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陳冠樺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61-170 筆)

北簡
臺北簡易庭

給付簽帳卡消費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北簡字第7781號 原 告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楊文鈞 訴訟代理人 陳冠樺 潘俐君 被 告 游雅鈞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簽帳卡消費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 月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03,048元,及其中新臺幣95,132元自民 國113年7月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5計算之利息 。 訴訟費用新臺幣1,110元由被告負擔,並給付原告自裁判確定之 翌日起至訴訟費用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以新臺幣103,048元為原告預供擔保, 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 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二、原告起訴主張:被告前向原告請領信用卡使用(卡號:0000 000000000000),依約被告得於特約商店簽帳消費,並應就 使用信用卡所生之債務,負全部給付責任。詎被告未依約清 償,至民國113年7月8日止共消費簽帳新臺幣(下同)103,0 48元(其中95,132元為本金、6,246元為利息、1,200元為逾 期費用、470元為雜項費用)未按期給付,屢經催討,被告 均置之不理,仍尚欠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金額及利息等情, 爰依信用卡契約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如主 文第1項所示。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 述。 四、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提出與所述相符之凱基銀 行信用卡申請書暨約定條款、信用卡用卡須知、消費明細帳 單、信用卡帳務明細等件為證。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 辯論期日到場爭執,復未提出書狀答辯供本院斟酌,本院依 卷證資料,已堪信原告主張之事實為真。從而,原告依信用 卡契約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 ,應予准許。  五、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訴訟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 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依職權 宣告假執行。並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 預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91條第3項。 本件訴訟費用額,依後附計算書確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1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戴于茜 計  算  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 註 第一審裁判費        1,110元 合    計       1,110元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臺北市○○○路 0段000巷0號)提出上訴狀。(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1  日                書記官 徐宏華

2024-11-21

TPEV-113-北簡-7781-20241121-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返還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北簡字第7483號 原 告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楊文鈞 訴訟代理人 潘俐君 陳冠樺 被 告 趙琮琦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7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02,505元,及其中新臺幣200,000元自民 國113年2月2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6計算之利息 ,每次違約狀態最高連續收取至逾期270日為止,自逾期第271日 後回復依週年利率百分之14.99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2,320元由被告負擔,並給付原告自裁判確定之 翌日起至訴訟費用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以新臺幣202,505元為原告預供擔保, 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 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二、原告起訴主張:被告於民國110年10月1日與原告訂立額度型 貸款契約書,詎被告未依約還款,其債務視為全部到期,尚 欠如主文第1項所示金額及利息未還等情,爰依借款契約法 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 述。 四、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提出額度型貸款契約書、 額度型貸款契約條款變更約定書、利息餘額查詢、交易紀錄 一覽及債權計算書等件為證,核屬相符。而被告已於相當時 期受合法通知,卻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復未提出書狀作 何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準用第1項規定視同自 認,自堪信原告上開主張為真實。從而,原告依借款契約法 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 許。 五、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訴訟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 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依職權 宣告假執行。並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 預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91條第3項。 本件訴訟費用額,依後附計算書確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1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戴于茜 計  算  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 註 第一審裁判費        2,320元 合    計       2,320元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臺北市○○○路 0段000巷0號)提出上訴狀。(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1  日                書記官 徐宏華

2024-11-21

TPEV-113-北簡-7483-20241121-1

北小
臺北簡易庭

返還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北小字第3142號 原 告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設臺北市○○區○○○路000號0樓、00 樓、00樓及00樓 法定代理人 楊文鈞 送達代收人 廖曉薇 訴訟代理人 潘俐君 陳冠樺 被 告 高大鈞 住○○市○○區○○○路0段000巷00弄 00號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7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84,469元,及其中79,494元自民國113年2 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每次違約狀 態最高連續收取至逾期270日止,自逾期第271日後,按週年利率 13.99%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84,469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後 ,得免為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1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林振芳 上列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須以違背法令為理由,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 本庭(臺北市○○○路0段000巷0號)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 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1  日                書記官 蔡凱如 計 算 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 註 第一審裁判費         1,000元 合    計         1,000元 附錄: 一、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 理由,不得為之。 二、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5:   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㈡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2024-11-21

TPEV-113-北小-3142-20241121-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返還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北簡字第7785號 原 告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楊文鈞 訴訟代理人 潘俐君 陳冠樺 被 告 黃志強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7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301,664元,及其中新臺幣284,745元自民 國113年7月4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2.11計算之利 息。暨自民國113年7月4日起至清償日止,在6個月以內者,按上 開利率百分之10,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按上開利率百分之20計 算之違約金,違約金最高連續收取期數為9期。 訴訟費用新臺幣3,310元由被告負擔,並給付原告自裁判確定之 翌日起至訴訟費用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以新臺幣301,664元為原告預供擔保, 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 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二、原告起訴主張:被告於民國112年6月19日與原告訂立個人信 用貸款契約,向原告借款新臺幣(下同)300,000元,詎被 告未依約還款,其債務視為全部到期,尚欠如主文第1項所 示金額及利息未還等情,爰依借款契約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 訟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 述。 四、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提出個人信用貸款契約書 、放款歷史交易明細查詢、外帳金額明細查詢、臺幣存放款 利率查詢、債權計算書等件為證,核屬相符。而被告已於相 當時期受合法通知,卻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復未提出書 狀作何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準用第1項規定視 同自認,自堪信原告上開主張為真實。從而,原告依借款契 約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 予准許。 五、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訴訟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 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依職權 宣告假執行。並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 預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91條第3項。 本件訴訟費用額,依後附計算書確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1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戴于茜 計  算  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 註 第一審裁判費        3,310元 合    計       3,310元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臺北市○○○路 0段000巷0號)提出上訴狀。(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1  日                書記官 徐宏華

2024-11-21

TPEV-113-北簡-7785-20241121-1

司執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字第56136號 債 權 人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設臺北市○○區○○○路000號9樓、10             、11樓及18樓           法定代理人 楊文鈞  住○○市○○區○○○路000號9樓、10             、11樓及18樓                      送達代收人 陳冠樺              住○○市○○區○○路000號3樓(消金             法)               債 務 人 劉千睫即劉瓊如            住○○市○○區○○○路00巷00號 居新竹市○○區○○路000號6樓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理 由 一、強制執行由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之法院 管轄;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不明者,由 債務人之住、居所、公務所、事務所、營業所所在地之法院 管轄。強制執行法第7條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又依 同法第30條之1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規定,強制執行 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應依債權人聲請或依 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 二、債權人聲請查詢債務人壽險資料而執行標的不明,惟債務人 之戶籍地址設於基隆市仁愛區,有債務人之個人戶籍資料查 詢結果附卷可參。依上開規定,本件應屬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管轄,債權人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聲請強制執行,顯屬有誤, 爰裁定如主文。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0  日 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張淑玲

2024-11-20

SCDV-113-司執-56136-20241120-1

司執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字第133784號 債 權 人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設台北市○○區○○○路000號9樓至11             樓、18樓             法定代理人 楊文鈞  住同上            送達代收人 陳冠樺              住○○市○○區○○路000號3樓    債 務 人 劉興洲  住○○市○○區○○街00號4樓之1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強制執行由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之法院 管轄。強制執行法第7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依同法第30條之 1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規定,強制執行之全部或一部 ,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應依債權人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 送於其管轄法院。 二、債權人聲請本院執行債務人劉興洲於第三人三商美邦人壽保 險股份有限公司之保險契約債權,惟依其聲請狀所載執行標 的物之第三人公司所在地在臺北市○○區○○路00號1樓。依上 開規定,本件應屬臺灣士林地方法院管轄。債權人向無管轄 權之本院聲請強制執行,顯屬有誤,爰裁定如主文。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9  日 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李曉慧

2024-11-19

TYDV-113-司執-133784-20241119-1

司執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字第134192號 債 權 人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設台北市○○區○○○路000號9樓至11             樓                法定代理人 楊文鈞  住同上            送達代收人 陳冠樺              住○○市○○區○○路000號3樓    債 務 人 温金泉  住桃園市大園區中山南路1段78巷17弄             1之1號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強制執行由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之法院 管轄。強制執行法第7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依同法第30條之 1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規定,強制執行之全部或一部 ,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應依債權人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 送於其管轄法院。 二、債權人聲請本院執行債務人温金泉於第三人中華郵政股份有 限公司壽險出之保險契約債權,惟依其聲請狀所載執行標的 物之第三人公司所在地在臺北市○○區○○○路000號3樓。依上 開規定,本件應屬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管轄。債權人向無管轄 權之本院聲請強制執行,顯屬有誤,爰裁定如主文。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9  日 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李曉慧

2024-11-19

TYDV-113-司執-134192-20241119-1

審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妨害自由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審簡字第1514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冠樺 李承恩 上列被告因妨害自由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2年度偵字第4 9689號),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自白犯罪,經本院合議庭認為宜 以簡易判決處刑,裁定由受命法官獨任逕以簡易判決處刑,爰不 經通常審判程序,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下:   主 文 陳冠樺、李承恩共同以強暴剝奪他人行動自由未遂,各處拘役肆 拾日,如易科罰金均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犯罪事實:  ㈠陳冠樺、李承恩與梁倉豪間有不詳債務糾紛,緣陳冠樺、李 承恩於民國112年7月1日22時許,在桃園市○○區○○路000號前 ,見梁倉豪即欲向前催討債務之際,梁倉豪旋駕駛車牌號碼 0000-00號自用小客車逃離現場,嗣於同日22時40分許,因 所駕駛之車輛輪胎沒氣而無法行駛,將車輛停放於桃園市○ 鎮區○○路00巷00弄00號前,並致電予劉杰霖(所涉剝奪行動 自由、搶奪等罪嫌部分,另由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為 不起訴處分),請求協助,惟劉杰霖告知陳冠樺、李承恩, 遂由劉杰霖駕駛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搭載李承恩 、陳冠樺至上址,於同日22時50分許,見梁倉豪下車之際, 陳冠樺、李承恩共同基於剝奪他人行動自由之犯意聯絡,上 前徒手毆打梁倉豪之身體(無證據證明有構成傷害),並欲將 梁倉豪強押至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內,然因梁倉 豪反抗而未得逞,嗣後由劉杰霖駕駛本案小客車搭載陳冠樺 、李承恩離開現場。  ㈡案經梁倉豪訴由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平鎮分局移送臺灣桃園地 方檢察署偵查起訴。 二、證據名稱:  ㈠被告陳冠樺於警詢及檢察事務官詢問之陳述、本院準備程序 之自白。  ㈡被告李承恩於警詢及檢察事務官詢問之陳述、本院準備程序 之自白。  ㈢證人劉杰霖於警詢之陳述。  ㈣證人即告訴人梁倉豪於警詢之陳述。  ㈤證人即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車車主鄧詠翰於警詢之陳 述。  ㈥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平鎮分局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扣 押物品收據。  ㈦車輛詳細資料報表。  ㈧指認犯罪嫌疑人紀錄表。  ㈨監視器錄影畫面翻拍照片、現場照片。  ㈩補充論述:   檢察官起訴事實認被告二人有將告訴人梁倉豪強拉下車,因 認該二人犯強制罪既遂云云,然告訴人於警詢(未經檢察官 訊問)自承其認為係己之友人劉杰霖駕車到場,乃自己下車 ,而被告二人亦供稱其等看到告訴人後始下車欲拉告訴人上 劉杰霖之車上,其三人供詞一致,是檢察官上開認定強制既 遂,並無事實根據。 三、論罪科刑:  ㈠按刑法第302條第1項所謂其他非法方法剝奪人之行動自由, 係對於同條項私行拘禁之補充規定,所謂之「私行拘禁」, 係屬例示性、主要性及狹義性之規定,而「以其他非法方法 剝奪人之行動自由」,則屬於補充性、次要性及廣義性之規 定,故必須行為人之行為不合於主要性規定之場合,始有次 要性規定適用之餘地。若行為人所為既觸犯主要性規定,亦 觸犯次要性規定,或由觸犯次要性規定,進而觸犯主要性規 定,則應適用主要性規定予以論科。若於剝奪被害人之行動 自由後將被害人拘禁於一定之處所,繼續較久之時間,即屬 私行拘禁,而剝奪其行動自由,仍屬私行拘禁。且私行拘禁 ,原係以非法方法剝奪人行動自由之例示,並未以私禁與其 他非法方法剝奪人行動自由,別為兩種罪名,即無方法結果 關係之可言。故上訴人將被害人拘捕至圍內操場看守一夜, 不能認為有私行拘禁及以非法方法剝奪人行動自由之兩種行 為,與兩種罪名,而適用刑法第55條處斷(最高法院30年度 上字第1693號刑事判決、25年度上字第1954號刑事判決、85 年度台上字第4514號刑事判決、86年度台上字第3619號刑事 判決、88年度台上字第6758號刑事判決、93年度台上字第37 23號刑事判決、94年度台上字第3561號刑事判決意旨參照) 。復按刑法第302條第1項及第304條第1項之罪,其所保護之 法益均為被害人之自由,而私行拘禁,及不外以強暴、脅迫 為手段,其罪質本屬相同,惟第302條第1項之法定刑,既較 第304條第1項為重,則以私行拘禁之方法妨害人自由,縱其 目的在使人行無義務之事,或妨害人行使權利,仍應逕依第 302條第1項論罪,並無適用第304條第1項之餘地(最高法院 29年度上字第3757號刑事判決意旨參照)。是以,刑法第30 2條第1項、第304條第1項及第305條之罪,均係以人之自由 為其保護之法益;而刑法第302條第1項之罪所稱之非法方法 ,已包括強暴、脅迫、恐嚇等一切不法手段在內,故於私行 拘禁或以其他非法方法剝奪人之行動過程中,再對被害人施 加恐嚇,或以強暴、脅迫、恐嚇之手段迫使被害人行無義務 之事,自屬包含於妨害行動自由之同一意念之中,仍應視為 剝奪行動自由之部分行為,僅論以刑法第302條第1項之罪, 無另成立同法第304條或第305條罪之餘地(最高法院83年度 台上字第3592號、85年度台上字第5736號、89年度台上字第 780號判決意旨參照)。查被告二人毆打告訴人,並欲將告 訴人強押至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內,然因告訴人 反抗而未得逞,其二人對告訴人為上開強拉、毆打等強暴行 為均係基於剝奪告訴人行動自由之同一意念,該等強暴行為 係屬剝奪行動自由之手段行為,應視為剝奪行動自由之部分 行為,不另論強制罪。是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02條第3 項、第1項之剝奪他人行動自由未遂罪。檢察官認被告二人 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04條第1項之強制罪,容有誤會,惟其社 會基本事實相同,且經本院當庭諭知被告此部分犯罪事實及 罪名,無礙於被告二人防禦權之行使,爰依法變更起訴法條 。  ㈡被告二人就上開犯罪事實欄所載犯行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 ,應論以共同正犯。  ㈢本件被告二人剝奪他人行動自由犯行未遂,應依刑法第25條 第2項之規定減輕其刑。  ㈣審酌被告二人實施之強暴程度、其等以強暴方法欲剝奪告訴 人行動自由之目的、被告二人於犯後坦認犯行等一切情狀, 各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均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四、警方在被告陳冠樺身上扣得之行照1張、身心障礙證明1張、 身分證1張、健保卡1張,均係告訴人所有或持有之物,檢察 官既認本件不構成搶奪罪,是不得認係被告因犯搶奪罪所得 之財物,而該等物品復與剝奪行動自由罪無關,是不得宣告 沒收,應由檢察官發還告訴人。 五、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300條,刑法第28 條、第302條第3項、第1項、第25條第2項、第41條第1項前 段,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第1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 六、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應附繕本),上訴於本院合議庭。 本案經檢察官徐銘韡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8  日           刑事審查庭法 官 曾雨明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翁珮華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8  日 附錄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02條 私行拘禁或以其他非法方法,剝奪人之行動自由者,處5年以下 有期徒刑、拘役或9千元以下罰金。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7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 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1項之未遂犯罰之。

2024-11-18

TYDM-113-審簡-1514-20241118-1

司執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字第130807號 債 權 人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設臺北市○○區○○○路000號9樓至11             樓                法定代理人 楊文鈞  住同上            送達代收人 陳冠樺              住○○市○○區○○路000號3樓    債 務 人 陳添星  住桃園市龍潭區中正路三坑段623巷26             號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強制執行由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之法院 管轄。強制執行法第7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依同法第30條之 1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規定,強制執行之全部或一部 ,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應依債權人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 送於其管轄法院。 二、債權人聲請本院執行債務人陳添星於第三人國泰人壽保險股 份有限公司之保險契約債權,惟依其聲請狀所載執行標的物 之第三人公司所在地在臺北市○○區○○路0段000號。依上開規 定,本件應屬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管轄。債權人向無管轄權之 本院聲請強制執行,顯屬有誤,爰裁定如主文。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8  日 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李曉慧

2024-11-18

TYDV-113-司執-130807-20241118-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侵占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簡字第2193號 聲 請 人 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顏佳容 上列被告因侵占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偵緝字第605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顏佳容犯侵占罪,處拘役伍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 折算壹日。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84,010元沒收,於全部或一 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證據,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 記載。 二、核被告顏佳容所為,係犯刑法第335條第1項之侵占罪。爰審 酌被告未依約分期清償價款,反而擅自將告訴人仲信資融股 份有限公司所有之重型機車侵占入己並典當予不詳之當舖, 侵害告訴人之財產法益。再考量被告坦承犯行,但迄今未賠 償告訴人損失,暨被告自述學歷為大專畢業之智識程度、從 事服務業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 金之折算標準。 三、被告所侵占之機車,業經被告予以典當,典當金額不明。而 依被告與仲信資融股份有限公司之契約,被告須給付新臺幣 (下同)97,564元後,方得取得機車所有權,而被告僅給付 13,554元,尚有84,010元未給付,故被告本應再給付84,010 元後,方得處分該機車。本案機車既已經被告予以處分,故 被告尚應繳納之84,010元,即屬本案被告之犯罪所得,是應 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第3項規定沒收,如全部或一部不 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0條第1項、 第454條第2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以書狀敘述理由, 向本院提出上訴(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楊聰輝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8  日          刑事第八庭  法 官 陳怡潔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表明上訴理由,向 本院提起上訴狀(須附繕本)。 告訴人或被害人對於判決如有不服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者, 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8  日                 書記官 許雅涵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35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侵占自己持有他人之物者, 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3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緝字第605號   被   告 顏佳容  上列被告因侵占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決處 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顏佳容於民國108年11月11日,在彰化縣○○鄉○○路0段000號 旭陽車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旭陽公司)簽立分期付款申請 表,向仲信資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仲信公司)申請以分期 付款之方式,購買車號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共分36期 繳納,每期應繳新臺幣(下同)4800元,總額共計9萬7564 元,並由顏佳容簽署分期付款申請表,約明顏佳容僅得先行 占有標的物即上開機車,分期價款及本契約約定未全部履行 清償前,仲信公司仍保留所有權。嗣經仲信公司同意顏佳容 分期付款,再由合作經銷商即旭陽公司交付上開機車予顏佳 容。詎顏佳容明知上開機車於全部履約前,仍屬仲信公司所 有,竟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侵占之犯意,於108年1 1月13日取得上開機車後,僅繳付5期款項,即在彰化縣彰化 市某當舖,將上開機車典當,予以侵占入己。後因顏佳容並 未依約繳款,經仲信公司發覺有異,派員至顏佳容申辦時所 填寫之住所地址查訪,皆無所獲,始悉上情。    二、案經仲信公司委由告訴代理人陳冠樺告訴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開犯罪事實,業據被告顏佳容於偵查中坦承不諱,並經告 訴代理人陳冠樺於偵查中指述明確,且經證人沈子宜與張勝 瑋證述甚詳,並有仲信公司廠商資料表、應收帳款讓與約定 書、分期付款申請表、繳款明細表及告訴人催告返還機車信 函影本等附卷可稽,足認被告之自白與事實相符,犯嫌應堪 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35條第1項之侵占罪嫌。未扣案犯 罪所得,請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於全 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依同條第3項規定, 追徵其價額。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5  日                檢 察 官 楊聰輝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書 記 官 魯麗鈴                                                 中華民國刑法第335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侵占自己持有他人之物者, 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 3 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2024-11-18

CHDM-113-簡-2193-20241118-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