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發票日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81-90 筆)

司票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票字第1430號 聲 請 人 玉山國際資產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瓅元 相 對 人 ABEJERO KAYE ANN TAYAO 安 上當事人間聲請本票准許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於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八月十三日,簽發之本票內載憑票交 付聲請人新臺幣壹萬柒仟貳佰柒拾元,及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九 月二十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百分之十五計算之利息,准予 強制執行。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柒佰伍拾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相對人於民國113年8月13日,簽 發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本票1紙,內載新臺幣17,270元,到 期日未載,詎經提示後,尚有如主文所示之本金及利息未獲 清償,為此提出本票1件,聲請裁定准許強制執行。 二、本票上所載發票日西元2024年為西曆計年,換算為國曆即為 民國113年,故發票日如主文及第一項所載,併此敘明。本 件聲請核與票據法第123條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三、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第24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78 條,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五、發票人如主張本票係偽造、變造者,得於接到本裁定後20日 之期間內,對執票人向本院另行提起確認之訴。發票人已提 起確認之訴者,得依非訟事件法第195條規定請求法院執行 處停止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簡易庭司法事務官 黃伃婕 一、嗣後遞狀均請註明案號、股別。 二、案件一經確定,本院依職權核發確定證明書,聲請人不必另   行聲請。

2025-02-19

TCDV-114-司票-1430-20250219-1

司票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票字第1428號 聲 請 人 玉山國際資產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瓅元 相 對 人 NOVIANA IKA PURWANINGSIH 上當事人間聲請本票裁定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於民國一百一十三年五月二十日簽發之本票內載憑票交付 聲請人新臺幣柒萬捌仟肆佰貳拾捌元,及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八 月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十五計算之利息,准予強 制執行。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柒佰伍拾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相對人於民國113年5月20日簽發 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本票1紙,內載新臺幣78,428元,到期 日未載,詎經提示後,尚有如主文所示之本金及利息未獲清 償,為此提出本票1件,聲請裁定准許強制執行。 二、本票上所載發票日西元2024年爲西曆計年,換算爲國曆即為 民國113年,故發票日如主文及第一項所載。 三、本件聲請核與票據法第123條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四、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第24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78 條,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六、發票人如主張本票係偽造、變造者,得於接到本裁定後20日 之期間內,對執票人向本院另行提起確認之訴。發票人已提 起確認之訴者,得依非訟事件法第195條規定請求法院執行 處停止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簡易庭司法事務官 林柔均 一、嗣後遞狀均請註明案號、股別。 二、案件一經確定,本院依職權核發確定證明書,聲請人不必另   行聲請。

2025-02-19

TCDV-114-司票-1428-20250219-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給付違約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251號 原 告 葳鑫不動產土地開發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芊葳 送達地址:臺中市○○區○○路0段000號00樓之0 訴訟代理人 蘇文俊律師 複 代 理人 陳昀妤律師 被 告 柯清佰 訴訟代理人 趙惠如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違約金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25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參佰陸拾柒萬捌仟伍佰零肆元,及自民國 一一二年十月二十八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 之利息。 被告應自民國一一二年十月二十八日起至前項本金新臺幣參佰陸 拾柒萬捌仟伍佰零肆元清償完畢之日止,按日給付原告違約金新 臺幣參萬陸仟柒佰捌拾伍元。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第一項,於原告以新臺幣壹佰貳拾貳萬柒仟元為被告供擔 保後,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參佰陸拾柒萬捌仟伍佰零肆 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本判決第二項,於判決確定前清償期已屆至部分,於原告按日以 新臺幣壹萬貳仟參佰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假執行。但被告如按 日以新臺幣參萬陸仟柒佰捌拾伍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 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一)兩造於民國112年5月30日簽訂「不動產一般 委託銷售契約書」(下稱系爭契約),約定被告委託原告居間 仲介並代理銷售坐落彰化縣○○鄉○○段000○0000○0000地號土 地(下稱系爭土地),且依系爭契約第1條記載被告委託銷 售之價額為每坪新臺幣(下同)160,000元,委託銷售期限自1 12年5月30日起至113年12月1日止,及依系爭契約第2條記載 被告同意買賣契約成立後,即按買賣成交總價格百分之2支 付服務報酬。(二)訴外人林珅賢於112年9月5日簽署「購 買意願書」(下稱系爭意願書),委託原告居間仲介購買系 爭土地,並承諾以每坪150,000元承購系爭土地,及於同日 簽發面額1,000,000元、支票號碼KA0000000號、票載發票日 112年10月31日支票1紙(下稱系爭支票)交予原告作為議價 金,之後原告積極斡旋,訴外人林珅賢並於同年10月19日簽 署「委託事項變更契約書」,同意將承購價格變更為每坪16 0,000元,故買賣契約已於同年10月19日成立。(三)買賣 契約於112年10月19日成立後,依系爭契約第7條約定,被告 應於5日內即於同年月24日與訴外人林坤賢簽署買賣契約書 ,詎被告反悔不願簽署買賣契約書,並於112年10月23日以 伸港郵局存證號碼000076號存證信函(下稱系爭存證信函) 向原告表示終止委託,不予出售系爭土地,已構成系爭契約 第7條第1款、第3款、第4款之違約事由。且依系爭契約第7 條約定,被告應自112年10月25日起算3日即於同年月27日給 付原告服務報酬1,226,168元(計算式:711.1775坪-30坪-29 8坪=383.1775坪,160000元×383.1775坪×2%=0000000元), 及違約金2,452,336元(計算式:160000元×383.1775坪×4%=0 000000元),合計3,678,504元(下稱系爭款項),且因被告 迄未給付之,故被告應依系爭契約第7條約定,自112年10月 28日起至系爭款項清償完畢之日止,按日給付依系爭款項百 分之1計算之違約金36,785元(計算式:0000000×1%=36785. 04,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等語。並聲明:(一)被告應給 付原告3,678,504元,及自112年10月2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 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二)被告應自112年10月28 日起至前項本金3,678,504元清償完畢之止,按日給付原告 違約金36,785元。(三)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一)系爭契約係原告所提出定型化契約,並未事 先交予被告審閱,且因系爭1115、1122地號土地係登記於訴 外人即被告之子柯秉豪、柯宗昇名下,渠等不同意出售系爭 土地,亦未簽署系爭契約,故兩造間並未成立居間契約,及 依消費者保護法第11條之1規定,系爭契約第2條及第7條均 不構成兩造間契約內容。(二)因系爭意願書記載委託條件 與系爭契約之特別約定事項不符,亦未經系爭土地之所有權 人承諾,故買賣契約並未成立。且被告於112年10月23日以 系爭存證信函向原告表示終止系爭契約,原告已於同年月27 日收受系爭存證信函,並未將系爭支票交付被告。(三)系 爭契約第7條違約罰則,具有消費者保護法第12條第2項第1 款規定「違反平等互惠原則」及民法第247條之1第2款規定 「加重他方當事人之責任者。」之情事,故依消費者保護法 第12條第1項及民法第247條之1規定應屬無效。且因民法第5 65條至第575條關於居間契約並無違約金之規定,故原告請 求違約金,於法無據。退步言之,系爭契約第7條之違約金 過高,應依民法第252條規定予以酌減等語資為抗辯。並聲 明:(一)原告之訴駁回。(二)如受不利益判決,願供擔保, 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三、本院之判斷: (一)原告主張:兩造於112年5月30日簽訂「不動產一般委託銷 售契約書」(即系爭契約),約定被告委託原告居間仲介 並代理銷售坐落彰化縣○○鄉○○段000○0000○0000地號土地 (即系爭土地),且依系爭契約第1條記載被告委託銷售 之價額為每坪160,000元,委託銷售期限自112年5月30日 起至113年12月1日止等語,及依系爭契約第2條記載被告 同意買賣契約成立後,即按買賣成交總價格百分之2支付 服務報酬等情,業據其提出與所述相符之「不動產一般委 託銷售契約書」影本為證(見本院卷一第27至29頁),參 以,被告自承其曾於112年5月30日與原告簽訂系爭契約乙 節(見本院卷一第111、243頁),是以,原告主張前情, 應堪信為真實。 (二)被告固辯稱:系爭契約係原告所提出定型化契約,並未事 先交予被告審閱,且因系爭1115、1122地號土地係登記於 訴外人即被告之子柯秉豪、柯宗昇名下,渠等不同意出售 系爭土地,亦未簽署系爭契約,故兩造間並未成立居間契 約,及依消費者保護法第11條之1規定,系爭契約第2條及 第7條均不構成兩造間契約內容等語,惟查:   1.按稱居間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為他方報告訂約之機會 或為訂約之媒介,他方給付報酬之契約,民法第565條定 有明文。次按當事人互相表示意思一致者,無論其為明示 或默示,契約即為成立,民法第153條第1項亦有明定。    2.復按企業經營者與消費者訂立定型化契約前,應有30日以 內之合理期間,供消費者審閱全部條款內容。企業經營者 以定型化契約條款使消費者拋棄前項權利者,無效。違反 第1項規定者,其條款不構成契約之內容。但消費者得主 張該條款仍構成契約之內容。中央主管機關得選擇特定行 業,參酌定型化契約條款之重要性、涉及事項之多寡及複 雜程度等事項,公告定型化契約之審閱期間,消費者保護 法第11條之1定有明文,及依同法第2條第7款規定:「定 型化契約條款:指企業經營者為與多數消費者訂立同類契 約之用,所提出預先擬定之契約條款。定型化契約條款不 限於書面,其以放映字幕、張貼、牌示、網際網路、或其 他方法表示者,亦屬之。」。   3.另按當事人得約定債務人於債務不履行時,應支付違約金 。違約金,除當事人另有訂定外,視為因不履行而生損害 之賠償總額。其約定如債務人不於適當時期或不依適當方 法履行債務時,即須支付違約金者,債權人除得請求履行 債務外,違約金視為因不於適當時期或不依適當方法履行 債務所生損害之賠償總額,民法第250條定有明文。又按 違約金有賠償性違約金及懲罰性違約金,前者係以違約金 作為債務不履行所生損害之賠償總額;後者則係以強制債 務之履行為目的,確保債權效力之強制罰,於債務不履行 時,債權人除得請求支付違約金外,並得請求履行債務, 或不履行之損害賠償。二者性質及效力各自不同,請求權 時效自應視其法律性質而分別適用(最高法院100年度臺 上字第532號判決意旨參照)。   4.依系爭契約記載「立書人柯清佰(以下簡稱委託人)茲為 下列不動產買賣事宜,特委託葳鑫不動產土地開發有限公 司(以下簡稱受託人)之居間仲介、代理銷售,雙方同意 基於誠實互惠原則訂立本契約,共同遵守:…」等語,及 第1條記載:「第一條委託銷售總價款、委任銷售期限: 委託人(指被告)委託銷售之價款為每坪壹拾陸萬元整, …。委託銷售期限:自民國112年5月30日起至民國113年12 月1日止。」等語,及第2條記載:「第二條服務報酬:1. 委託人承諾買方之要約條件或買方提出之購買總價、付款 方式及購買條件以符合本契約之委託條件者,買賣契約即 為成立。2.委託人同意買賣契約成立後,即按買賣成交總 價格之2%支付受託人作為服務報酬。…」等語,及第5條記 載:「第五條授權代理收受議價金、定金及買方違約金: 1.委託人同意授權受託人(指原告)無須再通知委託人, 即得全權代理收受買方支付之購買不動產之議價金、定金 ,並同意議價金及定金暫由受託人保管,於簽訂書面買賣 契約時作為簽約款之一部份。…」等語(見本院卷一第27 、29頁),足見系爭契約已載明被告委託原告居間仲介並 代理銷售系爭土地,及系爭契約第1條僅記載委託銷售之 每坪價額及委託銷售期間,並未記載總價款及付款方式, 以及系爭契約第2條、第5條已載明如買方提出購買條件符 合委託條件時,買賣契約即為成立,被告並授權原告得代 理收受買方支付之議價金及定金,以作為買賣契約之簽約 款。    5.依系爭契約第7條記載:「委託人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均視為受託人已完成居間仲介之義務,除第二條給付服務 報酬外,委託人仍應支付成交總價格百分之四作為違約金 ,並於該情形發生時三日內全額一次支付予受託人,如有 逾期每日以未給付金額之百分之一,逐日計算違約金:1. 委任期限內,因可歸責於委託人事由片面終止委託契約關 係者。2.委託人於委託銷售期限內,不得與其他仲介經紀 業存在有效之專任委託銷售契約,以利受託人銷售作業有 效進行。3.買賣契約成立後,委託人應配合簽認購買意願 書或要約書等相關契約,並應於5日內至受託人指定處所 與買方簽訂書面買賣契約書(但簽約之日期或處所另有約 定外,從其約定),委託人無正當理由推諉拖延。4.買賣 契約成立後,委託人反悔不賣或因可歸責於委託人之事由 致無法簽訂書面買賣契約者。5.簽訂書面買賣契約後,因 可歸責於委託人之事由而解除買賣契約或無法繼續履行契 約者。6.委託人如在委託期間屆滿後三個月內,或委託契 約關係因故終止後三個月內,逕與受託人帶看之客戶或其 配偶、二等親內之親屬成交者。7.委任期限內,委託人未 透過受託人與受託人帶看之客戶或其配偶、二等親內之親 屬成交者。」等語(見本院一第29頁),係以強制被告可 於買賣契約成立後確實配合與買方簽訂買賣契約為目的, 應屬懲罰性質之違約金甚明。   6.觀諸系爭契約第1條之委託銷售價額及委託銷售期限,係 經人手寫金額及日期,及系爭契約第2條之服務報酬亦係 經人手寫「2%」等字樣(見本院卷一第27頁),核與原告 所提於112年5月30日對話錄音光碟及譯文顯示:(1)原 告公司法定代理人郭芊葳陳稱:「阿董欸,你的意願是一 坪要賣多少來完成?平均的話?」等語,被告回答:「從 頭到尾就16萬元就好」等語;(2)原告公司代理人郭芊 葳陳稱:「董欸,我們現在開價是每坪16萬元」等語,被 告回答:「嗯」等語,及原告公司代理人郭芊葳陳稱:「 你坐這邊」等語,被告回答:「阿現在叫我簽哪裡?這裡 嗎?」等語;(3)原告公司人員即系爭契約記載委託營 業員夏御鑫陳稱:「這裡16萬元,總價我就沒寫,因為坪 數還不確定,從今天開始到12月」等語,被告回答:「OK 」並詢問「這裡要簽嗎?」等語,原告公司代理人郭芊葳 回答:「對,也是要簽」等語,及原告公司人員夏御鑫陳 稱:「還有這邊,寫這邊是確認這邊內容是這樣,簽兩份 是一份好留給你,一份我們拿回去,…」等語;(4)原告 公司代理人郭芊葳陳稱:「那個%數的部分我就照我們仲 介來簽。」等語,被告詢問:「多少?」等語,原告公司 代理人郭芊葳陳回答:「4%啦」等語,被告陳稱:「沒有 啦2%或1%啦」等語;(5)原告公司代理人郭芊葳陳稱: 「阿他們這就是買賣,因為我們是正統合法合格的公司, 我們會照政府規定的方法去做啦,對阿,所以我們都會寫 白紙黑字都寫得很清楚。」等語,被告回答:「你寫一寫 我看一下,看有照規定嗎,若沒有我也不要賣了喔」等語 (見本院卷一第157頁及證物袋,及本院卷一第354、357 、361、363、365頁),大致相符,參以,被告訴訟代理 人於113年9月2日本院言詞辯論期日陳稱對前揭譯文沒有 意見(見本院卷二第11、12頁),足見系爭契約之條款內 容係經兩造討論並由原告公司人員依被告所述意見當場填 載後,再交由被告簽名確認,揆諸前揭說明,兩造間應成 立居間契約之法律關係,且因系爭契約並非定型化契約, 故不適用消費者保護法第11條之1規定。    7.從而,被告所辯前詞,尚非可採。 (三)原告主張:訴外人林珅賢於112年9月5日簽署「購買意願 書」(即系爭意願書),委託原告居間仲介購買系爭土地 ,並承諾以每坪150,000元承購系爭土地,及於同日簽發 面額1,000,000元、支票號碼KA0000000號、票載發票日11 2年10月31日支票1紙(即系爭支票)交予原告作為議價金 ,之後原告積極斡旋,訴外人林珅賢並於同年10月19日簽 署「委託事項變更契約書」,同意將承購價格變更為每坪 160,000元,故買賣契約已於同年10月19日成立等情,被 告則辯稱:因系爭意願書記載委託條件與系爭契約之特別 約定事項不符,亦未經系爭土地之所有權人承諾,故買賣 契約並未成立。且被告於112年10月23日以系爭存證信函 向原告表示終止系爭契約,原告已於同年月27日收受系爭 存證信函,並未將系爭支票交付被告等語,經查:     1.依系爭契約記載系爭425、1115、1122地號土地面積合計2 351平方公尺(計算式:226+693+1423=2351),換算約71 1.1775坪(計算式:2351×0.3025=711.1775)。   2.系爭425地號土地之西側與坐落彰化縣○○鄉○○段000地號土 地(下稱系爭445地號土地)相鄰,及系爭445地號土地之 西側與同段1114、1115地號土地(下稱系爭1114、1115地 號土地)相鄰,及系爭1114、1115地號土地之南北側相鄰 ,及系爭1114、1115地號土地之東側與系爭445地號土地 之界址線係1條直線,及系爭1114地號土地上有建築物, 系爭1115地號土地上則僅有綠色植物;以及系爭1122地號 土地之南、北側分別與坐落彰化縣○○鄉○○段0000○0000地 號土地(下稱系爭1120、1123地號土地)相鄰,及系爭11 20、1122、1123地號土地之東側界址線係1條直線,及系 爭1120地號土地上有建築物,系爭1122、1123地號土地上 則均僅有綠色植物等情,有原告所提航照圖、地籍圖等影 本在卷可稽(見本院卷一第35、285、289頁),自堪信為 真實。    3.原告主張:訴外人林珅賢於112年9月5日簽署「購買意願 書」(即系爭意願書),委託原告居間仲介購買系爭土地 ,並承諾以每坪150,000元承購系爭土地,及於同日簽發 面額1,000,000元、支票號碼KA0000000號、票載發票日11 2年10月31日支票1紙(即系爭支票)交予原告作為議價金 ,之後原告積極斡旋,訴外人林珅賢並於同年10月19日簽 署「委託事項變更契約書」,同意將承購價格變更為每坪 160,000元等情,業據其提出與所述相符之「購買意願書 」「委託事項變更契約書」、支票等影本為證(見本院卷 一第43至47頁、第53頁),自堪信為真實。       4.觀諸系爭意願書之「其他條件」欄記載:「425地號,以 切齊1114與1115地號牆壁為準(以鑑界為準)」、「1122 地號,以切齊1123地號為準(以鑑界為準)」等語(見本 院卷一第43頁),核與系爭契約之「特別約定事項」欄記 載:「425地號須分割約30坪留做停車場用,以切齊1114 地號牆壁」、「1122地號須分割約298坪留做倉儲用,以 切齊1120地號界線並以鑑界為準」等語(見本院卷一第29 頁),大致相符,參以,系爭契約已載明被告委託原告居 間仲介並代理銷售系爭土地,及系爭契約第1條僅記載委 託銷售之每坪價額為160,000元,並未記載總價款及付款 方式,以及系爭契約第2條、第5條已載明如買方提出購買 條件符合委託條件時,買賣契約即為成立,被告並授權原 告得代理收受買方支付之議價金及定金,以作為買賣契約 之簽約款等情已如前述,足認訴外人林珅賢於112年10月1 9日提出購買條件,已符合系爭契約之委託條件,買賣契 約即已成立,則被告所辯前詞,尚非可採。 (四)原告主張:買賣契約於112年10月19日成立後,依系爭契 約第7條約定,被告應於5日內即同年月24日與訴外人林坤 賢簽署買賣契約書,詎被告反悔不願出面簽署買賣契約, 並於112年10月23日以伸港郵局存證號碼000076號存證信 函(即系爭存證信函)向原告表示終止委託,不予出售系 爭土地,已構成系爭契約第7條第1款、第3款、第4款之違 約事由,故依系爭契約第7條約定,被告應自112年10月25 日起算3日即於同年月27日給付原告服務報酬1,226,168元 (計算式:711.1775坪-30坪-298坪=383.1775坪,160000 元×383.1775坪×2%=0000000元),及違約金2,452,336元( 計算式:160000元×383.1775坪×4%=0000000元),合計3,6 78,504元(即系爭款項),且因被告迄未給付之,故依系 爭契約第7條約定,被告應自112年10月28日起至系爭款項 清償完畢之日止,按日給付依系爭款項百分之1計算之違 約金36,785元(計算式:0000000×1%=36785.04,小數點 以下四捨五入)等情,被告則辯稱:系爭契約第7條違約 罰則,具有消費者保護法第12條第2項第1款規定「違反平 等互惠原則」及民法第247條之1第2款規定「加重他方當 事人之責任者。」之情事,故依消費者保護法第12條第1 項及民法第247條之1規定應屬無效。且因民法第565條至 第575條關於居間契約並無違約金之規定,故原告請求違 約金,於法無據。退步言之,系爭契約第7條之違約金過 高,應依民法第252條規定予以酌減等語,復查:      1.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定有明文。   2.次按定型化契約中之條款違反誠信原則,對消費者顯失公 平者,無效,消費者保護法第12條第1項定有明文,及依 同條第2項規定:「定型化契約中之條款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推定其顯失公平:一、違反平等互惠原則者。二、條 款與其所排除不予適用之任意規定之立法意旨顯相矛盾者 。三、契約之主要權利或義務,因受條款之限制,致契約 之目的難以達成者。」以及依民法第247條之1規定:「依 照當事人一方預定用於同類契約之條款而訂定之契約,為 左列各款之約定,按其情形顯失公平者,該部分約定無效 :一、免除或減輕預定契約條款之當事人之責任者。二、 加重他方當事人之責任者。三、使他方當事人拋棄權利或 限制其行使權利者。四、其他於他方當事人有重大不利益 者。」。   3.另按約定之違約金額過高者,法院得減至相當之數額,民 法第252條定有明文。又按當事人約定契約不履行之違約 金過高者,法院固得依民法第252條以職權減至相當之數 額,惟此規定乃係賦與法院得依兩造所提出之事證資料, 斟酌社會經濟狀況並平衡兩造利益而為妥適裁量、判斷之 權限,非謂法院須依職權蒐集、調查有關當事人約定之違 約金額是否有過高之事實,而因此排除債務人就違約金過 高之利己事實,依辯論主義所應負之主張及舉證責任。故 約定違約金過高與否之事實,應由主張此項有利於己事實 之債務人負舉證責任。況違約金之約定,為當事人契約自 由、私法自治原則之體現,雙方於訂約時,既已盱衡自己 履約之意願、經濟能力、對方違約時自己所受損害之程度 等主、客觀因素,本諸自由意識及平等地位自主決定,除 非債務人主張並舉證約定之違約金額過高而顯失公平,法 院得基於法律之規定,審酌該約定金額是否確有過高情事 及應予如何核減至相當數額,以實現社會正義外,當事人 均應同受該違約金約定之拘束,法院亦應予以尊重,始符 契約約定之本旨,倘債務人於違約時,仍得任意指摘原約 定之違約金額過高而要求核減,無異將債務人不履行契約 之不利益歸由債權人分攤,不僅對債權人難謂為公平,抑 且有礙交易安全及私法秩序之維護(最高法院82年度臺上 字第2476號,及92年度臺上字第697號、2747號,以及93 年度臺上字第909號判決意旨參照)。   4.原告主張:買賣契約於112年10月19日成立後,依系爭契 約第7條約定,被告應於5日內即於同年月24日與訴外人林 坤賢簽署買賣契約書,詎被告反悔不願出面簽署買賣契約 ,並於112年10月23日以系爭存證信函向原告表示終止委 託,不予出售系爭土地等情,業據其提出所述相符之存證 信函影本為證(見本院卷一第67頁),參以,被告自承有 向原告寄送系爭存證信函乙節(見本院卷一第243、244頁 ),是以,原告主張前情,應堪信為真實。綜上以析,買 賣契約於112年10月19日成立後,依系爭契約第7條約定, 被告應於5日內即於同年月24日與訴外人林坤賢簽署買賣 契約書,然被告於112年10月23日以存證信函向原告表示 終止兩造間系爭委託關係,迄未與訴外人林坤賢簽署買賣 契約書,已構成系爭契約第7條第1款、第3款、第4款之違 約事由,故依系爭契約第7條約定,被告應自112年10月25 日起算3日即於同年月27日給付原告服務報酬1,226,168元 (計算式:711.1775坪-30坪-298坪=383.1775坪,160000 元×383.1775坪×2%=0000000元),及違約金2,452,336元( 計算式:160000元×383.1775坪×4%=0000000元),合計3,6 78,504元(即系爭款項)。且因被告迄未給付系爭款項, 故依系爭契約第7條約定,被告應自112年10月28日起至系 爭款項清償完畢之日止,按日給付依系爭款項百分之1計 算之違約金。   5.查系爭契約之條款內容係經兩造討論並由原告公司人員依 被告所述意見當場填載後,再交由被告簽名確認,且系爭 契約第7條之違約罰則,係以強制被告可於買賣契約成立 後確實配合與買方簽訂買賣契約為目的,應屬懲罰性質之 違約金等情已如前述,尚難認有何違反平等互惠原則或加 重被告責任之情形,自無適用消費者保護法第12條第1項 及民法第247條之1規定之餘地,且揆諸前揭說明,兩造應 同受系爭契約第7條違約金約定之拘束。則被告辯稱:系 爭契約第7條違約罰則,已有消費者保護法第12條第2項第 1款「違反平等互惠原則」及民法第247條之1第2款「加重 他方當事人之責任者。」之情事,依消費者保護法第12條 第1項及民法第247條之1規定應屬無效。且因民法第565條 至第575條對於居間契約並無規定違約金,故原告請求違 約金,於法無據等語,自非可採。   6.至被告抗辯系爭契約第7條之違約金過高乙節,係屬有利 於己之事實,依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規定,應就此節 負舉證責任,然被告迄未提出任何證據用以證明上開約定 之違約金額過高而顯失公平,自應受上開違約金約定之拘 束。  (五)再按給付有確定期限者,債務人自期限屆滿時起,負遲延 責任;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 ,經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 經債權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 或為其他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民法第22 9條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又按遲延之債務,以支 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 息。但約定利率較高者,仍從其約定利率;應付利息之債 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百分 之5,民法第233條第1項、第203條亦分別明定。查兩造約 定被告應於112年10月月27日給付系爭款項,而被告迄未 給付,應負遲延責任,故原告請求自112年10月28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法定遲延利息,核 無不合,應予准許。 (六)綜上所述,原告主張依系爭契約第7條約定,請求被告應    應給付原告3,678,504元,及自112年10月28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以及被告應自112年 10月28日起至前揭本金3,678,504元清償完畢之止,按日 給付原告違約金36,785元,均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防禦方法及未經援用 之證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 ,自無逐一詳予論駁之必要,併此敘明。   四、關於假執行及免為假執行部分: (一)關於本判決主文第1項部分,兩造均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假 執行及免為假執行,核無不合,爰各酌定相當之擔保金准 許之。   (二)末按有關財產權之將來給付訴訟之判決,可於債務清償期 屆至前,宣告附條件之假執行,即於主文宣告於判決確定 前如清償期已屆至,債權人預供擔保若干金額後得假執行 (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89年法律座談會民事類提案第 37號研討結果參照)。查本判決主文第2項係有關財產權 之將來給付訴訟之判決,兩造均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假執行 及免為假執行,核無不合,爰於主文第5項宣告於判決確 定前清償期已屆至部分,原告預供擔保後得假執行,及被 告預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規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賴秀雯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 上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 後二十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 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書記官 楊思賢

2025-02-19

TCDV-113-訴-251-20250219-1

司票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票字第11505號 聲 請 人 蘇金柱 相 對 人 楊宗錡 上當事人間聲請本票裁定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簽發如附表所示之本票金額及利息,准予強制執行。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相對人簽發如附表所示之本票, 並免除作成拒絕證書,詎經提示未獲付款,爰提出本票2件 ,聲請裁定准許強制執行等語。 二、本件聲請核與票據法第123條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三、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第24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78 條,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五、發票人如主張本票係偽造、變造者,得於接到本裁定後20日 之期間內,對執票人向本院另行提起確認之訴。發票人已提 起確認之訴者,得依非訟事件法第195條規定請求法院執行 處停止強制執行。 本票附表:至清償日止利息按週年利率百分之六計算 113年度司票字第011505號 編號 發票日 票面金額 到期日 利息起算日 票據號碼 備考 (新臺幣) 001 113年5月29日 50,000元 113年6月17日 113年6月17日 TH349142 002 113年5月29日 50,000元 113年6月17日 113年6月17日 TH349143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簡易庭司法事務官 張川苑 一、嗣後遞狀均請註明案號、股別。 二、案件一經確定,本院依職權核發確定證明書,聲請人不必另   行聲請。

2025-02-19

TCDV-113-司票-11505-20250219-2

司票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票字第1412號 聲 請 人 玉山國際資產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瓅元 相 對 人 AYON SANTOSO 上當事人間聲請本票裁定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於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八月三十日簽發之本票內載憑票交付 聲請人新臺幣陸萬玖仟參佰貳拾柒元,及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十 二月一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十五計算之利息,准予 強制執行。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柒佰伍拾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相對人於民國113年8月30日簽發 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本票1紙,內載新臺幣69,327元,到期 日未載,詎經提示後,尚有如主文所示之本金及利息未獲清 償,為此提出本票1件,聲請裁定准許強制執行。 二、本票上所載發票日西元2024年爲西曆計年,換算爲國曆即為 民國113年,故發票日如主文及第一項所載。 三、本件聲請核與票據法第123條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四、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第24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78 條,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六、發票人如主張本票係偽造、變造者,得於接到本裁定後20日 之期間內,對執票人向本院另行提起確認之訴。發票人已提 起確認之訴者,得依非訟事件法第195條規定請求法院執行 處停止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簡易庭司法事務官 林柔均 一、嗣後遞狀均請註明案號、股別。 二、案件一經確定,本院依職權核發確定證明書,聲請人不必另   行聲請。

2025-02-19

TCDV-114-司票-1412-20250219-1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41號 抗 告 人 吳芷筠 相 對 人 陳培茵 上列當事人間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本院民國113年10月22 日本院113年度司票字第627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執票人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 制執行,票據法第123條定有明文。又按本票載明免除作成 拒絕證書者,則執票人聲請裁定准予強制執行時,毋庸提出 已為付款提示之證據,且本票執票人依票據法第123條規定 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聲請法院裁定准予強制執行,係 屬非訟事件,對於此項聲請所為裁定,僅依非訟事件程序, 就本票形式上之要件是否具備予以審查為已足,並無確定實 體上法律關係存否之效力。發票人如主張執票人未為提示, 依票據法第124條準用同法第95條但書之規定,應由其負舉 證之責,且此亦屬執票人得否行使追索權之實體問題,仍應 由票據債務人另行訴訟解決之(最高法院84年度台抗字第22 號、57年台抗字第76號、93年度台抗字第83號民事裁定意旨 參照)。 二、抗告意旨略以:抗告人不知本票債權何時發生及如何發生, 本票發票人之簽名亦非抗告人所為,本票債權不存在,為此 提起抗告等語。 三、經查,本件相對人以其執有抗告人於民國111年4月11日簽發 ,面額新臺幣170萬元之本票1紙(票號CH248712,下稱系爭 本票),經提示未獲付款,遂依票據法第123條規定聲請裁 定許可強制執行等情,業據提出與所述相符之本票為證。自 系爭本票形式觀之,表明本票之文字、金額、無條件擔任支 付、發票人、地址、發票日,已完成票據法第120條第1項所 定必要記載事項,又系爭本票載明「此本票免除作成拒絕證 書」等語,則原裁定依形式審查予以准許,經核並無不合。 抗告人上開抗告意旨,均屬實體上之爭執事項,尚不得以非 訟程序予以審究,應由抗告人另提起他訴以資解決。從而, 原裁定准許系爭本票強制執行,於法無違,抗告意旨指摘原 裁定不當,求予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依非訟事件法第46條、第21 條第2項、第24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1項、第4 49條第1項、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民事庭 審判長法 官 伍偉華                 法 官 許婉芳                 法 官 謝佩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本裁定除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 不得再抗告;如提再抗告,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 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告狀,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書記官 黃家麟

2025-02-19

ILDV-113-抗-41-20250219-2

司票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票字第32029號 聲 請 人 蘇雲卿 相 對 人 林仲威 蔡佩珊 上列當事人間本票裁定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共同簽發如附表所示之本票,其金額及利息,准予強制執 行。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2,000元由相對人連帶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相對人共同簽發如附表所示之本 票,並免除作成拒絕證書。詎於屆期提示後,如附表所示金 額未獲付款。為此提出該本票原本2紙,聲請裁定准許強制 執行等情。 二、經查,本件聲請,核與票據法第123條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 三、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五、發票人如主張本票係偽造、變造者,得於收到本裁定後20日 內,對執票人向本院另行提起確認債權不存在之訴。發票人 已提起確認之訴者,得依非訟事件法第195條規定聲請法院 停止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簡易庭   司法事務官 陳思頴                               附表:至清償日止利息按週年利率百分之六計算 113年度司票字第032029號 編 發票日 票面金額 到期日 利息起算日 票據號碼 號 (新臺幣) 1 112年3月15日 3,000,000元 112年4月20日 113年12月4日 TH0000000 2 112年3月22日 246,000元 112年4月22日 113年12月4日 CH0000000

2025-02-19

SLDV-113-司票-32029-20250219-1

司票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票字第32121號 聲 請 人 臺北榮民總醫院 法定代理人 陳威明 相 對 人 洪維倫 上列當事人間本票裁定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簽發如附表所示之本票,其金額及利息,准予強制執行。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相對人簽發如附表所示之本票, 並免除作成拒絕證書。詎於民國113年8月5日經提示,有如 附表所示之金額未獲清償,為此提出該本票原本3紙,聲請 裁定准許強制執行等情。 二、按本票未載到期日者,視為見票即付,票據法第120條第2項 定有明文。經查,本件本票未載到期日,即應視為見票即付 ,執票人自可隨時向發票人請求付款,並於未獲付款後,向 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是本件聲請,核與票據法第123條 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三、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五、發票人如主張本票係偽造、變造者,得於收到本裁定後20日 內,對執票人向本院另行提起確認債權不存在之訴。發票人 已提起確認之訴者,得依非訟事件法第195條規定聲請法院 停止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簡易庭   司法事務官 陳思頴                                         附表:至清償日止利息按週年利率百分之六計算 113年度司票字第032121號 編 發票日 票面金額 到期日 利息起算日 票據號碼 號 (新臺幣) 1 113年3月27日 92,283元 未記載 113年8月5日 TH568622 2 113年6月20日 2,649元 未記載 113年8月5日 TH568684 3 113年7月5日 37,032元 未記載 113年8月5日 TH543427

2025-02-19

SLDV-113-司票-32121-20250219-1

司票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票字第34870號 聲 請 人 李永富 相 對 人 神能健康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兼法定代理 人 周同誠 上列當事人間本票裁定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簽發如附表所示之本票,其金額及利息,准予強制執行。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2,000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相對人簽發如附表所示之本票, 並免除作成拒絕證書。詎於屆期提示後,如附表所示金額未 獲清償。為此提出該本票原本2紙,聲請裁定准許強制執行 等情。 二、經查,本件聲請,核與票據法第123條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 三、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五、發票人如主張本票係偽造、變造者,得於收到本裁定後20日 內,對執票人向本院另行提起確認債權不存在之訴。發票人 已提起確認之訴者,得依非訟事件法第195 條規定聲請法院 停止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簡易庭   司法事務官 蔡佳吟                                                  附表:至清償日止利息按週年利率百分之6計算 113年度司票字第034870號 編 發票日 票面金額 到期日 利息起算日 票據號碼 號 (新臺幣) 1 112年12月14日 1,000,000元 113年12月14日 113年12月14日 CH0000000 2 112年12月20日 1,000,000元 113年12月20日 113年12月20日 TH795602

2025-02-19

SLDV-113-司票-34870-20250219-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124號 原 告 黃意茹 訴訟代理人 洪天慶律師 被 告 和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源森 上列當事人間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事件,原告於民國113年12月1 1日起訴未據繳納足額裁判費。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 。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 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 ,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 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以一訴附帶請 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 。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2項、第77條之2分別定有明文。本 件原告訴之聲明為:㈠確認被告持有原告與訴外人王文瑞共同簽 發如附表所示本票(下稱系爭本票)債權之請求權及其利息債權 之請求權均不存在。㈡被告不得持臺灣高雄地方法院102年1月30 日雄院高102司執教字第17723號債權憑證(下稱系爭債權憑證) 為執行名義對原告為強制執行。經查,系爭債權憑證所載執行名 義為系爭本票裁定、執行金額為本金新臺幣(下同)24萬元,及 自101年9月1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20%計算之利息,被告於1 13年12月4日經臺灣屏東地方法院113年度司執字第78030號強制 執行程序受償72,048元等情,有系爭本票影本、系爭本票裁定網 路列印資料、系爭債權憑證暨繼續執行紀錄表影本在卷可稽(見 本院內湖簡易庭113年度湖簡字第1766號卷第15頁、第19頁至23 頁),則原告上開聲明之訴訟標的雖不相同,惟二者訴訟目的一 致,均係為排除被告就系爭本票對原告之權利並阻卻強制執行程 序,依上開規定,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擇其最高者核定之。而聲 明第1項部分,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乃系爭本票債權請 求權及其利息債權請求權不存在而得受之利益,即系爭本票票面 金額及計算至起訴時(按原告起訴前1日為113年12月10日)之利 息並扣除債權因清償而消滅之部分,故此部分訴訟標的價額核定 為755,130元[計算式:240,000+240,000×20%×(12+85/365)–72 ,048=755,130,元以下四捨五入];聲明第2項部分,被告執系爭 債權憑證對原告所得主張之積極利益為其上所載之執行債權,即 本金及計算至起訴時之利息並扣除已受償之部分,此部分訴訟標 的價額亦核定為755,130元(計算式同上)。從而,本件訴訟標 的價額核定為755,13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8,260元,扣除原告 已繳納2,540元,尚應補繳5,72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 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未 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林銘宏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如不服裁定得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若經合法抗告, 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書記官 陳姵勻 附表: 編號 發票日 發票人 票面金額 到期日 利息 1 101年6月14日 王文瑞 黃意茹 24萬元 101年9月16日 年利率20%

2025-02-19

SLDV-114-補-124-20250219-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