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清算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91-200 筆)

司執消債清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清算事件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08年度司執消債清字第5號 債 務 人 蘇珈瑩即蘇美玲 代 理 人 陳昭全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當事人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如附表所示清算財團財產以如附表所示之處分方法處分之。   理 由 一、按債權人會議得議決清算財團之管理及其財產之處分方法、 營業之停止或繼續、不易變價之財產返還債務人或拋棄,消 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同)第118 條定有明文。次按法院不 召集債權人會議時,得以裁定代替其決議;但法院裁定前應 將第101條規定之書面通知債權人,復為第121 條第1 項所 明定。 二、本件債務人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業經本院以106年度 消債清字第65號裁定自108年1月28日下午5時起開始清算程 序,並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清算程序在案,有該裁定附卷 足憑(見本院卷一第4 頁)。另債務人有無擔保及無優先權 債權人共計7人,有本院114年1月22日公告確定之債權表在 卷可考(見本院卷四第152頁)。查債務人於開始清算時繼 承其父親蘇當臨之財產,於開始清算後復繼承其兄蘇志文之 財產,其中附表編號1至4所示之不動產,參考神碟國際不動 產估價師事務所(下稱神碟事務所)鑑定價值,附表編號7 至12所示之不動產,參考111年公告現值,選任管理人予以 變價,以附表所示之價值為上開不動產第1次拍賣之底價, 同時為保障債權人受償權益,宜將拍賣次數略多於強制執行 法所定不動產拍賣次數,始得認有變價不易之虞。是分別將 拍賣次數訂定為8次、7次,如未拍定,則足認系爭不動產確 實變價不易,為免程序浪費,系爭不動產即應予返還債務人 。又附表編號5部分,據神碟事務所查覆,地上權因未記載 存續期間及是否支付地租不明,而其上建物亦恐已滅失,無 從估價,是以返還債務人為處分方法。復斟酌本件清算財團 之規模及事件之特性,依首揭規定,不再召集本件債權人會 議,本院並已於108年4月24日、113年10月16日函知各債權 人有關第101 條所規定之書面,爰以裁定代替本件債權人會 議之決議如主文。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顏淑華  附表: 編號 財產明細 價值 (新臺幣) 處分方法 備註 1 新北市○○區○○段000000地號土地(權利範圍1/40) 50,000元 選任管理人予以變價。以左列金額為第1次拍賣底價,拍賣次數為8次,每次再行拍賣酌減數額不得逾前次拍賣底價20%。拍賣程序終結未為拍定者,返還債務人。拍定價額扣除優先債權及財團費用後,按本件清算程序中之債權表比例分配予各債權人。 繼承蘇當臨之遺產,參考神碟事務所鑑定價值列計價值。 2 新北市○○區○○段000000地號土地(權利範圍1/40) 80,000元 3 臺北市○○區○○段○○段00地號土地(權利範圍410/40000) 1,890,000元 4 臺北市○○區○○段○○段000○號建物(權利範圍1/4) 230,000元 5 新北市○○區○○段0000地號土地之地上權(設定範圍178.41平方公尺,權利範圍為公同共有1/5)及2654建號建物(權利範圍為公同共有1/1) 0元 返還債務人。 繼承蘇當臨、蘇志文之遺產,據神碟事務所查覆,地上權因未記載存續期間及是否支付地租不明,而其上建物亦恐已滅失,無從估價。 6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1年度司執字第62010號變價分配款 784,728元 按本件清算程序中之債權表比例分配予各債權人。 繼承蘇志文遺產:臺北市○○區○○段○○段000○號建物及其座落之40地號土地(權利範圍各為公同共有410/40000、1/4) 7 新北市○○區○○段0000地號土地(權利範圍1/90) 970,000元 選任管理人予以變價。以左列金額為第1次拍賣底價,拍賣次數為7次,每次再行拍賣酌減數額不得逾前次拍賣底價20%。拍賣程序終結未為拍定者,返還債務人。拍定價額扣除優先債權及財團費用後,按本件清算程序中之債權表比例分配予各債權人。 繼承蘇志文遺產,參考111年公告現值列計價值。 8 新北市○○區○○段000000地號土地(權利範圍1/90) 5,000元 9 新北市○○區○○段000000地號土地(權利範圍1/90) 50,000元 10 新北市○○區○○段000000地號土地(權利範圍1/90) 40,000元 11 新北市○○區○○段000000地號土地(權利範圍為1/120) 20,000元 12 新北市○○區○○段000000地號土地(權利範圍為1/120) 30,000元 13 現金 90,145元 按本件清算程序中之債權表比例分配予各債權人。 債務人父親蘇當臨於臺北西園郵局存款270,435元,債務人與蘇美惠、蘇美娟各繼承1/3

2025-03-10

SLDV-108-司執消債清-5-20250310-9

消債清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清算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清字第3號 債 務 人 王宛菁即王宛芬 代 理 人 王裕鈞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清算,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王宛菁即王宛芬自民國114年3月10日下午4時起開始清算 程序,並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清算程序。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債務人王宛菁即王宛芬向金融機構 辦理信用貸款、信用卡契約等,致積欠無擔保債務計新臺幣 (下同)7,751,728元,因無法清償債務,乃於民國113年10 月間向本院聲請前置調解,惟因未有還款能力,而於113年1 2月17日調解不成立,因聲請人有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 償之虞,復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更生程序或宣告破產,爰依法 聲請准予裁定清算等語。 二、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本條例 所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 (下稱消債條例)第3條定有明文。衡以消費者與金融機構 間債之關係之發生,係依契約自由原則及相互間之信賴為基 礎,此為社會經濟活動得以維繫及發展之重要支柱,債務人 經濟窘迫,固不應任其自生自滅,債權人一方之利益,仍不 能因之摒棄不顧。是債務人於協商程序中,自應本於個人實 際財產及收支狀況,依最大誠信原則,商討解決方案。如終 究不能成立協商,於聲請更生或清算時,法院審酌上開條文 所謂「不能清償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自宜綜衡債務人全部 收支、信用及財產狀況,評估是否因負擔債務,而不能維持 最基本之生活條件;所陳報之各項花費,是否確屬必要性之 支出;如曾有協商方案,其條件是否已無法兼顧個人生活之 基本需求等情,為其判斷之準據。 三、經查:  ㈠聲請人前向金融機構辦理辦理信用貸款、信用卡契約等,致 積欠無擔保債務計7,751,728元,前即因無法清償債務,而 於113年10月間向本院聲請前置調解,嗣因無法負擔債權人 所提還款方案而於113年12月17日調解不成立等情,有114年 1月2日清算聲請狀所附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前置協商 專用債權人清冊、債權人清冊、信用報告、調解不成立證明 書等件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25-26、29-35、41-45頁),堪 信為真實。  ㈡聲請人現無業,每月領取勞工保險老年年金給付21,828元, 名下有2筆公同共有土地,1990年出廠之汽車1輛,113年10 月22日變更要保人之○○○○人壽保險解約金共100,407元,111 年申報所得378,646元,112年無申報所得,現未投保勞工保 險等情,此有114年1月2日清算聲請狀所附財產及收入狀況 說明書、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及財產資料歸屬清單 、勞保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11 4年2月27日函、領取勞工保險老年年金給付存摺內頁明細等 件附卷可證(見調解卷、本院卷第15-23、63-100頁)。則查 無聲請人有其他收入來源,佐以聲請人領取勞工保險老年年 金給付存摺內頁明細為證,則以聲請人每月領取勞工保險老 年年金給付21,828元作為核算其現在償債能力之基礎,應能 反映真實收入狀況。  ㈢至聲請人個人日常生活必要費用部分,審酌聲請人負債之現 況,基於社會經濟活動之互賴及誠信,該日常生活所需費用 ,自應節制開支,不得有超越一般人最低生活標準之享受, 否則反失衡平,本院依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參酌衛福 部社會司所公告歷年最低生活費標準,臺南市114年度之每 人每月最低生活費為15,515元之1.2倍為18,618元,則聲請 人每月最低生活費除有特殊情形並有證據證明者外,自宜以 此為度,始得認係必要支出。聲請人主張每月個人必要生活 費為17,076元,低於上開標準18,618元,亦認可採。 ㈣綜上所述,以聲請人現每月之收入21,828元為其償債能力基 準,扣除其每月個人必要生活費17,076元後僅餘4,752元, 而聲請人目前負債總額為7,751,728元(未扣除保險解約金 ),以上開餘額按月攤還結果,約百年餘期間始能清償完畢 ,堪認聲請人確有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之情事。 從而,聲請人主張已不能清償債務,聲請本院准予清算,依 所舉事證及本院調查結果,即無不合。 四、末按「法院開始清算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 ,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 ,得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必要時得選任律師 、會計師或其他適當之自然人或法人一人為監督人或管理人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83條第1項、第16條第1項分別 定有明文。本件聲請人其目前收入及財產狀況,不能履行債 務,未償之債務亦屬不能清償,有如上述。從而,聲請人聲 請清算,洵屬有據,應予准許,爰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清 算程序。 五、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1條第1項、第83條第1項、第16條 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消債法庭  法 官 李姝蒓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本裁定已於114年3月10日下午4時公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張鈞雅

2025-03-10

TNDV-114-消債清-3-20250310-2

消債清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清算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清字第16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 人 凃昇佐 代 理 人 黃懷萱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清算,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應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繳聲請費用新臺幣1,000 元及預納郵務送達費用新臺幣10,730元,逾期未繳納,即駁回清 算之聲請。   理  由 一、按聲請更生或清算,徵收聲請費新臺幣(下同)1,000元, 郵務送達費及法院人員之差旅費不另徵收。但所需費用超過 應徵收之聲請費者,其超過部分,依實支數計算徵收。前項 所需費用及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之必要費用,法院得酌定相 當金額,定期命聲請人預納之,逾期未預納者,除別有規定 外,法院得駁回更生或清算之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 6條定有明文。再按債務人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51條第 1項聲請法院調解,徵收聲請費1,000元,債務人於法院調解 不成立之日起20日內,聲請更生或清算者,以其調解之聲請 ,視為更生或清算之聲請,不另徵收聲請費,消費者債務清 理條例第153條之1第1項、第2項亦有明定。 二、查,本件聲請人前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51條第1項之規 定向本院聲請調解(本院113年度南司消債調字第905號),於 民國114年1月10日調解不成立,經本院核發調解不成立證明 書,惟聲請人遲至同年2月3日始向本院提出清算之聲請,有 消費者債務清理清算聲請狀上之收文章戳可查(見本院卷第 9頁),已逾上開調解不成立之日起20日,依前揭規定,聲 請人調解之聲請未能視為清算之聲請,應繳納清算聲請費用 1,000元。又聲請人聲請清算,有預納郵務送達費之必要, 依聲請人所陳報之債權人及債務人之人數,連同聲請人合計 23人,暫以每人10次,每次郵務送達費51元估算,並扣除尚 應繳納之聲請費1,000元,應預納10,730元【計算式:23×51 ×10-1000=10730】。茲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條第3項之 規定,限聲請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如數補繳,逾期 不繳,即駁回其聲請,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消債法庭法 官 俞亦軒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鄭伊汝

2025-03-10

TNDV-114-消債清-16-20250310-1

消債清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清算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清字第165號 聲 請 人 即 債 務人 陸美芬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清算,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更生或清算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 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法 院就更生或清算之聲請為駁回裁定前,應使債務人有到場陳 述意見之機會。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8 、11條定有明文。又依消債條例第82條規定,法院裁定開始 清算程序前,得依職權訊問債務人、債權人及其他關係人, 並得定期命債務人據實報告清算聲請前2 年內財產變動之狀 況,債務人違反此報告義務者,法院得駁回清算之聲請。參 其立法理由為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前,為判斷是否開始清 算程序,自得訊問債務人、債權人及其他關係人,並命債務 人報告其財產變動之狀況,以為裁定之參酌;清算程序係為 保護有清理債務誠意之債務人而設,債務人違反前項報告義 務,足認其欠缺進行清算之誠意,且無聲請清算之真意,自 無加以保護之必要。蓋債務人於法院裁准消費者債務清理程 序開啟前,基於謀求自身經濟生活清算之目的,當以積極誠 實之態度,配合法院進行各項程序。法院雖依消債條例第9 條之規定,有依職權調查必要之事實及證據之責,然基於債 務人對自身財務、信用、工作之狀況,本應知之最詳之理, 且按消債條例第82條之意旨,苟債務人怠於配合法院調查, 或有不實陳述之情形,法院亦得駁回債務人之聲請,顯見消 債條例藉由課予債務人協力義務之方式,以示其確有債務清 理之誠意。 二、經查,聲請人聲請清算,因未據提出完足事證以釋明其自己 財產及收入狀況及有何不能清償債務之情事,本院無從加以 斟酌認定是否具備清算之要件,本院遂於民國113年12月26 日裁定命聲請人於裁定送達翌日起7日內,補提如該裁定附 件所示事項,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聲請,然聲請人雖於114 年1月20日具狀陳報其未領取任何補助和退休金,並表示上 開裁定附件所示其餘事項會再補正云云,惟聲請人迄今仍未 補正,亦未陳明有何正當事由向本院請求延展補正期限,有 民事補正狀、收文、收狀資料查詢清單附卷可稽,致本院無 從審查聲請人收入及支出狀況是否確實,以及是否符合清算 要件,其聲請清算自屬要件不備,應駁回其聲請。 三、至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1條之1雖規定法院就更生或清算 之聲請為駁回裁定前,應使債務人有到場陳述意見之機會, 然其立法理由為:「為保障更生或清算聲請程序債務人之聽 審請求權,法院於裁定駁回更生或清算之聲請前,應使債務 人有到場陳述意見之機會,爰設本條」。而所謂「聽審請求 權」,乃法院就聲請人於充分提出聲請所據之主張及事證, 經審核後,就該聲請人是否有無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 債務之虞等情事,或有無除外事項等實體事由有所不足,而 認應予駁回時,始應依法通知其到場陳述意見,此觀同條例 第8、44條自明。至聲請人所應補正事項尚有缺漏,經本院 定期命補正,且經過相當時日仍未補正,致使本院依其狀載 內容無從認定符合清算之法定程式與要件,尚無通知聲請人 到場陳述意見之必要,併此指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施介元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曾怡嘉

2025-03-10

TNDV-113-消債清-165-20250310-2

消債清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清算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清字第26號 聲 請 人 即 債 務人 李春生 上列聲請人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聲請清算,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提如附表所示相關資料證明 到院,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聲請。   理 由 一、聲請更生或清算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 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消 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8條定有明文。 二、查本件聲請人具狀聲請清算,並未提出如附表所示相關資料 證明到院,爰定期命補正,如逾期未補正,則駁回其聲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消債法庭 法 官 施介元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曾怡嘉 附表 1.提出聲請人之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保險業通報作業 資訊系統資料查詢結果回覆書,並就回覆書內容提出現有保單 價值準備金證明。  2.請說明聲請人有無領取政府、社福單位或慈善團體發給之中低 收入戶補助或其他津貼補助(例如生活補助等)、勞工退休金 或其他退休金?若有,起迄期間及金額為何,並應檢附完整證 明文件(如受領單據或存摺影本)(已提出者無需重複提出)。 3.聲請人如有以自己名義購買基金、股票、人壽保險單、投資型 保險單、儲蓄型保險單或類似之有價證券等其他財產或收入、 持有之貴重物品,及銀行存款、日常使用之交通工具,縱屬小 額或價值不高,亦應據實陳報,並為陳明其名稱、種類、數量 、所在地、現值金額及提出相關證明文件資料影本(如保險單 、平日往來銀行金融帳戶存摺,含定存及活儲、銀行名稱、帳 號首頁及迄至聲請日止之內頁、最近2年交易紀錄),請再予 查明財產資料是否漏未記載,如有,請重新提出財產資料。如 經本院查獲有虛偽或隱匿或脫產行為,依法可裁定駁回本件聲 請。        4.提出臺南市○○區○○段000地號土地最新第一類土地登記謄本。 5.陳報財產狀況說明書財產目錄編號01房屋之價值,並提出相 關證明。 6.說明聲請人每月收入不足支出,由何人支應及其每月支應金額 。

2025-03-10

TNDV-114-消債清-26-20250310-1

消債清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清算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清字第25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紀師緯即紀三民 代 理 人 趙興偉律師(法律扶助律師) 上列當事人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補正如附件所示事項,逾期不 補正,即駁回聲請。   理 由 一、按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8條規定:「聲請更生或清算不合 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 以補正者,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二、本件聲請人聲請清算,尚應補正如附件所示事項,爰定期命 補正,如逾期未補正,則駁回其聲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第三庭法 官 張益銘 附件: 一、請提出聲請人、受扶養人紀鈞泓、紀婯妍最新勞保被保險人 資料清單、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111至112年綜 合所得稅各類所得清單。 二、請聲請人提出自「聲請清算迄今」,每月收入數額、原因及 種類,詳細列表並製作表格,及提出相關證明文件,並提出 最近6個月薪資單(聲請人如非臨時工或無固定雇主,請勿 僅提出切結書以作薪資證明文件)。   三、請說明聲請人及受扶養人聲請清算後,每月必要支出之具體 數額(請分別列出項目及數額後自行計算加總,勿僅書寫如 附件),並提出相關單據。若欲以每月必要生活支出以桃園 市最低生活費用1.2倍計算,亦請提出此主張(即114年度為 20,122元)。 四、查聲請人之成年子女紀鈞泓、紀婯妍現年約為22歲(00年0 月生),請說明其等有何受扶養之必要性、每月如何支付扶 養費,並提出其不能維持生活而無謀生能力之證明資料。 五、請說明聲請人、受扶養人有無領取社會救助補助金(例如: 房屋補助款、中低收或低收入戶補助款等)?如有,其數額 、期間為何,並提出相關證明文件;如無,請提出切結書。        六、請提出聲請人、受扶養人於各金融機構(含郵局、薪資存摺 、證券存摺、集保存摺等)之全部存摺封面,及自111年11 月起至本裁定送達之日止完整之存摺內頁影本或帳戶歷史交 易明細,勿僅提出最後一頁或餘額證明書,如有經併為一筆 之「彙總登摺」之資料時,請提出該期間歷史交易明細;如 有非薪資之存款,並請逐筆說明各項存款之原因、來源及性 質。 七、請說明聲請人、受扶養人有無約定為要保人之人壽保單及儲 蓄性、投資性保單(包括聲請更生前二年內將要保人自聲請 人變更為其他人部分)。若有請提出相關資料並陳報現有保 單價值準備金及依約可領取之保險給付項目、金額。聲請人 如何繳納該保費?該保單價值,是否願折算為金錢納入更生 方案中。若無,則請提出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保 險業通報作業資訊系統資料查詢結果表。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李毓茹

2025-03-10

TYDV-114-消債清-25-20250310-1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選派清算人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字第2號 聲 請 人 潘正屏律師即育鋐開發工程有限公司之清算人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育鋐開發工程有限公司展延清算期間事 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清算人應於就任後15日內,將其姓名、住所或居所及就任 日期,向法院聲報;清算人就任後,應即檢查公司財產情形 ,造具資產負債表及財產目錄,送交各股東查閱;清算人應 於6個月內完結清算;不能於6個月內完結清算時,清算人得 申敘理由,向法院聲請展期,公司法第83條第1項、第87條 第1項、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又上開規定於有限公司之清算 準用之,公司法第113條亦規定甚明。是以清算期間原則上 自清算人就任之日起算6個月即告屆滿,清算人如認無法如 期完成清算,自應向法院聲請延展,以利主管機關為監督上 必要之檢查及管理,並保障股東及公司債權人之權益。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於民國113年9月6日經本院選派 為育鋐開發工程有限公司(下稱育鋐公司)之清算人,嗣即 陸續接獲財政部南區國稅局、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屏東分署之 欠繳稅款、勞健保費用等通知。另聲請人已於113年11月間 向經濟部中部辦公室聲請育鋐公司之解散登記,於114年2月 獲經濟部函准核備在案,再據以聲請育鋐公司之稅籍註銷及 同時申請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因恐主管機關作業時間 ,致未能於法定期間內完結清算事宜,為此請求展延清算期 限等語。 三、經查,本院前雖於113年9月6日以113年度司字第2號裁定選 派聲請人為育鋐公司之清算人,然聲請人於113年9月13日收 受該裁定後,迄未為同意就任之承諾,亦未依法提出相關資 料,向本院聲報就任清算人及就任日期等情,經本院電知, 迄今仍未依法補正,參諸前開說明,尚不能認為聲請人係合 法之育鋐公司清算人,自無從起算6個月之清算期限,故聲 請人為前揭清算展期之聲請,自屬無據,不應准許,應予駁 回。本件如有違反公司法第113條準用同法第83條第1項、第 87條第3項等規定,得裁處罰鍰,附此敘明。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沈蓉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鄒秀珍

2025-03-10

PTDV-113-司-2-20250310-4

消債清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清算事件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清字第71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 人 曾子藺 上列當事人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曾子藺自民國114年3月7日中午12時起開始清算程序。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清算程序。   理 由 一、按更生方案未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59 條、第60條規定可決時,除有該條例第12條、第64條規定之 情形外,法院應以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消債條例第61條第1 項定有明文。又法院開始清算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 、日、時,並即時發生效力,復為消債條例第83條第1 項所 明定。 二、經查:  ㈠聲請人前聲請更生,經本院以112年度消債更字第97號裁定自 民國113年2月5日中午12時起開始更生程序。聲請人於更生 程序進行中之113年4月3日,提出分6年、72期、每期清償新 臺幣(下同)5,000元,清償總額為360,000元之更生方案, 而未獲債權人會議可決,經核閱113年度司執消債更字第20 號更生事件全卷自明。是本件更生方案未經債權人會議可決 之事實,首堪認定。  ㈡關於聲請人之收入部分,聲請人現受僱於香港商世界健身事 業有限公司高雄分公司,每月所得平均約為44,678元,有薪 資明細可佐,堪信屬實。至聲請人之支出部分,聲請人陳稱 每月必要支出為24,499元,惟未提出全部單據供本院審酌, 應依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規定,以114年衛生福利部公 告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之1.2倍計算之數額18,618元為計算 基準。又聲請人之母,年約51歲,罹有重症,110至111年無 所得,名下有2筆不動產,有戶籍謄本、全民健康保險重大 傷病核定審查通知書、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11 0至111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可參,本院審酌上 情,並衡以其母名下雖有不動產,惟未變價前亦非實質所得 而可用以支付生活費,堪認有受聲請人扶養之必要。又其母 之扶養義務應由聲請人、聲請人之父及聲請人之手足共同負 擔,是依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2項規定,以上開每人每月最 低生活費1.2倍計算,聲請人應負擔之扶養費為6,206元(計 算式:18,618÷3=6,206),則聲請人主張低於上開金額之扶 養費5,000元,應屬確實。  ㈢承上,本院審酌聲請人提出之更生方案,以其於更生方案履 行期間可處分所得總額3,216,816元(計算式:44,678×72=3 ,216,816),扣除必要生活費共計1,700,496元(計算式: 【18,618+5,000】×72=1,700,496)後,所剩餘額為1,516,3 20元(計算式:3,216,816-1,700,496=1,516,320)。而聲 請人名下無清算價值財產,依消債條例第64條之1第2款規定 ,須逾4/5即1,213,056元(計算式:1,516,320×4/5=1,213, 056)已用於清償,始足認聲請人已盡力清償,惟聲請人提 出之更生方案清償總額為360,000元,尚低於上開金額,難 認已盡力清償。 三、綜上,本件與消債條例第64條第1項前段關於得逕行裁定認 可更生方案此規定之要件不合。又本件查無消債條例第12條 規定之情形,本院得依消債條例第61條第2項規定,於向聲 請人、債權人曉諭更生程序轉換為清算程序之法律效果,使 其等有陳述意見之機會後,依同條第1項規定裁定開始清算 程序,並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清算程序。至同條第3項固 規定:「第1項裁定得為抗告,並於裁定確定時,始得進行 清算程序」,惟參於101年1月4日增訂該規定之立法理由, 係指倘聲請人爭執本件有消債條例第12條、第64條所定情形 ,而不應受法院開始清算程序之裁定者,得提起抗告以為救 濟,且於本裁定確定時,始由司法事務官進行清算程序,並 非指各債權人均得對本裁定提起抗告,附此敘明。 四、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庭 法 官 廖鈞霖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洪甄廷

2025-03-07

PTDV-113-消債清-71-20250307-1

消債清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清算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清字第19號 聲 請 人 即債務人 毛雅琪 代 理 人 李典穎律師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清算,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二十日內,補正如附件所示事項資料到 院。   理 由 一、按聲請更生或清算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 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8條定有明文。次 按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前,得依職權訊問債務人、債權人 及其他關係人,並得定期命債務人據實報告清算聲請前2年 內財產變動之狀況。債務人違反前項報告義務者,法院得駁 回清算之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82 條定有明文。聲請更生或清算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 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法院應定期間 先命補正,復為消債條例第8條所明定。 二、本件債務人具狀聲請清算,未提出如附件所示文件及資料到 院,爰定期命補正,如逾期未補正,則駁回其聲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許曉微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董士熙 附件: 一、請提出聲請人於郵局或金融機構「全部」帳戶自111年9月起 迄今之存摺封面及內頁影本(應補登存摺至本裁定送達日) 或歷史交易明細。不論是否常用,均需提供,請勿漏報,以 免有隱匿財產之虞。 二、請提出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之「保險業通報作業 資訊系統資料表查詢結果表」(不論有無保險,均請提出) ,說明有無以聲請人為要保人或被保險人之商業保單(人壽 保單、儲蓄性保單、投資型保單)?如有,請提出各該保險 公司出具之證明,進一步說明每期應繳納之保險費若干?如 何支付?各該保險契約迄今之保單價值或解約金若干?該保 單價值,是否願折算為金錢納入更生方案中?   三、聲請人有無汽車、機車?如有,請提出行車執照。 四、請說明聲請人自111年9月起至113年8月止,及113年9月起至 今之收入(如薪資、獎金、佣金、政府補助等一切收入), 並提供相關證明。並說明:  ㈠如為薪資所得,請提出最近6個月薪資單或薪資證明文件。  ㈡聲請人於上開期間有無領取社會福利補助款或其他政府發放 之津貼?如有,請分項條列式列出領取項目、金額、期間, 並提出領有補助之相關證明資料。(如有資料,請依上述二 時段分段說明)  ㈢聲請人提出切結書稱每月收入為4,008元,但陳報之個人支出 卻為19,172元,遠高於每月收入,請說明是否有其他收入? 或是有來自子女給付之扶養費或親友接濟?如是,親友姓名 及給付金額、期間為何? 五、請說明聲請人有無領取勞保給付或國民年金給付? 六、聲請人113年9月至今(即聲請清算後)之每月支出金額為何 ?

2025-03-07

TYDV-114-消債清-19-20250307-1

消債清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清算事件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清字第73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 人 陳有燦 代 理 人 孫大昕律師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清算,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陳有燦自民國114年3月7日中午12時起開始清算程序。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清算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於法院裁定開 始更生程序或許可和解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依本條 例所定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法院開始清算程序之裁定, 應載明其年、月、日、時,並即時發生效力,消費者債務清 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3條、第80條前段、第83條第1項 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得命司法事 務官進行清算程序,復為消債條例第16條第1項前段所明定 。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已知積欠債務達新臺幣(下同)578, 768元,有不能清償之情,且曾於民國113年6月間,與最大 債權金融機構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消費者債 務清理前置協商,惟調解不成立。又聲請人未經法院裁定開 始更生程序或許可和解或宣告破產,爰聲請准予裁定清算等 語。 三、經查:  ㈠聲請人之上開主張,業據其提出財團法人聯合徵信中心當事 人綜合信用報告書、110至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 清單、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勞保職保被保險人 投保資料表、農保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等件為證,並有本院 調解程序筆錄可稽。是聲請人既與債權人前置協商不成立, 其提出本件聲請,於法有據。  ㈡關於聲請人收入部分,聲請人現因病無法工作由其配偶資助 生活費,有診斷證明書可參,且聲請人112年無所得,現投 保農保,顯未受僱於任何公司或商號,堪信屬實。至聲請人 之支出部分,聲請人陳稱每月必要支出共為17,076元,雖未 提出全部單據供本院審酌,惟低於依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 項規定,以114年衛生福利部公告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之1.2 倍計算之數額18,618元,應屬確實。  ㈢綜上,聲請人每月所得扣除必要生活費後,已無剩餘。聲請 人名下固有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之保單,有該公司保 單資料可參,惟本院審酌上開保單未解約前尚無法用以清償 ,而聲請人積欠之債務至少已達2,322,408元,亦有債權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之陳報狀可考,堪認聲請人 確有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之情形,而有清算之原 因。此外,本件查無聲請人有消債條例所定應駁回清算聲請 之事由存在,則聲請人所為聲請,應屬有據,爰命司法事務 官進行本件清算程序。 四、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庭 法 官 廖鈞霖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洪甄廷

2025-03-07

PTDV-113-消債清-73-2025030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