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廿一世紀資融

共找到 247 筆結果(第 141-150 筆)

司促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促字第1103號 債 權 人 廿一世紀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以明 上列債權人廿一世紀資融股份有限公司因與債務人林祐勲間支付 命令事件,債權人廿一世紀資融股份有限公司應於收受本裁定之 日起5日內補正後列事項,逾期不補正,即予駁回,特此裁定。 應補正之事項: 一、請補繳裁判費新臺幣500元。(請以附件之多元化繳費方式繳 納或以匯票繳納,受款人請註明台灣彰化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陳怡珍

2025-02-05

CHDV-114-司促-1103-20250205-1

消債全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聲請保全處分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全字第30號 聲請人(即 債務人) 張誌軒即張志忠 代 理 人 馬偉桓律師(法扶) 相對人(即 債權人)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相對人(即 債權人)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伍維洪 相對人(即 債權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相對人(即 債權人) 創鉅有限合夥 法定代理人 迪和股份有限公司 陳鳳龍 相對人(即 債權人) 廿一世紀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以明 相對人(即 債權人) 和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源森 相對人(即 債權人) 二十一世紀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以明 相對人(即 債權人) 第一國際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毅築 相對人(即 債權人) 裕富數位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闕源龍 相對人(即 債權人) 合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鳳龍 上列聲請人即債務人因聲請更生事件(113年度消債補字第715號 ),聲請保全處分,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裁定公告之日起60日內,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執行處114 年度司執字第9753號強制執行事件,就債務人對第三人中國信託 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港分公司之存款債權之後續強制執行程 序應予停止,但扣押命令之強制執行程序應予繼續。 其餘之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法院就更生或清算之聲請為裁定前,得因利害關係人之聲 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為下列保全處分:(一)債務人財產之保 全處分;(二)債務人履行債務及債權人對於債務人行使債權 之限制;(三)對於債務人財產強制執行程序之停止;(四)受 益人或轉得人財產之保全處分;(五)其他必要之保全處分,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19條第1項定有明 文。依其立法理由:「法院就更生或清算之聲請為裁定前, 為防杜債務人之財產減少,維持債權人間之公平受償及使債 務人有重建更生之機會,有依債權人、債務人或其他利害關 係人之聲請或依職權為一定保全處分之必要;其內容有:就 債務人財產,包括債務人對其債務人之債權等,為必要之保 全處分、限制債務人履行債務及債權人對於債務人行使債權 、對於債務人財產實施民事或行政執行程序之停止;又為確 保將來詐害行為、偏頗行為經撤銷後,對受益人或轉得人請 求回復原狀之強制執行,亦有對之施以保全處分之必要;另 為求周延,明定概括事由,許法院為其他必要之保全處分」 ,可知消債條例事件,係以債務人之財產為基礎,供債務人 於一定條件下清理其無擔保之債務,故消債條例事件之保全 處分,其主要目的係為保持債務人之財產,避免債權人透過 強制執行程序,或債務人透過處分財產之方式,致債務人財 產減少,致喪失債務清理之最重要基礎,況因本條項除可能 適用於更生事件外,亦可能適用於清算事件(包括原係更生 事件,其後轉換為清算事件之類型),故在決定是否准予保 全時,應一併考量債務清理事件之可能演變,而難單以聲請 人之聲請內容而異其標準。從而,究竟有無保全之必要,應 以是否導致債務人財產減少為其最低限度要件,兼顧債權人 權益,避免債務人惡意利用保全處分,阻礙債權人行使權利 ,或作為延期償付手段之可能性,綜合比較斟酌,決定有無 以裁定為保全處分之必要。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聲請更生事件,現正由本院以113年 度消債補字第715號事件(下稱系爭事件)受理中。然聲請 人先前已遭債權人向本院聲請強制執行,為使債權人得公平 受償,有停止強制執行之必要等語。 三、經查:  ㈠查聲請人對第三人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港分公 司之存款債權,前經本院執行處辦理114年度司執字第9753 號強強制執行事件(下稱系爭強制執行事件)時核發執行命 令予以扣押在案,有上揭執行命令影本附卷可考。系爭強制 執行事件既尚未終結,聲請人聲請停止執行,程序上自係合 法。  ㈡再查,消債條例事件之保全處分係為保全全體利害關係人之 利益,防止債務人財產逸失、使債權人能平等受償之目的, 與民事訴訟法規定之保全程序,目的上有所分別;因此就消 債條例保全處分之實益而言,若得藉由保全處分來停止強制 執行,可避免特定債權人先行取償,進而使全體債權人獲得 較高比例之受償額,以使債權人得以公平受償。次按保全處 分一方面應限制債權人依換價命令取得該遭扣押之薪資,以 維持債權人間之公平受償,另一方面亦應限制債務人領取該 遭扣押之薪資,以免債務人之財產喪失。故扣押命令之目的 在於凍結聲請人之財產,非但未使聲請人財產減少,反可避 免聲請人任意處分導致財產減少及供日後全體債權人間公平 受償。聲請人聲請系爭強制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之全部為保 全處分,其中關於前開扣押命令,即無停止執行之必要,且 縱使停止,亦無助於債務人財產之保全,此部分之聲請為無 理由,該扣押執行命令應予繼續;惟系爭執行事件就存款債 權業已核發扣押命令,後續即可能核發收取命令,此部分因 涉及扣押金額之終局處分,係讓部分債權人先行滿足,為避 免聲請人財產減少及維持債權人間公平受償,有予以保全之 必要,故此部分保全之聲請應予准許,即系爭強制執行事件 後續之執行程序應予停止。 四、綜上,關於上述有保全必要之部分,爰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 例第19條第1項第3款,為保全處分,同時依第2項審定保全 處分之期間;至聲請人其餘聲請,因無保全必要,並予駁回 ,而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庭                法 官 林秀菊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抗告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2025-02-05

TCDV-114-消債全-30-20250205-1

司促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3年度司促字第14825號 聲 請 人 即債權人 廿一世紀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以明 相 對 人 即債務人 張立揚 張曼瑄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連帶清償新臺幣(下同)676,120元,及自 民國113年10月1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6計 算之利息,及違約金81,134元、滯納金220元,並連帶賠償 督促程序費用新臺幣500元,否則應於本命令送達後20日之 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異議。 二、債權人其餘之聲請駁回。 三、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如附件所載。 四、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五、債權人如不服本裁定駁回部分,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 書狀向本院司法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 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陳思頴

2025-02-04

SLDV-113-司促-14825-20250204-1

司促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促字第1245號 債 權 人 廿一世紀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以明 上列債權人與債務人陳素嬌間請求支付命令事件,債權人應於收 受本裁定之日起5日內,補正下列事項,逾期即駁回其聲請,特 此裁定。應補正之事項: 一、聲請程序用新臺幣伍佰元。 二、債務人陳素嬌最新之戶籍謄本(戶長變更及全戶動態記事欄 請勿省略、個人記事欄請勿省略)。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任士慧 本裁定不得抗告。

2025-02-04

CTDV-114-司促-1245-20250204-1

消債更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聲請更生程序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310號 聲請人即 債 務 人 章畯隆 相對人即 債 權 人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倍廷 債 權 人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債 權 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債 權 人 中租迪和股份有限公司【無債權;更正債權人為 合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鳳龍 債 權 人 合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鳳龍 債 權 人 和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源森 債 權 人 二十一世紀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無債權;更 正債權人為廿一世紀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以明 債 權 人 廿一世紀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以明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更生程序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章畯隆自中華民國114年2月3日下午5時起,開始更生程序 。 命本院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對於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等債權人負有新臺幣(下同)2,989,767元之無擔保債務。 聲請人因消費借貸、自用住宅借款、信用卡或現金卡契約, 對金融機構負債務。前項債務,曾依照中華民國銀行公會會 員辦理消費金融案件無擔保債務協商機制與金融機構成立協 商,但因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而毀諾。聲請人無資產,債務 總金額則有2,989,767元,有不能清償債務之情事。爰提出 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債權人清冊、債務人清冊等資料, 聲請更生。 二、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本條例所 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3 條定有明文。次按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51條第1、7、8、 9項規定:「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 清算前,應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 向其住、居所地之法院或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 務清理之調解」;「協商或調解成立者,債務人不得聲請更 生或清算。但因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致履行有困難者,不 在此限」;「第75條第2項規定,於前項但書情形準用之」 ;「本條例施行前,債務人依金融主管機關協調成立之中華 民國銀行公會會員,辦理消費金融案件無擔保債務協商機制 與金融機構成立之協商,準用前二項之規定」。又查,消費 者債務清理條例第75條第2項規定,債務人可處分所得扣除 自己及依法應受其扶養者所必要生活費用之餘額,連續三個 月低於更生方案應清償之金額者,推定有因不可歸責於己之 事由,致履行有困難之事由。因此,債務人於協商或調解成 立後,有因為上述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致履行有困難之情 形時,仍然得聲請更生或清算。另按,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 第45條規定:「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 、日、時,並即時發生效力;前項裁定不得抗告,並應公告 之。」第16條第1項規定:「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 後,得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必要時,得選 任律師、會計師或其他適當之自然人或法人一人為監督人或 管理人」。 三、經查,本件依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資料記載,聲請人 前曾依中華民國銀行公會會員辦理消費金融案件無擔保債務 協商機制,與金融機構成立協商,目前狀態為毀諾。次查, 聲請人主張有不能清償債務之情事,業據聲請人提出財產及 收入狀況說明書、債權人清冊、民國111年度及112年度綜合 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 等資料為證。又查,依聲請人提出之金融機構存摺交易明細 資料,聲請人在台灣土地銀行嘉興分行帳戶,於113年12月2 6日存款餘額為84元;梅山郵局帳戶,於113年12月21日存款 餘額為95元;國泰世華銀行帳戶,於113年8月27日存款餘額 為0元;台新銀行嘉義分行帳戶,於104年4月9日存款餘額為 80元;合作金庫銀行屏南分行帳戶,於108年1月14日存款餘 額為0元。以上存款餘額,合計共259元。另查,聲請人沒有 股票或其他有價證券,也沒有具儲蓄性質的人壽保險或終身 醫療健康保險。 四、再查,本件聲請人債務形成原因及停止清償原因:   聲請人陳稱伊負債係因為消費借貸、使用信用卡等,而積欠 債務;因伊還要扶養小孩,債務太多,所以無法清償。 五、聲請人無法履行之前與金融機構成立協商的還款協議內容, 有不可歸責之事由;而且,聲請人也確有不能清償債務情事 或有不能清償之虞: (一)聲請人陳稱伊對於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債權人 所負欠之債務,合計2,989,767元。而查,債權人中國信託 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114年1月7日民事陳報狀,陳報債 權金額為1,396,906元。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1 14年1月6日民事陳報狀,陳報債權金額為555,505元。和潤 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以114年1月3日陳報狀,陳報債權金額為8 36,247元。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114年1月3日 民事陳報狀,陳報債權金額為157,956元。廿一世紀資融股 份有限公司,以113年12月31日民事陳報狀,陳報債權金額 為82,310元【註:聲請人於114年1月13日民事呈報狀另陳報 新的債權人清冊,將原本債權人清冊中所記載之二十一世紀 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改債權人的名稱為廿一世紀資融 股份有限公司】。另外,債權人合迪股份有限公司以114年1 月14日民事陳報狀,陳報債權金額為158,480元,及自114年 1月20日起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6計算之利息,尚未獲清償; 同時,合迪股份有限公司並陳報應更正債權人的名稱,應將 所記載的債權人中租迪和股份有公司,更正債權人的名稱為 合迪股份有限公司。因此,聲請人所負欠之債務,合計應在 3,187,404元以上。 (二)次查,聲請人前曾依照中華民國銀行公會會員辦理消費金融 案件無擔保債務協商機制與金融機構合作金庫商業銀行成立 協商,惟嗣後因有不可歸責於己致履行顯有重大困難之事由   而毀諾。聲請人於103年7日2日第一次退伍,投資自營洗車 場,因收入只能支撐房租、洗車場租金及基本生活開銷,致 履行還款的協議內容顯然有困難,所以毀諾,此情形應認為 不可歸責於聲請人。 (三)次查,聲請人嗣後再於108年8月1日入伍,而債權銀行合作 金庫商業銀行嗣後經由向法院聲請強制執行聲請人之薪津, 現在已完全清償。聲請人目前為職業軍人,每個月的薪資約 60,000元。聲請人每月生活必要費用,項目為餐飲費10,000 元、手機費1,000元、油錢1,000元、雜支費用500元、房租 與妻子分擔每月4,900元,合計為17,400元。依消費者債務 清理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規定:「債務人必要生活費用,以 最近一年衛生福利部或直轄市政府所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 低生活費一點二倍定之」。再查,衛生福利部公告臺灣省( 包括六都以外之其他各縣、市)114年度的最低生活費為15, 515元,其1.2倍亦即18,618元之數額,即為債務人的必要生 活費用。聲請人主張以17,400元作為每月生活必要費用之數 額,未逾越上述必要生活費用數額,核其所主張之金額,應 可採認。另查,聲請人目前還有二名未成年子女必須扶養, 分別於97年8月及000年0月出生,現在年齡分別為16歲及9歲 。聲請人主張伊必須與配偶分擔子女之扶養費用,每一名子 女每月各8,000元,合計16,000元。此數額參酌目前社會經 濟的消費型態,尚無過高,應可採認。另外,聲請人還必須 分擔扶養父、母親的費用。依聲請人所提出之父母親最新戶 籍謄本、111年度及112年度綜合所得資料清單、全國財產稅 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等資料,聲請人的父親於00年0月出生 、母親於00年0月出生,目前父、母親年齡分別為66歲及65 歲,均已屆法定退休的年齡;而父親於112年度全年綜合所 得僅36,654元、母親於112年度全年無所得收入,且父、母 親的名下均無不動產,應該有受扶養之必要。又查,聲請人 的父、母親有三個扶養義務人,以114年度法定必要生活費1 8,618元計算,聲請人必須分擔扶養父、母親的扶養費用, 應各為6,206元。而聲請人主張伊分擔扶養父、母親之費用 各為5,500元,合計11,000元;此數額參酌目前社會經濟的 消費型態,尚無過高,應可採認。 (四)復查,聲請人名下無不動產,有2010出廠之車牌0000-00號 汽車及2013出廠之車牌000-0000號汽車共2部,因車齡均已 逾11年以上,殘值甚微。聲請人於民國00年0月出生,現在 年齡約42歲,距法定強制退休年齡65歲剩餘約23年的時間。 聲請人目前為職業軍人,每個月的薪資收入約60,000元,   扣除聲請人必要生活費用17,400元、未成年子女之扶養費用 16,000元及扶養父母親費用11,000元後,餘額為15,600元。   而查,聲請人積欠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金額為 1,396,906元,其中本金部分為1,327,586元,而其中信用卡 部分的本金為49,888元,年息利率15%,每月利息約624元。 另外,小額信貸三筆,其中一筆為87,540元,年息利率15.1 %,每個月利息約1,102元;另一筆為900,057元,年息利率1 3.53%,每個月利息約10,148元;另一筆290,101元,年息利 率14.9%,每個月利息約3,602元。以上合計,聲請人每月必 須繳納給債權人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利息為15 ,476元。另外,聲請人積欠債權人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 限公司的金額為555,505元,其中本金為406,587元,年息利 率9.99%,每個月利息約3,385元。此外,還有其他債權人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合迪股份有限公司、和潤 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廿一世紀資融股份有限公司等債權人的 利息部分,尚未計入。而以聲請人每個月剩餘額15,600元, 用於繳納上述利息,猶仍有不足,遑論於要清償之前所積欠 之3,187,404元以上的債務。因此,本件應堪認聲請人確有 不能清償債務情事或有不能清償之虞。 六、本件無應予駁回聲請更生之事由:   經查,本件聲請人為一般消費者,所負無擔保之債務總額未 逾1,200萬元,且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 又查,聲請人亦無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條第3項所定得予 駁回更生聲請之情形,而且亦無同條例第8條或第46條各款 所定應予駁回更生聲請之事由存在。 七、綜據上述,聲請人之前因消費借貸、使用信用卡等,而積欠 債務,嗣後因債務太多,還必須要扶養小孩,入不敷出,致 無法清償債務。本院審酌上情,認為聲請人就法院所命補正 事項,已配合提供金融機構存摺交易明細資料,並提出可供 法院參酌的資料,可認為已盡所應負之協力義務。本件聲請 人聲請更生,符合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3條規定,復查無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8條或第46條所定應予駁回更生聲請 之事由,因此,聲請人聲請更生,乃於法有據,屬有理由, 應予准許,爰裁定如主文,並依首揭規定命司法事務官進行 本件更生程序。 八、至債權人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14年1月3日民事 陳報狀、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14年1月6日民事 陳報狀、和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14年1月3日陳報狀、國泰 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14年1月3日民事陳報狀、廿一 世紀資融股份有限公司113年12月31日民事陳報狀及合迪股 份有限公司114年1月8日民事陳報狀所述之意見內容。因依 上述說明,債務人聲請更生,符合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3 條的規定,且查無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8條或第46條所定 應予駁回聲請之事由,因此,本院審酌債權人上揭內容後, 認為與本件裁定的結果無影響,爰不逐一論駁,附此敘明。 九、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1條第1項、第45條第1項、第16條 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民事第一庭法 官 呂仲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書記官 洪毅麟

2025-02-03

CYDV-113-消債更-310-20250203-2

司促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1495號 債 權 人 廿一世紀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以明 債 務 人 陳信樺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清償新臺幣貳拾柒萬玖仟陸佰陸拾玖元, 及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十月二十三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利 率百分十六計算之利息,暨新臺幣參萬參仟伍佰陸拾元之違 約金及新臺幣參佰零肆元之滯納金;並賠償督促程序費用新 臺幣伍佰元。 二、債權人其餘之聲請駁回。(按約定利率,超過週年百分之16 者,超過部分之約定,無效。民法第205條定有明文。債權 人請求利率有違上開規定,其請求逾第一項範圍為無理由, 應予駁回。) 三、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詳如附件聲請書所載。 四、上列聲請駁回部份,債權人如有不服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 具狀附理由向本院司法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 幣1,000元。 五、債務人如對第1項債務有爭議,應於本命令送達後20日之不 變期間內,不附理由向本院提出異議。 六、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七、末按各當事人一部勝訴、一部敗訴者,其訴訟費用,由法院 酌量情形,命兩造以比例分擔或命一造負擔,或命兩造各自 負擔其支出之訴訟費用,爰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9條裁 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張世鵬 附註: 一、債權人收到支付命令後,請即時核對內容,如有錯誤應速依 法聲請更正裁定或補充裁定。 二、嗣後遞狀均請註明案號、股別。 三、案件一經確定,本院依職權核發確定證明書,債權人不必另 行聲請。

2025-02-03

TCDV-114-司促-1495-20250203-2

消債更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聲請更生程序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299號 聲 請 人 鄭淇云 代理人(法 扶律師) 張巧妍律師 債 權 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債 權 人 仲信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黎小彤 債 權 人 廿一世紀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以明 上列當事人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鄭淇云自中華民國114年1月24日下午2時起開始更生程序 。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程序。   理 由 一、按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並 即時發生效力,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45條第1項定有明文 。 二、本件債務人主張:其有不能清償債務情事,前已提出債權人 清冊,以書面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共同調解債務清償方 案,惟調解不成立,且其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 務總額未逾新臺幣1,200萬元,復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 序或宣告破產,爰向本院聲請更生等語。經查:債務人所主 張之上開事實,業據提出調解不成立證明書影本、111、112 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 查詢清單、中國信託銀行存款存摺影本、台北富邦銀行存款 存摺影本、臺灣銀行存款存摺影本、郵政存簿儲金簿影本、 薪資證明影本等為證,且經本院依職權調閱113年度司消債 調字第332號卷核閱屬實,此外,本件又查無債務人有消費 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條第3項、第8條或第46條各款所定駁回 更生聲請之事由存在,則債務人聲請更生,應屬有據,爰裁 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婉玉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本裁定已於114年1月24日下午2時整時公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書 記 官 吳明蓉

2025-01-24

CYDV-113-消債更-299-20250124-1

非抗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聲請更生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非抗字第2號 再 抗 告人 邱育靜即邱嘉玲 代 理 人 林文凱律師 上列抗告人因與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信託商業 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裕富數位資融股份有限公司、廿一世紀資融 股份有限公司等間聲請更生程序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0月3 0日臺灣彰化地方法院113年度消債抗字第21號所為裁定提起再抗 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抗告駁回。 再抗告費用由再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再抗告人向原法院聲請更生,經原法院113年度消債更 字第6號裁定以其正值壯年,距一般退休年齡65歲尚久,依 其年紀及工作能力,有穩定之工作及相當之收入,倘能繼續 工作,當可清償其所積欠之債務。是依再抗告人之收支及財 產狀況與工作條件,衡酌所積欠之債務數額,並無不能清償 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之情事為由,駁回其聲請;再抗告人 不服,提起抗告,復經原法院113年度消債抗字第21號裁定 駁回其抗告(下稱原裁定);再抗告人不服,提起本件再抗 告,略以:原裁定認定本件聲請並非協商或調解成立後發生 不能履行之情事,故無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 )第151條第7、8項、第75條第2項規定之適用,從而認定伊 雖月入新台幣(下同)4萬8644元,扣除每月必要生活費用 及扶養義務3萬2590元後,僅餘1萬6254元,已連續3個月低 於每月應清償金額之情形,仍屬無不能清償之虞。然此不啻 鼓勵無還款能力之債務人先假意與債權人達成己身無法負擔 之還款協議,再於短時間內毀諾,以符合消債條例第151條 第7、8項、第75條第2項之情形,進而成功達成更生目的。 另依司法院103年第9期民事業務研究會第5號司法院民事廳 消債條例法律問題研審小組意見及其精神,亦認同債務人月 收入扣除每月必要生活費用及扶養義務後,不足以償付債務 已達連續3個月之情形,不以事由發生在調解或協商成立之 後為必要。原裁定之見解徒增司法資源之浪費,昧於伊實際 上有不能清償之虞之事實。爰提起本件再抗告,請求廢棄原 裁定,另為准予再抗告人更生之裁定云云。 二、按更生或清算事件,對於抗告法院之裁定,僅得以其適用法 規顯有錯誤為理由,向直接上級法院再為抗告,消債條例第 11條第5項定有明文。次按債務人與債權金融機構協商成立 者,須有因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致履行有困難情形,始得 聲請更生,此觀消債條例第151條第7項自明。又依同條第8 項準用第75條第2項規定,債務人可處分所得扣除自己及依 法應受其扶養者所必要生活費用之餘額,連續三個月低於更 生方案應清償之金額者,推定其係因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 致履行有困難。查再抗告人於本件更生程序聲請前,曾向原 法院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未能成立(113年度司消債調字第9 1號),顯非經協商或調解成立者,與消債條例第151條第7 項規定之要件不符,自無適用之餘地。而司法院103年第9期 民事業務研究會第5號研討之問題為:債務人前與最大債權 銀行為債務清理之協商成立,惟履行數期即毀諾,數年後, 另依據消債條例第151條第1項規定,向法院聲請債務清理之 調解,法院是否應受理其調解之聲請?如應受理,並經試行 調解不成立,則債務人於20日內另向法院聲請更生,法院是 否仍應審酌同條例第151條第7項及第8項之要件?該問題事 實與本件事實不同,且司法院民事廳消債條例法律問題研審 小組意見係認:債務人既曾與債權金融機構協商成立,其向 法院聲請更生,即應符合上開規定,法院就此應予調查審認 ,不因債務人另經調解不成立而有異,並未認同本件抗告意 旨。是原裁定以再抗告人並無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 虞之情事,與消債條例第3條所定要件不合,駁回再抗告人 之抗告,經核並無違誤,抗告意旨以原裁定適用法規顯有錯 誤為由,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棄發回,並無理由,應駁 回其再抗告。 三、據上論結,本件再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民事第九庭  審判長法 官 劉長宜                  法 官 郭玄義                  法 官 杭起鶴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書記官 林育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2025-01-24

TCHV-114-非抗-2-20250124-1

消債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更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571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徐志豪 代 理 人 汪哲論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甲○○自民國一一四年一月二十四日下午四時起開始更生程 序。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本條例所 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債務人無擔保或無優先權 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新臺幣(下同)1,200萬元者, 於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更生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3條、第42條第1 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 請更生或清算前,應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 方案,或向其住、居所地之法院或鄉、鎮、市、區調解委員 會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債務人為前項請求或聲請,應以書 面為之,並提出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債權人及債務人清 冊,及按債權人之人數提出繕本或影本;協商或調解成立者 ,債務人不得聲請更生或清算,但因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 致履行有困難者,不在此限,復為消債條例第151條第1項、 第2項、第7項所明定。再按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 明其年、月、日、時,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定開始更生 或清算程序後,得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必要 時,得選任律師、會計師或其他適當之自然人或法人一人為 監督人或管理人,消債條例第45條第1項、第16條第1項亦有 明定。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債務人甲○○前積欠債務無法清償, 於民國113年6月18日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法院前置調解,然 調解不成立,顯有不能清償債務之情事,且未經法院裁定開 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爰聲請裁定准予更生等語。   三、經查:  ㈠本條例所稱消費者,指5年內未從事營業活動或從事小規模營 業活動之自然人;前項小規模營業指營業額平均每月20萬元 以下者,消債條例第2條第1、2項定有明文。又消債條例第2 條第1項所稱5年內從事小規模營業活動,係指自聲請更生或 清算前1日回溯5年內,有反覆從事銷售貨物、提供勞務或其 他相類行為,以獲取代價之社會活動,依其5年內營業總額 除以實際經營月數之計算結果,其平均營業額為每月20萬元 以下者而言,例如:平均月營業額未逾20萬元之計程車司機 、小商販等即屬之(參照辦理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應行注意 事項第1點)。經查,依聲請人勞保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及 國稅局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所載,可知聲請人均投 保於民間公司及職業工會,未從事營業活動,自得依消債條 例聲請更生,合先敘明。     ㈡關於前置協商部分:   聲請人前以其有不能清償債務情事,向本院聲請債務清理前 置調解,經本院以113年度司消債調字第428號調解事件受理 在案,嗣經本院司法事務官於113年8月26日核發調解不成立 證明書等情,業經本院依職權調取上開調解案卷查明無訛, 是聲請人確已依消債條例第151條第1項、第153之1條之規定 ,於聲請更生前聲請法院調解,本院自得斟酌該調解案卷中 所提出之資料及調查之證據,再綜合聲請人目前全部收支及 財產狀況,評估是否已達不能維持最低生活條件,而有不能 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之情形。    ㈢關於債務總額部分:     本院前函詢全體債權人陳報截至113年6月17日為止之債權數 額,經廿一世紀資融股份有限公司陳報債權額總額為19萬2, 758元(見司消債調卷第101至103頁)、裕融企業股份有限 公司陳報債權額總額為88萬6,614元(見司消債調卷第105至 111頁)、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陳報債權額總額 為102萬7,947元(見司消債調卷第113至115頁),以上合計 210萬7,319元。  ㈣關於聲請人之財產及收入:   依聲請人所提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 產查詢清單(見司消債調卷第19、59頁),顯示聲請人名下 除汽車2輛(分別於2000、2012出廠)、機車1台(車號000- 0000號)外,別無其他財產;另其收入來源部分,聲請人陳 稱現於新捷床業擔任外車承攬員,每月薪資約4萬5,000元等 語,業據其提出收入證明切結書為證(見本院卷第19頁), 參以聲請人112年度任職於同性質之工作單位,且於113年2 月28日自阿妹床業有限公司退保後即無最新投保資料,此有 其112年度財稅資料及勞保投保資料表在卷可稽(見本院卷 第21、33頁),堪認聲請人所述為真,是本院暫以聲請人每 月收入4萬5,000元為聲請更生後每月可處分之所得收入計算 。  ㈤關於聲請人之必要支出部分:   1.按債務人必要生活費用,以最近一年衛生福利部或直轄市政 府所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定之;受扶養者 之必要生活費用,準用第1項規定計算基準數額,並依債務 人依法應負擔扶養義務之比例認定之。前2項情形,債務人 釋明更生期間無須負擔必要生活費用一部或全部者,於該範 圍內,不受最低數額限制;債務人證明確有必要支出者,不 受最高數額及應負擔比例之限制,消債條例第64條之2定有 明文。查聲請人主張其每月必要支出為1萬9,172元(見司消 債調卷第20頁),應係參酌衛生福利部公告113年度桃園市 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萬5,977元之1.2倍即1萬9,172元,故 本院逕以最新年度即114年度每月最低生活費1萬6,768元之1 .2倍即2萬122元為標準,較符合實際狀況。   2.又聲請人主張每月支出未成年子女2名(分別於103年7月、0 00年00月生)扶養費合計1萬9,172元,業據其提出戶口名簿 為證(見司消債調卷第17頁),又其主張之金額亦係以衛生 福利部公告當年度最低生活費用1.2倍計算,是依前開標準 ,並由聲請人與未成年子女生母平均負擔後,聲請人每月負 擔之子女扶養費應以2萬122元(計算式:20,122÷2×2=20,12 2)列計。   3.據上,聲請人每月必要支出(含個人必要生活費用及扶養費 )應為4萬244元(計算式:20,122+20,122=40,244)。   ㈥從而,聲請人以上開收入扣除必要支出後,每月餘額為4,756 元(計算式:45,000-40,244=4,756),倘以上開餘額清償 債務,約需36年始得清償完畢(計算式:2,107,319÷4,756÷ 12≒36.9)。而聲請人現年34歲(00年0月生,見本院卷第31 頁),距勞工強制退休年齡(65歲)雖尚有31年,惟審酌聲 請人目前之收支狀況,及前開債務仍將持續累計高額之利息 及違約金,聲請人欲清償全部欠款所需期限勢必延長,是至 其退休時止,確有無法清償債務之虞,而有藉助更生制度調 整其與債權人間權利義務關係之必要及實益,自應許聲請人 得藉由更生程序清理債務。 四、綜上所述,聲請人係消費者,已達不能清償債務之程度,經 消費者債務清理調解不成立,而查無消債條例第6條第3項、 第8條或第46條各款所定應駁回更生聲請之事由,則其聲請 ,應屬有據,爰裁定准許,並依同條例第16條第1項規定,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程序如主文。 五、本院裁定准許開始更生程序,俾使聲請人得以重建經濟生活 ,惟本裁定不生使債務消滅之效力,須聲請人於更生程序中 與債權人協定更生方案,並持續履行完畢後,始能依消債條 例第73條之規定使全部債務均視為消滅,附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劉佩宜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本裁定業已於民國114年1月24日下午4時公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書記官 黃忠文

2025-01-24

TYDV-113-消債更-571-20250124-1

鳳簡
鳳山簡易庭

給付票款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鳳簡字第52號 原 告 廿一世紀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以明 被 告 簡國豐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票款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因財產權而起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繳納裁 判費,此為起訴必須具備;又起訴不合程式而可以補正者, 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 之,簡易訴訟程序亦同,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適用第24 9條第1項第6款規定甚明。 二、本件原告請求給付票款事件,未據繳納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 9,080元,本院前於民國113年11月29日以113年度鳳補字第8 61號裁定命原告於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該裁定已於同年1 2月3日送達原告,有本院送達證書附卷可稽。原告逾期迄未 補繳,有多元化案件繳費狀況查詢清單、本院鳳山簡易庭民 事查詢簡答表、本院答詢表在卷足據,揆諸前揭說明,其訴 不合法,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95條 、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鳳山簡易庭 法 官 侯雅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裁判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王居玲

2025-01-23

FSEV-114-鳳簡-52-2025012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