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商標評定

共找到 17 筆結果(第 11-17 筆)

最高行政法院

商標評定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上字第548號 上 訴 人 慕康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代 表 人 沈國榮 訴訟代理人 潘正雄 律師 李郁芬 律師 被 上訴 人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代 表 人 廖承威 參 加 人 Se-cure Pharmaceuticals Ltd. (以色列商安全製藥公司) 代 表 人 Ron Gutterman 訴訟代理人 黃律陶 律師 林伯榮 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商標評定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7月11日 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112年度行商訴字第60號行政判決,提起上 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上訴駁回。 二、上訴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69條規定對行政判決提起上訴者, 除法律有特別規定外,依同法第2條規定,應適用行政訴訟 法關於上訴審程序相關規定。對於高等行政法院判決之上訴 ,非以其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行政訴訟法第242條 定有明文。依同法第243條第1項規定,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 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而判決有同條第2項所列各款情形 之一者,為當然違背法令。是當事人對於高等行政法院判決 上訴,如依行政訴訟法第243條第1項規定,以高等行政法院 判決有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 應有具體之指摘,並揭示該法規之條項或其內容;若係成文 法以外之法則,應揭示該法則之旨趣;倘為司法院大法官解 釋或憲法法庭之裁判,則應揭示該解釋或該裁判之字號或其 內容。如以行政訴訟法第243條第2項所列各款情形為理由時 ,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揭示合於該條項各款之事實。上訴 狀或理由書如未依此項方法表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 規定不合時,即難認為已對高等行政法院判決之違背法令有 具體之指摘,其上訴自難認為合法。 二、上訴人之前手艾麗雅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艾麗雅公司) 於民國105年8月12日以「芙多寶」商標,指定使用於當時商 標法施行細則第19條所定商品及服務分類表第5類之「營養 補充品」商品申請註冊,經被上訴人核准列為註冊第018342 33號商標(如原判決附圖1所示,下稱系爭商標),系爭商 標於108年6月16日經公告移轉登記予上訴人。參加人於110 年9月29日以系爭商標之註冊違反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0款 及第12款規定情形,對其申請評定。經被上訴人審認系爭商 標之註冊違反上開條項第10款本文規定,以112年5月30日中 台評字第H01100114號商標評定書為系爭商標之註冊應予撤 銷之處分(下稱原處分)。上訴人不服,循序提起行政訴訟 ,並聲明:訴願決定及原處分均撤銷,經原審判決駁回,乃 提起本件上訴。 三、上訴人對原判決提起上訴,雖以該判決違背法令為由,主張 略以:系爭商標與據以評定商標,主要識別部分為系爭商標 之「多」與據以評定商標之「婷」,此二者不論是讀音、字 面外觀或文字意義上,均有明顯不同。系爭商標登記使用之 商品雖同為第5類營養補充品,然與據以評定商標使用商品 完全不同,在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上以及商品服務提供者等因 素上,不具有共同或關聯之處,自不構成類似,原判決未說 明任何理由,逕認二者在外觀、讀音有相仿之處,且二者應 屬構成高度類似之商品云云,顯然違反一般經驗法則及論理 法則。參加人僅販售「Femarelle」「Brizo」兩系列分別針 對熟齡女性與熟齡男性之保健食品,全無多角化經營之情形 ,據以評定商標之保護範圍自應予以限縮,然原判決未加考 量,逕自認定二者有混淆誤認之虞,亦違背論理法則。系爭 商標為艾麗雅公司於105年間依經銷合約第3.2條、第3.3條 、第7.1條約款註冊,合約存續期間,參加人亦從未主張艾 麗雅公司係違約註冊系爭商標並持續供貨,客觀上自得認定 參加人允許系爭商標併存於市場,而排除商標法第30條 第1 項第10款本文規定之適用。參加人提起本件評定案之目的, 顯係專為損害他人為其目的,為濫用權利之行為,而有判決 違背法令情形等語。 四、惟查,原判決已論明:㈠系爭商標、據以評定商標分別係由 未經設計之橫書中文「芙多寶」、「芙婷寶」所構成,二者 相較,字首及字尾均為「芙」、「寶」,僅中間中文分別為 「多」、「婷」之些微差異,整體外觀及讀音有相仿之處, 具有普通知識經驗之消費者於購買時施以普通之注意,可能 會誤認二者商標來自同一來源或誤認不同來源間有所關聯, 二者商標構成近似,且近似程度不低。系爭商標指定使用之 「營養補充品」商品,與據以評定商標指定使用之「為緩解 更年期症狀及提升骨礦物質密度之以植物為主之營養補充膠 囊」商品相較,二者均與營養補充相關,提供人體保健、營 養補充之用,應構成高度類似之商品。據以評定商標之中文 「芙婷寶」,與其指定使用之商品並無直接明顯之關聯,應 具有相當識別性。衡酌系爭商標與據以評定商標之圖樣近似 程度不低,雖參加人無多角化經營之情形,系爭商標之申請 係為經銷參加人之商品而無惡意,然二者商標指定商品高度 類似,據以評定商標具有相當識別性,相關消費者可能誤認 二者商標之前揭商品來自同一來源或雖不相同但有關聯之來 源,或誤認二者商標之使用人間存在關係企業、授權關係、 加盟關係或其他類似關係,而有混淆誤認之虞,故系爭商標 之註冊有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0款本文規定不得註冊之情 形。㈡上訴人與參加人就經銷合約第3.2條、第3.3條、第7.1 條約款是否包含商標申請及註冊之認知顯有差異,且上開約 款未就系爭商標之申請權或權利歸屬為明文約定,尚難認艾 麗雅公司依上開約款有權以自己名義申請系爭商標之註冊。 又上訴人就參加人知悉並同意系爭商標之註冊乙情,並未提 出具體事證,尚難認以參加人依經銷合約及增補條款而有持 續供貨之事實,推斷系爭商標之註冊已獲參加人同意,而有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0款但書規定之適用。又參加人係為 維護據以評定商標之商標權,並避免相關消費者將二者商標 誤認為相同或關聯之商品來源,而依前揭商標法第30條第1 項第10款、第57條規定提起本件評定,難認有上訴人所謂專 為損害他人為目的之權利濫用情事等語甚詳。經核上訴意旨 無非重述其在原審提出而為原審所不採之主張,就原審取捨 證據、認定事實之職權行使,指摘其為不當,並就原審已論 斷及指駁不採者,泛言原判決不備理由及違背法令,而非具 體表明原判決究竟有如何合於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或有 行政訴訟法第243條第2項所列各款之情形,難認其已合法表 明上訴理由。依前揭說明,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 五、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2 條、行政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前段、第104條、民事訴訟法 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一庭 審判長法官 胡 方 新 法官 蔡 如 琪 法官 李 玉 卿 法官 張 國 勳                法官 林 欣 蓉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書記官 張 玉 純

2025-01-08

TPAA-113-上-548-20250108-1

最高行政法院

商標評定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抗字第230號 抗 告 人 將門運動用品有限公司 代 表 人 紀淑惠 訴訟代理人 莫詒文 律師 抗 告 人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代 表 人 廖承威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德商阿迪達斯公司(Adidas AG;原名: 德商亞得脫士.沙洛蒙股份公司)間商標評定事件,對於中華民 國113年6月17日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113年度行商再字第1號行政 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抗告駁回。 二、抗告訴訟費用由抗告人將門運動用品有限公司負擔。   理 由 一、按抗告法院認抗告為不合法或無理由者,應為駁回抗告之裁 定。 二、本件相對人前因商標評定事件,以抗告人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下稱智慧局)為被告提起行政訴訟,第三人旅東貿易股份 有限公司(下稱旅東公司)則為獨立參加人,案經原審99年 度行商更㈡字第4號判決撤銷訴願決定及原處分,旅東公司提 起上訴,抗告人智慧局雖未提起上訴,惟因與旅東公司就訴 訟結果之利害關係一致依法並列為上訴人,經本院以100年 度判字第2262號判決(下稱原確定判決)駁回上訴確定。嗣 旅東公司將該案之部分據以評定商標讓與抗告人將門運動用 品有限公司(原名笛諾國際有限公司,下稱將門公司)。抗 告人將門公司以原確定判決有行政訴訟法第273條第1項第1 款、第13款、第14款事由,提起再審之訴,經本院112年度 再字第41號裁定將行政訴訟法第273條第1項第13款、第14款 事由部分裁定移送原審,原審以113年度行商再字第1號裁定 (下稱原裁定)駁回抗告人再審之訴。 三、抗告意旨略以:原裁定以抗告人將門公司未敘明據以提起再 審之事由,駁回再審聲請,惟抗告人將門公司已於民國112 年10月11日及113年1月3日提出之書狀詳細敘明原確定判決 不當之處,原裁定疏未考量而逕駁回抗告人再審之訴,實有 不當等語。   四、本院查:  ㈠按行政訴訟法第278條第1項規定:「再審之訴不合法者,行 政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第276條第4項規定:「再審之訴 自判決確定時起,如已逾5年者,不得提起。但以第273條第 1項第5款、第6款或第12款情形為再審事由者,不在此限。 」  ㈡經查,原確定判決係於100年12月29日確定,並於101年1月11 日送達,有送達證書在卷可稽(本院112年度再字第41號卷 第219至221頁),抗告人將門公司於112年10月11日始提起 再審之訴,距原確定判決確定時已逾5年,且本件亦非以行 政訴訟法第273條第1項第5款、第6款或第12款情形為再審事 由,本件再審之訴並非合法。從而,原裁定駁回其再審之訴 ,即無違誤,本件抗告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依修正前智慧財產案件審理 法第1條、行政訴訟法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 第78條、第85條第1項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一庭 審判長法官 胡 方 新  法官 林 惠 瑜 法官 李 玉 卿 法官 張 國 勳 法官 林 欣 蓉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書記官 張 玉 純

2024-11-27

TPAA-113-抗-230-20241127-1

行商訴
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

商標異議

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行政判決 113年度行商訴字第14號 民國113年9月26日辯論終結 原 告 丸美築藝肌膚美學有限公司 代 表 人 黃柏元 輔 佐 人 柯立偉 被 告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代 表 人 廖承威 訴訟代理人 林政憓 參 加 人 大陸商廣東丸美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代 表 人 孫懷慶 上列當事人間因商標異議事件,原告不服經濟部中華民國113年1 月15日經法字第11217309620號訴願決定,提起行政訴訟,並經 本院命參加人獨立參加訴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一、原處分及訴願決定均撤銷。 二、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參加人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未到場(本院卷第199 頁),經核並無行政訴訟法第218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386條 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到場之當事人聲請,准由到場之原告及 被告辯論後而為判決。 二、爭訟概要: (一)原告於民國109年5月26日以「丸美」商標,指定使用於被告 所公告商品及服務分類第3類之「化粧品;保養品;乳液; 護唇膏;按摩霜;防曬劑;面膜;眼霜;去角質霜;卸粧液   ;護膚品;保濕水;香皂;美容用草本萃取精華液;潤膚凝 膠;洗面乳;洗髮劑;護髮劑;香料;精油」商品,向被告 申請註冊,經審查後准列為註冊第2195171號商標(下稱系 爭商標,如附圖1所示)。 (二)參加人於111年1月20日以系爭商標有違商標法第30條第1項 第10、11及12款規定,提起異議。案經被告審查,認系爭商 標有第30條第1項第10款規定之適用,以112年8月30日中台 異字第G01110034號商標異議審定書為系爭商標之註冊應予 撤銷處分(下稱原處分)。原告不服,提起訴願,經經濟部 於113年1月15日以經法字第11217309620號為訴願駁回之決 定(下稱訴願決定),原告遂依法提起本件行政訴訟。本院 因認本件判決結果,倘認為訴願決定及原處分應予撤銷,參 加人之權利或法律上利益恐將受有損害,爰依職權裁定命參 加人獨立參加本件訴訟。 三、原告主張略以: (一)原處分所據以異議之註冊商標(下稱據爭商標,如附圖2所 示)之主體為「MARUBI」,就目前國人英文能力普遍程度已 達一般讀寫及辨識各字母組成差異,且據爭商標圖樣之中英 文字比例差距懸殊,若未特別放大讀取,據爭商標內之「丸 美」文字更難以辨識。整體觀察之,消費者主要關注部分為 英文「MARUBI」,而非中文「丸美」,原處分認據爭商標主 要識別部分為「丸美」而與系爭商標構成相同或近似,並不 可採。又據爭商標指定使用於第5類「護膚藥劑」商品與系 爭商標所指定使用之第3類商品相較,並非所有商品皆與皮 膚之保養修復、美容相關,且「護膚藥劑」商品必須在有藥 劑師的藥粧店或藥局才能販售,受到更嚴格管理,化粧品與 藥劑更是無法使用同一名稱,依社會通念與市場交易並不會 將「護膚藥劑」與「化粧品」等商品混為一談,而是會區分 兩者是否具有治療效果之差異,故兩者於性質、原料、用途   、功能、產製者、行銷管道及消費族群等綜合考量下,應構 成類似程度低之商品。退言之,即使上開商品具有關聯性, 惟系爭商標所指定商品項目中仍有「護唇膏;按摩霜;眼霜   ;卸妝液;香皂;洗髮劑;護髮劑;香料;精油」等與護膚 無關商品項目,不應予撤銷。另原告長期使用系爭商標於相 關產品上,應已足使相關消費者辨識系爭商標之商品來源等 語。況且,據爭商標指定使用於第5類之商品部分,因有商 標法第63條第1項第2款之事由,業經被告於113年8月5日為 廢止處分確定,原處分已無撤銷系爭商標之依據。 (二)並聲明:  ⒈訴願決定及原處分均撤銷。  ⒉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四、被告答辯略以: (一)系爭商標由單純橫書中文之「丸美」構成,與據爭商標相較 皆有引人注意之相同中文「丸美」,僅據爭商標另結合外文 「MARUBI」之差異,然該中文「丸美」均為二者主要識別部 分,在外觀、觀念及讀音上均極相彷彿,以具有普通知識經 驗之相關消費者,其於購買時施以普通之注意,可能會誤認 兩者來自同一來源或雖不相同而有關聯之來源之可能性高, 應屬構成高度近似之商標。又系爭商標指定使用於「化粧品   ;保養品;乳液;護唇膏;按摩霜;防曬劑;面膜;眼霜; 去角質霜;卸粧液;護膚品;保濕水;香皂;美容用草本萃 取精華液;潤膚凝膠;洗面乳;洗髮劑;護髮劑;香料;精 油」商品,與據爭商標指定使用於第5類之「護膚藥劑」部 分商品相較,前者為使用於人體皮膚之化粧、保養、清潔或 可作為添加芬芳之香料等用品,後者則為皮膚防護用藥劑, 二者商品均與皮膚之保養、修護、美容等有關,在性質、功 能、用途、材料、產製者、行銷管道或場所、消費族群或其 他因素上具有雷同或關聯之處,依一般社會通念及市場交易 情形,易使商品消費者誤認其為來自相同或雖不相同但有關 聯之來源,二者應屬構成類似關係之商品,且類似程度不低   。又據爭商標之「丸美」與所指定商品並無直接關聯性,消 費者會將之作為商品來源之標識,堪認據爭商標具相當之識 別性。至原告雖稱系爭商標經其廣泛行銷使用已為相關消費 者所熟悉,惟依原告所提事證尚無法證明系爭商標業經原告 廣泛行銷使用,已為相關消費者所熟悉,並得以與據爭商標 相區辨。綜上,衡酌兩造商標構成高度近似,指定使用之商 品構成類似程度不低,據爭商標具相當識別性等因素綜合判 斷,相關消費者有可能誤認二商標之商品為同一來源,或者 誤認二商標之使用人間存在關係企業、授權關係、加盟關係 或其他類似關係,而產生混淆誤認之虞,系爭商標之註冊應 有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0款規定之適用。 (二)關於據爭商標申請廢止一節,經查該據爭商標之申請廢止日 為113年3月12日,其時間已晚於原處分時(112年8月30日) 達數月之久,尚非原處分所得審究,自難謂據此執為原處分 有何違法或不當之處。 (三)並聲明:  ⒈原告之訴駁回。  ⒉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五、參加人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 未提出任何書狀供本院參酌。 六、得心證之理由: (一)應適用之法規:異議商標之註冊有無違法事由,除第106條 第1項及第3項規定外,依其註冊公告時之規定,商標法第50 條定有明文。系爭商標註冊公告日為109年5月26日,參加人 係於111年1月20日提起異議,故本件有無不得註冊之事由, 自應以105年11月30日修正公布、105年12月15日施行之商標 法為斷(下僅稱商標法)。 (二)系爭商標於註冊時原應有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0款本文規 定之適用:  ⒈按商標相同或近似於他人同一或類似商品或服務之註冊商標 或申請在先之商標,有致相關消費者混淆誤認之虞者,不得 註冊,為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0款本文明定。而判斷二商 標有無致混淆誤認之虞,應參酌:⑴商標識別性之強弱;⑵商 標是否近似暨其近似之程度;⑶商品或服務是否類似暨其類 似之程度;⑷先權利人多角化經營之情形;⑸實際混淆誤認之 情事;⑹相關消費者對各商標熟悉之程度;⑺系爭商標之申請 人是否善意;⑻其他混淆誤認之因素等,綜合認定是否已達 有致相關消費者產生混淆誤認之虞。  ⒉經查:⑴據爭商標之主要識別部分為左側之英文「MARUBI」及 右側中文「丸美」設計字,其中「丸美」文字與系爭商標相 同,兩者近似程度高;⑵據爭商標指定使用於第5類「護膚藥 劑」部分商品,與系爭商標指定使用於第3類「化粧品;保 養品;乳液;護唇膏;按摩霜;防曬劑;面膜;眼霜   ;去角質霜;卸粧液;護膚品;保濕水;香皂;美容用草本 萃取精華液;潤膚凝膠;洗面乳;洗髮劑;護髮劑;香料; 精油」,均屬於與皮膚之保養、修護、美容有關,在性質、 功能、用途、材料、產製者、行銷管道或場所、消費族群或 其他因素上具有雷同或關聯之處,如標上相同或近似的商標   ,依一般社會通念及市場交易情形,易使消費者誤認其為來 自相同或雖不相同但有關聯之來源,二者應構成類似之商品   ,且類似程度不低;⑶據爭商標之「丸美」與其所指定商品 並無直接關聯,具有相當之識別性;⑷參加人雖未提出兩商 標已產生混淆誤認之虞之證據,惟據爭商標註冊在先,本於 商標註冊主義及先申請主義,應賦予據爭商標較大之保護。 ⑸綜合審酌相關因素,應認相關消費者極有可能誤認兩商標 之服務為同一來源,或誤認兩商標之使用人間存在關係企業   、授權關係、加盟關係或其他類似關係,而產生混淆誤認之 虞情事,致系爭商標指定使用於前揭商品之註冊有商標法第 30條第1項第10款本文規定之情形。準此,原處分及訴願決 定以系爭商標有前揭不得註冊情形而撤銷其註冊,固非無見   。 (三)據爭商標因指定使用於第5類商品部分業經廢止註冊,而有 情事變更原則之適用,原處分及訴願決定所憑理由即無所據   ,應予撤銷: ⒈按「撤銷審定處分後,於行政救濟中,其據以異議之事由, 因情事變更而不存在者,如依異議審定時(舊)商標法第37條 第11款異議成立,但於行政救濟程序中,據以異議之法人名 稱不應繼續使用者,原處分即屬無依憑,自應予撤銷,是就 商標異議之事實狀態判斷基準時,應以行政法院事實審終結 前之時點為準,始合乎程序經濟原則」(最高行政法院96年 度判字第206號判決意旨參照)。次按商標法第60條規定: 「評定案件經評定成立者,應撤銷其註冊。但不得註冊之情 形已不存在者,經斟酌公益及當事人利益之衡平,得為不成 立之評定」,參照該條於100年5月31日修正條文說明:「原 條文但書係情況決定之規定,著重於公私利益之平衡,主要 在於考量商標註冊時之違法情形,於評定時,因既存之客觀 事實促使構成違法事由不存在者,得為不成立之評決。至註 冊商標經評定撤銷註冊之處分,於行政救濟程序中,發生評 定當時所未能預料之情事,例如引據商標另案遭撤銷註冊確 定在案,或引據商標已移轉予系爭商標權人等事實變更,商 標主管機關或法院依當事人申請,變更原法律效果之處分或 判決,則屬情事變更原則適用,二者性質上有所不同。又原 條文中『經斟酌公益及當事人利益後』之用語,實指商標專責 機關所考量者,應為斟酌公益與當事人利益之衡平,為臻明 確,爰予修正」,足見商標評定案於行政救濟程序中,如有 發生評定當時所未能預料之情事,法院得依當事人申請,變 更原法律效果之處分或判決,而有情事變更原則之適用,故 此時事實狀態審酌之時點為行政救濟程序終結前。本件雖為 商標異議案件,惟其與商標評定同係商標法規定第三人對於 商標專責機關核准商標註冊之處分,得表明不服,以輔助商 標審查不足之制度,本院就關於商標評定之上開法理自得參 酌。  ⒉經查,據爭商標經參加人於101年10月29日申請註冊後,於10 2年9月1日准予註冊公告在案,惟其因無正當理由繼續停止 使用已滿3年,經原告於113年3月12日以據爭商標指定使用 於第5類商品部分,有商標法第63條第1項第2款規定之事由 ,申請廢止註冊,商標權人即參加人逾期未為答辯,業經被 告於113年8月5日以中台廢字第L01130128號廢止確定,並於 同年11月1日公告在案,此有上開廢止處分書及商標註冊簿 附卷可稽(本院卷第179至183頁、第221頁),復為兩造所 不爭執(同上卷第210、211頁),堪認屬實。是以,據爭商 標指定使用於第5類商品部分既已為廢止註冊確定,系爭商 標經撤銷之審定處分後,於原告提起行政訴訟程序中被告據 以撤銷之事由,已因情事變更而不存在,亦即依異議審定時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0款異議成立之事由,於行政訴訟程 序中因據爭商標指定使用於該部分商品業經廢止註冊而不存 在。從而,被告以系爭商標有違反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0 款之情事,所為系爭商標指定使用於第3類商品註冊應予撤 銷之審定即無依憑,於法未合,訴願決定予以維持,亦有未 洽,自應由本院將訴願決定及原處分撤銷。 (四)末按行政訴訟撤銷之訴,乃審查原行政處分之合法性,係以 原處分本身做為審查之對象。本件參加人提出異議時主張系 爭商標有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0、11、12款之不得註冊事 由,惟被告僅就其中第10款規定為判斷,就同條項第11、12 款之事由並未予以審酌。因行政法院之審查對象僅是原處分 本身,原處分既未對「系爭商標有無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 1、12款規定事由」部分進行審查,本院自無從就此部分併 予審理,附此敘明。 七、綜上所述,系爭商標雖原有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0款本文 規定之適用,惟據爭商標指定使用於第5類商品部分業經被 告廢止在案,系爭商標異議成立之事由因情事變更而不存在   ,此為原處分不及審酌,於法即有未合,訴願決定予以維持   ,亦有未洽。從而,原告訴請撤銷訴願決定及原處分,應予 准許。 八、又本件原告係於原處分做成後之113年3月12日始向被告提起 據爭商標指定部分商品廢止之申請,嗣於本院分案後,據爭 商標之廢止案始告確定,依行政訴訟法第104條準用民事訴 訟法第82條規定,應認原告之訴雖有理由,惟全部訴訟費用 仍應由原告負擔。 九、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或答辯均與本件判決結果 無影響,毋庸一一論列,併此敘明。 十、結論: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2 條,行政訴訟法第104條、第218條,民事訴訟法第82條、第 385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7   日 智慧財產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汪漢卿 法 官 曾啓謀 法 官 吳俊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一、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 明上訴理由,其未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起上訴後20日內 向本院補提上訴理由書;如於本判決宣示或公告後送達前提 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均須按 他造人數附繕本)。 二、上訴未表明上訴理由且未於前述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者, 逕以裁定駁回。 三、上訴時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並提出委任書(行政訴訟 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但符合下列情形者,得例外不 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同條第3項、第4項)。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情形 所 需 要 件 ㈠符合右列情形之一者,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1.上訴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者。 2.稅務行政事件,上訴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上訴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㈡非律師具有右列情形之一,經最高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上訴審訴訟代理人 1.上訴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者。 2.稅務行政事件,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4.上訴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者。 是否符合㈠、㈡之情形,而得為強制律師代理之例外,上訴人應於提起上訴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提出㈡所示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及委任書。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1  日 書記官 蔣淑君

2024-11-07

IPCA-113-行商訴-14-20241107-2

行商訴
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

商標評定

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行政判決 113年度行商訴字第19號 民國113年10月9日辯論終結 原 告 慕康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代 表 人 沈國榮 訴訟代理人 潘正雄律師 李郁芬律師 被 告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訴訟代理人 盧耀民 參 加 人 以色列商安全製藥公司 代 表 人 Ron Gutterman 訴訟代理人 黃律陶律師 複 代理 人 林伯榮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商標評定事件,原告不服經濟部中華民國113年2月 15日經法字第11317300400號訴願決定,提起行政訴訟,本院依 職權裁定參加人參加訴訟,判決如下:   主 文 一、原告之訴駁回。 二、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爭訟概要:   原告之前手艾麗雅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艾麗雅公司)於 民國105年8月12日以「DT56a」商標,指定使用於當時商標 法施行細則第19條所定商品及服務分類表第5類之「營養補 充品」商品申請註冊,經准列為註冊第01840068號商標(圖 樣如附圖一所示,下稱系爭商標),復於108年5月21日核准 移轉登記予原告。110年9月29日參加人以系爭商標之註冊有 違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2款規定申請評定。案經被告審認 系爭商標有前揭規定適用,以112年10月31日中台評字第H01 100115號商標評定書為系爭商標之註冊應予撤銷之處分(下 稱原處分)。原告不服提起訴願,經濟部於113年2月15日以 經法字第11317300400號訴願決定駁回(下稱訴願決定), 原告不服提起行政訴訟,本院認本件判決結果將影響參加人 之權利或法律上利益,依職權命參加人參加本件訴訟(本院 卷第143至144頁)。   貳、原告主張及聲明:   一、參加人所提證據3至5僅是以DT56a作為商品成分名稱之標示 文字,無法證明有先使用之事實。被告所提原證3、4報導尚 不足使相關消費者認識DT56a為參加人使用之商標。系爭商 標為艾麗雅公司依與參加人間經銷合約行銷商品時主打之重 要成分,為確保DT56a之排他使用權,依經銷合約第3.2、3. 3、7.1條約定註冊系爭商標,為行銷商品所必要,並非基於 仿襲惡意,透過艾麗雅公司使用系爭商標,消費者可認識為 參加人以色列藥廠之獨家專利配方。原告係以艾麗雅公司唯 一股東地位取得系爭商標(即公司清算資產),並非基於艾 麗雅公司意定轉讓,本件為經銷合約糾紛,與商標法第30條 第1項第12款規定無關。參加人提出本件商標評定構成權利 濫用且有違誠信原則,應予駁回。   二、聲明:訴願決定及原處分均撤銷。   參、被告答辯及聲明:    一、依參加人提出之證據4、6、7、13,被告職權調查西元2012 年11月19日FEMARELLE臉書有關臺灣舉辦芙婷寶專家會議網 頁、西元2013年有關大統生技與芙婷寶相關新聞及網頁資訊 ,佐以艾麗雅公司於系爭商標申請階段提出之答證8說明函 ,DT56a具有商標識別性,消費者見DT56a時,皆與芙婷寶商 標並列,且由商品行銷資料中可知商品係由以色列進口,非 由原告或艾麗雅公司生產,堪認系爭商標105年8月12日申請 註冊日前,據以評定商標(圖樣如附圖二所示)有先使用於 更年期保健食品商品之事實。又二者商標均為相同外文數字 組合,構成相同之商標,所指定使用商品具高度類似關係, 再由參加人提出之證據6、7可知其與艾麗雅公司間具經銷關 係,艾麗雅公司顯因業務往來關係知悉據以評定商標之存在 。而依經銷合約第3.2、3.3、7.1條約定無法明確得知參加 人有同意經銷商註冊系爭商標,雙方對約定內容文字真意, 各執一詞,認知不同,參加人是否同意系爭商標申請註冊並 非無疑。再依原告於系爭商標申請階段所提答證8說明函內 容,艾麗雅公司表示係協助參加人申請登記商標,日後再移 轉予參加人,然艾麗雅公司直至解散清算完結,並未移轉予 參加人,自難認屬善意而無仿襲意圖。 二、聲明:駁回原告之訴。     肆、參加人陳述及聲明:   一、除援引被告答辯外,補充陳述如下:參加人於101年起為深 耕臺灣市場引進芙婷寶(FEMARELLE)系列商品,時常並列F EMARELLE、DT56a作為商品識別標識,於系爭商標申請註冊 前,已有將據以評定商標作為商標使用之事實。參加人與艾 麗雅公司間具經銷關係,經銷合約第17.1條明確約定「與FE MARELLE系列商品有關之所有智慧財產權均專屬於參加人」 ,參加人並未同意或授權艾麗雅公司申請系爭商標註冊。艾 麗雅公司既無法依經銷合約第3.5、3.6條約定提出其於申請 註冊前提供申請文件予參加人,抑或於獲准註冊時,以書面 通知參加人,並向參加人提交官方核准文件副本,且於申請 註冊階段提出之說明函中載明日後均須轉讓予參加人,惟至 解散清算完結時,仍未移轉予參加人,反移轉予原告,難認 屬善意而無仿襲意圖。參加人未同意或授權系爭商標之註冊 ,於發現艾麗雅公司擅自申請系爭商標等4個商標註冊時, 曾向原告表達抗議要求改正,原告僅移轉「芙嘉寶」商標, 後續就參加人之請求虛與委蛇,顯屬惡意妨害我國交易公共 秩序並造成消費者混淆誤認,參加人為促進消費者辨識商品 來源,保護企業商譽,提起本件評定解決紛爭。 二、聲明:駁回原告之訴。       伍、爭點(本院卷第178頁):    系爭商標之註冊有無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2款本文規定不 得註冊之情形?   陸、本院判斷: 一、依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2款本文規定,商標有相同或近似 於他人先使用於同一或類似商品或服務之商標,而申請人因 與該他人間具有契約、地緣、業務往來或其他關係,知悉他 人商標存在,意圖仿襲而申請註冊者,不得註冊。其立法意 旨為:⒈本法除以保障商標權人及消費者利益為目的外,亦 寓有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之功能。本此意旨,將因與他人 有特定關係,而知悉他人先使用之商標,非出於自創加以仿 襲註冊者,顯有違市場公平競爭秩序情形,列為不得註冊之 事由。⒉至於申請人是否基於仿襲意圖所為,自應斟酌契約 、地緣、業務往來或其他等客觀存在之事實及證據,依據論 理法則及經驗法則加以判斷。 二、參加人於系爭商標申請註冊前有先使用之事實:  ㈠依參加人於評定階段提出之證據4照片,可見會議現場海報標 示「Femarelle(DT56a)」與「醫藥級保健食品植物性複方 類雌激素調節劑」商品照片,該照片與被告查得西元2012年 11月19日Femarelle臉書網頁所示照片(乙證1卷第157頁) 相同,可知參加人101年11月間有實際使用據以評定商標字 樣於更年期保健食品。再觀諸被告查得西元2013年6月27日 鉅亨網報導(即原證3)、同年月28日yahoo!新聞報導(即 原證4),於報導大統生技代理進口以色列即參加人之女性 更年期保健食品芙婷寶時,將據以評定商標字樣與「芙婷寶 」商標並列呈現,亦可佐證參加人於102年間已將據以評定 商標使用於更年期保健食品。堪認參加人於系爭商標105年8 月12日申請註冊前,有將據以評定商標使用於更年期保健食 品之事實。  ㈡原告主張前揭證據不足使相關消費者認識DT56a為參加人使用 之商標云云。然參佐原告所提答證8(即原證5)自承據以評 定商標字樣係參加人於西元2003年間所研發之複合配方,在 參加人產製及銷售前,並非任何複方之通稱,亦非同業必須 或通常用以說明商品或服務之相關特性文字,具有商標識別 性,常與Femarelle或芙婷寶並列,足以表彰艾麗雅公司代 理銷售之商品來源等情(本院卷第61至63頁),且由商品行 銷資料中可知商品係由以色列進口,並非由原告或其前手所 產製,前揭證據可佐證參加人於系爭商標申請註冊前有先使 用之事實,原告主張不可採。  三、系爭商標與據以評定商標相較,二者均由相同之外文及數字 「DT56a」所構成,以具有普通知識經驗之消費者於購買時 施以普通之注意,極可能誤認二者來自同一來源,應屬構成 相同之商標。 四、系爭商標指定使用之「營養補充品」商品,與據以評定商標 實際先使用之更年期保健食品相較,二者同屬營養補充商品 ,於功能、用途、材料、產製者、行銷管道或場所及消費族 群等因素上具有共同或關聯之處,依一般社會通念及市場交 易情形,應屬構成高度類似之商品。 五、本件應有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2款本文規定之適用:  ㈠參加人於系爭商標申請註冊前,有先使用據以評定商標於更 年期保健食品之事實,已如前述。而由參加人所提證據6、7 與GUTCO簽訂之獨家經銷合約、艾麗雅公司承受GUTCO前開經 銷契約權利義務之合約,可知參加人與GUTCO係於西元2012 年6月26日就FEMARELLE系列商品簽訂經銷契約,艾麗雅公司 則於西元2013年9月27日承受GUTCO上開經銷契約之所有權利 義務,參加人與艾麗雅公司間具經銷關係,艾麗雅公司顯係 因業務往來關係而知悉據以評定商標之存在。再徵以參加人 否認同意艾麗雅公司註冊系爭商標,依艾麗雅公司答證8( 即原證5)意旨係為經銷參加人營養補充商品必要而註冊系 爭商標,日後需轉讓予參加人(本院卷第62至63頁),然直 至解散清算完結艾麗雅公司並未移轉商標權。又原告自承繼 受取得系爭商標(本院卷第29至30頁),理應概括承受系爭 商標之權益及瑕疵(最高行政法院91年度判字第1382號行政 判決意旨參照),卻於經銷關係終止已無以系爭商標推廣行 銷參加人商品必要之情況下,以經銷合約糾紛為由,對於參 加人移轉系爭商標之要求置之不理。綜觀上情,實難認系爭 商標之註冊屬善意而無仿襲意圖,本件應有商標法第30條第 1項第12款本文規定之適用。 ㈡原告主張艾麗雅公司依經銷合約第3.2、3.3、7.1條約定註冊 系爭商標,為行銷商品所必要,係屬善意而無仿襲意圖。原 告係以艾麗雅公司唯一股東地位繼受取得系爭商標(即公司 清算資產),並非基於艾麗雅公司意定轉讓,本件為經銷合 約糾紛,與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2款規定無關。參加人提 出本件商標評定構成權利濫用且有違誠信原則云云,並提出 答證8(即原證5)、答證12至14(即原證6)為證。然查:  ⒈答證8(即原證5)係艾麗雅公司於系爭商標申請註冊階段回 應被告核駁理由先行通知書之說明函,其意旨係為經銷參加 人營養補充商品必要而註冊系爭商標,日後需轉讓予參加人 ,惟迄至經銷合約終止後,系爭商標均未轉讓予參加人,實 難認屬善意而無仿襲意圖,已如前述。且觀諸參加人所提經 銷合約(證據6)之第3.2、3.3條約定記載商品之註冊/登記 應以經銷商(按即艾麗雅公司)名義為之,經銷商取得獨家 經銷權、商品進口、行銷、經銷之註冊∕登記程序應由經銷 商負責等事項;第7.1條記載經銷商應確保商品包裝之文字 等內容符合相關法令規定,均未就系爭商標之申請權或權利 歸屬為約定,依前述契約內容,並無法得知參加人是否同意 艾麗雅公司申請註冊系爭商標。再徵以經銷合約第17.1條係 約定與FEMARELLE系列商品有關之智慧財產權均屬於參加人 ,參加人亦提出證據12之電子郵件堅詞否認同意或授權艾麗 雅公司申請系爭商標註冊(本院卷第114至116頁、第196至1 98頁),原告就參加人知悉並同意系爭商標之註冊乙情復未 提出具體事證,僅以參加人依經銷合約及增補條款而有持續 供貨之事實,以及系爭商標於經銷合約期間如答證12至14( 即原證6)所示使用情形,尚不足以推斷系爭商標之註冊已 獲參加人同意,而為有利原告之論據。  ⒉依答證8(即原證5)之意旨,系爭商標既係為經銷參加人營 養補充商品之目的而為申請註冊,於經銷合約終止後,已無 以系爭商標推廣行銷參加人商品必要,參加人為維護據以評 定商標之商標權,並避免相關消費者將二者商標誤認為相同 或關聯之商品來源,依前揭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2款規定 提起本件評定,難認有原告所謂專為損害他人為目的之權利 濫用或違反誠信原則情事,原告主張不足採。 柒、綜上所述,系爭商標有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2款本文規定 不得註冊之情形,原處分合法,訴願決定予以維持,亦無不 合。原告訴請撤銷,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捌、本件事證已明,當事人其餘主張或答辯,已與本院判決結果 無涉,爰毋庸一一論列,併此敘明。 玖、結論:本件原告之訴為無理由,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2 條,行政訴訟法第98條第1項前段規定,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智慧財產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汪漢卿    法 官 蔡惠如    法 官 陳端宜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一、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 明上訴理由,其未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起上訴後20日內 向本院補提上訴理由書;如於本判決宣示或公告後送達前提 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均須按 他造人數附繕本)。 二、上訴未表明上訴理由且未於前述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者, 逕以裁定駁回。 三、上訴時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並提出委任書(行政訴訟 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但符合下列情形者,得例外不 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同條第3項、第4項)。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情形 所 需 要 件 ㈠符合右列情形之一者,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1.上訴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者。 2.稅務行政事件,上訴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上訴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㈡非律師具有右列情形之一,經最高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上訴審訴訟代理人 1.上訴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者。 2.稅務行政事件,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4.上訴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者。 是否符合㈠、㈡之情形,而得為強制律師代理之例外,上訴人應於提起上訴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提出㈡所示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及委任書。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書記官 吳祉瑩

2024-11-01

IPCA-113-行商訴-19-20241101-2

行商訴
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

商標評定

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行政判決 113年度行商訴字第13號 民國113年09月26日辯論終結 原 告 福容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代 表 人 彭淑美 訴訟代理人 許啟龍律師 張雅蘋律師 被 告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代 表 人 廖承威 訴訟代理人 林淑如 參 加 人 晶華國際酒店股份有限公司 代 表 人 潘思亮 訴訟代理人 黃瓊瑩 上列當事人間因商標評定事件,原告不服經濟部中華民國113年1 月17日經法字第11217309730號訴願決定,提起行政訴訟,並經 本院命參加人獨立參加訴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事實概要:原告前於民國108年8月29日以「麗晶花園廣場la ndmark plaza taoyuan」商標,指定使用於被告機關公告 商品及服務分類第37類之「各式建築物之營建代建;造園景 觀工程施工;庭園景觀工程施工;園景造景施工;室內裝潢 工程施工;土木建築工程營建及修繕;防水工程施工;防熱 工程施工;防漏工程施工;水電施工;油漆施工;粉刷施工 ;建造諮詢」服務,向被告機關申請註冊。經被告審查,核 准列為註冊第2057250號商標(參附表附圖1,下稱系爭商標) 。嗣參加人 於110年3月15日以系爭商標有違商標法30條第1 項第11款規定,對之申請評定。經被告機關審查後,以112 年9月28日中台評字第1100028號商標評定書為系爭商標之註 冊應予撤銷之處分。原告不服,提起訴願,復遭經濟部為訴 願駁回之決定,原告仍未甘服,遂依法提起本件行政訴訟。 本院因認本件判決結果,倘認為訴願決定及原處分應予撤銷 ,參加人之權利或法律上利益恐將受有損害,爰依職權裁定 命參加人獨立參加本件訴訟。 二、原告主張略以:據以評定註冊第18387號商標(附表附圖3, 下稱據以評定商標)僅由「麗晶」二字構成,系爭商標則係 由中文「麗晶花園廣場」及外文「landmark plaza taoyuan 」所組成,二者外觀、讀音完全不同,尤以中文「麗晶花園 」與「麗晶」字數多寡顯然有別,整體予人寓目印象截然不 同,二造商標不構成近似。又系爭商標係指定使用於「各式 建築物之營建代建;…;建造諮詢」等服務,與據以評定商 標指定使用之餐廳、旅館經營等服務相較,其性質、功能、 用途明顯有別,服務提供者及消費族群亦有差異,二者非屬 類似之服務。參加人實際上主要從事餐廳、旅館之經營及管 理,僅能證明其於餐廳、旅館服務具知名度,而未及於其他 商品或服務,且參加人未有跨領域從事系爭商標指定使用服 務之多角化經營情形。再者,依商標檢索註冊資料可知,以 「麗晶」作為商標之一部而取得註冊者,所在多有,在市場 長期存在包含諸多「麗晶」商標之情形下,相關消費者應能 區辨二商標之不同等語。聲明:訴願決定及原處分均撤銷。 三、被告則以: ㈠系爭商標與據以評定商標相較,兩者均有相同中文「麗晶」 二字,僅有不具識別性之中、外文「花園廣場」、「landm ark plaza taoyuan」之些微差異,在外觀、讀音及觀念上 均相彷彿,應屬構成近似程度不低之商標。而依參加人檢送 之原處分機關中台異字第1040241、1040245、1040242、104 02 44號商標異議審定書,可知據以評定商標係由參加人前 手創立,遞次移轉由參加人於西元2018年間受讓取得,除於 世界多國註冊取得商標權外,亦於北京、柏林等地設有旅館 ;並早於74年起陸續於我國獲准多件以「麗晶」為商標之註 冊,且授權參加人使用據以評定商標經營旅館、飯店,旗下 旅館並獲得西元 2013年今周刊排行榜評選為連鎖飯店第2名 、瑞士數位豪華集團之最受消費者者歡迎之豪華飯店品牌前 20名等獎項,旗下餐廳亦獲得米其林評鑑二星殊榮,相關新 聞復經國內多家媒體報導,堪認據以評定商標於103年間於 餐廳、旅館等相關服務所表彰之信譽,已達著名商標之程度 。又參加人檢送之聯合新聞網、經濟日報、中時新聞網等報 導日期固在系爭商標申請日後,惟據以評定商標既於103年 間表彰於餐廳、旅館而臻著名,且參加人仍有持續以據以評 定商標與其他酒店業者合作、開發新據點構想、提高麗晶酒 店市占率之情事,堪認於系爭商標申請日(108年8月29日)前 ,據以評定商標經持續廣告行銷,所表彰使用於餐廳、旅館 等相關服務之信譽及品質,仍為我國相關事業或消費者所普 遍認知而達著名之程度。 ㈡茲審酌原告檢送之110年4月至111年3月間刊登於經濟日報、 自由時報等建案廣告,Facebook粉絲專頁貼文、Google網路 查詢資料、簡訊廣告及Facebook廣告、原告官網、591房屋 交易網及樂居網等資料,部分或無日期可稽,部分或晚於系 爭商標註冊日(109年5月1日),或與系爭商標之使用無關, 尚不足認定系爭商標於註冊日前已為國內相關消費者所熟悉 。按據以評定商標之中文「麗晶」並無特殊涵義,非使用於 餐廳、旅館等服務之相關說明,且據以評定商標已為相關事 業或消費者所普遍認知之著名商標,故其商標識別性強,且 為消費者較為熟悉之商標,復參諸原告於工商時報、自由時 報刊登之廣告及廣告短片,可見原告在販售其建物時,其相 關文宣上多會使用使消費者與據以評定商標著名之飯店、餐 廳服務產生聯想之文案,可知原告以近似程度不低之系爭商 標指定使用於「各式建築物之營建代建;…;建造諮詢」等 服務,難謂無使相關公眾誤認二商標為同一來源,或者誤認 二商標之使用人間存在關係企業、授權關係、加盟關係或其 他類似關係,而產生混淆誤認情事,是系爭商標之註冊應有 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1款前段規定之適用等語。聲明:駁 回原告之訴。 四、參加人未具任何書狀供本院審酌,惟於言詞辯論期日陳稱援 引被告答辯內容等語。 五、本件爭點:系爭商標是否有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1款前段 規定之情形,應予撤銷? 六、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商標「相同或近似於他人著名商標或標章,有致相關公眾 混淆誤認之虞,或有減損著名商標或標章之識別性或信譽之 虞者」,不得註冊,為商標法第30條第1項第11款本文所明 定。又所稱之著名,係指有客觀證據足以認定已廣為相關事 業或消費者所普遍認知者而言,復為同法施行細則第31條所 明定。至有無致相關公眾混淆誤認之虞之判斷,則係指兩商 標因相同或構成近似,致使同一或類似商品或服務之相關消 費者誤認兩商標為同一商標,或雖不致誤認兩商標為同一商 標,但極有可能誤認兩商標之商品或服務為同一來源之系列 商品或服務,或誤認兩商標之使用人間存在關係企業、授權 關係、加盟關係或其他類似關係而言。而判斷有無混淆誤認 之虞,則應參酌商標識別性之強弱、商標之近似及商品或服 務類似等相關因素之強弱程度、相互影響關係及各因素等綜 合認定是否已達有致相關消費者產生混淆誤認之虞。 ㈡經查,系爭商標係由未經設計之中文「麗晶花園廣場」及未 經設計之外文「landmark plaza taoyuan」所組成,其中外 文「landmark plaza taoyuan」業經聲明不在專用之列,而 中文「花園」、「廣場」則為表示服務場所之說明,消費者 均會施以較少之注意。又中文為國人所熟悉之語言,較易為 我國消費者所關注,是以系爭商標之起首中文「麗晶」應為 消費者於實際交易時較易用以辨識唱呼系爭商標之主要識別 部分。而據以評定商標則係由未經設計之中文「麗晶」二字 所構成,比較二商標主要識別部分皆有相同之中文「麗晶」 二字,整體外觀、觀念及讀音均有相似之處,以具有普通知 識經驗之消費者,於異時異地隔離整體觀察及實際交易連貫 唱呼之際,實不易區辨,應屬構成近似程度不低之商標。 ㈢而依參加人於評定階段所檢送之附件3至6即被告機關中台異 字第1040241號、第1040245號、第1040242號及第1040244號 商標異議審定書(評定卷乙證1第33頁至第47頁)所載,據以 評定商標係由參加人前手創立,除於74年起即於我國陸續獲 准註冊第18261號(附表附圖2)及第18387號(附表附圖3,即 據以評定商標)「麗晶」等商標外,參加人於79年起即持續 使用據以評定「麗晶」商標於所經營之旅館,且於2011年至 20 13年間其旗下旅館、餐廳獲各大報章雜誌頒發多項獎項 ,並為我國多家媒體所報導,於103年間已達著名商標之程 度;另依訴願機關依職權調查之2018年3月14日「晶華聯手 洲際飯店 麗晶酒店將加速擴展全球版圖」網路新聞、「麗 晶酒店及度假村」維基百科資料及2018年5月10日「【重慶 住宿】重慶麗晶酒店Regent Chongqing—集團旗下最美江景 房!」部落格文章等,可知參加人於2018年3月14日與洲際 酒店集團合資成立麗晶酒店及度假村(Regent Hotels & Res ort s),負責經營開發麗晶酒店於我國以外之全球性業務, 其以「麗晶」作為連鎖酒店品牌之營業據點分布於亞洲、歐 洲等地,包括「柏林麗晶酒店」、「蒙特內哥羅港麗晶酒店 」、「北京麗晶酒店」、「重慶麗晶酒店」等,且網路上亦 有我國消費者分享住宿心得。據此,堪認在系爭商標於108 年8月29日申請註冊前,據以評定商標業經參加人長期廣泛 持續行銷使用於餐廳、旅館等服務,所表彰之信譽及品質已 為我國相關事業或消費者所普遍認知,而達著名商標之程度 。 ㈣查參加人除將據以評定商標實際使用於餐廳、旅館等服務已 臻著名外,依原處分卷附之參加人註冊商標資料可知,其自 74年起即陸續以中文「麗晶」作為商標圖樣之一部或全部於 我國申准註冊多件商標,所指定服務種類及範圍多樣化,其 中註冊第1558637號商標(附表附圖4)並有指定使用於「不動 產租售、…、公寓房屋租賃、不動產買賣、…、不動產買賣之 仲介、…、不動產買賣諮詢顧問、不動產買賣資訊、不動產 拍賣服務」等服務,且依訴願機關職權調查「麗晶酒店及度 假村」維基百科,可知參加人已有將據以評定商標實際使用 於公寓租售服務之事實,堪認參加人已將據以評定商標註冊 及使用於多種不同服務領域,而有多角化經營之情形。又系 爭商標指定使用之「各式建築物之營建代建;造園景觀工程 施工;…;粉刷施工;建造諮詢」服務,與據以評定商標著 名或多角化經營之前揭服務相較,二者皆涉及建築物施工、 修繕、出租、出售或使用等相關服務,依一般社會通念及市 場交易情形判斷,二者服務間應具有相當關聯性。 ㈤承前所述,據以評定商標業經參加人長期廣泛行銷使用而成 為相關事業或消費者所熟知之著名商標,至於系爭商標之使 用情形,依原告於評定階段檢送評定答證1、6、9、11至16 之刊登於經濟日報、自由時報、鏡週刊、工商時報之行銷廣 告、房屋建案之廣告看板照片、宣傳單及網站介紹、YouTu be宣傳影片、臉書粉絲專頁貼文、以「麗晶花園廣場」為關 鍵字之Google搜尋網頁、簡訊廣告、臉書廣告、原告官方網 站、591房屋交易網及樂居網等資料,其中部分資料或無日 期可稽,或日期晚於系爭商標註冊日(109年5月1日);評定 答證2、5、8另案商標註冊資料、評定答證3、18商工登記公 示資料、評定答證19(評定卷乙證1第69頁至第209頁背面)參 加人官網,均與系爭商標之使用無涉,自難據以認定系爭商 標已為我國相關消費者所熟悉。是以依現有證據資料,堪認 於系爭商標註冊時,據以評定商標較系爭商標為相關消費者 所熟悉,應給予較大之保護。 ㈥至於識別性部分,系爭商標與據以評定商標之中文「麗晶」 均非一般常用之字詞,且與其實際使用之餐廳、旅館或建築 、庭園景觀等服務並無關聯,均具有識別性,惟如前所述, 據以評定商標業經參加人長期廣泛使用而為著名商標,是據 以評定商標自具有相當強之識別性。 ㈦本院衡酌本件二商標近似程度不低,據以評定商標已達著名程度並具相當強識別性,且較系爭商標為我國相關消費者所熟悉,及參加人有多角化經營情形,且兩造商標服務間具相當關聯性等因素綜合判斷,系爭商標之註冊客觀上應有使相關公眾誤認二商標服務為來自同一來源或雖不相同但有關聯之來源,或誤認二商標之使用人間存在關係企業、授權關係、加盟關係或其他類似關係,而有產生混淆誤認之虞。 ㈧原告雖提出另案註冊第611901號「麗晶」商標及第1111558號 「麗晶板」商標等案例,主張相同文字曾有他人註冊之實例 ,相關消費者應能區辨本件二商標之不同云云。惟按商標註 冊合法與否係採個案審查原則,就具體個案審究其是否合法 與妥當,應由被告機關依不同個案之情節認定事實與適用法 律,不受他案之拘束。經查,本件原告所舉前開案例之商標 文字組合與本件商標不同,所指定使用之商品與本件亦有差 異,於具體事實涵攝於各種判斷因素時,其商標近似、商品 或服務關聯性程度、消費者對各商標之熟悉度、識別性強弱 及使用證據樣態等因素與本件未必相同,案情各異,要難比 附援引,執為本件有利之論據,併予敘明。 七、綜上所述,據以評定商標為著名商標,且參加人有多角化經 營事實,系爭商標與據以評定商標近似程度不低,兩造商標 服務間具相當關聯性,客觀上應有致相關公眾誤認二商標服 務為來自同一來源或雖不相同但有關聯之來源,或誤認二商 標之使用人間存在關係企業、授權關係、加盟關係或其他類 似關係,而有產生混淆誤認之虞。是系爭商標有商標法第30 條第1項第11款前段規定之適用,被告機關所為系爭商標之 註冊應予撤銷之處分,洵無違誤,訴願決定遞予維持,亦無 不當。原告仍執陳詞,訴請撤銷原處分及訴願決定,即無理 由,應予駁回。 八、本件事證已明,兩造其餘主張或答辯,及其餘爭點有無理由 ,已與本件判決結果無涉,爰毋庸一一論列,併此敘明。 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無理由,爰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 2條,行政訴訟法第98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1  日 智慧財產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汪漢卿 法 官 曾啓謀 法 官 吳俊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一、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 明上訴理由,其未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起上訴後20日內 向本院補提上訴理由書;如於本判決宣示或公告後送達前提 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均須按 他造人數附繕本)。 二、上訴未表明上訴理由且未於前述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者, 逕以裁定駁回。 三、上訴時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並提出委任書(行政訴訟 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但符合下列情形者,得例外不 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同條第3項、第4項)。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情形 所 需 要 件 ㈠符合右列情形之一者,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1.上訴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者。 2.稅務行政事件,上訴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上訴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㈡非律師具有右列情形之一,經最高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上訴審訴訟代理人 1.上訴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者。 2.稅務行政事件,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4.上訴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者。 是否符合㈠、㈡之情形,而得為強制律師代理之例外,上訴人應於提起上訴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提出㈡所示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及委任書。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5    日 書記官  洪雅蔓

2024-11-01

IPCA-113-行商訴-13-20241101-2

智簡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違反商標法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智簡字第45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偉民 選任辯護人 鍾欣紘律師 鄒宜璇律師 上列被告因違反商標法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2年度偵字 第37460號),因被告自白犯罪,本院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刑(11 3年度智易字第38號),爰不經通常程序,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下 :   主 文 林偉民犯商標法第九十七條第二項之透過網路方式販賣侵害商標 權之商品罪,處拘役肆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 壹日。緩刑貳年。 扣案如附表所示物均沒收。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據,除補充證據「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中 之自白」外,餘均引用起訴書所載(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林偉民所為,係犯商標法第97條後段之透過網路方式 販賣侵害商標權之商品罪。被告意圖販賣而持有及透過網路 方式陳列侵害商標權商品之低度行為,為其販賣之高度行為 所吸收,不另論罪。  ㈡被告自民國110年8月間起至112年3月14日為警查獲時止,多 次透過網路方式販賣侵害商標權之商品之行為,顯係基於單 一犯意,以相同之方式反覆為之,依一般社會健全觀念,在 客觀上難以強行分割,在評價上,以視為數個舉動之接續施 行,合為包括之一行為予以評價,較為合理,而應依接續犯 論以包括之一罪。  ㈢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並審酌商標有辨識商品來源之功 用,須經權利人投入大量資金於商品行銷及品質改良並經歷 相當時間,始能使商標具有代表一定品質之效果,被告為圖 不法利益,竟販售仿冒商標圖樣商品,對於商標專用權人潛 在市場利益造成侵害,亦使民眾對商品價值判斷形成混淆, 有礙交易秩序,復間接影響我國致力保護智慧財產權之國際 聲譽,所為實有不該;惟念被告除於93年間因違反著作權法 案件,經法院判處有期徒刑6月,於94年3月17日易科罰金執 行完畢,尚無其他刑事不法紀錄(參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 紀錄表),且被告於偵查及審理中均坦承犯行,態度尚可, 兼衡被告之犯罪動機、目的、手段,暨被告販賣侵害本案商 標權商品之時間、數量、犯罪所生之損害等,及其智識程度 為大學肄業(見被告之戶役政資訊網查詢-個人戶籍資料,附 於本院智易字卷一第15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 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㈣被告前因違反著作權法案件,經臺灣臺中地方法院以94年度 中簡字第225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6月確定,於94年3月17日 執行完畢後,5年以內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 宣告等節,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可考。其因一時 失慮,致罹刑典,固非可取,惟審酌被告犯罪後坦認犯行, 已與告訴人達成和解賠償告訴人所受損害,告訴人並同意本 院對被告諭知緩刑等節,有刑事撤回告訴狀及和解書在卷可 參(見本院智易卷二第9至13頁),本院審酌告訴人意願及 本案情節後,認被告經此刑之宣告後,應能知所警惕而無再 犯之虞,本院認所受刑之宣告以暫不執行為適當,爰依刑法 第74條第1項第2款規定,宣告緩刑2年,以啟自新。 三、沒收部分:   扣案如附表所示之物,均係本案侵害告訴人商標權之物品, 此有各該鑑定意見書附卷可佐,爰依商標法第98條規定,不 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均宣告沒收。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六、本案經檢察官孫沛琦提起公訴,檢察官陳立儒到庭執行職務 。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3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王秀慧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 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 本之日期為準。                 書記官 楊文祥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3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商標法第97條 販賣或意圖販賣而持有、陳列、輸出或輸入他人所為之前二條第 1項商品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5萬元 以下罰金。 前項之行為透過電子媒體或網路方式為之者,亦同。 【註:本條尚未施行,現行有效條文為105.11.30版之第97條】 修正前條文: 第97條(105.11.30版)(罰則) 明知他人所為之前二條商品而販賣,或意圖販賣而持有、陳列、 輸出或輸入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5萬 元以下罰金;透過電子媒體或網路方式為之者,亦同。 附表: 編號 品名 單位 數量 1 乖乖商標鑰匙圈-奶油椰子(綠色) 件 1 2 乖乖商標鑰匙圈-五香(綠色) 件 1 3 乖乖商標鑰匙圈-香濃巧克力(紅色) 件 1 4 乖乖商標鑰匙圈-獎狀(綠色) 件 1 5 乖乖空盒 件 50 6 乖乖包裝材料 件 495 7 乖乖鑰匙圈 件 185 附件: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2年度偵字第37460號   被   告 林偉民 男 43歲(民國00年0月0日生)             住○○市○○區○○街0段00巷00弄0              0號4樓             居臺北市○○區○○○路0段000號4              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違反商標法等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 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林偉民係律琳企業社(所涉違反商標法等罪嫌,另行簽結) 之負責人,明知如附表一所示商標,均為乖乖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乖乖公司)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申請註冊登記取得商 標權,指定使用於如附表一所示商品,現均仍在商標權期間 內,且為著名商標,又乖乖公司所販售「乖乖造句包」、「 乖乖包」、「好運乖乖來3D造型悠遊卡吊飾」、「證件夾吊 飾」之圖樣,均為乖乖公司享有著作財產權之美術著作,未 得乖乖公司同意,不得販賣、散布,復明知其向大陸地區「 淘寶網」網站不詳賣家所販入之如附表二所示商品,係侵害 如附表一所示乖乖公司商標權之商品、侵害乖乖公司上揭著 作財產權之重製物(下稱本案侵權商品)等情,竟基於透過 網路方式販賣侵害商標權之商品、散布侵害著作財產權之重 製物之犯意,先於民國110年8月前不詳時間,向大陸地區「 淘寶網」網站不詳賣家購入本案侵權商品,再自110年8月間 某日起至112年3月14日為警查獲期間,在臺北市○○區○○○路0 段000號4樓住處,利用電腦及網際網路設備,登入其在蝦皮 購物網站(網址為https://shopee.tw)經營之帳號「purpl esuper」賣場,刊登標題「乖乖…精緻鑰匙圈 吊飾(含盒子 )」之販賣訊息,而於上開期間內散布及販賣不詳數量之本 案侵權商品。嗣經乖乖公司於111年12月6日,向上開蝦皮賣 場下單購得如附表二編號1至4所示商品(已交付員警扣押), 後經警於112年3月14日,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法官核發之搜 索票前往林偉民上址住處執行搜索,並扣得如附表二編號5 至7所示商品,而查悉上情。 二、案經乖乖公司訴由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二總隊移送偵辦 。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林偉民於警詢及偵查中之供述 坦承其經營上開蝦皮賣場,有販賣如附表二所示商品,前開商品侵害告訴人之商標權之犯罪事實。 2 告訴人乖乖公司之指訴 全部犯罪事實。 3 智慧局商標檢索系統查詢列印7紙、告訴人提供之經濟部智慧財產局109年11月30日(109)智商20496字第10980720540號商標評定書1份、110年11月29日(110)智商40268字第11080755430號商標評定書1份 佐證告訴人已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申請註冊登記取得如附表一所示商標之商標權,指定使用於如附表一所示商品,現均仍在商標權期間內,且為著名商標之事實。 4 告訴人提供之「乖乖造句包榮獲『2012 A YAHOO!創意獎』最佳互動行銷創意獎金獎」、「乖乖系列造型證件套」、「好運乖乖來3D造型悠遊卡-2019年限定版」圖片各1份 佐證「乖乖造句包」、「乖乖包」、「好運乖乖來3D造型悠遊卡吊飾」、「證件夾吊飾」之圖樣,均為告訴人享有著作財產權之美術著作之事實。 5 臺北市商業處112年1月10日北市商二字第1126001766號函、律琳企業社最新商業登記抄本 佐證被告係律琳企業社之負責人之事實。 6 新加坡商蝦皮娛樂電商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112年1月16日蝦皮電商字第0230116022S號函、用戶申設、交易明細、IP等相關資料、通聯調閱查詢單 佐證被告有向蝦皮購物網站申設帳號「purplesuper」之事實。 7 告訴人提供之蝦皮帳號「purplesuper」賣場網頁列印1份 佐證被告在其經營之蝦皮帳號「purplesuper」賣場刊登標題「乖乖…精緻鑰匙圈 吊飾(含盒子)」之販賣訊息之事實。 8 被告提供之其手機台灣娃娃機小物批發市場對話紀錄擷圖1紙 佐證被告於110年8月前,與大陸地區「淘寶網」網站賣家聯絡購買本案侵權商品之事實。 9 告訴人提供之被告以律琳企業社名義掣開之FW00000000號統一發票1紙、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12年聲搜字000386號搜索票、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二總隊112年3月14日搜索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各1份、112年1月19日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各1份 佐證告訴人於111年12月6日,向上開蝦皮賣場下單購得如附表二編號1至4所示商品,並交付員警扣押;後經警於112年3月14日,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法官核發之搜索票前往林偉民上址住處執行搜索,並扣得如附表二編號5至7所示商品 10 告訴人出具之112年5月5日仿冒品鑑定報告書1份 佐證本案侵權商品侵害告訴人上開商標權之事實。 二、按著作權法所稱之散布,係指不問有償或無償,將著作之原 件或重製物提供公眾交易或流通,著作權法第3條第1項第12 款定有明文;又觀諸著作權法第91條之1之立法理由,該條 各項之「散布」,均係指以移轉所有權方式之散布;再依法 條文義觀之,著作權法第91條之1第1項規定散布之標的為「 著作原件或其重製物」;同條第2項規定散布之標的則為「 侵害著作財產權之重製物」,則本於立法本旨、法條文義及 系統解釋,著作權法第91條之1第1項所稱之「重製物」,應 僅限於「合法重製物」;同條第2項所稱之「重製物」,則 限於「非法重製物」(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5238號判決 意旨參照)。是核:  ㈠被告林偉民所為,係犯著作權法第91條之1第2項之散布侵害 著作財產權之重製物、商標法第97條後段之透過網路方式販 賣侵害商標權之商品等罪嫌。  ㈡被告多次散布侵害著作財產權之重製物及販賣侵害商標權商 品之行為,各係基於單一之犯意,於密切接近之時間、地點 ,接續實施侵害著作財產權及商標權之數行為,各行為之獨 立性極為薄弱,依一般社會健全觀念,在時間差距上,難以 強行分開,在刑法評價上,應以視為數個舉動之接續施行, 合為包括之一行為予以評價,各論以接續犯之包括之一罪。 又被告係以一行為同時觸犯上開2罪名,為想像競合犯,請 依刑法第55條前段規定,從一重以散布侵害著作財產權之重 製物罪處斷。  ㈢按侵害商標權、證明標章權或團體商標權之物品或文書,不 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之,商標法第98條定有明文。 扣案之如附表二所示之物,請依前揭規定,宣告沒收。  ㈣被告犯罪所得,倘未能於裁判前實際合法發還被害人,請依 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之規定,宣告沒收,於全 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12  月  22  日              檢 察 官   孫 沛 琦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   月  4   日              書 記 官   歐 品 慈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著作權法第91條之1 擅自以移轉所有權之方法散布著作原件或其重製物而侵害他人之 著作財產權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 幣 50 萬元以下罰金。 明知係侵害著作財產權之重製物而散布或意圖散布而公開陳列或 持有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 7 萬元以上 75 萬元以下罰金。 犯前項之罪,其重製物為光碟者,處 6 月以上 3 年以下有期徒 刑,得併科新臺幣 20 萬元以上 2 百萬元以下罰金。但違反第 87 條第 4 款規定輸入之光碟,不在此限。 犯前二項之罪,經供出其物品來源,因而破獲者,得減輕其刑。 商標法第97條 (罰則) 明知他人所為之前二條商品而販賣,或意圖販賣而持有、陳列、 輸出或輸入者,處 1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 5 萬元以下罰金;透過電子媒體或網路方式為之者,亦同。 附表一: 編號 商標註冊/審定號 商標名稱 商品類別與商品名稱 商標權期間末日 1 00000000 乖乖KUAI KUAI 及圖 020書櫃等 119年11月30日 2 00000000 乖乖Kuai Kuai 014貴金屬等 117年5月15日 3 00000000 乖ㄍㄨㄞ 乖ㄍㄨㄞ Kuai Kuai 016貼紙等 120年6月30日 4 00000000 乖乖及圖 029乳製品等 118年11月30日 5 00000000 帥哥圖 030茶葉等 120年5月31日 6 00000000 Kuai Kuai及圖 029乳製品等 118年11月30日 7 00000000 Kuai Kuai及圖 030茶葉等 118年11月30日 附表二:扣押物品目錄表 編號 品名 單位 數量 所有人/ 持有人/ 保管人 備註 1 乖乖商標鑰匙圈-奶油椰子(綠色) 件 1 王瑜惠(即告訴代理人) 告訴代理人購入蒐證後交付員警扣押 2 乖乖商標鑰匙圈-五香(綠色) 件 1 同上 同上 3 乖乖商標鑰匙圈-香濃巧克力(紅色) 件 1 同上 同上 4 乖乖商標鑰匙圈-獎狀(綠色) 件 1 同上 同上 5 乖乖空盒 件 50 被告 6 乖乖包裝材料 件 495 被告 未組裝 7 乖乖鑰匙圈 件 185 被告

2024-10-23

TPDM-113-智簡-45-20241023-1

聲再
最高行政法院

商標評定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聲再字第400號 聲 請 人 將門運動用品有限公司 代 表 人 紀淑惠 訴訟代理人 莫詒文 律師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德商阿迪達斯公司間商標評定事件,對於 中華民國113年6月26日本院113年度抗字第111號裁定,聲請再審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審之聲請駁回。 再審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智慧財產案件之審理,依本法之規定;本法未規定者, 分別依民事訴訟、刑事訴訟或行政訴訟程序應適用之法律。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2條定有明文。按當事人對於本院 所為裁定聲請再審,必須原裁定有行政訴訟法第273條之情 形者,始得為之。又行政訴訟法第273條第1項第1款所謂「 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係指確定裁判所適用之法規有顯然不 合於法律規定,或與司法院現尚有效之大法官解釋、憲法法 庭裁判意旨顯然違反者。  二、相對人前因商標評定事件,以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下稱智慧 局)為被告提起行政訴訟,第三人旅東貿易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旅東公司)則為獨立參加人,案經改制前智慧財產法院 (於民國110年7月1日改為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下稱原審)9 9年度行商更㈡字第5號行政判決撤銷訴願決定及原處分,旅 東公司提起上訴,智慧局雖未提起上訴,惟因與旅東公司就 訴訟結果之利害關係一致依法並列為上訴人,經本院以100 年度判字第2264號判決(下稱原確定判決)駁回上訴確定。 嗣旅東公司將該案據以評定註冊第00000000號「將門及圖」 商標讓與笛諾國際有限公司(下稱笛諾公司),笛諾公司嗣 再更名為聲請人。聲請人以原確定判決有行政訴訟法第273 條第1項第13款、第14款事由,提起再審之訴,經本院112年 度再字第42號裁定移送原審,原審以112年度行商再字第7號 行政裁定駁回聲請人再審之訴。聲請人仍不服,提起抗告, 經本院以113年度抗字第111號裁定(下稱原確定裁定)駁回其 抗告,聲請人復不服,以原確定裁定有行政訴訟法第273條 第1項第1款事由聲請再審。 三、聲請意旨略以:  ㈠原確定判決於101年1月11日送達聲請人,聲請人前於105年12 月28日依行政訴訟法第273條第1項第1款及第14款規定,聲 請再審,並無遲誤行政訴訟法第283條準用第276條第4項所 定5年不變期間。且本案再審事由為行政訴訟法第273條第1 項第1款、第13款及第14款,與前案所據之再審事由大致相 同,應可視為前案之延續。原確定裁定以本案提起再審之訴 之時間,已逾5年不變期間為由,駁回聲請人所提之再審之 訴,適用法規顯有錯誤,而有行政訴訟法第273條第1項第1 款規定之再審事由。  ㈡原確定判決將修正後之商標法溯及適用修正前已申請評定之 案件,有適用法規不當之違誤。愛迪達公司曾於91年11月25 日向智慧局對與聲請人屬同一企業團體之旅東公司所有之註 冊第0000000號商標「」提出商標異議,於異議理由書自認 註冊第0000000號商標「」與其所有之註冊第000000號商標 「」近似,且有使消費者混淆誤認之虞,並經智慧局以中台 異字第G00911850號商標異議審定書認定在案,原確定判決 就此一足以影響於判決之重要證物之評定理由漏未斟酌,有 行政訴訟法第273條第1項第14款之再審事由等語。 四、按行政訴訟法第276條第4項規定:「再審之訴自判決確定時 起,如已逾5年者,不得提起。但以第273條第1項第5款、第 6款或第12款情形為再審事由者,不在此限。」查原確定判 決係於100年12月29日確定,並於101年1月11日送達,有送 達證書在卷可稽。原確定裁定駁回聲請人所提抗告,其理由 略以:聲請人主張原確定判決有行政訴訟法第273條第1項第 13款及第14款再審事由,於112年10月11日提起再審之訴, 距原確定判決確定時已逾5年,本件再審之訴自非合法等語 ,依上述規定及說明,核無首揭「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之情 事。聲請人以其主觀歧異之法律見解,指摘原確定裁定有適 用法規顯有錯誤,經核顯無再審理由,應予駁回。又當事人 就同一事件對於法院所為歷次裁判提起再審之訴及聲請再審 ,必須其對最近一次之裁判具有再審理由者,始得進而審究 其前此歷次裁判有無再審理由,本件聲請人對原確定裁定所 為再審聲請既無理由,自無庸審究其前歷次裁判有無再審理 由,附此敘明。   五、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無理由。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2 條、行政訴訟法第283條、第278條第2項、第104條、民事訴 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3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三庭 審判長法官 蕭 惠 芳              法官 林 秀 圓              法官 梁 哲 瑋                法官 李 君 豪                法官 林 惠 瑜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3   日                書記官 林 郁 芳

2024-10-23

TPAA-113-聲再-400-2024102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