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邱滋杉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71-80 筆)

聲保
臺灣高等法院

假釋付保護管束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保字第359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蔡秉毅 上列受刑人因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聲請人聲請付保護管束( 114年度執聲付字第278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蔡秉毅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蔡秉毅前因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 經法院判刑確定、送監執行。嗣經法務部於114年3月13日核 准假釋在案,依刑法第93條第2項規定,假釋出獄者,在假 釋中付保護管束,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規定聲請裁 定等語。 二、經本院審核法務部矯正署114年3月13日法矯署教字第114013 99001號函及所附法務部○○○○○○○假釋出獄人交付保護管束名 冊、法院前案紀錄表,認聲請人之聲請為正當,應予准許。 三、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前段、刑法第93條 第2項、第96條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刑事第二十五庭審判長法 官 邱滋杉                    法 官 劉兆菊                    法 官 呂寧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蘇冠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2025-03-17

TPHM-114-聲保-359-20250317-1

國審聲
臺灣高等法院

聲請訴訟參與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國審聲字第5號 聲 請 人 余遠明 (年籍詳卷) 送達代收人 鄭淇文 被 告 陳瑋 選任辯護人 李瑀律師 上列聲請人因被告殺人等案件(本院114年度國審上重訴字第2號 ),聲請訴訟參與,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許聲請人余遠明參與本案訴訟。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所涉犯殺人罪,經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 檢察官提起公訴(案號:112年度偵字第55363號、113年度 偵字第5475號),屬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38第1項第1款、 第2款所列得為訴訟參與之案件,聲請人於臺灣桃園地方法 院113年度國審重訴字第1號審理時為訴訟參與人,現上訴至 本院審理中,且被害人余奕杰因被告之犯罪行為致死,聲請 人既為被害人之父(直系血親),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 之38第2項前段聲請參與訴訟。 二、按因故意、過失犯罪行為而致人於死或致重傷之罪、刑法第 271條第1項、第272條之罪之被害人,得於檢察官提起公訴 後第二審言詞辯論終結前,向該管法院聲請參與本案訴訟; 前項各款犯罪之被害人無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死亡或 因其他不得已之事由而不能聲請者,得由其法定代理人、配 偶、直系血親、三親等內之旁系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或家 長、家屬為之,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38第1項第1款、第2款 、第2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又法院於徵詢檢察官、被告、 辯護人及輔佐人之意見,並斟酌案件情節、聲請人與被告之 關係、訴訟進行之程度及聲請人之利益,認為適當者,應為 准許訴訟參與之裁定,同法第455條之40第2項前段亦有明定 。 三、經查,被告涉犯殺人等案件,經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提起公訴,經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13年度國審重訴字第1號判 決後,檢察官及被告均提起上訴,現由本院以114年度國審 上重訴字第2號案件審理中,有前揭起訴書及刑事判決書附 卷可佐(本院國審上重訴卷第9-23頁)。被告係因涉嫌對被 害人余奕杰犯刑法第271條第1項之殺人罪而經提起公訴,屬 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38第1項第1款、第2款所定之罪,且被 害人已死亡,而聲請人為被害人之父,為被害人之直系血親 ,符合前揭聲請訴訟參與之適格要件。本院經徵詢檢察官、 被告及辯護人之意見(本院國審上重訴卷第126頁),並斟 酌本案情節涉及被害人生命權、聲請人為已死亡之被害人之 父,以及訴訟進行之程度及聲請人之利益等情事後,認為准 許訴訟參與有助於達成被害人訴訟參與制度之目的,且無不 適當之情形,聲請人聲請訴訟參與,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據上論斷,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40第2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刑事第二十五庭審判長法 官 邱滋杉                    法 官 呂寧莉                    法 官 邱瓊瑩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桑子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2025-03-17

TPHM-114-國審聲-5-20250317-1

聲保
臺灣高等法院

假釋付保護管束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保字第380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梁偉宏 上列受刑人因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聲請人聲請付保護管束( 114年度執聲付字第298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梁偉宏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梁偉宏前因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 經法院判刑確定、送監執行。嗣經法務部於114年3月13日核 准假釋在案,依刑法第93條第2項規定,假釋出獄者,在假 釋中付保護管束,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規定聲請裁 定等語。 二、經本院審核法務部矯正署114年3月13日法矯署教字第114013 47001號函及所附法務部○○○○○○○假釋出獄人交付保護管束名 冊、法院前案紀錄表,認聲請人之聲請為正當,應予准許。 三、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前段、刑法第93條 第2項、第96條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刑事第二十五庭審判長法 官 邱滋杉                    法 官 劉兆菊                    法 官 呂寧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蘇冠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2025-03-17

TPHM-114-聲保-380-20250317-1

聲保
臺灣高等法院

假釋付保護管束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保字第376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吳玉美 上列受刑人因違反貪污治罪條例案件,聲請人聲請付保護管束( 114年度執聲付字第294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吳玉美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吳玉美前因違反貪污治罪條例案件, 經法院判刑確定、送監執行。嗣經法務部於114年3月13日核 准假釋在案,依刑法第93條第2項規定,假釋出獄者,在假 釋中付保護管束,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規定聲請裁 定等語。 二、經本院審核法務部矯正署114年3月13日法矯署教字第114013 93601號函及所附法務部○○○○○○○○○假釋出獄人交付保護管束 名冊、受刑人之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法院前案紀錄表,認 聲請人之聲請為正當,應予准許。 三、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前段、刑法第93條 第2項、第96條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刑事第二十五庭審判長法 官 邱滋杉                    法 官 呂寧莉                    法 官 邱瓊瑩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桑子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2025-03-17

TPHM-114-聲保-376-20250317-1

聲保
臺灣高等法院

假釋付保護管束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保字第392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李聖光 上列受刑人因不能安全駕駛致交通危險案件,聲請人聲請付保護 管束(114年度執聲付字第307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李聖光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李聖光前因不能安全駕駛致交通危險 罪,經法院判刑確定、送監執行。嗣經法務部於114年3月13 日核准假釋在案,依刑法第93條第2項規定,假釋出獄者, 在假釋中付保護管束,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規定聲 請裁定等語。 二、經本院審核法務部矯正署114年3月13日法矯署教字第114013 46001號函及所附法務部○○○○○○○假釋出獄人交付保護管束名 冊、受刑人之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法院前案紀錄表,認聲 請人之聲請為正當,應予准許。 三、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前段、刑法第93條 第2項、第96條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刑事第二十五庭審判長法 官 邱滋杉                    法 官 呂寧莉                    法 官 邱瓊瑩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桑子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2025-03-17

TPHM-114-聲保-392-20250317-1

聲保
臺灣高等法院

假釋付保護管束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保字第348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郭兆祥 上列受刑人因背信案件,聲請人聲請付保護管束(114年度執聲 付字第268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郭兆祥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郭兆祥前因背信案件,經法院判刑確 定、送監執行。嗣經法務部於114年3月13日核准假釋在案, 依刑法第93條第2項規定,假釋出獄者,在假釋中付保護管 束,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規定聲請裁定等語。 二、經本院審核法務部矯正署114年3月13日法矯署教字第114013 87871號函及所附法務部○○○○○○○假釋出獄人交付保護管束名 冊、法院前案紀錄表,認聲請人之聲請為正當,應予准許。 三、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前段、刑法第93條 第2項、第96條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刑事第二十五庭審判長法 官 邱滋杉                    法 官 劉兆菊                    法 官 呂寧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蘇冠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2025-03-17

TPHM-114-聲保-348-20250317-1

聲保
臺灣高等法院

假釋付保護管束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保字第365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潘毅傑 上列受刑人因詐欺案件,聲請人聲請付保護管束(114年度執聲 付字第283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潘毅傑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潘毅傑前因詐欺罪,經法院判刑確定 、送監執行。嗣經法務部於114年3月13日核准假釋在案,依 刑法第93條第2項規定,假釋出獄者,在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規定聲請裁定等語。 二、經本院審核法務部矯正署114年3月13日法矯署教字第114014 00931號函及所附法務部○○○○○○○假釋出獄人交付保護管束名 冊、受刑人之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法院前案紀錄表,認聲 請人之聲請為正當,應予准許。 三、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前段、刑法第93條 第2項、第96條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刑事第二十五庭審判長法 官 邱滋杉                    法 官 呂寧莉                    法 官 邱瓊瑩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桑子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2025-03-17

TPHM-114-聲保-365-20250317-1

聲保
臺灣高等法院

假釋付保護管束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保字第386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陳建宏 上列受刑人因強盜等案件,聲請人聲請付保護管束(114年度執 聲付字第304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陳建宏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陳建宏前因強盜等罪,經法院判刑確 定、送監執行。嗣經法務部於114年3月13日核准假釋在案, 依刑法第93條第2項規定,假釋出獄者,在假釋中付保護管 束,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規定聲請裁定等語。 二、經本院審核法務部矯正署114年3月13日法矯署教字第114013 57391號函及所附法務部○○○○○○○假釋出獄人交付保護管束名 冊、受刑人之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法院前案紀錄表,認聲 請人之聲請為正當,應予准許。 三、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前段、刑法第93條 第2項、第96條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刑事第二十五庭審判長法 官 邱滋杉                    法 官 呂寧莉                    法 官 邱瓊瑩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桑子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2025-03-17

TPHM-114-聲保-386-20250317-1

臺灣高等法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543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林秀珍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聲請案號:臺灣高等檢察署114年度執聲字第339號),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林秀珍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壹年,如易 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林秀珍因詐欺等數罪,先後經判決確 定如附表,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規定,定其應執 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之規定聲請定應執行 之刑等語。 二、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而數罪併罰有二以上裁 判者,應定其應執行之刑,其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 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 逾30年,刑法第50條第1項前段、第53條及第51條第5款分別 定有明文。再按刑事訴訟法第370條第2項、第3項,已針對 第二審上訴案件之定應執行之刑,明定有不利益變更禁止原 則之適用;而分屬不同案件之數罪併罰有應更定執行刑之情 形,倘數罪之刑,曾經定其執行刑,再與其他裁判宣告之刑 定其執行刑時,在法理上亦應同受此原則之拘束。亦即,另 定之執行刑,其裁量所定之刑期,不得較重於前定之執行刑 加計後裁判宣告之刑之總和。又法院於裁量另定應執行之刑 時,祇須在不逸脫上開範圍內為衡酌,而無全然喪失權衡意 義或其裁量行使顯然有違比例原則之裁量權濫用之例外情形 ,並不悖於定應執行刑之恤刑目的者,即無違裁量權之內部 性界限(最高法院106年度台抗字第523號、105年度台抗字 第849 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  ㈠本件受刑人林秀珍如附表編號1至3所示各罪,先後經臺灣臺 北地方法院及本院判處如附表所示之刑,均經分別確定在案 ;又附表編號2至3所示之罪,其犯罪時間係在附表編號1所 示裁判確定日(即民國112年1月31日)前所犯,而本件聲請 定應執行刑之犯罪事實最後判決法院為本院等情,有各該判 決書及本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是上開犯罪乃於裁判 確定前所犯之數罪。茲檢察官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本院審 核認聲請為正當。又受刑人所犯附表編號1至2所示之罪,前 經臺灣臺北地方法院以112年度聲字第485號裁定定應執行有 期徒刑6月、附表編號3所示之罪,前經本院以113年度上易 字第1532號裁定定應執行有期徒刑7月,則參照前揭規定及 說明,本院就附表所示各罪再定應執行刑時,自應受上開裁 判所定應執行刑加計其他裁判所處刑期之內部界限(即有期 徒刑1年1月=6月+7月)之拘束,與審酌各罪定應執行刑之外 部界限(即有期徒刑1年3月=4月+3月+4月+4月)之範圍內, 爰依其犯罪時間之間隔(109年12月29日、110年7月間)、 分別為詐欺取財、行使偽造私文書,係以出租房屋方式,經 查獲後又繼續違犯類似犯罪,詐取多名被害人財物等一切情 狀,就其所犯數罪為整體非難評價,並參酌受刑人於114年3 月7日針對本件定執行刑之意見:「本人無申請定應執行刑 ,列表之罪要易科罰金」(見本院卷第105頁)等情,定其 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㈡至本件附表編號1至2所示之罪,受刑人雖已執行完畢,有本 院被告前案紀錄表附卷可佐,惟此部分既與附表編號3所示 之罪合於數罪併罰之要件,揆諸前揭說明,仍應就附表編號 1至3之數罪合併定其應執行之刑,僅係檢察官就已執行之附 表編號1所示部分,於換發執行指揮書時,予以扣除,附此 敘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第51條 第5款、第50條第1項、第41條第1項前段、第8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刑事第二十五庭審判長法 官 邱滋杉                    法 官 劉兆菊                    法 官 呂寧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蘇冠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2025-03-17

TPHM-114-聲-543-20250317-1

聲保
臺灣高等法院

假釋付保護管束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保字第381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張家閎(原名張志弘、張榮煒) 上列受刑人因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案件,聲請人聲請付保 護管束(114年度執聲付字第299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張家閎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張家閎前因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 例案件,經法院判刑確定、送監執行。嗣經法務部於114年3 月13日核准假釋在案,依刑法第93條第2項規定,假釋出獄 者,在假釋中付保護管束,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規 定聲請裁定等語。 二、經本院審核法務部矯正署114年3月13日法矯署教字第114013 51641號函及所附法務部○○○○○○○假釋出獄人交付保護管束名 冊、受刑人之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法院前案紀錄表,認聲 請人之聲請為正當,應予准許。 三、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前段、刑法第93條 第2項、第96條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刑事第二十五庭審判長法 官 邱滋杉                    法 官 呂寧莉                    法 官 邱瓊瑩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桑子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2025-03-17

TPHM-114-聲保-381-2025031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