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陳琇琳

共找到 15 筆結果(第 11-15 筆)

審附民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因詐欺案附帶民訴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113年度審附民字第2932號                  113年度審附民字第2933號                  113年度審附民字第2934號                  113年度審附民字第2935號                  113年度審附民字第2936號                  113年度審附民字第2937號                  113年度審附民字第2938號 原 告 馮炳琪 林雅菁 劉怡君 卓岑玲 林金川 劉妙華 陳琇琳 被 告 黃聖儒 上列當事人間因本院113年度審訴字第73號詐欺等案件,經原告 等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事 實 一、原告方面:訴之聲明及陳述詳如附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 狀所載。 二、被告方面:被告未為任何聲明或陳述,亦未提出任何書狀。     理 由 一、按刑事訴訟諭知無罪、免訴或不受理之判決者,應以判決駁 回原告之訴,刑事訴訟法第503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 二、經查:  ㈠被告黃聖儒本案被訴詐欺等案件(起訴案號:臺灣臺北地方 檢察署檢察官112年度偵字第37377號),因就裁判上一罪之 同一社會基礎事實,前已由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 繫屬本院,並經本院以112年度審訴字第2098號審理在案, 而有重複起訴之情事,本院爰以113年度審訴字第73號判決 公訴不受理。  ㈡揆諸前揭規定,原告對被告黃聖儒提起之附帶民事訴訟應予 駁回,又原告等之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亦失所附麗 ,應併予駁回。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503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刑事第二十二庭 法 官 翁毓潔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對本判決如不服非對刑事判決上訴時不得上訴並應於送達後20日 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書記官 陽雅涵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2024-12-09

TPDM-113-審附民-2933-20241209-1

審附民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因詐欺案附帶民訴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113年度審附民字第2932號                  113年度審附民字第2933號                  113年度審附民字第2934號                  113年度審附民字第2935號                  113年度審附民字第2936號                  113年度審附民字第2937號                  113年度審附民字第2938號 原 告 馮炳琪 林雅菁 劉怡君 卓岑玲 林金川 劉妙華 陳琇琳 被 告 黃聖儒 上列當事人間因本院113年度審訴字第73號詐欺等案件,經原告 等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事 實 一、原告方面:訴之聲明及陳述詳如附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 狀所載。 二、被告方面:被告未為任何聲明或陳述,亦未提出任何書狀。     理 由 一、按刑事訴訟諭知無罪、免訴或不受理之判決者,應以判決駁 回原告之訴,刑事訴訟法第503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 二、經查:  ㈠被告黃聖儒本案被訴詐欺等案件(起訴案號:臺灣臺北地方 檢察署檢察官112年度偵字第37377號),因就裁判上一罪之 同一社會基礎事實,前已由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 繫屬本院,並經本院以112年度審訴字第2098號審理在案, 而有重複起訴之情事,本院爰以113年度審訴字第73號判決 公訴不受理。  ㈡揆諸前揭規定,原告對被告黃聖儒提起之附帶民事訴訟應予 駁回,又原告等之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亦失所附麗 ,應併予駁回。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503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刑事第二十二庭 法 官 翁毓潔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對本判決如不服非對刑事判決上訴時不得上訴並應於送達後20日 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書記官 陽雅涵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2024-12-09

TPDM-113-審附民-2936-20241209-1

審附民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因詐欺案附帶民訴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113年度審附民字第2932號                  113年度審附民字第2933號                  113年度審附民字第2934號                  113年度審附民字第2935號                  113年度審附民字第2936號                  113年度審附民字第2937號                  113年度審附民字第2938號 原 告 馮炳琪 林雅菁 劉怡君 卓岑玲 林金川 劉妙華 陳琇琳 被 告 黃聖儒 上列當事人間因本院113年度審訴字第73號詐欺等案件,經原告 等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事 實 一、原告方面:訴之聲明及陳述詳如附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 狀所載。 二、被告方面:被告未為任何聲明或陳述,亦未提出任何書狀。     理 由 一、按刑事訴訟諭知無罪、免訴或不受理之判決者,應以判決駁 回原告之訴,刑事訴訟法第503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 二、經查:  ㈠被告黃聖儒本案被訴詐欺等案件(起訴案號:臺灣臺北地方 檢察署檢察官112年度偵字第37377號),因就裁判上一罪之 同一社會基礎事實,前已由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 繫屬本院,並經本院以112年度審訴字第2098號審理在案, 而有重複起訴之情事,本院爰以113年度審訴字第73號判決 公訴不受理。  ㈡揆諸前揭規定,原告對被告黃聖儒提起之附帶民事訴訟應予 駁回,又原告等之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亦失所附麗 ,應併予駁回。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503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刑事第二十二庭 法 官 翁毓潔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對本判決如不服非對刑事判決上訴時不得上訴並應於送達後20日 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書記官 陽雅涵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2024-12-09

TPDM-113-審附民-2934-20241209-1

審附民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因詐欺案附帶民訴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113年度審附民字第2932號                  113年度審附民字第2933號                  113年度審附民字第2934號                  113年度審附民字第2935號                  113年度審附民字第2936號                  113年度審附民字第2937號                  113年度審附民字第2938號 原 告 馮炳琪 林雅菁 劉怡君 卓岑玲 林金川 劉妙華 陳琇琳 被 告 黃聖儒 上列當事人間因本院113年度審訴字第73號詐欺等案件,經原告 等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事 實 一、原告方面:訴之聲明及陳述詳如附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 狀所載。 二、被告方面:被告未為任何聲明或陳述,亦未提出任何書狀。     理 由 一、按刑事訴訟諭知無罪、免訴或不受理之判決者,應以判決駁 回原告之訴,刑事訴訟法第503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 二、經查:  ㈠被告黃聖儒本案被訴詐欺等案件(起訴案號:臺灣臺北地方 檢察署檢察官112年度偵字第37377號),因就裁判上一罪之 同一社會基礎事實,前已由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 繫屬本院,並經本院以112年度審訴字第2098號審理在案, 而有重複起訴之情事,本院爰以113年度審訴字第73號判決 公訴不受理。  ㈡揆諸前揭規定,原告對被告黃聖儒提起之附帶民事訴訟應予 駁回,又原告等之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亦失所附麗 ,應併予駁回。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503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刑事第二十二庭 法 官 翁毓潔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對本判決如不服非對刑事判決上訴時不得上訴並應於送達後20日 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書記官 陽雅涵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2024-12-09

TPDM-113-審附民-2938-20241209-1

訴聲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聲字第23號 聲 請 人 即 原 告 李麗文 代 理 人 李鳴翱律師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即被告陳琇琳間請求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 事件(104年度重訴字第496號),聲請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 記,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訴訟標的基於物權關係,且其權利或標的物之取得、設定 、喪失或變更,依法應登記者,於事實審言詞辯論終結前, 原告得聲請受訴法院以裁定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前 項聲請,應釋明本案請求。法院為裁定前,得使兩造有陳述 意見之機會,民事訴訟法第254條第5項、第6項分別定有明 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伊與相對人間請求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事件 ,伊起訴請求相對人移轉登記新北市○○區○○段○○○段000○000 0地號土地(應有部分依序為1/7、583/7000,下合稱系爭土 地)所有權(案列本院104年度重訴字第496號,下稱本案訴 訟),為使第三人知悉訟爭情事,俾阻卻因信賴登記而善意 取得系爭土地所有權,避免確定判決效力所及之第三人受不 測之損害,爰依民事訴訟法第254條第5項規定,聲請裁定就 系爭土地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等情。 三、經查,聲請人提起本案訴訟,係以買賣契約及民法第348條 第1項規定為訴訟標的(見本院卷四第99至100頁),並請求 相對人將系爭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予聲請人(見本院卷四第 93至94頁)。經核原告起訴主張之訴訟標的屬債權之法律關 係,與民事訴訟法第254條第5項規定「訴訟標的基於物權關 係」之要件不符,自不得執此聲請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 從而,聲請人依民事訴訟法第254條第5項規定,聲請許可為 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另聲請人之聲 請既為無理由,相對人自無依民事訴訟法第254條第6項後段 規定陳述意見之必要,附此敘明。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5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賴彥魁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5  日                 書記官 黃頌棻

2024-11-15

PCDV-113-訴聲-23-20241115-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