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彰化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東嘉義分行

共找到 2 筆結果(第 1-2 筆)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返還不當得利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574號 原 告 重億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盧再傳 被 告 彰化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東嘉義分行 法定代理人 葉宗育 訴訟代理人 陳慧珊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4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起訴主張:原告前向被告借款新臺幣(下同)160萬元 、275萬元、500萬元,其中所借之160萬元本金早已償還, 且被告就另2筆借款所收取之利息太高,故本院執行處90年 度執字第4320號強制執行(下稱甲執行事件)、94年度執字 第1693號強制執行(下稱乙執行事件)中所製作之分配表中 ,關於分配給被告160萬元債權部分及另2筆債權之利息,均 屬被告超收,共計259萬2,666元,爰依民法不當得利之法律 關係,請求被告返還超收之利息至少200萬元。並聲明:被 告應給付原告200萬元。 二、被告則以:  ㈠原告前因積欠被告935萬元本金(即160萬元、275萬元、500 萬元之總和)及利息、違約金未清償,被告遂對原告提起給 付借款訴訟,業經本院於民國90年4月16日以90年度重訴字 第36號民事判決被告勝訴確定(下稱系爭確定判決),而本 院在甲執行事件所製作之分配表(下稱A分配表),均係依 據執行名義即系爭確定判決而製作。故被告依A分配表所載 之金額受償,即屬正常依法執行以求債權之滿足,原告無由 請求返還。  ㈡被告依A分配表所載金額受償後,原告仍尚欠被告本金488萬2 ,062元及自91年8月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約定利率計算之利息 、違約金暨51萬348元已核算未受償違約金未清償。嗣被告 再對原告為強制執行(即乙執行事件)後,被告並依乙執行 事件所製作之分配表(下稱B分配表)所載之分配金額受償 ,亦屬正常依法執行以求債權之滿足,原告亦無由請求返還 。  ㈢此外,甲、乙執行事件已分別於93年6月16日、96年5月1日進 行分配,距原告提起本件訴訟業已逾15年,故該請求權已罹 於時效而不得請求返還。  ㈣並聲明:⒈原告之訴駁回。⒉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三、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請求權,因15年間不行使而消滅。但法律所定期間較短 者,依其規定。」、「消滅時效自請求權可行使時起算。」 民法第125條、第128條前段分別定有明文。民法就不當得利 請求權並未定有消滅時效期間,故該請求權依前揭規定,因 15年間不行使而消滅。又民法第128條所謂請求權可行使時 ,係指行使請求權在法律上無障礙時而言,請求權人因疾病 或其他事實上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者,時效之進行不因此 而受影響。權利人主觀上不知已可行使權利,為事實上之障 礙,非屬法律障礙,是以民法第179條規定之不當得利返還 請求權,權利人於該請求權發生時即得請求返還不當得利, 其時效應自請求權可行使時起算(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 1335號民事判決參照)。  ㈡經查,被告在甲執行事件中依A分配表受償之日期為93年6月1 6日,復在乙執行事件中依B分配表受償之日期為96年5月1日 之事實,有卷附之本院93年4月10日民事執行處通知暨所附 之A分配表、90年度執字第4320號債權憑證暨所附之B分配表 在卷可佐(本院卷183至188頁、197至205頁)。本件原告主 張被告依A分配表、B分配表所受償之金額屬於超收,所受償 之金額無法律上原因,則依原告所述,其自被告依A、B分配 表受償之日起,即得請求返還不當得利,然被告取得分配金 額之日期既分別為93年6月16日、96年5月1日,距原告於113 年8月26日(見本院7頁之收文戳章)提起本件訴訟,已超過 15年,故不論原告所為之實體主張是否有理由,依前揭規定 ,已罹於時效,則被告為時效抗辯並拒絕給付,即屬有據。  ㈢況且,原告固一再爭執A、B分配表中所載之160萬元本金早已 清償,以及3筆債務之利息過高等語,惟被告前於90年間, 以原告尚欠被告本金160萬元、275萬元、500萬元為由,對 原告提起給付借款訴訟,經本院於90年4月16日以90年度重 訴字第36號判決被告勝訴並確定在案,被告即依該確定判決 為執行名義,進行甲執行事件程序,進而依A分配表所載之 金額受償各節,有90年度重訴字第36號判決暨確定證明書、 90年度執字第4320號債權憑證為證(本院卷189至205頁), 故被告依A分配表所載之金額受償,自有法律上原因。再依9 0年度執字第4320號債權憑證(含乙分配表)之記載,被告 係因在甲執行事件後,尚有本金488萬2,062元暨利息、違約 金未受償,遂於94年再進行乙執行事件程序,進而依B分配 表所載之金額受償,則被告依前揭債權憑證聲請強制執行並 據此受償,自亦具有法律上原因。從而,原告起訴主張被告 依A、B分配表所分配之金額,已超收本金、利息共計259萬2 ,666元,並請求被告至少應給付原告200萬元等語,自無理 由。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200 萬元,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主張、陳述及所提證據暨攻 擊防禦方法,經本院審酌後,認與本件判決結果無影響,爰 不一一贅述,附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民事第一庭法 官 張佐榕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張宇安

2025-03-17

CYDV-113-訴-574-20250317-1

重抗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

聲明異議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重抗字第43號 抗 告 人 重億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兼法定代理 人 盧再傳(兼吳盧金山、吳海蘭之繼承人) 抗 告 人 蔡秀珍即蔡函蓁 相 對 人 彰化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凌忠嫄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間債務執行事件,聲明異議,對於中華民 國113年8月30日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所為裁定(113年度執事聲字 第15號),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異議及抗告意旨略以:債權讓與是債權人同意,隨時可以轉 讓給第三方,且對債務人盡到告知義務後,第三方就成為債 務人之新債主。第三人凌忠嫄、陳慧珊未經合法債權讓與, 亦未經合法委任,其等強制執行行為,有犯侵占抗告人財產 之犯罪,且相對人據以請求本件強制執行事件【即臺灣嘉義 地方法院(下稱嘉義地院)113年度司執字第34091號,下稱 系爭執行事件】之債權,已有超收利息新臺幣(下同)200 萬元,凌忠嫄、陳慧珊竊獲原債權人彰化商業銀行股份有限 公司東嘉義分行(下稱彰銀東嘉義分行)資料企圖獲不法所 得,抗告人已對其等執行犯罪徵收利息重利等刑事犯行提起 刑事告訴,亦對彰銀東嘉義分行提起民事訴訟請求超收利息 200萬元之返還,抗告人並對系爭執行事件之執行命令聲明 異議,原法院司法事務官於民國113年7月22以113年度司執 字第34091號裁定(下稱原處分)駁回抗告人之異議,經聲 明異議,嘉義地院復以113年度執事聲字第15號裁定(下稱 原裁定)駁回聲明異議,於法未洽,求予廢棄等語。  二、按強制執行應依執行名義為之,為強制執行法第4條第1項所 明定。執行法院經形式審查結果,認執行名義為合法有效, 即應依該執行名義所載內容及聲請執行之範圍為強制執行。 如當事人就執行名義所載實體權利存否有爭執時,應另行提 起訴訟以為救濟,尚非執行法院所得審究(最高法院109年 度台抗字第1484號裁判意旨參照)。次按執行法院專司民事 強制執行事務,對於私權之爭執,並無審認之權限。故私權 之爭執,要非執行法院所得審究,應由其另依訴訟救濟,自 非依強制執行法第12條聲明異議所能解決(最高法院109年 度台抗字第1540號裁判意旨可參)。  三、經查:  ㈠相對人持嘉義地院90年度執字第4320號債權憑證(下稱系爭執 行名義),對債務人盧富美於繼承盧春雄(繼承自吳盧金山 )之遺產範圍內、債務人吳再生於繼承吳盧金山、吳海蘭之 遺產範圍內與債務人即抗告人重億興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重億公司)、盧再傳(兼吳盧金山、吳海蘭之繼承人)、蔡 秀珍即蔡函蓁為強制執行,聲請執行吳海蘭、盧再傳、吳再 生、盧富美之不動產、重億公司於保證責任嘉義市第三信用 合作社之股金、股利、存款等債權、及蔡秀珍即蔡函蓁對第 三人嘉義樂客商務旅館股份有限公司之薪資債權與郵局存款 ,經嘉義地院以系爭執行事件受理後核發扣押命令等情,有 民事強制執行聲請狀、系爭執行名義、執行命令等件附於執 行卷可稽,並經本院核閱系爭執行事件卷宗無訛,是上開事 實應堪認定。  ㈡次查,相對人提出之系爭執行名義所示之原始執行名義為嘉 義地院90年度重訴字第36號民事判決及確定證明書,有系爭 執行名義附於系爭執行事件卷宗可佐,是以,相對人依系爭 執行名義向嘉義地院為系爭強制執行之聲請,自屬有據,則 執行法院依形式審查結果,認系爭執行名義為合法有效,並 依上述執行名義所載內容為強制執行,於法並無違誤。抗告 人雖稱凌忠嫄、陳慧珊未經合法債權讓與,亦未經合法委任 ,其等強制執行行為,有犯侵占抗告人財產之犯罪云云,惟 查聲請系爭強制執行之債權人即相對人係「彰化商業銀行股 份有限公司(下稱彰化銀行)」,凌忠嫄僅係彰化銀行之法 定代理人,陳慧珊則係彰化銀行之送達代收人,此有本件民 事強制執行聲請狀附於系爭執行事件卷內可憑,凌忠嫄及陳 慧珊個人均非系爭執行事件之債權人,抗告人此部分所指, 顯有誤會,難以憑採。至抗告人另雖主張相對人已超收利息 200萬元云云,惟此部分爭執乃屬實體上之爭執,依前開說 明,應由抗告人另行提起民事訴訟,以資解決,並非強制執 行法第12條第1項之聲明異議程序所能處理,是抗告人此部 分主張,亦屬無據。 四、從而,原處分駁回抗告人之聲明異議,原裁定並予維持,核 無違誤。抗告意旨仍執陳詞,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棄, 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6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黃瑪玲                    法 官 郭貞秀                                         法 官 黃聖涵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除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外,不得再抗告。如提再抗 告,應於收受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再抗告狀(須附繕本), 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一千元。 提起再抗告應委任律師或具有律師資格之人之委任狀;委任有律 師資格者,另應附具律師資格證書及釋明委任人與受任人有民事 訴訟法第466條之1第1項但書或第2項所定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6  日                    書記官 徐振玉 【附註】 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2項準用同法第466條之1第1、2項規定 : ⑴對於第二審判決上訴,上訴人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但上 訴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具有律師資格者,不在此限。 ⑵上訴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或上訴人 為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時,其所屬專任人員具有律師資格並 經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第三審訴訟代理人。 民事訴訟法第466條之2第1項: 上訴人無資力委任訴訟代理人者,得依訴訟救助之規定,聲請第三審法院為之選任律師為其訴訟代理人。

2024-11-26

TNHV-113-重抗-43-20241126-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