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陳淑琴

共找到 16 筆結果(第 11-16 筆)

沙補
沙鹿簡易庭

清償債務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沙補字第220號 原 告 元大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財育 訴訟代理人兼送達代收人 許耀中 一、上原告與被告陳淑琴間清償債務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 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20,967元 ,應繳第一審裁判費1,000元。茲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後五 日內補正,如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 二、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但書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沙鹿簡易庭 法 官 劉國賓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書記官

2024-12-09

SDEV-113-沙補-220-20241209-1

司促
福建金門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福建金門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3年度司促字第1351號 債 權 人 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佳曉 債 務 人 陳虹妙 陳向文 陳淑琴 一、債務人陳虹妙、陳向文及陳淑琴應向債權人連帶清償新臺幣 (下同)47,232元,及自民國113年6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年息百分之2.775計算之利息,及自113年7月2日起至清償 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上開利率百分之10,逾期超 過6個月者,按上開利率百分之20計算之違約金,並連帶賠 償督促程序費用500元,否則應於本命令送達後20日之不變 期間內,向本院提出異議。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 ㈠債務人陳虹妙前於100年至104年間,邀同債務人陳向文、陳 淑琴為連帶保證人向債權人訂借「高中以上學生就學貸款」 8筆,共計354,276元,借款期限及償還辦法詳如借據所載; 倘借款人不依期償還本息時,除自逾期日起按約定利率計付 逾期利息外,另加計違約金(逾期6個月以內者,按約定利率 百分之10,逾期超過6個月以上者,按約定利率百分之20計 算)。 ㈡依借據約定,借款人有任何一宗債務不依約清償本金、利息 時,即喪失分期償還權利,債權人得終止契約,追償全部借 款本息暨違約金,詎債務人陳虹妙自113年7月1日起未依約 履行,計尚欠本金47,232元及自113年6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年息2.775%計算之利息和自113年7月2日起至清償日止, 逾期6個月以內者,按上開利率百分之10,逾期超過6個月以 上者,按上開利率百分之20計算之違約金等未清償,迭經催 討,未蒙繳納,債務人陳向文、陳淑琴既為連帶保證人,自 應負連帶清償責任,為此狀請鈞院鑒核,賜准對債務人核發 支付命令,實為德便。 ㈢釋明文件:1.就學貸款放出查詢單1紙、2.借據影本1紙。 三、本支付命令送達債務人後,如債務人未於法定不變期間內, 向本院提出異議,債權人得以本院核發之支付命令及確定證 明書為執行名義,向地方法院民事執行處聲請對債務人實施 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5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莊嘉聆

2024-12-05

KMDV-113-司促-1351-20241205-1

斗簡
北斗簡易庭

清償債務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北斗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斗簡字第343號 原 告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訴訟代理人 林家宇 被 告 陳淑琴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債務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0月17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7萬7063元,及自民國108年8月6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5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除減縮部分外)由被告負擔。 三、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7萬7063元為原   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一、本件原告原係向本院聲請核發113年度司促字第7892號支付 命令,惟被告業於法定期間內提出異議,依據民事訴訟法第 519條第1項規定,即應以原支付命令之聲請視為起訴。 二、本件原告原起訴聲明請求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7 萬7063元,及自民國99年8月11日起至104年8月31日止,按 週年利率百分之20計算之利息,並自104年9月1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5之計算之利息,暨違約金1200元 。迭經變更聲明,終變更聲明為:被告應給付原告7萬7063 元,及自108年8月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5 計算之利息(見本院卷第41頁),核屬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 聲明,於法並無不合,應予准許。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被告前向原告前手渣打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 司(下稱渣打商銀)申辦信用卡並簽訂使用契約且申請餘額 代償服務,依約被告得持卡於特約商店簽帳消費,且可由渣 打商銀以信用額度代償被告指定之款項,但被告均應於繳款 截止日前清償,詎被告未依約繳款,尚積欠如主文第1項所 示金額及利息。嗣渣打商銀將上開債權讓與原告並通知被告 後,屢經催討,未獲置理,爰本於信用卡契約及債權讓與之 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 二、被告則以:利息部分伊主張時效抗辯。伊希望可以酌留一點 時間跟原告談和解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三、本院之判斷:  ㈠原告主張前揭事實,業據提出與其所述相符之餘額代償申請 書、信用卡合約書、分攤表、債權讓與證明書、民眾日報公 告等件為證(見司促卷第9至21頁),核屬相符,且為被告 所不爭執,自堪信原告主張為真實。被告雖辯稱:利息部分 伊主張時效抗辯云云,惟利息部分原告最終僅請求被告自10 8年8月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5計算之利息 ,則於原告起訴時,此部分之利息請求權並未罹於5年消滅 時效。從而,被告前揭時效抗辯,為無理由。  ㈡綜上所述,原告本於信用卡契約及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請 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訴訟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 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由本院依 職權宣告假執行;併本於衡平之原則,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 規定,職權宣告被告得預供擔保而免為假執行。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6  日          北斗簡易庭 法 官 吳怡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不服提起上訴,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狀並表明上訴理由(須按對造人數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6  日                書記官 陳昌哲

2024-11-26

PDEV-113-斗簡-343-20241126-1

司促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3年度司促字第15422號 聲 請 人 即債權人 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佳曉 相 對 人 即債務人 林伯泓 陳淑琴 林川榆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連帶清償新臺幣壹拾壹萬壹仟玖佰伍拾柒 元,及如附表所示之利息暨違約金,並連帶賠償督促程序費 用新臺幣伍佰元,否則應於本命令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間 內,向本院提出異議。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如附件所載。三、債務人未於上開不 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支付命令及確 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2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黃菀茹 附表 利息: 本金 序號 本金 相關債務人 利息起算日 利息截止日 利息計算方式 001 新臺幣 111,957元 林川榆 林伯泓 陳淑琴 自民國113年 05月01日起 至民國113年10月28日止 年息1.775% 001 新臺幣 111,957元 林川榆 林伯泓 陳淑琴 自民國113年 10月29日起 至清償日止 年息2.775% 違約金: 本金 序號 本金 相關債務人 違約金起算日 違約金截止日 違約金計算方式 001 新臺幣 111,957元 林川榆 林伯泓 陳淑琴 自民國113年 06月02日起 至清償日止 年息逾期六個月以內者按上開利率10%計,逾期超過六個月者按上開利率20%計。 附件: (一)緣被告林伯泓於就讀景文科技大學時,邀同林川榆、陳淑琴 為連帶保證人,向原告訂借就學貸款放款借據1紙(利息利 率、逾期利息、違約金、償還方式等詳見釋明文件借據所載 ),並約定自借款人該階段學業完成或服完兵役後滿一年之 次日起開始攤還本息。倘借款人不依約償還本息時,除自逾 期日起按約定利率計付逾期利息外,對應付未付本息自應還 款日起,逾期6個月以內者按約定利率百分之十,逾期6個月 以上者,就超過部份按約定利率百分之二十計付違約金;倘 經本行將其積欠本息轉列催收款項時,則自轉列催收款項之 日起,前項所定利息及前項所定本金、遲延利息,其利率改 按轉列催收款項日本行就學貸款利率加年率1%固定計算(放 款借據第一節第六條),前項所定本金違約金及利息違約金 ,其利率改按上開遲延利率百分之十(逾期6個月內部分)或 上開遲延利率百分之二十(逾期6個月以上之超過6個月部分) 計算。 (二)惟被告未依約履行債務,訖今尚結欠本金111,957元整及如 附表所載之利息及違約金,迭經催討無效,依前訂借據約定 ,借款人有任何一宗債務不依約清償或攤還本息時,其債務 即視為全部到期,借款人及連帶保證人均喪失期限之利益, 債權人得終止契約,追償全部借款本息暨違約金,另被告林 川榆、陳淑琴既為連帶保證人,對本債務自應擔負連帶清償 責任。 (三)本件就學貸款係政策性貸款,懇請 鈞院向債務人住所送達 ,如無法送達時,酌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138條第1項之規定 ,准予寄存送達,又本件係請求給付一定數量之金錢債務。 為此依民事訴訟法第508條之規定,狀請 鈞院鑒核,迅賜對 債務人等發支付命令以維權益,實感德便。

2024-11-12

TPDV-113-司促-15422-20241112-1

台上
最高法院

債務人異議之訴

最高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台上字第1483號 上 訴 人 花南芳 訴訟代理人 倪映驊律師 被 上訴 人 許國松 陳銘祥 上列當事人間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4 月30日臺灣高等法院第二審判決(113年度上字第129號),提起 上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廢棄,發回臺灣高等法院。 理 由 一、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前訴請訴外人吳勁霖、吳金隆、吳吉 郎、吳木松、吳彩雲、顧吳美女、吳月娥、吳健榮、吳佳樺 、吳汶靜、鄭秀香、陳貞妏、陳貞吟、陳淑琴、陳富雄、陳 金冠、黃德郎等人(下稱吳勁霖等17人)拆除坐落臺北巿○○ 區○○段二小段000號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上同段00建 號即門牌號碼○○市○○區○○○○000巷00弄0號房屋(下稱系爭房 屋),並返還系爭土地及連帶給付金錢,經臺灣臺北地方法 院(下稱臺北地院)108年度重訴字第996號判決命吳勁霖等 17人拆屋還地,並連帶給付被上訴人新臺幣(下同)72萬元 本息暨按月連帶給付1萬2000元確定(下稱系爭確定判決) 。嗣被上訴人執系爭確定判決為執行名義,向臺北地院聲請 對吳勁霖等17人強制執行,伊於該院109年度司執字第69061 號強制執行事件(下稱另案執行事件)中,拍定買受系爭房 屋,經法院發給權利移轉證書而取得所有權。詎被上訴人又 持系爭確定判決聲請強制執行拆除系爭房屋,經臺北地院以 110年度司執字第62269號強制執行事件(下稱系爭執行事件 )受理。惟伊因法院拍賣而善意取得系爭房屋,非系爭確定 判決主觀效力所及,被上訴人聲請拆除伊拍得之系爭房屋, 亦違反誠信原則,屬權利濫用等情。爰依強制執行法第14條 之1第1項規定,求為命撤銷系爭執行事件強制執行程序之判 決。 二、被上訴人則以:上訴人於系爭確定判決訴訟繫屬後,因拍賣 而繼受取得系爭房屋所有權,依民事訴訟法第401條第1項規 定,應為系爭確定判決效力所及。上訴人係自真正權利人即 吳勁霖等17人受讓系爭房屋,無善意取得規定之適用。又上 訴人明知另案執行程序之拍賣公告記載系爭房屋無權占用系 爭土地且將遭拆除等情,仍投標應買,妨礙伊行使權利,伊 聲請拆除系爭房屋,自無違反誠信原則或權利濫用等語,資 為抗辯。     三、原審維持第一審所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駁回其上訴。理由 如下:   ㈠被上訴人於民國109年7月執系爭確定判決為執行名義聲請對 吳勁霖等17人為強制執行,被上訴人於另案執行事件執行程 序中,聲請將系爭房屋付拍賣,上訴人於110年4月應買得標 並繳足全部價金158萬7930元後,已取得系爭房屋權利移轉 證書;嗣被上訴人於同年5月再執系爭確定判決為執行名義 ,聲請對上訴人拍得之系爭房屋為拆屋還地之強制執行,經 臺北地院以系爭執行事件受理等事實,為兩造所不爭。  ㈡被上訴人係基於土地所有權人之地位,以所有物返還請求權 (物權)為訴訟標的,請求吳勁霖等17人拆屋還地。上訴人 投標應買系爭房屋,應為系爭確定判決既判力所及。又系爭 房屋原為吳勁霖等17人所有,另案執行事件拍賣公告亦記載 執行債務人即吳勁霖等17人為出賣人,則系爭房屋原屬吳勁 霖等17人所有之物權登記原因並無不實,上訴人非因信賴無 權處分行為登記外觀之善意第三人。上訴人主張其因信賴登 記而善意取得系爭房屋所有權,不受系爭確定判決主觀效力 所及云云,即無可採。   ㈢被上訴人依系爭確定判決尚得請求吳勁霖等17人連帶給付72 萬元本息及按月連帶給付1萬2000元,則被上訴人就其對吳 勁霖等17人之金錢債權部分聲請查封拍賣債務人吳勁霖等17 人所有之系爭房屋求償,核屬債權人之債權強制執行請求權 之正當行使。且另案執行事件之拍賣公告「使用情形」欄上 載明「應買人應特別注意系爭房屋依系爭確定判決有受拆除 之風險」之旨,足認另案執行程序應無使上訴人產生被上訴 人同意系爭房屋之拍定人得於房屋可使用期限內使用系爭土 地之信賴,上訴人於評估後仍願干冒風險投標買受,自應承 擔系爭房屋遭拆除之風險,被上訴人自無任何違背誠信原則 及濫用權利可言。    ㈣從而,上訴人依強制執行法第14條之1第1項規定,提起本件 債務人異議之訴,請求撤銷系爭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 為無理由,不應准許。  四、本院廢棄原判決之理由:    ㈠按權利之行使,不得違反公共利益,或以損害他人為主要目 的。民法第148條第1項定有明文。此項權利濫用禁止原則不 僅源自誠信原則,亦須受誠信原則之支配,不惟於權利人直 接實現權利內容的行為有其適用,即於整個法領域,無論公 法、私法、訴訟法,對於一切權利亦均有適用之餘地,故該 條項所稱「權利之行使」者,應涵攝強制執行請求權在內。 又債權人依特定之執行名義實施之強制執行,如有違反誠信 原則或權利濫用者,債務人非不得提起異議之訴,以排除執 行名義之執行力,且因誠信原則與禁止權利濫用原則並非個 別之法理,在方法論上應優先適用禁止權利濫用之次級規範 。至於是否「違反公共利益」或「以損害他人為主要目的」 而構成權利濫用,應斟酌執行名義之性質,因強制執行可以 得到之權利性質、內容、執行名義成立及執行經過,強制執 行對當事人之影響等綜合判斷,並就權利人因權利行使所能 取得之利益,與他人及國家社會因其權利行使所受之損失, 比較衡量以定之。  ㈡查:被上訴人訴請吳勁霖等17人拆屋還地及給付金錢,取得 系爭確定判決為執行名義後,先以金錢債權聲請拍賣應拆除 之系爭房屋,並於上訴人應買得標繳足全部價金158萬7930 元,取得權利移轉證書後,再執系爭確定判決為執行名義, 聲請對上訴人拍得之系爭房屋為拆屋還地之強制執行,為原 審認定之事實。被上訴人於事實審即稱:伊認為系爭房屋狀 況不佳,應該不會有人應買,如果無人應買,伊就承受下來 ,再對系爭房屋做處理,所以就把系爭房屋試著賣看看,沒 想到上訴人來應買等語(見一審卷90頁、原審卷120、124頁 )。參諸系爭房屋拍賣公告記載:最低拍賣價格152萬元。 系爭房屋為2層樓磚造建物,現已成廢墟,屋內布滿雜草及 樹木,前半部已無屋頂,後半部尚存瓦片等詞(見一審卷11 1至112頁),似見系爭房屋建材作為廢料回收之價值不高, 但拍賣底價仍高達152萬元。果爾,被上訴人明知吳勁霖等1 7人以系爭房屋占用系爭土地並無正當權源,未執系爭確定 判決聲請強制執行拆屋還地,反而據以聲請拍賣系爭房屋之 行為,是否不能認被上訴人已表示不再執系爭確定判決為執 行名義行使拆屋還地之權利,並默示同意拍定人於系爭房屋 可使用之期限內繼續使用該基地,引起拍定人 (即上訴人) 之正當信任?即滋疑義。而拍賣公告僅在使投標人就標的物 有充足之資訊,預先明瞭執行標的物之內容,而決定投標之 條件。上訴人雖知悉系爭確定判決尚包括拆屋還地,如認為 被上訴人仍有意繼續執行拆除系爭房屋,拍定人不過取得系 爭房屋拆除後廢料之價值,衡諸常情,豈會以上開與拆除系 爭房屋所得廢料價值顯不相當之高價應買?倘若被上訴人仍 有持系爭確定判決為執行名義行使拆屋還地權利之意思,竟 未明確向執行法院陳明將之記載於拍賣公告,或於執行法院 踐行詢價程序時陳述意見,使執行法院核定拍賣最低價額儘 可能與市場建材廢料價格相當(辦理強制執行事件應行注意 事項第42點第5款規定參照),善盡債權人協力執行法院公 正進行拍賣程序之義務,任由系爭房屋以高額底價拍賣程序 進行,並於上訴人拍定繳納全額價金滿足其金錢債權後,再 持系爭確定判決為執行名義聲請對上訴人強制執行拆屋還地 ,似見被上訴人僅為實現自己之權利,卻造成上訴人受有不 可預期之鉅額損失。則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行使權利係以損 害他人為主要目的,違反誠信原則,而屬權利濫用(見原審 卷35、89、112頁),是否毫不足取,非無再事研求餘地。 究竟被上訴人因系爭執行程序受返還該基地可得利益若干? 上訴人標買系爭房屋之目的為何?因系爭執行程序所受損害 若干?此與國家社會整體利益觀察,被上訴人之行為是否以 損害他人為主要目的之論斷,至有關聯。原審未遑詳查究明 ,徒以前揭理由,遽為上訴人不利之判決,亦嫌速斷。  ㈢上訴論旨,指摘原判決不當,求予廢棄,非無理由。末查, 依上訴人主張之事實,除否認其為系爭執行事件適格之債務 人外,並主張被上訴人執系爭確定判決為執行名義實施之強 制執行違反誠信原則而屬權利濫用,則上訴人除提起強制執 行法第14條之1第1項規定執行當事人不適格異議之訴外,是 否無合併提起同法第14條第1項債務人異議之訴之意思,案 經發回,宜併注意闡明釐清。又因本件所涉及之法律上爭議 不具原則上重要性,無行言詞辯論之必要,均附此敘明。 五、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 、第478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6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官 魏 大 喨 法官 李 瑜 娟 法官 林 玉 珮 法官 周 群 翔                 法官 胡 宏 文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黃 鉉 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1  日

2024-11-06

TPSV-113-台上-1483-20241106-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694號 原 告 華志建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秀令 訴訟代理人 陳志隆律師 被 告 陳永和 陳良雄 陳玉秀 黃陳惠美 陳玉蘭 蕭森法 蕭美月 蕭美金 蕭美紅 張謝素琴 盧謝愛貴 謝水龍 蕭秀琴 謝沂蓁 謝淑錦 謝倩紋 謝宥弦 謝傑 陳振和 陳淑惠 蔡陳淑琴 魏陳智慧 阮氏秋 陳玠伸 陳奕安 陳佳瑜 陳錦山 陳錦水 上 一 人 法定代理人 陳素蘭 被 告 王宏源 王昭文 王美娟 謝舜 謝清貴 林文山 謝易珊 謝佩眞 謝佩玲 謝旭焙 謝耀堂 謝穆政 謝育宗 林坤河 謝志明 謝孟宗 謝明峻 謝孟君 謝依萍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原告之訴,當事人不適格者,經審判長定期間先命補正而 未補正者,法院得不經言詞辯論,逕以判決駁回之,民事訴 訟法第249條第2項第1款定有明文。又共有物之分割,於共 有人全體有法律上之利害關係,須共有人全體始得為之,故 請求分割共有物,屬於民事訴訟法第56條第1項所稱訴訟標 的,對於共同訴訟之各人必須合一確定(最高法院42年度台 上字第318號判決參照)。是分割共有物訴訟係屬固有必要 共同訴訟,須以全體共有人為當事人,當事人始為適格。 二、經查,原告起訴請求分割坐落彰化縣○○鎮○○段000地號土地 (下稱系爭土地),因系爭土地部分登記名義人已死亡,本 院遂於民國113年7月2日發函命原告提出已死亡共有人之除 戶戶籍謄本、全體繼承人之現戶戶籍謄本、繼承系統表,有 無拋棄繼承之證明文件,並具狀追加適格當事人為被告(卷 第53-54頁)。嗣原告雖於113年7月30日具狀補正(卷第57- 68頁),然因當事人適格仍有欠缺,本院遂於113年8月6日 再次裁定命原告於113年9月2日前提出系爭土地登記名義人 謝品之長女及次女之戶籍謄本,並補正本件當事人適格,如 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該裁定於113年8月9日送達原 告,此有該裁定及送達證書(卷第325-327頁)可憑。原告 雖再於113年9月26日具狀以上開陳永和等47人及謝品長女即 張玉里(原名陳玉里,原告對張玉里之訴另裁定駁回)為被 告,然張玉里已於本件起訴日(113年6月21日)前之103年1 1月14日死亡之事實,有除戶戶籍資料(卷第518頁)可稽, 原告仍以張玉里之日治時期戶籍謄本(卷第367頁)記事欄 為空白等語為由,逕認張玉里尚生存,而未以其繼承人為被 告,顯然與事實不符,原告仍未能依前揭裁定予以補正,經 本院將對於張玉里部分裁定駁回原告之訴,則本件當事人並 不適格。除此之外,謝品於54年8月20日死亡,而謝品之長 子為陳東源,陳東源之長女為王陳秋惠,二人分別於65年2 月29日、64年11月1日死亡,又謝品、陳東源之繼承人均無 拋棄繼承等情,有戶籍謄本、本院家事法庭113年8月22日函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13年9月6日函(卷第237、239、441、 351、385頁)可參,是陳東源為謝品之繼承人,而因王陳秋 惠先於陳東源死亡,依民法第1140條規定,應由王陳秋惠之 子女代位繼承陳東源之遺產。又王陳秋惠之子女分別為王秀 蘭、王中平、王彩鳳等情,有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卷第 475-479頁)可憑,原告迄未追加王秀蘭、王中平、王彩鳳 為被告,當事人亦不適格(是否仍有其他當事人不適格情事 ,應由原告自行查明)。是原告收受本院上開裁定後,迄今 猶未補正當事人適格,是原告所訴之事實,在法律上顯無理 由,爰不經言詞辯論,逕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2項第1款 規定,判決駁回原告之訴。 三、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5  日          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陳弘仁                   法 官 徐沛然 法 官 張亦忱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 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 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5  日 書記官 黃明慧

2024-10-25

CHDV-113-訴-694-20241025-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