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柯凱洋

共找到 22 筆結果(第 21-22 筆)

上易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賭博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上易字第275號 上 訴 人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汪隆盛 許可欣 上二人共同 選任辯護人 柯凱洋律師 徐弘儒律師 吳佳原律師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許宜婷 張佳穎 吳以娸 上三人共同 選任辯護人 王永菖律師 被 告 王博譽 張豐承 上二人共同 選任辯護人 徐弘儒律師 柯凱洋律師 上列上訴人因被告犯賭博案件,不服臺灣高雄地方法院111年度 易字第309號,中華民國113年4月2日第一審判決(起訴案號:臺 灣高雄地方檢察署110年度偵字第17378、18699號),提起上訴 ,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關於汪隆盛之「宣告刑」,及沒收、追徵未扣案犯罪所得 新臺幣四百萬元部分,及許可欣、許宜婷、張佳穎、吳以娸之「 宣告刑」,及沒收、追徵未扣案犯罪所得部分,均撤銷。 上開撤銷部分: 一、汪隆盛處有期徒刑捌月,主動繳回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四 百萬元沒收。 二、許可欣處有期徒刑陸月,併科罰金新臺幣壹萬元,有期徒刑 如易科罰金,罰金如易服勞役,均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主動繳回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六十三萬六千六百三十五 元沒收。 三、許宜婷處有期徒刑伍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 壹日,緩刑二年,並應向指定之政府機關、政府機構、行政 法人、社區或其他符合公益目的之機構或團體提供一百二十 小時之義務勞務,及接受法治教育二場次,緩刑期間付保護 管束。主動繳回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五十四萬五千四百三 十八元沒收。 四、張佳穎處有期徒刑伍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 壹日,主動繳回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五十八萬一千三百六 十六元沒收。 五、吳以娸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 壹日,緩刑二年,並應向指定之政府機關、政府機構、行政 法人、社區或其他符合公益目的之機構或團體提供一百二十 小時之義務勞務,及接受法治教育二場次,緩刑期間付保護 管束。主動繳回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七十五萬二千六百零 八元沒收。 其他上訴駁回(王博譽、張豐承無罪部分,其他未經撤銷之沒收 部分)。   事實及理由 壹、汪隆盛、許可欣、許宜婷、張佳穎、吳以娸有罪部分: 一、本案有罪部分之審理範圍:   按上訴得明示僅就判決之刑、沒收或保安處分一部為之。刑 事訴訟法第348條第3項定有明文。本件上訴人即被告(下稱 被告)汪隆盛、許可欣、許宜婷、張佳穎、吳以娸及其辯護 人於本院審理時,已明示只對原審判決之刑、沒收部分提起 上訴,至於原審所為之事實、罪名、法律適用等,則不在上 訴範圍(參本院卷第379至381頁),依前開說明,本院僅就 原審判決之刑、沒收部分,進行審理。 二、被告汪隆盛、許可欣、許宜婷、張佳穎、吳以娸上訴意旨略 以:  ㈠被告汪隆盛上訴主張:被告汪隆盛已坦承犯行,願意認錯, 並主動繳回部分犯罪所得新臺幣(下同)400萬元,請審酌 被告汪隆盛並非主謀,只是娛樂城之代理,賭博的錢最終是 流向上游,非其保有;又所犯賭博罪係侵害社會法益,沒有 實際被害人受害,而被告汪隆盛目前已有正當工作,且有年 幼之子女、年邁父親需被告撫養,不可能再犯,也不宜入監 執行,請從輕量刑,並給以易科罰金之機會等語。  ㈡被告許可欣上訴主張:被告許可欣已坦承犯行,並主動繳回 全部犯罪所得,請審酌被告許可欣於本案中非主要經營角色 ,僅係受僱員工領取微薄薪資,目前已經有正當、穩定的工 作,且需撫養年邁之雙親、就學之子女,請從輕量刑,並給 予緩刑宣告,或易科罰金之機會等語。  ㈢被告許宜婷、張佳穎、吳以娸上訴主張:被告許宜婷、張佳 穎、吳以娸3人犯後均始終坦承犯行,並主動繳回全部犯罪 所得,請審酌被告許宜婷、張佳穎、吳以娸於本案中非主要 經營、或幕後籌劃、出資之角色,僅係受僱員工領取微薄薪 資,又所犯賭博罪係侵害社會法益,沒有實際被害人受害, 目前均有正當工作,也有長輩、幼子需要撫養,不敢再犯, 請從輕量刑,並給予緩刑之宣告等語。 三、被告汪隆盛、許可欣、許宜婷、張佳穎、吳以娸撤銷改判部 分:  ㈠原審認被告汪隆盛、許可欣、許宜婷、張佳穎、吳以娸均罪 證明確,予以論罪科刑,並就其等未扣案之犯罪所得分別諭 知沒收、追徵,固非無見;惟被告汪隆盛於本院審理時,已 坦承犯行,並主動繳回部分犯罪所得400萬元;另被告許可 欣、許宜婷、張佳穎、吳以娸於本院審理時亦繳回全部犯罪 所得等情,有本院贓證物款收據5份、送達回證在卷可參( 見本院卷第317至329頁),原審未及就上情於量刑及諭知沒 收、追徵未扣案犯罪所得時併予審酌,稍有未恰,被告汪隆 盛、許可欣、許宜婷、張佳穎、吳以娸上訴主張原審未及審 酌此部分之客觀情狀不當,為有理由,自應由本院將原判決 上開部分均撤銷改判。  ㈡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汪隆盛、許可欣、許宜 婷、張佳穎、吳以娸5人不思以正當途徑獲取財物,竟率爾 共同為本案犯行,利用經營彩券行作掩飾,提供賭博網站供 不特定多數人簽賭下注,助長社會賭博風氣,所為實屬不該 。復斟酌被告5人均坦承犯行,及參酌被告汪隆盛係代理商 ,其經營本案賭博網站之期間非短、規模不小;被告許可欣 、許宜婷、張佳穎、吳以娸係受僱員工,其等各自分工內容 、參與程度與期間長短,而被告許可欣、張佳穎前曾因營利 賭博罪,於109年4月30日判刑並宣告緩刑確定,僅隔不到數 月即再為本案犯行,品行難稱良好(被告汪隆盛此部分前科 於構成累犯時已評價在內,此時不再重複評價)、另被告許 宜婷、吳以娸於本案前尚無故意犯罪之前科品行;及被告5 人各自犯罪動機、目的、手段、於本院審理中自述之智識程 度、家庭經濟等生活狀況(參本院卷第437至438頁)等一切 具體情狀,分別量處如主文第二項所示之刑,並就被告許可 欣、許宜婷、張佳穎、吳以娸宣告刑中有期徒刑、罰金刑部 分,分別諭知易科罰金、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  ㈢至被告汪隆盛雖請求為有期徒刑6月以下刑之宣告云云。然本 院審酌被告汪隆盛前因賭博案件,經本院以109年度上易字 第99號判處有期徒刑6月確定,於109年6月29日易科罰金執 行完畢,其於執行完畢後數個月內故意再犯本案圖利聚眾賭 博犯行,而經原審論以累犯並加重其刑,是本次犯行自不宜 量處與前次相同或甚至較輕之刑,且被告汪隆盛於本案中乃 相對重要角色,犯罪時間將近1年,犯罪規模非小,獲利非 少,雖已繳回部分犯罪所得400萬元,但仍與原審諭知沒收 之犯罪所得有所差距,本院綜合上情,因認被告汪隆盛尚不 宜宣告得易科罰金之刑度,故被告汪隆盛上開所指,即為本 院所不採。  ㈣被告許宜婷、吳以娸前未曾因故意犯罪而受有期徒刑以上刑 之宣告等情,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附卷可按,茲 念被告許宜婷、吳以娸因一時失慮,致罹刑章,復於本院審 理時繳回全部犯罪所得,亦如前述,可認被告許宜婷、吳以 娸有以實際行動表達改過之意,本院因認其2人前開所宣告 之刑應以暫不執行為適當,爰依刑法第74條第1項第1款之規 定均宣告緩刑2年,以啟自新。惟考量被告許宜婷、吳以娸 所犯之罪責非輕,為強化其法治觀念及自我控管能力,使其 等於緩刑期內能彌補對社會秩序所造成之衝擊,並經由義務 勞務之付出,以期能深知警惕,避免再度犯罪,爰依刑法第 74條第2項第5款、第8款之規定,命被告許宜婷、吳以娸均 應向指定之政府機關、政府機構、行政法人、社區或其他符 合公益目的之機構或團體提供120小時之義務勞務,以及均 接受法治教育2場次,以示警惕,並依刑法第93條第1項第2 款等規定,均併予宣告於緩刑期間付保護管束。  ㈤另被告許可欣、張佳穎雖請求為緩刑之宣告云云。惟被告許 可欣、張佳穎前因營利賭博案件,經法院判處徒刑並宣告緩 刑在案,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附卷可考,其等猶 未能記取教訓,於判刑確定數月後不久,即再次為本件相同 之犯行,顯然毫無悔過之意、並漠視法院給予改過自新之寬 典,實難認有何一時失慮致罹刑典之處,本次自不宜宣告緩 刑,故被告許可欣、張佳穎前開所請,為本院所不採。  ㈥按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刑法第38條第1項 定有明文。本案被告汪隆盛於本院審理時主動繳回犯罪所得 400萬元、被告許可欣於本院審理主動繳回犯罪所得63,6635 元、被告許宜婷於本院審理主動繳回犯罪所得545,438元、 被告張佳穎於本院審理主動繳回犯罪所得581,366元、被告 吳以娸於本院審理主動繳回犯罪所得752,608元,均如上述 ,爰均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規定,分別於所犯罪刑項 下宣告沒收。 四、上訴駁回部分:   原審就扣案如原審判決書附表三編號47至49、78所示之物, 認為係被告汪隆盛所有及具有事實上處分權限,且均係供犯 本案犯罪所用之物、扣案如原審判決書附表三編號3至5、27 所示之物,認為係被告張佳穎所有,且係供其本案犯罪使用 之物,扣案如原審判決書附表三編號28、51、55所示之手機 ,分別為被告吳以娸、許宜婷、許可欣所有,且均係供其等 本案犯罪使用,而各依刑法第38條第2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 ,另就被告汪隆盛本案之犯罪所得4,577萬2,059元,經扣除 上開已繳回扣案之400萬元,其餘4,177萬2,059元,依刑法 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規定宣告沒收,並於全部或一 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經核均無違誤 ,應予維持,雖被告汪隆盛等5人就此部分未具體上訴指摘 ,然其等對於前述之刑、沒收部分既已上訴,本於上訴不可 分原則,本院仍應審究,並駁回此部分之上訴。 貳、被告王博譽、張豐承無罪部分: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王博譽、張豐承與同案被告汪隆盛、許 可欣、許宜婷、張佳穎、吳以娸等人,共同意圖營利,而基 於提供賭博場所、聚眾賭博之犯意聯絡,接續自109年8月起 至110年8月11日為警查獲時止,與博弈網站不法集團共同經 營可供公眾上網登入之「樂透娛樂」等賭博網站。被告王博 譽、張豐承負責上開彩券行水電、電腦維修工作及收取各彩 券行之營收。因認被告王博譽、張豐承均涉犯刑法第268條 之意圖營利供給賭博場所及圖利聚眾賭博罪嫌等語。 二、按犯罪事實應依證據認定之,無證據不得認定犯罪事實,刑 事訴訟法第154條第2項定有明文。刑事訴訟上證明之資料, 無論其為直接或間接證據,均須達於通常一般之人均不致有 所懷疑,而得確信其為真實之程度,始得據為有罪之認定, 若關於被告是否犯罪之證明未能達此程度,而有合理懷疑之 存在,致使無從形成有罪之確信,根據「罪證有疑,利於被 告」之證據法則,即不得遽為不利被告之認定。又按刑事訴 訟法第161條第1項規定:檢察官就被告犯罪事實,應負舉證 責任,並指出證明之方法。因此,檢察官對於起訴之犯罪事 實,應負提出證據及說服之實質舉證責任。倘其所提出之證 據,不足為被告有罪之積極證明,或其指出證明之方法,無 從說服法院以形成被告有罪之心證,基於無罪推定之原則, 自應為被告無罪判決之諭知。 三、公訴意旨認被告王博譽、張豐承涉犯前揭罪嫌,無非係以同 案被告汪隆盛、許可欣、許宜婷、張佳穎、吳以娸、黃麗琴 、另案被告陳佳雲於警詢及偵查中之供述,及通訊軟體Line 暱稱「靜靜」(即同案被告黃麗琴)與「區長-17」之對話 紀錄、110年8月10日彩券行營收狀況整理表、扣案之營收夾 鏈袋暨夾鏈袋內之款項、台灣彩券彙總表、運動彩券日報表 ,及扣案夾鏈袋內容物之照片、被告張豐承、王博譽至彩券 行收取營收之蒐證照片7張、搜索扣押筆錄、扣案物品目錄 表、搜索地點現場圖、扣案物品照片等為憑。 四、訊據被告被告張豐承、王博譽固坦承有於上開時間,至同案 被告汪隆盛經營管理之各彩券行收取現金之行為等情,惟均 堅詞否認有何共同意圖營利供給賭博場所、聚眾賭博之犯行 ,被告張豐承辯稱:我負責彩券行的電腦維修工作跟收取各 門市營收而已,我不清楚彩券行有非法賭博的情形,我沒有 共同犯賭博之意思;被告王博譽辯稱:我負責彩券行的木工 、水電、運送各彩券行發予客人之贈品,及收取各門市之營 收,我不知道彩券行有非法賭博之情事等語。經查:  ㈠證人即同案被告汪隆盛於原審審理時證稱:被告王博譽、張 豐承去彩券行收回的營收袋裡會有台彩、運彩、刮刮樂等業 務之營收,沒有包含地下賭博的賭金;在前案判刑後,被告 王博譽、張豐承就離職,是我找他們回來的,因為我需要人 幫忙收錢,他們有問我還有在做地下賭博的東西嗎?我就說 沒有了等語(參原審易二卷第20至24頁),可知同案被告汪 隆盛於本案僱用被告王博譽、張豐承擔任收取彩券行營收之 工作時,曾向被告王博譽、張豐承表示已沒有從事賭博網站 之業務。再者,依證人許可欣、符一花於原審審理中均證稱 :被告王博譽、張豐承從各彩券行收回的錢是用一次性之密 封袋包裝的,外面再裝一個塑膠夾鏈袋,被告王博譽、張豐 承不用跟門市人員確認密封袋內的金額,也不用跟公司會計 人員核對款項是否與報表或相關單據之金額相符等語(參原 審易二卷第44至50、59至70頁),益見被告王博譽、張豐承 僅負責收款,毋須過問收款金額及與報表是否相符乙事。  ㈡至被告王博譽自109年8月至110年3月間,每月領取5萬5,000 元,自110年4月至7月間薪水調漲至6萬5,000元;而被告張 豐承於109年8月至110年7月期間,除於110年1月領取5萬4,5 00元、同年2月領取4萬1,374元外,其餘各月均係領取3萬7, 000元,有「薪水對帳」表(警二卷第117至165頁)在卷可 佐。另依證人汪隆盛於原審審理中證稱:被告王博譽的薪水 較高是因為他開自己的車,補貼他油資跟保養費用;被告張 豐承的車則是公司買的等語(參原審易二卷第27至28頁)。 根據上開同案被告汪隆盛、許可欣之供述及證人符一花之證 述可見,同案被告汪隆盛曾向被告王博譽、張豐承表示已無 再從事地下賭博相關業務,再從被告王博譽、張豐承自各彩 券行收取之現金營收袋以一次性密封袋包裝,且被告王博譽 、張豐承無須與彩券行門市人員、公司會計人員等核對金額 與報表是否相符等節,暨被告王博譽、張豐承實際上確有擔 任至各彩券行收取營收及相關報表工作,則被告王博譽、張 豐承就上開工作內容所領取之月薪,金額縱略有差異,然其 等領取之薪資尚屬固定,尚無從以此推認被告王博譽、張豐 承必有共同參與圖利經營賭博場所、聚眾賭博犯行。  ㈢基上,被告王博譽、張豐承辯稱因被告汪隆盛告知已未從事 營利賭博,始受僱擔任電腦維修、門市收款等工作,對營利 賭博乙事並不知情等語,尚非全然無稽。又夾鏈袋內現金與 報表之差額非賭金,亦經原審認定在案,且同案被告汪隆盛 於原審審理中亦供稱:由其至彩券行收受賭博網站的賭金等 語(參原審易二卷第30至33頁),是被告王博譽、張豐承是 否有經手收取各門市賭金,尚屬有疑。其等主觀上是否知悉 同案被告汪隆盛仍有利用各彩券行從事招攬賭客、協助下注 等賭博網站相關業務一事,仍乏證據支持,自無從遽認被告 王博譽、張豐承有知情並參與圖利經營賭博場所、聚眾賭博 之事實。  ㈣綜上所述,公訴意旨認被告王博譽、張豐承所涉此部分之犯 行,依檢察官所提出之證據尚難認已達於通常一般人均不致 有所懷疑,而得確信其為真實之程度,是依無罪推定及有疑 唯利被告之原則,即無從為有罪之認定,依前揭規定及說明 ,即應為被告王博譽、張豐承無罪之諭知。 五、檢察官上訴意旨略以:被告王博譽、張豐承於前案已明知同 案被告汪隆盛等人確有從事經營地下賭博情事,仍於前案判 決後不到一年之期間,再次受同案被告汪隆盛之聘用,負責 同案被告汪隆盛旗下彩券行之水電、電腦維修工作及收取各 彩券行之營收工作,且被告2人於本次擔任收款工作時,卻 僅需要單純自彩券行拿取營收款項,無須對帳或確認金額, 顯與一般收款工作有違,依其2人均知悉同案被告汪隆盛過 去曾有利用彩券行收取地下賭博賭金之情事,豈會對同案被 告汪隆盛之行為毫無懷疑?原審判決就此部分認事用法實有 違誤,請撤銷原判決,另為被告王博譽、張豐承有罪之判決 等語。然有關同案被告汪隆盛於本案僱用被告王博譽、張豐 承擔任收取彩券行營收之工作時,曾向被告王博譽、張豐承 表示已沒有從事賭博網站之業務等情,已經本院說明如前, 而上開款項以一次性密封袋包裝,且被告王博譽、張豐承無 須與彩券行門市人員、公司會計人員等核對金額與報表是否 相符一節,亦如前述,縱檢察官有上開質疑,然依現有證據 ,並無任何積極證據足以證明被告王博譽、張豐承明知同案 被告汪隆盛等人確有從事經營地下賭博,而仍與其有犯意聯 絡及行為分擔,亦無法認定其2人有何經手收取各門市賭金 之情形,本於「罪證有疑,利於被告」之證據法則,即不得 遽為不利被告王博譽、張豐承之認定。故原審為被告王博譽 、張豐承無罪之諭知,並無不當,檢察官上訴意旨猶執前詞 ,指摘原審判決此部分不當,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同案被告黃麗琴無罪部分,業經原審判決確定,不在本院審 理範圍,附此敘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68條、第369條第1項前段、第364 條、第299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林恒翠提起公訴,檢察官朱秋菊提起上訴,檢察官 劉宗慶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1  日          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簡志瑩                    法 官 李政庭                    法 官 王俊彥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1  日                    書記官 郭蘭蕙 附錄本判決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268條 意圖營利,供給賭博場所或聚眾賭博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9萬元以下罰金。

2024-11-21

KSHM-113-上易-275-20241121-1

智訴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違反著作權法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2年度智訴字第2號 公 訴 人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寬大國際有限公司 兼 代表人 陳侑明 共 同 選任辯護人 徐弘儒律師 柯凱洋律師 王永菖律師 上列被告因違反著作權法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2年度偵 字第1827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陳侑明為被告寬大國際有限公司(下稱 寬大公司)之實際負責者,明知被告寬大公司以社群網站臉 書專頁「愛車份子CarZealer│化學分子 售後服務處」及網 際網路網址(https://www.yhcar.tw/)對外宣發之「高鏡 面封體蠟」、「高亮度棕櫚蠟」等汽車蠟廣告文宣內容,係 由告訴人壹成國際開發有限公司(址設高雄市○○區○○路00號 )自行設計內容、製作圖檔,為告訴人享有著作財產權之美 術著作,未經告訴人同意或授權,不得擅自重製上開「高鏡 面封體蠟」、「高亮度棕櫚蠟」等汽車蠟廣告文宣內容。然 被告陳侑明竟基於違反著作權法之犯意,自民國111年8月2 日前間某日起,未經告訴人同意或授權,即擅重製告訴人之 「高鏡面封體蠟」、「高亮度棕櫚蠟」等汽車蠟廣告文宣內 容並以上述方式對外散布,而侵害告訴人之著作財產權等語 。因認被告陳侑明涉犯著作權法第91條第2項之意圖銷售以 重製方法侵害他人著作財產權罪嫌;被告寬大公司之代表人 於執行職務時,犯上開罪嫌,對被告寬大公司應依同法第10 1條第1項科以罰金刑。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 訴;又告訴經撤回者,法院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刑事訴訟 法第238條第1項、第303條第3款分別定有明文。 三、本件被告陳侑明、寬大公司因違反著作權法案件,經檢察官 提起公訴,認被告陳侑明係犯著作權法第91條第2項之意圖 銷售以重製方法侵害他人著作財產權罪嫌;被告寬大公司則 應依同法第101條第1項規定科以罰金刑。前揭罪刑依著作權 法第100條前段之規定,須告訴乃論,且依同法第101條第2 項規定,對於行為人或法人之一方撤回告訴者,效力及於他 方。茲因告訴人於本院113年10月9日審理程序中與被告陳侑 明、寬大公司達成和解,告訴人並具狀撤回對被告陳侑明、 寬大公司之告訴,有本院審判筆錄及告訴人庭呈之撤回告訴 狀附卷可稽,揆諸前開說明,爰不經言詞辯論,逕諭知不受 理之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判決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1  日         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吳佳頴          法 官 林于心                   法 官 徐莉喬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如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1  日                   書記官 林秋辰

2024-10-11

KSDM-112-智訴-2-2024101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