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洪詠祥

共找到 3 筆結果(第 1-3 筆)

司促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209號 債 權 人 馨琳揚企管顧問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唐明良 債 務 人 洪詠祥即洪嘉紘即張嘉紘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給付新臺幣(下同)36,315元,及自民國 110年12月1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並賠 償督促程序費用500元。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如附件(即聲請狀)所載。 三、債務人對於本命令,得於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異議,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 院核發之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司法事務官 陳崇漢 附註: 一、本事件確定後,本院依職權以平信自動發給確定證明書;聲 請人於收受本支付命令40日後,如尚未收到確定證明書者, 得自行具狀聲請核發確定證明書,確定與否,本院當另行函 覆。 二、債權人收到支付命令後,請即時核對內容,如有錯誤應速依 法聲請更正或補充裁定。 三、嗣後遞狀及其信封請註明案號及股別。

2025-01-15

ULDV-114-司促-209-20250115-1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妨害秩序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610號 公 訴 人 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李星輝 蔡志強 洪詠祥 陳怡廷 上列被告等因妨害秩序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 第7083號),於本院準備程序中,被告等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 述,經本院合議庭裁定由受命法官獨任進行簡式審判程序,判決 如下:   主  文 李星輝犯意圖供行使之用而攜帶兇器在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聚集三 人以上首謀及下手實施強暴罪,處有期徒刑柒月。緩刑貳年。扣 案之球棒參支及鐵棒壹支均沒收。 蔡志強犯意圖供行使之用而攜帶兇器在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聚集三 人以上下手實施強暴罪,處有期徒刑陸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 幣壹仟元折算壹日。緩刑貳年。 洪詠祥犯意圖供行使之用而攜帶兇器在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聚集三 人以上下手實施強暴罪,處有期徒刑陸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 幣壹仟元折算壹日。緩刑貳年。 陳怡廷犯意圖供行使之用而攜帶兇器在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聚集三 人以上下手實施強暴罪,處有期徒刑陸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 幣壹仟元折算壹日。緩刑貳年。   犯罪事實 李星輝因其友人與廖振和發生糾紛,為替友人出氣,遂於民國11 3年5月5日21時23分許,邀集蔡志強、洪詠祥及陳怡廷一同至廖 振和所經營、位於雲林縣○○鄉○○村○○路00○0號之「友昇商店」, 由李星輝攜帶客觀上具有危險性而可供作兇器使用之球棒3支及 鐵棍1支,並駕駛車牌號碼0000-00號(起訴書誤載為9272-K5號 ,應予更正)自用小客車搭載洪詠祥及陳怡廷,另由蔡志強駕駛 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一同抵達上址,李星輝、蔡志強 、洪詠祥及陳怡廷均明知「友昇商店」當時為營業中之雜貨店, 且店內、外均有顧客及民眾,屬公眾得出入之場所,其等如在該 處聚集三人以上實施強暴,將引發大眾恐懼不安,李星輝竟仍基 於意圖供行使之用而攜帶兇器在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聚集三人以上 首謀及下手實施強暴之犯意,與蔡志強、洪詠祥、陳怡廷共同基 於意圖供行使之用而攜帶兇器在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聚集三人以上 下手實施強暴之犯意聯絡,分持上開球棒及鐵棍將該店之冰箱玻 璃、電視、木質櫥窗、玻璃櫥櫃及酒類商品等物砸毀,以此方式 共同下手實施強暴行為(李星輝、蔡志強、洪詠祥、陳怡廷所涉 毀損罪嫌部分,業經廖振和撤回告訴,由檢察官誤為不起訴處分 ),致波及周邊不特定、多數、隨機之人,以此外溢作用產生危 害於公眾安寧及社會安全。   理  由 一、程序部分  ㈠本案被告李星輝、蔡志強、洪詠祥、陳怡廷所犯非死刑、無 期徒刑、最輕本刑為3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亦非高等法院 管轄第一審案件,於準備程序進行中,被告4人就上揭被訴 事實為有罪之陳述,經受命法官告知簡式審判程序之旨,並 聽取其等與檢察官之意見後,本院合議庭依刑事訴訟法第27 3條之1第1項規定,裁定由受命法官獨任進行簡式審判程序 。是本案之證據調查,依同法第273條之2規定,不受同法第 159條第1項、第161條之2、第161條之3、第163條之1及第16 4條至第170條規定之限制,合先敘明。   ㈡被告4人所涉毀損罪部分,因告訴人廖振和撤回告訴,經檢察 官另為不起訴處分,然此部分應與起訴之妨害秩序部分有想 像競合之裁判上一罪關係,原應不另為不起訴處分,檢察官 誤為不起訴處分,然僅屬處分格式正確與否之問題,不影響 本案起訴效力,毀損部分亦非起訴、審理範圍,一併說明。     二、證據名稱:  ㈠被告李星輝於警詢、偵訊、本院準備程序及審理時之自白( 偵卷第35至40頁;本院卷第49至57頁、第61至68頁)  ㈡被告蔡志強於警詢、偵訊、本院準備程序及審理時之自白( 偵卷第35至40頁;本院卷第49至57頁、第61至68頁)  ㈢被告洪詠祥於警詢、偵訊、本院準備程序及審理時之自白( 偵卷第35至40頁;本院卷第49至57頁、第61至68頁)  ㈣被告陳怡廷於警詢、偵訊、本院準備程序及審理時之自白( 偵卷第35至40頁;本院卷第49至57頁、第61至68頁)  ㈤證人即告訴人於警詢及偵訊時之指訴(偵卷第35至40頁)  ㈥雲林縣警察局西螺分局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扣押物 品收據4份(警卷第75至83頁、第85至91頁、第93至99頁、 第101至109頁)  ㈦現場暨扣案物照片14張(警卷第55至63頁、第71至73頁)  ㈧路口暨現場監視器錄影畫面擷圖6張(警卷第65至69頁)  ㈨車牌號碼0000-00、BWU-8957號自用小客車車輛詳細資料報表 2份(警卷第115頁、第117頁)  ㈩雲林縣警察局西螺分局指認犯罪嫌疑人紀錄表1份(警卷第49 至53頁)  扣案之球棒3支、鐵棒1支  三、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李星輝所為,係犯刑法第150條第2項第1款、第1項後 段之意圖供行使之用而攜帶兇器在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聚集三 人以上首謀及下手實施強暴罪;被告蔡志強、洪詠祥、陳怡 廷所為,均係犯刑法第150條第2項第1款、第1項後段之意圖 供行使之用而攜帶兇器在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聚集三人以上下 手實施強暴罪。  ㈡按刑法第150條第1項所稱之「聚眾施強暴脅迫罪」,為典型 之聚眾犯,係指在不特定多數人得以進出之公共場所或公眾 得出入之場所等特定區域,聚合三人以上,對於特定或不特 定之人或物施以強暴脅迫,並依個人參與犯罪態樣之不同, 分為首謀、下手實施或在場助勢之人,而異其刑罰,各參與 不同程度犯罪行為者之間,不能適用刑法總則共犯之規定外 ,其餘均應引用刑法第28條共同正犯之規定(最高法院111 年度台上字第3231號、109年度台上字第2708號判決意旨參 照)。次按刑法條文有「結夥三人以上」者,其主文之記載 並無加列「共同」之必要(最高法院79年度台上第4231號判 決意旨參照)。準此,被告4人就「下手實施」強暴犯行, 彼此間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應論以共同正犯,且因此部 分條文以「聚集三人以上」為構成要件,爰不在主文加列「 共同」之二字,附此敘明。  ㈢本案不依刑法第150條第2項第1款予以加重之說明:   按犯刑法第150條第1項之罪,而有意圖供行使之用而攜帶兇 器犯之情形者,得加重其刑至2分之1,刑法第150條第2項第 1款定有明文。上開得加重條件,屬於相對加重條件,並非 絕對應加重條件,法院自應依個案具體情狀,考量當時客觀 環境、犯罪情節及危險影響程度、被告涉案程度等事項,綜 合權衡考量是否有加重其刑之必要性。本院審酌全案緣起係 因被告李星輝為替友人出氣進而發生本案,應屬偶發事件, 本案糾紛過程中雖聚集逾3人,其等分持球棒及鐵棒砸店而 毀損店內物品,手段固為暴力,使公眾或不特定之他人產生 危害、恐懼不安之感受,然並未波及告訴人之人身或其他民 眾之人身、財物,致危險程度難以控制之情形,所為侵害社 會秩序安全之危害程度並無顯著擴大、提升現象,因認未加 重前之法定刑應足以評價其等所為各該犯行,尚無依刑法第 150條第2項規定加重其刑之必要,而不加重其刑。  ㈣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4人與告訴人素不相識, 僅因替友人出氣竟為本案犯行,使告訴人無端受害,蒙受非 輕之財產損失,妨害公共秩序與社會安寧,犯罪動機並非良 善、犯罪手段亦非平和,所為甚有不該,應予嚴正非難;惟 念及被告4人均坦承犯行,犯後態度良好,且被告4人已與告 訴人調解成立並為相關賠償,告訴人亦對被告4人撤回告訴 (毀損部分),有雲林縣二崙鄉調解委員會調解筆錄(警卷 第111頁)、偵訊筆錄(偵卷第35至37頁)各1份在卷足佐, 足認被告4人已知悔改及彌補告訴人所受損害;兼衡被告4人 犯罪動機、目的、手段,暨其等自陳其教育程度、職業、月 收入、婚姻、家庭狀況(因涉及被告4人個人隱私,均不予 揭露,詳參本院卷第66至67頁)等一切情狀,分別量處如主 文所示之刑,並就被告蔡志強、洪詠祥、陳怡廷部分諭知易 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㈤被告4人前均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此有 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參,其等因一時失慮, 致罹刑章,惟犯後均坦承犯行,且已與告訴人調解成立並為 賠償,顯知所悔悟,其等經此偵審程序及科刑之教訓當知所 警惕,應無再犯之虞,本院因認對被告4人所宣告之刑以暫 不執行為適當,爰均依刑法第74條第1項第1款規定,併予宣 告緩刑2年,以勵自新。 四、沒收   按供犯罪所用、犯罪預備之物或犯罪所生之物,屬於犯罪行 為人者,得沒收之,刑法第38條第2項前段定有明文。經查 ,扣案之球棒3支及鐵棒1支均為被告李星輝所有,且供本案 犯行使用等情,業據被告李星輝供述明確(本院卷第53頁) ,爰均依刑法第38條第2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 段、第310條之2,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李鵬程、黃宗菁提起公訴,檢察官林豐正到庭執行 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刑事第二庭 法 官 趙俊維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黃嫀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150條 在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聚集三人以上,施強暴脅迫者, 在場助勢之人,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0萬元以下罰金; 首謀及下手實施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項之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一、意圖供行使之用而攜帶兇器或其他危險物品犯之。 二、因而致生公眾或交通往來之危險。

2025-01-10

ULDM-113-訴-610-20250110-1

苗簡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代位請求分割遺產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苗簡字第644號 原 告 聯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鴻聯 訴訟代理人 陳明輝 陳冠中 被 告 謝金盛 謝金宗 謝松明 洪振修 洪詠祥 洪郁珊 被代位人 謝金井 上列當事人間代位請求分割遺產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0月24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就附表一所示被繼承人謝水龜之遺產,按附表三所示之應繼 分比例分割為分別共有。 訴訟費用由被告按附表三所示之應繼分比例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被告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查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 列各款情事,應准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原告主張:原告係被代位人謝金井之債權人,謝金井欠原告 新臺幣(下同)72,052元及利息尚未清償,其被繼承人謝水 龜於民國53年3月13日過世後,遺有附表一之遺產,於分割 前屬附表三所示全體繼承人公同共有(登記如附表二所示) ,而謝金井本得行使遺產分割請求權取得財產,清償前開債 務,惟其卻怠於行使,顯有礙原告對其所繼承之遺產聲請強 制執行。原告為保全債權,爰依民法第242條、第1164條等 規定,代位謝金井提起分割遺產之訴等語。並聲明:如主文 所示。 參、被告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 述。 肆、本院之判斷: 一、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臺灣苗栗地方法院110司執字 第28707號債權憑證、遺產稅逾核課期間案件證明書、土地 登記第一類謄本、繼承系統表、戶籍謄本、本院函(苗院雅 家字第06698號)、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家事法庭函(彰院毓 司家康字第1110329002號)、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家事法庭函 (中院平家良字第1110039594)、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公告( 新北院輝家試107年度司繼字第1371號)、地籍異動索引等 為證,經核與原告之主張相符,且被告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 到場,復未提出書狀爭執,堪認原告之主張為真實。 二、債務人怠於行使其權利時,債權人因保全債權,得以自己之 名義,行使其權利,但專屬於債務人本身者,不在此限,民 法第242條定有明文。此項代位權行使之範圍,就同法第243 條但書規定旨趣推之,並不以保存行為為限,凡以權利之保 存或實行為目的之一切審判上或審判外之行為,諸如假扣押 、假處分、聲請強制執行、實行擔保權、催告、提起訴訟等 ,債權人皆得代位行使;又若執行法院已就系爭房地之公同 共有權利為查封,如債務人有怠於辦理遺產分割之情形,尚 非不得由債權人代位提起分割遺產訴訟。本件原告為謝金井 之債權人,且有如上開債權憑證所示債權尚未受償,謝金井 自得隨時請求分割遺產,惟其怠於行使分割遺產、終止公同 共有關係之權利,致原告之債權未能受償,原告為保全債權 ,代位謝金井請求分割系爭遺產,即屬有據。 三、再按繼承人有數人時,在分割遺產前,各繼承人對於遺產全 部為公同共有、繼承人得隨時請求分割遺產。但法律另有規 定或契約另有訂定者,不在此限。民法第1151條、第1164條 分別定有明文。次按繼承人如欲終止其間之公同共有關係, 惟有以分割遺產之方式為之,而將遺產之公同共有關係終止 改為分別共有關係,性質上屬分割遺產方法之一(最高法院 82年度台上字第748號判決意旨)。被告則為被繼承人謝水 龜於53年3月13日過世後之繼承人(詳如附表四所示)。原 告主張之分割方法,係由謝金井與被告就附表一所示之遺產 及依附表三所示之應繼分比例分割為分別共有,原告僅得就 謝金井分得部分為強制執行,而其餘被告對於各自分得部分 ,則可自由處分、設定負擔,自屬公平方案。故本院審酌系 爭遺產之性質、經濟效用及全體共有人利益,認系爭遺產由 謝金井與被告按附表三所示之應繼分比例分割為分別共有, 應屬適當。 四、訴訟費用之負擔:民事訴訟法第80條之1 、第85條第1 項。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7   日          苗栗簡易庭 法 官 張珈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上訴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7   日                書記官 林岢禛 附表一: 編號 土地 標示部 1 苗栗縣○○鎮○○段000地號土地 (一)面積:205.34㎡ (二)使用分區:空白 (三)使用地類別:空白 (四)112年1月公告土地現值:17,000元/㎡ (五)地上建物建號:空白    全體繼承人公同共有3分之1    2 苗栗縣○○鎮○○段000地號土地 (一)面積:23.77㎡ (二)使用分區:空白 (三)使用地類別:空白 (四)112年1月公告土地現值:17,000元/㎡ (五)地上建物建號:空白  全體繼承人公同共有3分之1   附表二: 編號 土地謄本登記之共有人 權利範圍 1 訴外人謝清 3分之1 2 訴外人謝本松 9分之1 3 訴外人謝國村 18分之1 4 訴外人謝銅吉 18分之1 5 訴外人謝陳叩 9分之1 6 謝水龜三男謝金井 繼承人就被繼承人謝水龜之遺產辦理繼承登記為「公同共有3分之1」 7 謝水龜四男謝金盛 8 謝水龜五男謝金宗 9 謝水龜次男謝允代位繼承人謝松明 10 謝水龜次男謝允之長女之再代位繼承人洪振修 11 謝水龜次男謝允之長女之再代位繼承人洪詠祥 12 謝水龜次男謝允之長女之再代位繼承人洪郁珊 附表三:各繼承人就被繼承人謝水龜之遺產之應繼分比例 編號 繼承人 應繼分比例 1 謝金井 4分之1 2 謝金盛 4分之1 3 謝金宗 4分之1 4 謝松明 8分之1 5 洪振修 24分之1 6 洪詠祥 24分之1 7 洪郁珊 24分之1 附表四:被繼承人謝水龜之繼承系統表 被繼承人 第一代繼承人 第二代繼承人 第三代繼承人 被繼承人 謝水龜 (民國0年0月00日 生) (民國53年3月13日 歿)—————— 配偶 謝萬 (民國0年0月00日 生) (民國99年10月22日 歿) 長男 謝耀 (民國00年0月0日生) (民國55年5月22日歿,無子嗣)     次男 謝允 (民國00年0月00日生) (民國93年8月28日歿) —————— 配偶 陳素香 歿 長男 謝松鴻 (民國00年0月00日生) (民國107年4月23日歿) —————— 配偶 蔣麗鳳 歿 長男 謝錦璋 (民國00年0月00日 生) 107司繼1371號拋棄繼承 次男 謝松明 (繼承) (民國00年00月00日生)   長女 謝慧華 (民國00年0月00日 生) (民國103年2月1日 歿) —————— 配偶 洪俊榮 離婚 長男 洪振修 (繼承) (民國00年00月00日 生) 次男 洪詠祥 (繼承) (民國00年00月00日 生) 長女 洪郁珊 (繼承) (民國00年0月00日 生) 三男 謝金井 (繼承) (民國00年0月00日生)     四男 謝金盛 (繼承) (民國00年 0月00日生)     五男 謝金宗 (繼承) (民國00年 0月00日生)     六男 謝金福 (民國00年0月0日 生) 出養

2024-11-07

MLDV-113-苗簡-644-2024110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