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李萬坤

共找到 3 筆結果(第 1-3 筆)

司聲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確定訴訟費用額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50號 聲 請 人 李萬坤 相 對 人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 法定代理人 曾國基 上列當事人間確認土地所有權存在等事件,聲請人聲請確定訴訟 費用額,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應賠償聲請人之訴訟費用額確定為新臺幣參萬玖仟肆佰捌 拾柒元,及自本裁定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 之五計算之利息。   理   由 一、按法院未於訴訟費用之裁判確定其費用額者,於訴訟終結後   ,第一審受訴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確定之。依第一項及其他 裁判確定之訴訟費用額,應於裁判確定之翌日起,加給按法 定利率計算之利息。民事訴訟法第91條第1 項、第3 項定有 明文。 二、本件當事人間確認土地所有權存在等事件,經本院111 年度 訴字第1854號、臺灣高等法院113 年度上字第260 號判決確 定,第一、二審訴訟費用均由相對人負擔。 三、經本院調卷審查後,相對人應賠償聲請人之訴訟費用額,依 後附計算書確定為如主文所示金額,依民事訴訟法第91條第 3 項規定,加給自裁定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法定利 率即週年利率5 %計算之利息。 四、爰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 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陳宣如           計算書:114 年度司聲字第50號 審 級 項   目 金 額 (新 臺 幣) 備    考  一 裁判費用 35,452元 由聲請人預納。  二 裁判費用 由相對人預納並自行負擔,不予列計。 戶籍謄本規費 4,035元 由聲請人預納。  總         計 39,487元

2025-02-27

SLDV-114-司聲-50-20250227-1

交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交訴字第23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李萬坤 選任辯護人 黃啟逢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調院 偵字第3195號),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中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 述,經告知被告簡式審判程序之旨,並聽取檢察官、被告、辯護 人之意見後,經本院合議庭評議後裁定改由受命法官獨任依簡式 審判程序審理,判決如下:   主 文 李萬坤犯過失傷害罪,處拘役伍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 元折算壹日;又犯肇事致人傷害逃逸罪,處有期徒刑陸月,如易 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 實 一、李萬坤於民國112年10月4日20時40分許,駕駛車牌號碼000- 0000號營業小客車,沿臺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3段內側車道 由東往西方向行駛,行經忠孝東路3段與建國南路1段口前時 ,本應注意行使時應注意車前狀況,並隨時採取必要之安全 措施,且依當時天氣雨、夜間有照明且開啟、柏油路面濕潤 無缺陷,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竟疏未注意及此,不慎撞擊 前方行走在分隔島旁之行人劉兆章,劉兆章倒地後,因此受 有右側手肘擦挫傷之傷害。詎李萬坤明知已駕駛動力交通工 具發生交通事故,致人受傷後,竟未下車察看劉兆章傷勢, 亦未採取必要之救護措施,逕行駕車逃逸。 二、案經劉兆章訴由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大安分局報告臺灣臺北地 方檢察署檢察官偵查起訴。   理 由 壹、程序部分   被告李萬坤所犯非死刑、無期徒刑、最輕本刑為3年以上有 期徒刑之罪,或高等法院管轄第一審之案件,且於準備程序 進行中,被告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經告知簡式審判程 序之旨,並聽取檢察官、被告、辯護人之意見後,經本院合 議庭評議後認合於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規定,裁定 進行簡式審判程序,是本案之證據調查,依刑事訴訟法第27 3條之2規定,不受同法第159條第1項、第161條之2、第161 條之3、第163條之1及第164條至第170條規定之限制。 貳、實體部分 一、認定事實所憑證據及理由: ㈠、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審理時均坦承不 諱(見交訴卷第60、71頁),核與證人即告訴人劉兆章於警 詢、偵查中之證述大致相符(見偵卷第13至15、73至74頁) ,並有臺北市政府道路交通事故初步分析研判表、道路交通 事故現場圖、補充資料表、談話紀錄表、調查報告表、交通 事故照片、路口監視器畫面翻拍照片、車損照片、臺安醫院 112年10月4日診斷證明書在卷可稽(見偵卷第17至19、25至 39、45至53頁),足認被告上開任意性自白核與事實相符而 可採信。 ㈡、綜上所述,本案事證明確,被告之犯行均堪認定,皆應依法 論科。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185條之4第1項前段之肇事致人傷害 逃逸罪、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被告所犯上揭2 罪, 犯意個別,行為互異,應分論併罰。 ㈡、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並審酌被告駕駛營業小客車載客 因過失而發生交通事故後,明知告訴人因此受有傷害,仍未 提供傷者必要之救助或報警處理,亦未留下任何聯絡方式, 以協助釐清肇事責任之歸屬,反而離開現場,不僅影響告訴 人即時獲得救護及求償之權利,亦危害公共交通安全,所為 實非可取;念及被告犯後終能坦承犯行,惟未能與告訴人達 成和解;兼衡被告之犯罪動機、目的、交通事故發生之時間 、地點、告訴人與有過失之程度、與其逃逸對告訴人所生之 危險,暨被告於本院審理時自陳之教育程度、家庭生活與經 濟狀況(見交訴卷第73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 刑,並分別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99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鄭東峯偵查起訴,檢察官楊淑芬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刑事第十一庭 法 官 林承歆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 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 本之日期為準。                 書記官 林雅婷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284條 因過失傷害人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0萬元以下罰金 ;致重傷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30萬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條之4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發生交通事故,致人傷害而逃逸者,處6月以 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於死或重傷而逃逸者,處1年以上7年 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項之罪,駕駛人於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死傷係無過失者,減輕 或免除其刑。

2025-02-17

TPDM-113-交訴-23-20250217-1

臺灣高等法院

確認土地所有權存在等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上字第260號 上 訴 人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 法定代理人 曾國基 訴訟代理人 郭曉蓉 複 代理人 吳嘉榮律師 吳秉諭律師 被 上訴人 李萬坤 訴訟代理人 張智程律師 詹惠芬律師 上 一 人 複 代理人 王櫻錚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土地所有權存在等事件,本院於中華民國 113年9月25日所為判決,其原本及正本均應更正如下: 主 文 原判決原本及正本事實及理由欄中第一頁第22行關於「和尚州段 中洲埔小段」之記載,應更正為「和尚洲段中洲埔小段」。 理 由 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隨時 或依聲請以裁定更正之,民事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定有明文。 查本院前開判決有如主文所示之顯然錯誤,應予更正。 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7   日 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賴劍毅 法 官 洪純莉 法 官 陳君鳳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千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8   日              書記官 郭姝妤

2024-11-07

TPHV-113-上-260-20241107-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