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宗翰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91-100 筆)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家暴傷害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字第1193號 公 訴 人 臺灣屏東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曾仰杞 上列被告因家暴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7 835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檢察官起訴意旨如起訴書所載(如附件)。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 訴;又告訴經撤回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不受理之判決 ,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238條第1項、第303 條第3款、第307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本案被告曾仰杞因家暴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認被 告涉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依同法第287條之規定 均須告訴乃論。茲據被告與告訴人曾OO達成和解,並經告訴 人具狀撤回告訴,此有本院民國114年3月4日和解筆錄、撤 回告訴狀等件在卷可憑(見本院卷第77、78、81頁),揆諸 上開說明,爰不經言詞辯論,逕為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判決如主 文。 本案經檢察官蔡佰達提起公訴,檢察官黃郁如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楊宗翰                    法 官 曾思薇                   法 官 黃郁涵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 張顥庭 附件:臺灣屏東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3年度偵字第7835號起訴書

2025-03-25

PTDM-113-易-1193-20250325-1

金訴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詐欺等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金訴字第170號 公 訴 人 臺灣屏東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黃育綸 聲請人 即 輔 佐 人 杜氏鸞 上列聲請人因被告詐欺等案件,聲請撤銷羈押或具保停止羈押,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黃育綸願意坦承犯罪,配合檢警之調查 ,並無勾串共犯或證人之必要,且檢警已將被告聯繫詐欺集 團所用之手機扣押在案,實已阻隔被告與集團間之聯繫管道 ,被告復於偵查中就共犯林凱靖之犯罪行為具結作證,被告 既無法與詐欺集團成員聯繫亦已指認共犯林凱靖犯罪,故被 告實施同一犯罪之客觀條件業已改變,亦無事實足認有反覆 實施同一犯罪之虞,另被告自出生時即患有水腦之疾病,有 持續回診檢查之必要,請求准予撤銷羈押或具保停止羈押等 語(見本院卷第57至61頁)。 二、按被告及得為其輔佐人之人或辯護人,得隨時具保聲請停止 羈押,刑事訴訟法第110條第1項定有明文。另法院應否准許 具保停止羈押之聲請,除應檢視法院當初羈押被告之理由是 否繼續存在,亦應審酌其聲請是否符合刑事訴訟法第114條 不得駁回其聲請之情形。再按羈押被告之強制處分,係藉由 限制被告人身自由,以確保刑事訴訟程序之順利進行,或為 避免被告反覆實施同一犯罪,危害社會治安,惟羈押被告限 制其人身自由,對被告侵害亦強,故法院於審酌是否准予具 保停止羈押時,應照訴訟進行程度等一切情事,依職權就具 體個案,依比例原則判斷有無羈押必要。經查:   ㈠被告因詐欺等案件,經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8日訊問後,認 其涉犯刑法第339條之4第2項、第1項第2款之三人以上共同 詐欺取財未遂罪及洗錢防制法第19條第2項、第1項之一般洗 錢未遂罪嫌疑均屬重大,衡以詐欺集團之犯罪型態,在本質 上具有反覆、延續實行之特徵,且被告自陳除本案外,尚有 其他次向被害人收取款項之犯行,有反覆實施詐欺犯行之事 實,有羈押之原因及必要,乃於同日裁定羈押在案(見本院 卷第21至33頁)。  ㈡被告雖坦承犯行,並有卷內事證可佐,足認其上開犯罪嫌疑 均仍屬重大,審之本案詐欺集團透過計畫性、組織性分工, 對被害人實施詐欺行為,有相當規模,而本案詐欺集團尚有 其他共犯未到案,被告誠有與其他未到案之共犯再犯之能力 ,且被告除本案外,尚有其他次擔任詐欺集團取款車手之犯 行,此有被告之供述及法院前案紀錄表等件在卷可按,有事 實足認被告有反覆實行同一詐欺犯罪之虞,而有刑事訴訟法 第101條之1第1項第7款之情形,兼衡以公共利益、被告人身 自由之私益及防禦權受限制之程度,認命被告具保、限制住 居等侵害較小之手段,均不足以確保被告不會再犯,是本件 仍具羈押之原因,且有繼續羈押之必要。  ㈢至聲請人雖以前揭情詞為由請求撤銷羈押或具保停止羈押。 然被告之羈押原因及必要性均仍然存在,已如前述,本件亦 無刑事訴訟法第114條各款所定不得駁回具保停止羈押聲請 之情形,則聲請人本件聲請,自難准許,應予駁回。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楊宗翰                   法 官 曾迪群                   法 官 曾思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書狀敘述抗 告之理由抗告於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記官 盧建琳

2025-03-24

PTDM-114-金訴-170-20250324-1

司促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2499號 債 權 人 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邱月琴 代 理 人 蔡宗翰 債 務 人 林夆翰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給付新台幣11,590元,及自民國113年6月 3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5計算之利息,暨自民國1 13年7月3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逾期第1個月計付新台幣300元 ,逾期第2個月計付新台幣400元,逾期第3個月計付新台幣5 00元之逾期違約金,違約金最高收取以3期為限,並賠償督 促程序費用新台幣伍佰元,否則應於本命令送達後二十日之 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異議。 二、債權人聲請意旨如聲請狀。 三、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張倩影 一、債權人收到支付命令後,請即核對內容,如有錯誤應速依法 聲請更正裁定或補充裁定。 二、嗣後遞狀均請註明股別及案號。 三、案件一經確定,本院將依職權核發確定證明書,債權人不必 另行聲請。 四、債務人如有其他戶籍地以外之可送達地址,請債權人於收受 本命令後5日內向本院陳報,以利合法送達本命令。 五、債務人如為獨資、合夥、公司等營利事業團體,請債權人於 收受本命令後5日內陳報營利事業登記資料或公司變更登記 事項資料及法定代理人最新戶籍謄本(記事欄勿省略),以 利快速合法送達。

2025-03-24

SCDV-114-司促-2499-20250324-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返還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北簡字第1008號 原 告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訴訟代理人 薛鈞 被 告 葉宗翰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於中華民國114年3月10日言詞 辯論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壹拾捌萬肆仟壹佰零陸元,及自民國一百 一十三年十月十九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十六計算之利 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貳仟捌佰元由被告負擔,並給付原告自裁判確定 之翌日起至訴訟費用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要領 一、本件兩造合意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有貸款契約書在卷 可稽,是本院就本件訴訟自有管轄權。又被告經合法通知, 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 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合先敘明 。 二、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1年5月19日向原告借款新臺幣30萬 元,迄今尚積欠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金額,爰依契約法律關 係起訴請求。 三、經查: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提出與其所述相符之貸款契約 書、個人借貸綜合約定書、帳戶主檔資料、還款明細等件為 證,被告既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爭執,復未 提出任何書狀答辯以供本院斟酌,應認原告之主張為真實。 四、從而,原告訴請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金額及利息, 即無不合,應予准許。 五、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訴訟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告敗 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依職權宣告 假執行。 六、本件訴訟費用額,依後附計算書確定如主文所示金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臺北簡易庭                法 官 李宜娟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提出上訴狀。(須 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 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記官 沈玟君    計  算  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 註 第一審裁判費        2,800元 合    計       2,800元

2025-03-24

TPEV-114-北簡-1008-20250324-1

司票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票字第440號 聲 請 人 匯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昭文 相 對 人 林寶貴 吳宗翰 賴宇軒 上列當事人間本票裁定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於民國113年6月4日共同簽發之本票,內載憑票交付聲請 人新臺幣690,000元,其中之新臺幣642,714元,及自民國113年1 2月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6計算之利息,得為強 制執行。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500元由相對人連帶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相對人於民國113年6月4日共同 簽發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本票1紙,內載金額新臺幣(下同 )690,000元,到期日113年12月4日。詎於屆期提示後,尚 有票款本金642,714元未獲清償。為此提出本票原本1紙,聲 請裁定准許強制執行等情。 二、經查,本件聲請,核與票據法第123條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 三、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五、發票人如主張本票係偽造、變造者,得於收到本裁定後20日 內,對執票人向本院另行提起確認債權不存在之訴。發票人 已提起確認之訴者,得依非訟事件法第195條規定聲請法院 停止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簡易庭   司法事務官 陳思頴

2025-03-24

SLDV-114-司票-440-20250324-1

司促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1492號 債 權 人 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邱月琴 代 理 人 蔡宗翰 債 務 人 余郅毅 上列當事人間支付命令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給付新臺幣17,273元,及自民國113年10 月1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5計算之利息,暨自民 國113年11月10日起至清償日止,延滯第1個月給付新臺幣30 0元,延滯第2個月給付新臺幣400元,延滯第3個月給付新臺 幣500元之違約金,每次違約狀態最高連續收取期數以3期為 限,並賠償程序費用新臺幣500元,否則應於本命令送達後2 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異議。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如附件所載。 三、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高湘雲 ◎附註: 一、債權人、債務人如於事後遞狀請註明案號、股別。 二、案件一經確定,本院依職權逕行核發確定證明書,債權人毋 庸另行聲請。

2025-03-24

KLDV-114-司促-1492-20250324-1

司促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4937號 債 權 人 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邱月琴 代 理 人 蔡宗翰 債 務 人 陳彰麟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給付新台幣伍萬零肆拾元,及自民國一百 一十三年九月十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十五計算 之利息,及新台幣捌佰元之違約金,並賠償程序費用新台幣 伍佰元,否則應於本命令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 提出異議。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如債權人聲請狀所載。 三、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李曜崇 附註: 一、案件一經確定本院即依職權核發確定證明書,債權人毋庸具 狀申請。 二、嗣後遞狀應註明案號及股別。

2025-03-24

KSDV-114-司促-4937-20250324-1

南小
臺南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宣示判決筆錄 原   告 郭為佳  住○○市○○區○○路000號14樓 被   告 陳立忠  住○○市○○區○○路000巷0弄0號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當事人間114年度南小字第187號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於 中華民國114年3月24日上午11時45分在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 易庭簡易第十九法庭公開宣示判決出席職員如下: 法 官 羅蕙玲 書記官 曾美滋 通 譯 李宗翰 朗讀案由被告未到。 法官朗讀主文宣示判決。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00,000元,及自民國113年10月11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二、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書記官 曾美滋             法 官 羅蕙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判決之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之理由,不 得為之。且上訴狀內應記載表明(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 具體內容。(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 實。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記官 曾美滋

2025-03-24

TNEV-114-南小-187-20250324-1

南小
臺南簡易庭

給付分期買賣價金

宣示判決筆錄 原   告 仲信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設臺北市○○區○○路0段000號6樓 法定代理人 黎小彤  住同上 訴訟代理人 陳雅雯  住○○市○○區○○路○段000號5樓 被   告 趙原   住○○市○區○○路00巷0號            居臺南市○區○○路000○00號            居臺南市○區○○路000巷000○0號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當事人間114年度南小字第28號給付分期買賣價金事件,於 中華民國114年3月24日上午10時整在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 庭簡易第十九法庭公開宣示判決出席職員如下: 法 官 羅蕙玲 書記官 曾美滋 通 譯 李宗翰 法官朗讀主文宣示判決。 法官依民事訴訟法第434條第2項、第1項宣示判決主文如下,事 實理由均引用原告民事起訴狀,不另作判決書: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87,695元,及自民國113年6月25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6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1,110元,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由被告負擔。 三、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書記官 曾美滋             法 官 羅蕙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判決之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之理由,不得為之。且上訴狀內應記載表明(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記官 曾美滋

2025-03-24

TNEV-114-南小-28-20250324-1

南小
臺南簡易庭

給付分期買賣價金

宣示判決筆錄 原   告 仲信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設臺北市○○區○○路0段000號6樓 法定代理人 黎小彤  住同上 訴訟代理人 陳雅雯  住○○市○○區○○路○段000號5樓 被   告 陳宥涵  住○○市○○區○○00○00號            居臺南市○○區○○路0段000巷00弄0             號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當事人間114年度南小字第22號給付分期買賣價金事件,於 中華民國114年3月24日上午09時50分在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 易庭簡易第十九法庭公開宣示判決出席職員如下: 法 官 羅蕙玲 書記官 曾美滋 通 譯 李宗翰 法官朗讀主文宣示判決。 法官依民事訴訟法第434條第2項、第1項宣示判決主文如下,事 實理由均引用原告民事起訴狀,不另作判決書: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7,143元,及自民國113 年8 月15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6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由被告負擔。 三、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書記官 曾美滋             法 官 羅蕙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判決之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之理由,不得為之。且上訴狀內應記載表明(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記官 曾美滋

2025-03-24

TNEV-114-南小-22-2025032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