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郭文進

共找到 176 筆結果(第 111-120 筆)

司執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字第42383號 債 權 人 台灣金聯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文進 上列債權人與債務人林金漢、林靜海(原名林寶如)間強制執行 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強制執行由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之法 院管轄,又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不明者 ,由債務人之住、居所、公務所、事務所、營業所所在地之 法院管轄;強制執行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 依債權人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強制執行 法第第7條第1項、第2項、第30條之1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條 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債權人聲請查詢債務人之保險契約投保資料,並予以執 行,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不明,而債務 人之住所係分別位於桃園市、臺中市,非屬本院轄區,依強 制執行法第7條第2項之規定,自應由臺灣桃園地方法院管轄 。茲債權人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聲請強制執行,顯係違誤,爰 依職權將本件移送該管法院。 三、依首開法條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 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6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2025-01-06

KLDV-113-司執-42383-20250106-1

司執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執字第526號 債 權 人 台灣金聯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設臺北市○○區○○○路○段00○00號             12樓 法定代理人 郭文進  住同上            送達代收人 夏偉綸 住同上 上列債權人與債務人王文智間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理 由 一、強制執行由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之法院 管轄;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不明者,由 債務人之住、居所、公務所、事務所、營業所所在地之法院 管轄。強制執行法第7條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又依   同法第30條之1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規定,強制執行   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應依債權人聲請或依   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 二、查本件債權人聲請強制執行,並未指明應執行標的物所在地 或執行行為地,而係聲請本院查詢債務人財產(即有無保險   契約),屬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不明之   情形,又債務人之住所係在高雄市左營區,有債務人戶籍資   料在卷可據。依前開說明,債權人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聲請強   制執行,自屬不合,爰依前揭移轉管轄之規定,裁定如主   文。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一千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6  日       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2025-01-06

KSDV-114-司執-526-20250106-1

司執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執字第395號 債 權 人 台灣金聯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文進 上列債權人與債務人鄭應光間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強制執行由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之法 院管轄,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不明者, 由債務人之住居所、公務所、事務所、營業所在地之法院管 轄,強制執行法第7條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強制執行之 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者,應依債權人聲請或依職權 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同法第30條之1準用民事訴訟法 第28條第1項規定。 二、經查,本件債權人以鄭應光為債務人向本院聲請查詢債務人 於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之保險契約相關資料,而 未指出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惟查,債 務人鄭應光現戶籍設於臺北市中山區,非在本院轄區,依強 制執行法第7條第1項之規定,自應由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管轄 。茲債權人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聲請強制執行,顯係違誤,爰 依職權將本件移送管轄法院。 三、依首開法條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   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6   日          民事執行處司法事務官 簡正忠

2025-01-06

KLDV-114-司執-395-20250106-1

消債全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聲請保全處分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全字第1號 聲請人(即 債務人) 陳雯琪 相對人(即 債權人) 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何英明 相對人(即 債權人) 合作金庫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衍茂 相對人(即 債權人)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相對人(即 債權人)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伍維洪 相對人(即 債權人) 滙豐(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紀睿明 相對人(即 債權人) 聯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鴻聯 相對人(即 債權人) 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侯金英 相對人(即 債權人) 台灣金聯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文進 相對人(即 債權人) 萬榮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呂豫文 相對人(即 債權人)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相對人(即 債權人) 花旗(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安孚達 上列聲請人即債務人因聲請更生事件(113年度消債補字第382號 ),聲請保全處分,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裁定公告之日起60日內,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執行處113 年度司執字第56443號強制執行事件,就債務人對第三人巨竑科 技有限公司之薪資債權之後續強制執行程序應予停止,但扣押命 令之強制執行程序應予繼續。 其餘之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法院就更生或清算之聲請為裁定前,得因利害關係人之聲 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為下列保全處分:(一)債務人財產之保 全處分;(二)債務人履行債務及債權人對於債務人行使債權 之限制;(三)對於債務人財產強制執行程序之停止;(四)受 益人或轉得人財產之保全處分;(五)其他必要之保全處分,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19條第1項定有明 文。依其立法理由:「法院就更生或清算之聲請為裁定前, 為防杜債務人之財產減少,維持債權人間之公平受償及使債 務人有重建更生之機會,有依債權人、債務人或其他利害關 係人之聲請或依職權為一定保全處分之必要;其內容有:就 債務人財產,包括債務人對其債務人之債權等,為必要之保 全處分、限制債務人履行債務及債權人對於債務人行使債權 、對於債務人財產實施民事或行政執行程序之停止;又為確 保將來詐害行為、偏頗行為經撤銷後,對受益人或轉得人請 求回復原狀之強制執行,亦有對之施以保全處分之必要;另 為求周延,明定概括事由,許法院為其他必要之保全處分」 ,可知消債條例事件,係以債務人之財產為基礎,供債務人 於一定條件下清理其無擔保之債務,故消債條例事件之保全 處分,其主要目的係為保持債務人之財產,避免債權人透過 強制執行程序,或債務人透過處分財產之方式,致債務人財 產減少,致喪失債務清理之最重要基礎,況因本條項除可能 適用於更生事件外,亦可能適用於清算事件(包括原係更生 事件,其後轉換為清算事件之類型),故在決定是否准予保 全時,應一併考量債務清理事件之可能演變,而難單以聲請 人之聲請內容而異其標準。從而,究竟有無保全之必要,應 以是否導致債務人財產減少為其最低限度要件,兼顧債權人 權益,避免債務人惡意利用保全處分,阻礙債權人行使權利 ,或作為延期償付手段之可能性,綜合比較斟酌,決定有無 以裁定為保全處分之必要。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聲請更生事件,現正由本院以113年 度消債補字第863號事件(下稱系爭事件)受理中。然聲請 人先前已遭債權人向本院聲請強制執行,為使債權人得公平 受償,有停止強制執行之必要等語。 三、經查:  ㈠查聲請人對第三人巨竑科技有限公司之薪資債權,前經臺灣 新竹地方法院執行處辦理113年度司執字第56443號強制執行 事件(下稱系爭強制執行事件)時核發執行命令予以扣押在 案,有上揭執行命令影本附卷可考。系爭強制執行事件既尚 未終結,聲請人聲請停止執行,程序上自係合法。  ㈡再查,消債條例事件之保全處分係為保全全體利害關係人之 利益,防止債務人財產逸失、使債權人能平等受償之目的, 與民事訴訟法規定之保全程序,目的上有所分別;因此就消 債條例保全處分之實益而言,若得藉由保全處分來停止強制 執行,可避免特定債權人先行取償,進而使全體債權人獲得 較高比例之受償額,以使債權人得以公平受償。次按保全處 分一方面應限制債權人依換價命令取得該遭扣押之薪資,以 維持債權人間之公平受償,另一方面亦應限制債務人領取該 遭扣押之薪資,以免債務人之財產喪失。故扣押命令之目的 在於凍結聲請人之財產,非但未使聲請人財產減少,反可避 免聲請人任意處分導致財產減少及供日後全體債權人間公平 受償。聲請人聲請系爭強制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之全部為保 全處分,其中關於前開扣押命令,即無停止執行之必要,且 縱使停止,亦無助於債務人財產之保全,此部分之聲請為無 理由,該扣押執行命令應予繼續;惟系爭執行事件就存款債 權業已核發扣押命令,後續即可能核發收取命令,就薪資債 權部分亦已核發移轉命令,此部分因涉及扣押金額之終局處 分,係讓部分債權人先行滿足,為避免聲請人財產減少及維 持債權人間公平受償,有予以保全之必要,故此部分保全之 聲請應予准許,即系爭強制執行事件後續之執行程序應予停 止。 四、綜上,關於上述有保全必要之部分,爰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 例第19條第1項第3款,為保全處分,同時依第2項審定保全 處分之期間;至聲請人其餘聲請,因無保全必要,並予駁回 ,而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   日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庭              法 官 林秀菊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抗告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千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   日              書記官 王秀如

2025-01-02

TCDV-114-消債全-1-20250102-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返還停車位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1347號 原 告 力興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文進 訴訟代理人 陳永嚴律師 被 告 施家驊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停車位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8日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將坐落桃園市○鎮區○○段○○○○○號建物之地下三層編號二十 七號之停車位全部騰空遷讓返還予原告。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壹萬元,及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五月五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被告應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五月五日起至將第一項所示停車位返 還予原告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新臺幣貳仟元。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第一項至第二項於原告依序分別以新臺幣肆拾萬元、新臺 幣肆仟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各得假執行。但如被告依序分別以新 臺幣壹佰貳拾萬元、新臺幣壹萬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後,各得免為 假執行。 本判決第三項所命各期給付到期部分,於原告每期以新臺幣壹仟 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各得為假執行。但被告如每期以新臺幣貳仟 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後,各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有本院送達證書 及言詞辯論筆錄在卷可佐,經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 所列情形,依同法第385條第1項,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 造辯論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原告於民國112年9月26日自本院標購坐落桃園市 ○鎮區鎮○段000地號土地建物乙筆(門牌號碼:桃園市○鎮區○ ○街000巷00號5樓及所附地下三樓27號平面停車位,下稱系 爭不動產及系爭停車位),並於112年12月4日登記取得所有 權。詎執行法院至系爭車位現勘,發現停車位上停放一輛白 色廠牌TOYOTA RAV4休旅車(下稱系爭車輛),該車輛並無車 牌,但車位上有懸掛吊牌,上面標示車牌號碼000-0000,經 會同履勘員警查詢資料表示前開車牌號碼之車主即為系爭不 動產前所有權人即被告,由於被告無法聯繫,現場履勘亦未 到場,戶籍仍設置於系爭不動產中(系爭不動產執行法院尚 未點交,系爭停車位不點交),則原告自得基於所有權人地 位,請求無任何合法占用權源之被告返還系爭停車位。另被 告自112年12月4日起持續無權占用系爭停車位,受有相當於 免繳納租金之利益,致原告受有損害,依系爭停車位所在社 區之停車位租金行情每月新臺幣(下同)2,000元計算,被 告無權占有期間即自112年12月4日起至113年5月4日止共5個 月,應給付原告1萬元(計算式:2,000元×5個月)之相當於 租金之不當得利金額,及應自113年5月5日起至返還系爭停 車位之日止,按月給付2,000元予原告,為此,爰依民法第7 67條、第179條、第184條第1項前段等規定,提起本件訴訟 等語,並聲明:1.如主文第1項至第3項所示。2.願供擔保, 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任何書狀作何聲明或 陳述。 三、本院之判斷及得心證之理由:  ㈠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與所述相符之系爭不動產 之土地建物登記謄本、系爭車輛停放於系爭停車位之照片、 系爭不動產所在社區於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登錄查詢畫面 等件為證(見本院卷第15頁至第23頁);並經本院依職權調 閱本院112年度司執字第15437號拍賣抵押物強制執行卷宗查 核屬實,原告確實因拍賣而取得系爭不動產所有權,且系爭 不動產所有權範圍包含系爭停車位等情,堪信原告主張為系 爭停車位之所有權人,要屬有據;而被告經相當時期受合法 通知,無正當理由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 狀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前段準用同條第1項之 規定,應視同自認,故原告主張之事實,應堪信屬實。  ㈡按所有人對於無權占有或侵奪其所有物者,得請求返還之。 對於妨害其所有權者,得請求除去之,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 段、中段定有明文。以無權占有為原因,請求返還不動產者 ,占有人對不動產所有權存在之事實無爭執,而僅以非無權 占有為抗辯者,不動產所有權人對其不動產被無權占有之事 實無舉證責任,占有人自應就其取得占有係有正當權源之事 實證明之(最高法院85年度台上字第1120號民事判決意旨參 照)。又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 還其利益;但依其利益之性質或其他情形不能返還者,應償 還其價額,民法第179條、第181條但書亦有明文。次按得請 求之不當得利範圍,應以他方所受之利益為度,非以請求人 所受損害若干為準,無權占有他人土地,可能獲得相當於租 金之利益,為社會通常之觀念(最高法院61年台上字第1695 號判例要旨可資參照)。經查:  ⒈原告請求被告騰空返還系爭停車位為有理由:   原告經本院拍賣程序取得系爭不動產之所有權,而系爭不動 產之所有權範圍包括系爭停車位,業如前述;而被告未能提 出證據佐證其占用系爭停車位為有權占用,則原告主張被告 無權占用系爭停車位一節,堪予認定。是以,原告請求被告 應騰空遷讓返還系爭停車位予原告等情,實屬可採。  ⒉就被告以系爭車輛無權占用系爭停車位,原告請求被告給付1 萬元不當得利及利息,並自113年5月5日起至返還系爭停車 位止,按月給付原告2,000元,應有理由:   ⑴被告於原告取得系爭停車位所有權後,並無繼續占用系爭 停車位之正當權源,已如前述,則被告無法律上之原因, 獲有使用系爭停車位之利益,致原告受有相當於租金之損 害,則原告依不當得利之規定,於被告將系爭停車位返還 原告前,訴請被告返還其使用系爭停車位相當於租金之利 益,即屬有據。   ⑵又系爭停車位依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資料所示(見 本院卷第17頁),同社區之車位每月租金為2,000元,是 原告依據上開金額為其請求相當租金利益之計算基礎,應 屬適當。準此,原告按系爭停車位同社區停車位之租金行 情每月2,000元為計算依據,請求被告給付自112年12月4 日起至113年5月4日止共5個月,無權占有期間相當於租金 之不當得利金額為10,000元(計算式:2,000元×5月=10,0 00元),暨自113年5月5日起至返還系爭停車位之日止, 按月給付所受相當於租金之利益2,000元元予原告,即屬 有據。   ⑶另按受領人於受領時,知無法律上之原因或其後知之者, 應將受領時所得之利益,或知無法律上之原因時所現存之 利益,附加利息,一併償還;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 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民法 第182條第2項前段、第233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又 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 年利率為百分之五,亦為同法第203條所明定。本件被告 經本院執行處通知包含該車位在內之上開房地已由原告買 受取得,上開通知於113年2月15日寄存送達被告(經10日 並於同年月00日生效,見本院112年度司執字第15437號卷 二內113年2月1日執行命令及送達證書),是故被告至遲於 113年2月25日已知其無法律上之原因占用系爭停車位。是 本件原告就上開對被告之1萬元之不當得利返還債權,另 訴請被告給付自113年5月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 百分之五計算之遲延利息,核屬有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基於系爭停車位所有權人之地位及不當得利 法律關係,請求被告返還無權占用之系爭停車位(如主文第 1項所示),及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2項及第3項所示之金 額,均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與民事訴訟法第390 條第2項之規定並無不合,茲酌定相當擔保金額,予以准許 ,並依民事訴訟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職權酌定相當之擔保 金額宣告免為假執行。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原告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經本院 審酌後,核與判決之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列,併此敘 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陳炫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 20 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書記官 盧佳莉

2024-12-31

TYDV-113-訴-1347-20241231-2

司執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字第51876號 債 權 人 台灣金聯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文進 債 務 人 楊登村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強制執行由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之法院 管轄;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不明者,由 債務人之住、居所、公務所、事務所、營業所所在地之法院 管轄。強制執行法第7條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又依 同法第30條之1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規定,強制執行 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應依債權人聲請或依 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 二、經查,債權人聲請查詢債務人之郵局存款、勞工保險投保資 訊,惟債務人住所係在新北市,有債務人戶役政資訊網站查 詢-個人戶籍資料附卷可稽。依上開規定,本件應屬臺灣新 北地方法院管轄,債權人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聲請強制執行, 顯屬有誤,爰裁定如主文。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2024-12-31

ULDV-113-司執-51876-20241231-1

消債職聲免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消債職權免責事件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職聲免字第106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蘇津,尤道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滙豐(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紀睿明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添財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永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曹為實 代 理 人 陳冠翰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淑真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新加坡商艾星國際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法定代理人 曾慧雯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陽光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文進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摩根聯邦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李文明 代 理 人 陳姵璇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元大國際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宋耀明 代 理 人 吳昌遠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第一金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王蘭芬 代 理 人 黃志勇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蘇津,尤道應不予免責。   理 由 一、按債務人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應為不免責之裁定: 故意於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為不實之記載,或有其他故意 違反本條例所定義務之行為,致債權人受有損害,或重大延 滯程序。消債條例第134條第8款定有明文。次按債務人聲請 清算時,應提出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債務人對於管理人 關於其財產、收入及業務狀況之詢問,有答覆之義務。債務 人對於法院就消債條例第133條至135條所為之調查,應協助 之。消債條例第81條、第103條、第136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 文。前揭規定均係課予債務人應盡最大之誠實義務,以確保 清算程序之公正進行。復揆諸消債條例第134條第8款規定之 立法理由,係考量債務人依清算程序清理債務,債權人已因 之蒙受相當損失,其程序之進行應秉持公正與誠信,如債務 人對於清算之原因有可歸責性,或有虛偽不實、違反誠信、 違反消債條例所定義務之行為,致害及債權人之權益,或影 響清算程序之進行,自不宜予以免責。故為避免債務人濫用 清算程序以獲免責,而有故意於財產狀況、收入說明書為不 實之記載,或有違反消債條例第9條第2項規定之到場義務、 消債條例第41條規定之出席及答覆義務、消債條例第81條第 1項規定之提出財產狀況及收入說明書及債權人、債務人清 冊義務、消債條例第82條第1項規定之報告義務、消債條例 第89條規定之生活儉樸及住居限制義務、消債條例第101條 規定之提出清算財團書面資料義務、消債條例第102條第1 項規定之移交簿冊、文件及一切財產義務、消債條例第103 條第1項規定之答覆義務、消債條例第136條第2項規定之協 力調查義務等,勢必影響清算程序之進行,為使債務人盡其 法定義務,俾清算程序順利進行,不宜使債務人免責。又債 務人於消債程序中所為之財產報告及對於法院調查之答覆, 原則上雖可推定為真實,惟若前開財產報告或答覆經查明有 與客觀事實不符之情形,基於債務人對其自身經濟、財產資 力狀況應最為知悉,其主動聲請進入消債程序以清理其債務 ,自應負最大之誠信責任之道理,法院即應為不利債務人之 判斷,以均衡保障債權人依法受償之憲法權利。 二、查債務人前以其有不能清償債務情事,於民國111年6月2日 ,向本院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之前置調解,經本院以109年 度北司消債調字第227號受理,惟調解未能成立,債務人並 聲請進入清算程序。本院於審酌相關事證後,於111年12月2 9日,以111年度消債清字第154號裁定(下稱清算裁定), 准予債務人自同日下午4時起進入清算程序,並由本院民事 執行處以112年度司執消債更字第4號受理(下稱司執消債清 程序)。本院民事執行處復於113年9月25日,以裁定終結清 算程序確定。因本院所為終結清算程序之裁定既已確定,揆 諸首揭消債條例規定,本院自應依職權審酌債務人是否有消 債條例第133條、第134條所定,應為不免責裁定之情形。 三、本院依消債條例第136條規定,通知兩造於113年12月27日到 場就債務人免責與否陳述意見,並同時發函通知各當事人以 書狀陳述意見,各債權人並未同意債務人免責,並請求本院 依調查相關事證,以查明債務人是否有符合消債條例第133 條、第134條各款所定,應裁定債務人不予免責之事由等語 。 四、經查,債務人向本院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之前置調解時,就 其收入支出之狀況,係主張伊收入僅有租金輔助每月7,000 元、敬老津貼每月3,772元、基督教中國佈道會每月1,000元 至3,000元,扣除必要生活費用每月22,418元後,已無餘額 等語(見調解卷第8頁)。本院為查明債務人之財產現況, 雖於債務人向本院聲請進入清算程序後之111年8月26日,以 北院忠民戊消111年度消債補字第312號函,命債務人說明其 就業狀況及收入來源,並應提出自109年6月起之每月實際所 得來源及數額(見清算裁定卷第117頁至第119頁),惟債務 人於111年9月15日,仍僅陳稱伊目前並無工作,實際所得來 源為輔助款及教會資助,生活費用不足部分係仰賴長女支應 等語(見清算卷第137頁至第139頁),本院因而於111年12 月29日,以債務人目前之收入僅有每月10,772元,扣除必要 生活費用支出每月22,418元後已無餘額為由,以裁定准予債 務人進入清算程序。然查,依據債務人113年12月27日所提 出之陳報狀之記載(見本院卷第131頁至第141頁),債務人 自陳其自109年6月2日起應領有每月約30,000元之創世基金 會承攬收入,必要生活費用支出數額亦高達每月30,000元以 上,此與債務人聲請清算時所主張之收入支出情形顯有不符 。因債務人未據實陳報其收入支出狀況之行為,已致使本院 無從藉由查驗相關金流確認債務人實際之經濟狀況;又債務 人係於本院裁定准予進入清算程序後始陳報其領有創世基金 會承攬收入,已妨礙本院於清算裁定中就債務人是否有不能 清償債務之虞進行正確之判斷,而有損於各債權人之權利, 並嚴重影響清算程序之進行,應足認債務人確有消債條例第 134條第8款所稱,故意於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為不實之記 載,或有其他故意違反本條例所定義務之行為,致債權人受 有損害,或重大延滯程序之情事,而有濫用清算程序之虞。 揆諸首開說明,依據消債條例第134條本文之規定,及債務 人對其自身經濟、財產資力狀況應最為知悉,其主動聲請進 入消債程序以清理其債務,自應負最大之誠信責任之道理, 本件自應為債務人不予免責之裁定,堪予認定。 五、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雅瑩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書記官 陳薇晴

2024-12-31

TPDV-113-消債職聲免-106-20241231-1

消債職聲免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聲請免責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職聲免字第143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王淑慧 居高雄市○○區○○路000號(工作址)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代 理 人 孫大昕律師 相對人即債 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法定代理人 黃俊智 代 理 人 蔡欣諭 相對人即債 高雄市○○區○○ ○○ 法定代理人 歐國南 代 理 人 林素琴、鄭文賓 相對人即債 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法定代理人 張志堅 代 理 人 王定崗 相對人即債 高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法定代理人 鄭美玲 代 理 人 王文德 相對人即債 台灣金聯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法定代理人 郭文進 相對人即債 新加坡商艾星國際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權人 法定代理人 曾慧雯 上列當事人間消費者債務清理免責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甲○○不予免責。 理 由 一、按法院為終止或終結清算程序之裁定確定後,除別有規定外 ,應以裁定免除債務人之債務,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 消債條例)第132 條定有明文。惟債務人如有消債條例第13 3 條、第134 條所列各種情形,除證明經普通債權人全體同 意者外,法院即應為不免責之裁定。 二、經查:  ㈠債務人於民國112年4月6日提出債權人清冊,聲請調解債務清 償方案,經本院112年度司消債調字第154號受理,於112年5 月23日調解不成立,於同日以言詞聲請清算,本院於112年1 2月13日以112年度消債清字第114號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普 通債權人於清算程序受償新臺幣(下同)110,330元,於113 年8月16日以112年度司執消債清字第190號裁定清算程序終 結等情,業經本院依職權調取上開卷宗核閱無訛。  ㈡消債條例第133條  1.按消債條例第133條規定,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債務 人有薪資、執行業務所得或其他固定收入,扣除自己及依法 應受其扶養者所必要生活費用之數額後仍有餘額,而普通債 權人之分配總額低於債務人聲請清算前二年間,可處分所得 扣除自己及依法應受其扶養者所必要生活費用之數額者,法 院應為不免責之裁定,但債務人證明經普通債權人全體同意 者,不在此限。  2.債務人於112年12月13日開始清算程序後之情形  ⑴在幼兒園擔任教師助理員,協助特殊生,兼職鐘點清潔工, 並協助照顧外孫而受領保母費,合計每月約19,000元至20,0 00元不等(以平均值19,500元計算)等情,據其陳明在卷(本 案卷第77頁),並有幼兒園服務證明書(本案卷第79頁)、薪 資發放明細表(本案卷第81至83頁)、兼職清潔工、保母工作 之具體時間與金額列表(本案卷第85頁)、勞保局被保險人投 保資料查詢(本案卷第23至25頁)、社會補助查詢表(本案 卷第31頁)、租金補助查詢表(本案卷第33頁)、勞動部勞工 保險局函(本案卷第61頁)、存簿及內頁交易明細(本案卷第9 7至105頁)等在卷可稽。  ⑵債務人必要生活費用,以最近1年衛生福利部或直轄市政府所 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定之(消債條例第64 條之2第1項),而112年度、113年度高雄市每人每月最低生 活費1.2倍為17,303元。債務人並無房屋租金支出,應扣除 相當於房屋費用支出所占比例約24.36%後金額為13,088元, 債務人主張每月支出12,506元(本案卷第87頁),應予採計。  ⑶債務人主張扶養配偶,每月支出扶養費2,000元,而其配偶乙 ○○領有身心障礙證明,有受扶養之必要(詳後述),且112年 度無申報所得無登記財產,無領取社會補助等情,亦有   稅務電子閘門財產所得調件明細表(本案卷第39至41頁)、租 金及社會補助查詢表(本案卷第43至45頁)、勞工保險被保險 人投保資料表(本案卷第37頁)、勞動部勞工保險局函(本案 卷第61頁)在卷可查。扶養費用數額部分,按受扶養者之必 要生活費用,準用第1項規定計算基準數額,並依債務人依 法應負擔扶養義務之比例認定之,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2項 亦有明定。又配偶並無房租費用支出,以112、113年度高雄 市每人每月不含房屋支出之最低生活費1.2倍即13,088元, 由債務人與2名子女(見清卷第161頁親屬系統表)共同負擔 ,每人本應負擔4,363元(計算式:13,088÷3=4,363元),債 務人主張每月支出扶養費2,000元,未逾此金額,應予採計 。  ⑷從而,債務人目前每月薪資約19,500元,扣除自己12,506元 及配偶2,000元之必要生活費用,仍有餘額。  3.債務人於聲請清算前二年(110年4月至112年3月)之情形  ⑴110年4月至7月任職幼兒園,擔任幼教教師,每月薪資23,076 元;110年4月26日、10月27日領有教育補助各12,000元;11 0年8月至9月間有市場擺攤、朋友介紹臨時性居家清潔、幫 楊太太照顧孫子等臨時性收入,每月收入合計約14,800元; 110年10月起任職幼兒園,擔任(半日)教室助理員,110年10 月至112年3月平均月薪資15,000元;111年1月至112年2月間 於利盈水產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利盈公司),擔任業務助理, 每月實領薪資19,540元;111年4月6日領有廢車回收2,300元 。  ⑵上開情節,有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調卷第49至51頁)、 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調卷第33頁)、社會補助查 詢表(清卷第55頁)、租金補助查詢表(清卷第57頁)、勞 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高屏澎東分署函(清卷第67頁)、勞動部 勞工保險局函(清卷第63頁)、存簿(清卷第139至147、20 1頁)、幼兒園薪資證明、說明書、薪資發放明細表、薪資 清冊(調卷第37頁,清卷第77至93頁)、利盈公司說明書、薪 資明細單(清卷第95至107、211頁)、收入切結書(清卷第241 至245頁)等在卷可稽,足認其聲請前二年可處分所得為691, 764元(計算式詳附件)。  ⑶關於必要生活費用部分,其主張聲請前二年期間每月支出13, 088元(無房屋租金,調卷第12頁),依110年度至112年度 高雄市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各為16,009元、17,303元 、17,303元。因債務人無房租實際支出,應扣除相當於房屋 費用支出所占比例約24.36%後金額依序為12,109元、13,088 元、13,088元,合計二年之結果為305,301元(計算式詳附 件)。逾此範圍,並無必要。  ⑷債務人主張扶養配偶乙○○,每月支出扶養費2,000元。經查: 配偶乙○○係53年生,罹患腦中風併右側肢體障礙、陳舊性腦 梗塞、糖尿病、高血脂症等疾病,有輕度身心障礙;110年 度至111年度均無申報所得,名下無財產等情,有戶籍謄本 (調卷第41頁)、所得資料清單及財產歸屬資料清單(清卷 第125至129頁)、租金及社會補助查詢表(清卷第59至61頁) 、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清卷第135頁)、勞動部勞 工保險局函(清卷第63頁)、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高屏澎東分 署函(清卷第67頁)、健保投保單位(清卷第119至121頁)、財 團法人私立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函、診斷證明書 、病歷資料(清卷第197、163、221至235頁)、中華民國身心 障礙證明(清卷第164頁)附卷可憑,足認有受扶養之必要, 因配偶無房租支出,合計二年之必要生活費用為305,301元 ,再由債務人與子女分擔,債務人應負擔101,767元(305,3 01÷3=101,767)。  ⑸因此,債務人於聲請前二年之可處分所得691,764元,扣除自 己305,301元及配偶101,767元之必要生活費用,尚餘284,69 6元。普通債權人於清算程序之受償總額為110,330元(司執 消債清卷第307頁),低於該餘額284,696元,因此,債務人 有消債條例第133條不免責之事由,應可認定。  ㈢消債條例第134條   債權人主張債務人有隱匿收入之情形(本案卷第67、115頁) ,然未提出證明,此外其他債權人亦未提出證據證明債務人 有何構成消債條例第134條各款之事由,且經本院職權調查 結果,尚無合於消債條例第134條其他各款之情事。 三、綜上所述,債務人符合消債條例第133條所定事由,應不予 免責。債務人雖經本院裁定不免責,然如繼續清償債務達一 定程度後,仍得聲請法院審酌是否裁定免責(如附錄)。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民事庭   法 官 陳美芳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抗告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千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書記官 黃翔彬 附錄 一、債務人繼續清償得聲請法院裁定免責之規定: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41條   債務人因第 133 條之情形,受不免責之裁定確定後,繼續   清償達該條規定之數額,且各普通債權人受償額均達其應受   分配額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免責。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42條   法院為不免責或撤銷免責之裁定確定後,債務人繼續清償債   務,而各普通債權人受償額均達其債權額之 20% 以上者,   法院得依債務人之聲請裁定免責。 二、債務人嗣後聲請裁定免責時,須繼續清償各普通債權之最低 應受分配額。

2024-12-30

KSDV-113-消債職聲免-143-20241230-1

司執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字第211544號 債 權 人 力興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文進 上列債權人與債務人陳珮禎即陳冠蓁間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強制執行由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之法院 管轄。強制執行法第7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依同法第30條之 1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規定,強制執行之全部或一部 ,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應依債權人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 送於其管轄法院。 二、債權人向本院聲請執行債務人對第三人新光人壽保險股份有 限公司、三商美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之保險契約等債權 ,查債權人陳報該第三人公司所在地分別位於臺北市中正區 、臺北市內湖區,是本件執行標的物所在地非位於本院轄區 。依上開規定,本件應由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臺灣士林地方 法院管轄,茲債權人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聲請強制執行,顯係 違誤,爰裁定如主文。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2024-12-30

TCDV-113-司執-211544-20241230-1

消債職聲免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裁定免責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職聲免字第75號 聲請人(即 債務人) 吳佳真 代 理 人 康春田律師(法扶) 相對人(即 債權人)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蔡明興 相對人(即 債權人)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伍維洪 相對人(即 債權人) 滙豐(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紀睿明 相對人(即 債權人)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男州 相對人(即 債權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相對人(即 債權人) 台灣金聯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文進 相對人(即 債權人) 萬榮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呂豫文 相對人(即 債權人) 摩根聯邦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李文明 相對人(即 債權人) 滙誠第二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莊仲沼 上列當事人間因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事件,債務人聲請清算,經 開始清算並終止清算程序後,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吳佳真不免責。 程序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債務人有薪資、執行業務所得 或其他固定收入,扣除自己及依法應受其扶養者所必要生活 費用之數額後仍有餘額,而普通債權人之分配總額低於債務 人聲請清算前二年間,可處分所得扣除自己及依法應受其扶 養者所必要生活費用之數額者,法院應為不免責之裁定。但 債務人證明經普通債權人全體同意者,不在此限。又債務人 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應為不免責之裁定。但債務人 證明經普通債權人全體同意者,不在此限:於七年內曾依 破產法或本條例規定受免責。隱匿、毀損應屬清算財團之 財產,或為其他不利於債權人之處分。捏造債務或承認不 真實之債務。聲請清算前二年內,因消費奢侈商品或服務 、賭博或其他投機行為,所支出之總額逾該期間可處分所得 扣除自己及依法應受其扶養者所必要生活費用之半數,或所 負債務之總額逾聲請清算時無擔保及無優先權債務之半數, 而生開始清算之原因。於清算聲請前一年內,已有清算之 原因,而隱瞞其事實,使他人與之為交易致生損害。明知 已有清算原因之事實,非基於本人之義務,而以特別利於債 權人中之一人或數人為目的,提供擔保或消滅債務。隱匿 、毀棄、偽造或變造帳簿或其他會計文件之全部或一部,致 其財產之狀況不真確。故意於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為不 實之記載,或有其他故意違反本條例所定義務之行為。消費 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33條、134條分別有明文規定。是法院為 終止或終結清算程序之裁定確定後,如查明債務人有消費者 債務清理條例第133條及134條各款所定之情形者,除債務人 能證明經普通債權人全體同意免責外,應為不免責之裁定。 二、經查:  ㈠聲請人即債務人吳佳真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聲請清算事件 ,前經本院於民國112年11月9日以112年度消債清字第59號 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嗣經本院司法事務官執行清算,於債務 人之清算財團財產可分配時,作成分配表,將清算財團新臺 幣(下同)11,788元分配予債權人後,於113年10月21日以1 13年度司執消債清字第8號裁定清算程序終結並確定在案, 有本院112年度消債清字第59號、113年度司執消債清字第8 號民事裁定、分配表及相關卷證可憑。依前揭規定,本院應 依職權裁定是否免除債務人之債務,經本院詢問無擔保無優 先權之普通債權人,對於債務人是否應予免責表示意見,未 經全體債權人表示同意債務人免責,合先敘明。 三、經查:  ㈠債務人無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34條各款所定之應不免責事 由:  ⒈按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關於清算程序係以免責主義為原則, 不免責為例外,故債權人如主張債務人有消費者債務清理條 例第134條各款所定應不免責之情事,自應由債權人就債務 人有合於上開各款要件之事實,提出相當之事證以實其說, 合先敘明。  ⒉各債權人對於債務人是否具有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34條所 列各款之不免責事由,均未提出具體事證加以主張或證明, 本院依職權亦查無債務人有符合該條各款所定應不免責之事 由存在,自無從認債務人應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34條 裁定不免責。  ㈡債務人有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33條前段所定之應不免責事 由:  ⒈按法院於清算程序終止或終結之裁定確定後,依消費者債務 清理條例第133條為是否免責裁定之審查時,應以自裁定開 始清算程序時起至裁定免責前之期間,作為認定債務人有無 薪資等固定收入之期間(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98年法律 座談會民事類提案第39號研討意見參照)。而債務人必要生 活費用,以最近一年衛生福利部或直轄市政府所公告當地區 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一點二倍定之。受扶養者之必要生活費 用,準用第1項規定計算基準數額,並依債務人依法應負擔 扶養義務之比例認定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4-2條第1 、2項亦定有明文。是故,本院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33 條為免責與否之審查時,應先就債務人自本院裁定開始清算 程序時起至本件裁定免責前之期間,計算其固定收入與必要 生活費用之數額,固定收入扣除必要生活費用後有餘額者, 再計算比較普通債權人之分配總額與債務人聲請清算前2年 間,可處分所得扣除必要生活費用之數額,以認定是否具有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33條前段所定之應不免責事由。  ⒉債務人於本院裁定開始清算即112年11月9日起,因身體不好 、年紀又大,僅有112年9月19日臺中市外燴入帳新臺幣(下 同)31,650元、於112年11月至12月各領有行政院加發生活 補助500元計1,000元、於113年2月27日三立電視入帳800元 ,合計所得為33,450元,至於其個人必要生活支出,則仰賴 母親支付;債務人於聲請清算前2年內(即109年1月至110年 12月)之可處分所得共約303,160元,此期間自己所必要生 活費用數額約269,088元等情,業據債務人於113年7月10日 在本院訊問時陳述及另以書狀陳報在卷,並有債務人申設之 臺灣銀行大甲分行帳戶存摺內頁、臺中市大甲區公所113年3 月5目函在卷可按,是債務人自本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時起 至本件裁定免責前之期間,計算其固定收入與必要生活費用 之數額,固定收入扣除必要生活費用後,仍有餘額,且其聲 請清算前2年間之可處分所得,扣除自己必要生活費用之數 額為34,072元,而普通債權人於清算程序之分配總額為11,7 88元,如前所述。準此,本件普通債權人之分配總額低於債 務人聲請清算前2年間,可處分所得扣除自己及受扶養者必 要生活費用後之餘額,債務人具有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3 3條前段所定之應不免責事由,洵堪認定。 四、綜上所述,本件清算程序既經裁定終結確定,而債務人有消 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33條前段所定之應不免責事由,復未 經普通債權人全體同意免責,依首揭說明,本院自應為債務 人不免責之裁定。惟債務人於本件不免責裁定確定後,如繼 續清償而達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33條所定之數額,且各 普通債權人受償額均達其應受分配額時,債務人得另依消費 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41條條規定,聲請法院裁定免責,附此 敘明。 五、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33條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庭                法 官 林秀菊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新 台幣1000元之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書記官 陳彥蓉 附錄 一、債務人繼續清償得聲請法院裁定免責之規定: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41條   債務人因第133條之情形,受不免責之裁定確定後,繼續清 償達該條規定之數額,且各普通債權人受償額均達其應受分   配額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免責。 二、附表(新臺幣,元以下四捨五入):           債權人 A債權額 B債權比例 C清算程序受分配金額 D本條例第133條規定之數額 E依本條例第141條應繼續清償之數額(D-C)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 879,837元 10.59% 1,248元 3,609元 2,361元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 497,853元 5.99% 706元 2,042元 1,336元 滙豐(台灣)商業銀行 714,846元 8.61% 1,014元 2,932元 1,918元 玉山商業銀行 856,033元 10.30% 1,215元 3,511元 2,296元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2,013,161元 24.23% 2,857元 8,257元  5,400元 台灣金聯資產管理  574,387元 6.91% 815元  2,356元  1,541元 萬榮行銷 1,233,092元 14.84% 1,750元  5,058元     3,308元 摩根聯邦資產管理  732,512元 8.82% 1,039元  3,004元 1,965元 滙誠第二資產管理  805,497元 9.70% 1,144元 3,304元 2,160元 總計 8,307,218元 100% 11,788元 34,072元    22,284元 註1:債權額、債權比例,係以本院113年度司執消債清字第8號事件於113年8月28日公告之分配表為依據。

2024-12-30

TCDV-113-消債職聲免-75-20241230-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