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限期補繳

共找到 86 筆結果(第 41-50 筆)

地訴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地方庭

廢棄物清理法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判決  地方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3年度地訴字第61號 民國113年12月26日辯論終結 原 告 詠潔環保有限公司 代 表 人 蕭凱仁 訴訟代理人 黃淑芬律師 被 告 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南區資源回收廠 代 表 人 黃家俊 訴訟代理人 黃信忠 王宗政 上列當事人間廢棄物清理法事件,原告不服高雄市政府中華民國 113年3月26日高市府法訴字第11330247500號訴願決定書,提起 行政訴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一、原告之訴駁回。 二、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事實概要:   原告領有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下稱高雄環保局)核發之 廢棄物清除許可證,經被告核定同意其申請車牌號碼000-00 號、Z6-186號車輛(下合稱系爭車輛)載運一般事業廢棄物 進入被告廠內,由被告代為處理廢棄物。嗣經臺灣高雄地方 檢察署(下稱高雄地檢署)偵查發現原告於民國101年5月至 同年00月間(下稱系爭期間)以地磅作弊程式減輕系爭車輛 載運重量,致短繳廢棄物代處理費(下稱代處理費)新臺幣 (下同)285萬1,728元。經被告以112年2月4日高市環南資 維字第11270054100號函(下稱前處分)命原告補繳。嗣因 高雄地檢署以112年9月22日雄檢信岱111緩2662字第1129076 814號函(下稱高雄地檢署112年9月22日函文)發還所扣押 原告代表人繳納之款項142萬5,864元予被告,被告乃以112 年11月28日高市環南資維字第11270528801號函(下稱原處 分)變更前處分補繳金額為142萬5,864元。原告不服,提起 訴願,經訴願決定駁回,提起本件行政訴訟。 二、原告主張及聲明: (一)主張要旨:   1.原告不爭執於系爭期間加入作弊扣重集團,以地磅作弊程 式減輕系爭車輛載運重量,致短繳廢棄物代處理費285萬1 ,728元。   2.行政程序法第131條第1項之規定,並無類似民法第128條 規定以「知悉」來解釋,公法上請求權採取自始消滅之效 果,縱使不知請求對象亦同。被告就系爭期間代處理費遲 至112年2月4日始通知原告繳納,已逾行政程序法第131條 第1項規定之5年期間。被告稱應以「可合理期待機關得為 追繳時」即於111年9月29日經高雄環保局通知知悉此事時 為時效起算點,惟依訴外人即被告維修組技工張凱敦於系 爭刑案偵查中筆錄所述,可知被告於000年0月間即已發現 地磅作弊情事,卻怠於追查,此遲延之不利益可歸責於被 告,無從主張合理期待。又代處理費具規費性質,則依規 費法第17條第1項,亦已罹於5年時效。 (二)聲明:訴願決定及原處分均撤銷。 三、被告答辯及聲明: (一)答辯要旨:    行政程序法第131條第1項所稱公法上請求權,應以「可合 理期待機關得為追缴時」起算時效期間。被告於系爭期間 並不知悉代處理費有短繳情事,亦未發現原告有圖利及加 重詐欺短繳代處理費之意圖,自無從期待對原告行使公法 上追繳代處理費請求權。被告係於111年9月29日經高雄環 保局政風室轉知高雄地檢察署檢察官110年度偵字第18624 號、第27288號、111年度偵字第21148號、第22526號(下 稱系爭刑案)追加起訴事實,始知悉原告上開所涉地磅作 弊及短繳代處理費情事,而得對原告行使公法上追繳代處 理費請求權,故請求權時效應從斯時起算,並未罹於時效 。 (二)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四、爭點: 被告命原告補繳代處理費,是否罹於公法上請求權時效?是 否逾徵收期間? 五、本院之判斷:   (一)事實概要欄所述之事實,有系爭刑案追加起訴書(原處分 卷第2至69頁)、高雄地檢署收據2張【本院高等行政訴訟 庭(下稱高等庭)卷第61頁】、高雄地檢署112年9月22日 函文(高等庭卷第141頁)、前處分(高等庭卷第21至23 頁)、原處分(高等庭卷第259頁)及訴願決定(高等庭 卷第263至270頁)等證據可以證明。 (二)應適用之法令:   1.廢棄物清理法(下稱廢清法)第28條第1項第3款第2目: 「事業廢棄物之清理,除再利用方式外,應以下列方式為 之:……三、委託清除、處理:……(二)經執行機關同意, 委託其清除、處理。」。 2.行為時高雄市資源回收廠代處理廢棄物管理規則(112年9 月6日修正前規定):   ⑴第1條:「為妥善辦理廢棄物代處理事項,並確保資源回收 廠設施安全,特訂定本規則。」。   ⑵第2條:「(第1項)本規則主管機關為本府環境保護局。 (第2項)本規則所稱資源回收廠指本府環境保護局中區 資源回收廠、南區資源回收廠、仁武垃圾焚化廠及岡山垃 圾焚化廠。」。   ⑶第8條:「(第1項)代處理費應於代處理廢棄物載運進入 資源回收廠時,繳納之。(第2項)前項代處理廢棄物收 費標準由主管機關另定之。」。   3.行為時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代清理廢棄物收費標準表二 、(三)資源回收場代處理事業廢棄物,其收費標準按每 0.1公噸120元計算。     4.行政程序法第131條第1項:「公法上之請求權,於請求權 人為行政機關時,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因5年間不行使而 消滅;於請求權人為人民時,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因10年 間不行使而消滅。」。   5.規費法:   ⑴第2條第1項:「各級政府及所屬機關、學校(以下簡稱各 機關學校),對於規費之徵收,依本法之規定。本法未規 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⑵第8條:「各機關學校交付特定對象或提供其使用下列項目 ,應徵收使用規費:一、公有道路、設施、設備及場所。 二、標誌、資料(訊)、謄本、影本、抄件、公報、書刊 、書狀、書表、簡章及圖說。三、資料(訊)之抄錄、郵 寄、傳輸或檔案之閱覽。四、依其他法律規定應徵收使用 規費之項目。」。   ⑶第17條第1項:「訂有繳納期限之規費,於繳納期限屆滿之 次日起5年內,未經徵收者,不再徵收……。」。 (三)經查:   1.原告有補繳代處理費之義務: ⑴原告領有高雄環保局核發之廢棄物清除許可證,經被告核 定同意其申請以系爭車輛載運一般事業廢棄物進入被告廠 内,由被告代為處理。嗣經高雄地檢署檢察官偵查發現原 告加入作弊扣重集團,於系爭期間以地磅作弊程式減輕系 爭車輛載運重量,致原告短繳代處理費總計285萬1,728元 之事實,為兩造所不爭執(本院卷第158、159頁),並有    高雄環保局核發之廢棄物清除許可證、原告自律切結聲明 、被告同意原告申請廢棄物清除車輛進廠代處理廢棄物函 文等資料(本院卷第47至88頁)、系爭刑案追加起訴書( 原處分卷第2至69頁)、緩起訴處分書(本院卷第103至15 4頁)在卷可稽,此部分事實自堪認定。   ⑵原告短繳之代處理費共計285萬1,728元,嗣因高雄地檢署1 12年9月22日函發還所扣押原告代表人繳納之款項142萬5, 864元予被告,被告乃以原處分變更原告應補繳金額為142 萬5,864元乙節,有高雄地檢署112年9月22日函文(本院 高等庭卷第141頁)、原處分(高等庭卷第259頁)在卷可 佐。是本件既由已取得廢棄物清除許可證之原告,向被告 申請代處理廢棄物,原告自負有繳交代處理費142萬5,864 元之義務。   2.被告命原告補繳代處理費,未罹於公法上請求權時效、未 逾徵收期間:    ⑴代處理費之性質為使用規費:     原告依廢清法第28條第1項第3款第2目規定,委託被告處 理原告事業廢棄物,被告並依行為時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 局代清理廢棄物收費標準表之規定向原告收費。可認代處 理費係基於事業委託執行機關清除、處理一般事業廢棄物 ,享有利用執行機關處理設施之利益,再由執行機關依上 述法定收費標準收取合理之使用對價,徵收對象限於利用 執行機關處理設施之特定人,核屬具有使用對價之使用規 費性質。   ⑵前處分並未罹於公法上請求權時效,亦未逾徵收期間:   A.依行政程序法第131條第1項規定,公法上請求權應自可合 理期待機關得為請求時起算其消滅時效期間。所謂請求權 「可行使」時,係指行使請求權在法律上無障礙,可合理 期待請求權人為行使時起算其消滅時效期間(最高行政法 院102年11月份第1次庭長法官聯席會議決議意旨、同院10 6年度判字第675號判決意旨參照)。   B.系爭刑案係經法務部廉政署以110年3月8日廉南軍110廉立 60字第1101700758號函文函請高雄地檢署指派檢察官指揮 偵辦,嗣經高雄地檢署分案並指派檢察官偵辦。檢察官於 偵查中發現訴外人洪耀卿、張凱敦等人自106年2月24日起 至110年2月9日止,涉有以地磅作弊程式減輕廢棄物清除 車輛載運重量,獲取短繳代處理費不法利益之犯行提起公 訴後,復再繼續清查,發現原告代表人於系爭期間亦有前 揭行為,涉犯刑法詐欺得利罪,因其坦承犯行並繳回不法 所得,而於111年8月23日對原告代表人為緩起訴處分,另 於同日將共犯洪耀卿、張凱敦等人就與原告等人有關之犯 行部分為追加起訴等情,有系爭刑案緩起訴處分書、追加 起訴書(本院卷第103至154頁、原處分卷第2至69頁)附 卷可證,並經本院調閱系爭刑案卷宗查閱無誤。是依刑事 訴訟法第245條第1項偵查不公開之規定,檢察官自分案偵 辦至偵查終結、製作起訴書、緩起訴處分書送給相關被害 人,均須相當作業時間。而被告係於檢察官偵查終結後, 於111年9月29日經高雄環保局政風室轉知,始知悉有前揭 追加起訴情事,且追加起訴書所載犯罪事實與前已起訴犯 罪事實之犯罪期間不同乙情,亦有被告政風室111年10月1 日簽呈(本院卷第169頁)可佐。可認自111年9月29日起 ,始可合理期待被告得行使其向原告追繳短繳之代處理費 請求權,並據以核算短繳之代處理費金額。故被告於112 年2月4日以前處分命原告補繳代處理,復於112年11月28 日以原處分變更應補繳代處理費金額,並未罹於行政程序 法第131條第1項公法上請求權時效。原告主張公法上請求 權採自始消滅之效果,縱使不知請求對象亦同等語,並不 足採。   C.原告又主張依張凱敦於系爭刑案偵查中筆錄所述,可知被 告於000年0月間即已發現地磅作弊情事,卻怠於追查,此 遲延之不利益可歸責於被告,無從主張合理期待等語。惟 張凱敦於系爭刑案偵辦中,於110年9月16日經法務部廉政 署廉政官詢問、檢察官偵訊時,雖證稱訴外人即被告維修 組技工歐建發曾於103年3、4月間發現有異而向長官陳報 ,並叫張凱敦自行離職等語,有廉政官詢問筆錄及檢察官 訊問筆錄(本院卷第185至207頁)在卷可參,然此僅為張 凱敦片面指陳,並無證據可以佐證。再者,依張凱敦於前 開筆錄所供稱配合之廠商及車輛,均未提及與原告有關之 部分。復依本院調閱之系爭刑案卷宗資料得知,本件係經 法務部廉政署報請檢察官指揮偵辦,透過搜索、扣押、通 知相關人等到案訊問、將被告地磅系統主機送請內政部警 政署刑事警察局作數位鑑識等多項偵查作為,才得以逐一 清查釐清犯案過程及犯罪行為人,此並非無偵查犯罪權限 之行政機關得以勝任。自難僅以張凱敦之片面陳述,逕認 係被告怠於追查,其請求權於000年0月間即無法律上障礙 而可得行使。原告此部分主張,亦屬無據。   D.又依行為時高雄市資源回收廠代處理廢棄物管理規則第8 條第1項規定,代處理費應於代處理廢棄物載運進入資源 回收廠時,繳納之,屬於訂有繳納期限之規費。然因原告 申請進場之系爭車輛,係以詐欺方式短繳代處理費,則原 告就短繳部分所負補繳之給付義務,依行政程序法第131 條第1項規定,應於可合理期待被告行使請求權起,5年內 行使請求權(即進行給付義務之核算)。核算後,原告應 給付之內容已經明確,即進入徵收程序,依規費法第17條 第1項規定起算5年之徵收期間,被告得依核算之結果,請 求原告繳納,原告始能依據核算之數額依限繳納之。故被 告於112年2月4日以前處分命原告限期補繳代處理費,已 在時效期間內完成核算,並在徵收期間內辦理徵收,無逾 越請求權時效或徵收期間之問題。 (四)綜上所述,原告主張均不可採,原處分並無違誤,訴願決 定予以維持,亦無不合。原告訴請撤銷為無理由,應予駁 回。 (五)本件判決基礎已經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防禦方法及訴訟 資料經本院斟酌後,核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無一一論述 之必要,一併說明。 六、結論︰原告之訴為無理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審判長法 官 吳文婷                法 官 黃姿育 法 官 顏珮珊 一、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二、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其 未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出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 書(均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未表明上訴理由者,逕以裁 定駁回。 三、上訴時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並提出委任書。(行政訴 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 四、但符合下列情形者,得例外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同 條第3項、第4項)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情形 所需要件 (一)符合右列情形之一者,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1.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 2.稅務行政事件,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會計師資格。 3.專利行政事件,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 (二)非律師具有右列情形之一,經本案之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訴訟代理人。 1.當事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者。 2.稅務行政事件,具備會計師資格。 3.專利行政事件,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 4.當事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 是否符合(一)、(二)之情形,而得為強制律師代理之例外,當事人應於提起上訴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提出(二)所示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及委任書。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洪儀珊

2025-01-23

KSTA-113-地訴-61-20250123-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3608號 原 告 林恭本 訴訟代理人 蔡宜真律師 上列原告與被告林明宏間請求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事件,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13 萬1,505元,逾期未繳,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 (一)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第6款規定「原告之訴,有下 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 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六、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 其他要件。」;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前段規定「訴訟標 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 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第77條之2第1項、第2項「以一 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 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 最高者定之。」、「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 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 (二)土地公告現值,係直轄市及縣(市)政府依平均地權條例第 46條規定,對土地價值逐年檢討、調整、評估之結果;而不 動產實價登錄價格,乃一定期間內,於地政機關登錄之不動 產交易價格。此二者倘與客觀之市場交易價格相當,固均可 作為核定訴訟標的價額之參考。惟房屋及其坐落土地合併為 實價登錄價格者,該房屋、土地各自之交易價格若干,應依 適當方法為換算(即房屋、土地價值比例),而不得逕以不 動產之實價登錄價格,減除土地公告現值,即推認為房屋之 交易價格(參最高法院111年度台抗字第150號民事裁定意旨 )。 二、查: (一)原告訴之聲明為:被告應將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即建物(下 稱系爭房屋)含坐落基地(合稱系爭房地)權利範圍2分之1 移轉登記予原告等語,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以系爭房地於 起訴時之交易價值為核定。 (二)本院依職權查詢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服務網,鄰近系 爭房屋且條件相似(同為鋼筋混凝土造之五層建物之一樓含 騎樓)之建物含坐落基地,交易價格約新臺幣(下同)31萬 9,136元/㎡(查詢結果見本院卷第19頁),又系爭房屋面積 共96.88㎡(即總面積89.56㎡+平台7.32㎡,建物登記謄本見調 字卷第17頁),據此推估起訴時系爭房地之交易價格為3,09 1萬7,896元(即交易價格31萬9,136元/㎡×系爭房屋面積96.8 8㎡,元以下四捨五入)。 (三)故本件訴訟標的價額為1,545萬8,948元(即3,091萬7,896元 ×權利範圍2分之1)。按裁判費之徵收,以為訴訟行為(如 :起訴、上訴)時之法律規定為準(最高法院92年第17次民 事庭會議意旨參照)。即依當事人起訴狀、上訴狀及抗告狀 繫屬法院時為準,以該書狀繫屬法院的日期適用新、舊法。 本件民事起訴狀係於民國113年9月4日提出到院,故應依114 年1月1日施行「前」之「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強制執行 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為計,應徵收第一審裁判費14萬8, 048元,扣除原告已繳納之1萬6,543元,尚應補繳13萬1,505 元。爰依前揭規定,命原告限期補繳第一審裁判費如主文, 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三、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劉容妤 附表 編號 地號/建號 明細 1 新北市○○區○○段000地號 權利範圍:5分之1 2 新北市○○區○○段0000○號 門牌號碼:新北市○○區○○路000號 權利範圍:全部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書記官  廖宇軒

2025-01-15

PCDV-113-訴-3608-20250115-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國家賠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國字第19號 上 訴 人 即 原 告 李增俊 被 上訴人 即 被 告 交通部 法定代理人 陳世凱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國家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2 月16日本院113年度國字第19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1 0,934元,及第二審裁判費新臺幣15,120元,逾期未補正,即駁 回上訴。   理 由 一、補繳第一審裁判費部分:  ㈠按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 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民國112年11月29日修正公布、同年1 2月1日施行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2項定有明文,參以其 修法意旨可知,附帶請求給付起訴「前」(即計算至起訴前 1日)已到期之利息,應計算其訴訟標的價額並繳納裁判費 。又按依最高法院92年第17次民事庭會議決議「裁判費之徵 收,以為訴訟行為(如起訴、上訴)時之法律規定為準」, 即依當事人起訴狀、上訴狀及抗告狀繫屬法院時為準,以該 書狀繫屬法院的日期適用新、舊法。本件民事起訴狀係於11 3年9月5日提出到院(見本院卷第9頁),故應依114年1月1 日施行「前」之「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強制執行費用提 高徵收額數標準」為計。  ㈡查原告起訴時訴之聲明為:「⒈被告應給付109年5月6日遭詐 騙集團提領金額新臺幣(下同)161,015元及郵政壽險通知 單利息28,800元(按:前兩項金額共計189,815元)及自109 年5月6日起至恢復原狀之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⒉請求判令被告給付因系爭郵局帳戶遭廢止導致之新北市政 府稅捐稽徵處退休金778,138元及自109年5月6日起至恢復原 狀之日止,按週年利率6%計算之利息,⒊判令被告賠償60萬 元。」等語(見本院卷第9頁),是其訴訟標的價額應核定 為1,658,450元(詳如附表一),依114年1月1日施行「前」 之「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 準」為計,應繳納第一審裁判費17,434元,扣除原告自行繳 納之6,500元,尚應補繳第一審裁判費10,934元。 二、應繳納之第二審裁判費部分:  ㈠本件民事上訴狀係於114年1月2日提出到院,故應依114年1月 1日施行「後」之「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 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為計。  ㈡查原告即上訴人之上訴聲明為:「被上訴人應給付上訴人60 萬元及自109年5月6日起至恢復原狀之日止,按週年利率6% 計算之利息。」等語,則其上訴利益價額應核定為75萬6,03 3元(詳如附表二),依114年1月1日施行「後」之「臺灣高 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 準」為計,應繳納第二審裁判費15,120元。 三、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命上訴人限期補繳第一 、二審裁判費(詳如主文),逾期未繳即駁回其上訴,特此 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劉容妤 兩造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 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附表一,起訴時訴之聲明,23萬950元+82萬7,500元+60萬元=1 ,658,450元】 請求項目 編號 類別 計算本金 起算日 終止日(即起訴前1日) 計算基數 年息 給付總額 項目1(請求金額18萬9,815元) 1 利息 18萬9,815元 109年5月6日 113年9月4日 (4+122/365) 5% 4萬1,135.25元 小計 4萬1,135.25元 合計 23萬950元 請求項目 編號 類別 計算本金 起算日 終止日(即起訴前1日) 計算基數 年息 給付總額 項目1(請求金額77萬8,138元) 1 利息 18萬9,815元 109年5月6日 113年9月4日 (4+122/365) 6% 4萬9,362.3元 小計 4萬9,362.3元 合計 82萬7,500元 【附表二,上訴利益,適用新法】 請求項目 編號 類別 計算本金 起算日 終止日 計算基數 年息 給付總額 項目1(請求金額60萬元) 1 利息 60萬元 109年5月6日 113年9月4日 (4+122/365) 6% 15萬6,032.88元 小計 15萬6,032.88元 合計 75萬6,033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書記官 廖宇軒

2025-01-14

PCDV-113-國-19-20250114-2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遷讓房屋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2422號 原 告 黃財煜 訴訟代理人 曾國龍律師 陳奕君律師 上列原告與被告建松塑膠企業有限公司等間因遷讓房屋等事件,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4萬0,095元,逾期未繳,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 (一)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第6款規定「原告之訴,有下 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 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 要件。」;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前段規定「訴訟標的之 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 之交易價額為準。」;第77條之2第1項、第2項「以一訴主 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 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 者定之。」、「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 、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 (二)各共有人基於共有人之地位,依民法第八百二十一條規定, 為全體共有人之利益,請求回復共有物時,因其並非僅為自 己利益而為請求,且除契約另有約定外,該共有人得按其應 有部分,對於共有物之全部,有使用收益之權(民法第八百 十八條參照),故其就該排除侵害訴訟所得受之利益,自應 以回復共有物之全部價額為計算基準,不因被請求人亦為共 有人,而有不同(最高法院101年度台抗字第722號民事裁定 意旨參照)。 (三)又房屋及土地為各別之不動產,各得單獨為交易標的,故房 屋所有權人對無權占有人請求遷讓交還房屋之訴,應以房屋 起訴時之交易價額,核定其訴訟標的價額,不得併將房屋坐 落土地之價額併算在內(最高法院102年度台抗字第429號裁 定參照)。復參以財政部賦稅署訂定個人出售房屋之財產交 易所得計算規定,稽徵機關僅查得或納稅義務人僅提供交易 時之實際交易金額,以查得之實際房地總成交金額(A), 按出售時房屋評定現值(B)占公告土地現值(C)及房屋評 定現值總額(B+C)之比例計算歸屬房屋之收入。即公式為 (A)×(B)÷(B+C)。 (四)裁判費之徵收,以為訴訟行為(如:起訴、上訴)時之法律 規定為準(最高法院92年第17次民事庭會議意旨參照)。 二、經查: (一)原告更正後訴之聲明:「一、被告建松塑膠企業有限公司及 被告呂博文應將門牌號碼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76巷7號1、2 、3樓之房屋全部騰空遷讓返還予原告及其他全體共有人, 被告建松塑膠企業有限公司並應將公司登記資料自門牌號碼 新北市○○區○○路000巷0號遷出。二、被告建松塑膠企業有限 公司應自民國113年12月1日起至騰空遷讓返還第一項房屋之 日止,按月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3萬7,500元。三、被告 呂博文應自113年12月1日起至騰空遷讓返還第一項房屋之日 止,按月給付原告3萬7,500元。四、前二項被告中任一人為 給付者,在其給付之範圍內,其餘被告免給付義務。五、被 告呂博文應自113年8月1日起至騰空遷讓返還第一項房屋之 日止,按月給付原告18萬7,500元」等語(見本院卷第91、1 03、105頁)。揆諸前揭規定及說明,原告第1項訴之聲明請 求被告騰空遷讓房屋、辦理遷出登記,目的均為取回系爭房 屋,其訴訟標的應以起訴時系爭房屋之價值為準;又本件訴 訟乃於113年8月20日繫屬於本院(見本院卷第9頁),故第5 項訴之聲明請求給付起訴前、後之違約金,就起訴前(不含 繫屬當日即20日)之部分,依法應併算其價額;其餘訴之聲 明第2、3項及第5項請求起訴後即113年8月20日起之損害賠 償、違約金部分,不併算其價額。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以 系爭房屋於起訴時之交易價值,加計第5項訴之聲明請求起 訴前1日之違約金即113年8月1日起至113年8月19日止,共計 19天,合計11萬4,919元(即每月18萬7,500元×【19÷31】, 元以下四捨五入)為核定。 (二)本院依職權查詢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服務網,鄰近系 爭房屋且條件相似之建物含坐落基地,交易價格約7萬3,884 元/㎡(即2,300萬元÷311.3㎡,元以下四捨五入,查詢結果見 本院卷第111頁),又系爭房屋面積共384.9㎡(即總面積348 .04㎡+陽台18.43㎡+平台18.43㎡,建物登記謄本見本院卷第85 頁),據此推估起訴時系爭房屋含坐落基地交易價格為2,84 3萬7,952元(即交易價格7萬3,884元/㎡×系爭房屋面積384.9 ㎡,元以下四捨五入)。 (三)系爭房屋於113年8月20日之建物現值為402萬1,682元(建物 現值調查估價表見本院卷第81頁),又系爭房屋坐落之土地 於113年公告現值為1,735萬4,307元(即113年土地公告現值 6萬8,700元/㎡×土地面積252.61㎡×權利範圍100%,土地登記 謄本見本院卷第87頁)。 (四)是依前揭說明為價額核定之標準,以查得之實際房地總成交 金額(A),按出售時房屋評定現值(B)占公告土地現值( C)及房屋評定現值總額(B+C)之比例計算歸屬房屋之收入 ,即公式為(A)×(B)÷(B+C)。本件系爭房屋之價額應 核定為535萬0,321元(即2,843萬7,952元×402萬1,682元÷【 402萬1,682元+1,735萬4,307元】,元以下四捨五入)。 (五)故本件訴訟標的價額為546萬5,240元(即535萬0,321元+11 萬4,919元),又「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 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於113年12月30日修正,於0 00年0月0日生效施行,查本件起訴狀上法院收文章之日期為 113年8月20日,核屬前開修正後「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與 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施行前繫屬法 院之案件,是依前揭說明,本件應以起訴時即修正前之法律 規定為準,應徵收第一審裁判費5萬5,153元,扣除原告已繳 納之第一審裁判費1萬5,058元,應補繳第一審裁判費4萬0,0 95元。爰依首揭規定,命原告限期補繳第一審裁判費如主文 ,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三、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劉容妤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書記官 廖宇軒

2025-01-13

PCDV-113-訴-2422-20250113-2

重聲
三重簡易庭

聲請法官迴避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重聲字第213號 聲 請 人 築禾豐社區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陳惠真 相 對 人 陳儀珊 上列聲請人聲請法官迴避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聲請迴避,徵收裁判費新臺幣(下同)500元,民事訴訟法 第77條之19第2項第1款定有明文,此為聲請必備之程式。又 聲請人經法院限期補繳裁判費,逾期仍未繳納,即屬聲請之 必備之程式不備,難認其聲請為合法,應駁回聲請。 二、經查,聲請人就其與相對人陳儀珊間給付管理費事件(本院 113年度重小字第2347號),聲請王凱俐法官迴避,然未據 繳納聲請費。前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8日裁定命聲請人 於5日內補繳500元,該裁定已於同年12月24日送達聲請人, 有本院送達證書在卷可稽。惟聲請人迄今仍未繳費,有多元 化案件繳費狀況查詢清單、答詢表等在卷可證,則其聲請自 非合法,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不合法,爰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 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三重簡易庭                審判長法 官 趙伯雄                                      法 官 趙義德                                     法 官 張誌洋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 告理由,如於本裁定宣示後送達前提起抗告者,應於裁定送達後 十日內補提抗告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書記官 許雁婷

2025-01-08

SJEV-113-重聲-213-20250108-2

北小
臺北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北小字第60號 原 告 蘇益禾 被 告 張凱筌 陳恬瑩 吳政哲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繳納裁判 費,此為必備之程式;又原告之訴,有民事訴訟法第249條 第1項所列各款情形之一,依其情形可以補正,經審判長定 期間命其補正而不補正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亦為同法 條第1項所明文。 二、本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 6日裁定限原告於收受裁定後限期補繳裁判費,該項裁定已 於同年12月23日送達,此有送達證書1紙可稽,惟迄今竟仍 未補正已逾期,有查詢清單、答詢表可按,揆諸上開規定, 其訴應認為不合法,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3、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 第6款、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6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徐千惠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依對造人數檢具繕本向本院提出 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6   日                 書記官 蘇冠璇

2025-01-06

TPEV-114-北小-60-20250106-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2582號 原 告 李婕菲 訴訟代理人 陳立怡律師 上列原告與被告詹俊倫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8,700元,逾期未繳,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 (一)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第6款規定「原告之訴,有下 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 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 要件。」。 (二)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前段規定「訴訟標的之 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 之交易價額為準。」;第77條之2第1項、第2項「以一訴主 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 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 者定之。」、「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 、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 (三)裁判費之徵收,以為訴訟行為(如:起訴、上訴)時之法律 規定為準(最高法院92年第17次民事庭會議意旨參照)。 二、原告起訴未繳納裁判費,訴之聲明:被告應給付新臺幣(下 同)8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 息5%計算之利息等語,是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80萬元。又「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 額數標準」於民國113年12月30日修正,於000年0月0日生效 施行,查本件起訴狀上法院收文章之日期為113年12月27日 ,核屬前開修正後「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 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施行前繫屬法院之案件,是 依前揭說明,本件應以起訴時即修正前之法律規定為準,應 徵收第一審裁判費8,700元,爰依前揭規定,命原告限期補 繳第一審裁判費如主文,逾期未繳,即駁回其訴。 三、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劉容妤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6   日                書記官 廖宇軒

2025-01-03

PCDV-113-補-2582-20250103-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履行契約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2252號 原 告 駿嘉投資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錦隆 被 告 漢昌橡膠工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克豐 上列當事人間因履行契約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140 萬7,900元,逾期未繳,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 (一)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第6款規定「原告之訴,有下 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 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 要件。」。 (二)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前段規定「訴訟標的之 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 交易價額為準」;第77條之2第1項、第2項「以一訴主張數 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 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 之」、「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 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第77條之3第1項規定「原告 應負擔之對待給付,不得從訴訟標的之價額中扣除」。 二、原告起訴未繳納裁判費,訴之聲明為:被告應將新北市○○區 ○○段000地號、新北市○○區○○段000○號(下合稱系爭房地) 之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予原告等語,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 應以系爭房地於起訴時之交易價值為核定,衡酌系爭房地於 民國112年7月9日經被告委託訴外人雄峯不動產有限公司( 下稱雄峯公司)銷售,於113年5月26日將委託期間延長至11 3年11月24日,於113年6月6日將委託價額由新臺幣(下同) 1億9,470萬元變更為1億6,700萬元,嗣原告於113年7月1日 向雄峯公司表示願意以1億6,700萬元購買系爭房地,並開立 面額500萬元支票1張做為定金等情,有被告與雄峯公司簽訂 之專任委託銷售契約書1份、委託事項變更契約書2紙、LINE 對話截圖1張(即原證1-4)附卷可參,可見倘原告勝訴,即 得請求以1億6,700萬元購買系爭房地,復無其他事證可認被 告變更委託價額後至起訴時,系爭房地之交易價額有大幅波 動,堪認系爭房地起訴時之交易價額應為1億6,700萬元。故 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核定為1億6,700萬元,應徵收第一審裁 判費140萬7,900元,爰依前揭規定,命原告限期補繳如主文 ,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三、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劉容妤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  月   6  日                書記官 廖宇軒

2024-12-31

PCDV-113-補-2252-20241231-1

重小
三重簡易庭

給付停車費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重小字第2935號 原 告 台灣普客二四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望月弘秀 訴訟代理人 詹皓鈞 複 代理 人 吳源霖 丁鈺揚 被 告 林思岑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停車費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0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叁萬玖仟捌佰肆拾元,及自民國一一 三年十月一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元,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由被告負擔。 三、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叁萬玖仟捌佰肆拾元為 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送達證書見 本院卷第61頁),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事, 爰依原告之聲請, 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自民國113年3月31日起至113年7月19日止, 將其所有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下稱系爭車輛) 停放伊所經營管理之Times三重溪尾街停車場(下稱系爭停 車場),積欠伊停車費共計3萬7,740元未付。嗣伊於113年6 月21日以「停放兩日以上違反管理規範通知被告盡速來電支 付停車費及移置車輛,本公司有起訴請求並移置車輛之權利 」等語請求被告移車,被告仍置之不理,伊即於113年7月9 日將系爭車輛拖吊離場而支出車輛移置費2,100元。被告迄 今尚未給付上開費用,爰依兩造間之停車場契約關係,求為 命被告應給付3萬9,840元(含停車費3萬7,740元、車輛移置 費2,1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年息5%計算利息之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三、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 何聲明或陳述。   四、經查:   ㈠原告主張之前開事實,業據提出,業據其提出系爭車輛進 入系爭停車場停放照片、收費標準看板、管理規範看板、 鋐鋌汽車拖吊有限公司報價單、發票等件為證(見本院卷 17頁至25頁)。又被告對於原告主張之事實,已於相當時 期受合法之通知,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任何 書狀作聲明或陳述,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3、第436條 第2項、第280條第1項、第3項規定,視同自認,自堪認定 原告主張為真實。   ㈡又系爭停車場收費標準為:平日新臺幣(下同)20元/半小 時,12小時最高收費170元;例假日及國定假是25元/半小 時,12小時最高收費170元(見本院卷第21頁),則被告 自113年3月31日起至同年7月19日止(共計111天),將系 爭車輛停放在系爭停車場內,依上開收費標準,被告自應 積欠原告停車費共計3萬7,740元(計算式:每12小時170 元×2×111天=3萬7,740元)。且系爭停車場管理規範第4條 第9項規定:「本停車場停車時間以48小時為限,超過48 小時為逾時停放,停車場經營業者得通知車主限期補繳停 車費,逾期未補繳者,本公司得終止契約,將車輛移出停 車場並得請求移置費與停車費……。」(見本院卷第23頁) ,則原告通知被告移車未果,依上開規定將系爭車輛移置 而支出車輛移置費2,100元,被告自應依上開約定負擔該 移置費。準此,被告應依上開約定給付原告3萬9,840元( 計算式:3萬7,740元+2,100元=3萬9,840元),是原告本 件請求,自屬有據。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兩造間之停車場契約關係,請求被告給付 3萬9,84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10月1日起至 清償日止(於113年9月20日寄存送達被告住所地之派出所, 於113年9月30日發生合法送達效力;送達證書見本院卷第45 頁),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又本件 係依小額訴訟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爰依民事訴訟法第 436條之20規定,依職權宣告假執行,雖原告聲請假執行, 僅係促請法院發動職權,爰不另為准駁之諭知。另本院依民 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3、第436條第2項、第392條第2項規定 ,依職權宣告被告以主文第三項所示擔保金額為原告預供擔 保,得免為假執行。 六、本件為小額訴訟事件,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9第1項規定 ,確定本件訴訟費用額為1,000元,依同法第78條、第91條 第3項規定,諭知訴訟費用1,000元,及自本判決確定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由被告負擔。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三重簡易庭                法 官 趙伯雄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對於本件判決如有不服,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書狀,上訴於本院合議庭,並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具繕本。當 事人之上訴,非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上訴狀應記載 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如未於上訴後20日內補提合法上訴理由書,法院得逕以裁定駁回 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書記官 王春森

2024-12-31

SJEV-113-重小-2935-20241231-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撤銷遺產分割登記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2208號 原 告 聯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鴻聯 訴訟代理人 侯向遠 被 告 黃瓊輝 黃金鳳 黃如徽 黃伊磒 黃孟婕 黃騫崤 上列當事人間因撤銷遺產分割登記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6,8 30元,逾期未繳,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 (一)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第6款規定「原告之訴,有下 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 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 要件。」。 (二)債權人主張債務人詐害其債權,依民法第二百四十四條規定 提起撤銷詐害行為之訴者,債權人行使撤銷權之目的,在使 其債權獲得清償,故應以債權人因撤銷權之行使所受利益為 準,原則上以債權人主張之債權額,計算其訴訟標的價額; 但被撤銷法律行為標的之價額低於債權人主張之債權額時, 則以該被撤銷法律行為標的之價額計算(最高法院99年台抗 字第222號民事裁定意旨參照)。 (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 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 之利益為準。又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 。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 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 項、第2項、第77條之2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其次,債權人 依民法第244條第1項、第4項規定行使撤銷權及回復原狀請 求權,係屬其固有之權利,與代位權係代位行使債務人之權 利者有所不同,是債權人以一訴依民法第244條第1項規定請 求撤銷詐害行為,並依第4項規定請求回復原狀,其目的皆 在使其債權獲得清償,所欲達成之經濟目的亦為單一,均應 以其如獲勝訴判決所受之利益為準,兩者之訴訟標的並無不 同,且互相競合,原則上即以其主張之債權額為準;但被撤 銷法律行為標的即回復原狀之標的價額低於債權人主張之債 權額時,則以該被撤銷法律行為標的即回復原狀之標的價額 計算。而在債權人提起撤銷債務人與其餘繼承人之遺產分割 協議及不動產之分割繼承物權行為,並請求登記名義人塗銷 分割繼承登記之訴時,因其目的均在回復債務人對遺產所得 享有之權利,即應按遺產之價額,依債務人應繼分之比例計 算,而非依遺產之價額計算,如債務人遺產應繼分比例之價 額低於債權人主張之債權額時,則以該遺產應繼分比例之價 額計算訴訟標的之價額(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109年法 律座談會民事類提案第16號研討結果參照)。 二、原告起訴未繳納裁判費,經查: (一)原告訴之聲明:  1.請求判決被告間就坐落於新北市○○區○○段000000000地號(5 分之1)、00000-000建號(1分之1)(門牌:新北市○○區○○ 路000巷00號)之不動產(下合稱系爭房地)於民國113年3 月16日所為之遺產分割協議行為即於113年5月3日所為繼承 登記之行為應予撤銷。  2.被告黃瓊輝應將於113年5月3日就系爭房地以分割繼承為原 因所為所有權移轉登記予以塗銷,回復為繼承人即被告公同 共有等語。 (二)原告雖以一訴聲明數項請求,但其最終欲達成之經濟目的同 一,即在於回復系爭房地為債務人即被告黃伊磒之責任財產 ,使原告之債權(下稱系爭債權)獲得清償而為請求,是其 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應依前揭說明為據。查原告自陳其債 權額共新臺幣(下同)62萬7,843元(即27萬1,122元+35萬6 ,721元,見起訴狀事實及理由欄一、二)。另查鄰近系爭房 地相似條件之不動產(屋齡相似、建物型態相似)之房地交 易價值約為1,200萬元,此有本院依職權查詢之內政部不動 產交易實價登錄查詢資料1份在卷可佐,據此核算系爭房地 按債務人即被告黃伊磒應繼份之比例計算價額為240萬元, 高於系爭債權額62萬7,843元,揆諸前揭說明,本件訴訟標 的價額應以較低者即原告主張之債權額為核定,即為62萬7, 843元,應徵收第一審裁判費6,830元,爰依前揭規定,命原 告限期補繳如主文,逾期未繳,即駁回其訴。 三、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劉容妤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6   日                書記官 廖宇軒

2024-12-31

PCDV-113-補-2208-2024123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