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擔保提存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11-220 筆)

司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聲字第1966號 聲 請 人 張春金 相 對 人 洪秀蓉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13年度存字第469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金 新臺幣56,667元,准予返還。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或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 利之證明而未證明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 返還其提存物。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 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第106條分別定有 明文。所謂訴訟終結,在准予停止執行所供擔保之情形,因 該擔保係為保障受擔保利益人因不當停止強制執行程序所受 損害而設,倘執行法院已依停止執行裁定停止執行之程序, 嗣因准予停止執行原因之再審或異議之訴,經判決確定、和 解或撤回起訴,應繼續強制執行程序時,即相當於同法第10 4條第1項第3款所指之訴訟終結(臺灣高等法院106年度抗字 第1395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聲請人聲請意旨略以:本案兩造間債務人異議之訴聲請停止 執行事件,聲請人前遵鈞院113年度中簡聲字第20號民事裁 定,為停止執行曾提供如主文所示之擔保。茲因本案訴訟即 鈞院113年度中簡字第731號業經判決確定而告終結,聲請人 並已向鈞院聲請定20日以上期間催告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 行使權利,相對人迄今仍未行使權利,爰聲請返還擔保金等 語。 三、經查,相對人前聲請對聲請人為強制執行,經執行法院以113年度司執字第10694號事件執行,嗣聲請人向本院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並聲請停止前開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經本院以113年度中簡聲字第20號裁定准許,聲請人並以本院113年度存字第469號提存書提存而停止前開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嗣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經本院113年度中簡字第731號判決確定等情,業經本院調閱相關卷宗核閱無誤,堪認本案訴訟程序已終結。又上開程序終結後,聲請人復向本院聲請催告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於21日內行使權利,相對人迄今未就停止執行之損害對聲請人聲請調解、核發支付命令或起訴請求損害賠償等與起訴有相同效果之訴訟行為,此有本院民事庭查詢表在卷可憑。從而,聲請人聲請返還如主文所示之擔保金,依前開規定,應予准許。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106條前段、第104條第1項第3款規定,裁定 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林柔均

2025-02-14

TCDV-113-司聲-1966-20250214-1

司聲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13號 聲 請 人 大台南餐飲業職業工會 法定代理人 黃財榮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林明翰、張淑貞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貳仟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返還擔保金,依民事訴訟法第106條準用第104條之規定, 須符合:㈠應供擔保之原因消滅者;㈡供擔保人證明受擔保利 益人同意返還者;㈢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 之期間催告受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或法院依供擔 保人之聲請,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 法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而未證明者之要件,法院始得裁定返 還擔保金。所謂應供擔保原因消滅,在供擔保為假扣押、假 執行之場合,係擔保因債權人假扣押、假執行所受之損害, 故必待無損害發生,或債務人本案全部勝訴確定,或就所生 之損害已經賠償時,始得謂供擔保之原因消滅。蓋在因假扣 押或假執行所供擔保之情形,因該擔保係為保障受擔保利益 人因不當假扣押或假執行所受損害而設,倘執行法院已依假 扣押裁定或假執行判決實施假扣押或假執行,則在供擔保人 撤回假扣押或假執行前,受擔保利益人所受損害仍可能繼續 發生,損害額既未確定,自無強令其行使權利之理。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林明翰、張淑貞間請求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聲請人前依本院(1)104年度全字第 13號民事裁定(2)103年度重訴字第274號民事判決,提供新 臺幣(下同)(1)565萬元(2)5,645,000元為擔保,由本院(1)1 04年度存字第349號(2)105年度存字第1090號擔保提存事件 提存後,聲請假扣押、假執行相對人財產,經本院(1)104年 度司執全字第149號(2)105年度司執字第112881號受理在案 。今本案訴訟雖尚在最高法院審理中,然相對人應連帶給付 聲請人7,654,492元部分業經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517 號駁回相對人林明翰上訴確定並經本院111年度司執字第693 84號執行受償完畢,應供擔保之原因業已消滅,爰聲請按比 例返還擔保金等語。 三、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提存書、民事判決等影 本為證,並經本院職權調閱本院104年度存字第349號、105 年度存字第1090號提存卷、104年度全字第13號假扣押卷、 等卷宗查核無訛。惟查: (一)上開假扣押所保全請求之本案訴訟(本院103年度重訴字第27 4號))固經判決聲請人部分勝訴確定在案,然聲請人前已就 所保全之全部請求向本院聲請對相對人之財產為假扣押(本 院104年度司執全字第149號)。是聲請人未撤回假扣押執行 ,執行程序尚未終結,聲請人仍有於原假扣押執行程序再行 追加執行標的物之可能,則在未經確定無損害前,相對人所 受損害仍可能繼續發生,自不能以聲請人本案訴訟已部分勝 訴確定,即認其就該部分供擔保之原因消滅。 (二)又前開准予假執行之訴訟(本院103年度重訴字第274號)業經 判決聲請人部分勝訴確定在案,然聲請人前已就其於第一審 勝訴之全部請求向本院聲請對相對人之財產為假執行(本院1 05年度司執字第112881號),該執行程序雖因嗣後相對人提 供擔保免為假執行而告終結,然其間相對人仍有受有損害之 可能。因聲請人並未證明相對人無損害發生或其已填補相對 人因受假執行而生之損害,依前開說明,亦與「應供擔保原 因消滅」之情形不合。   況聲請人假扣押、假執行相對人不動產係就全部請求一體執 行,聲請人敗訴及未確定部分之假扣押、假執行範圍及相對 人是否就該部分之假扣押、假執行而受有損害及其數額等, 乃實體事項,非受理發還擔保金聲請之法院所得審酌。而關 於聲請人可得請求返還若干擔保金額,是否需另斟酌相對人 遭執行之財產價值等,亦非無疑。故本院尚難逕依本案判決 勝訴比例為驟斷。從而,聲請人既非獲得全部勝訴判決確定 ,復未能釋明相對人未因假扣押、假執行而受損害,或就相 對人所生之損害已經賠償,難謂供擔保之原因已消滅。此外 聲請人亦未證明已得相對人同意返還或於訴訟終結後,自行 催告或聲請法院通知相對人行使權利之情形。則聲請人之聲 請,核與民事訴訟法第104條規定之要件不符,應予駁回。 四、依民事訴 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黃品潔

2025-02-14

TNDV-114-司聲-13-20250214-1

司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提存物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200號 聲 請 人 彰化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胡光華 代 理 人 張智賢 相 對 人 林晏如即果寶吉水果商行 周沛帆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提存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13年度存字第2234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中央 政府建設公債110年度甲類第七期中央登錄債券,面額新臺幣300 ,000元,准予返還。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供擔保人證明受擔保利益人同意返還者,法院應依供擔保 人之聲請,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 項第2款定有明文。上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 保者準用之,亦為同法第106條所明定。 二、聲請人聲請意旨略以:本案兩造間聲請假扣押事件,聲請人 前遵鈞院113年度司裁全字第1428號民事裁定,為擔保假扣 押曾提供如主文所示之擔保,並以鈞院113年度存字第2234 號擔保提存事件提存在案。因相對人同意聲請人取回上開提 存物,爰聲請返還提存物等語。 三、聲請人上開聲請,業據其提出本院113年度存字第2234號提 存書影本、同意書、印鑑證明為憑,並經本院調閱相關卷宗 審核屬實。是依前揭規定,聲請人聲請返還提存物,核無不 合,應予准許。 四、爰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林柔均

2025-02-14

TCDV-114-司聲-200-20250214-1

司聲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返還提存物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聲字第580號 聲 請 人 坤宸實業有限公司 兼法定代理人 楊坤龍 相 對 人 李丞娜 李婧瑋 兼 共 同 法定代 理 人 陳珮綺 李國振 上列聲請人聲請返還提存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12年度存字第659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所 提存之擔保金新臺幣74萬元,准予返還。 聲請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相對人負擔,及自本裁定確定之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通知受擔保利益人 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而未證明 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民 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後段定有明文。前開規定,於 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並為同法第106條所 規定。 二、本件聲請人主張:聲請人前依本院112年度桃簡聲字第29號 民事裁定,為擔保停止執行,曾提供新臺幣74萬元為擔保金 ,並以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下稱新北地院)112年度存字第6 59號提存事件提存在案。茲因兩造間之訴訟即本院112年度 桃簡字第130號業經判決確定,聲請人並定21日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行使權利而其迄未行使,爰聲請返還本 件提存物等語。 三、聲請人上開主張,業據提出本院民事裁定、新北地院提存書 、執行命令、和解書(以上均為影本)、存證信函及掛號郵 件收件回執正本等件為證,並經本院依職權調閱相關事件卷 宗核閱無訛。本件兩造間本案訴訟事件業經判決確定,訴訟 已終結,聲請人並定期催告相對人行使權利而其迄未行使, 亦有本院民事紀錄科查詢表及新北地院函附卷可稽。從而, 聲請人聲請返還本件提存物,經核於法尚無不合,應予准許 ,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民事第一庭 司法事務官

2025-02-14

TYDV-113-司聲-580-20250214-1

司聲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返還提存物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79號 聲 請 人 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邱月琴 代 理 人 劉秀菁 相 對 人 蒲霖食品開發有限公司 兼上 一 人 法定代理人 朱學禮 相 對 人 金曉春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提存物事件,本院司法事務官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一一三年度存字第一〇四三號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 金中央政府建設公債一〇一年度乙類第一期債票登錄面額新臺幣 壹拾萬元,准予返還。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相對人連帶負擔。   理 由 一、按供擔保人證明受擔保利益人同意返還者,法院應依供擔保 人之聲請,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 項第2款著有明文。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 保者準用之,並為同法第106條所明定。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因其與相對人間假扣押事件,為 擔保假扣押執行,前遵鈞院113年度司裁全字第812號民事假 扣押裁定,曾提供中央政府建設公債101年度乙類第1期登錄 債券面額計新臺幣壹拾萬元為擔保金,經本院113年度存字 第1043號擔保提存事件提存在案。茲因相對人同意聲請人取 回前開提存物,並已出具同意書予聲請人,為此聲請發還本 件提存物等語。 三、查聲請人上開聲請,業據其提出本院113年度司裁全字第812 號民事假扣押裁定、113年度存字第1043號提存書、113年度 司執全字第381號民事執行處通知等件影本與相對人蒲霖食 品開發有限公司變更登記表影本及其出具之同意書正本、相 對人朱學禮、金曉春之印鑑證明及其出具之同意書正本等件 為證,且經本院司法事務官依職權調閱本院113年度存字第1 043號、113年度司裁全字第812號、113年度司執全字第381 號等卷宗查驗無誤,經核尚無不合,應予准許。爰裁定如主 文。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五、如對本裁定不服,應於收受本裁定10日內,以書狀向司法事 務官提出異議,並應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民 事 庭 司法事務官 蔡明賢

2025-02-13

TNDV-114-司聲-79-20250213-1

司聲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限期行使權利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8號 聲 請 人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港都分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永川 相 對 人 高星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清 算 人 林瑞成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因本院109年度存字第295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 聲請通知相對人限期行使權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二十日內,就其因本院一〇九年度司執 全字第一一八號假扣押執行所受損害,向聲請人行使權利,並向 本院提出行使權利之證明。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伍佰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二十日以上之期間,催告 受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或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 利之證明而未證明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 返還其提存物,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著有明文。 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並為同 法第106條所明定。所謂訴訟終結,在因假扣押或假處分供 擔保之場合,因該擔保係為保障受擔保利益人因假扣押或假 處分所受損害而設,倘執行法院已依假扣押或假處分裁定為 假扣押或假處分之執行,則在執行法院撤銷執行程序前,受 擔保利益人所受損害仍可能繼續發生,損害額既未確定,自 難強令其行使權利,故必待假扣押或假處分之執行程序已撤 銷,始得謂為訴訟終結(最高法院97年度台抗字第357號裁 定意旨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假扣押事件,聲請人 前依鈞院109年度司裁全字第173號民事假扣押裁定,提供新 臺幣366萬元擔保金,並經鈞院109年度存字第295號提存事 件提存後,業經鈞院109年度司執全字第118號假扣押執行在 案。茲因假扣押執行標的業經他案調卷拍定,並製作分配表 分配價金;另聲請人已撤回前述假扣押執行之聲請及聲請撤 銷假扣押裁定確定在案,訴訟可謂終結,為此聲請通知相對 人命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等語,並提出本院109年度存字 第295號提存書、109年度司裁全字第173號民事假扣押裁定 、113年度司裁全聲字第25號民事裁定暨其確定證明書、執 行命令、民事執行處函等件影本為證。 三、查相對人於民國110年5月11日辦理廢止登記,且經本院113 年度司字第15號選任林瑞成律師為相對人之清算人,業經承 辦司法事務官調閱本院113年度司字第15號卷宗查核屬實, 合先敘明。次查,聲請人前揭陳述,業經承辦司法事務官調 閱本院109年度司執全字第118號、109年度司裁全字第173號 、113年度司裁全聲字第25號、109年度存字第295號等卷宗 查核屬實。茲因該假扣押執行標的業經他案(本院109年度 司執字第89551號強制執行事件)調卷拍賣並分配價金完畢 ,且聲請人亦已撤回假扣押執行,原假扣押執行程序已歸終 結,可認訴訟業已終結。又本件業經查明相對人迄今仍未對 聲請人行使權利,有本院民事紀錄科查詢表、臺灣高雄地方 法院114年2月7日雄院國文字第1140003405號函在卷可稽。 核以聲請人之聲請,與首揭規定並無不合,應予准許,爰酌 定相對人行使權利之期間為20日,裁定如主文。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五、如對本裁定不服,應於收受本裁定10日內,以書狀向司法事 務官提出異議,並應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民 事 庭 司法事務官 蔡明賢

2025-02-13

TNDV-114-司聲-8-20250213-1

司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117號 聲 請 人 黃名韋 相 對 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13年度存字第969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金 新臺幣122,298元,准予返還。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或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 利之證明而未證明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 返還其提存物。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 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第106條分別定有 明文。又所謂訴訟終結,在准予停止執行所供擔保之情形, 因該擔保係為保障受擔保利益人因不當停止強制執行程序所 受損害而設,倘執行法院已依停止執行裁定停止執行之程序 ,嗣因准予停止執行原因之再審或異議之訴,經判決確定、 和解或撤回起訴,應繼續強制執行程序時,即相當於同法第 104條第1項第3款所指之訴訟終結(臺灣高等法院106年度抗 字第1395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聲請人聲請意旨略以:兩造間因債務人異議之訴,聲請停止 執行事件,聲請人前遵本院113年度聲字第123號民事裁定, 為停止執行曾提供如主文所示之擔保,並以本院113年度存 字第969號擔保提存事件提存在案。茲因本案訴訟(本院113 年度訴字第1222號)業經兩造和解而告終結,聲請人並已通 知催告相對人即受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相對人迄今仍未行 使權利,為此聲請返還擔保金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上開主張業經本院調閱相關卷宗查核無誤,堪 認兩造間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業已訴訟終結,且聲請人已於 訴訟終結後復通知催告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於21日內行使 權利,此有聲請人提出之催告存證信函暨回執證明等件影本 附卷可稽。再查,相對人迄今未對聲請人聲請調解、核發支 付命令或起訴再請求損害賠償等與起訴有相同效果之訴訟行 為,亦有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回函及本院查詢表在卷可憑。從 而,聲請人聲請返還如主文所示之擔保金,與首揭規定相符 ,應予准許。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106條前段、第104條第1項第3款規定,裁定 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黃伃婕

2025-02-13

TCDV-114-司聲-117-20250213-2

司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137號 聲 請 人 楊淙顯 代 理 人 魏靜毓 相 對 人 温承翰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11年度存字第1905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 金新臺幣898,422元,准予返還。 聲請程序費用新台幣1,000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供擔保人證明受擔保利益人同意返還者,法院應依供擔保 人之聲請,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或保證書。前開規定,於 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104條 第1項第2款、第106條前段分別定有明文。 二、聲請人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債務人異議之訴事 件,聲請人前遵本院111年度聲字第274號裁定,為停止強制 執行曾提供如主文所示之擔保,並以本院111年度存字第190 5號提存事件提存在案。茲因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已同意 聲請人取回上開擔保金,爰聲請返還擔保金等語,並提出同 意書及印鑑證明等資料為證。 三、本院依職權調閱前開事件相關卷宗,與審視聲請人提出之事 證,核與聲請意旨所載事實相符,揆諸前揭說明,聲請人聲 請返還擔保金,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106條前段、第104條第1項第2款規定,裁定 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張川苑

2025-02-13

TCDV-114-司聲-137-20250213-1

司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提存物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118號 聲 請 人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佩真 代 理 人 莊凱婷 相 對 人 許振榮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提存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13年度存字第1650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中央 政府建設公債101年度甲類第7期登錄債券,面額新臺幣100萬元 (債券代號:A01107),關於相對人部分,准予返還。   理   由 一、按供擔保人證明受擔保利益人同意返還者,法院應依供擔保 人之聲請,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或保證書。前開規定,於   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104條   第1項第2款及第106條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假扣押事件,聲請人 前遵本院113年度司裁全字第1031號民事裁定,為擔保假扣 押,曾提供如主文所示之擔保,並以本院113年度存字第165 0號擔保提存事件提存在案。茲因該事件受擔保利益人即相 對人業已同意聲請人取回上開提存物,爰聲請返還等語,並 提出相對人同意書及印鑑證明等件為證。 三、本院依職權調閱前開事件相關卷宗與審視聲請人提出之事證 ,核與聲請意旨所載事實相符,揆諸前揭說明,聲請人聲請 返還提存物,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2款、第106條,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黃伃婕

2025-02-13

TCDV-114-司聲-118-20250213-1

司聲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聲字第509號 聲 請 人 賴金媛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黃聖棋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擔保提存之提存人於假扣押、假處分、假執行裁判後未聲 請執行,或於執行程序實施前撤回執行之聲請,得聲請該管 法院提存所返還提存物,提存法第18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 。而依提存法第18條第1款至第8款規定,聲請法院提存所返 還提存物者,無庸法院裁定,亦為提存法施行細則第16條所 明定。又聲請人如已得逕向提存所聲請返還提存物,而仍依 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規定聲請法院另以裁定許可返還者 ,應認欠缺權利保護要件,不應准許(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 法院98年法律座談會民事類提案第24號研討結論參照)。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因損害賠償事件,業經鈞 院訴訟判決確定在案。聲請人前依鈞院112度彰全字第13號 民事裁定,提存5萬元擔保金(鈞院112年度存字第275號)。 茲因聲請人已於訴訟終結後定20日以上時間催告相對人行使 權利,相對人逾期未行使權利,爰聲請返還擔保金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上開所述,業經提出相關文件,並經本院調閱 前開卷宗核閱無訛。然查,聲請人於提供前開擔保金後,並 未向相對人為假扣押執行,此有本院民事執行紀錄科查詢表 附卷可憑。是依首揭之說明,聲請人毋庸聲請本院裁定,即 可逕向提存所聲請返還提存物,從而其所為之聲請,顯無權 利保護必要,應予駁回。 四、爰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民事第三庭  司法事務官 郭浩銓

2025-02-13

CHDV-113-司聲-509-2025021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