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簽名認定

共找到 2 筆結果(第 1-2 筆)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轉讓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1年度訴字第1701號 原 告 三都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羅銘順 訴訟代理人 林殷世律師 複代理人 許珮寧律師 被 告 春日成建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亦裕 訴訟代理人 陳惠伶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轉讓金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0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20萬元,及自民國111年4月7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於原告以新臺幣40萬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假執行。但被 告以新臺幣120萬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為坐落臺中市○○區○○段00地號土地上之銷售 中心(下稱系爭銷售中心)事實上處分權人,並以其經理李 冠興為代理人,於民國111年3月16日與原告簽立系爭銷售中 心轉讓契約書(下稱系爭契約),約定原告給付被告新臺幣 (下同)120萬元,被告移轉系爭銷售中心予原告,惟系爭 銷售中心座落農地,遭檢舉不得作為房屋出售之銷售中心, 李冠興乃於同年4月1日至系爭銷售中心商談,當下即與原告 合意解除系爭契約。於同年月6日點交時,原告代表邱培壯 於系爭契約上書寫「本約定於111年4月6日,經双方協議解 除接待中心轉讓契約,出讓人退還頂讓金新臺幣壹佰貳拾萬 元正,並同時點交接待中心」等文(下稱系爭文字),經被 告代表李冠興於下方簽名,再次確認解除契約之真意,被告 自應返還上開120萬元,並加給自受領時起之法定遲延利息 。為此,原告爰依民法第259條第1、2款之規定提起本件訴 訟等語。並聲明:㈠被告應返還原告120萬元,及自民國111 年4月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㈡原告願供擔保請准予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方面:兩造有於111年3月16日簽立系爭契約,原告對系 爭銷售中心座落於農地上為明知而購入系爭銷售中心,並進 行裝修。因嗣後遭他人檢舉,原告反悔欲解除系爭契約,被 告不同意。被告經理李冠興於同年4月6日至系爭銷售中心收 取租金發票時,遭原告代表要求於系爭契約簽名才會將發票 返還,該簽名並非同意解除系爭契約,李冠興當下有表示並 未經公司授權,簽名僅是收回發票之意思。被告未授權李冠 興解除系爭契約,也不承認其效力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如受不利判決,被告願 供擔保,請准宣告免予假執行。 三、本院之判斷:  ㈠被告原為系爭銷售中心事實上處分權人,由其經理李冠興出 面處理與原告間買賣系爭銷售中心,於111年3月16日經被告 內部簽核用印後,由李冠興攜帶被告用印完成之系爭契約與 原告簽立,約定原告給付被告120萬元,被告移轉系爭銷售 中心予原告,兩造此部分均已履約完成。原告買受系爭銷售 中心後不久,因系爭銷售中心座落農地遭檢舉,已不得作為 房屋出售之銷售中心使用。於同年4月6日,原告代表邱培壯 於系爭契約上書寫系爭文字,經李冠興於下方簽名等事實, 為兩造所不爭執(見本院卷一第239、241頁、本院卷二第90 、92頁),並有系爭契約及其上文字、李冠興名片、120萬 元之統一發票、原告員工邱培壯與李冠興之LINE對話紀錄在 卷足參(見本院卷一第19、23、25頁、第147至160頁),爰 堪認定。  ㈡就兩造是否有於111年4月1日合意解除系爭契約,並於同年月 6日再次確認真意:  ⒈按公司經理人有為公司為營業上所必要之一切行為之權限, 其為公司為營業上所必要之和解,除其內容法律上設有特別 限制外,並無經公司特別授權之必要,此為經理權與一般受 任人權限之不同處(最高法院67年台上字第2732號民事判決 參照)。  ⒉原告主張被告經理李冠興於同年4月1日至系爭銷售中心商談 ,當下即與原告合意解除系爭契約。於同年4月6日點交時, 李冠興於系爭文字下方簽名,再次確認解除契約之真意等語 。被告抗辯李冠興於系爭文字下簽名,係為收回發票之意思 ,有告知未經被告授權解除系爭契約。被告未授權李冠興解 除系爭契約,也不承認其效力等語。  ⒊查,李冠興為被告公司之經理對外本即有代理被告處理業務 之權限,兩造均為建設公司,銷售中心之產權本屬營業範圍 內所附屬必然會處理之業務內容。被告派由李冠興出面與原 告處理系爭銷售中心簽約及相關事宜之處理,認定已如前述 ,則其後,系爭契約發生爭議,被告仍派由李冠興出面談判 時,依上開說明,李冠興有為被告為營業上所必要之一切行 為之權限,其為被告為營業上所必要之和解,除其內容法律 上設有特別限制外,並無經被告特別授權之必要。  ⒋次查,系爭契約上先載明系爭文字後,李冠興於文字下方簽 名,認定如前,依一般常情,李冠興所知悉並接受者為系爭 文字之內容,如有異議,或為不簽,或另予備註,均無不可 ,然查無李冠興意思不自由或於簽名處另行備註之情形,則 原告上開主張應較合於證據呈現之情形。至被告抗辯李冠興 簽名僅是收回發票之意思,屬變態之事實,李冠興於簽名當 下有陳稱未經公司授權解除系爭契約,則為有利於被告之積 極事實,均應由被告舉證以實其說。對此,被告雖提出為13 萬9,801元之發票一紙及被告公司用印內部流程(見本院卷 一第87、133頁)為證。然李冠興當天收回一張13萬9,801元 發票(見本院卷一第87頁)不代表李冠興之簽名僅是收回此 一發票之意思,而可排除該證據所呈現李冠興有表達確認或 知悉系爭文字內容之意思。另被告公司用印有其內部流程( 見本院卷一第133頁)與李冠興於簽名當下有無明白表示未 經公司授權解除系爭契約,簽名不是同意解除系爭契約、點 交系爭銷售中心,實屬二事,難認被告已盡舉證之責,被告 上開所辯,尚不足採。惟代理人於代理權限內,以本人名義 所為之意思表示,直接對本人發生效力,民法第103條第1項 定有明文。查,李冠興於系爭文字下所簽署者為「李冠興」 並非被告「春日成建設有限公司」,係以代理人名義為意思 表示,非以被告本人名義所為意思表示,依上揭法文,此部 分只能認屬李冠興對系爭文字表達知悉並接受之真意,無從 認此即屬以被告名義所簽立之和解契約。  ⒌再查,證人邱培壯到庭證稱:伊原是原告合作代銷公司的業 務,業已離職2年,兩造間簽立系爭契約之交易過程,包括 收錢,商談均是李冠興負責處理,在111年3月16日系爭契約 簽約後約1週,因地主遭檢舉系爭銷售中心違法有通知被告 ,伊知悉後告知原告,並於同年4月1日找被告協調。當日有 廣告公司老闆廖文仁、原告法代的兒子、及被告方的李冠興 ,李冠興當下說都是同業,如果確定不能用,就把錢退給原 告。伊後續跟李冠興聯絡,李冠興有說120萬元正在請款, 嗣同年月6日於系爭銷售中心,本以為李冠興當日會帶錢來 ,但李冠興說還在請款,伊於系爭契約加上系爭文字,李冠 興看完就在下方簽名,伊有點交系爭銷售中心給李冠興,把 鑰匙留在現場,李冠興說OK,並簽名,原告於同日之後就沒 有繼續使用系爭銷售中心等語(見本院卷一第397至403頁) 。證人邱培壯上開證稱於111年4月1日協調時,被告係由其 經理李冠興出面處理,對原告解除系爭契約退還120萬元之 要求,當下同意如確定系爭契約系爭銷售中心不能用,就退 還120萬元,並於同年月6日在系爭契約上系爭文字下再次簽 名確認,核與系爭文字之內容大致相符,並與邱培壯與李冠 興間LINE對話紀錄上約於簽立系爭契約1週後之同年3月25日 起至同年4月11日期間即有密集通話紀錄之情形(見本院卷 一第155至157頁)亦屬相符。  ⒍參以證人廖文仁亦到庭證稱:系爭銷售中心不能作銷售中心 使用時,伊請邱培壯與被告公司主管李冠興連絡,李冠興於 協調當日說既然不能用,錢就不能跟原告收,並商談後續要 如何返還系爭銷售中心鑰匙、款項,有說要回去跑程序,嗣 後伊關心進度時,邱培壯有跟伊說已討論到怎麼開退款發票 等語(見本院卷一第405至408頁),明白證述兩造有於111 年4月1日協調,被告方由李冠興為代表,對於原告解約退款 之要求,當下李冠興有同意既然不能用,錢就不能跟原告收 ,核與證人邱培壯之證述,亦大致相符,足認證人邱培壯證 稱被告所派出面處理系爭契約爭議之經理李冠興,對於原告 解除系爭契約,退還120萬元款項之要求,於同年4月1日有 代表被告同意,如系爭銷售中心不能使用,被告願退還120 萬元契約款等節,合於事實,應屬可採。  ⒎被告就系爭契約之解約退款事宜既派由其經理李冠興處理, 而經理李冠興有為被告為營業上所必要之一切行為之權限, 就系爭契約之解約退款等和解事,並無經被告特別授權之必 要,說明已如上述,其內部對契約如何用印(見本院卷一第 133頁),僅是事後製作正式契約之流程,不影響兩造間業 已口頭諾成解約退款之合意,被告事後以李冠興未經特別授 權,否認李冠興與原告間之合意,依前揭說明,自不可採。  ⒏又系爭銷售中心因屬農地遭檢舉不得為房屋銷售中心使用, 認定已如前述,可認條件成就,基上,兩造業已於111年4月 1日合意解除系爭契約,並於同年月6日再次確認真意,應足 認定。  ㈢被告應退還原告120萬元,及自111年4月7日起至清償之日止 ,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⒈契約解除時,當事人雙方回復原狀之義務,除法律另有規定 或契約另有訂定外,由他方所受領之給付物,應返還之。受 領之給付為金錢者,應附加自受領時起之利息償還之;給付 有確定期限者,債務人自期限屆滿時起,負遲延責任;遲延 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 算之遲延利息;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 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百分之5,民法第259條第1、2款、第 229條第1項、第233條第1項、第203條分別定有明文。  ⒉兩造間之系爭銷售中心業已於111年4月1日合意解除系爭契約 ,認定已如上述,依上揭法文,被告自應退還契約款120萬 元及自受領時按週年利率為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原告既退 縮利息起算時點,請求自111年4月7日起算,並無不可。 五、綜上所述,原告請求被告給付120萬元及自111年4月7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 予准許。 六、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請求宣告假執行,與民事訴訟法第390 條第2項之規定並無不合,茲酌定相當擔保金額,予以准許 ;並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之規定,酌定被告得供全額擔保免 為假執行。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舉證,核與判 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述,附此敘明。 八、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78條、 第390條第2項、第392條第2項之規定,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民事第七庭   法 官 王詩銘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曾靖文

2025-03-19

TCDV-111-訴-1701-20250319-1

橋簡
橋頭簡易庭

給付票款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橋簡字第199號 原 告 林正雄 訴訟代理人 曾國華律師 被 告 冠牌鋼鋁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王進興 訴訟代理人 呂吉祥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票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0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085,000元,及分別就如附表所示得請 求金額欄自如附表利息起算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6%計算之 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31%,並應自本判決確定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加給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但被告以新臺幣2,085,000元為 原告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   原告執有被告簽發如附表所示之支票(下稱系爭支票),經 逐一提示均無法兌現,經一再催索被告均置之不理,爰依票 據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支付票款及利息等語,並聲明:被告 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6,732,500元,及自民事支付命 令聲請狀附表利息起算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6%計算之 利息。 二、被告則以:   系爭支票是為清償兩造間借款之本金及利息所簽發,但實際 上被告僅取得本金2,550,000元,其餘金額均係原告另外要 求之利息,且被告已有清償1,145,000元,亦應扣除等語資 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票據乃文義證券及無因證券,票據上之權利義務悉依票上 所載文義定之,與其基礎之原因關係各自獨立,票據上權利 之行使不以其原因關係存在為前提。執票人行使票據上權利 時,就其基礎之原因關係確係有效存在不負舉證責任。且若 票據債務人以自己與執票人間所存抗辯之事由對抗執票人, 依票據法第13條規定觀之雖非法所不許,仍應先由票據債務 人就該抗辯事由之基礎原因關係負舉證之責任。惟當票據基 礎之原因關係確立後,法院就此項原因關係進行實體審理時 ,當事人於該原因關係是否有效成立或已否消滅等事項有所 爭執,即應適用各該法律關係之舉證責任分配原則,而非猶 悉令票據債務人負舉證責任。本件原告主張被告曾簽發系爭 支票交付原告部分,為被告所不爭執,首堪認定。而兩造間 為系爭支票之直接前後手,亦為兩造所不爭執,依票據法第 13條規定,被告自得援引原因關係抗辯對抗原告,且兩造間 對於系爭支票之原因關係為兩造間之消費借貸關係亦均不爭 執,該原因關係既已確立,依上開說明,即應適用消費借貸 關係之舉證責任分配原則。  ㈡次按稱消費借貸者,於當事人間必本於借貸之意思合致,而 有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有權於他方之行為,始得當之 。倘當事人主張與他方有消費借貸關係存在者,自應就該借 貸意思互相表示合致及借款業已交付之事實,均負舉證之責 任。本件既應由原告就兩造間有消費借貸關係存在部分負舉 證責任,自應由原告就兩造間確有交付借款之事實舉證以實 其說。而就前開原告應舉證部分,如經本院審認兩造提出之 證據後,事實仍陷於真偽不明時,該舉證不足之不利益,亦 應由原告承擔,方符舉證責任分配之法則。   ㈢經查,原告就曾交付被告借款部分,提出被告法定代理人王 進興簽發之神盾五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神盾公司)支 票暨王進興與其女王巧玲簽名收受款項之影本、存入款項至 被告公司帳戶支票存款送款單存根聯影本等為證(見本院卷 第45至51頁),惟被告則抗辯其中諸多款項及支票均係為避 免先前簽發交付原告之支票跳票,故商請原告過票,並未實 際收受款項等語,並提出記載各支票過票經過之資金往來明 細(見本院卷第141頁)及神盾公司與被告公司簽發支票影 本、存款憑證、被告公司人員與原告之對話記錄、支票簿存 根等為證(見本院卷第237至327頁),且經證人即被告公司 前任會計陳素雲於本院審理中證稱:整個票據的演變過程都 如本院卷第139至141頁表格,相關開票的影本、原告提供的 存款單公司都有留存,票最後都是交給原告,現金付款的利 息也是交給原告,只是原告不簽收據等語(見本院卷第228 至229頁)。  ㈣經比對前開資金往來明細表、支票影本存款憑證、對話紀錄 等資料,各發票之時間與款項存入神盾公司與被告公司帳戶 之時間、金額均屬相符,顯見確有被告所辯過票之過程,而 原告亦自承該等支票原告都有收到,也都是由原告提示付款 等語(見本院卷第181頁),足徵該等過票過程,即係被告 為避免先前簽發之神盾公司或被告公司支票跳票,而商請原 告存入款項,再由被告公司或神盾公司簽發新支票交付原告 ,實質上原告存入之款項即藉由提示先前之支票而取回,再 難認原告有再交付被告新借款,是除被告自承係借款之支票 外,其餘支票既均為過票而簽發,自難作為認定原告曾交付 借款之證據。至於王進興及其女雖曾於原告提出之支票影本 上記載收受款項並簽名,惟其中王進興之女簽名之支票,經 比對亦係由原告存入款項過票之支票,並未由原告實際再行 交付借款,可知該等簽名之內容未必與事實相符,亦難逕以 該等簽名認定被告確有收受原告交付之借款。此外,原告即 未能提出其他事證證明原告確有交付其主張之借款,依前開 舉證責任分配之法則,自應認除被告自承確有收受之2,550, 000元借款外,原告並未交付其餘借款予被告,兩造間之借 款本金即應認僅有2,550,000元。  ㈤又就被告抗辯另有現金清償部分,除111年8月17日50,000元 、111年8月23日30,000元、111年8月24日50,000元、111年8 月25日35,000元、112年8月31日50,000元及111年9月5日50, 000元部分,業據被告提出與原告間之對話紀錄(見本院卷 第265頁、第273頁、第277頁、第281頁、第287頁、第299頁 )可佐外,其餘部分被告雖提出支票影本上記載之現金數額 ,但僅為被告單方之記載,尚無從認定是否確有交付原告, 故應認被告交付原告之現金僅為265,000元。又本件原告自 承兩造間並未約定利息(見本院卷第198頁),足徵被告清 償之款項應均係清償本金,是前開現金清償之數額,應亦係 供清償本金之用。另被告辯稱曾交付200,000元之支票予原 告且由原告自行存入兌現,原告則不爭執有收受該支票並由 原告提示,該等款項亦應屬被告向原告所為清償,而應自本 金中扣除。從而,本件被告既向原告借款2,550,000元,其 後已清償465,000元,借款本金應僅餘2,085,000元,且兩造 間就該借款復未約定利息,被告自得以該原因關係對抗原告 ,故應認原告得請求之票款僅為2,085,000元,且因依本件 被告簽發支票之過票歷程,僅有如附表編號1、5、7所示之 支票係擔保最初之2,100,000元借款,附表編號6則係擔保45 0,000元之借款,而兩造間復未約定先前之清償係就何部分 本金為清償,自應先抵償較早之借款,故附表編號1、5、7 所示之支票僅得請求1,635,000元,亦即得就附表編號1所示 之支票請求1,200,000元,編號5所示之支票請求435,000元 ,編號7所示之支票則不得請求,另附表編號6所示之支票則 僅得請求450,000元。  ㈥又按發票人應照支票文義擔保支票之支付;執票人向支票債 務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請求自為付款提示日起之利息,如無 約定利率者,依年利六釐計算,此於支票準用之,票據法第 126條、第133條、第144條分別定有明文。而本件原告就附 表編號1所示之支票得請求1,200,000元,編號5所示之支票 請求435,000元,另附表編號6所示之之票則僅得請求450,00 0元,故應得請求如附表退票日即利息起算日所示之法定利 息,其中附表編號6部分之退票日為111年11月21日,原告請 求自111年10月25日計算,應屬無據。 四、綜上所述,被告雖有簽發如附表所示之支票交付原告,惟兩 造間就該等支票之借款原因關係所餘本金僅為2,085,000元 ,被告自得以該原因關係對抗原告,故原告請求被告給付票 款,僅餘就附表編號1所示之支票請求1,200,000元,編號5 所示之支票請求435,000元,另附表編號6所示之之票則僅得 請求450,000元,及分別如附表編號1、5、6所示利息起算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6%計算之利息,逾此部分之請求, 則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訴訟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告部 分敗訴之判決,爰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之規定,依職 權宣告假執行,並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酌定相 當之數額為被告供擔保免為假執行之宣告。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橋頭簡易庭 法 官 蕭承信 附表:       編號 發票日 票面金額 退票日即利息起算日 票據號碼 得請求金額 1 111年9月30日 1,200,000元 111年9月30日 0000000 1,200,000元 2 111年10月1日 500,000元 111年10月3日 0000000 0元 3 111年10月4日 200,000元 111年10月4日 0000000 0元 4 111年10月4日 100,000元 111年11月21日 0000000 0元 5 111年10月4日 1,000,000元 111年10月4日 0000000 435,000元 6 111年10月25日 950,000元 111年11月21日 0000000 450,000元 7 111年10月26日 1,000,000元 111年11月21日 0000000 0元 8 111年10月27日 1,380,000元 111年11月21日 0000000 0元 9 111年10月28日 402,500元 111年11月21日 0000000 0元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葉玉芬

2025-03-14

CDEV-112-橋簡-199-20250314-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