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共找到 52 筆結果(第 1-10 筆)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除字第41號 聲 請 人 劉沈仙娥 上列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事件,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如附表所示之證券無效。 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上開證券,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230號公示催告。 二、所定申報權利期間,已於民國114年2月13日屆滿,迄今無人 申報權利。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華民國114年3月31日          民事庭法官 徐沛然 以上正本證明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華民國114年3月31日              書記官 莊何江 股票附表: 114年度除字第000041號 編 發行公司 股票號碼 種類 張數 股數 備考 號 001 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080-NX-0396733-7 1 90

2025-03-31

CHDV-114-除-41-20250331-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除字第43號 聲 請 人 楊日塽 上列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事件,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如附表所示之證券無效。 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上開證券,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244號公示催告。 二、所定申報權利期間,已於民國114年3月5日屆滿,迄今無人 申報權利。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華民國114年3月31日          民事庭法官 徐沛然 以上正本證明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華民國114年3月31日              書記官 莊何江 股票附表: 114年度除字第000043號 編 發行公司 股票號碼 種類 張數 股數 備考 號 001 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001-78-NX-0148314-1 1 100

2025-03-31

CHDV-114-除-43-20250331-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除字第47號 聲 請 人 曾郁琴(即詹素蓉之繼承人) 上列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事件,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如附表所示之證券無效。 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上開證券,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219號公示催告。 二、所定申報權利期間,已於民國114年2月7日屆滿,迄今無人 申報權利。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華民國114年3月31日          民事庭法官 徐沛然 以上正本證明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華民國114年3月31日              書記官 莊何江 股票附表: 114年度除字第000047號 編 發行公司 股票號碼 種類 張數 股數 備考 號 001 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078-NX-0157255-9 1 100 002 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079-NX-0227585-1 1 110 003 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080-NX-0331656-5 1 16 004 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080-NX-0400071-1 1 1 005 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081-NX-0450950-1 1 18 006 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082-NX-0565263-6 1 14 007 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082-NX-0629686-4 1 1 008 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083-NX-0670065-3 1 10 009 正新橡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80-NX-00048321-4 1 80 010 正新橡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81-NX-00066248-0 1 16 011 正新橡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83-NX-00103568-6 1 17 012 正新橡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84-NX-00118373-6 1 24 013 正新橡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85-NX-00131252-5 1 15 014 正新橡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86-NX-00142997-7 1 16 015 泰山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81-NX-00021834-9 1 220 016 泰山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82-NX-00031177-7 1 73 017 泰山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83-NX-00042820-2 1 102

2025-03-31

CHDV-114-除-47-20250331-1

司催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公示催告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催字第57號 聲 請 人 周秀芳即蘇志中之繼承人 上列聲請人因遺失證券事件,聲請公示催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准對於持有附表所示證券之人為公示催告。 二、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核對附表所示證券   之記載無誤後,依規定向本院聲請將本公示催告公告於法院   網站(聲請時應註明本件案號及股別) 。 三、聲請人未依規定聲請公告者,視為撤回公示催告之聲請。 四、持有附表所示證券之人,應於本公示催告公告於法院網站之   日起3個月內,向本院申報其權利並提出該證券。 五、如不為申報及提出證券,本院將宣告該證券為無效。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楊順堯             股票附表: 114年度司催字第000057號 編 發行公司 股票號碼 種類 張數 股數 備考 號 001 臺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077NX0099166-6 1 200 002 臺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078NX0127955-2 1 120 003 臺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079NX0196042-6 1 132 004 臺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080NX0299799-0 1 116 005 臺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081NX0418773-0 1 125 006 臺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082NX0537082-3 1 101 007 臺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083NX0644816-6 1 71 008 臺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084NX0738913-1 1 121 說明:請聲請人於申報權利期間屆滿翌日起算3個月內(註一), 自行檢附本裁定及法院網路公告全文(註二),具狀向法院 聲請除權判決,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註一)如公示催告裁定所載申報權利期間為3個月,法院於民國( 下同)107年1月31日將公示催告公告於法院網站,則申報 權利期間於同年4月30日屆滿,聲請人須於同年4月30日起 3個月內,即同年7月31日前向法院聲請除權判決。 (註二)聲請人得於聲請網路公告狀到達法院7個工作日後,自行 至本院網站公示催告公告專區查詢列印公告全文。

2025-03-28

CHDV-114-司催-57-20250328-1

司催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公示催告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催字第58號 聲 請 人 張瑞徹即張紫樹之繼承人 張彧鴻即張紫樹之繼承人 張勝鈞即張紫樹之繼承人 張彩鈺即張紫樹之繼承人 張俶薰即張紫樹之繼承人 上列聲請人因遺失證券事件,聲請公示催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准對於持有附表所示證券之人為公示催告。 二、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核對附表所示證券   之記載無誤後,依規定向本院聲請將本公示催告公告於法院   網站(聲請時應註明本件案號及股別) 。 三、聲請人未依規定聲請公告者,視為撤回公示催告之聲請。 四、持有附表所示證券之人,應於本公示催告公告於法院網站之   日起3個月內,向本院申報其權利並提出該證券。 五、如不為申報及提出證券,本院將宣告該證券為無效。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楊順堯             股票附表: 114年度司催字第000058號 編 發行公司 股票號碼 種類 張數 股數 備考 號 001 臺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074ND0280508-4 1 1000 說明:請聲請人於申報權利期間屆滿翌日起算3個月內(註一), 自行檢附本裁定及法院網路公告全文(註二),具狀向法院 聲請除權判決,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註一)如公示催告裁定所載申報權利期間為3個月,法院於民國( 下同)107年1月31日將公示催告公告於法院網站,則申報 權利期間於同年4月30日屆滿,聲請人須於同年4月30日起 3個月內,即同年7月31日前向法院聲請除權判決。 (註二)聲請人得於聲請網路公告狀到達法院7個工作日後,自行 至本院網站公示催告公告專區查詢列印公告全文。

2025-03-28

CHDV-114-司催-58-20250328-2

消債抗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保全處分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抗字第3號 抗 告 人 即 債務人 汪志勳 代 理 人 蔡昀圻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抗告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聲請保全處分事件,對於民國114 年2月8日本院114年度消債全字第1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法院就更生或清算之聲請為裁定前,得因利害關係人之聲 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為下列保全處分:一、債務人財產之保 全處分。二、債務人履行債務及債權人對於債務人行使債權 之限制。三、對於債務人財產強制執行程序之停止;四、受 益人或轉得人財產之保全處分。五、其他必要之保全處分,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19條第1項固有明 文。惟同條例第48條第2項及第69條後段亦規定,於法院裁 定開始更生程序後,除有擔保及有優先權之債權外,對於債 務人不得開始或繼續訴訟及強制執行程序;更生程序終結時 ,不得繼續之強制執行視為終結。是於法院裁定准予更生程 序前,除別有緊急或必要情形致更生目的無法達成外,債權 人依法得訴訟及為強制執行之權利均應不受影響。再參以消 債條例第19條第1項所定保全處分,其目的係為防杜債務人 之財產減少,維持債權人間之公平受償,並使債務人有重建 更生之機會所設,非做為債務人延期償付債務之手段,或有 礙於法院裁准更生或清算後相關法定程序之進行,因此法院 是否核可為消債條例第19條第1項之保全處分,應本諸上開 立法目的及規定,依債務人之財產狀況,就保全處分對債務 人更生或清算目的達成之促進,及保全處分實施對相關利害 關係人所生影響,兼顧債權人權益,避免債務人惡意利用保 全處分,阻礙債權人行使權利,或作為延期償付手段之可能 性,綜合比較判斷,決定有無以裁定為保全處分之必要。 二、抗告意旨略以:抗告人於民國114年2月10日收受臺灣臺南地 方法院(下稱臺南地院)113年度司執字第162637號執行命 令,就抗告人對第三人三商美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 稱三商美邦壽險公司)之人壽保險契約債權為強制執行,如 遭強制解約,將使抗告人失去保險保障,造成不可抹滅傷害 。又抗告人薪資債權受強制執行僅讓特定債權人收取,為保 障抗告人、其他債權人之權利及為防杜債務人財產減少,維 持債權人公平受償,故有裁定對於抗告人財產強制執行程序 停止之必要。原裁定駁回保全處分之聲請,容有不當,爰依 法提起抗告,求予廢棄等語。 三、經查:  ㈠債權人裕融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裕融公司)聲請強制執 行抗告人對第三人臺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之薪資債權、 及對三商美邦壽險公司之保險契約債權等情,有本院114年1 月2日雲院仕114司執助丑字第6號執行命令、臺南地院114年 1月24日南院揚113司執源162637字第1144007393號執行命令 影本附卷可佐。另抗告人已於114年1月13日向本院聲請更生 ,經本院以114年度消債更字第5號受理,亦經本院調取前開 案卷宗查明無訛。  ㈡抗告人固稱上開強制執行程序有侵害其權益之虞及為維持債 權人公平受償而有保全必要性等語,惟抗告人並未具體釋明 有何需保全處分之緊急或必要情形、債權人所為如何影響其 重建更生之機會,尚難僅憑抗告人已提出更生聲請之事實、 泛言因此將失去保險保障造成不可抹滅傷害、防杜聲請人財 產減少、為維持債權人公平受償等語,即遽認上開強制執行 程序有礙於抗告人更生程序之進行及其目的之達成,而須以 保全處分停止前揭強制執行程序之必要。況抗告人為全民健 康保險及勞工保險之被保險人,縱不幸發生保險事故,自得 領取相關保險給付,仍有基本之保障,抗告人所稱保險契約 遭強制解約,失去保險保障將造成不可抹滅傷害等語,容有 誤會,且亦與消債條例所設保全處分制度目的無涉。另裕融 公司以外之債權人若欲實現債權,亦得就上開執行事件聲明 參與分配或併案聲請,並不妨礙債權人間之公平受償,亦無 需抗告人為怠於行使權利之債權人考量,限制債權人行使債 權,對於維持債權人間公平受償並無助益,抗告人前揭主張 ,亦屬無據。再者,更生程序係以債務人之薪資或其他收入 作為償債來源,並依更生方案按期清償、分配予各無擔保債 權之債權人,而非如清算程序,係以債務人既有財產為清算 財團以分配予各債權人,則在本院裁定開始更生程序前,債 權人就抗告人之薪資債權、保險契約債權聲請強制執行,並 無礙於嗣後抗告人更生程序之進行與更生目的之達成,反而 抗告人之債務於執行債權人受償時將相對減少,而有利於日 後更生方案之履行,故對抗告人之重建更生應無不利影響。  ㈢綜上,抗告人本件聲請並不符消債條例第19條第1項立法目的 及規定,原法院裁定駁回抗告人之聲請,核無違誤。抗告意 旨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依消債條例第11條第2項、 第15條,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449條第1項、第95條、 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陳秋如                 法 官 冷明珍                 法 官 黃偉銘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製作。 本裁定僅得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提起再抗告。如提起再抗 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告 狀,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林家莉

2025-03-21

ULDV-114-消債抗-3-20250321-1

勞訴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確認調職處分無效等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勞訴字第60號 原 告 林永正 訴訟代理人 陳奕仲律師 被 告 臺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洪福源 訴訟代理人 洪大植律師 蔡宜欣律師 李盈達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調職處分無效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 月11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原告提起訴訟,須就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在法律上有 受判決之現實利益,始得為之。倘原告不因獲得勝訴之確 定判決而受有法律上之利益,或依訴之內容不能直接解決 其私法上權利之紛爭者,即不能認為具備權利保護要件。 次按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 利益者,不得提起之;前項確認法律關係基礎事實存否之 訴,以原告不能提起他訴訟者為限,民事訴訟法第247條 第1項前段、第2項定有明文(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1 784號判決意旨參照)。原告請求確認被告於110年3月1日 、111年3月1日、112年3月1日所為降職級等處分無效、11 3年4月8日對原告所為調動命令無效,此為法律關係之基 礎事實,依前開規定,以其不能提起他訴訟為限。而原告 已於本件訴訟中請求被告應回復原告原任二級主管「產銷 高管師(11職等1職級)」之職務,即回復至110年2月前 最初之職位及職等級,故原告前開確認法律關係基礎事實 存在之訴,不合於民事訴訟法第247條第2項規定,欠缺確 認利益,應予駁回。  二、按原告提起訴訟,須就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在法律上有 受判決之現實利益,始得為之。倘原告不因獲得勝訴之確 定判決而受有法律上之利益,或依訴之內容不能直接解決 其私法上權利之紛爭者,即不能認為具備權利保護要件。 原告請求被告重新核定其於109、110、111、112年度之考 績,未見其契約或法條之法律上依據,及有何法律上利益 ,而重新核定並不能直接解決其私法上權利之紛爭,故原 告前開請求,欠缺權利保護要件,應予駁回。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   ㈠原告自87年7月2日起受僱於被告,於103年5月4日曾派駐至 被告於越南之關係企業(即越南商台塑河靜鋼鐵興業責任 有限公司)擔任煉鐵煉焦廠副產品課課長,惟因於越南執 行冷卻水系統試俥前工程完工檢查,確診立克次體感染, 引起發燒及急性肝炎,經勞工保險局審核認定為職業傷病 ,為利後續醫療需求,兩造於107年9月19日簽訂協議書, 原告始於同年10月16日返臺至被告之化工三部任職。惟原 告返臺後,被告於110年至112年連3年將原告不當評定考 績乙等,並將原告職等職級自11職等1職級逐年調降至10 職等1職級。嗣被告再於113年3月1日將原告職等級及職位 、職類年資重新起算,於同年4月8日頒布人事通知,片面 調降原告職務為產銷管理師(8職等1職級,下稱系爭調職 處分),減少原告之主管獎勵金,屬勞動條件之不利變更 ,且為重複處分,違反比例原則及一事不二罰原則。前揭 110年3月1日、111年3月1日、112年3月1日所為降職級等 處分無效,及系爭調職處分違反兩造勞動契約、被告公司 考核辦法第4、5條、民法第113條、勞動基準法(下稱勞 基法)第10條之1第1、2款、第74條第3項規定,系爭調職 處分非公司營業上必要,係因原告向勞動檢查處申請而為 之,實有不當動機及目的,有權利濫用之虞,而屬違反調 動而無效,應回復原告原任二級主管「產銷高管師(11職 等1職級)」之職務。   ㈡原告因職業災害導致持續頭痛,需定期回診,被告要求原 告僅得請特別休假,爰依勞基法第38條、第39條規定及勞 工請假規則第6條,或類推適用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 法(下稱職保法)第8條規定,請求原告於受職業災害之 醫療期間遭扣除之特別休假未休工資共新臺幣(下同)56 ,558元等語。   ㈢並聲明:    ⒈被告應回復原告原任二級主管「產銷高管師(11職等1職 級)」之職務。    ⒉被告應給付原告56,558元,及自民事起訴暨證據調查聲 請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 之利息。    ⒊就前二項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   ㈠原告返臺後,工作表現每況愈下,自108年至113年經被告 予以調整不同部門及不同工作內容之職務,歷經4位部門 主管、超過5年時間,原告均因工作表現及態度不佳,無 法完成主管交辦業務,推諉拒絕工作,即便已交辦較簡易 或單純事務性之工作,仍未見改善,影響被告公司其他員 工,嚴重損害被告之企業經營管理。原告因工作表現及態 度不佳,自109年至112年考績經評核為乙等已屬異常,縱 被告以逐年降級降職等方式輔導原告,仍無效果,被告始 依考核辦法之考績異常人員進一步處理原則,降其職位至 8職等1職級,是系爭調職處分屬合法有據,符合企業經營 之必要性及調職合理性,與其因申請公傷病假提出勞資爭 議調解無關,被告無不當動機或目的。被告因勞資爭議因 此暫先維持原告原職等級,但年資重新起算,待勞資爭議 調解成立後,被告方就原告考績異常情節重大為最終處分 即系爭調職處分,故無重複處分之情事。   ㈡原告主張之回診日期是否因職業病所致,尚有疑義,且自 原告調任返臺後至113年2月止,原告未曾提出職業傷病之 訴求,亦未要求請公傷病假,均自主請特休假。況且,原 告職業災害事項已於107年9月19日簽署協議書並補償完畢 ,經原告同意拋棄一切請求權不再請求,故原告溯及請求 特休假未休工資有濫用權利之嫌等語。   ㈢並聲明:    ⒈原告之訴均駁回。    ⒉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三、本院為行集中審理協同兩造整理並協議簡化爭點如下:   ㈠兩造不爭執事項    ⒈原告自87年7月2日受僱於被告,於103年5月4日派駐至越 南關係企業即越南商台塑河靜鋼鐵興業責任有限公司, 擔任煉鐵煉焦廠副產品課課長。    ⒉兩造、越南商台塑河靜鋼鐵興業責任有限公司因原告之 職災爭議,於107年9月19日簽署協議書,原告於107年1 0月15日返回被告化工三部任職產銷高級管理師,職級 為11職等1職級。    ⒊原告107年度、108年度考績評定甲等。    ⒋原告自行填寫111年12月、112年3月-11月之原證17、17- 1每月工作績效評核表。    ⒌原告於113年1月25日向被告申請公傷病假。    ⒍原告於113年2月2日因公傷病假乙事向被告申訴,及於同 年3月28日向勞動檢查處申訴被告違反勞工法令規定, 被告於113年6月6日經主管機關以違反職保法第88規定 裁罰。    ⒎原告於113年2月6日申請公傷病假勞資爭議調解,被告之 提報表暫維持原職等級,但年資重新起算。    ⒏前揭於113年3月13日勞資爭議調解成立後,被告於113年 4月8日將原告由二級主管轉為基層主管,降職為8職等1 職級。    ⒐被告於113年2月16日、4月2日由主管對原告進行訪談。    ⒑原告於108年至112年請特別休假如起訴狀附表所示。   ㈡兩造爭執事項    ⒈被告於113年4月8日將原告由二級主管轉為基層主管,降 職為8職等1職級,是否無效?     ⑴被告是否違反勞基法第10條之1第1款、第2款規定?     ⑵被告是否違反勞基法第74條第3項規定?     ⑶被告於113年3月1日已將原告由10職等5職級降職等為1 0職等1職級,再於同年4月8日調降原告職位,是否違 反一事不二罰原則?    ⒉原告依勞基法第38、39條、勞工請假規則第6條、或類推 適用職保法第8條規定,請求被告給付108年至112年特 休未休工資,有無理由?該金額為何?  四、本院之判斷   ㈠關於爭點⒈被告於113年4月8日將原告由二級主管轉為基層 主管,降職為8職等1職級,是否無效?    ⒈按雇主調動勞工工作,不得違反勞動契約之約定,並應 基於企業經營上所必須,且不得有不當動機及目的;對 勞工之工資及其他勞動條件,未作不利之變更,勞基法 第10條之1第1款、第2款定有明文。揆其立法意旨在雇 主調動勞工應受權利濫用禁止原則之規範,其判斷之標 準,應自調職在業務上有無必要性、合理性,與勞工接 受調職後可能產生之不利益程度,綜合考量。又勞工之 年度考績,係對其整年度工作表現予以考核評定,應本 諸綜覈名實之旨,由其長官衡量其平時表現及獎懲,並 就其具體事蹟,綜合評定適當考績等第。此類考評固因 具有高度屬人性,而認雇主有裁量餘地,但不得有恣意 濫用及不當之情事。是勞工對考績評定有所爭執時,應 由雇主就考績具有正當性之有利事實負舉證之責(最高 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1278號判決意旨參照)。又人事 考評為雇主管理權行使之必要手段,為人事管理制度之 核心,專屬企業主對員工所為之考核,即非法院所得取 代,否則,不啻由法院代雇主行使人事管理權之核心事 項,害及雇主人事管理權之具體行使,究非法院得為之 。再按雇主調動勞工工作,不得違反勞動契約之約定, 並應符合勞基法第10條之1規定之5款原則。揆其立法意 旨係雇主調動勞工應受權利濫用禁止原則之規範,其判 斷之標準,應視調職在業務上有無必要性、合理性(最 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743號、112年度台上字第2212 號判決意旨參照)。    ⒉經查,原告於越南發生職業災害後,於107年10月15日返 回被告在臺化工三部任職產銷高級管理師,職級為11職 級1職等等情,為兩造所不爭執,堪以認定。而原告返 臺後之工作表現如下:    ⑴107年10月至110年3月間:    ①證人即原告當時主管邱思忠證稱:其擔任原告主管之期 間,原告在產銷組,跟我做一些從事公司所屬各廠的專 案改善跟設備等,其底下沒多少員工,原告表現中等, 有依指示學習熱交換管理軟體。於109年8月,上面的主 管請原告下去做嘗試看能否勝任腐蝕專人,原告就轉到 腐蝕專人部分讓原告去研習,看能否讓原告考取證照, 進而轉到事業部的腐蝕工作,工作地點仍在臺北,腐蝕 專人與化工專業有關,評估製程流體對管路的腐蝕程度 ,有重要異常,才須至麥寮出差。依原告的專業及其身 體狀況,應該沒有問題,僅是做資料判讀,無庸現場量 測。原告有拿一些資料,但跟我回報說他負荷不過來, 我有詢問原告目前工作有什麼問題,原告說無法接下這 些資料,繼續的話會有困難。後來原告未擔任腐蝕專人 ,我就跟產銷組組長回報,看有沒有其他工作讓原告做 ,原告沒當腐蝕專人就僅能做旁邊的協助,原告無法勝 任後就做調動;其身為原告主管,每月對原告要進行績 效評分,遇到原告表現不好時,我會詢問原告我交代的 工作有沒有問題,有沒有需要協助等語(見本院卷二第 33-40頁)。復查,原告於109年之考績為乙等,並降1 級,由11等1級降為10等5級,有考績異常人員檢討處理 提報表存卷可考(見本院卷一第214頁),原告亦不否 認當年度受此評定而於本件請求撤銷,故佐諸證人前開 證述,可佐認其實際工作表現非優,且於109年間未能 勝任被告所指派之腐蝕專人工作。    ②原告主張:被告主管向原告表示109年考績原評定為甲等 ,卻遭總經理室未具明理由決議更改為乙等,有權利濫 用;被告於110年4月調整其工作,係因原專案無法如計 畫進行,營業部由於弊案等原因及主管管理不善勞務分 配不均人員離職等語,惟原告均未另舉證以實其說,不 足採信。    ⑵110年5月至111年3月間:    ①證人即當時原告主管江中維證稱:因為前任單位主管說 因為他那邊沒有什麼工作,目前也沒有其他安排,所以 問我這邊部門(化工三部營業處)有沒有需要支援,所 以原告調到我的單位工作。原告在這段期間,負責外銷 營業工作,當客戶通知每月出貨量,原告負責安排船期 跟出貨的文件,其剛報到,只能做一些簡單的工作,比 如對外銷客戶的物品交運,原告基本上工作件數每月約 20件,主要負責兩家越南客戶,比其他的營業助理50件 上下,基本上是30家以上的客戶,原告是不到一半的工 作量。原告從基層做起,一開始原告負責的工作主要是 學習,我有指派兩個營業助理協助。在協助過程中,教 學時間比較長,後續工作上也時常出問題,我有去瞭解 ,原告學習情況不太好,即使經過1至2次協助,原告還 是會出問題。原告除了剛來的1至2個月加班比較多,後 面基本上沒什麼加班,後面要加數量時,原告會說能力 不足無法勝任,所以一直做2家外銷廠商的營業助理工 作。而一般營業助理為基層人員,月薪4至5萬,專科畢 業即可從事,原告之職稱職級為二級主管,月薪6萬元 以上,但其基本上效率比基層人員還不好。其當時想幫 原告加工作,以完成二級主管工作,但要求原告做其他 的工作,原告也沒有辦法勝任,原告身為二級主管本應 做客戶議價等工作,與客戶聯繫之工作與原告專業應該 沒有落差,我們是使用電子郵件及中文。由於原告一直 無法勝任,僅能作營業助理的工作,基本上沒有改善, 所以在滿1年後讓原告回原單位。當時年化三部二級主 管年度工作績效評核彙總表中原告的分數是我所填,除 了評核原告的工作效率,主要評核原告有無辦法勝任二 級主管跟客戶銷售、收款、出貨、結算工作,原告只能 做到交運工作,且需要他人協助,我對原告的工作表現 為負面評價等語(見本院卷二第44-50頁)。依證人前 揭證述,已足認定原告經調任後,於此段期間經派員協 助,原告除了無法勝任相當於二級主管之客戶議價工作 ,亦無法勝任基層營業助理之工作。    ②且查,原告於110年5月至111年3月考評分數為82至79分 之區間,於110、111年度之平均分數均列為代三部二級 主管最後一名(見本院卷一第239、240頁),因證人江 中維證述該分數為其所填,自堪認前揭所載為真。復查 ,原告於110年考績仍為乙等,連2年乙等降2級,由10 等5級降為10等3級乙節,有考績異常人員檢討處理提報 表存卷可參(見本院一第216頁),原告亦不否認當年 度受此評定而於本件請求撤銷。佐諸證人前開證述,及 原告之考評分數、名次,及其考績降級處分,足認原告 於此段期間之表現確屬不佳,仰賴同仁協助,無法交辦 相當於二級主管之工作,主觀及客觀上無法勝任與其職 等等級相當之工作,甚至工作表現低於基層之營業助理 。    ⑶111年4月至113年2月間:    ①證人即原告當時主管黃富環證稱:被告調到我的部門化 三部經理室專案改善組,分擔一些工作,負責一些比較 日常性的工作,每月一次節能節水檢討會議,擔任會議 紀錄,再來是每3個月1次之專案改善效益追蹤的資料整 理,再來是IE改善,是各廠提供的資料進行彙整,其負 責職務比較單純、經常性,基本上比較單純、事務性, 之前都是我個人去擔任,原告就是做以上基本工作,雖 有完成,但工作量很少,當然我們能希望增加多一點工 作,但其他有思考性或深入性的工作,原告就不願意接 受,我想增加一般主辦級工作(低於主管二級工作), 原告明確拒絕,說這些我都不會,原希望原告能分擔工 作,但原告僅能做一些簡單的工作,大約僅能分擔我10 %的工作,功能上僅稍微有幫助,本來希望原告穩定的 做完,進而深度、強化原告工作,原告基本上就如此, 原告沒有做變成由我自己來做;當年度年化三部二級主 管年度工作績效評核彙總表中原告的分數是我所評分, 原告基本上在及格邊緣或不及格這樣等語(見本院卷二 第51-57頁)。    ②原告於111年4月至111年3月考評分數為81至79分之區間, 於111、112年度之平均分數均列為代三部二級主管最後 一名(見本院卷一第240、241頁),因證人黃富環證述 該分數為其所評分,自堪認前揭所載為真。復查,111 年12月從業人員年終考核表之考核為乙等,主管綜合評 語:「常以藉口推諉工作,配合度差」(見本院卷一第 218頁),此考核表已有一級主管、經營主管之簽名, 其上所載乙等,亦與後述考績乙等內容相符,堪予憑採 。又原告於111年考績仍為乙等,連2年乙等降2級,由1 0等3級降為10等1級乙節,有考績異常人員檢討處理提 報表存卷可參(見本院一第220頁),原告亦不否認當 年度受此評定而於本件請求撤銷。佐諸證人前開證述, 及原告之考評分數、名次,及其考績降級處分,足認原 告於此段期間之表現確屬不佳,僅能分擔主管指派之單 純、事務性工作,經輔導及指示,仍無意接受深入工作 ,主觀及客觀上無法勝任與其職等級相當之工作。    ⑶113年2月至5月:    ①證人即當時主管管俊良證稱:其為化三部經理室之產銷 組組長,在我派工前有跟原告約談其負責職務,因為原 告本身化工專長,當時我希望原告做化工相關改善,然 後規劃相關工作,原告明確表示他有做過課長,這些工 作沒有意願去做,所以初期我是指派原告簡單的事務性 的工作,比如石化行情資訊整理及文書工作,也指派簡 單的3項工作,這些工作事務性的小姐也可以做,主辦 級的也可以做;我嗣於113年2月對原告訪談,原告自己 提報內容與我指派的工作無關,並於同年3月8日再次約 談原告等語(見本院卷二第59-60頁)。又查,依前揭 訪談紀錄表(見本院卷一第222頁)所示,管俊良對原 告派工如下:「1.每日石化行情資訊蒐集整理及發布; 2.每PX/PTA行情價格整理做成圖表呈核。3.主管指派的 業洽函處理。4.其他主管交辦事項」,核與證人管俊良 前揭所證指派工作相符。復查,原告受指派後,其所提 報之工作績效評核表(見本院卷一第224頁),仍為113 年1月、112年下半年度事務,與管俊良前揭指派工作不 符。而原告前揭提報之評核表上之主管評語為:「2/16 指派工作未去了解及執行,尚在做以前工作,請於3/15 前將先前工作交接完成,並執行後續指派工作,本月進 行工作交接,並已進行約談」(見本院卷一第226頁) ,足認證人管俊良前揭所證原告未從事其指派之工作內 容,與事實相符。    ②證人管俊良再證稱:因為我指派的工作,原告基本上做 的很少,我明確告知原告要做哪些,但難的工作如規劃 、改善,原告明確拒絕過了,我只好指派原告文書性工 作,但具體而言,原告10項內大約挑幾項去做,其他的 就不願意去做,另工作表現而言,在我的部門與其他同 級員工來說,原告的表現是最差的,甚至指派原告的工 作,一般事務性員工可以做的更多,初期我跟原告做了 非常多次的談,以原告所呈現的結果來看,原告沒有達 到工作上的要求,沒有改善等語(見本院卷二第60-61 頁)。依證人管俊良所述,原告之工作態度及表現仍舊 同前,只願意從事簡易工作,未依主管指示改善。    ⑷原告雖提出111年12月、112年3月-11月之工作績效評核 表(見本院卷一第324-339頁),惟上開所載應為提報 員工自己填寫等語,業據證人邱思忠證述卷(見本院卷 二第39頁),此亦為原告所不爭執。而績效考核為其長 官雇主之考評權限,故無法僅據原告自己填載之績效情 形,認定其工作績效及績效良好。原告雖主張:被告未 能提出原告前揭評核表嗣後經主管考評之書面,故證人 所述不實等語。惟上開評核表等書證非被告依法應留存 之書面,尚難僅以被告未提出書證即認證人所述不實, 且書證亦無優先於前揭人證之證明力。又原告主張:曾 口頭向被告請求查閱年度考績、定期工作評核表,被告 藉詞推拖等語,惟其未能舉證被告拒絕查閱乙事,反倒 是原告於109年至112年間均未對乙等考評結果有所異議 ,至113年才主張被告不當評核要求被告提出非法定要 求留存之書面,故原告僅憑前開被告所提供書證不完整 之主張或質疑,均無法影響其工作表現確屬不佳之認定 。且原告於110年、111年、112年之考績乙等,業經總 經理及董事長簽准,有簽准函、二級主管年終考核彙整 表存卷可查(見本院卷一第410、486、488頁),益證 證人所述屬實,原告之歷年考績確屬不佳,核與證人所 證原告之工作表現吻合。    ⑸原告再執被告考核辦法規定第5條第2項A款、第4條第2項 、第4項規定,主張工作考核之分數與定期工作評核之 平均分數相距不遠,如其每月定期工作評核分數不佳, 將遭主管面談,惟被告從未與原告就定期工作評核進行 面談每月定期工作評核之分數、言明評核分數,違反誠 信原則,而有權利濫用之情事等語。查原告於111、112 年度年終考核表中定期工作評核之平均分數為60分、59 分(見本院卷一第218頁、第234頁),原告於111年度 、112年度以總分80分換算之當年度平均分數為64分、6 4分(見本院卷一第256頁),原告執該定期工作評核之 平均分數60分、59分不等同64分,主張被告刻意降低其 平均分數。惟依被告考核辦法第5⑵點之A工作考核規定 :「工作考核成績佔年終考核成績之80分,參考從業人 員平時定期工作評核之平均分數及整體表現之趨勢及個 人之『年度工作目標』達成狀況予以評定,故核定之分數 與定期工作評核之平均分數(換算為總分80分)不得差 距超過公司(或事業部)自訂之容許標準,否則應註明 原因再呈核決主管。」(見本院卷一第152頁)。依前 述辦法,被告之年終考核,除了參酌每月定期工作評核 之分數,另參考整體表現等其他因素,故每月定期工作 評核之分數非必然等同於年終考核成績,而前揭證人主 管均有證述對原告口頭溝通工作、詢問協助或約談,並 非毫無面談等作為。原告執前揭理由,主張被告偽造評 核書面等,不足憑採。    ⑹綜上,依原告歷任4位主管前揭所證述內容,除原告職務 內容有所不同外,原告之工作態度及表現大致一致,故 不致流於主管一時個人愛好之偏見,並可知原告履經工 作調整,或經協助輔導、約談仍未收成效,原告自109 年起迄112年間,仍舊無法勝任各期間指派之簡易工作 ,亦拒絕接受難度或深度提升之工作指派,主觀及客觀 上均有不能勝任其二級主管職等級工作之情形,且不因 原告曾受職業災害而免受評核及管理。原告既有前述情 形,且實際從事之工作內容已與二級主管不相當,則被 告基於企業經營上所必須,將原告調動職務,在其業務 執行上有必要性及合理性,以謀求人事依各職等級派任 工作之合理及公平性。    ⒊按勞工發現事業單位違反本法及其他勞工法令規定時, 得向雇主、主管機關或檢查機構申訴。雇主不得因勞工 為前項申訴,而予以解僱、降調、減薪、損害其依法令 、契約或習慣上所應享有之權益,或其他不利之處分。 雇主為前項行為之一者,無效。勞基法第74條定有明文 。惟按勞資爭議在調解期間,資方固不得因該勞資爭議 事件而終止勞動契約,惟如非因該勞資爭議事件,而另 有其他正當理由,則資方尚非不得終止勞動契約,此觀 勞資爭議處理法第8 條規定自明(最高法院109年度台 上字第854號判決意旨參照)。經查:    ⑴查原告之主管均知原告有職災需定期回診,原告請假用 特休或換休、病,也未表示過要請公傷病假等情,業據 證人邱思忠、江中維、黃富環大致證述於卷(見本院卷 二第37、40頁、第47、50頁、第54、57、58頁)。而證 人管俊良亦證稱:原告當時還沒有公傷的請求,但原告 有告訴我他頭痛需要復健和看診等語(見本院卷二第62 頁)。依前開證人證述,可知在109年至111年間各項考 績評定乙等、降職級處分前,原告與各主管及被告公司 間尚未有何公傷病假之爭議,原告係遲至113年1月25日 才向被告申請公傷病假,而其工作不良表現在此之前均 已有相關考評,不容混淆。    ⑵查原告於113年2月2日因公傷病假乙事向被告申訴,及於 同年3月28日向勞動檢查處申訴被告違反勞工法令等情 ,固為兩造所不爭執,可堪認定。依前述證人所述對原 告之工作考評,並未以被告公傷假爭議之事由評定原告 之工作表現,或作為調職之依據,此部分自非屬勞基法 第74條第1項之情形。且被告係於113年3月13日勞資爭 議調解成立後,才於同年4月8日將原告由二級主管轉為 基層主管,降職為8職等1職級,如不爭執事項⒏所示, 故係於勞資爭議調解期間經過後,才對原告為降調處分 ,故原告援引前開規定主張被告對其降調無效或被告有 不當動機及目的,為無理由。    ⑶又原告主張被告於113年3月1日因原告考績異常,將原告 現職等級及職位、職類年資重新起算,卻再於同年4月8 日調降原告職位,為重複處分、違反比例原則、一事不 二罰原則等語。查113年考績異常人員檢討處理提報表 (見本院卷一第236頁),勾選維持原職等級,並於說 明欄記載:「林員目前向北市勞動局申請勞資爭議尚未 調解完成,擬暫先維持原職等級但年資重算,待調解結 束後,再行處置。」;證人管俊良亦證稱:上開手寫內 容是我填寫,我在2023年12月才擔任主管,這些部門人 員在部門年底會呈現,針對考績好的人會提升,不好的 人要懲處,針對原告的紀錄來看,原告都是部門表現最 差的,但當時原告有向勞動局申請調解爭議未完成,所 以我們當時暫時維持原等級,當時沒有辦法作其他處理 ,當時也有呈報給上級主管,必須等調解結束後再行處 置;於調解結束後,照規定是要降級等的,但在同級中 原告已經是最低的,所以從二級調到基層主管等語(見 本院卷二第61、62頁)。依證人管俊良所述,亦可知被 告於113年3月1日因原告提起勞資爭議調解,而暫先維 持原告之原職等級,於勞資爭議調解後之同年4月2日對 原告說明考績及依規定降級(見本院卷一第228頁之113 年4月2日之訪談紀錄表),於同年月8日才對原告作出 最終處分,並非重複處分,亦與比例原則、一事不二罰 原則無違,亦難謂被告因原告之申請或勞資爭議調解而 有不當之動機存在。    ⒋綜上,被告基於原告不良之工作表現,連續4年考績乙等 ,並以調整工作及逐年降級之方式,仍無改善,被告依 「考績異常人員進一步處理之原則」(見本院卷一第21 3頁)對工作能力不足致考績異常者,予以降職等級, 於113年4月8日將原告由二級主管轉為基層主管,降職 為8職等1職級,堪認基於企業經營上所必須,以維護員 工之管理,未有不當動機及目的,並未違反勞基法第10 條之1第1款規定。又按按雇主調動勞工工作,不得違反 勞動契約之約定,並應對勞工之工資及其他勞動條件, 未作不利之變更,勞基法第10條之1第2款固定有明文。 惟勞工擔任不同之工作,其受領之工資當有所不同,尚 不得僅以工資總額減少,即認雇主對工資條件為不利益 之變更(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 2723 號判決意旨 參照)。原告職位既經合法降調,令其不再從事二級主 管之相關業務,有其管理上必要性及合理性,則其主管 獎金大幅減至3萬元,業據原告自陳於卷(見本院卷一 第46、48頁),乃係支領與其職位相應之薪資,仍非雇 主對工資條件為不利之變更,與勞基法第10條之1第2款 規定無違。從而,被告於113年4月8日將原告由二級主 管轉為基層主管,降職為8職等1職級,非無效處分。原 告依兩造間勞動契約、勞基法第10條之1、第74條第3項 、第113條等規定請求回復原告原任二級主管「產銷高 管師(11職等1等級)」之職務,為無理由。   ㈡關於爭點⒉原告依勞基法第38、39條、勞工請假規則第6條 、或類推適用職保法第8條規定,請求被告給付108年至11 2年特休未休工資,有無理由?該金額為何?    ⒈按勞工請假時,應於事前親自以口頭或書面敘明請假理 由及日數,勞工請假規則第10條定有明文。次按勞工因 職業災害而致失能、傷害或疾病者,其治療、休養期間 ,給予公傷病假,勞工請假規則第6條亦有明文。    ⒉經查,原告於108年至112年間未向主管表示過要請公傷 病假等情,業據證人邱思忠、江中維、黃富環、管俊良 證述於卷(見本院卷二第37、40頁、第47、50頁、第54 、57、58頁、第62頁),業如前述。原告先前既請特別 休假未到班,即不得再請求被告給付特別休假未休之工 資,或翻異改主張先前請求之事由為公傷病假。原告主 張:其因職災導致持續頭痛而須定期回診,被告要求原 告僅得請特休等語,未舉證以實其說,並不可採。是原 告依勞基法第38、39條、勞工請假規則第6條、或類推 適用職保法第8條規定,請求被告給付108年至112年特 休未休工資,顯無理由。  五、綜上所述,被告對原告之系爭調職處分有效,又原告已請 特別休假,不得請求特休未休工資。從而,原告請求被告 應回復原告原任二級主管「產銷高管師(11職等1職級) 」之職務;被告應給付原告56,558元,及自民事起訴暨證 據調查聲請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 5%計算之利息,均無理由,應予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亦 失所依附,應併予駁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爭點、攻防方法及所提證據 ,經本院斟酌後,核於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另逐一論 駁,附此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勞動第二庭 法 官 張新楣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 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書記官 施怡愷

2025-03-18

SLDV-113-勞訴-60-20250318-2

司催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公示催告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催字第41號 聲 請 人 許瑞恬即許欽順之繼承人 上列聲請人因遺失證券事件,聲請公示催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准對於持有附表所示證券之人為公示催告。 二、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核對附表所示證券   之記載無誤後,依規定向本院聲請將本公示催告公告於法院   網站(聲請時應註明本件案號及股別) 。 三、聲請人未依規定聲請公告者,視為撤回公示催告之聲請。 四、持有附表所示證券之人,應於本公示催告公告於法院網站之   日起3個月內,向本院申報其權利並提出該證券。 五、如不為申報及提出證券,本院將宣告該證券為無效。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陳怡珍             股票附表: 114年度司催字第000041號 編 發行公司 股票號碼 種類 張數 股數 備考 號 001 臺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077N X0110402-2 1 100 002 臺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078N X0138299-3 1 100 003 臺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079N X0206094-1 1 11 004 臺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080N X0309885-0 1 9 005 臺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081N X0428630-2 1 10 006 臺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082N X0546162-4 1 8 007 臺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083N X0652600-0 1 5 008 臺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084N X0745746-8 1 9 009 臺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085N X0834358-5 1 10 010 臺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086N X0915940-0 1 6 011 臺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087N X0985022-1 1 10 012 臺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088N X1041749-9 1 7 013 臺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089N X1092168-6 1 13 014 臺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090N X1135812-1 1 16 015 臺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091N X1173265-0 1 13 016 臺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092N X1212359-0 1 18 017 臺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093N X1249521-6 1 20 說明:請聲請人於申報權利期間屆滿翌日起算3個月內(註一), 自行檢附本裁定及法院網路公告全文(註二),具狀向法院 聲請除權判決,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註一)如公示催告裁定所載申報權利期間為3個月,法院於民國( 下同)107年1月31日將公示催告公告於法院網站,則申報 權利期間於同年4月30日屆滿,聲請人須於同年4月30日起 3個月內,即同年7月31日前向法院聲請除權判決。 (註二)聲請人得於聲請網路公告狀到達法院7個工作日後,自行 至本院網站公示催告公告專區查詢列印公告全文。

2025-03-13

CHDV-114-司催-41-20250313-2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給付承攬報酬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94號 原 告 南台機械工程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嘉峻 訴訟代理人 陳永群律師 被 告 富百企業行 法定代理人 兼 參加人 陳玟潔 參 加 人 黃郁惠 上三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陳崇善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承攬報酬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6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808,488元,及自民國113年2月23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減縮部分除外)由被告負擔。 三、參加費用由參加人負擔。   四、本判決第一項於原告以新臺幣270,000元為被告供擔保後, 得為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808,488元為原告預供擔保 後,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民事訴訟 法第24條定有明文。本件被告之營業所雖不屬於本院管轄範 圍,惟兩造簽立之工程再承攬合約書(下稱系爭合約)第10 條約定就系爭合約遇有爭議時,同意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 院【見臺灣橋頭地方法院(下稱橋頭地院)113年度審訴字第2 號卷第13頁】,依上開規定,本院就本件訴訟有管轄權。  二、按當事人得於訴訟繫屬中,將訴訟告知於因自己敗訴而有法 律上利害關係之第三人,民事訴訟法第65條第1項定有明文 。被告於民國113年3月7日提出民事聲請告知訴訟暨答辯等 狀㈠主張證人即受告知訴訟人陳文成曾與被告有合夥關係, 亦曾擔任被告之負責人,倘本件訴訟結果被告須負擔相關給 付責任,證人陳文成亦可能應負合夥之相關責任,則兩造間 本件訴訟勝敗結果,於證人陳文成自有法律上利害關係。是 被告以上開書狀聲請對證人陳文成告知訴訟,核與前開規定 相符,應予准許。惟經本院送達告知訴訟狀繕本(見本院卷 第57頁),證人陳文成迄至本件言詞辯論終結為止,未向本 院表示參加本件訴訟,合先敘明。 三、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請求之 基礎事實同一、擴張或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不甚礙被 告之防禦及訴訟之終結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條 第1項第2、3、7款分別定有明文。查原告起訴時以富百企業 行為被告,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887,250元 ,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 分之5計算之利息,嗣於113年11月12日具狀聲請改列陳玟潔 即富百企業行、黃郁惠即富百企業行為被告,再於本院113 年12月13日言詞辯論程序時變更被告為陳玟潔、黃郁惠,並 將請求金額減縮為808,488元,復於114年12月23日具狀聲請 改列富百企業行為被告。查,原告最末變更之訴與原訴均係 對富百企業行為請求,且係本於同一承攬契約之基礎事實,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尚不甚礙被告之防禦及訴訟之終 結,與前開規定均相符合,是原告所為上開訴之變更,應予 准許。 四、按就兩造之訴訟有法律上利害關係之第三人,為輔助一造起見,於該訴訟繫屬中,得為參加,民事訴訟法第58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所謂有法律上利害關係之第三人,係指本訴訟之裁判效力及於第三人,該第三人私法上之地位,因當事人之一造敗訴,而將致受不利益,或本訴訟裁判之效力雖不及於第三人,而第三人私法上之地位因當事人之一造敗訴,於法律上或事實上依該裁判之內容或執行結果,將致受不利益者而言(最高法院51年度台上第3038號判決意旨參照)。查被告、參加人於113年9月11日提出民事聲請告知與參加訴訟、調查證據暨答辯等狀㈠,表明被告為合夥組織,參加人為現任合夥人,其等與前任合夥人即證人陳文成間有合夥清算之法律上利害關係,本訴訟裁判被告給付承攬報酬與否涉及合夥之清算,參加人聲明為輔助被告而參加訴訟,是原告所提訴訟,關涉參加人之權益,堪認參加人就本件訴訟有法律上之利害關係,且參加人均已繳納參加費用,故應准為訴訟參加。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  ㈠被告承攬訴外人即業主臺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臺 纖公司)之「PC廠2022年乾燥機齒輪箱定檢工程」(下稱系 爭統包工程),又交由原告承攬施做,原告為系爭統包工程 之再承攬廠商,與被告訂立工程再承攬合約書(下稱系爭合 約),工期為111年8月1日至113年5月20日。原告承攬施作 項目為「反應器馬達拆卸安裝」、「反應器減速機拆卸安裝 」、「反應器驅動組拆卸安裝」、「反應器驅動組拆檢組裝 分解、清潔、機械軸封組裝、更新」、「檔板拆卸安裝」、 「中間軸承、下軸承拆卸安裝」、「葉片拆卸安裝」、「上 下軸拆解、拆卸、安裝」、「上、下軸直度RUNOUT檢查」、 「軸組裝後直度檢查及調整」(下稱系爭工程),總價含工 地安全衛生費、機具損耗費及稅金為887,250元。  ㈡原告已依系爭合約第7條規定於111年3月23日、111年9月7日 開立報價單,嗣系爭工程完工,且由業主臺纖公司驗收完畢 ,原告於112年10月12日開立請款單請求被告給付工程款887 ,250元,被告卻拒絕付款,原告遂於112年12月15日以新興 郵局第4743號存證信函(下稱系爭存證信函)通知被告7日 內給付,但被告收受系爭存證信函仍置之不理,被告積欠工 程款未給付,為此,依系爭合約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  ㈢並聲明:  ⒈如主文第1項所示。  ⒉前項聲明,原告願供擔保請准予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  ㈠被告之負責人即參加人陳玟潔對系爭合約之相關細節並不知 悉,因此否認系爭合約形式上真正,不同意作為證據。況且 系爭合約並未就施工項目、單價、金額、總價等為約定,不 足以作為原告可得請款之依據。又另案與訴外人聖達公司間 訴訟事件顯示系爭合約係用以向業主報備作為證明原告確實 係大包商即當時之富百企業行轉包的下包商,讓工程人員得 據此通行管制關卡、進出業主廠區施工之依據而已。  ㈡原告所提出原證2至原證4之證物,其上除由證人陳文成簽署 外,並無被告或內部例如負責人、合夥人、經理人之簽署或 確認認可,被告亦否認形式上真正,不同意作為證據。甚者 ,依證人陳文成先前所述與該等文件之製作時間,似為證人 陳文成退出合夥後所簽署,證人陳文成簽署時,並無代表當 時之富百企業行簽署文件之權利。被告否認形式真正,不同 意作為證據。  ㈢系爭存證信函為原告單方之意思表示,被告不同意所述,被 告也否認形式上真正,不同意作為證據。被告雖有收受系爭 存證信函,但被告否認系爭合約書之真正。  ㈣證人陳文成與被告間就合夥關係結束後之清理計算訴訟現由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以112年度審重訴字第135號審理中。  ㈤證人陳文成於111年7月31日與被告簽署協議表明退出合夥, 該份協議書已就合夥結束後之後續結算有細節性約定,上開 合夥結算之約定雖與原告無直接關係,但被告欲藉此提醒證 人陳文成如在經營被告期間或之後,有任何損害合夥利益之 行為,被告為維護權益,將於清算結算案件提出法律上之合 法權利以維護權益。  ㈥核對原告之請款項目與業主契約内所列契約單價與數量加總 為808,488元,原告卻請款887,250元,二者金額顯有落差, 業主發包金額係當時的富百企業行與業主間之材料及施工細 目表(合約用)所約定之發包金額,並非原告所主張之金額 ,何況,轉包工項,一般會考量己身之利益以獲取部分差價 ,豈有轉包價格高於原承攬承作價格之理。  ㈦本件系爭合約與原告簽署者係原富百企業行,原富百企業行 之合夥人為參加人陳玟潔與證人陳文成,被告之合夥人為參 加人陳玟潔、黃郁惠,二者顯非同一權利主體,原告以被告 為訴訟對象應屬有誤。  ㈧並聲明:  ⒈原告之訴駁回。    ⒉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三、參加人則以:   被告本為獨資型態,負責人為訴外人黃忠吉,於108年間變更型態為合夥,並由證人陳文成擔任負責人,當時合夥人為黃忠吉、證人陳文成、參加人陳玟潔。109年7月間,合夥人黃忠吉退出,合夥人變更為證人陳文成、參加人陳玟潔,仍由證人陳文成擔任負責人。111年7月底,證人陳文成與當時之富百企業行負責人陳玟潔簽署協議,證人陳文成退出富百企業行之經營,進而變更登記,結束合夥關係改變為獨資型態,之後再由參加人成立新合夥並以陳玟潔為負責人。由上開歷程可知,參加人黃郁惠係於證人陳文成退出合夥後始加入合夥關係成為合夥人,故實際上在當時合夥關係結束只剩參加人陳玟潔1人時,富百企業行已成為獨資型態,其後參加人陳玟潔再與參加人黃郁惠合夥,而產生清算之法律效果。況且證人陳文成與參加人陳玟潔之合夥結束,依法應行清算時,富百企業行曾由參加人陳玟潔出面與證人陳文成簽署後續結算結案協議契約書,就合夥過程相關案件之清理與計算為相關約定,並附有相關報表為據。從而,參加人陳玟潔與證人陳文成間結束合夥,應如何清理計算與結算,實具有法律上利害關係,得參加本件訴訟。   四、本院之判斷:  ㈠按當事人互相表示意思一致者,無論其為明示或默示,契約 即為成立。稱承攬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為他方完成一定 之工作,他方俟工作完成,給付報酬之契約。如依情形,非 受報酬即不為完成其工作者,視為允與報酬。未定報酬額者 ,按照價目表所定給付之;無價目表者,按照習慣給付,民 法第153條第1項、第490條第1項、第491條分別定有明文。 次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亦定有明文。  ㈡經查,原告主張被告前向臺纖公司承攬系爭統包工程(工程編號:5B11A0Z8),將該工程中之「2V306攪拌軸總成更新工作」轉包原告,系爭工程總價887,250元,兩造並簽訂系爭合約,約定工期自111年8月1日至113年5月20日等情,據其提出系爭合約、111年3月23日報價單、材料及施工細目表為證(見橋頭地院卷第13、19、23-26頁),被告則以前詞置辯。經查,證人陳文成於108年8月14日至111年7月28日期間為被告之負責人,有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113年3月25日高市經發商字第11360603100號函檢送被告之商業登記抄本資料可參(見本院卷第71-75頁),復據證人陳文成到庭具結證稱:報價時間為111年3月23日、111年9月7日的報價單上面的簽名都是我本人簽的。系爭合約不是我蓋章用印,大小章都在參加人陳玟潔那裡,是參加人陳玟潔蓋的,當時我是被告的負責人。兩造間系爭合約簽訂時間是在110年4月29日之前。原告持報價單向我報價,價格是80萬加上4萬5,報價單流程是客戶給我們報價單後,由訴外人旭丞公司的事務小姐林靖雅及參加人陳玟潔拿給我簽名,我簽名之後,他們會把報價單夾在工程卷宗,工程卷宗會放到參加人黃郁惠辦公室給參加人黃郁惠看。上開價格有向臺纖公司報價,是參加人陳玟潔、黃郁惠上網報價,因為只有他們有密碼。材料及施工細目表打勾的內容是原告所施作的,並要包含最後的工資管理費。系爭合約書上沒有價金,一般價金是用報價單來提。這個公司雖然是我掛名擔任負責人,但是實際職權在參加人黃郁惠那邊,大小章都是由參加人陳玟潔或參加人黃郁惠保管。他們蓋完章之後會拿給我簽名,再夾到工程卷宗,所有的工程卷宗都放在參加人黃郁惠辦公室。原告再承攬的系爭工程已經完工,被告已經向臺纖公司請款,款項已經匯入被告的帳戶裡等語(見本院卷第142-148頁)。證人陳文成前為被告法定代理人,應無特別迴護原告之理,其證詞應可採信。被告雖爭執系爭合約並非真正,惟依證人陳文成上開證言,可知被告及證人陳文成之印章皆由被告內部人員即參加人陳玟潔或參加人黃郁惠保管,且為證人陳文成所知情,足證系爭合約上之印文非出於偽造,確屬證人陳文成授權用印之文書,自屬真正。系爭合約皆經兩造用印,證人陳文成於系爭合約簽立時為被告之負責人,有權代理被告與原告簽訂系爭合約,則兩造間有系爭合約存在,足堪認定。又原告於111年3月23日提供系爭工程報價單及明細予被告當時之法定代理人即證人陳文成確認,經證人陳文成簽名表示同意,被告再向臺纖公司提出系爭工程報價,參以系爭工程均是原告所施作,有證人陳文成上開證詞、111年3月23日報價單、材料及施工細目表(合約用)可考(見橋頭地院卷第17、23-26頁),顯然兩造就「完成一定之工作」、「給付報酬」此二必要之點已達成合意,足認承攬契約之當事人為兩造。  ㈢次查,原告主張其派工入場施作,系爭工程已完工,被告已 自臺纖公司取得系爭統包工程款等情,亦經證人陳文成到庭 證述明確(見本院卷第142頁),並有PC廠廠商入出廠明細表 、被告開立予臺纖公司之工程款電子發票證明聯在卷可佐( 見本院卷第91-95頁),且上情核與臺纖公司113年5月23日 (113)台化總字第241D002FE810號函(見本院卷第109頁) 略以:系爭統包工程係於112年4月7日完工,被告已向臺纖 公司請領該工程款,本公司已於112年6月6日全額給付工程 款予被告等情均相符,足認原告確已完成系爭工程,被告已 向臺纖公司取得系爭統包工程款無訛。又系爭合約上雖未就 系爭工程款之數額為約定,但原告已以報價單(見橋頭地院 卷第19、21頁)向被告確定數額,業經被告當時之負責人簽 名確認,而依卷附材料及施工細目表(見橋頭地院卷第23-24 頁)項次4至13所載,原告實際完成工作之數量計算系爭工程 承攬報酬,原告得請求已完成上開項次之工程款為808,488 元(計算式:64,500元+64,500元+78,624元+78,624元+74,00 0元+92,200元+105,000元+111,040元+38,000元+102,000元= 808,488元),堪以認定。至於被告辯稱原告與原富百企業行 未就各工項價格及數量為約定,無從計算應如何給付等語, 與前開事證相違,自難採取,其聲請傳喚陳玟潔、黃郁惠、 殷楷竣、林靖雅、黃傳晉等人就系爭工程之簽約及報價一節 作證,無調查必要。  ㈣至於被告辯稱其目前之合夥人為參加人陳玟潔、黃郁惠,與合夥人為參加人陳玟潔及證人陳文成之原富百企業行並非同一人格主體,原告不得以系爭合約向被告請求,原告對被告並無承攬報酬請求權等語。惟按合夥事業解散,合夥關係即告消滅,此時應進行清算,此觀諸民法第692條、第694條至第697條規定自明。若係合夥關係存續中,部分合夥人退夥,另由他人加入合夥,性質上係屬合夥主體之變更,依民法第686條、第689條規定,應進行退夥人與他合夥人間之「結算」。而合夥解散後,在清算完結前,於清算範圍內視為猶尚存續(最高法院74年台上字第2514號判決意旨參照),依上說明,合夥關係縱於解散清算中,未經清算人了結現在事務、收取債權、清償債務、分配剩餘財產及返還合夥人出資額後,其清算程序無從完結,而清算程序如未完結,則合夥關係亦不消滅。本件被告之組織型態為合夥,原來之合夥人為證人陳文成及參加人陳玟潔,目前仍由參加人陳玟潔、黃郁惠合夥經營,並未解散,有原告提出之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113年3月25日高市經發商字第11360603100號函所檢附被告之商業登記抄本資料影本可稽(見本院卷第71-79頁),被告雖有變更負責人及合夥人,但統一編號、商業名稱、所在地址、營業項目均仍同一,合夥組織未曾解散消滅(見本院卷第71-74頁),足見被告仍繼續經營,僅係合夥人有所變更,原來之合夥人為證人陳文成及參加人陳玟潔,現為參加人陳玟潔、黃郁惠,並以參加人陳玟潔為法定代理人。雖證人陳文成於111年7月28日自被告退夥,惟參加人黃郁惠於同日即加入該合夥事業,有合夥契約書可參(見本院卷第73頁),被告並未因證人陳文成之退夥令合夥人數僅餘參加人陳玟潔一人而導致無從存續歸於消滅之情形,證人陳文成聲明退夥,應只屬其得否依民法第689條規定按合夥事業之財產狀況結算分配該退夥人應得利益或損失之問題。何況,被告未曾進行解散之清算程序完結,合夥關係不能消滅,從而被告之法人格始終存在,所有權利義務均不變,被告上開辯稱,尚不足採。  ㈤準此,原告已依約施作完成,被告自應給付承攬報酬,是原告依承攬契約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工程款808,488元,核屬有據。  ㈥末按報酬應於工作交付時給付之,無須交付者,應於工作完 成時給付之。給付有確定期限者,債務人自期限屆滿時起, 負遲延責任。又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 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 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百分之5,民法 第505條第1項、229條第1項、第233條第1項前段、第203條 分別定有明文。本件原告對被告之承攬報酬請求權,屬給付 有確定期限之金錢債權,被告自期限屆滿時起,負遲延責任 。又系爭工程已完工,臺纖公司於112年6月6日給付系爭統 包工程款予被告,業經說明如上,則原告併請求自起訴狀繕 本送達翌日即113年2月23日(見本院卷第25頁送達證書)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遲延利息,亦屬有 據。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承攬契約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應給付原 告808,488元,及自113年2月23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 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兩造均陳明願供擔保宣告假執行及免為假執行,經核與法律規定相符,因此各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併宣告之。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方法及所提證據資料,核 與本判決所得心證及結果均不生影響,故不予逐一論述,併 此敘明。 八、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86條第1項前 段。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蔡碧蓉                法 官 李承桓                                法 官 林珈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 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書記官 陳宛榆

2025-03-12

ULDV-113-訴-94-20250312-4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除字第19號 聲 請 人 呂萬報 代 理 人 林靜怡 上列聲請人聲請宣告證券無效事件,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如附表所示之證券無效。 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上開證券,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181號公示催告。 二、所定申報權利期間,已於民國113年12月12日屆滿,迄今無 人申報權利。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庭法 官 洪堯讚 以上正本證明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莊何江 股票附表: 114年度除字第19號 編 發行公司 股票號碼 種類 張數 股數 備考 號 001 臺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078-ND-0000000-0 1 1000 002 臺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081-NX-0000000-0 1 664

2025-02-27

CHDV-114-除-19-2025022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