提出異議,則本命令確定後 本院仍將逕行核發確定證明書予債權人。 四、案件一經確定,本院依職權逕行核發確定証明書,債權人 勿庸另行聲請。 五、支付命令不經言詞辯論,亦不訊問債務人,債務人對於債 權人之請求未必詳悉,是債權人、債務人接獲本院之裁定 後,請詳細閱讀裁定內容,若發現有錯誤,請於確定前向 本院聲請裁定更正錯誤。

2025-02-21

TNDV-114-司促-3194-20250221-1

司促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2984號 債 權 人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楊文鈞 債 務 人 宋佳盈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清償新臺幣壹拾捌萬肆仟壹佰肆拾陸元, 及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十月二十九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 百分之十六計算之利息,暨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十一月三十 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六個月以內者,按上開年利率百分 之十,逾期超過六個月者,就超過部份,按上開年利率百分 之二十計收違約金,每次違約狀態最高連續收取至逾期二百 七十日為止,並賠償程序費用新臺幣伍佰元,否則應於本命 令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異議。 二、請求之原因事實如附件聲請狀所載。 三、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項仁玉 附記: 債權人、債務人如於事後遞狀均請註明案號、股別。 債務人如已向法院聲請更生或清算,應於本命令送達後二十日內 向本院提出異議,若未提出異議,則本命令確定後本院仍將逕行 核發確定證明書予債權人。 ★債權人應於收受支付命令後十五日內,提出『債務人其他可供送 達之地址』;如債務人係法人,則應提出法人最新登記資料( 例 如公司設立變更登記事項表 )及法定代理人最新現戶戶籍 謄本正本( 戶長變更及全戶動態記事欄、個人記事欄請勿省略 ),以核對是否合法送達。( 否則無法核發確定證明書 )

2025-02-21

TNDV-114-司促-2984-20250221-1

司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票字第3915號 聲 請 人 和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源森 相 對 人 宋佳盈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本票准許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於民國一百一十二年十二月十二日簽發之本票內載憑票交 付聲請人新臺幣參拾萬元,及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十六計算之利息得為強制執行。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相對人於民國112年12月12 日簽發之本票1紙,付款地在臺北市,金額新臺幣300,000元 ,利息按年息16%計算,免除作成拒絕證書,到期日113年12 月18日,詎於到期後經提示未獲付款,為此提出本票1紙, 聲請裁定就上開金額及依約定年息計算之利息准許強制執行 等語。 二、本件聲請核與票據法第123條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三、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民事訴訟法第78條裁定如主文 。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五、發票人如主張本票係偽造、變造者,於接到本裁定後20日內 ,得對執票人向本院另行提起確認債權不存在之訴。如已提 起確認之訴者,得依非訟事件法第195 條規定聲請法院停止 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簡易庭司法事務官 黃菀茹

2025-02-19

TPDV-114-司票-3915-20250219-1

司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票字第3263號 聲 請 人 和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源森 相 對 人 宋佳盈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本票准許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於民國一百一十二年二月十一日簽發之本票內載憑票交付 聲請人新臺幣貳拾伍萬元,其中之新臺幣壹拾玖萬壹仟零貳拾伍 元及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十二月十五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 分之十六計算之利息,得為強制執行。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相對人於民國112年2月11日 簽發之本票1紙,內載金額新臺幣(下同)250,000元,付款 地在臺北市,利息按年息16%計算,免除作成拒絕證書,到 期日113年12月14日,詎於到期後經提示僅支付其中部分外 ,其餘191,025元未獲付款,為此提出本票1紙,聲請裁定就 上開金額及依約定年息計算之利息准許強制執行等語。 二、本件聲請核與票據法第123條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三、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民事訴訟法第78條裁定如主文 。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五、發票人如主張本票係偽造、變造者,於接到本裁定後20日內 ,得對執票人向本院另行提起確認債權不存在之訴。如已提 起確認之訴者,得依非訟事件法第195 條規定聲請法院停止 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簡易庭司法事務官 陳登意

2025-02-13

TPDV-114-司票-3263-20250213-1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2年度簡字第217號 公 訴 人 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涂竣閣 蔡世賢 上列被告等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1年度偵字第482 6號、第4933號),本院受理後(原案號:112年度易字第11號) ,因被告等自白犯罪,本院認宜適用簡易判決處刑程序,爰不經 通常程序審理,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下:   主   文 涂竣閣、蔡世賢犯如附表編號1、2所示之罪,各處如附表編號1 、2所示之刑及沒收。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證據部分補充「被告涂竣閣於本院 訊問時之自白(本院易卷第216至218頁)、車輛詳細資料報 表2份(警8068卷第21至22頁)」外,其餘均引用檢察官起 訴書之記載(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涂竣閣、蔡世賢就犯罪事實ㄧ㈠、㈡所為,均係犯刑法第 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共2罪。  ㈡被告2人所犯竊盜罪2罪,犯意各別,行為互殊,應予分論併 罰。  ㈢被告2人就上開犯行,彼此間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應論以 共同正犯。  ㈣累犯之說明:   按被告構成累犯之事實及應加重其刑之事項,均應由檢察官 主張並具體指出證明之方法後,經法院踐行調查、辯論程序 ,方得作為論以累犯及是否加重其刑之裁判基礎。又法院依 簡易程序逕以簡易判決處刑者,因無檢察官參與,倘檢察官 就被告構成累犯之事實及應加重其刑之事項,未為主張或具 體指出證明方法,受訴法院自得基於前述說明,視個案情節 斟酌取捨(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5660號判決意旨參照 )。查被告涂竣閣有起訴書所載之竊盜前科,其於前案執行 完畢後5年內再犯本案竊盜罪2罪,均構成累犯,固據檢察官 提出刑案資料查註記錄表為證(內容同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 案紀錄表),然檢察官並未依被告涂竣閣本案犯行狀況,指 出被告涂竣閣有何應依累犯加重之具體理由及依據,是本院 依前揭裁定意旨,僅將被告涂竣閣之前科紀錄列入刑法第57 條第5款「犯罪行為人之品行」之量刑審酌事由,爰不依累 犯規定加重其刑,附此說明。  ㈤爰審酌被告2人不思以正當途徑獲取所需財物,為圖一己私慾 ,即漠視法令規定,恣意竊取他人所有之財物,顯然欠缺對 於他人財產權及法律秩序之尊重,並已造成社會治安及他人 財產權相當程度之危害,所為實無可取,均應予非難,又被 告涂竣閣前已因竊盜案件,經法院判決處刑及執行完畢在案 ,有其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參,猶再犯本案 竊盜犯行,足見其未因前案知所警惕,守法意識薄弱,所為 誠值非難;惟念及被告2人犯後始終坦承犯行,堪認其等均 已坦認錯誤,尚具悔意,並考量被告2人本案犯行之犯罪動 機、目的、手段、犯罪所生之危害、所獲利益及共犯之角色 分工等情節,兼衡被告蔡世賢於警詢時自陳之教育程度、工 作及家庭經濟狀況(警7800卷第9頁),被告涂竣閣領有輕 度身心障礙證明(警8068卷第20頁),暨其於本院訊問時自 陳之教育程度、家庭生活、工作及經濟狀況(本院易卷第21 7至218頁),復參酌被害人2人、檢察官及被告2人就本案量 刑之意見(本院易卷第69、175、218頁)等一切情狀,量處 如附表所示之刑,並均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三、沒收部分:   按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於全部或一部不 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犯罪所得已實際合 法發還被害人者,不予宣告沒收或追徵;前條犯罪所得及追 徵之範圍與價額,認定顯有困難時,得以估算認定之,刑法 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第5項、第38條之2第1項前段 分別定有明文。次按共同正犯犯罪所得之沒收或追徵,應就 各人所分得之數為之。倘若共同正犯內部間,對於不法利得 分配明確時,應依各人實際分配所得宣告沒收;若共同正犯 成員對不法所得並無處分權限,與其他成員亦無事實上之共 同處分權限者,自不予諭知沒收;然若共同正犯各成員對於 不法利得享有共同處分權限,惟彼此間分配狀況未臻具體或 明確,自應負共同沒收之責,所謂負共同沒收之責,參照民 法第271條「數人負同一債務,而其給付可分者,除法律另 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外,應各平均分擔之」,民事訴訟法 第85條第1項前段「共同訴訟人,按其人數,平均分擔訴訟 費用」等規定之法理,即係平均分擔之意(最高法院107年 度台上字第1572號判決意旨參照)。經查:  ㈠被告2人就犯罪事實ㄧ㈠所共同竊得之鳳梨1顆(價值約新臺幣 【下同】70元),由被告涂竣閣單獨取得,並已食用完畢等 情,均經被告2人供承明確(偵4826卷第99至101頁;本院易 卷第217頁),核屬被告涂竣閣該次竊盜犯行之犯罪所得, 未據扣案,應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規定,對 被告涂竣閣宣告沒收,並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 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㈡被告2人就犯罪事實ㄧ㈡所共同竊得之神像2尊(價值共30,000 元),雖屬被告2人該次竊盜犯行之犯罪所得,然業經合法 發還予被害人黃文陶,有贓物認領保管單在卷可佐(警7800 卷第20頁),爰依刑法第38條之1第5項規定,不予宣告沒收 或追徵,附此敘明。 四、應適用之法律(僅引程序法):   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0條第1項、第454條 第2項。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於收受判決書送達後20日內,以書狀敘述 理由(須附繕本),經本庭向本院管轄第二審合議庭提起上 訴。 本案經檢察官謝宏偉提起公訴,檢察官劉建良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刑事第七庭  法 官  鄭媛禎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王麗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表: 編號 犯罪事實 主文 1 起訴書犯罪事實欄一㈠部分 涂竣閣共同犯竊盜罪,處拘役貳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未扣案之犯罪所得鳳梨壹顆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蔡世賢共同犯竊盜罪,處拘役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2 起訴書犯罪事實欄一㈡部分 涂竣閣共同犯竊盜罪,處有期徒刑伍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蔡世賢共同犯竊盜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附件: 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1年度偵字第4826號                    111年度偵字第4933號   被   告 涂竣閣(年籍詳卷)         蔡世賢(年籍詳卷) 上列被告等因竊盜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犯 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涂竣閣前於民國110年間,因竊盜案件,經臺灣臺中地方法 院以110年度中簡字第1174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3月確定,於 111年3月20日執行完畢。詎其仍不知悔改,竟與蔡世賢共同 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聯絡,由涂竣閣騎 乘車牌號碼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蔡世賢騎乘車牌號碼0 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搭載不知情之宋佳盈(另為不起訴 處分),分別為下列行為:  ㈠於111年5月14日20時1分許,在位於雲林縣○○鄉○○路0號之魏 林府寺廟內,由涂竣閣徒手竊取該處林泳妙所有置放於供桌 上之鳳梨1顆(價值約新臺幣【下同】70元),並由蔡世賢 在旁把風,2人得手後騎乘上開機車離去,涂竣閣並將竊得 之鳳梨食用完畢。  ㈡於111年5月16日13時48分許,在位於雲林縣○○鄉○○村○○00號 之杭州聖濟宮內,由涂竣閣徒手竊取該處黃文陶所有之薛府 王爺神像、廣澤尊王神像各1個(價值共約30,000元,均已 發還),並由蔡世賢在旁把風,2人得手後騎乘上開機車離 去,經警調閱監視器後,循線前往被告涂竣閣位於雲林縣○○ 鄉○○路000號之居處,當場扣得上開神像而查獲。 二、案經雲林縣警察局臺西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涂竣閣於警詢時之自白 證明其有與被告蔡世賢共同於犯罪事實欄㈠、㈡所載時、地分別竊取上開物品之事實。 2 被告蔡世賢於警詢時及偵查中之自白 證明其有與被告涂竣閣共同於犯罪事實欄㈠、㈡所載時、地分別竊取上開物品之事實。 3 證人即被害人黃文陶於警詢時之證述 證明其發現所有之上開神像遭竊後,經警調閱其所提供之監視器畫面,循線於被告涂竣閣居處查獲上開神像,並發還予其之事實。 4 證人即被害人林泳妙於警詢時之證述 證明其發現所有之上開鳳梨遭竊之事實。 5 證人即同案被告宋佳盈於警詢時之證述 證明被告涂竣閣、蔡世賢共同於犯罪事實欄㈠、㈡所載時、地分別竊取上開物品之事實。 6 本署檢察官勘驗筆錄1份、監視器錄影截圖5張、監視器光碟1片、現場照片2張(111年度偵字第4826號卷) 證明被告涂竣閣、蔡世賢有於犯罪事實欄㈠載時、地共同竊取上開神像之事實。 7 雲林縣警察局臺西分局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扣押物品收據、贓物認領保管單各1份(111年度偵字第4826號卷) 證明警方於111年5月16日21時33分許,在雲林縣○○鄉○○路000號之被告涂竣閣居處扣得上開神像,並發還予被害人之事實。 8 監視器錄影截圖10張、監視器光碟1片、現場照片2張(111年度偵字第4933號卷) 證明被告涂竣閣、蔡世賢有於犯罪事實欄㈡載時、地共同竊取上開鳳梨之事實。 二、核被告涂竣閣、蔡世賢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 盜罪嫌。被告2人就上開犯行間,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 請論以共同正犯。被告2人所犯上開2次竊盜罪嫌,犯意各別 ,行為互殊,請予分論併罰。另被告涂竣閣前有如犯罪事實 欄所載之論罪科刑及執行情形,有本署刑案資料查註記錄表 在卷可參,其於徒刑執行完畢5年內,故意再犯本件有期徒 刑以上刑之罪,為累犯,請依刑法第47條第1項之規定及司 法院釋字第775號解釋之意旨,審酌是否加重其刑。至被告 犯罪所得之鳳梨1顆因遭被告涂竣閣食用完畢,無法沒收, 請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及第3項規定,追徵其價額。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1  年  12  月  8   日                檢 察 官 謝宏偉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1  年  12  月  19  日                書 記 官 廖馨琪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0 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2024-12-31

ULDM-112-簡-217-2024123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