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王建國

共找到 15 筆結果(第 11-15 筆)

湖簡
內湖簡易庭

確認界址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1年度湖簡字第1242號 原 告 謝天惠 訴訟代理人 高宏銘律師 複 代理人 吳承諺律師 追加 原告 余啓文即余林金葉之繼承人 金元企業有限公司 兼 法定代理人 郭慶程 追加 原告 林麗慧 余侑芳 余韋成 蔡淑遠 王建國 陳翠滿 余仁壽 余瑞興 余寶釵 余翊汝 李佳美 王笠如 康喻涵 上 一 人 訴訟代理人 蔡淑珍 余素秋即余林金葉之繼承人 余啟川即余林金葉之繼承人 余美玲即余林金葉之繼承人 住○○市○○區○○路0段000號0樓 余愛蓮即余林金葉之繼承人 被 告 華允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蕭漢森 訴訟代理人 陳瓊苓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確認界址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0月15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確認原告所有坐落於臺北市○○區○○段○○段000地號土地,與被告 所有坐落於臺北市○○區○○段○○段00000地號土地間之界址,為如 附件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鑑定圖所示編號A-B-C-F-G黑色連接實 線。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二分之一,並加計自本判決確定翌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餘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要領 一、本判決依民事訴訟法第434條第1項規定,合併記載事實及理 由要領,其中原告之主張與被告之答辯,並依同條項規定, 分別引用兩造書狀及本院言詞辯論筆錄。追加原告除康喻涵 委任訴訟代理人到庭外,其餘追加原告經合法通知未到庭, 依職權命被告就該等追加原告部分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本院之判斷:  ㈠按所謂因定不動產界線之訴訟,係指不動產之經界不明,或 就經界有爭執,而求定其界線所在之訴訟而言(最高法院30 年抗字第177號裁定意旨參照),性質上屬於形成之訴。原 告提起此訴訟時,祇須聲明請求定其界線之所在即可,無須 主張特定之界線。縱原告有主張一定之界線而不能證明,法 院仍不能以此駁回其訴。亦即法院本不受兩造當事人主張之 拘束,得依調查之結果,定雙方不動產之經界(最高法院10 1年度台上字第1407號判決意旨參照)。經查,原告提起本 件訴訟,並主張坐落於臺北市○○區○○段○○段000地號土地( 下稱947地號土地)與被告所有坐落同段255-5地號土地(下 稱255-5地號土地)間之界址應為如使用執照69使字1812號 留存之工廠新建竣工圖(圖號A-1)張號1之螢光筆所畫連接 線,即如圖號A-1張號4之螢光筆所畫右側地界線乙情,為被 告所否認,可見兩造間就上開土地經界所在有爭執,依原告 之聲明係請求法院定上開土地經界,性質上為定不動產界線 之訴訟,本院得逕依調查結果定土地界址,尚無受當事人聲 明或主張所拘束。  ㈡上開土地之界限,曾經本件追加原告郭慶程於民國106年11月 18日,以其為947號土地所有人身分(重測前為286-7地號, 郭慶程之權利範圍為46/280),對相鄰之941地號土地(重測 前地號為287地號,於109年10月8日併入同小段255地號,再 於同年月28日分割出同小段255-5地號等多筆土地)之所有權 人即訴外人呂淑容、林長隆、吉鴻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提起確 認界址訴訟(下稱前案訴訟),且經臺北市中山地政事務所於 108年9月25日派員到場經當事人現場指界後鑑定作成複丈成 果圖,並經本院107年度簡字第426號以該複丈成果圖之鑑定 結果為判決依據,嗣經確定後,郭慶程提起再審之訴,亦經 本院以110年度湖再簡字第1號為再審原告之訴駁回,再經郭 慶程提起抗告,亦經本院以111年度再簡抗字第1號為抗告駁 回,有上開判決及裁定附卷可佐。又本件被告係於109年12 月24日因買賣取得而登記為所有權人(權利範圍為1/1),原 告等人因認臺北市中山地政事務所上開複丈成果圖有誤,再 以所有權人身分對被告提起本件訴訟,且請求本院再函請內 政部國土測繪中心(下稱國土測繪中心)實施鑑測,本院經 核前案訴訟之被告為當時947地號土地之所有權人,惟該案 原告並非941地號之全部所有權人,且其餘之土地共有人未 受告知或參加訴訟,亦經本院依職權調閱上開卷證,核閱無 誤,是以本件原告等人提起本件訴訟,應有其確認利益,應 予准許。  ㈢經本院於113年4月3日會同兩造及國土測繪中心人員前往現場 履勘,並依原告聲請囑託國土測繪中心依地籍圖經界線位置 及兩造之主張為鑑定而製成鑑定圖,有勘驗筆錄、國土測繪 中心113年5月17日測籍字第1131555416號函檢送之鑑定書、 鑑定圖及面積分析表(下稱系爭面積分析表)及現場照片可 稽(見本院卷三第109至157頁、外放鑑定書)。鑑定結果顯 示略以:「(二)圖示-黑色實線係地籍圖經界線,其中A-B -C-F-G、G-H連接實線,分別為西湖段一小段947地號與毗鄰 同段255-5、255地號土地間之地籍圖經界線。(三)圖示A 、B、C、D、E點,係依法官現場囑託事項標示實地土地界標 位置,經鑑測結果A、B、C、D、E點與地籍圖經界線相符。 (四)圖示1--2--3--D藍色連接虛線,係原告(西湖段一小 段947地號土地所有權人)主張之位置,編號1點實地為黃色 噴漆,編號2、3點實地為鋼釘,編號D點實地為土地界標; 圖示編號甲、乙、丙、丁著黃色區域,係分別位在西湖段一 小段947、255-5、255地號土地範圍,面積分別為21.58、4. 89、1.20、0.01平方公尺。(五)圖示J-K紅色連接虛線, 係內湖路一段91巷24弄20號建物牆壁(測量至牆壁外緣)位 置」;再依系爭面積分析表顯示,如依原告指界所測得之土 地面積,相較於登記面積,原告之土地面積將增加6.1平方 公尺(系爭面積分析表乙、丙、丁),即為被告減少之土地 面積,惟若以國土測繪中心鑑定圖鑑定之經界線(同原地籍 圖經界線),則947地號、255地號土地面積則均無增減,觀 以登記簿面積與各土地實測面積之差異後,故以國土測繪中 心鑑定圖鑑定結果(同地籍圖經界線)作為土地經界線,對該 等土地面積尚屬公允。  ㈣原告主張依原證5-1、5-2臺北市內湖區地籍調查表,就947地 號(原286地號分割286-7地號變更而來)與255-5地號(原2 87地號變更941地號再分割而來)之界址標示,於68年10月2 9日指界係以田埂為界標,且69年10月7日947地號上之工廠( 下稱系爭工廠)竣工,並核發使用執照,確認建物位置並無 越界,系爭工廠右側留設1.5公尺寬防火巷,防火巷右側外 緣為地界線,應認工廠與1.5公尺寬之防火巷更足為準確界 標等情。惟查:   ⒈經本院為現場履勘,現場之建物因佔有右側鄰地(即255-5 地號土地),而與鄰地有拆屋還地及確認界址訴訟者,係 郭慶程所有之臺北市○○區○段00巷00弄00號建物(下稱20號 建物),該建物亦掛有「艾德印刷設計」之公司招牌,而 非20號建物左側之原告謝天惠所有之同巷弄18號2樓建物( 下稱18號2樓建物),而郭慶程於前案確認界址及拆屋還地 訴訟中因敗訴確定,亦已拆除佔用之35.13平方公尺之地 上物,目前20號建物已無佔用255-5地號土地等情,亦經 郭慶程及國土測繪中心人員於本院履勘現場時陳明在卷( 見本院卷三第160頁)。   ⒉至於原告主張依69年使字第1812使用執照之留存圖說,起 造人申請使用執照時所提出之工廠新建竣工圖,圖號A-1 上,舊有之當時地籍圖、現況圖、基地面積標示圖,壹樓 平面圖所示,系爭工廠坐落位置應係在當時之286地號內 ,而未逾越地界線,而竣工圖上防火巷右側外緣之地界線 ,即為本件947地號及255地號土地界址之真實位置云云。 然依系爭工廠新建竣工圖,可見系爭工廠所在位置即門牌 號碼14號、16號、18號、20號之建物,惟郭慶程所有20號 建物係因增建部分逾越255-1地號土地,亦有上開判決可 參,本院核閱上開使用執照及原告所提之工廠新建竣工圖 (原證三),系爭工廠所在並未包含20號建物之增建部分, 且使用執照及竣工圖僅為建物興建符合行政程序之憑證, 亦不足執為土地界址之主要依據,原告此部分主張,尚非 可採。   ㈡再者,經調取本院107年度湖簡字第426號卷(下稱湖簡字第 426號卷),由臺北市政府地政局土地開發總隊函附之原94 1地號、947地號土地重測地籍調查表等資料(見湖簡字第4 26號卷第83至100頁),與原告所提出之原證5-1、5-2之資 料大致相符,且較諸原證5-1、5-2之更為詳細(按原證5-1 、5-2有部分資料因個資關係而遮掩),經互核比對後,觀 諸69年間辦理947地號土地重測之地籍調查表記載內容,9 47地號土地(重測前為北勢湖段北勢湖小段286-7地號土 地),所有人於地籍調查當時,就947地號土地與原941地 號土地相鄰部分,當時指界「田埂中心」,係指地籍調查 表(表號50)略圖符號8-9部分,至於略圖符號6-7、7-8部 分,當時指界為「參照舊圖依繪」,有該地籍調查表可據 (見湖簡字第426號卷、本院卷第85頁),而本件土地(當 時為947地號、941地號),曾於106年3月17日、108年9月2 8分別經地政事務所派員現場測量製有複丈成果圖(下分別 稱106年成果圖、108年成果圖,分別附於湖簡字卷第426 號卷第54、196頁、本院卷第259頁),經本院分別對照106 年成果圖、108年成果圖,及如附表所示之鑑定圖,上揭 地籍調查表略圖符號8-9部分(即附件鑑定圖F-G),實際上 並無爭議,6-7、7-8部分,即為原告所爭執土地界線所在 ,而重測當時所為地籍調查,此段地界即係以重測前地籍 圖為據,重測前後地籍圖界線並無變動,核與108年成果 圖所載按現行地籍圖經界線為界址所為繪測,原941地號 土地與947地號土地面積均無增減結果一致,由此可見, 原941地號土地(於本件即為255-5地號)與947地號土地界 址應以108年成果圖所載E、F、G、H連線為正確,亦與本 次國土測繪中心所鑑定圖所示編號A-B-C-F-G黑色連接實 線相符。 三、綜上所述,原告請求確認947地號土地與255-5地號土地之界 址為如使用執照69使字1812號留存之工廠新建竣工圖(圖號 A-1)張號1之螢光筆所畫連接線,即如圖號A-1張號4之螢光 筆所畫右側地界線,為無理由。上開土地應以如附件國土測 繪中心鑑定圖所示編號A-B-C-F-G黑色連接實線,為947地號 土地與255-5地號土地之經界線,爰判決如主文第1項所示。 四、末按不動產經界之訴訟,與分割共同物之性質相同,具有非 訟事件之性質,而因共有物分割、經界或其他性質上類似之 事件,由敗訴當事人負擔訴訟費用顯失公平者,法院得酌量 情形,命勝訴之當事人負擔其一部,民事訴訟法第80條之1 定有明文。經查,本院所認定之界址並非兩造所主張之界址 ,惟釐清土地界址,對兩造均屬有利,由任一方負擔訴訟費 用,並非合理,爰諭知如主文第2項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4   日          內湖簡易庭 法 官 徐文瑞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4   日                書記官 邱明慧

2024-11-04

NHEV-111-湖簡-1242-20241104-2

湖簡
內湖簡易庭

確認界址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1年度湖簡字第1242號 原 告 謝天惠 訴訟代理人 高宏銘律師 複 代理人 吳承諺律師 追加 原告 余啓文即余林金葉之繼承人 金元企業有限公司 兼 法定代理人 郭慶程 追加 原告 林麗慧 余侑芳 余韋成 蔡淑遠 王建國 陳翠滿 余仁壽 余瑞興 余寶釵 余翊汝 李佳美 王笠如 康喻涵 上 一 人 訴訟代理人 蔡淑珍 余素秋即余林金葉之繼承人 余啟川即余林金葉之繼承人 余美玲即余林金葉之繼承人 住○○市○○區○○路0段000號0樓 余愛蓮即余林金葉之繼承人 被 告 華允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蕭漢森 訴訟代理人 陳瓊苓律師 上列當事人請求確認界址等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 本件依原告指界之部分,其所有坐落於臺北市○○區○段○○段000地 號土地(下稱947地號土地)較諸原地籍圖可增加之面積為6.1平方 公尺(即附件鑑定圖之乙、丙、丁部分),此有內政部國土測繪中 心113年5月16日鑑定圖可參,故本件原告起訴所得之利益即訴訟 標的為新臺幣(下同)860,100元(6.1×公告現值141,000元=860,1 00),應裁第一審裁判費9,470元,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 內向本院補繳上開裁判費,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4 日 內湖簡易庭 法 官 徐文瑞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 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4 日 書記官 邱明慧

2024-11-04

NHEV-111-湖簡-1242-20241104-3

審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違反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審簡字第816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巫淑貞 選任辯護人 彭敬庭律師 陳彥任律師 被 告 王建國 選任辯護人 林凱倫律師 吳美萱律師 上列被告因違反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案件,經檢察 官提起公訴(111年度偵字第37660號、第38209號),被告二人 均於偵訊、本院具狀自白犯罪,本院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刑,爰 不經通常審判程序,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下:   主 文 巫淑貞、王建國共同犯修正前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 九十三條之二第一項之非法為業務活動罪,各處拘役伍拾日,如 易科罰金均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均緩刑貳年,並均應自本 判決確定之日起陸個月內向公庫支付新臺幣陸萬元。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除補充並更正如下外,餘 均引用檢察官起訴書(如附件)之記載。 二、⑴證據部分補充:對話紀錄截圖及翻拍照片、新竹市○○路000 號13樓之2之現場勘查照片。⑵按行為後法律有變更者,適用 行為時之法律。但行為後之法律有利於行為人者,適用最有 利於行為人之法律,刑法第2條第1項定有明文。被告二人行 為後,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93條之2業於民 國111年6月8日修正,並於同年00月00日生效施行。修正前 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93條之2第1項規定「違 反第40條之1第1項規定未經許可而為業務活動者,處行為人 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15萬元以下罰金 ,並自負民事責任;行為人有二人以上者,連帶負民事責任 ,並由主管機關禁止其使用公司名稱。」,修正後則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行為人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 或併科新臺幣1,500萬元以下罰金,並自負民事責任;行為 人有二人以上者,連帶負民事責任,並由主管機關禁止其使 用公司名稱:一、違反第40條之1第1項規定未經許可而為業 務活動。二、將本人名義提供或容許前款之人使用而為業務 活動。」,則經比較新舊法結果,修正後規定並無較有利於 被告,是依刑法第2條第1項前段規定,即應適用被告行為時 即111年6月8日修正前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9 3條之2第1項前段規定論處。⑶審酌被告二人因參與大陸地區 之營利事業未經許可而在臺為業務活動之個別行為期間、擔 任職務等情節及侵害國家法益之程度(並無證據證明其等在 台之業務係剽竊或其他方式侵害台灣地區重大科技技術), 並兼衡被告二人均坦承犯行之犯後態度、迄無犯罪科刑紀錄 之素行良好(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參)、自 承之學經歷及家庭經濟狀況等一切情狀,各量處如主文所示 之刑,並均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⑷末以,查被告二人 迄無有罪之前科,念其二人因短於思慮,誤蹈刑章,歷此次 罪刑宣告之教訓應知警惕而無再犯之虞,本院認其二人所受 刑之宣告均以暫不執行為適當,爰依刑法第74條第1項第1款 規定,併予宣告緩刑如主文所示,以勵自新。又為促使被告 二人日後能尊重法治,深切反省,認除前開緩刑宣告外,當 有賦予相當程度負擔之必要,另依刑法第74條第2項第4款之 規定,諭知被告二人均應於指定期間內向公庫支付新臺幣60 ,000元,以勵自新兼收警惕之效。倘被告二人違反上開應行 負擔之事項且情節重大,依刑法第75條之1第1項第4款規定 ,其緩刑宣告仍得由檢察官向本院聲請撤銷,併此指明。 三、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2項,修 正前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93條之2第1項,刑 法第11條前段、第2條第1項前段、第28條、第41條第1項前 段、第74條第1項第1款、第2項第4款,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 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應附繕本),上訴於本院合議庭。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8  日           刑事審查庭法 官 曾雨明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翁珮華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8  日 附錄論罪科刑法條: 修正前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93條之2 違反第40條之1第1項規定未經許可而為業務活動者,處行為人1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15萬元以下罰金,並自 負民事責任;行為人有二人以上者,連帶負民事責任,並由主管 機關禁止其使用公司名稱。 違反依第40條之1第2項所定辦法之強制或禁止規定者,處新臺幣 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限期命其停止或改正;屆期未 停止或改正者,得連續處罰。 附件: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1年度偵字第37660號 111年度偵字第38209號   被   告 巫淑貞 女 60歲(民國00年00月0日生)             住○○市○○區○○路00號8樓之2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選任辯護人 陳彥任律師         彭敬庭律師   被   告 王建國 男 55歲(民國00年00月00日生)             住新竹縣○○市○○○街0段00巷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選任辯護人 林凱倫律師 上列被告等因違反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案件,已經 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 如下:     犯罪事實 一、巫淑貞擔任香港商柏森國際有限公司臺灣辦事處(下稱臺灣 柏森公司)負責人,王建國係臺灣柏森公司副總經理,而大 陸常州欣盛半導體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欣盛公司)、柏森 國際有限公司(下稱香港柏森公司)之負責人皆為蔡水河(所 違反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罪部分,另行通緝) ,巫淑貞、王建國均明知欣盛公司係大陸地區之營利事業, 非經主管機關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許可,並在臺灣地區設 立分公司或辦事處,不得在臺灣地區從事業務活動,詎基於 使欣盛公司未經許可即在臺灣地區從事業務活動之犯意聯絡 ,巫淑貞先於民國107年10月某時許,以臺灣柏森公司之名 義,承租址設新竹市○○路000號13樓之2雲智匯商辦大樓,作 為欣盛公司在臺辦公室之用,並由王建國於108年11月1日起 至109年5月31日止,在104人力銀行網站招募人才(如MIS資 訊工程師、數位IC研發工程師、資深ERP系統專員等)、徵選 及面試後,再將面試資料交予欣盛公司,並辦理僱用在臺工 程師苗蕙雯、呂曉菁、徐嘉宏、湯惠芳、李彥良、王國榮等 人,王建國除管理在臺工程師相關人事、薪資發放,並交付 IC設計驅動工作予在臺工程師,違法為欣盛公司在臺灣地區 從事IC設計、電路研發、載帶之業務活動。 二、案經法務部調查局桃園市調查處移送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巫淑貞、王建國於調詢及偵查中坦 承不諱,核與證人姜龍文、王國榮、林柏成、廖月霞、呂曉 菁、康世宗、湯惠芳、苗蕙雯、余承君、郭洲銘、吳坤泰、 曹銘原、陳科含、陳俊廷、葉豐彰、徐嘉宏、李彥良、曾文 南、魏逢毅於調詢時之證述互核相符,復有經濟部商業發展 署112年12月15日商登字第11200554510號函、臺灣柏森公司 104人力銀行契約書、欣盛公司工商訊息、2021臺灣大學生 常州實習就業特訓營、臺北富邦銀行欣盛公司、香港柏森公 司匯入匯款交易明細及背景資料表、109年度綜合所得稅結 算申報書、姜龍文之欣盛公司聘用通知書、房屋租賃契約書 各1份可憑,足認被告2人之自白與事實相符,被告2人犯嫌 堪以認定。 二、按行為後法律有變更者,適用行為時之法律,但行為後之法律有利於 行為人者,適用最有利於行為人之法律,刑法第2條第1項定有明 文。查被告2人行為後,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 93條之2於111年6月8日修布,並於111年00月00日生效施行 。法定刑由修正前之「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 新臺幣15萬元以下罰金」提高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或科或併科新臺幣1500萬元以下罰金」,是經比較新舊法, 自應適用被告行為時即修正前之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 係條例第93條之2規定論處。 三、核被告2人所為,均係違反修正前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 關係條例第40條之1第1項之大陸地區之營利事業,非經主管 機關許可,並在臺灣地區設立公司或辦事處,不得在臺從事 業務活動之規定,應依修正前同條例第93條之2第1項規定予 以處罰。另被告2人,就犯罪事實欄所指期間內於一定時、 地持續實行之複次行為,其行為性質,具有經常性及反覆性 ,應係集合多數犯罪行為而成立獨立犯罪型態之「集合犯」 ,為包括一罪,請以一罪論。又被告2人,就上開犯罪事實 ,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請論以共同正犯。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12  月  21  日                檢 察 官 江亮宇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12  月  26   日                書 記 官 蔣沛瑜   所犯法條: 修正前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40條之1第1項、第93 條之2第1項  修正前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40條之1 大陸地區之營利事業,非經主管機關許可,並在臺灣地區設立分 公司或辦事處,不得在臺從事業務活動;其分公司在臺營業,準 用公司法第九條、第十條、第十二條至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八條 之一、第三百八十八條、第三百九十一條至第三百九十三條、第 三百九十七條、第四百三十八條及第四百四十八條規定。 前項業務活動範圍、許可條件、申請程序、申報事項、應備文件 、撤回、撤銷或廢止許可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經濟部擬 訂,報請行政院核定之。 修正前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93條之2 違反第四十條之一第一項規定未經許可而為業務活動者,處行為 人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五萬元以下罰金 ,並自負民事責任;行為人有二人以上者,連帶負民事責任,並 由主管機關禁止其使用公司名稱。 違反依第四十條之一第二項所定辦法之強制或禁止規定者,處新 臺幣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限期命其停止或改正;屆 期未停止或改正者,得連續處罰。 附表:  編號 證人 工作內容 1 姜龍文 擔任數位IC工程師,從事業務內容為驅動IC設計 2 徐嘉宏 從事載帶封裝製程 3 李彥良 負責客戶端的面板維修、逆向工程研究、測試面板等 4 王國榮 負責電路設計 5 呂曉菁 負責電路繪圖設計 6 湯惠芳 負責電路布局繪圖工作 7 吳坤泰 擔任產品工程師,負責對臺灣晶圓廠接洽,及半導體製程開發

2024-10-28

TYDM-113-審簡-816-20241028-1

店小
新店簡易庭

給付電費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小額判決 113年度店小字第805號 原 告 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南區營業處 法定代理人 楊顯輝 訴訟代理人 林欣宜 被 告 王建國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電費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9月26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7,786元,及自民國113年9月15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7,786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後 ,得免為假執行。 理由要領 本件為小額訴訟事件,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8第1項前段之規 定,判決書得僅記載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1  日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新店簡易庭                法 官 林易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對於本件判決如有不服,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書狀,上訴於本院合議庭,並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具繕本。 當事人之上訴,非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上訴狀應記 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㈡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1  日                書記官 黃品瑄

2024-10-11

STEV-113-店小-805-20241011-1

司執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字第118111號 債 權 人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楊文鈞 債 務 人 王詠正即王建國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借款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理    由 一、強制執行由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之法院 管轄;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不明者,由 債務人之住、居所、公務所、事務所、營業所所在地之法院 管轄。強制執行法第7條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又依 同法第30條之1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規定,強制執行 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應依債權人聲請或依 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 二、債權人聲請函查債務人投保之人壽保險資料,惟債務人住所 係在新竹縣,有債務人之個人戶籍資料附卷可參。依上開規 定,本件應屬臺灣新竹地方法院管轄,債權人向無管轄權之 本院聲請強制執行,顯屬有誤,爰裁定如主文。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8   日          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李曉慧

2024-10-08

TYDV-113-司執-118111-20241008-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