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許秀英

共找到 24 筆結果(第 21-24 筆)

家補
臺灣澎湖地方法院

夫妻剩餘財產分配等

臺灣澎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補字第28號 原 告 許秀英 被 告 曾朝煇 曾翠玲 曾朝源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夫妻剩餘財產分配等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 裁判費,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具狀補正如理由欄三所示之事項 ,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 理 由 一、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 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 之利益為準,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 明文。所謂交易價額,係指客觀之市場交易價格而言(最高 法院99年度台抗字第88號裁定要旨參照),復現行不動產之 交易價格已採實價登錄制度,故鄰近不動產於一定期間內所 登錄之交易價格,應趨近於客觀之市場交易價格,可作為核 定訴訟標的價額之基準。 二、次按民法第1164條所定之遺產分割,係以消滅遺產公同共有 關係為目的,除被繼承人以遺囑禁止繼承人分割之遺產,或 繼承人全體以契約約定禁止分割之遺產,或有其他特別情事 外,應以全部遺產整體為分割,不能以遺產中之個個財產為 分割之對象,且係以事實審言詞辯論終結前已發現並確定之 財產為分割對象(最高法院84年度台上字第2410號、104年度 台上字第1077號、108年度台上字第2034號判決)。惟前開所 指之分割,非不得由各繼承人依協議方法為之,苟各繼承人 已依協議為分割,除又同意重分外,殊不許任何共有人再行 主張分割(最高法院54年台上字第2664號判決)。又繼承人有 數人時,在分割遺產前,各繼承人對於遺產全部為公同共有 ,民法第1151條定有明文。次按繼承人請求分割該公同共有 之遺產,性質上為處分行為,如係不動產,依民法第759條 規定,應經繼承登記始得為之;而不動產之繼承登記,得由 任何繼承人為全體繼承人申請之,繼承人為2人以上,部分 繼承人因故不能會同其他繼承人共同申請繼承登記時,得由 其中一人或數人為全體繼承人之利益,就被繼承人之土地, 申請為公同共有之登記,其經繼承人全體同意者,得申請為 分別共有之登記,土地法第73條第1項及土地登記規則第120 條第1項亦有明定。另按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 他要件之情形者,依其情形可以補正,經審判長定期間命其 補正而不補正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1項定有明文。再按家事訴訟事件,除該法別有規定者 外,準用民事訴訟法之規定,家事事件法第51條定有明文。 三、本件原告以其夫曾頂業於民國112年7月8日死亡為由,起訴 請求被告三人應於被繼承人曾頂業遺產範圍內連帶給付原告 夫妻剩餘財產之差額10,822,315元,再請求分割被繼承人曾 頂業所遺如附表所示遺產。經查:  ㈠依據土地、建物登記第一類謄本及本院依職權查詢之內政部 不動產交易實價登錄查詢資料顯示,被繼承人曾頂業所遺臺 北市○○區○○段○○段000○0地號土地及坐落其上之同段5956、5 992建號、門牌號碼臺北市○○區○○路○段000號6樓之房屋(下 稱000號6樓房地)及停車位,主建物面積經換算後約為34.7 6平方公尺【計算式:114.92㎡0.3025坪/㎡=34.76㎡,四捨五 入至小數點後第二位】,而坐落同一基地上之門牌號碼臺北 市○○區○○路○段000號4樓(下稱000號4樓房地)主建物27.5 坪,於112年12月18日含土地一筆、建物一筆、車位一個之 交易總價為新臺幣(下同)60,000,000元,審酌000號6樓房 地主建物面積較000號4樓房地為大,二筆房地並處於同一地 段,及臺北市信義區不動產價格逐年穩定上漲之通常情狀, 堪信以60,000,000元計算000號6樓房地(含停車位)之客觀 市價,尚屬相當。  ㈡承上,則原告主張可得利益即本件訴訟標的價額為17,318,69 9元【計算式:原告請求夫妻剩餘財產差額10,822,315元+( 附表所示遺產總額61,885,749元-差額10,822,315元-遺產稅 65,463元)×原告應繼分1/4=23,571,808元,元以下採四捨 五入】,應徵第一審裁判費219,504元。  ㈢陳報訴之聲明是否有需更正處(遺產若為不動產,應辦理繼 承登記始得請求分割遺產)。  ㈣依臺北市○○區○○段○○段000○0地號土地及坐落其上之同段5956 、5992建號建物之最新建物登記第一類謄本所載抵押權人玉 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一併提出告知訴訟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政揚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 日內向本院(澎湖縣○○市○○里○○○000號)提出抗告狀(須附繕 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關於命補正部分不得抗告 。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書記官 高慧晴 附表: 遺產種類 面積 (㎡) 公告現值或價值(新臺幣) 權利範圍 價額(新臺幣,元以下採四捨五入) 臺北市○○區○○段○○段000○0地號土地 908 100000分之1481 60,000,000元 臺北市○○區○○段○○段0000○號建物 114.92 全部 臺北市○○區○○段○○段0000○號建物(停車位) 100000分之1518 澎湖縣○○鄉○○○段000地號土地 1465.59 1,300元/㎡ 6分之1 317,545元 澎湖縣○○鄉○○○段000地號土地 6.28 1,000元/㎡ 3分之1 2,093元 澎湖縣○○鄉○○○段000地號土地 654.23 1,000元/㎡ 3分之1 218,077元 澎湖縣○○鄉○○○段000地號土地 388.11 1,000元/㎡ 3分之1 129,370元 澎湖縣○○鄉○○○段000地號土地 774.76 1,000元/㎡ 3分之1 258,253元 澎湖縣○○鄉○○○段000地號土地 1056.01 1,000元/㎡ 6分之1 176,002元 澎湖縣○○鄉○○○段000地號土地 281.72 1,300元/㎡ 6分之1 61,039元 澎湖縣○○鄉○○○段000地號土地 868.88 1,300元/㎡ 6分之1 188,257元 澎湖縣○○鄉○○○段000地號土地 204.99 1,300元/㎡ 3分之1 88,829元 澎湖縣○○鄉○○○段000地號土地 312.08 1,300元/㎡ 6分之1 67,617元 臺灣銀行澎湖分行存款 333元 合作金庫商業銀行澎湖分行存款 2元 台北富邦銀行台北富邦內科園區分行存款 971元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國外部存款 6,187元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苓雅分行存款 2,060元 中華郵政馬公中正路郵局存款 339,893元 澎湖縣第一信用合作社光復分社存款 447元 富邦綜合證券成功分公司-富邦證券內湖分公司代理中鋼投資 28,650元 儲值卡-一卡通 124元 合計: 61,885,749元

2024-10-30

PHDV-113-家補-28-20241030-2

重訴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返還土地等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重訴字第75號 原 告 許秀英 訴訟代理人 李易哲律師 被 告 林家慶 訴訟代理人 陳水聰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土地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9月30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將如附表所示編號1至4土地上之樹木移除,並將如附表所 示編號1至4土地騰空返還原告。 被告應將如附圖所示編號A部分土地上之樹木移除,並將如附圖 所示編號A部分土地騰空返還原告。 被告應自民國111年12月31日起至騰空返還前兩項土地之日止, 按月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7,873元。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本判決第1、第2項於原告各以367萬元、119萬元為被告供擔保後 ,得假執行。但被告如各以10,996,650元、3,568,929元為原告 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本判決第3項於原告以每期2,700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假執行。 但被告如每期以7,873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不變更訴訟標的, 而補充或更正事實上或法律上之陳述者,非為訴之變更或追 加,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3款、第256條分別定有明文 。本件原告起訴時原聲明為:㈠被告應將如附表所示之土地 騰空返還予原告;㈡被告應自111年12月31日起迄騰空返還前 項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11,667元,嗣於審理時,更正 聲明㈠被告應將如附表所示編號1至4土地上之樹木移除,並 將如附表所示編號1至4土地騰空返還原告。㈡被告應將如附 圖所示編號A部分土地上之樹木移除,並將如附圖所示編號A 部分土地騰空返還原告。㈢被告應自111年12月31日起至騰空 返還前兩項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9,246元(本院卷第2 38頁),核屬補充、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與上開規定 相符,自應准許。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未於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場, 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 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原告於民國106年11月25日將附表所示編號1至5 土地(下合稱系爭土地)出租與被告並簽訂土地租用契約書 (下稱系爭租約),期間自107年1月1日起至111年12月30日 止,並約定於每年12月30日前給付年租金14萬元,現租約到 期,被告應將附表所示編號1至4土地及編號5中如附圖所示A 部分土地(2099.37平方公尺,下稱系爭A部分土地)返還予 原告。又被告於租期屆滿後繼續占用編號1至4土地及系爭A 部分土地,無法律上原因而受有每月9,246元利益,致原告 受有不能使用土地之損害,被告自應償還相當於租金之不當 得利,爰依民法第455條、系爭租約第11條、民法第179條規 定,提起本訴,並聲明如更正後之聲明。 二、被告則以:系爭租約第2條記載租賃之土地面積為1.19公頃 ,然原告之土地所有權狀上持分面積僅9180.6平方公尺(0. 918公頃),出租面積短少0.272公頃,可見出租範圍尚包含 出租國有財產署的土地。系爭租約屆滿後,原告讓其繼續使 用系爭土地,已為不定期租賃契約,原告不得請求返還租賃 土地。又原告出租面積短少,及出租國有財產署土地致被告 非法竊占國有土地等情,為可歸責於原告之給付不能事由, 主張解除系爭租約,並以原告應返還系爭租約之5年租金及1 ,000萬元損害賠償為抵銷等語,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本院之判斷:    ㈠系爭租約於111年12月30日已屆期:  ⒈原告主張出租系爭土地予被告,租期至111年12月30日止,年 租金為14萬元,租約已到期等情,業已提出系爭租約為據, 且經被告表示有使用系爭土地等語(本院卷第97頁),則原 告主張出租系爭土地及租約到期等情,應屬可採。被告雖抗 辯租約範圍尚包括國有財產署的土地等語,並未提出證明, 自無足採。  ⒉按租賃期限屆滿後,承租人仍為租賃物之使用收益,而出租 人不即表示反對之意思者,視為以不定期限繼續契約。民法 第451條定有明文。被告雖抗辯系爭租約為不定期租約等語 ,為原告否認,經查,原告於112年1月17日以台北長安郵局 107號存證信函(下稱系爭信函)通知被告於租約屆至時, 仍未依約將土地返予原告,並要求被告於函到7日內,將系 爭土地騰空返還等語,該信函於112年1月18日到達被告(本 院卷第25至28頁),可見原告於租約到期後,即以系爭信函 請求被告限期返還土地,已表明反對被告使用土地之意,被 告抗辯原告並未反對,系爭租約為不定期租約等語,洵屬無 據。  ⒊依系爭租約第11條約定:租用期間屆滿,乙方(指被告)應 無條件拆除土地上建築物將租用土地回復原狀,交還由甲方 (即原告)管理,絕不得要求移轉費或土地地上物補償金等 任何名目之款項,及系爭租約特別約款:本耕地係承租予乙 方種植樹木等語(本院卷第21至23頁),則系爭租約第11條 之土地上建築物於本件契約係指被告種植之樹木,故於租約 屆期,被告應移除地上種植之樹木,將土地回復原狀,交還 予原告。又原告於附表編號5土地之出租範圍,經本院到場 勘驗測量為系爭A部分土地,並有被告種植落羽松在該範圍 等情,有勘驗測量筆錄、現場照片及彰化縣北斗地政事務所 土地複丈成果圖即附圖等可佐(本院卷第177至197頁),且 因附表編號1至4土地及系爭A部分土地等土地面積共計9,430 .47平方公尺(計算式:3837.30+1370.63+449.46+1673.71+ 2099.37=9,430.47),未逾系爭租約所載之出租面積,係屬 出租土地範圍,則原告依系爭租約第11條,請求被告將如附 表所示編號1至4土地及系爭A部分土地上之樹木移除,並將 該等土地騰空返還原告,係屬有據。 ㈡被告應按月給付原告7,873元  ⒈原告為附表所示編號1至5土地之所有權人,權利範圍如附表 所示,被告於系爭租約屆期後,仍種植樹木占用如附表所示 編號1至4土地及系爭A部分土地,被告未爭執,並有系爭土 地登記謄本及前揭勘驗測量筆錄在卷可佐(本院卷第37至44 頁),堪予採信。則原告依民法第179條規定,主張自111年 12月31日起至被告返還占用土地之日止,被告受有相當租金 之不當得利,伊受有損害,被告應返還之,自屬有據。又本 件被告所受有相當租金之不當得利計算方式,兩造均稱租金 比例應依實際面積計算等語(本院卷第99、238頁),並參 考系爭租約以出租土地面積1.19公頃收取年租金14萬元,及 原告之所有權權利範圍(除附表編號5土地為應有部分3分之 1,其餘為全部),被告每月使用附表所示編號1至4土地及 系爭A部分土地所受相當租金之不當得利而致原告受有損害 為7,873元{計算式:140,000÷11900×【3837.30+1370.63+44 9.46+1673.71+(2099.37÷3)】÷12,元以下四捨五入},則 原告請求被告每月給付不當得利之金額於7,873元範圍內, 核屬正當,逾此範圍則不應准許。  ⒉被告雖抗辯原告出租面積短少,及致被告非法竊占國有土地等情解除系爭租約,並以原告應返還系爭租約之5年租金及1,000萬元損害賠償為抵銷等語,惟查,原告否認有出租國有土地乙情,且系爭契約並未記載出租附表以外之土地,被告就此部分並未提出證明,其抗辯原告出租國有土地及受有1,000萬元損害等語,不足採信。又原告已提供附表所示編號1至4及系爭A部分等土地之面積供被告種植落羽松,與系爭契約約定出租土地供被告種樹之目的相符,雖有短少出租土地面積,應屬可補正瑕疵之給付遲延,被告以給付不能為由解除租約,及對原告有返還5年租金債權為抵銷等語,亦不足採。 四、綜上,原告依系爭租約第11條,請求被告將如附表所示編號 1至4土地及系爭A部分土地上之樹木移除,並將該等土地騰 空返還原告,及依民法第179條之規定,請求被告自111年12 月31日起至騰空返還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7,873元,均有 理由,應予准許,逾此部分,則無理由,應予駁回。又兩造 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及免為假執行,核無不合,爰酌定相 當擔保金額准許之。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抗辯等攻防方法及卷附 其他證據,經本院斟酌後,認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均毋庸 再予論述,附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6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李莉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判決上訴,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 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6  日 書記官 謝儀潔             附表 編號 土地地號(彰化縣) 重測前土地地號 (彰化縣) 鄉鎮市 段 地號 面積(平方公尺) 權利範圍 1 田尾鄉 海豐 1300 3837.30 全部 田尾鄉海豐崙段849地號 2 田尾鄉 海豐 1301 1370.63 全部 田尾鄉海豐崙段849-1地號 3 田尾鄉 海豐 1309 449.46 全部 田尾鄉海豐崙段848-2地號 4 田尾鄉 海豐 1323 1673.71 全部 田尾鄉海豐崙段845-3地號 5 埤頭鄉 和豐 948 5548.55 1/3 埤頭鄉埤頭段309地號

2024-10-16

CHDV-112-重訴-75-20241016-2

司繼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陳報遺產清冊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繼字第1763號 聲 請 人 黃品華 住○○縣○○鄉○○路00號 上列聲明人陳報遺產清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一、聲明人係被繼承人許秀英(女,民國35年10月1日生,身分 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生前最後住所:屏東縣○○鄉○○ 路00號)之子女,係繼承人。被繼承人於113年8月16日死亡 ,聲明人開具遺產清冊陳報本院,經核並無不合,本院爰依 法為公示催告。 二、被繼承人之債權人應於本公示催告揭示之日起6 個月內向繼 承人報明其債權,如不為報明,而又為繼承人所不知者,僅 得就賸餘遺產行使其權利。 三、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 元由被繼承人許秀英之遺產負擔。 四、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應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 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6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唐淑嫻

2024-10-16

PTDV-113-司繼-1763-20241016-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確認債權不存在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488號 原 告 榮城社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許秀英 訴訟代理人 張藝騰律師 複代理人 呂盈慧律師 被 告 興尚將有限公司 兼法定代理人 張文彥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王博鑫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債權不存在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9月5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確認被告興尚將有限公司對原告主張之新臺幣280萬元債權不存 在。 確認被告張文彥對原告主張之新臺幣70萬元債權不存在。 訴訟費用由被告興尚將有限公司負擔10分之8,餘由被告張文彥 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原告主張: 一、原告前負責人賴榮郎(已於民國112年9月19日過世)代表原 告,與被告負責人張文彥代表被告興尚將有限公司(下稱興 尚將公司),於110年11月1日簽立「經營權轉讓契約書」( 下稱系爭契約),約定被告興尚將公司將其位於彰化縣○○鄉 ○○村○○路000號建物及其附屬土地上經營之「佳園美食婚宴 會館」(下稱佳園婚宴會館)之經營權轉讓原告。賴榮郎過 世後,由許秀英於112年9月11日擔任原告負責人迄今。因被 告張文彥於113年2月2日、同年2月23日、同年3月8日不斷以 通訊軟體LINE向許秀英表示:⒈原告股東擅自拆除承租物中 之燒烤攤(下稱系爭燒烤攤),原告應賠償興尚將公司新臺 幣(下同)280萬元(下稱系爭280萬元債權);⒉原告向張 文彥借款,由張文彥代墊支付原告在鄰近之他人土地進行填 土開闢停車場工程之費用70萬元,原告應返還被告張文彥70 萬元(下稱系爭70萬元債權)等語。惟原告現負責人許秀英 不知悉並否認有上開2筆債權存在,爰提起本件訴訟,請求 確認被告2人對原告主張之上開2筆債權不存在等語。 二、並聲明: ㈠、確認被告興尚將公司對原告主張之280萬元債權不存在。 ㈡、確認被告張文彥對原告主張之70萬元債權不存在。 貳、被告則以: 一、系爭280萬元債權部分:按系爭契約第3、4、5條,除有技術 顧問轉讓金之約定外,尚有月租金、租金之記載,且約定被 告興尚將公司需要負責原告關於婚宴會館、旁邊路地及停車 場租賃等事宜,是系爭契約兼有經營權轉讓、轉租之性質, 系爭燒烤攤為租賃標的範圍。原告未經被告興尚將公司同意 擅自拆除系爭燒烤攤,原告未盡承租人保管租賃物之義務致 系爭燒烤攤滅失,被告興尚將公司自得依民法第432條、第2 27條、第226條向原告請求損害賠償。且於111年1月間,原 告當時負責人賴榮郎及副總經理李佳蓁曾代表原告與被告興 尚將公司負責人張文彥協商上開賠償事宜,最終和解協議以 當時鑑定價格280萬元為損害賠償額。又原告現負責人許秀 英曾承諾努力賺錢、盡快面對及處理等語,可見許秀英對原 告所負上開債務亦已為承認之意思表示。 二、系爭70萬元債權部分:佳園婚宴會館本設有第一停車場(下 稱第一停車場),然過於狹小,時常停滿就無法再容納車輛 ,顧客此時即會有停放第二停車場(下稱第二停車場)之需 求;又系爭契約簽訂時,原告尚無使用第二停車場之需求, 難認被告興尚將公司與原告簽訂系爭契約時可預見須由被告 興尚將公司負責第二停車場之事宜,故系爭契約第5條所稱 之停車場租賃應僅限於第一停車場。因第二停車場與道路平 面有落差,難以使用,原告當時負責人賴榮郎代表原告委請 被告張文彥聯絡訴外人即營造商張振錫進行填土工程事宜, 並向被告張文彥借款,由被告張文彥先代墊填土費用予張振 錫,後再統計數額報予原告,應可認原告與被告張文彥間成 立消費借貸契約,故原告有返還上開70萬元借款予被告張文 彥之義務等語置辯。 三、答辯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參、兩造經本院整理及簡化爭點,結果如下(本院依判決格式調 整文字,本院卷第286頁): 一、兩造不爭執事項(此部分亦有相關證據資料在卷可稽,堪信 屬實): ㈠、原告前負責人賴榮郎與被告興尚將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文彥, 於110年11月1日分別代表原告及被告興尚將公司簽署系爭契 約(本院卷第21-25頁)。 ㈡、許秀英自112年9月11日起擔任原告負責人及董事長,並於112 年9月23日至經濟部中部辦公室完成變更登記(本院卷第47- 53頁)。 ㈢、賴榮郎於112年9月19日過世。 ㈣、兩造所提證物形式上均為真正。 二、兩造爭執事項: ㈠、原告與被告興尚將公司間,就系爭燒烤攤拆除,有無280萬元 債權債務關係存在? ㈡、原告與被告張文彥間,就停車場填土部分,有無70萬元消費 借貸關係存在? 肆、本院之判斷: 一、按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 者,不得提起之,民事訴訟法第247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 所謂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係指法律關係存在與否不 明確,原告主觀上認其法律上之地位有不安之狀態存在,且 此種不安之狀態能以確認判決將之除去者言(最高法院52年 台上字第1240號民事判決先例意旨參照)。查原告主張被告 對原告主張之債權不存在,為被告所否認,則兩造就該債權 是否存在已發生爭執,且該爭執攸關原告會否遭被告繼續求 償,此法律上地位不安之狀態,得以提起確認債權存否之訴 除去,揆諸前揭說明,應認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 益。 二、次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定有明文。又確認法律關係不存 在之訴,如被告主張其法律關係存在時,應由被告負舉證責 任(最高法院42年台上字第170號民事判決先例意旨參照) 。本件原告訴請確認系爭280萬元債權、系爭70萬元債權不 存在,核其性質為消極確認之訴,自應由被告興尚將公司、 張文彥分別就系爭280萬元債權、系爭70萬元債權存在之事 實負舉證責任,先予敘明。 三、本件難認被告興尚將公司與原告間,就系爭燒烤攤拆除,確 有280萬元債權債務關係存在:   ㈠、被告興尚將公司雖主張依系爭契約第3、4、5條,除有技術顧 問轉讓金之約定外,尚有月租金、租金之記載,且約定被告 興尚將公司需要負責原告關於婚宴會館、旁邊路地及停車場 租賃等事宜,是系爭契約兼有經營權轉讓、轉租之性質,系 爭燒烤攤為租賃標的範圍;原告未經被告興尚將公司同意擅 自拆除系爭燒烤攤,原告未盡承租人保管租賃物之義務致系 爭燒烤攤滅失,被告興尚將有限公司自得依民法第432條、 第227條、第226條向原告請求損害賠償等語;且於111年1月 間,原告當時負責人賴榮郎及副總經理李佳蓁曾代表原告與 被告興尚將公司負責人張文彥協商上開賠償事宜,最終和解 協議以當時鑑定價格280萬元為損害賠償額;又原告現負責 人許秀英曾承諾努力賺錢、盡快面對及處理等語,可見許秀 英對原告所負上開債務亦已為承認之意思表示等語。惟原告 已否認系爭280萬元債權之存在,並以前詞置辯。則依上開 規定及說明,自應由被告興尚將公司就系爭280萬元對原告 之債權存在負舉證之責。 ㈡、證人即於110年11月至111年4月間擔任原告公司副總經理之李 佳蓁雖於本院審理中證述:(請求提示被證2,你有無看過 被證2照片所示的燒烤快炒攤嗎?)有。(燒烤攤位在何處? )榮城公司餐廳的前面。(就你所知燒烤攤有無在榮城公司 承租的範圍內?)有。(目前燒烤攤還存在嗎?)沒有。( 為何現在燒烤攤不存在?)當初股東開會急著要重新整理裝 潢,開會完就開始拆除。(後來有因為燒烤攤拆除的事情而 有與榮城公司負責人賴榮郎前往被告張文彥家中商談怎麼處 理嗎?)有,當初張文彥要提告,因為燒烤攤沒有經過他同 意就要拆掉,賴榮郎找我陪同去張文彥那邊,要他不要提告 。(當天商談後有無結論?)賴榮郎拜託張文彥不要提告, 給他做兩年後再把錢慢慢還他。(有提到還錢的數額嗎?) 當初張文彥說花了300多萬,有說不用到300多萬,有講到是 280萬元,是張文彥要求280萬元,賴榮郎有同意280萬元。 (後來榮城公司有無還280萬元?)沒有,說要兩年後慢慢 還,但賴榮郎後來就過世了,就沒有還,一毛錢都沒有還。 (方才提到去張文彥家中談論280萬元的事情是何時去的? )111年1月份左右等語(本院卷第252-253頁)。惟證人李 佳蓁任職原告期間僅有短短5個月,且其自陳於擔任原告副 總經理前2年乃任職於被告興尚將公司,足認其證述已難認 中立客觀。又證人李佳蓁證述拆除系爭燒烤攤是股東開會決 定乙節,並無其他證據佐證;且280萬元賠償金並非少數, 其亦同時證稱協商過程中張文彥並未跟賴榮郎講到去做鑑定 系爭燒烤攤的價錢,協商僅有口頭上講,並無簽署任何文件 等語,明顯與常情不符,是證人李佳蓁之上開證詞,是否屬 實要非無疑?自難遽採。 ㈢、被告興尚將公司雖主張系爭契約兼有經營權轉讓、轉租之性 質,系爭燒烤攤為租賃標的範圍等語。惟系爭契約前言載明 「緣甲方於彰化縣○○鄉○○村○○路000號經營佳園美食婚宴會 館(以下簡稱佳園),今甲方與乙方達成協議,乃將甲方對 於佳園之經營權轉讓予乙方,為此雙方協議下列條款,俾供 遵循」(本院卷第107頁)。參之被告興尚將公司自陳系爭 燒烤攤佔地100多坪(本院卷第98頁),且觀之系爭燒烤攤 斯時之招牌為「啤酒廣場(圖片)燒烤/快炒」,足見其佔 地與設備、規模非小(見被證2照片),非不得獨立營業, 衡諸常情,系爭燒烤攤若確屬系爭契約之範圍,理應記載於 系爭契約中,以杜爭議。除證人李佳蓁上開不可遽採之證詞 外,被告興尚將公司復未舉證證明系爭燒烤攤確屬系爭契約 之承租範圍,則系爭燒烤攤是否確屬系爭契約之承租範圍, 亦非無疑?再被告興尚將公司主張於111年1月間,原告當時 負責人賴榮郎及副總經理李佳蓁曾代表原告與被告興尚將公 司負責人張文彥協商上開賠償事宜,最終和解協議以當時鑑 定價格280萬元為損害賠償額等語。惟被告興尚將公司並未 提出當時鑑定價格之鑑定證據;且除證人李佳蓁上開不可遽 採之證詞外,其亦未提出任何佐證該280萬元金額數字由來 之證據,自難認該280萬元賠償金額確屬合理真正。又被告 興尚將公司雖另主張原告現負責人許秀英曾承諾努力賺錢、 盡快面對及處理等語,可見許秀英對原告所負上開債務亦已 為承認之意思表示等語,並提出張文彥與許秀英之LINE對話 截圖(被證4)為證。惟觀之該LINE對話截圖,實難認許秀 英已有明確承認系爭280萬元債權之意思表示,被告興尚將 公司此部分主張,亦無足採。故而,被告興尚將公司以上開 情詞,主張被告興尚將公司對原告就系爭燒烤攤拆除,有28 0萬元債權債務關係存在,尚無可採。 四、本件難認被告張文彥主張其對原告就停車場填土部分,有70 萬元消費借貸關係存在: ㈠、按稱消費借貸者,於當事人間必本於借貸之意思合致,而有 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有權於他方之行為,始得當之, 倘當事人主張與他方有消費借貸關係存在者,自應就該借貸 意思互相表示合致及借款業已交付之事實,均負舉證之責任 (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1045號、81年度台上字第2372號 民事判決意旨參照)。被告張文彥主張其對原告有系爭70萬 元債權,既經原告否認之,則依照前開規定及說明,自應由 被告張文彥就其與原告間有消費借貸契約之意思合致,且其 有交付70萬元借款之事實負舉證之責任。 ㈡、被告張文彥雖主張佳園婚宴會館本設有第一停車場,然過於 狹小,時常停滿就無法再容納車輛,顧客此時即會有停放被 告張文彥所設第二停車場之需求;又系爭契約簽訂時,原告 尚無使用第二停車場之需求,難認被告興尚將公司與原告簽 訂系爭契約時可預見須由被告興尚將公司負責第二停車場之 事宜,故系爭契約第5條所稱之停車場租賃應僅限於第一停 車場。因第二停車場與道路平面有落差,難以使用,原告當 時負責人賴榮郎代表原告委請被告張文彥聯絡訴外人即營造 商張振錫進行填土工程事宜,並向被告張文彥借款,由被告 張文彥先代墊填土費用予張振錫,後再統計數額報予原告, 應可認原告與被告張文彥間成立消費借貸契約,故原告有返 還上開70萬元借款予被告張文彥之義務等語。惟原告已以前 詞否認之。查被告張文彥雖提出張文彥與許秀英之LINE手機 對話截圖、佳園婚宴會館第一、二停車場圖片、張文彥與會 計之LINE手機對話截圖、張文彥與訴外人張振錫之LINE手機 對話截圖、獅子會相關舉辦宴會地點紀錄、113年6月27、28 日、113年7月16日第二停車場圖片等件為證(被證3-8,本 院卷123-149頁,被證12-13,本院卷第175-197頁,被證14- 15,本院卷239-245頁),惟其中均並未見有關工程款由何 人支出之討論,亦未見有關70萬元金額數字之具體由來,已 難認該70萬元金額數字之真正。雖被告張文彥另提出其與賴 榮郎之LINE手機對話截圖記載被告向賴榮郎表示「以前因為 常常有婚宴及大型活動,停車位常常不夠,所以這塊地必須 要填」、「費用需要公司支付,因為是公司收的餐費」、「 我是因為你還在付款項,所以我先支付所有費用,到時候公 司狀況比較好的時候,在一起結算」,賴榮郎回覆「好的」 (被證9,本院卷第151頁)。惟依上開對話,可知當時亦未 具體提及70萬元之金額數字。是從被告張文彥所提證據,實 難認賴榮郎曾代表原告公司與被告張文彥達成借款70萬元之 借貸合意。至於依被告張文彥所述之經過(除借款外),被 告張文彥縱有支出,亦屬其得否依其他法律關係請求原告給 付之問題,尚難認原告與被告張文彥間確有70萬元之消費借 貸關係存在。故而,本件應認被告張文彥主張其與原告間就 停車場填土部分有70萬元之消費借貸關係存在,亦無可採。 五、綜上所述,本件應認被告興尚將公司主張其與原告間,就系 爭燒烤攤拆除,有280萬元債權債務關係存在,尚無可採; 被告張文彥主張其與原告間就停車場填土部分有70萬元之消 費借貸關係存在,亦無可採。從而,原告訴請:㈠、確認被 告興尚將公司對原告主張之280萬元債權不存在。㈡、確認被 告張文彥對原告主張之70萬元債權不存在。為有理由,應予 准許。 伍、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所提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經 本院審酌後,核與本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述。附 此敘明。 陸、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85條第1項後段。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洪堯讚  一、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二、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三、提起上訴,應以上訴狀表明㈠對於第一審判決不服之程度, 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㈡上訴理由(民事訴訟法第441 條第1項第3款、第4款),提出於第一審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  日 書記官 李盈萩

2024-10-01

CHDV-113-訴-488-2024100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