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蕭一弘

共找到 237 筆結果(第 41-50 筆)

家親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給付扶養費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親聲字第501號                  113年度家親聲字第593號 聲 請 人 甲○○ 相 對 人 乙○○ 聲請人聲請給付扶養費、返還代墊扶養費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相對人應自本裁定確定之日起,至未成年子女鄭莘璇、鄭卉 妤大學畢業之日止,按月於每月5日前,給付聲請人關於未 成年子女扶養費新臺幣各1萬5,000元。 二、相對人應給付聲請人新臺幣17萬3,025元。 三、聲請程序費用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壹、聲請意旨略以:兩造原為夫妻,育有未成年子女鄭莘璇(民 國000年0月00日生)、鄭卉妤(000年0月00日生),嗣於10 9年10月14日協議離婚,約定由聲請人單獨行使未成年子女 二人之親權,以及相對人應按月於每月5日前,給付聲請人 關於未成年子女二人扶養費各新臺幣(下同)1萬5,000元, 直至其等大學畢業之日為止;又自協議離婚之日起至113年7 月止,相對人積欠扶養費17萬3,025元未給付,依照離婚協 議書之約定及不當得利,請求相對人給付未來及前開代墊扶 養費等語。 貳、相對人則以:原本約定之金額是包含相對人需分擔的租金在 內,並非全部都是未成年人扶養費,伊支出增加,希望調減 扶養費為每名未成年子女每月1萬元,對於聲請人主張伊至1 13年7月止積欠扶養費17萬3,025元不爭執等語置辯。 參、本院之判斷:   一、給付未來扶養費部分: (一)按父母對於未成年之子女,有保護及教養之權利義務,民法 第1084條第2項定有明文,此所謂保護及教養之權利義務, 包括扶養在內(最高法院92年度台上字第219號裁判意旨參 照)。再按直系血親相互間互負扶養之義務;父母對於未成 年子女之扶養義務,不因結婚經撤銷或離婚而受影響;扶養 之方法,由當事人協議定之;不能協議時,由親屬會議定之 ,但扶養費之給付,當事人不能協議時,由法院定之,民法 第1114條第1款、第1116條之2、第1120條分別定有明文。復 按當事人間合法締結之契約,雙方均應受其拘束,除兩造同 意或有解除原因發生外,不容一造任意反悔請求解約(最高 法院19年上字第985號判例可資參照)。又按私法自治與契 約自由原則,扶養子女之費用與方法,自得由父母雙方協議 定之。而夫妻雙方基於私法自治之原則,盱衡自身之履約意 願、經濟能力等主客觀因素,就未成年子女扶養費之分擔等 所達成之協議,於協議成立後倘其內容並無違反強制或禁止 規定而當然無效,或依法律規定可以請求變更協議內容時, 父母雙方當事人自應受其拘束。  (二)經查:  1.兩造原為夫妻,育有未成年子女鄭莘璇、鄭卉妤,並於109 年10月14日協議離婚,約定相對人應按月於每月5日前,給 付聲請人關於未成年子女扶養費各1萬5,000元,直至未成年 子女大學畢業之日為止等情,業據聲請人提出戶口名簿(501 號卷第4頁)、戶籍謄本(同卷第5頁)、離婚協議書(同卷第6~ 13頁),是聲請人上開主張,堪信為真實。  2.相對人雖以每名未成年子女每月扶養費1萬5000元,共3萬元 之約定,係包含伊當時要分攤的每月1萬7000元房租在內, 然為聲請人所否認,且協議書並未如此記載,亦為相對人所 自認(501號卷第76頁反面),是該抗辯不足採信,至於相對 人請求將扶養費調減為各1萬元(同卷第76頁),然查,物價 縱有調漲,相對人109年10月14日離婚後近三年薪資收入亦 逐年增加,110年薪資所得57萬5124元、111年59萬5728元、 112年59萬6514元,有稅務T-Road資訊連結作業查詢結果所 得可參(同卷第38~40頁),況相對人自身花費及需求,應屬 其離婚時能有所預見,相對人既已評估自身經濟條件,而同 意以前開條件與聲請人協議離婚,在其經濟條件無重大改變 之情況下,當無以相對人單方之主張,即變更前開協議之理 ,相對人之抗辯顯不可採。  3.兩造既就未成年子女扶養費之負擔及給付曾有協議,相對人 自應受該離婚協議書內容之拘束,並依該離婚協議書之約定 負給付之責,故聲請人依兩造離婚協議書約定,請求相對人 按月給付未成年子女扶養費各1萬5,000元,洵屬有據,應予 准許。 二、返還代墊扶養費部分: (一)按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利 益;父母對於未成年之子女,有保護及教養之權利義務;對 於未成年子女之權利義務,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由父母共同 行使或負擔之;扶養之程度,應按受扶養權利者之需要,與 負扶養義務者之經濟能力及身分定之,民法第179條前段、 第1084條第2項、第1089條第1項前段、第1119條分別定有明 文。又父母對其未成年子女之扶養義務,係基於父母子女之 身分而來。父母離婚所消滅者,乃婚姻關係,縱因離婚而使 一方之親權處於一時之停止狀態,但對於父母子女間之直系 血親關係毫無影響,均應依各自資力對子女負扶養義務。若 均有扶養能力時,對於子女之扶養費用均應分擔。因此,父 母之一方單獨扶養,自得依不當得利之規定請求他方償還代 墊其應分擔之扶養費用(最高法院92年度台上字第1699號 判決意旨參照)。 (二)聲請人主張自協議離婚之109年10月14日起至113年7月止, 相對人短付扶養費17萬3,025元未給付等情,業據提出計算 表可參(501號卷第59頁),且為相對人自認(同卷第76頁反面 筆錄),應堪認定。據此,聲請人依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 請求相對人給付系爭代墊扶養費,即屬有據,應予准許。 肆、程序費用負擔之依據:家事事件法第125條、第104條第3項 、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 項、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蕭一弘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應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張馨方

2025-03-14

TCDV-113-家親聲-501-20250314-1

家親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代墊扶養費用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親聲字第501號                  113年度家親聲字第593號 聲 請 人 甲○○ 相 對 人 乙○○ 聲請人聲請給付扶養費、返還代墊扶養費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相對人應自本裁定確定之日起,至未成年子女鄭莘璇、鄭卉 妤大學畢業之日止,按月於每月5日前,給付聲請人關於未 成年子女扶養費新臺幣各1萬5,000元。 二、相對人應給付聲請人新臺幣17萬3,025元。 三、聲請程序費用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壹、聲請意旨略以:兩造原為夫妻,育有未成年子女鄭莘璇(民 國000年0月00日生)、鄭卉妤(000年0月00日生),嗣於10 9年10月14日協議離婚,約定由聲請人單獨行使未成年子女 二人之親權,以及相對人應按月於每月5日前,給付聲請人 關於未成年子女二人扶養費各新臺幣(下同)1萬5,000元, 直至其等大學畢業之日為止;又自協議離婚之日起至113年7 月止,相對人積欠扶養費17萬3,025元未給付,依照離婚協 議書之約定及不當得利,請求相對人給付未來及前開代墊扶 養費等語。 貳、相對人則以:原本約定之金額是包含相對人需分擔的租金在 內,並非全部都是未成年人扶養費,伊支出增加,希望調減 扶養費為每名未成年子女每月1萬元,對於聲請人主張伊至1 13年7月止積欠扶養費17萬3,025元不爭執等語置辯。 參、本院之判斷:   一、給付未來扶養費部分: (一)按父母對於未成年之子女,有保護及教養之權利義務,民法 第1084條第2項定有明文,此所謂保護及教養之權利義務, 包括扶養在內(最高法院92年度台上字第219號裁判意旨參 照)。再按直系血親相互間互負扶養之義務;父母對於未成 年子女之扶養義務,不因結婚經撤銷或離婚而受影響;扶養 之方法,由當事人協議定之;不能協議時,由親屬會議定之 ,但扶養費之給付,當事人不能協議時,由法院定之,民法 第1114條第1款、第1116條之2、第1120條分別定有明文。復 按當事人間合法締結之契約,雙方均應受其拘束,除兩造同 意或有解除原因發生外,不容一造任意反悔請求解約(最高 法院19年上字第985號判例可資參照)。又按私法自治與契 約自由原則,扶養子女之費用與方法,自得由父母雙方協議 定之。而夫妻雙方基於私法自治之原則,盱衡自身之履約意 願、經濟能力等主客觀因素,就未成年子女扶養費之分擔等 所達成之協議,於協議成立後倘其內容並無違反強制或禁止 規定而當然無效,或依法律規定可以請求變更協議內容時, 父母雙方當事人自應受其拘束。  (二)經查:  1.兩造原為夫妻,育有未成年子女鄭莘璇、鄭卉妤,並於109 年10月14日協議離婚,約定相對人應按月於每月5日前,給 付聲請人關於未成年子女扶養費各1萬5,000元,直至未成年 子女大學畢業之日為止等情,業據聲請人提出戶口名簿(501 號卷第4頁)、戶籍謄本(同卷第5頁)、離婚協議書(同卷第6~ 13頁),是聲請人上開主張,堪信為真實。  2.相對人雖以每名未成年子女每月扶養費1萬5000元,共3萬元 之約定,係包含伊當時要分攤的每月1萬7000元房租在內, 然為聲請人所否認,且協議書並未如此記載,亦為相對人所 自認(501號卷第76頁反面),是該抗辯不足採信,至於相對 人請求將扶養費調減為各1萬元(同卷第76頁),然查,物價 縱有調漲,相對人109年10月14日離婚後近三年薪資收入亦 逐年增加,110年薪資所得57萬5124元、111年59萬5728元、 112年59萬6514元,有稅務T-Road資訊連結作業查詢結果所 得可參(同卷第38~40頁),況相對人自身花費及需求,應屬 其離婚時能有所預見,相對人既已評估自身經濟條件,而同 意以前開條件與聲請人協議離婚,在其經濟條件無重大改變 之情況下,當無以相對人單方之主張,即變更前開協議之理 ,相對人之抗辯顯不可採。  3.兩造既就未成年子女扶養費之負擔及給付曾有協議,相對人 自應受該離婚協議書內容之拘束,並依該離婚協議書之約定 負給付之責,故聲請人依兩造離婚協議書約定,請求相對人 按月給付未成年子女扶養費各1萬5,000元,洵屬有據,應予 准許。 二、返還代墊扶養費部分: (一)按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利 益;父母對於未成年之子女,有保護及教養之權利義務;對 於未成年子女之權利義務,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由父母共同 行使或負擔之;扶養之程度,應按受扶養權利者之需要,與 負扶養義務者之經濟能力及身分定之,民法第179條前段、 第1084條第2項、第1089條第1項前段、第1119條分別定有明 文。又父母對其未成年子女之扶養義務,係基於父母子女之 身分而來。父母離婚所消滅者,乃婚姻關係,縱因離婚而使 一方之親權處於一時之停止狀態,但對於父母子女間之直系 血親關係毫無影響,均應依各自資力對子女負扶養義務。若 均有扶養能力時,對於子女之扶養費用均應分擔。因此,父 母之一方單獨扶養,自得依不當得利之規定請求他方償還代 墊其應分擔之扶養費用(最高法院92年度台上字第1699號 判決意旨參照)。 (二)聲請人主張自協議離婚之109年10月14日起至113年7月止, 相對人短付扶養費17萬3,025元未給付等情,業據提出計算 表可參(501號卷第59頁),且為相對人自認(同卷第76頁反面 筆錄),應堪認定。據此,聲請人依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 請求相對人給付系爭代墊扶養費,即屬有據,應予准許。 肆、程序費用負擔之依據:家事事件法第125條、第104條第3項 、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 項、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蕭一弘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應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張馨方

2025-03-14

TCDV-113-家親聲-593-20250314-1

家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選任特別代理人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聲字第23號 聲 請 人 林仕魁 代 理 人 黃玉玲 聲 請 人 林仕傑 林仕賢 相 對 人 林偉禮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減輕或免除扶養義務事件,經聲請人聲請為相 對人選任特別代理人,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選任廖怡婷律師於本院113年度家親聲字第740號減輕或免除扶養 義事件為相對人林偉禮(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之特別 代理人。   理 由 一、按家事非訟事件,除法律別有規定外,準用非訟事件法之規 定。又民事訴訟法有關當事人能力、訴訟能力之規定,於非 訟事件關係人準用之。復按對於無訴訟能力人為訴訟之必要 ,而無法定代理人,或法定代理人不能行代理權者,其親屬 或利害關係人,得聲請受訴法院之審判長,選任特別代理人 ,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11條及民事訴訟法第51 條第1 項均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顱內出血,重度身障,無程序能 力,未受監護宣告,而有為其選任特別代理人之必要,聲請 人為相對人之子,爰依法聲請對相對人於上開案件中選任特 別代理人,以利該件非訟程序之進行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其等為相對人之子,相對人無法自主表示 意見經安置在幸福家園護理之家等情,有戶役政資訊網站查 詢-親等關聯(二親等)(113年度家親聲字第740號卷第39~40 頁)、中山醫學大學診斷證明書(該卷第8頁)可證,自有為相 對人選任特別代理人之必要,而聲請人並無特定人選希望由 本院決定,經依財團法人臺中律師公會願任特別代理人之會 員名冊聯繫結果,廖怡婷律師有意願擔任(有公務電話紀錄 在該卷第45~46頁),爰選任廖怡婷律師為相對人之特別代理 人。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11條,民事訴訟法第51 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蕭一弘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應附繕本),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張馨方

2025-03-13

TCDV-114-家聲-23-20250313-1

家調裁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改定未成年人監護人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調裁字第17號 聲 請 人 朱俊仲 相 對 人 廖伯雪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改定未成年人監護人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改定聲請人甲○○(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為未成 年人朱貴群(女,民國0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 Z000000000號) 之監護人。 二、指定乙○○(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為會同開具財 產清冊之人。 三、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相對人分別係未成年人朱貴群 之叔叔、祖母,法院前以103年度家親聲字第544號裁定停止 朱貴群生父朱俊傑、生母沈美伶親權,因乙○○為與朱貴群同 住之祖母,依民法第1094條第1項規定,為第一順序法定監 護人,現乙○○年事已高,不克參與朱貴群醫療療程,而不適 合繼續擔任監護人,爰聲請改由聲請人擔任監護人,乙○○負 責會同開具財產清冊等語。 二、相對人表示同意。 三、本院的判斷: (一)按當事人就不得處分之事項,其解決事件之意思已甚接近或 對於原因事實之有無不爭執者,得合意聲請法院為裁定。法 院為前項裁定前,應參酌調解委員之意見及家事調查官之報 告,依職權調查事實及必要之證據,並就調查結果使當事人 或知悉之利害關係人有陳述意見之機會。當事人聲請辯論者 ,應予准許,家事事件法第33條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 (二)查本件聲請改定監護人事件,係當事人不得處分之事項,兩   造對於相對人為未成年人之監護人,年事已高,希望改由聲 請人擔任監護人,自己擔任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合意聲 請法院為裁定(本院卷第20頁訊問筆錄),本院自應依前揭 規定為裁定,合先敘明。 (三)按有事實足認監護人不符受監護人之最佳利益,或有顯不適 任之情事者,法院得依前條第1項聲請權人之聲請,改定適 當之監護人,不受第1094條第1項規定之限制;法院依前項 選定監護人或依第1106條及第1106條之1另行選定或改定監 護人時,應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法院選定或改 定監護人時,應依受監護人之最佳利益,審酌一切情狀,尤 應注意下列事項:1.受監護人之年齡、性別、意願、健康情 形及人格發展需要;2.監護人之年齡、職業、品行、意願、 態度、健康情形、經濟能力、生活狀況及有無犯罪前科紀錄 ;3.監護人與受監護人間或受監護人與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 之情感及利害關係...,民法第1106之1條第1項、第1094條 第4項及第1094條之1定有明文。查聲請人主張相對人年事已 高,不便參與朱貴群醫療療程,而不適任,為相對人所不爭 執,相對人為00年0月生,年已73歲,有戶籍謄本在卷可參( 本院卷第8頁),且未成年人亦表示希望由叔叔甲○○擔任監護 人(本院卷第14-1頁),認相對人不適宜繼續擔任朱貴群之監 護人,改由獲得相對人和未成年人一致同意之聲請人擔任監 護人較為適當,又相對人自103年間即擔任朱貴群監護人並 與之同住,對於未成年人之財產狀況,具有一定程度之瞭解 ,並有意願,故由相對人擔任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應能 符合朱貴群之最佳利益。綜上,聲請人之聲請為有理由,應 予准許。 (四)末按民法第1099條、第1109條之規定,監護開始時,監護人 對於受監護人之財產,應依規定會同法院指定會同開具財產 清冊之人,於2個月內開具財產清冊,並陳報法院;監護人 於執行監護職務時,因故意或過失,致生損害於受監護人者 ,應負賠償之責。基上,監護人即聲請人於本裁定確定後, 應會同本院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於2 個月內開具受 監護人之財產清冊,並陳報法院,併此敘明。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33條第1 項、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 1 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蕭一弘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應附繕本),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張馨方

2025-03-13

TCDV-114-家調裁-17-20250313-1

家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酌定程序監理人酬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聲字第7號 聲 請 人 洪月華 上列聲請人因擔任本院112年度家親聲字第687號酌定未成年子女 權利義務行使負擔事件之程序監理人,聲請核定報酬,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聲請人得請求之程序監理人酬金酌定為新臺幣1萬8000元。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經法院裁定擔任112年家親聲字第381 號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之行使負擔等事件之未成年子曾亮嘉 之程序監理人,業已依法執行程序監理人職務完畢,爰依程 序監理人選任及酬金支給辦法第13條第1項規定,聲請裁定 酌給程序監理人酬金及代墊費用新臺幣(下同)1萬8000元等 語。 二、按法院得依程序監理人聲請,按其職務內容、事件繁簡等一   切情況,以裁定酌給酬金,其報酬為程序費用之一部,家事   事件法第16條第4項定有明文。次按法院裁定程序監理人酬   金,應斟酌職務內容、事件繁簡、勤勉程度、程序監理人執   行律師、社會工作師或相關業務收費標準,每人每一審級於   5000元至3萬8000元額度內為之。前項酬金,包括程序監理 人為該事件支出之必要費用在內。法院於為前項裁定前,應 予程序監理人及當事人陳述意見之機會。程序監理人應就第 1項之事由釋明之,亦為程序監理人選任及酬金支給辦法第1 3條所明定。  三、本件聲請人請求酌給報酬,經本院審酌112年度家親聲字第6 87號酌定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事件之相關資料,參 酌聲請人已與兩造、未成年子女、導師進行會談、訪視,並 提出程序監理人報告(家親聲卷第187至204頁)供本院參考 ,是聲請人請求報酬核屬有據。 四、經本院通知關係人2人(即甲○○、乙○○)於文到10日內表示意 見後,其等均未表示意見,本院斟酌程序監理人執行職務之 內容、事件繁簡程度、執行相關業務收費標準等一切情狀, 本院認本件程序監理人之酬金酌定為1萬8000元要屬合法有 據,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蕭一弘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應附繕本),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張馨方

2025-03-12

TCDV-114-家聲-7-20250312-1

家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救字第36號 聲 請 人 林子宸 地址保密 法定代理人 吳雅鈴 地址保密 訴訟代理人 易佩萱律師(法扶律師) 相 對 人 林奕廷 當事人間聲請給付扶養費事件(114年度家親聲字第151號),聲請 人聲請訴訟救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准予訴訟救助。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對相對人提起給付扶養費事件,無資 力支出訴訟費用,且非顯無勝訴之望,經財團法人法律扶助 基金會臺中分會准予法律扶助在案,爰聲請訴訟救助等語。 二、按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准 予訴訟救助。但顯無勝訴之望者,不在此限;法院認定前項 資力時,應斟酌當事人及其共同生活親屬基本生活之需要, 民事訴訟法第107條定有明文。又按家事事件法就費用之徵 收及負擔等項並無規定,其中家事訴訟事件準用民事訴訟法 之規定(該法第51條規定),固得準用民事訴訟法關於訴訟 救助之規定,惟家事非訟事件,僅於該法第97條規定準用非 訟事件法,而非訟事件法對訴訟救助則漏未規範,自應類推 適用民事訴訟法第107條以下有關訴訟救助之規定,此有最 高法院101年度第7次民事庭會議決議可資參照。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上開事實,業據其於提出財團法人法律扶 助基金會(台中分會)准予扶助證明書(全部扶助)(本院卷第1 1頁)為證,並經本院核閱114年度家親聲字第151號卷宗,其 請求尚非顯無理由,從而揆諸前揭說明,聲請人聲請本件訴 訟救助,洵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類推適用民事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前 段,裁定如主文。 五、聲請人主張其為臺灣苗栗地方法院113年度家護字第416號保 護令被害人,請求將住居所地址保密,有該保護令在114年 度家親聲字第151號卷宗第17~19頁可參,爰將聲請人及與其 同住之法定代理人住址均保密,附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蕭一弘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應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張馨方

2025-03-11

TCDV-114-家救-36-20250311-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離婚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婚字第742號 原 告 乙○○ 訴訟代理人 熊賢祺律師 複代理人 蘇曉純律師 訴訟代理人 周仲鼎律師 複代理人 陳曉芃律師 被 告 甲○○ 訴訟代理人 曾信嘉律師 上當事人間離婚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就離婚部分雖於民國114年3月10日諭知辯論終結,然因漏未 諭知更新審理,應再開辯論,於民國114年6月16日星期一上午9 點10分到20分,在本院第31法庭,續行第六次言詞辯論。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蕭一弘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張馨方

2025-03-11

TCDV-112-婚-742-20250311-1

家繼簡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履行遺產協議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繼簡字第64號 原 告 羅彩汶 代 理 人 賴皆穎律師 被 告 羅文鴻 羅佳茹 當事人間履行遺產協議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因繼承回復、遺產分割、特留分、遺贈、確認遺囑真偽或 繼承人間因繼承關係所生請求事件,得由下列法院管轄:一 、繼承開始時被繼承人住所地之法院;被繼承人於國內無住 所者,其在國內居所地之法院。二、主要遺產所在地之法院 。家事事件之管轄,除本法別有規定外,準用非訟事件法有 關管轄之規定;非訟事件法未規定者,準用民事訴訟法有關 管轄之規定,家事事件法第70條及第5 條分別定有明文。又 法院受理家事事件之全部或一部不屬其管轄者,除當事人有 管轄之合意外,應依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 ,家事事件法第6條第1項前段亦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原告起訴請求履行遺產協議,而本件被繼承人羅 志雄於111年1月1日繼承開始時之住所地,在南投縣○○鄉○○ 村○○路000○0號,有原告所提出戶籍謄本在本院卷第17頁可 參,又依據財政部中區國稅局遺產稅免稅證明書,被繼承人 所遺主要財產(不動產)均在南投縣(第71~73頁),堪認本院 並無管轄權,原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提起本件訴訟,應不合 法,本院於113年7月29日命原告於文到5日內,陳報本院有 管轄權之理由(第89頁),原告於113年8月2日收文後,迄今 未陳報(第93頁送達證書、第99~101頁本院收文資料查詢清 單),爰依職權裁定如主文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蕭一弘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應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張馨方

2025-03-11

TCDV-113-家繼簡-64-20250311-1

家繼訴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確認繼承權不存在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1年度家繼訴字第206號 原 告 楊清城 黃月香 被 告 李靜嫻 當事人間確認繼承權不存在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於民國112年2月8日所為停止訴訟程序之裁定撤銷。   理  由 一、本院前以上開裁定,命在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下稱臺中 高分院)111年度上訴字第2039號刑事訴訟終結前,停止訴訟 程序(本院卷第211頁裁定)。 二、該111年度上訴字第2039號案件經上訴後,由最高法院於112 年6月8日以112年度台上字第1962號判決發回更審(第229頁) ,臺中高分院於112年11月16日以112年度上更一字第30號判 決後(本院卷第235~~283頁判決書),再經最高法院第二次發 回更審,臺中高分院於113年6月6日以113年度上更二字第9 號判決後(同卷第289~333頁判決書),由最高法院於113年10 月1日以113年度台上字第3240號駁回上訴確定(第343~351頁 判決書),是該刑事訴訟業已終結。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186條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蕭一弘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需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用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張馨方

2025-03-10

TCDV-111-家繼訴-206-20250310-4

家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救字第45號 聲 請 人 周映茹 代 理 人 許珮寧律師(法扶律師) 相 對 人 李燕山 上列當事人因酌定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等事件(114年度 家親聲字第177號),聲請人聲請訴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准予訴訟救助。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對相對人提起離婚及酌定未成年子女 權利義務行使負擔等事件,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且非顯無 勝訴之望,經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臺中分會准予法律扶 助在案,爰聲請訴訟救助等語。 二、按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准 予訴訟救助。但顯無勝訴之望者,不在此限;法院認定前項 資力時,應斟酌當事人及其共同生活親屬基本生活之需要, 民事訴訟法第107條定有明文。又按家事事件法就費用之徵 收及負擔等項並無規定,其中家事訴訟事件準用民事訴訟法 之規定(該法第51條規定),固得準用民事訴訟法關於訴訟 救助之規定,惟家事非訟事件,僅於該法第97條規定準用非 訟事件法,而非訟事件法對訴訟救助則漏未規範,自應類推 適用民事訴訟法第107條以下有關訴訟救助之規定,此有最 高法院101年度第7次民事庭會議決議可資參照。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上開事實,業據其於提出財團法人法律扶 助基金會(台中分會)准予扶助證明書(全部扶助)(本院卷第1 0~11頁)以為釋明,又其起訴、聲請尚非顯無理由,有家事 起訴狀在卷第4~8頁可參,並經本院調閱114年度家親聲177 號卷核閱無訛(離婚部分已於民國114年1月15日在本院調解 成立,有114年度司家調字第80號調解筆錄在該卷第38頁可 參),揆諸前揭說明,聲請人聲請本件訴訟救助,洵無不合 ,應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類推適用民事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前 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蕭一弘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應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張馨方

2025-03-10

TCDV-114-家救-45-20250310-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