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陳玥彤

共找到 198 筆結果(第 71-80 筆)

司繼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拋棄繼承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繼字第5300號 聲 請 人 陳稚翔 曾妤涵 上列聲請人聲明拋棄繼承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人聲請意旨略以:被繼承人陳登雲(下稱被繼承人)不 幸於民國113年10月14日死亡,聲請人為被繼承人之外孫, 因自願拋棄繼承權,爰提出繼承系統表、戶籍謄本、除戶戶 籍謄本、印鑑證明等聲請核備等情。 二、按繼承人得拋棄其繼承權;遺產繼承人,除配偶外,依左列 順序定之:㈠直系血親卑親屬。㈡父母。㈢兄弟姊妹。㈣祖父母 ;先順序繼承人均拋棄其繼承權時,由次順序之繼承人繼承 ,民法第1174條第1項、第1138條、第1176條第6項前段分別 定有明文。是遺產繼承人除配偶外,若第一順序有親等較近 之繼承人或前順位有繼承人時,後順位者依法不得繼承,既 非繼承人,其聲請拋棄繼承,於法自屬不合。 三、經查,本件被繼承人於113年10月14日死亡,聲請人為被繼 承人之外孫,屬直系血親卑親屬二親等繼承人,固有聲請人 提出上開書證為憑。惟被繼承人之子女即一親等直系血親卑 親屬有陳麗珍、陳凱筠、陳美娜、陳和淼、陳永松等5人, 其中陳永松已於109年2月29日死亡,由其子女陳玥彤、陳奕 丞、陳玟彣等3人代位繼承,此有繼承系統表、親等關聯表 、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在卷可憑,是被繼承人先順序之繼 承人應為陳麗珍、陳凱筠、陳美娜、陳和淼、陳玥彤、陳奕 丞、陳玟彣等7人。又上述之繼承人中,除陳麗珍、陳凱筠 已聲明拋棄繼承外,尚有陳美娜、陳和淼、陳玥彤、陳奕丞 、陳玟彣未為拋棄繼承,此有本院索引卡查詢結果附卷可稽 。揆諸前揭說明,先順序之繼承人既未為拋棄繼承或喪失繼 承權,是聲請人即非現時合法繼承人,自不得預先向本院聲 明拋棄繼承,從而,聲請人聲明拋棄繼承,於法不合,應予 駁回。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賴義璋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件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10日內,以書狀敘述 理由,向本庭提起抗告,並應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書記官 黃雅慧

2025-01-15

TCDV-113-司繼-5300-20250115-1

司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票字第1147號 聲 請 人 陳玉惠 相 對 人 陳玥彤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本票准許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於民國一百一十二年六月十九日簽發之本票內載憑票交付 聲請人新臺幣陸拾萬玖仟陸佰貳拾貳元,其中之新臺幣參拾捌萬 壹仟伍佰貳拾肆元及自民國一百一十二年六月十九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年息百分之六計算之利息,得為強制執行。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相對人於民國112年6月19日 簽發之本票1紙,內載金額新臺幣(下同)609,622元,付款 地未載,利息未約定,免除作成拒絕證書,到期日未載,詎 於112年6月19日經提示僅支付其中部分外,其餘381,524元 未獲付款,為此提出本票1紙,聲請裁定就上開金額及依法 定年息計算之利息准許強制執行等語。 二、本件聲請核與票據法第123條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三、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民事訴訟法第78條裁定如主文 。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五、發票人如主張本票係偽造、變造者,於接到本裁定後20日內 ,得對執票人向本院另行提起確認債權不存在之訴。如已提 起確認之訴者,得依非訟事件法第195 條規定聲請法院停止 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簡易庭司法事務官 陳登意

2025-01-13

TPDV-114-司票-1147-20250113-1

勞訴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請求損害賠償等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勞訴字第67號 聲 請 人 即 原 告 鄭新添 相 對 人 即 被 告 好市多股份有限公司 兼 法定代理人 趙建華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林晉源律師 郭銘濬律師 沈以軒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等事件,聲請人聲請裁定停止本件訴 訟程序,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法官被聲請迴避者,在該聲請事件終結前,應停止訴訟程 序;但其聲請因違背民事訴訟法第33條第2項,或第34條第1 項或第2項之規定,或顯係意圖延滯訴訟而為者,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法第37條第1項定有明文,同法第33條第2項並規 定:當事人如已就該訴訟有所聲明或為陳述後,不得依前項 第2款聲請法官迴避。但迴避之原因發生在後或知悉在後者 ,不在此限。次按訴訟全部或一部之裁判,以他訴訟之法律 關係是否成立為據者,法院得在他訴訟終結以前,以裁定停 止訴訟程序,固為民事訴訟法第182條第1項所明定,惟有無 停止之必要,法院有自由裁量之權,並非一經當事人聲請, 即應裁定停止訴訟程序(最高法院84年度台抗字第658號裁 定意旨參照)。又民事訴訟法第182條第1項所稱訴訟全部或 一部之裁判,以他訴訟之法律關係是否成立為據者,係指他 訴訟之法律關係是否成立,為本件訴訟之先決問題而言。但 為本訴訟先決問題之法律關係是否成立,在本訴訟可自為調 查審認,若以裁定停止訴訟程序,當事人將受延滯訴訟之不 利益時,仍以不裁定停止訴訟為宜(最高法院108年度台抗字 第344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原告業於民國113年11月22日向本 院聲請法官迴避,係於本件言詞辯論程序終結及諭知宣判期 日前聲請,聲請人並具體敘明事實及理由,況本院尚未進行 爭點整理,實體上無終結言詞辯論程序之餘地,聲請人並無 意圖延滯訴訟,對相對人即被告之程序利益亦無重大影響, 故本件聲請無民事訴訟法第37條第1項但書規定之事由,自 應停止訴訟程序。又聲請人已於臺灣高等法院112年度重勞 上字第2號確認僱傭關係事件(下稱另案訴訟)追加請求確 認調薪處分無效,並請求給付每月2%調薪之差額,此為本件 追加請求「給付出庭之公假薪資」之先決問題,此先決問題 非本院可自為調查裁判之事項,否則即屬訴外裁判,為免兩 案於裁判見解產生歧異,使當事人受訴訟程序上之不利益, 爰依民事訴訟法第182條第1項規定聲請停止本件訴訟程序等 語。 三、經查: (一)原告即聲請人雖以本件承審法官於112年8月15日所製作之 審理單有竄改、假造交辦事項為由,於113年11月22日具 狀聲請法官迴避(見本院卷第292頁)。但查,聲請人曾 先後於112年10月6日、113年11月8日至本院閱覽本件全部 卷宗完畢,有民事聲請閱卷狀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236 、284頁),是其就本件承審法官112年8月15日所製作之 審理單內容即所主張迴避之原因自應已有所知悉,且其嗣 仍先後有就本件訴訟為聲明及陳述,此有原告於112年10 月6日所提民事陳報二狀暨理由書狀(見本院卷第240-246 頁)、於113年11月8日所提民事陳報狀(見本院卷第286 頁)在卷可參,準此,聲請人所為法官迴避之聲請顯已違 背民事訴訟法第33條第2項所規定「當事人如已就該訴訟 有所聲明或為陳述後,不得依前項第2款聲請法官迴避」 ,依同法第37條第1項但書規定,本無停止訴訟程序之必 要。且聲請人前於112年10月3日即曾以其他事由就本件訴 訟聲請本件承審法官迴避,本院並因此停止本件訴訟程序 ,而其所為聲請經本院其他法官受理並以112年度勞聲字 第17號裁定駁回後,聲請人不服提起抗告,經臺灣高等法 院於113年6月19日駁回抗告,因聲請人逾期未提再抗告而 確定後,聲請人旋又任意執上開理由再次就本件訴訟聲請 承辦法官迴避,則其一再就本件訴訟聲請法官迴避,顯係 意圖延滯訴訟,是依民事訴訟法第37條第1項但書規定, 更難認有停止訴訟程序之必要,從而聲請人本此所為停止 訴訟程序之聲請,難謂有據。 (二)次查,聲請人雖於本院113年11月28日言詞辯論期日當庭 具狀追加請求相對人即被告好市多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好 市多公司)應給付其於112年10月3日出庭之公假薪資5,59 4元、於113年11月28日之公假薪資5,761元(見本院卷第2 98、299頁),惟聲請人此部分追加起訴請求相對人即被 告好市多公司給付其出庭之工資,與本件起訴請求之基礎 事實並非同一,且顯有礙於相對人之防禦與訴訟之終結, 復經相對人當庭表示不同意追加(見本院卷第300頁), 是其此部分追加之訴於法未合,業由本院另以裁定駁回, 故此部分不在本件訴訟審理之範圍,從而縱使聲請人於另 案訴訟中有追加請求確認相對人即被告好市多公司之調薪 處分無效、請求好市多公司給付每月2%調薪之差額,另案 訴訟就此所為之判斷亦不因而成為本件訴訟之先決問題, 是聲請人執此為由聲請停止本件訴訟程序,亦非有據。  3.據上,揆諸首揭規定及說明,本院認本件訴訟程序仍以不裁 定停止為宜,聲請人之聲請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趙彥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對本裁定抗告,須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 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書記官 陳玥彤

2025-01-10

SLDV-112-勞訴-67-20250110-2

勞訴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請求損害賠償等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勞訴字第67號 原 告 鄭新添 被 告 好市多股份有限公司 兼 法定代理人 趙建華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林晉源律師 郭銘濬律師 沈以軒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等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28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一)按法官被聲請迴避者,在該聲請事件終結前,應停止訴訟 程序;但其聲請因違背民事訴訟法第33條第2項,或第34 條第1項或第2項之規定,或顯係意圖延滯訴訟而為者,不 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37條第1項定有明文,同法第33條 第2項並規定:當事人如已就該訴訟有所聲明或為陳述後 ,不得依前項第2款聲請法官迴避。但迴避之原因發生在 後或知悉在後者,不在此限。查,原告雖以本件承辦法官 於民國112年8月15日所製作之審理單有竄改、假造交辦事 項為由,於113年11月22日具狀聲請法官迴避(見本院卷 第292頁),但查,原告曾先後於112年10月6日、113年11 月8日至本院閱覽本件全部卷宗完畢,有民事聲請閱卷狀 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236、284頁),是其就本件承辦法 官於112年8月15日所製作之審理單內容即所主張迴避之原 因自應已有所知悉,但其嗣仍先後有就本件訴訟為聲明及 陳述,此有原告於112年10月6日所提民事陳報二狀暨理由 書狀(見本院卷第240-246頁)、於113年11月8日所提民 事陳報狀(見本院卷第286頁)在卷可參,準此,原告所 為法官迴避之聲請顯已違背民事訴訟法第33條第2項規定 ,依同法第37條第1項但書規定,本無停止訴訟程序之必 要。且原告前於112年10月3日即曾以其他事由就本件訴訟 聲請本件承辦法官迴避,本院並因此停止本件訴訟程序, 而其所為聲請經本院其他法官受理並以112年度勞聲字第1 7號裁定駁回後,原告不服提起抗告,再經臺灣高等法院 於113年6月19日駁回抗告,因原告逾期未提再抗告而確定 後,原告旋又任意執上開理由再次就本件訴訟聲請承辦法 官迴避,則其一再就本件訴訟聲請法官迴避,顯係意圖延 滯訴訟,是依民事訴訟法第37條第1項但書規定,更難認 有停止訴訟程序之必要,爰不停止本件訴訟程序。 (二)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請求 之基礎事實同一、擴張或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 在此限又。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2、3款定有明文。 查原告原起訴聲明為:請求確認被告被告好市多股份有限 公司(下稱好市多公司)行使調動工作處分無效,且命被 告應依原工作職務繼續雇用原告,及應取消居家上班之措 施,容許原告前往被告好市多公司所營賣場或辦公場所; 且同意原告申辦好市多會員卡,並可進入賣場購物及消費 ,併請求被告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999,999元。 原告嗣於113年11月28日言詞辯論期日當庭具狀追加及變 更聲明為:(一)先位聲明:確認被告好市多公司於110 年6月3日至本院112年度勞訴字第67號確認兩造間調動工 作無效等事件訴訟終結前,行使之調動工作處分無效。備 位聲明:確認被告好市多公司於111年12月5日至本院112 年度勞訴字第67號訴訟終結前,行使之調動工作處分無效 ;(二)被告好市多公司應依原工作職務與工作內容繼續 僱用原告,及應取消居家上班及撰寫研究報告之措施,容 許原告前往被告好市多公司所營賣場或辦公場所,且同意 原告申辦好市多會員卡,並得進入被告好市多公司所營賣 場購物或消費。並應回復原告到職日為88年5月3日,亦應 提供被告好市多公司公務郵件信箱(W874M0000000TCO.CO M.TW)、員工識別證供原告使用,並應定期對原告施予安 全衛生及勞工教育訓練;(三)被告好市多公司應給付原 告於112年10月3日出庭之公假薪資5,594元,及自112年11 月4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之利息,應給付原告113 年11月28日之公假薪資5,761元,及自113年12月6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之利息;(四)被告應連帶給付原 告精神慰撫金999,999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五)第四項聲明 所命給付如其中一人已為給付,其餘被告於其給付範圍內 無給付義務(見本院卷第298、299、310-312頁)。核其 上開第三項聲明追加請求被告好市多公司應給付原告出庭 之公假薪資部分,與本件起訴請求之基礎事實並非同一, 且顯有礙於被告之防禦與訴訟之終結,復經被告當庭表示 不同意追加(見本院卷第300頁),是其此部分追加之訴 於法未合,爰由本院另以裁定駁回,故此部分不在本件訴 訟審理之範圍;至其餘變更、追加之訴部分則與本件起訴 請求之基礎事實均屬同一,且為擴張或減縮應受判決事項 之聲明,應予准許,合先敘明。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起訴主張略以:原告自88年5月3日起受僱於被告好市多 公司擔任會員服務部經理,然被告好市多公司於109年4月27 日以原告違反工作規則情節重大為由,不經預告終止兩造間 之僱傭關係,原告就此已對被告好市多公司提起確認僱傭關 係存在之訴,並聲請定暫時狀態處分,經本院109年度勞全 字第9號民事裁定、臺灣高等法院110年度勞抗字第1號作成 繼續僱用原告之定暫時狀態處分裁定(下稱系爭定暫時狀態 處分裁定),並經最高法院以110年度台抗字第1015號民事 裁定駁回被告好市多公司之抗告而確定在案。嗣被告好市多 公司與其負責人即被告趙建華於110年9月1日收受本院民事 執行處就系爭定暫時狀態處分裁定所核發110年度司執全更 實字第1號執行命令後,竟於110年9月14日通知原告繼續採 取「在家上班措施」,為配合相關防疫措施,在未獲被告好 市多公司指示下,不應任意前往被告好市多公司所營賣場或 其他辦公場所,且不提供會員卡及不得進入被告好市多公司 所營賣場購物或消費,被告好市多公司與被告趙建華以此方 式強制原告長期居家上班撰寫研究報告、限制原告行動自由 ,實質上已變動兩造勞動契約內容而為調動工作,且被告好 市多公司又未給付原勞動契約之各項福利措施,顯係為使原 告知難而退、不讓原告復職等不當動機,故意未依原勞動條 件繼續僱用原告,有權利濫用、不利益對待之情形,損害原 告依法令、契約、習慣上所應享有之權益,顯已違反勞動基 準法(下稱勞基法)第10條之1規定,並侵害原告工作權、 健康權、名譽權、申訴權、自由權、就勞請求權、團結權、 團體協商權、爭議權等人格權,且情節重大,使原告受有精 神上痛苦。為此,爰依原勞動契約、工作規則、勞基法第10 條之1、第74條第3項規定,請求確認被告好市多公司對原告 所為調職處分無效,被告應依原工作職務繼續僱用原告,取 消居家上班措施、允許原告進入賣場與申辦會員卡;依民法 第18條、第28條、第184條第1、2項、第185條、第195條、 第227條之1之規定,請求被告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等語。並 聲明:(一)先位聲明:確認被告好市多公司於110年6月3 日至本院112年度勞訴字第67號確認兩造間調動工作無效等 事件訴訟終結前,行使之調動工作處分無效。備位聲明:確 認被告好市多公司於111年12月5日至本院112年度勞訴字第6 7號訴訟終結前,行使之調動工作處分無效;(二)被告好 市多公司應依原工作職務與工作內容繼續僱用原告,及應取 消居家上班及撰寫研究報告之措施,容許原告前往被告好市 多公司所營賣場或辦公場所,且同意原告申辦好市多會員卡 ,並得進入被告好市多公司所營賣場購物或消費。並應回復 原告到職日為88年5月3日,亦應提供被告好市多公司公務郵 件信箱(W874M0000000TCO.COM.TW)、員工識別證供原告使 用,並應定期對原告施予安全衛生及勞工教育訓練;(三) 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精神慰撫金999,999元,及自起訴狀繕 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四 )第三項聲明所命給付如其中一人已為給付,其餘被告於其 給付範圍內無給付義務。 二、被告則以:被告指派之居家辦公措施業經臺灣高等法院111 年度勞抗字第53號民事裁定(下稱系爭第53號裁定)認無違 反勞動事件法第49條第1項規定與系爭定暫時狀態處分裁定 ,是被告並無任何違反法令或權利濫用之行為,自不該當侵 權行為之要件。且縱依勞動事件法第49條規定命雇主為繼續 僱用勞工之情形,雇主仍得於不侵害勞工權益為適法之職務 調整,而被告自始即通知原告將依其會員服務部之原職繼續 僱用,部門、職級、職稱與工作內容均未變動,並無調動原 告職務,被告係考量過去幾年受疫情衝擊後,配合防疫需求 與企業營運政策改變工作型態,因而將居家工作作為其中一 種常態性工作措施選項,故請原告依其長年任職於會員服務 部之經驗,執行撰寫研究報告等工作,有明確工作指示,被 告好市多公司並無拒絕受領勞務,原告也確實能於時限內實 際配合交辦工作製作研究報告,顯見被告所交辦工作內容乃 原告主、客觀上均足以勝任之工作,無體能或技術上之困難 ,原告更因省下通勤支出而獲有額外財產利益,足見原告並 無受任何刁難,原告之權利亦未受侵害。再者,勞動事件法 第49條第1項規定之定暫時狀態處分僅係創設「暫時性之僱 傭關係」,並非以此變動「原先之私法或公法關係」,是此 「暫時性之僱傭關係」與「當事人間原先法律關係」乃各自 相互獨立之法律關係,當事人僅有遵守此裁定執行名義履行 之義務,不應再回溯過往法律關係加以混為一談,過往法律 關係應由確認僱傭關係訴訟之承審法院予以審認,以確定不 同審判籍之分工。至被告好市多公司提供員工申辦會員卡, 屬恩惠性、福利性質給予,並無強制給付義務,且兩造間之 僱傭關係業於109年4月27日合法終止,目前僅係依系爭定暫 時狀態處分裁定暫時僱用原告,原告自無從依員工手冊請求 被告好市多公司提供會員卡。況原告對被告另案提起確認僱 傭關係存在之訴,業經本院以109年度重勞訴字第21號判決 駁回其全部請求在案,目前卻仍能依勞動事件法第49條第1 項規定獲得生計之額外保障,顯已獲取相當大之優惠,益徵 被告所為暫時僱用措施並無侵權行為之事實。此外,原告請 求確認之內容,均為系爭第53號裁定確定效力所及範圍,屬 已過去之法律關係,而非以現在之法律關係作為確認之訴標 的,亦非屬不能提起他訴訟之情形,故欠缺確認利益等語置 辯。並答辯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得心證之理由:    按勞工提起確認僱傭關係存在之訴,法院認勞工有勝訴之望 ,且雇主繼續僱用非顯有重大困難者,得依勞工之聲請,為 繼續僱用及給付工資之定暫時狀態處分。勞動事件法第49條 第1項定有明文,其立法理由並謂:「勞動事件之勞工,通 常有持續工作以維持生計之強烈需求,基於此項特性,於確 認僱傭關係存在之訴訟進行中,如法院認勞工有相當程度之 勝訴可能性(例如:雇主之終止合法性有疑義等),且雇主 繼續僱用非顯有重大困難時,宜依保全程序為暫時權利保護 ,爰設第一項規定。又本項係斟酌勞動關係特性之特別規定 ,性質上屬民事訴訟法第538條第1項所定爭執法律關係及必 要性等要件之具體化,於具備本項所定事由時,勞工即得聲 請法院命為定暫時狀態之處分。至於是否准許及命為繼續僱 用及給付薪資之具體內容,則由法院就個案具體狀況,參酌 前述勞工勝訴之望,以及對雇主客觀上得否期待其繼續僱用 之利益等情形,為自由之裁量。」準此,法院依勞動事件法 第49條第1項規定,作成命雇主應於勞工所提確認僱傭關係 存在之訴確定前繼續僱用勞工之定暫時狀態處分裁定時,其 繼續僱用之具體內容自應依該定暫時狀態處分裁定定之。經 查: (一)原告前曾對被告好市多公司提起確認僱傭關係存在之訴( 經本院以109年度重勞訴字第21號受理,該案業於111年11 月29日判決駁回原告之訴,原告不服提起上訴,現繫屬於 臺灣高等法院112年度重勞上字第2號),併依勞動事件法 第49條第1項規定聲請命被告好市多公司為繼續僱用及給 付工資之定暫時狀態處分,經本院、臺灣高等法院以系爭 定暫時狀態處分裁定命「被告好市多公司於本院109年度 重勞訴字第21號確認僱傭關係存在之訴確定前,應繼續依 原告原任職部門職位僱用,並按月於次月5日給付原告127 ,089元」確定等情,業經本院核閱上開裁判確認無訛。準 此,揆諸前揭規定及說明,兩造間之權利義務關係,即被 告好市多公司所負繼續僱用原告、給付薪資之具體內容, 於上開確認僱傭關係存在之訴判決確定前,自應以系爭定 暫時狀態處分裁定之內容定之,合先敘明。 (二)次查,原告雖係以被告好市多公司未依系爭定暫時狀態處 分裁定之旨,按原勞動條件繼續僱用原告為由,提起本件 訴訟,惟其於本院審理時復陳明本件訴訟並非依系爭定暫 時狀態處分裁定為請求之基礎,而係依原勞動契約、員工 手冊、勞基法第10條之1、第74條第3項、民法第71條、第 72條等規定為請求等語(見本院卷第240、302頁)。然被 告既抗辯兩造間之勞動契約業經其合法終止,且原告對被 告好市多公司所提本院109年度重勞訴字第21號確認僱傭 關係存在之訴,業於111年11月29日判決駁回原告之訴, 已如前述,則本難認兩造間之僱傭契約關係仍然存在;再 者,兩造間之權利義務關係即被告好市多公司應如何繼續 僱用原告之具體內容,於本院109年度重勞訴字第21號確 認僱傭關係存在之訴確定前,復應以系爭定暫時狀態處分 裁定之內容定之,亦如前述,是若不援引系爭定暫時狀態 處分裁定為請求之依據,則原告請求被告好市多公司繼續 僱用原告之權利顯即失所附麗。從而原告不援引系爭定暫 時狀態處分裁定而逕以業經被告單方終止之原勞動契約為 本件請求之依據,已難認為可採。 (三)況查,依系爭定暫時狀態處分裁定內容觀之,被告好市多 公司於本院109年度重勞訴字第21號確認僱傭關係存在之 訴確定前,僅負有「依原告原任職部門職位僱用」繼續僱 用原告,並按月給付原告工資127,089元之作為義務。而 被告好市多公司已自動履行系爭定暫時狀態處分裁定所命 依原告原任職部門職位繼續僱用原告、給付工資之義務, 至於被告好市多公司是否對原告為不利勞動條件之變更, 而有違反勞基法調職規定、應否容許原告前往被告好市多 公司所營賣場或辦公場所提供勞務或進行消費、應否同意 原告申辦好市多公司會員卡、應否提供原告公務郵件信箱 及員工識別證供原告使用等部分,均已逾越系爭定暫時狀 態處分裁定之範圍,被告好市多公司依系爭定暫時狀態處 分裁定就此並不負有履行之義務,此復經系爭第53號裁定 認定在卷(見本院卷第182-190頁),則原告於本院109年 度重勞訴字第21號確認僱傭關係存在之訴確定前,提起本 訴主張被告好市多公司命其居家辦公、拒絕其進入所營賣 場、辦公處所、拒絕核發會員卡等情,有違系爭定暫時狀 態處分裁定所命依原勞動條件繼續僱傭乙節,亦非有據。 (四)此外,原告雖主張被告好市多公司會提供其員工會員卡已 規定於員工手冊,為工資之一部分,非屬恩惠性、福利性 給予等語(見本院卷第223頁),但對此並未提出任何證 據以實其說,是其就此所為主張,更難認可採。 四、綜上所述,兩造間之權利義務關係,於本院109年度重勞訴 字第21號確認僱傭關係存在之訴確定前,既應以系爭定暫時 狀態處分裁定之內容定之,則原告不以系爭定暫時狀態處分 裁定為請求之基礎,而訴請確認被告好市多公司調職處分無 效,併請求被告好市多公司取消居家上班及撰寫研究報告之 措施,容許原告前往被告好市多公司所營賣場或辦公場所提 供勞務或進行消費、同意原告申辦好市多會員卡、提供被告 好市多公司公務郵件信箱、員工識別證供原告使用及定期對 原告施予安全衛生及勞工教育訓練等請求,均無理由。且被 告好市多公司已依系爭定暫時狀態處分裁定履行其所負繼續 僱用原告、給付薪資之義務,即難認被告有未履行其義務而 不法侵害原告權利之情形,是原告本於侵權行為之規定請求 被告連帶賠償其精神慰撫金,亦無理由。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及攻擊防禦方法,於判決 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述,附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趙彥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若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否則本院得不 命補正逕行駁回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書記官 陳玥彤

2025-01-10

SLDV-112-勞訴-67-20250110-1

勞訴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請求損害賠償等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勞訴字第67號 原 告 鄭新添 被 告 好市多股份有限公司 兼 法定代理人 趙建華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林晉源律師 郭銘濬律師 沈以軒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等事件,原告為訴之追加,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原告追加之訴駁回。 追加之訴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訴之變更或追加,非經他造同意,不得為之。但請求之基礎 事實同一、擴張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不甚礙被告之防禦及 訴訟之終結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2、3 、7款分別定有明文。所謂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係指變更 或追加之訴與原訴之主要爭點有共同性,各請求利益之主張 在社會生活上可認為同一或關聯,而就原請求之訴訟及證據 資料,於審理繼續進行在相當程度範圍內具有同一性或一體 性,得期待於後請求之審理予以利用,俾先後兩請求在同一 程序得加以解決,避免重複審理,進而為統一解決紛爭者( 最高法院91年度台抗字第552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經查: (一)本件原告於民國111年9月13日起訴主張被告好市多股份有 限公司(下稱好市多公司)於本院109年度重勞訴字第21 號確認僱傭關係存在之訴確定前,依本院109年度勞全字 第9號民事裁定、臺灣高等法院110年度勞抗字第1號所作 成繼續僱用原告之定暫時狀態處分裁定(下稱系爭定暫時 狀態處分裁定),應依原告原任職部門職位繼續僱用原告 ,但被告好市多公司卻命原告居家上班,且拒絕原告前往 被告好市多公司所營賣場或其他辦公場所、拒絕提供會員 卡及不得進入被告好市多公司所營賣場購物或消費,已侵 害其人格權等權利為由,提起本件訴訟,訴請確認被告好 市多公司所為調動工作無效,併請求被告好市多公司取消 居家上班之措施,容許原告前往被告好市多公司所營賣場 或辦公場所、同意原告申辦好市多會員卡,並得進入被告 好市多公司所營賣場購物及消費,並就原告因上開居家上 班措施所受精神上損害請求被告好市多公司與其法定代理 人即被告趙建華連帶負賠償責任。 (二)次查,原告嗣於本院113年11月28日言詞辯論期日雖當庭 具狀追加請求被告好市多公司應給付其於112年10月3日出 庭之公假薪資5,594元、於113年11月28日之公假薪資5,76 1元(見本院卷第298、299頁),惟此部分追加請求乃以 其「因兩造間之勞資爭議事件請公假出庭」為請求之基礎 事實,核與原請求「關於被告未履行系爭定暫時狀態處分 裁定而命其居家上班、拒絕提供會員卡」等原因事實不具 共同性,不能因其主張有相當因果關係,即認為請求之基 礎事實同一。是聲請人就此所為訴之追加,不符民事訴訟 法第255條第1項但書所定追加要件,本應予已駁回。 (三)再按攻擊或防禦方法,除別有規定外,應依訴訟進行之程 度,於言詞辯論終結前適當時期提出之。當事人意圖延滯 訴訟,或因重大過失,逾時始行提出攻擊或防禦方法,有 礙訴訟之終結者,法院得駁回之。攻擊或防禦方法之意旨 不明瞭,經命其敘明而不為必要之敘明者,亦同。民事訴 訟法第196條定有明文。且勞動事件法第8條第2項並規定 :「當事人應以誠信方式協力於前項程序之進行,並適時 提出事實及證據。」準此,勞動事件之兩造當事人均負有 促進訴訟之協力義務,應於適當時期提出攻、防方法,而 本院於112年10月3日之言詞辯論期日結束前,業已諭知兩 造:「兩造若無其他主張或舉證,本件將於下次庭期辯論 終結,若有其他主張或舉證請於112年10月17日提出,無 正當理由逾期提出,本院將審酌依失權效規定不予採為本 件判決之依據。」(見本院卷第224頁),而原告上開追 加請求給付出庭請假工資之訴,依其內容顯非不得於112 年10月17日前提出,惟原告卻遲至113年11月28日之言詞 辯論期日,方當庭具狀就此為訴之追加,顯係無正當理由 違反上開規定關於適時提出攻、防方法之要求,對於被告 之防禦及本件訴訟之終結均有所妨礙,復經被告當庭表示 不同意追加(見本院卷第300頁),揆諸前揭規定及說明 ,更應駁回原告此部分訴之追加。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趙彥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對本裁定抗告,須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 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書記官 陳玥彤

2025-01-10

SLDV-112-勞訴-67-20250110-3

屏司他
屏東簡易庭

確定訴訟費用額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屏東簡易庭民事裁定 113年度屏司他字第10號 原 告 邱國雄 被 告 黃靖堯 陳玥彤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依職權確定訴訟費用額, 裁定如下:   主 文 被告陳玥彤應向本院繳納之訴訟費用額確定為新台幣3,810元, 並應加給自本裁定確定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 計算之利息。   理 由 一、按經准予訴訟救助者,於終局判決確定或訴訟不經裁判而終 結後,第一審受訴法院應依職權以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向 應負擔訴訟費用之當事人徵收之,民事訴訟法第114條第1項 定有明文。次按同法第91條第3項規定,法院依聲請以裁定 確定之訴訟費用額,應於裁定確定翌日起,加給按法定利率 計算之利息,其立法理由旨在促使當事人早日自動償付其應 賠償對造之訴訟費用,故在當事人無力支付訴訟費用時,雖 由國庫暫時墊付,然依法院前揭同法第114條第1項規定,依 職權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同屬確定訴訟費用額之程序,亦 應基於同一理由而類推適用同法第91條第3項規定加計法定 遲延利息(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94年度法律座談會決議 意旨參照)。 二、本件原告與被告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經本院以111年度屏 簡字第187號判決,並諭知訴訟費用由被告連帶負擔百分之5 7,餘由原告負擔。嗣被告陳玥彤提起上訴,經本院以112年 度簡上字第134號判決上訴駁回,並諭知第二審訴訟費用被 告陳玥彤負擔確定。 三、經本院調卷審查結果,被告陳玥彤上訴並聲請訴訟救助,經 本院以112年度救字第33號裁定准予訴訟救助,暫免其繳納 第二審訴訟費用。本件第二審訴訟標的金價額為新台幣(下 同)234,948元,暫免徵收之第二審裁判費為3,810元(見第二 審卷第9頁),依上開判決意旨,應由被告陳玥彤負擔。是被 告陳玥彤應向本院繳納之訴訟費用額即確定為3,810元,並 應加給自本裁定確定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 5計算之利息。 四、依首揭規定,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7   日              司法事務官 郭伊恩

2025-01-07

PTEV-113-屏司他-10-20250107-1

救更二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救更二字第2號 聲 請 人 THET NAING MYINT(緬甸籍) SAW EH HSER(緬甸籍) NAY LIN KYAW(緬甸籍) KYAW KYAW NAING(緬甸籍) 上 三 人 共同代理人 曾彥傑律師(法扶律師) 相 對 人 SILVER FLOWER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TD. 法定代理人 吳晨霖 (現應受送達處所不詳) 相 對 人 君橡船務代理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楊溫強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工資等事件(本院113年度勞訴字第69號 ),聲請人聲請訴訟救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予訴訟救助。   理 由 一、按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准 予訴訟救助。但顯無勝訴之望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 107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經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下稱 法扶基金會)之分會准許法律扶助之無資力者,其於訴訟或 非訟程序中,向法院聲請訴訟救助時,除顯無理由者外,應 准予訴訟救助,不受民事訴訟法第108條規定之限制,法律 扶助法第63條定有明文,其立法理由並謂:「鑑於民事訴訟 及行政訴訟之訴訟救助亦以無資力為前提,而法律扶助之申 請人,既符合本法所定無資力之要件,而經分會准許法律扶 助,其再向法院聲請訴訟救助時,法院就其有無資力,允宜 無庸再審查,以簡省行政成本,並強化訴訟救助之功能,爰 刪除但書規定,並參考民事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但書規定, 限定除有顯無理由之情形外,法院應准予訴訟救助。」準此 ,法院受理經法扶基金會之分會以無資力為由准予法律扶助 者所聲請之訴訟救助時,除其起訴顯無理由外,法院均應准 其訴訟救助之聲請,不得再就其是否確係無資力予以審查。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請求給付工資等事件 ,聲請人因無力支出訴訟費用,業經法扶基金會准予法律扶 助,爰依民事訴訟法第107條之規定,聲請訴訟救助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符合法律扶助法所稱「無資力者」之認定標準 ,而經法扶基金會准予法律扶助等情,業據聲請人提出法扶 基金會專用委任狀、准予扶助證明書以為釋明,足資認定為 真實。而聲請人對相對人SILVER FLOWER INTERNATIONAL IN VESTMENT LTD.提起本件請求給付工資等之訴、對相對人君 橡船務代理有限公司所為追加起訴,業經本院以113年度勞 訴字第69號受理在案,且其提起本件民事訴訟、追加起訴尚 非顯無勝訴之望,復有該民事起訴狀、民事訴之追加暨訴訟 救助聲請狀在卷可考,並經本院予以形式審查無誤。從而, 聲請人聲請訴訟救助,揆諸首揭法律規定及說明,並無不合 ,應予准許。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趙彥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對本裁定抗告,須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 抗告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書記官 陳玥彤

2024-12-31

SLDV-113-救更二-2-20241231-1

勞聲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選任特別代理人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勞聲字第4號 聲 請 人 李錦益 代 理 人 盧天成律師 相 對 人 重慶大廈社區管理委員會 特別代理人 李延壽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間請求給付工資等事件(本院113年度勞 訴字第31號),聲請為相對人選任特別代理人,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選任李延壽於本院一百一十三年度勞訴字第三一號請求給付工資 等事件,為重慶大廈社區管理委員會之特別代理人。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於民國112年度之主任委員為林玫筠 ,總幹事為李延壽,李延壽亦為區分所有權人,因相對人目 前無主任委員,致致相對人現處於無法定代理人可代理相對 人之狀況,惟聲請人與相對人間尚有本院113年度勞訴字第3 1號請求給付工資等事件繫屬在案,因相對人公司無法定代 理人可代為訴訟,致該案久宕。為此,爰依民事訴訟法第51 條第1項之規定,聲請選任林玫筠或李延壽為相對人之特別 代理人等語。 二、按對於無訴訟能力人為訴訟行為,因其無法定代理人或其法 定代理人不能行代理權,恐致久延而受損害者,得聲請受訴 法院之審判長,選任特別代理人,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1項 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對相對人提起請求給付工資等事件,經本院以 112年度勞訴字第31號事件繫屬中,相對人之法定代理人即 主任委員原為林玫筠,惟林玫筠自113年5月20日起辭任主任 委員,相對人復迄未選任新主任委員執行業務、代表相對人 等情,業經本院向臺北市建築管理處調閱相對人之核備資料 確認無訛,並有林玫筠之辭任主任委員之書函在卷可稽,堪 認相對人現無法定代理人得代為訴訟行為。準此,聲請人對 相對人所提本院113年度勞訴字第31號請求給付工資等訴, 相對人已無法定代理人可行使代理權,是聲請人就上開訴訟 聲請為相對人選任特別代理人,於法相符,應予准許。又本 院審酌相對人之李延壽久任相對人之總幹事,對於相對人之 事務理應甚為熟悉,亦查無有何不利於當事人之情事,且其 復陳報有意願擔任本件相對人特定代理人,相對人之管理委 員亦曾決議推選其就上開訴訟為相對人之特別代理人,是由 其擔任相對人之特別代理人,應足保障相對人法律上之權益 ,應屬適當之人選,爰就上開訴訟選任李延壽為相對人之特 別代理人,以利訴訟之進行。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趙彥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書記官 陳玥彤

2024-12-31

SLDV-113-勞聲-4-20241231-1

破更一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宣告破產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0年度破更一字第1號 聲 請 人 顧定軒律師即劉桂芳即僑信鐵材行之破產管理人 上列聲請人聲請核定破產管理人報酬,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擔任破產人劉桂芳即僑信鐵材行破產管理人之報酬核定為 新臺幣10萬元。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擔任劉桂芳即僑信鐵材行之破產管理 人,就本件破產事務已支出程序費用新臺幣(下同)7,440 元,爰聲請核定破產管理人之報酬等語。 二、按破產管理人之報酬,由法院定之,且破產管理人之報酬為 財團費用,應先於破產債權,隨時由破產財團清償之,破產 法第84條、第95條第1項第3款、第97條分別定有明文。又法 院為破產管理人報酬之核定,應斟酌破產事件之繁簡、破產 事件價額、當事人所受利益程度、破產管理人就該事件所費 時間、同業標準、破產管理人之地位及分配財團之多寡等一 切情況而為裁定。 三、經查,聲請人前經本院選任為劉桂芳即僑信鐵材行之破產管 理人,且本件破產程序即將進入分配階段等情,有相關卷證 資料可憑,是聲請人向本院聲請核定破產管理人之報酬,應 屬有據。又本院審酌本件破產事件多為現金收取分配,並非 繁雜,惟破產管理人仍積極處理破產事務,及破產管理人所 處理前揭事務所須費之時間、心力、結果,暨斟酌本件破產 債權人人數、已申報債權總金額及破產財團之財產總額,並 參酌臺北律師按時計算酬金之標準及稽徵機關核算110年度 執行業務者收入標準,認本件破產管理人之報酬應以10萬元 為適當。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趙彥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對本裁定抗告,須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 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書記官 陳玥彤

2024-12-31

SLDV-110-破更一-1-20241231-2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救字第109號 聲 請 人 鄭新添 相 對 人 好市多股份有限公司 兼 法定代理人 趙建華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等事件(本院112年度勞訴字第67號 ),聲請人聲請訴訟救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勞工或其遺屬因職業災害提起勞動訴訟,法院應依其聲請 ,以裁定准予訴訟救助。但顯無勝訴之望者,不在此限。勞 動事件法第14條第2項定有明文。該條項係民事訴訟法第107 條之特別規定,應優先適用。是勞工或其遺屬因職業災害而 提起民事訴訟,其聲請訴訟救助,並不以無資力支出訴訟費 用為必要。又所謂顯無勝訴之望者,係指法院依據當事人所 主張之事實,無須調查辯論,即知其應受敗訴之裁判者而言 。如當事人之訴不合法不能補正或未經補正,或當事人之主 張縱為真實,在法律上仍應受敗訴之裁判之情形。若本案訴 訟尚須經法院調查辯論後,始能知悉其勝訴或敗訴之結果, 即不得謂為顯無勝訴之望(最高法院109年度台抗字第808號 裁定意旨參照)。另按職業災害係指因勞動場所之建築物、 機械、設備、原料、材料、化學品、氣體、蒸氣、粉塵等或 作業活動及其他職業上原因引起之工作者疾病、傷害、失能 或死亡。職業安全衛生法第2條第5款亦有明文。 二、聲請人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為報復聲請人之申訴行為,故 意對聲請人為職場霸凌,並為懲戒、解僱處分及調動工作處 分,現經本院審理中,尚須經調查及辯論,始能知悉判決結 果,自難認顯無勝訴之望。又兩造間僱傭關係存否,即相對 人行使終止權、懲戒權、調動工作處分有無合法,是否構成 侵權行為,尚待法院調查辯論,始得論斷勝負,且依兩造所 提證據形式觀之,與主張之事實並無明顯矛盾,可認聲請人 因職業災害提起民事訴訟,且此職業災害事件所訴訟救助之 範圍應及於衍生之民事訴訟,即聲請人起訴部分(即確認調 動工作處分無效之訴,及依職業災害、侵權行為、僱傭契約 之債務不履行等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孳息即損害賠償等事 件)。為此,爰依勞動事件法第14條第2項規定,聲請就上 開起訴部分裁定准予訴訟救助云云。 三、經查,本件聲請人乃起訴請求(一)確認調動工作處分無效 ,相對人好市多股份有限公司應依原工作職務繼續僱用聲請 人,及應取消居家上班之措施,容許聲請人前往相對人好市 多股份有限公司所營賣場或辦公場所;(二)相對人好市多 股份有限公司應同意聲請人申辦會員卡,並得進入相對人好 市多股份有限公司所營賣場購物及消費;(三)相對人應連 帶給付聲請人精神慰撫金999,999元及遲延利息。其中,聲 明(一)、(二)部分依聲請人主張之事實,乃為對雇主即 相對人好市多股份有限公司行使指揮、調動權限之爭執,性 質上非屬「職業災害」;而上開(三)部分,聲請人乃指稱 其遭受職場霸凌,惟並未釋明其有何因此職業上原因引起之 疾病、傷害、失能或死亡,本難認其就此所為主張係屬「職 業災害」,是聲請人此部分之請求,就職業災害而言即顯無 勝訴之望,況且,聲請人此部分主張乃本於民法第18條、第 28條、第184條第1項、第2項、第185條、第195條等關於侵 權行為之規定,請求相對人連帶賠償其精神慰撫金(見112 年度勞訴字第67號第31、219頁),此與首揭勞動事件法第1 4條第2項所稱因職業災害提起之勞動訴訟亦屬有間(最高法 院109年度台聲字第2176號裁定參照)。據上,聲請人本於 該條規定聲請訴訟救助,為無理由,不應准許,爰裁定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趙彥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對本裁定抗告,須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 抗告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書記官 陳玥彤

2024-12-31

SLDV-112-救-109-2024123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