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黃水璇

共找到 3 筆結果(第 1-3 筆)

上訴
臺灣高等法院

違反公司法等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2年度上訴字第292號 聲 請 人 即 具保人 陳建維 被 告 ANA ROSANA BONG(中文姓名:黃水璇,印尼籍) 送達代收人 呂冠臻 選任辯護人 王妙華律師 上列聲請人即具保人因被告違反公司法等案件(112年度上訴字 第292號),聲請發還保證金,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陳建維於民國113年12月18日向本院繳納之保證金新臺幣伍萬元 及其實收利息,准予發還。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因違反公司法等案件,經本院裁定令被 告提出新臺幣(下同)5萬元之保證金後,准予自114年1月2 1日起至114年2月20日止之特定期間,解除其出境、出海之 限制。嗣聲請人於113年12月18日繳納保證金5萬元,被告亦 已於114年2月20日遵期返臺,爰聲請發還保證金等語。 二、按刑事訴訟程序中繳納保證金,係作為羈押之代替手段,其 目的既係在防止被告逃匿,藉以確保訴追及審判訴訟程序之 進行及刑罰之執行,則向法院繳納保證金後,如有免除具保 責任之事由發生,法院自應將保證金發還,是刑事訴訟法第 119條第2、3項規定「被告及具保證書或繳納保證金之第三 人,得聲請退保,法院或檢察官得准其退保。但另有規定者 ,依其規定」、「免除具保之責任或經退保者,應將保證書 註銷或將未沒入之保證金發還」。又刑事訴訟法第119條第2 項之退保,以法院之裁定行之,同法第121條第1項亦有明文 。另刑事訴訟法第119條之1第1項規定:「以現金繳納保證 金具保者,保證金應給付利息,並於依前條第3項規定發還 時,實收利息併發還之」;依同條第3項授權訂定之刑事保 證金存管計息及發還作業辦法第8條第1項規定:「法院或檢 察機關收繳刑事保證金之案件,經撤銷羈押、再執行羈押、 受不起訴處分、有罪判決確定而入監執行、因裁判而致羈押 之效力消滅或有其他應發還刑事保證金事由者,原收繳刑事 保證金之法院或檢察機關知悉該事由時,應不待具保人聲請 ,即時查卷辦理發還刑事保證金、利息」。準此,刑事被告 或具保人繳納保證金後,倘於具保責任在法律上已解免或符 合上開作業辦法之規定,法院即應將保證金及實收利息一併 發還。 三、查被告因違反公司法等案件,經原審法院於111年9月16日以 110年度訴字第318號判決被告犯附表所示之罪,應執行有期 徒刑8月,並諭知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之易科罰金折算 標準,再經原審法院裁定自111年12月14日起對被告延長限 制出境、出海8月。被告不服原審判決提起上訴,由本院審 理中。又被告以春節返鄉與親人團聚為由,向本院聲請單次 解除限制出境,經本院斟酌被告聲請暫時解除限制出境、出 海之時間,本案尚需一定期日方能終結審理、被告身分地位 、資力、本次出境目的等情事,認為有理由,並裁准被告提 出5萬元保證金後,解除其自114年1月21日起至114年2月20 日止之限制出境、出海(即自114年2月21日起仍恢復為限制 出境、出海),而聲請人於113年12月18日出具現金5萬元繳 納保證金,被告亦於114年1月22日出境後,已於114年2月20 日遵期返臺等情,有本院112年度上訴字第292號裁定、刑事 保證金繳納收據(113年度刑保字第41號)、被告護照入境 戳章在卷可考,是以本院前述命被告出具保證金5萬元之原 因已失所附麗,聲請人就此部分之具保責任既已免除,且所 繳納之保證金亦未經沒入,是聲請人本件聲請,於法並無不 合,應予准許。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121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九庭  審判長法 官 潘翠雪                    法 官 許文章                    法 官 商啟泰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潘文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附表: 編號 犯罪事實 主        文 1 原審判決犯罪事實三、㈠ 黃水璇共同犯公司法第九條第一項中段之發還股款罪,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2 原審判決犯罪事實三、㈡ 黃水璇共同犯公司法第九條第一項前段之未繳納股款罪,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3 原審判決犯罪事實三、㈢ 黃水璇共同犯公司法第九條第一項前段之未繳納股款罪,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4 原審判決犯罪事實五 黃水璇共同犯公司法第九條第一項前段之未繳納股款罪,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5 原審判決犯罪事實1.2 黃水璇共同犯行使使公務員登載不實文書罪,共二罪,各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2025-03-10

TPHM-112-上訴-292-20250310-6

上訴
臺灣高等法院

違反公司法等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2年度上訴字第292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ANA ROSANA BONG(中文姓名:黃水璇,印尼籍) 送達代收人 呂冠臻 選任辯護人 王妙華律師 上列上訴人即被告因違反公司法等案件,提起上訴,現由本院審 理中,茲裁定如下:   主 文 ANA ROSANA BONG自民國壹佰壹拾叁年拾貳月拾肆日起延長限制 出境、出海捌月。   理 由 一、按審判中限制出境、出海每次不得逾8月,犯最重本刑為有 期徒刑10年以下之罪者,累計不得逾5年;其餘之罪,累計 不得逾10年,刑事訴訟法第93條之3第2項後段定有明文。 二、本件上訴人即被告ANA ROSANA BONG因違反公司法等案件, 經檢察官以其涉犯公司法第9條第1項中段之發還股款罪、同 法條第1項前段之未繳納股款罪及刑法第214條、第216條行 使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等提起公訴,經原審法院裁定自民國 111年4月15日起對被告限制出境、出海8月,嗣經原審法院 於111年9月16日以110年度訴字第318號判決被告犯附表所示 之罪,應執行有期徒刑8月,並諭知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 日之易科罰金折算標準,再經原審法院裁定自111年12月14 日起對被告延長限制出境、出海8月,而被告不服原審判決 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審判中先後裁定自112年8月14日、11 3年4月14日起對被告限制出境、出海8月,有原審法院前揭 限制出境、出海裁定2份、原審判決書、本院112年度上訴字 第292號限制出境、出海裁定2份在卷可稽,此部分事實,均 堪認定。 三、茲前開限制出境、出海期間即將於113年12月13日屆滿,本 院審酌全案相關卷證,並給予被告及其辯護人陳述意見之機 會後,認被告就附表所示之罪業已提出上訴,並未確定,參 以被告於本院否認部分犯行(即附表編號5所示原審判決犯 罪事實1.2),且趨吉避凶、脫免刑責、不甘受罰係基本人 性,被告仍有藉逃亡以規避上訴審判甚至刑罰執行而妨礙後 續刑事程序之可能,導致國家刑罰權有難以實現之危險,再 參以過往我國司法實務,多有被告於偵、審程序遵期到庭, 在國內有家人、有固定住居所與有相當資產下,仍恣意潛逃 出境,致案件無法續行審判甚至執行之案例,而被告在台除 胞弟即另案被告黃利多外,其餘親屬均在國外,被告難謂無 滯外不歸,以規避刑責之可能性,是以有相當理由足認被告 有逃亡之虞,符合刑事訴訟法第93條之2第1項第2款所列限 制出境、出海事由。本院再衡諸本案尚未完成審理程序,容 有被告發現對己不利情事時潛逃出境之疑慮,果爾將影響本 案審判順利進行,損及國家刑事司法權之有效行使、追訴犯 罪之公共利益、社會秩序以及相對而言,限制出境、出海僅 節制被告於我國領土範圍內,並未嚴重影響被告權益,本於 比例原則,認被告有限制出境、出海之必要性,爰裁定自民 國113年12月14日起延長限制出境、出海8月。 四、至被告及其辯護人雖辯稱:被告育有剛出生不久之1女,女 兒為中華民國籍,也從未到過印尼,被告原審遭判刑度僅8 月,且係可易科罰金之刑度,被告實無須為此拋棄女兒逃亡 至國外,且配偶陳建維在國內,被告並無逃亡可能。原審審 理期間被告除感染新冠肺炎因當時防疫規定未能出庭外,其 他庭期均如期到庭應訊,可知被告無意規避司法制裁。被告 依法行使憲法第16條訴訟權之上訴權,原裁定法院逕以被告 新住民身分,而對其為不利之推定,甚至為限制出境出海之 裁定,恐涉及種族歧視之嫌。被告曾於112年8月16日短暫解 除限制出境、出海處分,並已於原訂班機返回臺灣,顯見並 無逃亡海外之可能等語。然被告及其辯護人所陳被告之家庭 、原審到庭狀況、曾於解除限制出境、出境後返回臺灣,俱 與被告將來是否有藉由出境、出海之機會逃匿國外之可能性 ,並無必然關聯,無從擔保日後審理或執行之順利進行,復 衡諸相對而言,限制出境、出海僅節制被告於我國領土範圍 內,並未嚴重影響被告權益,已如前述。是被告及其辯護人 上揭所辯,尚難認有理由。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93條之2第1項第2款、第93條之3第 2項後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刑事第九庭  審判長法 官 潘翠雪                    法 官 許文章                    法 官 商啟泰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潘文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附表: 編號 犯罪事實 主        文 1 原審判決犯罪事實三㈠ 黃水璇共同犯公司法第九條第一項中段之發還股款罪,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2 原審判決犯罪事實三㈡ 黃水璇共同犯公司法第九條第一項前段之未繳納股款罪,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3 原審判決犯罪事實三㈢ 黃水璇共同犯公司法第九條第一項前段之未繳納股款罪,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4 原審判決犯罪事實五 黃水璇共同犯公司法第九條第一項前段之未繳納股款罪,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5 原審判決犯罪事實1.2 黃水璇共同犯行使使公務員登載不實文書罪,共二罪,各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2024-12-09

TPHM-112-上訴-292-20241209-4

上訴
臺灣高等法院

違反公司法等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2年度上訴字第292號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ANA ROSANA BONG(中文姓名:黃水璇,印尼籍) 送達代收人 呂冠臻 選任辯護人 王妙華律師 上列聲請人即被告因違反公司法等案件(112年度上訴字第292號 ),聲請單次解除限制出境、出海,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ANA ROSANA BONG提出新臺幣伍萬元保證金後,准予解除自民國 壹佰壹拾肆年壹月貳拾壹日起至壹佰壹拾肆年貳月貳拾日止之限 制出境、出海。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因農曆春節將至,請鈞院准予自民國114年1 月21日至2月20日1個月內,暫時解除被告限制出境、出海處 分,讓被告得以偕家人返鄉與親人團聚等語。 二、按被告經法官訊問後,雖有刑事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或第10 1條之1第1項各款所定情形之一而無羈押之必要者,得逕命 具保、責付或限制住居;被告犯罪嫌疑重大,而有相當理由 足認有逃亡之虞者,必要時檢察官或法官得逕行限制出境、 出海,同法第101條之2前段、第93條之2第1項前段、第2款 分別定有明文。又限制出境、出海,係執行限制住居方法之 一種,屬刑事訴訟法第416條第1項第1款具保處分之範圍, 應由事實審法院決定,而限制出境、出海之處分,無非為輔 助具保、責付之效力,其目的亦在於保全審判之進行及刑罰 之執行,自屬受訴法院之適法職權行使,並為對於憲法所賦 予人民居住或遷徙自由之必要且較低度之法定限制,故有無 限制出境、出海之必要,當以此為考量。 三、經查: ㈠、被告因違反公司法等案件,經原審判決如附表所示之罪,並 定應執行刑有期徒刑8月,被告不服提起上訴,由本院以112 年度上訴字第292號案件審理中。本院考量全案情節,認被 告有限制出境、出海之必要,爰先後裁定自112年8月14日、 113年4月14日、113年12月14日起限制出境、出海8月,有上 開本院112年度上訴字第292號裁定3份可參。 ㈡、被告以農曆春節將至,聲請自114年1月21日至114年2月20日1 個月內暫時解除限制出境、出海,以偕家人返鄉與親人團聚 。本院審酌被告於農曆春節返鄉乃人倫之常,與親人團聚, 亦為親情所本,因認被告聲請單次解除限制出境,具有正當 理由,尚未妨礙訴訟進行,惟併考量被告犯罪情節,為兼顧 確保訴訟程序進行,經審酌被告聲請暫時解除限制出境、出 海之時間,本案尚需一定期日方能終結審理、被告身分地位 、資力、本次出境目的等情事,諭知准予被告於繳納新臺幣 5萬元之保證金後,解除其自114年1月21日起至同年2月20日 止之限制出境、出海。被告應於前揭解除限制出境、出海期 間屆滿前返臺,並陳報相關資料以供審核,如未遵期返臺, 將沒入所繳之保證金,附此敘明。 四、據上論斷,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刑事第九庭 審判長法 官                   法 官                   法 官 得抗告。 附表: 編號 犯罪事實 主        文 1 原審判決犯罪事實三、㈠ 黃水璇共同犯公司法第九條第一項中段之發還股款罪,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2 原審判決犯罪事實三、㈡ 黃水璇共同犯公司法第九條第一項前段之未繳納股款罪,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3 原審判決犯罪事實三、㈢ 黃水璇共同犯公司法第九條第一項前段之未繳納股款罪,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4 原審判決犯罪事實五 黃水璇共同犯公司法第九條第一項前段之未繳納股款罪,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5 原審判決犯罪事實、1、2 黃水璇共同犯行使使公務員登載不實文書罪,共二罪,各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2024-12-09

TPHM-112-上訴-292-20241209-5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