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葉作航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11-120 筆)

附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請求賠償損害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2年度附民字第602號 原 告 王怡琇 被 告 吳恆碩 上列原告因被告詐欺等案件(112年度金訴字第352號),提起刑 事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因案情繁雜,非經長久時日,不 能終結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將本件刑事附 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 官 許雅婷 法 官 林佳儀 法 官 葉作航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吳韋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2025-01-17

TYDM-112-附民-602-20250117-2

附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請求賠償損害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2年度附民字第596號 原 告 江嘉倫 被 告 張嘉元 上列原告因被告詐欺等案件(112年度金訴字第352號),提起刑 事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因案情繁雜,非經長久時日,不 能終結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將本件刑事附 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 官 許雅婷 法 官 林佳儀 法 官 葉作航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吳韋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2025-01-17

TYDM-112-附民-596-20250117-1

原交簡上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肇事遺棄罪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原交簡上字第18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張靜宜 選任辯護人 蔡睿元律師(法律扶助) 上列上訴人即被告因肇事遺棄案件,對本院民國113年6月24日11 3年度審原交簡字第8號第一審刑事簡易判決(偵查案號:112年 度偵字第38858號)提起上訴,本院管轄之第二審合議庭判決如 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事實及理由 一、審理範圍:上訴人即被告張靜宜(下稱被告)及辯護人均明 示就原判決量刑部分提起上訴(簡上卷43-44頁),依刑事 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3項準用第348條第1、3項規定,本院審 理範圍只有原判決對被告量刑部分,其餘均非本院審理範圍 ,故本案之事實、證據及罪名,均引用原判決所載。 二、上訴意旨略以:被告係因突遭車禍事故受到驚嚇,緊張害怕 不知所措,才一時失慮離開現場,而被告已積極與被害人何 興然達成調解並賠償完畢,亦獲被害人原諒,參酌被告違反 注意義務之程度尚微,復無有期徒刑以上紀錄,拘役紀錄距 今已逾10年,素行良好,請審酌上情量處較原審較輕之刑及 較短之緩刑期間等語。 三、本院之判斷:  ㈠按量刑之輕重,屬事實審法院得依職權自由裁量事項,苟已 斟酌刑法第57條各款所列情狀,而未逾越法定刑度,即不得 指為違法,且於同一犯罪事實與情節,如別無其他加重或減 輕之原因,下級審法院量定之刑,亦無過重或失輕之不當情 形,上級審法院對下級審法院之職權行使,原則上應予尊重 。      ㈡原判決審酌被告撞飛過馬路之被害人後逕行離去,使被害人 陷於恐受第二次車禍及日後無法求償之危險,所生危害大、 可責性高,兼衡案發時地情狀、被告於警偵中否認犯行,準 備程序中坦承犯行之犯後態度等一切情狀,量處有期徒刑8 月。此核與被告犯罪情節相當,無違比例原則,亦無裁量濫 用情事。被告固以上詞請求量處更輕之刑,惟被告與被害人 調解暨賠償完畢、被告違反注意義務之情狀及前科素行,均 為原判決所斟酌,被告上訴後,該等量刑因子並未改變,且 肇事逃逸罪可處刑度為有期徒刑6月至5年,原判決只量處有 期徒刑8月,顯已從輕量刑,故被告提起上訴請求量處更輕 之刑,為無理由。  ㈢又按緩刑目的,在使受有罪判決者回歸社會時,能適應、重 建與他人正常共同生活之再社會化,法院就是否給予緩刑有 裁量權,另法院宣告緩刑時,應就受判決人個人素行、生活 狀況、智識程度、犯罪動機、目的、手段與犯後態度綜合評 價,判斷再犯危險性高低,進一步決定緩刑期間長短、應否 採取其他必要措施,作為緩刑宣告之負擔,以積極協助受判 決者再社會化。故是否緩刑、緩刑期間長短及所附負擔之輕 重均屬事實審法院得依職權裁量事項,倘緩刑期間、所附負 擔,符合法律授權目的,無違反比例、平等原則或其他濫用 裁量等情事,亦不得任意指為違法。  ㈣原判決審酌被告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之宣告,且被告 已與被害人調解及賠償完畢,並得被害人原諒,因認所宣告 之刑以暫不執行為適當,復考量被告曾否認犯行、再犯可能 性,認有強化被告法治觀念必要,宣告緩刑期間為3年、命 接受法治教育4場及付保護管束。而原判決已充分說明給予 被告緩刑,緩刑期間為3年,緩刑負擔為接受法治教育4場及 付保護管束的理由,且未考量法律授權以外之目的,亦無違 反比例原則或有何裁量濫用情事,更與法院加強緩刑宣告實 施要點第5點規範意旨相合,自屬適法妥當。則被告以上揭 原判決均已審酌過之理由,指摘原判決宣告之緩刑期間不當 ,請求宣告更短之緩刑期間,自無理由。  ㈤綜上所述,被告提起上訴,為無理由,應予駁回,爰依刑事 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1、3項、第368條、第373條,判決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 官 許雅婷                          法 官 林佳儀                          法 官 葉作航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上訴。                書記官 吳韋彤 中  華  民  國  117  年  1   月  20  日 附件:本院113年度審原交簡字第8號

2025-01-17

TYDM-113-原交簡上-18-20250117-1

附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請求賠償損害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112年度附民字第602號 原 告 王怡琇 被 告 蘇明揚 張嘉元 上列原告因被告詐欺等案件(112年度金訴字第352號),提起刑 事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理 由 一、原告起訴意旨詳如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所載。 二、按因犯罪而受損害之人,於刑事訴訟程序得附帶提起民事訴 訟,對於被告及依民法負賠償責任之人,請求回復其損害; 法院認為原告之訴不合法或無理由者,應以判決駁回之,刑 事訴訟法第487條第1項、第502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本院之判斷:  ㈠查原告因被告2人詐欺等案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然觀 諸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0年度偵字第28375號起訴書,被 告2人遭起訴的範圍為起訴書犯罪事實欄一、中之附表二及 附表三,而原告係起訴書犯罪事實欄一、中之附表四的被害 人,故原告非屬被告2人犯罪而受損害之人,原告不得對被 告2人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是依上開規定,原告對被告2 人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為不合法,自應駁回。另原告對被 告2人之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也失所附麗,亦應併 予駁回,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2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㈡另原告本案中尚有對李樂麒、曾敬恆、吳恆碩提起刑事附帶 民事訴訟,本院已將原告對吳恆碩之訴裁定移送本院民事庭 ,另原告對李樂麒、曾敬恆之訴,仍繫屬法院,不因法院駁 回被告2人之部分受影響,附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 官 許雅婷                          法 官 林佳儀                                   法 官 葉作航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非對於刑事訴訟之判決上訴時,不得上訴                書記官 吳韋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2025-01-17

TYDM-112-附民-602-20250117-1

附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請求賠償損害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112年度附民字第589號 原 告 蘇毓雯 被 告 蘇明揚 上列原告因被告詐欺等案件(112年度金訴字第352號),提起刑 事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理 由 一、原告起訴意旨詳如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所載。 二、按因犯罪而受損害之人,於刑事訴訟程序得附帶提起民事訴 訟,對於被告及依民法負賠償責任之人,請求回復其損害; 法院認為原告之訴不合法或無理由者,應以判決駁回之,刑 事訴訟法第487條第1項、第502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本院之判斷:   查原告因被告詐欺等案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然觀諸 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0年度偵字第28375號起訴書,被告 遭起訴的範圍為起訴書犯罪事實欄一、中之附表二,而原告 係起訴書犯罪事實欄一、中之附表一的被害人,故原告非屬 被告犯罪而受損害之人,原告不得對被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 訴訟。是依上開規定,原告對被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為 不合法,自應駁回。另原告對被告之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 之聲請也失所附麗,亦應併予駁回,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2 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 官  許雅婷                          法 官  林佳儀                                   法 官  葉作航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非對於刑事訴訟之判決上訴時,不得上訴                書記官  吳韋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2025-01-17

TYDM-112-附民-589-20250117-1

附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請求賠償損害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112年度附民字第590號 原 告 蘇毓雯 被 告 張嘉元 上列原告因被告詐欺等案件(112年度金訴字第352號),提起刑 事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理 由 一、原告起訴意旨詳如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所載。 二、按因犯罪而受損害之人,於刑事訴訟程序得附帶提起民事訴 訟,對於被告及依民法負賠償責任之人,請求回復其損害; 法院認為原告之訴不合法或無理由者,應以判決駁回之,刑 事訴訟法第487條第1項、第502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本院之判斷:   查原告因被告詐欺等案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然觀諸 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0年度偵字第28375號起訴書,被告 遭起訴的範圍為起訴書犯罪事實欄一、中之附表三,而原告 係起訴書犯罪事實欄一、中之附表一的被害人,故原告非屬 被告犯罪而受損害之人,原告不得對被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 訴訟。是依上開規定,原告對被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為 不合法,自應駁回。另原告對被告之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 之聲請也失所附麗,亦應併予駁回,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2 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 官  許雅婷                          法 官  林佳儀                                   法 官  葉作航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非對於刑事訴訟之判決上訴時,不得上訴                書記官  吳韋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2025-01-17

TYDM-112-附民-590-20250117-1

附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請求賠償損害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112年度附民字第600號 原 告 吳沛玲 被 告 蘇明揚 張嘉元 吳恆碩 上列原告因被告詐欺等案件(112年度金訴字第352號),提起刑 事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理 由 一、原告起訴意旨詳如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所載。 二、按因犯罪而受損害之人,於刑事訴訟程序得附帶提起民事訴 訟,對於被告及依民法負賠償責任之人,請求回復其損害; 法院認為原告之訴不合法或無理由者,應以判決駁回之,刑 事訴訟法第487條第1項、第502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本院之判斷:  ㈠查原告因被告3人詐欺等案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然觀 諸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0年度偵字第28375號起訴書,被 告3人遭起訴的範圍為起訴書犯罪事實欄一、中之附表二、 附表三及附表四,而原告係起訴書犯罪事實欄一、中之附表 一的被害人,故原告非屬被告3人犯罪而受損害之人,原告 不得對被告3人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是依上開規定,原 告對被告3人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為不合法,自應駁回。 另原告對被告3人之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也失所附 麗,亦應併予駁回,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2條第1項,判決如 主文。  ㈡另原告本案中尚有對李樂麒、曾敬恆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故原告對李樂麒、曾敬恆之訴仍繫屬法院,不因法院駁回 被告3人之部分受影響,附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 官  許雅婷                          法 官  林佳儀                                   法 官  葉作航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非對於刑事訴訟之判決上訴時,不得上訴                書記官  吳韋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2025-01-17

TYDM-112-附民-600-20250117-2

附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請求賠償損害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112年度附民字第601號 原 告 謝青峰 被 告 蘇明揚 張嘉元 吳恆碩 上列原告因被告詐欺等案件(112年度金訴字第352號),提起刑 事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理 由 一、原告起訴意旨詳如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所載。 二、按因犯罪而受損害之人,於刑事訴訟程序得附帶提起民事訴 訟,對於被告及依民法負賠償責任之人,請求回復其損害; 法院認為原告之訴不合法或無理由者,應以判決駁回之,刑 事訴訟法第487條第1項、第502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本院之判斷:  ㈠查原告因被告3人詐欺等案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然觀 諸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0年度偵字第28375號起訴書,被 告3人遭起訴的範圍為起訴書犯罪事實欄一、中之附表二、 附表三及附表四,而原告係起訴書犯罪事實欄一、中之附表 一的被害人,故原告非屬被告3人犯罪而受損害之人,原告 不得對被告3人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是依上開規定,原 告對被告3人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為不合法,自應駁回。 另原告對被告3人之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也失所附 麗,亦應併予駁回,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2條第1項,判決如 主文。  ㈡另原告本案中尚有對李樂麒、曾敬恆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故原告對李樂麒、曾敬恆之訴仍繫屬法院,不因法院駁回 被告3人之部分受影響,附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 官  許雅婷                          法 官  林佳儀                                   法 官  葉作航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非對於刑事訴訟之判決上訴時,不得上訴                書記官  吳韋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2025-01-17

TYDM-112-附民-601-20250117-2

附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請求賠償損害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2年度附民字第599號 原 告 賴敬儒 被 告 蘇明揚 張嘉元 上列原告因被告詐欺等案件(112年度金訴字第352號),提起刑 事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因案情繁雜,非經長久時日,不 能終結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將本件刑事附 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 官 許雅婷 法 官 林佳儀 法 官 葉作航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吳韋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2025-01-17

TYDM-112-附民-599-20250117-1

重附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請求賠償損害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判決 113年度重附民字第7號 原 告 黃美銀 被 告 莊錦郎 上列被告因詐欺案件,經原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 ,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方面:其訴之聲明及陳述詳如後附之刑事附帶民事起訴 狀所載(如附件)。 二、被告方面:未提出任何書狀作任何聲明或陳述。 三、按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其刑事訴訟諭知無罪、免訴或不受理 之判決者,應以判決駁回原告之訴,刑事訴訟法第503條第1 項前段定有明文。查本件被告莊錦郎被訴詐欺案件,業經本 院於民國114年1月16日以112年度訴字第1453號判決無罪在 案,揆諸前揭規定,原告所提本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自應 予以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亦失所依據,應一併駁回。 四、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503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刑事第八庭 審判長 法 官 許雅婷                                    法 官 葉作航                                    法 官 鄭朝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非對於刑事訴訟之判決上訴時,不得上訴,並應 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繕本)。                  書記官 黃淑瑜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2025-01-16

TYDM-113-重附民-7-20250116-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