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林家偉

共找到 174 筆結果(第 171-174 筆)

簡上附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簡上附民字第32號 原 告 張靖 被 告 劉名埕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本院113年度簡上字第87號),經原告提 起請求損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訟,因事件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不 能終結其審判,應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之規定將本件附帶 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9 日 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 官 彭全曄 法 官 吳昱農 法 官 劉思吟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書記官 林家偉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1 日

2024-10-09

PCDM-113-簡上附民-32-20241009-1

潮簡
潮州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潮簡字第624號 原 告 林素鈴 住雲林縣○○鎮○○里00○0號 被 告 蔡○豪 (真實姓名年籍詳個資袋對照表) 蔡○助 (真實姓名年籍詳個資袋對照表)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9月 26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20萬元,及自民國113年8月22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連帶負擔。 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20萬元為原告預供擔 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一、本件被告蔡○豪,案發時為未滿18歲之少年,蔡○助為其法定 代理人,因涉少年保護事件,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 法第69條第1項第4款、第2項及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 法施行細則第21條等規定,不得記載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訊 ,爰依上開規定,隱匿可資識別被告身分之少年姓名、其法 定代理人之姓名及住居所。  二、蔡○豪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 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本院卷第42頁),由其一造辯 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  ㈠緣蔡○豪於民國000年0月間某日加入由訴外人即同案共犯陳瑞 祥、陳冠宇、賴聖文、吳欣鴻、陳彥羽、曹思傑、林新閔、 蔡昀翰、鄭隆、林聖祐、陳柏仁、郭家宏、陳百祥、林家偉 、吳庭和、邱彥均、吳泓昇、鄭逸騛、李佩君、陳冠豪、吳 佳蓁、吳南瑋、通訊軟體Telegram暱稱「餘額不足ATM」、 「史提芬周」、「馬斯克」、「星巴克」、通訊軟體LINE( 下稱LINE)暱稱「陳珊珊」、「林采羚」、「陳琳晴」、「 林佳穎」、「陳小研」、「林芷怡」、「吳軍」、「何文賢 」、「花環e指通-後線客服」、「王素珍」、「新鼎雲資通 官方客服NO.1」、「黃岩鑫(現改名陳柏勝)」、「鄭啟翔 」、「陳嘉慧(現改名林詠惠)」、「張淑芬」、「陳雅靜 」、社群網站臉書(下稱臉書)暱稱「林恩如」及其他姓名 年籍不詳之人所組成之3人以上,以實施詐術為手段,具有 持續性及牟利性之有結構性組織之詐騙集團(下稱系爭詐騙 集團)後,擔任系爭詐騙集團負責提領贓款之取款專員(即 俗稱車手),且其可預見依不詳之人指示向他人收取款項, 極有可能係他人因詐騙集團施用詐術遭詐欺之犯罪款項,倘 再依指示交付他人,即可能產生掩飾資金流動軌跡以逃避國 家追訴、處罰之效果,竟仍基於縱使發生上開結果,亦予容 任之不確定故意,與系爭詐騙集團成員共同先於112年8月8 日15時25分許,由不詳系爭詐騙集團成員以暱稱「林恩如」 在臉書向原告佯稱可以免費索取投資理財書籍等語,致令原 告不疑有他,陷於錯誤,按照「林恩如」指示,在LINE上與 暱稱「黃岩鑫」之系爭詐騙集團成員互加好友後,依照「黃 岩鑫」之指示,陸續以面交方式交付款項至少新臺幣(下同 )654萬元予系爭詐騙集團成員;其中1次,原告係與系爭詐 騙集團成員相約於112年9月18日10時30分,在址設彰化縣○○ 鎮○○路000號「85度C-彰化北斗店」面交給付至少現金20萬 元。而蔡○豪則先於112年9月18日10時30分前之同日某時, 依照暱稱「史提芬周」之系爭詐騙集團上手指示,搭乘計程 車前往「85度C-彰化北斗店」附近之某「7-11統一超商」, 持手機列印偽造「國喬投資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工作證(姓 名:黃弘瑞)1張、「國喬投資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收款憑 證單據1張,再於112年9月18日10時30分許,步行抵達「85 度C-彰化北斗店」向原告收取至少現金20萬元,並出示上開 偽造之「國喬投資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工作證取信原告及出 示上開偽造之「國喬投資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收款憑證單據 供原告簽名而行使之,接著蔡○豪旋即前往址設彰化縣○○鎮○ ○路○段000號「北斗奠安宮」,將上開收取之贓款放置在「 北斗奠安宮」廁所內,以此方式將贓款交付予系爭詐騙集團 上手。嗣原告發覺遭騙,乃報警處理並提出告訴,經原告向 警方指認於上開時間、地點向其收取詐騙贓款之車手為蔡○ 豪,而循線查悉上情(下稱系爭犯行)。 ㈡蔡○豪所為系爭犯行,經本院以113年度少調字第423號裁定認 定在案(下稱系爭前案),而蔡○豪為系爭犯行時乃未成年 之限制行為能力人,其法定代理人即蔡○助應負連帶賠償責 任。爰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賠償損害等語,並 聲明: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2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部分:  ㈠蔡○豪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均未提出書狀為任何聲明或 陳述。  ㈡蔡○助則以:有負債要等法院宣判才能賠償等語,並聲明:原 告之訴駁回。 三、本院之判斷  ㈠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數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 不能知其中孰為加害人者亦同。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 力人,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以行為時有識別能力為限, 與其法定代理人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 段、第185條第1項、第187條第1項前段已分別明定。  ㈡經查,原告上開主張,有系爭前案裁定、前開系爭詐騙集團 成員起訴書(下稱系爭另案)在卷可考(本院卷第19-22、4 3-52頁),並經本院職權調取系爭前案卷宗核閱無誤,而蔡 ○豪經本院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庭或以書狀為爭 執,蔡○助則未爭執,綜以上開證據,足認蔡○豪所為之系爭 犯行,自成立共同侵權行為,應負損害賠償之責,又蔡○豪 於系爭犯行時為限制行為能力人,蔡○助為其法定代理人等 節,有戶役政資料網站查詢資料可佐(見個資袋),依前開 規定,蔡○助應就蔡○豪之行為負連帶賠償責任甚明。準此, 原告就其遭系爭詐騙集團所騙之金額一部即20萬元,請求被 告連帶給付,洵屬有據。  ㈢併與敘明者,系爭前案裁定所載原告遭騙金額為654萬元,其 中蔡○豪為車手收取之款項為20萬元,惟系爭另案起訴書所 載之遭騙金額為814萬元,蔡○豪車手收取之款項則為80萬元 ,姑不論遭詐金額何者為真,原告於本件一部請求20萬元均 無不合。  ㈣原告就上述得請求之金額,併請求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之 翌日起,即均自113年8月22日起(本院卷第31、35頁),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依民法第229條第2項 、第233條第1項前段、第203條之規定,同為有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連帶 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本件係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爰依民事訴訟法 第389條第1項第3款之規定,依職權宣告假執行。另依同法 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如預供擔保,得免為假 執行。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85條第2項。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9   日         潮州簡易庭 法 官 吳建緯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 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9   日 書記官 薛雅云

2024-10-09

CCEV-113-潮簡-624-20241009-1

附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詐欺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字第1654號 原 告 秦泳榛 被 告 黃婉綺 上列被告因詐欺等案件(本院113年度金訴字第1340號),經原 告提起請求損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訟,因事件繁雜非經長久之時 日不能終結其審判,應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之規定將本件 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7 日 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 官 彭全曄 法 官 吳昱農 法 官 劉思吟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書記官 林家偉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7 日

2024-10-07

PCDM-113-附民-1654-20241007-1

交易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交易字第484號 公 訴 人 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劉吉男 輔 佐 人 劉修民 被 告 林家偉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調偵字 第171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即告訴人劉吉男未領有普通重型機車駕 駛執照,仍於民國於111年12月27日15時7分許,騎乘車牌號 碼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附載告訴人劉玲真,沿彰化縣彰 化市旭光路由南往北行駛,行至無號誌之彰化縣彰化市旭光 路與南郭路1段176巷交岔路口時,本應注意兩車並行之間隔 ;適其右後方有被告即告訴人林家偉騎乘車牌號碼000-000 號普通重型機車,沿同車道、同向行駛至該處時,原應注意 車輛行經無號誌交岔路口,應減速接近,作隨時停車之準備 ,而依當時客觀情狀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竟均疏未注意及此 ,劉吉男騎乘機車未注意同向右後方來車及安全間隔,往右 偏向行駛,與未減速慢行之林家偉騎乘機車發生碰撞,致劉 吉男因而受有右側前胸壁挫傷、右側手部撕裂傷、右側髖部 挫傷、右側前臂及右側足部擦傷等傷害;劉玲真受有右側膝 部挫傷及擦傷等傷害;林家偉則受有右側近端脛骨骨折之傷 害等情,因認被告2人均涉犯刑法第284條前段過失傷害罪嫌 。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訴 ,又告訴經撤回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並得不經言詞辯 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238條第1項、第303條第3款、第307 條分別定有明文。查公訴意旨認被告2人所涉刑法第284條前 段之過失傷害罪嫌,依同法第287條前段之規定,須告訴乃 論。茲被告2人及告訴人劉玲真已於本院審理中已成立調解 ,並經被告2人及告訴人劉玲真撤回告訴,有刑事撤回告訴 狀在卷可查,依上揭法條規定,爰不經言詞辯論,諭知不受 理之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判決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4   日 刑事第八庭 法 官 陳怡潔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 送上級法院」。 告訴人或被害人對於判決如有不服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者, 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4   日 書記官 許雅涵

2024-10-04

CHDM-113-交易-484-2024100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