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營利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51-60 筆)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簡字第3710號 公 訴 人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建文 選任辯護人 劉怡廷律師 上列被告因違反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提起 公訴(112年度偵字第12765號),因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時自白 犯行(113年度易字第34號),本院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刑,裁 定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判決如下:   主 文 林建文犯意圖營利容留使少年坐檯陪酒罪,處有期徒刑參月,如 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緩刑參年,緩刑期間付保 護管束。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證據,除補充如下外,其餘均引用起訴書之 記載(如附件):  ㈠犯罪事實欄第4行之「而使A女在林建文所經營位於……」,補 充為「而使A女於111年8月7日起至同年10月20日查獲時止在 林建文所經營位於……」。  ㈡犯罪事實欄第6行至第7行之「其餘客人支付之費用則由該酒 吧獲取」,補充為「其餘客人支付之費用則由該酒吧獲取, 而以此方式招募、容留使少年坐檯陪酒以營利」。  ㈢證據部分補充「被告林建文於本院準備程序中之自白(易字 卷第126-127頁)」。 二、按行政及司法機關所公示之文書,不得揭露足資識別被害人 身分之資訊,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第14條第3項前段 定有明文,是本件自不得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及其他身分相關 資訊,先予敘明。 三、論罪科刑  ㈠本件被告林建文行為後,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第45條 第2項之規定固於民國112年2月15日修正施行,修正前之條 文為「招募、引誘、容留、媒介、協助、利用或以他法,使 兒童或少年坐檯陪酒或涉及色情之伴遊、伴唱、伴舞等行為 ,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30萬元以下罰金。以詐術犯 之者,亦同」,惟該次修正係為求條文文義明確、避免與同 條例第45條第1項規定之行政罰發生適用疑義,以及因該條 例第45條第3項就修正前同條例第45條第2項後段之「以詐術 犯之者」已有規範,而修正為:「招募、引誘、容留、媒介 、協助或以他法,使兒童或少年坐檯陪酒或涉及色情之伴遊 、伴唱、伴舞或其他類似行為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得 併科30萬元以下罰金」。經核該次修法僅為文字、文義之修 正,修正前、後之刑度並無差異,實質上並無法律效果及行 為可罰性範圍之變更,自無新舊法比較之問題,應依一般法 律適用原則,適用裁判時法即可。   ㈡核被告所為,係犯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第45條第4項、 第2項之意圖營利容留使少年坐檯陪酒罪。被告招募被害人A V000-Z000000000(下稱A女)坐檯陪酒之低度行為,為容留 之高度行為所吸收,不另論罪。本件被告於111年7月中旬某 日招募被害人坐檯陪酒,暨於111年8月7日起至同年10月20 日查獲時止容留使被害人坐檯陪酒之行為,係基於單一犯罪 目的之行為決意,於同一地點、密接之時間實施,並侵害同 一法益,各行為間之獨立性極為薄弱,在刑法評價上,應視 為數個舉動之接續施行,合為包括之一行為予以評價較為合 理,屬接續犯之實質上一罪,應僅論以一罪。  ㈢被告意圖營利容留使少年坐檯陪酒,應依兒童及少年性剝削 防制條例第45條第4項之規定加重其刑。又兒童及少年性剝 削防制條例之罪,係針對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所設之特別處 罰規定,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112條第1項但書 之規定,自毋庸再依同法條第1項前段規定加重其刑。  ㈣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不思循正途賺取金錢, 竟容留未滿18歲之被害人從事坐檯陪酒工作,有害於社會風 俗,亦扭曲少年之價值觀.所為實有不當;惟念及被告犯後 終能坦承犯行,並已與被害人達成調解,且已依調解條件賠 償新臺幣4萬元完畢,有調解筆錄附卷可證(易字卷第151-1 52頁),態度非差;併考量被告之犯罪動機、手段暨情節, 兼衡被告如法院前案紀錄表所示無前科之素行及自承之智識 程度、職業、家庭狀況(易字卷第127-128頁)、被害人同 意予被告從輕量刑之意見(易字卷第153頁)等一切具體情 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 資懲儆。  ㈤查被告前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有前揭 前案紀錄表在卷足稽。茲念其一時失慮誤觸刑章,然犯後已 坦承犯行,且已與被害人成立調解及賠償完畢,業如前述, 堪認被告尚具悔意,已積極彌補自身所為肇致之損害。考量 被告歷經本件偵審程序及刑之宣告,當知戒慎行事而無再犯 之虞,併考量被害人具狀同意予被告緩刑機會(易字卷第15 3頁)、公訴檢察官亦同意宣告緩刑等情(易字卷第128頁) ,是認本件所宣告之刑以暫不執行為適當,爰依刑法第74條 第1項第1款之規定諭知緩刑3年,以勵自新。併依兒童及少 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112條之1第1項之規定,諭知於緩刑 期間付保護管束;另審酌本件被告之犯罪動機、情節、手段 ,暨被告無與本案相類而違反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之 前案紀錄等情,本院是認本件尚無再命被告於付保護管束期 間,另應遵守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112條之1第2 項各款事項之必要,併此敘明。 四、沒收   查本件被告固有容留被害人坐檯陪酒之犯行,惟被告所經營 如起訴書犯罪事實欄所載之酒吧,係以支付酒資及餐飲費作 為顧客消費方式(警卷第2-3頁,易字卷第127頁),尚難僅 因其具容留被害人坐檯陪酒之舉,遽認顧客前往被告店內之 消費支出,俱為其本件犯罪所得,而無從依兒童及少年性剝 削防制條例第45條之1之規定宣告沒收。又卷內復無證據證 明被告因本件犯行獲有不法利益,自無就犯罪所得宣告沒收 或追徵之問題。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2 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謝昀哲提起公訴,檢察官郭麗娟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高雄簡易庭 法 官 莊維澤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張宸維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第45條》 使兒童或少年從事坐檯陪酒或涉及色情之伴遊、伴唱、伴舞或其 他類似行為者,處新臺幣2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罰鍰,並令其 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移請目 的事業主管機關令其停業1個月以上1年以下。 招募、引誘、容留、媒介、協助或以他法,使兒童或少年坐檯陪 酒或涉及色情之伴遊、伴唱、伴舞或其他類似行為者,處1年以 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30萬元以下罰金。 以強暴、脅迫、藥劑、詐術、催眠術或其他違反本人意願之方法 ,使兒童或少年坐檯陪酒或涉及色情之伴遊、伴唱、伴舞或其他 類似行為者,處3年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150萬 元以下罰金。 意圖營利犯前2項之罪者,依各該條項之規定,加重其刑至二分 之一。 前3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2年度偵字第12765號   被   告 林建文 個人資料詳卷 上被告因違反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案件,業經偵查終結, 認應提起公訴,茲敘述犯罪事實、證據並所犯法條如下:     犯罪事實 一、林建文基於意圖營利而招募、容留使少年坐檯陪酒之犯意, 於民國111年7月中旬某日,面試僱用年僅16歲之少年AV000- Z000000000(00年0月生,真實姓名年籍如卷附代號與真實 姓名對照表,下稱A女),而使A女在林建文所經營位於高雄 市○○區○○○街○○號之「○○○○○○」酒吧從事坐檯陪酒工作,A女 每小時可賺取新臺幣(下同)500元,其餘客人支付之費用則 由該酒吧獲取。嗣於111年10月20日經警通知A女到案說明, 因而查獲。 二、案經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少年警察隊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 據 名 稱 待 證 事 實 一 被告林建文於警詢之供述 全部犯罪事實 二 證人A女、王子維、潘宇杰於警詢之證述 全部犯罪事實 三 「○○○○○○」酒吧門口照片、A女於「○○○○○○」酒吧IG之照片、「○○○○○○」酒吧LINE群組對話之翻拍照片、被告與A女之IG對話紀錄截圖、A女獲取報酬之相關交易紀錄 A女友有自111年7月中旬某日至111年10月20日在上址從事坐檯陪酒之工作。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第45條第4項 、第2項前段之意圖營利容留使少年坐檯陪酒罪,應依同條 例第45條第4項規定加重其刑。被告招募使少年坐檯陪酒之 低度行為,為容留之高度行為所吸收,不另論罪。又被告於 A女在上述從事坐檯陪酒工作之期間,多次意圖營利而容留 使少年坐檯陪酒之行為,乃基於單一犯意,於密切接近之時 間,在同一地點所為,且行為模式相同,依通常社會觀念, 應評價為一行為較為合理,請論以接續犯之一罪。又上揭兒 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之罪,係針對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 所設之特別處罰規定,自無庸再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 障法第112條第1項規定加重其刑,併予敘明。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7   月  24  日                檢察官 謝昀哲

2025-01-23

KSDM-113-簡-3710-20250123-1

店小
新店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店小字第1517號 原 告 新光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昕紘 訴訟代理人 黃敏瑄 被 告 邱俊雄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4年1 月9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5,717元,及自民國113年10月10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新臺幣835元,並加計自本 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給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餘由 原告負擔。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   理由要領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事,爰依原告之聲請,准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二、本件除下列有關賠償金額之判斷外,無其他爭執事項,依同 法第436條之18第1項規定,僅記載主文,其餘理由要領省略 。 三、原告得請求被告賠償金額之判斷:按損害賠償以回復原狀為 原則,於舊品以新品更換時,應扣除合理之折舊,方屬允當 。本件參酌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固定資產折舊率、營利事 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95條第6項等規定,計算系爭車輛修繕 費用更換零件應折舊金額及原告得請求被告賠償金額如附表 所示,逾此範圍之請求則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8第1項適用小額程序所為被 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436條之20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 執行,並依職權確定訴訟費用額為新臺幣1,000元(第一審 裁判費),其中835元應由被告負擔,餘由原告負擔。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新店簡易庭                法 官 陳紹瑜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應記載 上訴理由,表明關於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與依訴訟 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 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 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凃寰宇 附表一 車牌號碼 出廠時間 (註1) 事故日期 耐用年限 已使用時間 (註2) DV-2808 111年7月15日 113年6月30日 5年 2年 估價單所載零件費用(新臺幣) 扣除折舊後之零件費用(新臺幣) (註3)(A) 估價單所載工資費用(新臺幣)(B) 原告得請求被告給付之金額(新臺幣)(A+B) 8,424元 3,354元 22,363元 25,717元 註1:行照未載明出廠日,推定為該月15日。 註2:未足1月以1月計。 註3:計算式見附表二。 附表二 折舊時間      金額 第1年折舊值    8,424×0.369=3,108 第1年折舊後價值  8,424-3,108=5,316 第2年折舊值    5,316×0.369=1,962 第2年折舊後價值  5,316-1,962=3,354

2025-01-23

STEV-113-店小-1517-20250123-1

重小
三重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重小字第2980號 原 告 兆豐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梁正德 訴訟代理人 張天發 林宣誼 上 一 人 複 代理 人 鍾宇軒 被 告 江明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 月31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壹萬陸仟柒佰柒拾玖元,及自民國一 一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 之利息。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元。其中新臺幣肆佰柒拾元,及自本判 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由 被告負擔;餘由原告負擔。 四、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壹萬陸仟 柒佰柒拾玖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送達證書見本院卷第75至77頁),無 正當理由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 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2年7月13日下午3時55分許,駕駛 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貨車,行經新北市○○區○○路0段0 00號時,停等紅燈時,車輛不慎向前滑行,撞擊伊所承保, 且屬訴外人半天水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所有,由訴外人巫士偉 所駕駛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小客車(下稱系爭車輛),致 系爭車輛受有修復費用新臺幣(下同)3萬5,688元(含工資 1萬4,678元、零件2萬1,010元)之損害,伊依保險契約之約 定理賠後,爰依保險法第53條第1項、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 ,求為命被告應給付3萬5,688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利息之判決。 三、被告受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爭執,亦未提出書 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四、得心證之理由:   ㈠原告主張之前開事實,業據提出查核單、系爭車輛行照、 巫士偉駕照、系爭車輛車損照片、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新莊 分局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登記聯單暨道路交通事故初步分 析研判表、估價單、統一發票、賠款滿意書(受款人電匯 同意書)為證(見本院卷第15至37頁),並經本院職權向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新莊分局調取道路交通事故調查卷宗核 閱屬實(見本院卷第43頁至50頁)。且被告已於相當時期 受合法之通知,既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 作何聲明、陳述以供本院審酌,本院綜合上開事證認與原 告主張各節相符,堪認原告主張為真實。   ㈡按汽車、機車或其他非依軌道行駛之動力車輛,在使用中 加損害於他人者,駕駛人應賠償因此所生之損害,民法第 191條之2本文定有明文。次按物被毀損時,被害人除得依 民法第196條請求賠償外,並不排除民法第213條至第215 條之適用。依民法第196條請求賠償物被毀損所減少之價 額,得以修復費用為估定之標準,但以必要者為限(例如 :修理材料以新品換舊品,應予折舊)。被害人如能證明 其物因毀損所減少之價額,超過必要之修復費用時,就其 差額,仍得請求賠償。查,系爭車輛係於103年4月出廠( 推定為15日;見本院卷第17頁),至事故發生之日即112 年7月13日,已使用逾5年,系爭車輛修復費用為3萬5,688 元(含工資1萬4,678元、零件2萬1,010元),有估價單、 統一發票可考(見本院卷第31頁至35頁),其修復材料費 係以新品換舊品,更新零件之折舊價差顯非必要,自應扣 除。本院依「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查核准則」第95條 第8項規定:「固定資產提列折舊採用定率遞減法者,以1 年為計算單位,其使用期間未滿1年者,按實際使用之月 數相當於全年之比例計算之,不滿1個月者,以月計。」 及依行政院所頒「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及「固定資產折 舊率表」之規定,非運輸業用客車、貨車之耐用年數為5 年,按定率遞減法每年折舊千分之369,依其最後一年之 折舊額,加歷年折舊累積額,總和不得超過該資產成本原 額之10分之9之計算方法,系爭車輛之折舊年數以5年計, 則系爭車輛就零件修理費折舊後所剩殘值為10分之1即2,1 01元(元以下四捨五入,下同)。此外,原告另支出工資 1萬4,678元,毋庸折舊,足認被告應賠償原告之修復費用 合計為1萬6,779元(計算式:零件2,101元+工資1萬4,678 元=1萬6,779元)。是原告請求被告應賠償其1萬6,779元 本息,核屬有據。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保險法第53條第1項規定、侵權行為之法 律關係,請求被告應給付其1萬6,779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 達翌日即113年10月7日(於113年9月26日寄送送達至被告住 所地之轄區派出所,於113年10月6日發生效力;見本院卷第 55頁)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部分,為有理由 ,應予准許;逾此部分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又本 件原告勝訴部分係小額程序為被告敗訴之判決,爰依民事訴 訟法第436條之20規定,依職權宣告假執行,復依民事訴訟 法第436條之23、第436條第2項、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 權宣告被告如以主文第四項所示金額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 為假執行。 六、本件為小額訴訟事件,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9第1項規定 ,確定本件訴訟費用額為第一審裁判費1,000元,並依同法 第79條、第91條第3項規定,諭知其中470元,及自本判決確 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由被告負擔, 餘由原告負擔。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三重簡易庭                法 官 趙伯雄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對於本件判決如有不服,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書狀,上訴於本院合議庭,並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具繕本。當 事人之上訴,非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上訴狀應記載 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如未於上訴後20日內補提合法上訴理由書,法院得逕以裁定駁回 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王春森

2025-01-23

SJEV-113-重小-2980-20250123-1

重簡
三重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重簡字第2323號 原 告 富邦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賴榮崇 訴訟代理人 沈志揚 黃律皓 被 告 陳伯宏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 月31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肆萬肆仟壹佰壹拾叁元,及自民國一 一三年十月七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百分之三十九,餘由原告負擔。 四、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肆萬肆仟壹佰壹 拾叁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送達證書見本院卷第85至87頁),無 正當理由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 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2年10月20日上午7時6分許,駕駛 車牌號碼0000-00自用小客車,行經新北市○○區○○○路000號 ,因行駛時未注意兩車並行之安全間格,不慎撞擊伊所承保 ,且屬訴外人穗曄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並由訴外人楊政 道駕駛之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下稱系爭車輛) 受損。嗣伊依保險契約之約定,賠付修復費用新臺幣(下同 )11萬2,738元(含工資3萬6,488元、零件7萬6,250元)後 ,自得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1條之2、保險法第53 條第1項規定,求為命被告應給付11萬2,738元,及自起訴狀 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利息之判決。 三、被告受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爭執,亦未提出書 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四、得心證之理由:   ㈠原告主張之前開事實,業據提出新北市政府警察局道路交 通事故當事人登記聯單、新北市政府警察局道路交通事故 初步分析研判表、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汽(機)車理賠 申請書、系爭車輛行照、得鎂汽車有限公司估價單、直接 送料核價單、系爭車輛車損照片、統一發票為證(見本院 卷第15至29頁),並經本院職權向臺北市政府警察局蘆洲 分局調取道路交通事故調查卷宗核閱屬實(見本院卷第38 至58頁)。且被告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既未於言 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陳述以供本院 審酌,本院綜合上開事證認與原告主張各節相符,堪認原 告主張為真實。   ㈡次按物被毀損時,被害人除得依民法第196條請求賠償外, 並不排除民法第213條至第215條之適用。依民法第196條 請求賠償物被毀損所減少之價額,得以修復費用為估定之 標準,但以必要者為限(例如:修理材料以新品換舊品, 應予折舊)。被害人如能證明其物因毀損所減少之價額, 超過必要之修復費用時,就其差額,仍得請求賠償。查, 系爭車輛修復費用為11萬2,738元(含工資3萬6,488元、 零件7萬6,250元),有得鎂汽車有限公司估價單及發票為 證(見本院卷第28至29頁)。惟關於零件部分之修復費用 係以新品更換舊品,自應扣除折舊後計算其損害。本院依 「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查核准則」第95條第8項規定 :「固定資產提列折舊採用定率遞減法者,以1年為計算 單位,其使用期間未滿1年者,按實際使用之月數相當於 全年之比例計算之,不滿1個月者,以月計。」及依行政 院所頒「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及「固定資產折舊率表」 之規定,非運輸業用客車、貨車之耐用年數為5年,按定 率遞減法每年折舊千分之369,依其最後一年之折舊額, 加歷年折舊累積額,總和不得超過該資產成本原額之10分 之9之計算方法,系爭車輛之折舊年數以5年計,則系爭車 輛就零件修理費折舊後所剩之殘值為十分之一即7,625( 元以下四捨五入,下同),加計工資3萬6,488元後,原告 得請求修復費用為4萬4,113元(計算式:7,625元+3萬6,4 88元=4萬4,113元)。是原告依侵權行為、保險代位之法 律關係,請求被告應賠償其4萬4,113元本息,為有理由; 逾此金額之請求,為無理由。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保險法第53條第1項規定、侵權行為之法 律關係,請求被告應給付其4萬4,113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 達翌日即113年10月7日(於113年9月26日寄存送達至被告住 所之轄區派出所,於113年10月6日發生效力;送達證書見本 院卷第63頁)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部分,為 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部分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又本件原告勝訴部分,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2項訴訟 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爰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 第3款規定,依職權宣告假執行。另本院依民事訴訟法第436 第2項、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如以主文第四 項所示金額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三重簡易庭                法 官 趙伯雄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王春森

2025-01-23

SJEV-113-重簡-2323-20250123-1

重小
三重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三重簡易庭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重小字第3228號 原 告 旺旺友聯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自明 訴訟代理人 呂樹緯 許俞屏 謝勝偉 被 告 許天佑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4年1 月16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萬3,362元,及自民國113年11月3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新臺幣623元,及自本判決 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餘由原 告負擔。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   理由要領 一、原告主張其所承保之車號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下稱系爭 車輛),遭被告駕駛車號0000-00號自小客車撞擊受有損害 ,且被告之駕駛行為有過失,依侵權行為及保險代位之法律 關係請求車損之損害賠償。查:系爭車輛之修復既以新品更 換被毀損之舊零件,則原告以修繕費作為損害賠償之依據時 ,自應將零件折舊部分予以扣除始屬合理。又依行政院所頒 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及固定資產折舊率之規定,【非運輸業 用客車、貨車】之耐用年數為5年,依定率遞減法每年折舊1 000分之369,另依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95條第6項規 定「固定資產提列折舊採用定率遞減法者,以1年為計算單 位,其使用期間未滿1年者,按實際使用之月數相當於全年 之比例計算之,不滿1月者,以1月計」,系爭車輛自出廠日 110年3月(推定為15日),迄本件車禍發生時即112年9月17日 ,已使用2年7月,則零件扣除折舊後之修復費用估定為6,42 1元(詳如附表之計算式)。是本件原告承保系爭車輛所受 損害之合理修復費用為上開扣除折舊額之零件費6,421元及 其他無須折舊之鈑金、烤漆,共計2萬3,362元(計算式:6, 421元+9,452元+7,489元=23,362元),逾此部分之請求,即 屬無據,不應准許。 二、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8第1項適用小額程序所為被 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436條之20之規定,應依職權宣告 假執行,並依職權確定訴訟費用額如主文第3項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三重簡易庭             法  官 張誌洋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對於本件判決如有不服,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書狀,上訴於本院合議庭,並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具繕本。當 事人之上訴,非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上訴狀應記載 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如未於上訴後20日內補提合法上訴理由書,法院得逕以裁定駁回 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 記 官 陳羽瑄 附表 ----- 折舊時間      金額 第1年折舊值    20,550×0.369=7,583 第1年折舊後價值  20,550-7,583=12,967 第2年折舊值    12,967×0.369=4,785 第2年折舊後價值  12,967-4,785=8,182 第3年折舊值    8,182×0.369×(7/12)=1,761 第3年折舊後價值  8,182-1,761=6,421

2025-01-23

SJEV-113-重小-3228-20250123-1

重簡
三重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三重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重簡字第2011號 原 告 泰安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李松季 訴訟代理人 林陳沅 被 告 李家仁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於民國 114年1月6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4萬5,032元,及自民國113年8月24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百分之36,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第1項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查無民事訴 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事,應准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 論而為判決,合先敘明。 二、原告起訴主張:被告於民國113年4月14日13時19分許,駕駛 車號0000-00號自用小客車,行經新北市○○區○○路000號時, 因逆向行駛致撞擊原告所承保、訴外人陳毓珊所有、訴外人 葉永辰駕駛之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下稱系爭車 輛),系爭車輛因而受損,經送修後支出修復費用新臺幣( 下同)12萬5,076元(含工資28,172元、零件96,904元), 原告已依保險契約賠付被保險人上開修復費用,依法取得代 位求償權。為此,爰依侵權行為及保險法代位權之法律關係 為請求,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12萬5,076元,及自起訴 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法定遲延利 息等事實,業據其提出行照、駕照、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交通 故當事人登記聯單、道路交通事故初步分析研判表、發票、 維修工單、車損照片等為證,並經本院依職權向新北市政府 警察局新莊分局調取本件道路交通事故調查資料核閱屬實。 又被告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 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執,依法視同自認,堪認原告上開 主張為真實,被告就本件車禍應負不法過失責任甚明。 三、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又汽車、機車或其他非依軌道行駛之動力車輛,在使用中 加損害於他人者,駕駛人應賠償因此所生之損害;另被保險 人因保險人應負保險責任之損失發生,而對於第三人有損失 賠償請求權者,保險人得於給付賠償金額後,代位行使被保 險人對於第三人之請求權。但其所請求之數額,以不逾賠償 金額為限,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1條之2前段及保險 法第53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又物被毀損時,被害人除得 依民法第196條請求賠償外,並不排除民法第213條至第215 條之適用。而依民法第196條請求賠償物被毀損所減少之價 額,得以修復費用為估定之標準,但以必要者為限(例如︰ 修理材料以新品換舊品,應予折舊)。查系爭車輛於109年6 月(推定為15日)出廠使用,有行車執照在卷可佐,至113年4 月14日受損時,已使用3年10月,而本件修復費用12萬5,076 元(含工資28,172元、零件96,904元),有上開估價單可佐 ,惟材料費係以新品換舊品,更新零件之折舊價差顯非必要 ,自應扣除。本院依行政院所頒「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及 「固定資產折舊率表」之規定,可知非運輸業用客車、貨車 之耐用年數為5年,依定率遞減法每年折舊千分之369,另依 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95條第6項規定「固定資產提列 折舊採用定率遞減法者,以1年為計算單位,其使用期間未 滿1年者,按實際使用之月數相當於全年之比例計算之,不 滿1月者,以1月計」,系爭車輛已使用3年10月,則零件扣 除折舊後之修復費用估定為16,860元(詳如附表之計算式) 。此外,原告另支出工資,毋庸折舊,是原告得請求被告賠 償之修復費用共4萬5,032元(計算式:16,860元+28,172元= 45,032元)。 四、從而,原告依侵權行為及保險法代位權之法律關係,請求被   告給付4萬5,032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8月24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法定遲延利息,為有理由 ;逾此部分之請求,則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係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 ,爰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華民國114年1月23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三重簡易庭             法  官 張誌洋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 上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 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華民國114年1月23日             書 記 官 陳羽瑄 附表 ----- 折舊時間      金額 第1年折舊值    96,904×0.369=35,758 第1年折舊後價值  96,904-35,758=61,146 第2年折舊值    61,146×0.369=22,563 第2年折舊後價值  61,146-22,563=38,583 第3年折舊值    38,583×0.369=14,237 第3年折舊後價值  38,583-14,237=24,346 第4年折舊值    24,346×0.369×(10/12)=7,486 第4年折舊後價值  24,346-7,486=16,860

2025-01-23

SJEV-113-重簡-2011-20250123-1

重小
三重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三重簡易庭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重小字第2542號 原 告 和泰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蔡伯龍 訴訟代理人 陳國政 潘素珍 被 告 陳冠宇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 13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萬0,370元,及自民國113年8月14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新臺幣911元,及自本判決 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餘由原 告負擔。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   理由要領 二、原告起訴主張:   被告於民國111年9月27日17時44分許,騎乘車號000-0000號 普通重型機車(下稱A機車),行經新北市新莊區頭前路與 思源路交岔路口,因行駛時未注意車前狀況,致撞擊由訴外 人楊肅俊所駕駛、原告承保之車牌號碼BLF-3981號自用小客 車(下稱系爭車輛),致系爭車輛受損,經原告理賠後,依 侵權行為及保險代位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賠償系爭車輛之 修復費用新臺幣2萬2,355元(鈑金:2,844元、烤漆:11,44 1元、零件:8,070元)本息。 三、被告答辯意旨:   我否認有撞擊到對方車輛。前車即原告保戶緊急煞車完後, 我跟著緊急剎車,我就往左傾,我的車頭就露出在監視器外 ,我的行進方向與原告保戶是不一樣,原告保戶是往右轉, 我是要左邊,我的車身與原告保戶的車身沒有接觸到。若認 為我應該負責車損應予折舊。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四、得心證之理由:    ㈠原告主張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行照、駕照、新北市政府警 察局新莊分局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登記聯單、初步分析研判 表、汽車險理賠申請書、發票、估價單各1份、系爭車輛車 損照片數紙為證,並有本院依職權調閱之新北市政府警察局 新莊分局道路交通事故調查卷宗1份可茲佐證。被告雖否認 有騎乘A機車擦撞系爭車輛,經本院依被告聲請勘驗事發當 時上開道路之監視器錄影檔,認:「畫面顯示新莊區頭前路 思源路交岔路口,直行道路為頭前路,橫向道路為思源路, 時間09/27/2022、17時44分22秒頭前路燈向轉換為綠燈,於 44分35秒時原告保戶車輛正欲通過斑馬線前,並有閃右轉燈 ,以慢速緩緩右轉,於44分47秒時被告機車突然出現在原告 保戶車輛之左後方,畫面顯示擦撞後有車身不穩的情形,雙 方有稍微停滯1、2秒後,被告機車有緩緩的前行並有稍微停 了一下,並轉頭看了一下右側車輛,即往前騎行離開現場, 原告保戶自駕駛座下車至車身左後方察看車損狀況,再駕駛 車輛右轉離開現場。」(本院卷第145至146頁),核與證人 楊肅俊於警詢中所稱被告追撞系爭車輛,及系爭車輛照片所 示車損位置相符,被告辯稱並未撞擊系爭車輛云云,應無足 採,其未注意車前狀況,致撞擊系爭車輛,應負損害賠償責 任甚明。  ㈡按物被毀損時,被害人除得依民法第196條請求賠償外,並不 排除民法第213條至第215條之適用。而依民法第196條請求 賠償物被毀損所減少之價額,得以修復費用為估定之標準, 但以必要者為限(例如︰修理材料以新品換舊品,應予折舊 )。查系爭車輛之修復既以新品更換被毀損之舊零件,則原 告以修繕費作為損害賠償之依據時,自應將零件折舊部分予 以扣除始屬合理。又依行政院所頒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及固 定資產折舊率之規定,【非運輸業用客車、貨車】之耐用年 數為5年,依定率遞減法每年折舊1000分之369,另依營利事 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95條第6項規定「固定資產提列折舊採 用定率遞減法者,以1年為計算單位,其使用期間未滿1 年 者,按實際使用之月數相當於全年之比例計算之,不滿1月 者,以1月計」,系爭車輛自出廠日111年2月(推定為15日) ,迄本件車禍發生時即111年9月27日,已使用8月,則零件 扣除折舊後之修復費用估定為6,085元(詳如附表之計算式 )。是本件原告承保系爭車輛所受損害之合理修復費用為上 開扣除折舊額之零件費6,085元及其他無須折舊之鈑金、烤 漆工資,共計2萬0,370元(計算式:2,844元+11,441元+6,0 85元=20,370元),逾此部分之請求,即屬無據,不應准許 。 五、本件原告勝訴部分,係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8第1項適用 小額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436條之20之規定 ,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並依職權確定訴訟費用額如主文第 3項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三重簡易庭             法 官 張誌洋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對於本件判決如有不服,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書狀,上訴於本院合議庭,並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具繕本。當 事人之上訴,非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上訴狀應記載 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如未於上訴後20日內補提合法上訴理由書,法院得逕以裁定駁回 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陳羽瑄 附表 ----- 折舊時間      金額 第1年折舊值    8,070×0.369×(8/12)=1,985 第1年折舊後價值  8,070-1,985=6,085

2025-01-23

SJEV-113-重小-2542-20250123-1

重小
三重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三重簡易庭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重小字第2983號 原 告 中興大業巴士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呂奇龍 訴訟代理人 陳逸儒 複 代理人 黃大維 被 告 沈玠諭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 2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3,480元,及自民國113年10 月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訴訟費用1,000元由被告負擔494元,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餘由原告負擔。 四、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   理由要領 一、本件為小額訴訟事件,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8第1項之規 定,僅記載主文及理由要領。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 判決。     三、本院之判斷:  ㈠依行政院所頒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及固定資產折舊率之規定 ,【運輸業用客車、貨車】之耐用年數為4年,依定率遞減 法每年折舊1000分之438,另依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9 5條第6項規定「固定資產提列折舊採用定率遞減法者,以1 年為計算單位,其使用期間未滿1年者,按實際使用之月數 相當於全年之比例計算之,不滿1月者,以1月計」,上開【 運輸業用客車、貨車】即車牌號碼000-00號營業大客車(下 稱系爭車輛)自出廠日103年1月,迄發生在新北市○○區○○○ 路000號本件車禍發生時即111年9月14日,已使用8年8月, 則零件3,000元扣除折舊後之修復費用估定為300元,加計無 需折舊之工資後,原告得請求被告賠償車輛必要修復費用為 4,350元(計算式:300元+工資費用2,250元+塗裝費用1,800 元)。  ㈡按損害之發生或擴大,被害人與有過失者,法院得減輕賠償 金額,或免除之;前2項之規定,於被害人之代理人或使用 人與有過失者,準用之。民法第217條第1項及第3項分別定 有明文。此規定之目的在謀求加害人與被害人間之公平,倘 受害人於事故之發生亦有過失時,由加害人負全部賠償責任 ,未免失諸過苛,是以賦予法院得不待當事人之主張,減輕 其賠償金額或免除之職權(最高法院85年度台上字第1756號 判決意旨參照)。查被告駕駛BFU-2162號自用小客車時,固 有未注意兩車安全之間隔及距離之過失,惟駕駛系爭車輛之 訴外人楊登竣載客停車時未緊靠道路右側臨時停車,壓縮道 路行駛之範圍,此有新北市政府警察局蘆洲分局道路交通事 故調查卷宗在卷可稽,又原告既不爭執楊登竣為原告公司之 受僱人,則揆諸前開規定,就楊登竣前述過失情節,亦應認 為原告公司應負其責任,即認原告公司就本件車禍之發生與 有過失。本院綜合雙方過失情節及相關事證,認原告應負20 %之責任,被告應負80%之責任,並依過失相抵之法則減少被 告損害賠償責任,故被告應賠償原告之金額應核減為3,480 元(計算式:4,350元×80%;元以下四捨五入),逾此部分 之請求,不應准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三重簡易庭 法 官 王凱俐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對於本件判決如有不服,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書狀,上訴於本院合議庭,並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具繕本。當 事人之上訴,非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上訴狀應記載 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如未於上訴後20日內補提合法上訴理由書,法院得逕以裁定駁回 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林品慈

2025-01-23

SJEV-113-重小-2983-20250123-2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妨害風化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簡字第360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吳易錚 上列被告因妨害風化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 年度偵字第26518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甲○○犯意圖使女子與他人為猥褻之行為而容留以營利罪,處有期 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未扣案之犯 罪所得新臺幣貳拾萬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 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犯罪事實第3行「於民國113年8月7日 前不詳時間」,更正為「於民國113年8月7日前半年起」, 餘均引用附件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甲○○所為,係犯刑法第231條第1項之意圖使女子與他 人為猥褻之行為而媒介、容留以營利罪。其所為媒介之低度 行為,為容留之高度行為所吸收,不另論罪。被告於犯罪期 間,持續媒介、容留女子與不特定男客從事猥褻交易,並抽 取報酬以營利,其主觀上各係基於單一之犯意,以多數舉動 接續進行,而侵害同一法益,在時間、空間上有密切關係, 依一般社會健全觀念,難以強行分開,在刑法評價上,以視 為數個舉動之接續實行,合為包括之一行為予以評價,應論 以接續犯。 ㈡、爰審酌被告為圖獲利,容留女子與他人為猥褻行為,敗壞社 會善良風氣,然念其於犯後尚知坦承犯行,未飾詞掩匿而無 端耗費司法資源,犯後態度尚稱良好,並考量其容留之規模 尚非稱大,復兼衡被告自述之教育程度及家庭經濟狀況等一 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如易科罰金之折算標 準。 三、被告自承實行本件犯行而從中抽得新臺幣20、30萬元(偵卷 第18頁),依有利被告本院認定犯罪所得為20萬元,應依刑 法第38條之1第1項、第3項規定宣告沒收,並於全部或一部 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3項、第454條第2項、第450條第 1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件判決,得自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狀(附繕本),上訴於本院管轄之第二審地方法院合議庭。 本案經檢察官董詠勝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刑事第三庭  法 官 蔡奇秀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楊茵如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附件: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26518號   被   告 甲○○ 男 45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00巷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妨害風化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刑 ,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甲○○為址設臺南市○○區○○○路000號2樓「就愛美容會館」之 實際負責人,竟意圖營利,基於媒介女子與他人為猥褻行為 之犯意,於民國113年8月7日前不詳時間,媒介並容留成年 女子楊緞紅,在上開美容會館內,從事以手套弄男客生殖器 之半套性交易猥褻行為(即打手槍),以每次新臺幣(下同 )1800元計價,甲○○可從中抽取800元以牟利。嗣經警於113 年8月7日20時55分許,至上開美容會館執行臨檢,並於會館 2樓11號包廂當場查獲楊緞紅與男客胡伯津從事半套性交易 ,始悉上情。 二、案經臺南市政府警察局永康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甲○○於偵訊時坦承不諱,核與證人 楊緞紅、胡伯津於警詢中之供述情節相符,並有現場照片10 張附卷可證,足認被告之自白與事實相符,其犯嫌應堪認定 。 二、核被告甲○○所為,係犯刑法第231條第1項前段之意圖使女子 與他人為猥褻行為而媒介、容留以營利罪嫌。被告甲○○所為 媒介之低度行為,為容留之高度行為所吸收,不另論罪。被 告甲○○於上開期間,持續媒介、容留女子與不特定男客從事 性交易,並抽取報酬以營利,其主觀上各係基於單一之犯意 ,以多數舉動接續進行,而侵害同一法益,在時間、空間上 有密切關係,依一般社會健全觀念,難以強行分開,在刑法 評價上,以視為數個舉動之接續實行,合為包括之一行為予 以評價,請論以接續犯。另被告獲利之20、30萬元,為不法 所得,請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及第3項宣告沒收,於全部 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檢 察 官 董 詠 勝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書 記 官 郭 莉 羚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231條 意圖使男女與他人為性交或猥褻之行為,而引誘、容留或媒介以 營利者,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 10 萬元以下罰金。以 詐術犯之者,亦同。 公務員包庇他人犯前項之罪者,依前項之規定加重其刑至二分之 一。 附記事項: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2025-01-23

TNDM-114-簡-360-20250123-1

最高行政法院

營利事業所得稅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上字第112號 上 訴 人 福和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代 表 人 KELLY LEE 訴訟代理人 顏國隆 會計師 被 上訴 人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 代 表 人 吳蓮英 訴訟代理人 詹慶忠 上列當事人間營利事業所得稅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2年1 2月21日臺北高等行政法院112年度訴字第261號判決,提起上訴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上訴駁回。 二、上訴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對於高等行政法院判決之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為理由,不 得為之,行政訴訟法第242條定有明文。依同法第243條第1 項規定,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而判 決有同法條第2項所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為當然違背法令。 是當事人對於高等行政法院判決上訴,如依行政訴訟法第24 3條第1項規定,以高等行政法院判決有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 當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有具體之指摘,並揭示該 法規之條項或其內容;若係成文法以外之法則,應揭示該法 則之旨趣;倘為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或憲法法庭之裁判,則應 揭示該解釋或該裁判之字號或其內容。如以行政訴訟法第24 3條第2項所列各款情形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揭 示合於該條項各款之事實。上訴狀或理由書如未依此項方法 表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難認為已對 高等行政法院判決之違背法令有具體之指摘,其上訴自難認 為合法。   二、上訴人民國108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列報停徵之 證券及期貨交易所得新臺幣(下同)988,385,147元、課稅 所得額負92,011,127元、基本所得額352,161,834元。經被 上訴人審查,核定停徵之證券及期貨交易所得1,103,079,57 0元、課稅所得額負105,923,271元,並核定基本所得額445, 616,514元(課稅所得額負105,923,271元+計入基本所得額 之證券及期貨交易所得551,539,785元),應補稅額11,214, 561元。上訴人不服,申請復查及提起訴願均遭駁回,遂提 起行政訴訟,並聲明:訴願決定、原處分(即復查決定)均 撤銷。經臺北高等行政法院(下稱原審)112年度訴字第261 號判決(下稱原判決)駁回後,仍未甘服,遂提起本件上訴 ,並聲明:原判決廢棄;訴願決定、原處分均撤銷。 三、上訴人對原判決提起上訴,主張略以:㈠所得基本稅額條例 (下稱基本稅額條例)施行細則第5條(下稱系爭條文)第4 項是計算所得基本稅額之通用公式,不是強制減除以前年度 損失之規定,僅法律為簡潔條文,故將所有可能狀況都列在 同一公式。因此,當無以前年度損失時,按系爭條文第4項 之公式並依第5項之規定即可算出當年度之基本所得額;而 當有以前年度之損失時,是否減除以前年度損失,依系爭條 文第6項規定,即應視第5項計算結果,在當年度基本所得額 為正者,如有以前年度損失要減除,須依系爭條文第6項規 定之順序減除,惟當年度基本所得額為負時,即無減除以前 年度損失之必要。因為當基本所得額為負時,即無基本稅額 ,亦無有所得卻不繳稅之情形,此亦符合基本稅額條例之立 法精神。㈡被上訴人核定上訴人107年所得稅如下:一般所得 額:-100,748,514元(課稅所得);基本所得額:-100,748 ,514元+58,509,067元(證券交易所得)-34,731,323元(前 5年證券交易損失)=-76,970,770元;惟上訴人107年之一般 所得額雖為-100,748,514元,但基本所得額應為-100,748,5 14元+58,509,067元=-42,239,447元,此時因基本所得額已 為負數,依系爭條文第5項、第6項之規定,即無減除前5年 證券交易損失34,731,323元之必要,而應依法遞延至108年 扣除。原判決既肯認系爭條文第6項為強制規定,由不得上 訴人選擇,更非得由上訴人自由選擇減除年度,卻又以被上 訴人已將上訴人107年證券交易損失變更核定為證券交易所 得,故已符合系爭條文第6項所稱之「餘額為正數」之規定 ,即應減除以前年度之證券交易損失等情為由,而駁回上訴 人在原審之訴。惟系爭條文第6項規定係指雖證券交易所得 轉正,然基本所得額仍為負數時,即不能減除以前年度之損 失,包括證券交易損失。原判決將證券交易所得判定為基本 所得額之全部,顯然有適用法規錯誤之違背法令情形等語。 四、惟查,原判決已敘明:㈠依系爭條文規定,納稅義務人在計 算當年度之基本所得額時,如有基本稅額條例第7條第1項第 1款規定之證券及期貨交易所得加計項目,應依系爭條文第5 項規定,將「當年度」之證券及期貨交易所得減除「同年度 」之證券及期貨交易損失。經計算當年度為損失,並經稽徵 機關核定,始得依同條例第7條第2項規定,自發生年度之次 年度起5年內,從證券及期貨交易所得中為減除,且得扣除 者限於「經稽徵機關核定」之損失。若前開二者減除後餘額 為正數者,即依據系爭條文第6項規定,再予減除以前年度 證券及期貨交易損失,並且應按損失發生年度順序,逐年依 序自證券及期貨交易所得額中減除;若依序之該年度無證券 及期貨交易所得額可供減除,或減除後尚有未減除餘額者, 始得依同條例第7條第2項至第4項規定依序遞延至以後年度 減除。揆諸前開規範意旨,基本所得額之計算,並未賦予納 稅義務人就證券及期貨交易損失,得選擇何時申報減除、減 除多少,或不予減除等權利。㈡上訴人107年度營利事業所得 稅結算申報,列報107年度證券及期貨交易「損失」65,307, 901元;經被上訴人核定該年度實際係證券及期貨交易「所 得」58,509,067元,亦即上訴人107年度之申報經被上訴人 調整為正數。又上訴人107年度證券及期貨交易既經核定由 負數轉為正數,自當依法減除上訴人107年度前5年證券交易 損失。而上訴人經核定104、105、106年度證券及期貨交易 損失分別為11,802,481元、2,709,160元、20,219,682元, 共計34,731,323元,被上訴人遂依系爭條文第6項規定,按 損失發生年度順序,逐年依序自107年度證券及期貨交易所 得58,509,067元(屬基本稅額條例第7條第1項第1款加計項 目)中予以減除,且上訴人經核定之104、105、106年度核 定之損失於107年度已用罄,故上訴人申報108年度營利事業 所得稅時,已無以前年度核定損失餘額可供遞延減除使用。 從而,被上訴人認定上訴人108年度「前5年證券及期貨交易 淨損失於本(108)年度減除0元」,核定上訴人108年度基 本所得額445,616,514元,並無不合等語甚詳。經核前揭上 訴意旨,無非重述上訴人在原審提出而為原判決所不採之主 張,就原審已論斷及指駁不採者,指摘其為不當,復誤會原 判決關於上訴人107年度可否減除前5年證券交易損失之闡述 ,泛言指摘原判決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云云,顯未具體表明原 判決有合於不適用法規、適用法規不當、或行政訴訟法第24 3條第2項所列各款之情形,難認對原判決之如何違背法令已 有具體之指摘。依首開規定及說明,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 五、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行政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 前段、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四庭 審判長法官 王 碧 芳 法官 王 俊 雄  法官 鍾 啟 煒                法官 陳 文 燦                法官 林 秀 圓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蕭 君 卉

2025-01-23

TPAA-113-上-112-2025012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