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楊敬

共找到 15 筆結果(第 11-15 筆)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傷害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字第915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楊敬國 上列被告因傷害案件,經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調 院偵字第3275號),本院認不宜以簡易判決處刑(原案號:113 年度簡字第2091號),改依通常程序審理,並判決如下:   主 文 楊敬國犯傷害罪,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 元折算壹日。   犯罪事實 一、楊敬國係旅遊團領隊,於民國113年2月24日晚上7時30分許 ,行經址設台北市○○區○○○路0號臺北車站地下1樓臺灣鐵路 (下稱臺鐵)東側收票口,帶領旅遊團員出站時,見該站人 潮眾多,欲從人工閘門通道帶團員出站,與臺鐵站務員林鈺 燦洽詢上述事宜未果後,遂自行打開人工閘門通道,適林鈺 燦上前阻止而發生爭執,楊敬國竟基於傷害之故意,徒手毆 打林鈺燦頭部,致林鈺燦受有左臉擦傷、線狀表淺擦傷與挫 傷之傷害。 二、案經林鈺燦訴由內政部警政署鐵路警察局臺北分局報告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理 由 一、程序部分:   本院認定事實所引用之下列各項供述證據及非供述證據,經 檢察官、被告楊敬國對各項證據資料,未對證據能力爭執且 迄言詞辯論終結前並未聲明異議,本院審酌下列各項證據方 法之取得程序及作成情況,均無違法不當之情形,且與本案 具有關連性,應認以之作為證據為屬適當,而均有證據能力 。又上開各項證據已經本院於審理時合法踐行調查程序,自 得作為認定事實、論罪科刑之依據。 二、認定犯罪事實所憑之證據及理由:  ㈠訊據被告楊敬國固不否認自行打開人工閘門通道,並與告訴 人林鈺燦發生爭執等情,惟矢口否認有何傷害犯行,辯稱: 我真的沒有碰到告訴人,因為我當時帶的是外國客人,勘驗 影片中揮手的動作是請客人趕快出來,我沒有攻擊告訴人等 語(見本院易字卷第37頁)。  ㈡被告於上開時、地欲帶領旅遊團員出站時,見該站人潮眾多 ,遂自行打開人工閘門通道,因臺北車站站務員林鈺燦阻止 而發生爭執等情,業具被告自承,核與證人即告訴人指訴相 符(見本院易字卷第34頁至第38頁),是此部分事實,首堪 認定。  ㈢被告係基於傷害故意,徒手毆打林鈺燦頭部,致林鈺燦受有 左臉擦傷、線狀表淺擦傷與挫傷之傷害,有下列證據可資認 定:  1.經本院於審理中當庭勘驗監視器檔案名稱U-1 011_24_02_20 24 19.34.44之結果如下: 於畫面顯示時間晚上7時32分28秒至晚上7時32分29秒,一名頭戴藍色棒球帽身穿紅色外套手上拿著一根旗幟之男子(即被告)走向鐵路詢問處與一名戴口罩身穿黑色衣褲之難子(即告訴人)對話,被告即走向人工閘道並開啟閘門引導群眾往一般人工出口閘門走;晚上7時32分30秒至晚上7時32分37秒,告訴人自詢問處衝出與被告對話,並要關上人工閘道閘門,被告往告訴人臉部方向揮動右手,告訴人彎下身體伸手往被告脖子部位,被告再度揮動右手,告訴人受迫而有身體彎腰之動作。   此有本院審理程序之勘驗筆錄及擷取照片在卷可佐(見本院 易字卷第33頁至第34頁、第43頁至第51頁)。由勘驗結果可 知,被告確實有往告訴人臉部方向揮動右手,使得告訴人因 受迫而有身體彎腰之動作,核與證人即告訴人於本院審理中 具結證稱:當天只有我一個人執勤,還要兼顧補票業務,所 以我把人工閘道閘門關起來,當天被告有問我能不能開人工 閘道閘門,按規定我們本來就可以拒絕,後來我聽到被告開 啟閘門的聲音,就上前阻止並關閉,此時被告朝我頭部和臉 上揮拳,為了避免受傷我有稍微用手擋;因為當天人力不足 ,直到隔天早上七點半下班之後我才有辦法去中興醫院驗傷 等語相符(見本院易字卷第34頁至第37頁),可認被告辯稱 其揮手是請客人趕快出來,沒有碰到告訴人等語,與客觀事 實不符。  2.佐以告訴人於隔日(即113年2月25日)一早交班後上午8時7 分許前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驗傷,經診斷有左臉擦 傷、線狀表淺擦傷與挫傷等傷害,有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 院區驗傷診斷證明書1份在卷可參(見偵字第14641號卷第29 頁至第30頁);且被告於本院審理中自陳:我揮動右手是要 請客人出來,告訴人的診斷書受傷的是左邊,我不曉得告訴 人如何驗傷,傷怎麼來的等語(見本院易字卷第38頁),而 不否認揮動右手一情,因被告與告訴人面對面,被告之右側 即為告訴人之左側,參以上開診斷證明書記載告訴人左臉之 位置,與被告右手之揮拳方向相符,故被告以右手揮打告訴 人臉部之行為,乃造成告訴人左邊臉部傷害之結果。被告否 認診斷證明書與其傷害犯行之關聯性,亦無足採。  ㈣綜上,本案事證明確,被告上開傷害犯行堪予認定,應予依 法論科。 三、論罪科刑  ㈠是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  ㈡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與告訴人皆從事服務業 ,即便遇有紛爭亦應理性溝通解決,且本應從自動驗票出口 閘門通行,不應將站務人員於人力充足時例外給予使用人工 出口閘門通道之便民手段視作當然,被告不思告訴人與己同 為服務業,僅因告訴人無餘力給予便民措施,便於告訴人阻 止被告帶領旅遊團強行通過人工出口閘門通道之際,即徒手 揮往告訴人之臉部,所為欠缺理性,實不可取;又其犯後始 終否認犯行,態度難認良好;並考量被告未與告訴人達成調 解或和解,從而告訴人因犯罪所受之損害並未得到填補;復 酌以本件紛爭之起因與經過、被告犯罪時所受之刺激、動機 、目的、採取之手段,告訴人所受之傷勢輕重,暨被告之前 科素行(見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本院易字卷第9頁至 第10頁),以及其自述之教育程度、家庭及經濟狀況(見本 院易字卷第41頁),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 之折算標準。 四、不另為無罪之諭知  ㈠公訴意旨另略以:告訴人受傷部位以診斷證明書之記載為準 ,被告徒手毆打告訴人,除致告訴人受有左臉擦傷、線狀表 淺擦傷與挫傷之傷害(此部分經本院認定有罪,已如前述) 外,尚致告訴人受有左手腕腹側兩處擦挫傷兩處之傷害等語 。  ㈡按犯罪事實應依證據認定之,無證據不得認定犯罪事實;不 能證明被告犯罪者,應諭知無罪之判決;刑事訴訟法第154 條第2項、第30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再按檢察官就被告 犯罪事實,應負舉證責任,並指出證明之方法。同法第161 條亦有明文。是檢察官對於起訴之犯罪事實,應負提出證據 及說服之實質舉證責任。倘其所提出之證據,不足為被告有 罪之積極證明或其闡明之證明方法,無從說服法官以形成被 告有罪之心證,基於無罪推定之原則,自應為被告無罪之諭 知(最高法院92年台上字第128號判決先例意旨參照)。  ㈢證人即告訴人於本院審理時具結證稱:(檢察官問:你受傷 的部位還有左手腕擦挫傷兩處,上開傷勢如何造成?)我當 時不清楚為何會受傷,可能是關門的時候防止被告攻擊我, 當時也有拉扯,我可能是那時候受傷等語(見本院易字卷第 37頁),經上開當庭勘驗結果,監視器畫面亦無呈現被告朝 告訴人手部攻擊之傷害行為,是告訴人受有左手腕擦挫傷兩 處之傷害是否係被告傷害之行為,或係告訴人關門所導致, 尚有疑問,依罪疑惟輕原則,應為對被告有利之認定。惟倘 被告成立此部分之被訴犯罪,與事實欄所示之犯行間應有單 純一罪之關係,爰不另為無罪之諭知。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99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林黛利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檢察官劉文婷到庭執行 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刑事第八庭 法 官 林奕宏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告 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 ,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書記官 張閔翔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277條: 傷害人之身體或健康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十萬元 以下罰金。 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12-11

TPDM-113-易-915-20241211-1

附民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因傷害案附帶民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字第1173號 原 告 林鈺燦 被 告 楊敬國 上列被告因本院113年度易字第915號之傷害案件,經原告提起附 帶民事訴訟,其內容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 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 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 官 解怡蕙 法 官 林思婷 法 官 林奕宏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書記官 張閔翔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2024-12-11

TPDM-113-附民-1173-20241211-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清償借款

最高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台上字第419號 上 訴 人 丁肖飛 訴訟代理人 林世昌律師 陳姝蓉律師 被 上訴 人 楊敬賜 訴訟代理人 許美麗律師 古旻書律師 王銘勇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2年12 月20日臺灣高等法院第二審判決(112年度重上字第44號),提 起上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關於命上訴人給付及該訴訟費用部分廢棄,發回臺灣高等 法院。 理 由 一、被上訴人主張:伊將訴外人曾紹雄簽發付款人竹北市農會、 發票日民國106年10月11日、票號000000000號、面額新臺幣 (下同)500萬元之支票背書轉讓予上訴人。伊復將訴外人 戴森煌簽發並背書之付款人竹北市農會、發票日107年5月7 日、票號000000000號、面額300萬元之指名票據交付予上訴 人;伊另簽發付款人竹北市農會之發票日均為107年5月30日 、票號000000000號、000000000號、面額各350萬元之支票2 紙,並背書轉讓予上訴人。上開票據均經上訴人兌領,惟上 訴人無法證明其受領共計1,500萬元(下稱系爭款項)之法 律上原因,即應返還所受利益等情。爰依民法第179條規定 ,求為命上訴人給付系爭款項,及自追加不當得利書狀繕本 送達翌日即111年4月23日起算法定遲延利息之判決(被上訴 人先位之訴及逾上開請求部分,經原審判決其敗訴,未據聲 明不服,該未繫屬本院部分,不予贅述)。 二、上訴人則以:被上訴人歷來簽發本票及借據向伊借用現金, 再以支票清償借款,伊受領之系爭款項係被上訴人償還積欠 伊之借款。被上訴人無法證明伊係無法律上原因而受有利益 ,應駁回其請求等語,資為抗辯。 三、原審廢棄第一審就上開聲明所為被上訴人敗訴之判決,改判 命上訴人如數給付,無非以:按原告對於自己主張之事實已 盡證明之責後,被告對其主張,如抗辯其不實並提出反對之 主張者,則被告對其反對之主張,亦應負證明之責,此為舉 證責任分擔之原則。上訴人既自認兌領系爭款項,並辯稱系 爭款項係被上訴人用以償還先前向伊之借款等語,應由其就 有權受領被上訴人交付之系爭款項負舉證之責。上訴人受領 被上訴人交付之106年10月11日竹北市農會票號000000000號 、面額500萬元支票票款,因對被上訴人無106年12月11日票 號000000000號、面額500萬元本票債務及其同意於107年12 月30日還款之借據債務關係存在,即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有 利益。上訴人復不能證明其所稱:伊於107年4月19日交付1, 000萬元借款予被上訴人等語為真實,則上訴人兌領被上訴 人交付其與戴森煌分別簽發竹北巿農會支票3紙共計1,000萬 元,係無法律上原因。上訴人另辯稱被上訴人向伊借款3,00 0萬元,固據提出3,000萬元本票為憑,惟被上訴人對上訴人 起訴請求確認上開本票債權不存在,業經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108年度竹北簡字第81號、109年度簡上字第116號、最高法 院112年度台簡上字第33號判決確認上開本票債權不存在確 定,是上訴人稱伊對被上訴人尚有3,000萬元借款債權可受 領被上訴人交付之系爭款項云云,並不可採。上訴人復未能 證明受領系爭款項有何法律上原因,則被上訴人交付系爭款 項予上訴人,係欠缺給付目的而為無法律上原因,上訴人受 有不當得利,致被上訴人受有損害,被上訴人依民法第179 條規定,請求上訴人返還系爭款項本息,為有理由等詞,為 其判斷之基礎。 四、按基於給付而受利益之給付型不當得利,所謂「無法律上之 原因」,係指受益人之得利欠缺「財貨變動之基礎權利及法 律關係」之給付目的而言,故主張該項不當得利請求權存在 之當事人,自應舉證證明其欠缺給付之目的,始符舉證責任 分配之原則。而無法律上原因之消極事實,本質上固難以直 接證明,然原告仍應先舉證被告受領訟爭給付之事實(或為 被告所不爭執),再由被告就其所抗辯之原因事實為具體之 陳述,使原告得就該特定原因事實之存在加以反駁,並提出 證據證明之,俾法院憑以判斷被告受利益是否為無法律上原 因。如該要件事實最終陷於真偽不明,應將無法律上原因而 生財產變動消極事實舉證困難之危險歸諸原告,尚不能因此 謂被告應就其受領給付之法律上原因負舉證責任。查被上訴 人主張上訴人受領系爭款項,係無法律上之原因,其主張之 事實核屬給付型不當得利,依上說明,自應由其就給付欠缺 目的負舉證責任。上訴人抗辯:伊前曾貸與金錢予被上訴人 ,伊受領系爭款項之原因事實,係被上訴人償還欠伊貸與之 借款等語,似就其所抗辯之原因事實為具體之陳述,而被上 訴人不能證明基於消費借貸關係而交付系爭款項予上訴人, 為原審所認定,充其量亦僅能認該特定之法律關係不存在。 乃原審竟以上訴人不能證明系爭款項係被上訴人用以清償借 貸之欠款,逕謂被上訴人就交付系爭款項係無法律上之原因 ,而為不利於上訴人之認定,已違背舉證責任分配之法則。 上訴論旨,指摘原判決適用法規顯有錯誤,求予廢棄,非無 理由。 五、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 、第478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6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九庭      審判長法官 吳 麗 惠 法官 鄭 純 惠 法官 邱 景 芬 法官 管 靜 怡 法官 徐 福 晋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陳 雅 婷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9  日

2024-11-06

TPSV-113-台上-419-20241106-1

審裁
憲法法庭

聲請人因妨害性自主強制治療案件,聲請裁判及法規範憲法審查。

憲法法庭裁定 113 年審裁字第 803 號 聲 請 人 楊敬平 聲請人因妨害性自主強制治療案件,聲請裁判及法規範憲法審查 ,本庭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不受理。 理 由 一、聲請人因妨害性自主強制治療案件,認最高法院 112 年度 台抗字第 958 號刑事裁定(下稱確定終局裁定),及所適 用之刑事訴訟法、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就強制治療裁定程序之 規定(下併稱系爭規定),依憲法訴訟法(下稱憲訴法)第 59 條第 1 項規定聲請裁判及法規範憲法審查。 二、人民聲請憲法法庭為宣告違憲之判決,須於其憲法上所保障 之權利遭受不法侵害,經依法定程序用盡審級救濟程序,對 於所受不利確定終局裁判,或該裁判及其所適用之法規範, 認有牴觸憲法者,始得為之;次按聲請書未表明聲請裁判之 理由者,審查庭得以一致決裁定不受理,憲訴法第 59 條第 1 項、第 15 條第 3 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查聲請人僅係以其主觀見解,泛言確定終局裁定及系爭規定 有牴觸憲法之疑義,客觀上尚難認聲請人已為具體違憲之指 摘,核屬憲訴法第 15 條第 3 項所定未表明聲請裁判理由 之情形,爰依上開規定,以一致決裁定不受理。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1 日 憲法法庭第二審查庭 審判長大法官 蔡烱燉 大法官 詹森林 大法官 黃昭元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吳芝嘉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3 日

2024-10-21

JCCC-113-審裁-803-20241021

中小
臺中簡易庭

給付貨款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小額判決 113年度中小字第2789號 原 告 綠園生活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盈志 訴訟代理人 陳育祺 廖家敏 被 告 健行夯夯鍋物 法定代理人 楊敬羣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貨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0月1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伍仟參佰玖拾肆元及自民國一百一十二年 八月十五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被告負擔,並應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5  日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 法 官 董惠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向 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理由(上訴理由應表明一、原判決所 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 法令之具體事實),如未表明,上訴於法不合,得逕予駁回,如 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 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 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5  日 書記官 劉雅玲

2024-10-15

TCEV-113-中小-2789-20241015-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