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張嘉原

共找到 4 筆結果(第 1-4 筆)

審簡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傷害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審簡字第1819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張嘉原 上列被告因傷害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287 51號),被訴強制及恐嚇罪部分,因被告自白犯罪,本院認宜以 簡易判決處刑,並判決如下:   主 文 張嘉原犯恐嚇危害安全罪,處拘役參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 幣壹仟元折算壹日。又犯強制罪,處拘役參拾日,如易科罰金, 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應執行拘役伍拾日,如易科罰金,以 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緩刑貳年。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之法條,除下列事項應予補充 更正及有關傷害罪嫌部分,業經告訴人撤回告訴(有刑事撤 回告訴狀、和解書影本各1份在卷可參,經本院另以113年度 審易字第2788號為不受理判決),故此部分記載予以刪除外 ,其餘均引用如附件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  ㈠犯罪事實欄一、第2至4行『透過電話向林國偉恫稱「你以為約 在派出所旁邊,我就不敢動你是不是」、「你一樣會死得很 慘啦」等語』之記載應補充更正為『接續透過電話向林國偉恫 稱「你以為我什麼都不敢動你是不是」、「就算在派出所旁 邊,你一樣會死很慘啦」等語』。  ㈡證據部分補充「被告張嘉原於本院準備程序中之自白」。  ㈢證據並所犯法條欄二、應補充記載「被告先後多次出言恐嚇 告訴人,係於密切接近之時地實施,各行為之獨立性極為薄 弱,依一般社會健全觀念,在時間差距上,難以強行分開, 在刑法評價上,以視為數個舉動之接續施行,合為包括之一 行為予以評價,較為合理,屬接續犯,僅論以一罪」。 二、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與告訴人僅因侵害配偶 權事件涉訟,竟出言恫嚇告訴人,造成告訴人心生畏懼,又 以強暴方式,妨害告訴人行使行動自由之權利,所為均應予 非難,兼衡被告無前科紀錄(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 表在卷可稽),其犯罪之動機、目的(供稱因告訴人破壞其2 0幾年的夫妻之情),手段,對告訴人所生危害程度,暨其 智識程度為高職畢業(依個人戶籍資料所載),自陳家庭經 濟狀況為小康,職業為服務業(依調查筆錄所載),犯後坦 承犯行,態度尚稱良好,且於本院審理時與告訴人達成和解 ,告訴人願宥恕被告本案犯行,給予被告從輕量刑或緩刑之 機會(見告訴人113年12月25日提出之刑事撤回告訴狀、和解 書影本各1份)等一切情狀,分別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均 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暨整體評價被告所犯各罪之犯罪 情狀、罪質及侵害法益,兼顧刑罰衡平之要求及矯正被告之 目的等定應執行刑之立法目的,定其應執行之刑,並諭知易 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資懲儆。 三、末查,被告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有臺 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憑,其因一時失慮,致罹 刑章,且如前所述,事後與告訴人達成和解,告訴人亦同意 給予被告緩刑之宣告,本院認被告經此偵審程序及罪刑之宣 告後,應知警惕而無再犯之虞,應認對被告所宣告之刑,以 暫不執行其刑為當,爰依刑法第74條第1項第1款之規定,予 以宣告緩刑2年,用啟自新。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2項(本件依 刑事判決精簡原則,僅記載程序法條文),逕以簡易判決處 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謝易辰偵查起訴,檢察官陳炎辰、高智美到庭執行 公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刑事第二十六庭 法 官 陳明珠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敘明上訴理由,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 (應附繕本) 。其未敘述上訴理 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切勿逕送 上級法院」。                  書記官 王志成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04條 以強暴、脅迫使人行無義務之事或妨害人行使權利者,處 3 年 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9 千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第305條 以加害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之事恐嚇他人,致生危害 於安全者,處 2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9 千元以下罰金。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字第28751號   被   告 張嘉原 男 42歲(民國00年00月00日生)             住○○市○○區○○街000號4樓             居新北市○○區○○路0段00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傷害等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犯 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張嘉原與林國偉互不相識,緣該2人前因侵害配偶權事件涉 訟,張嘉原竟基於恐嚇犯意,於民國112年11月底某日,透 過電話向林國偉恫稱「你以為約在派出所旁邊,我就不敢動 你是不是」、「你一樣會死得很慘啦」等語,致林國偉心生 畏懼,足生危害於生命、身體之安全;張嘉原復基於強制及 傷害犯意,於113年4月3日9時40分許,駕駛車牌號碼不詳之 黑色自小客車,前往新北市○○區○○○路○○00號停車格前停放 ,以此方式妨害林國偉自上開停車格內駕車離去之權利,隨 後下車並徒手毆打乘坐在該停車格內自小客車駕駛座之林國 偉,致林國偉受有頭部損傷、左側食指挫傷、雙腕部擦傷等 傷害。 二、案經林國偉訴由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新莊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張嘉原於警詢時及偵查中坦承不諱 ,核與證人即告訴人林國偉證述之情節相符,並有新北市立 土城醫院診斷證明書、告訴人與被告通話錄音檔案、對話譯 文、監視錄影檔案各1份、監視錄影擷取畫面及傷勢照片8張 在卷可稽,足認被告之自白與事實相符,其犯嫌堪以認定。 二、核被告張嘉原所為,係犯刑法第305條之恐嚇、同法第304條 第1項之強制及同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等罪嫌,被告上開 所為,犯意各別、行為互殊,請予分論併罰。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6   月  18  日                檢 察 官 謝易辰

2025-03-06

PCDM-113-審簡-1819-20250306-1

審易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傷害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審易字第2788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張嘉原 上列被告因傷害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287 51號),就被告被訴傷害部分,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被告被訴傷害部分,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張嘉原與告訴人林國偉互不相識,緣該 2人前因侵害配偶權事件涉訟,張嘉原竟基於恐嚇犯意,於 民國112年11月底某日,透過電話向林國偉恫稱「你以為約 在派出所旁邊,我就不敢動你是不是」、「你一樣會死得很 慘啦」等語,致林國偉心生畏懼,足生危害於生命、身體之 安全;張嘉原復基於強制及傷害犯意,於113年4月3日9時40 分許,駕駛車牌號碼不詳之黑色自小客車,前往新北市○○區 ○○○路○○00號停車格前停放,以此方式妨害林國偉自上開停 車格內駕車離去之權利,隨後下車並徒手毆打乘坐在該停車 格內自小客車駕駛座之林國偉,致林國偉受有頭部損傷、左 側食指挫傷、雙腕部擦傷等傷害等語(被告被訴恐嚇危害安 全罪及強制罪部分由本院另以113年度審簡字第1819號審結 )。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訴 ;告訴經撤回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刑事訴訟法第238 條第1項、第303條第3款分別定有明文。 三、本件告訴人告被告傷害案件,起訴書認被告係觸犯刑法第27 7條第1項傷害罪,依同法第287條之規定,須告訴乃論。 四、茲據被告與告訴人達成和解,告訴人撤回本件告訴,有刑事 撤回告訴狀、和解書影本各1份在卷可參,揆諸首開說明, 應不經言詞辯論,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五、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判決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刑事第二十六庭法 官 陳明珠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王志成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2025-03-06

PCDM-113-審易-2788-20250306-1

司票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票字第243號 聲 請 人 裕融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嚴陳莉蓮 相 對 人 鄭裕隆 張嘉原 當事人間聲請本票准許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於民國一百一十二年五月二十三日共同簽發之本票,內載 憑票交付聲請人新臺幣貳拾萬元,其中之新臺幣陸萬玖仟參佰柒 拾柒元,及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十月二十五日起至清償日止,按 年息百分之十六計算之利息,得為強制執行。 程序費用新臺幣柒佰伍拾元由相對人連帶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稱:聲請人執有相對人於民國112年5月23日共同 簽發之本票一紙,內載金額新臺幣200,000元,到期日為民 國113年10月24日,並免除作成拒絕證書。詎經聲請人向相 對人提示未獲付款,相對人至今尚欠新臺幣69,377元未清償 ,為此提出本票一紙,聲請裁定准許強制執行。 二、本件聲請,核與票據法第123條、第5條第2項之規定相符, 應予准許。 三、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第23條、第24條第1項、民事訴 訟法第85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 提出抗告狀,並需繳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 五、發票人如主張本票係偽造、變造者,應於接到本裁定後20日 之不變期間內,對執票人向本院另行提起確認債權不存在之 訴。發票人已提起確認之訴者,得依非訟事件法第195條規 定聲請法院停止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鳳山簡易庭                  司法事務官 洪婉琪 附註: 一、案件一經確定本院即依職權核發確定證明書,債權人毋庸具 狀申請。 二、嗣後遞狀應註明案號及股別。

2025-01-09

KSDV-114-司票-243-20250109-1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地方庭

交通裁決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判決  地方行政訴訟庭第一庭 113年度交字第628號 原 告 張嘉原 住○○市○○區○○○路000巷00弄00 被 告 高雄市政府交通局 代 表 人 張淑娟 訴訟代理人 李國正 上列當事人間交通裁決事件,原告不服民國113年4月12日高市交 裁字第32-OOOOOOOOO號,提起行政訴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300元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程序事項:本件事證已臻明確,本院認無經言詞辯論之必要 ,依行政訴訟法第237條之7規定,不經言詞辯論而為判決。 二、事實概要:原告於民國111年10月30日6時16分許,駕駛車牌 號碼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下稱系爭車輛),在高雄市三 民區九如三路與德旺街口,經民眾檢舉有「駕車行經有燈光 號誌管制之交岔路口闖紅燈」之違規行為,為警逕行舉發。 被告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下稱道交條例)第53條第1 項、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統一裁罰基準及處理細則(下稱 道交處理細則)等規定,以113年4月12日高市交裁字第32-O OOOOOOOO號裁決書裁處罰鍰新臺幣(下同)2,700元(下稱原 處分)。原告不服,提起行政訴訟。 三、原告主張及聲明: ㈠主張要旨:原告並無闖紅燈情事,請檢舉人提出確切證據以 資證明。又原告現無工作收入,請從輕處罰。 ㈡聲明:原處分撤銷。 四、被告答辯及聲明: ㈠答辯要旨:檢視採證影片,原告於紅燈狀態下,由檢舉人車 輛右側闖紅燈直行,違規事實至明。  ㈡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五、本院之判斷:  ㈠經當庭勘驗採證影片可見路口號誌為紅燈,(06:16:47)系 爭車輛前輪壓停止線。(06:16:48)系爭車輛駛越停止線。 (06:16:54)系爭車輛駛越德旺街與九如三路路口,進入九 如三路(卷第43、44、82頁)。顯見系爭車輛在號誌為紅燈時 穿越紅燈路口,確有闖紅燈之違規行為無訛。    ㈡被告適用道交條例第53條第1項,並衡量原告逾應到案期限60 日,依道交處理細則裁罰基準表作成原處分並無違誤。原告 訴請撤銷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本件判決基礎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防禦方法及訴訟資 料經本院斟酌後,核與判決不生影響,無一一論述之必要, 併予敘明。 七、結論:原告之訴無理由。本件第一審裁判費為300 元,應由 原告負擔。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5   日 法 官 楊詠惠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 明上訴理由(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或依訴訟資料可 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應繳納上訴裁判費新臺 幣750元。其未載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出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 補提理由書(上訴狀及上訴理由書均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如未 按期補提上訴理由書,則逕予駁回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5   日 書記官 黃怡禎 附錄應適用之法令 一、道交條例第53條第1項:汽車駕駛人,行經有燈光號誌管制 之交岔路口闖紅燈者,處新臺幣1,800元以上5,400元以下罰 鍰。

2024-11-05

KSTA-113-交-628-20241105-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