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統一超商保東門市

共找到 3 筆結果(第 1-3 筆)

南簡
臺南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南簡字第1997號 原 告 劉慧玲 被 告 王欽龍 上列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經本院刑事庭裁定(113年度附 民字第1109號)移送前來,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4日言詞辯論終 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30萬元,及自民國113年7月5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二、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得預見金融機構帳戶係個人理財之重要工具 ,為個人財產及信用之表徵,倘將金融機構帳戶資料交予他 人使用,他人極有可能利用該帳戶資料遂行詐欺取財犯罪, 作為收受、提領犯罪不法所得使用,而掩飾、隱匿不法所得 之去向及所在,產生遮斷金流之效果,藉以逃避國家追訴、 處罰,竟仍基於縱所提供之帳戶被作為詐欺取財及洗錢犯罪 之用,亦不違背其本意之幫助詐欺取財及幫助洗錢之不確定 故意,於民國112年12月31日某時,在臺南市○○區○○路0段0 號之統一超商保東門市,將其所申設之臺灣中小企業銀行帳 號00000000000號帳戶、京城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號帳 戶、中華郵政帳號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系爭郵局帳戶 )之金融卡及密碼,寄送予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詐欺集團 成員即通訊軟體暱稱「陳方圓」或「張瑞鵬」之人(下稱詐 欺份子),再以通訊軟體告知密碼,復於113年1月9日某時 ,在上開地點、以上開方式,再將其所申設之元大商業銀行 帳號00000000000000號帳戶之金融卡及密碼,提供予詐欺份 子;以此方式幫助詐欺集團詐欺取財及掩飾、隱匿其等因詐 欺犯罪所得財物的去向。嗣詐欺集團成員取得上開帳戶後, 以假投資手法詐騙原告,原告陷於錯誤,因而依其指示於11 3年1月8日10時19分許匯款新臺幣(下同)30萬元至系爭郵 局帳戶,致原告受有30萬元之損害,爰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 ,提起本件訴訟,請求被告賠償上開金額等語。並聲明:被 告應給付原告30萬元,及自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繕本送達翌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則以:帳戶是被騙走的,我沒有拿到錢,刑事判決雖判 決我有罪,但我是無辜的;我也沒有經濟能力賠償等語,資 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㈠查被告於112年12月31日某時,將系爭郵局帳戶之金融卡及密 碼交付給詐欺集團成員,詐欺集團即共同意圖為自己不法之 所有,基於詐欺取財、洗錢之犯意聯絡,以假投資之手段詐 騙原告,致原告陷於錯誤,依指示於113年1月8日10時19分 許匯款30萬元至系爭郵局帳戶,旋遭人提領一空,嗣原告發 現被騙而報警並提出告訴,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偵查 終結後,以被告涉犯幫助一般洗錢罪及幫助詐欺取財罪嫌為 由,對被告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11414號,下稱系爭偵 查案件),本院以113年度金訴字第1123號判決被告幫助犯 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之一般洗錢罪(下稱系爭刑事案件) ,被告不服而提起上訴,於刑事第二審程序中改為認罪之答 辯,經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下稱臺南高分院)以113年 度金上訴字第1834號判決將原判決關於刑之部分撤銷,改判 被告有期徒刑4月,併科罰金30,000元,罰金如易服勞役, 以1,000元折算1日確定等情,經本院職權調取上開刑事案卷 核閱無誤,復有原告之轉帳紀錄、LINE對話紀錄截圖在卷可 佐(系爭偵查案件警卷第415頁、第424至439頁),被告雖 以前詞抗辯,然未爭執有交付包含系爭郵局帳戶在內之4個 金融帳戶資料給詐欺集團及原告遭詐騙受有30萬元損害之情 形,是此部分事實,首堪認定。  ㈡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數人 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不能知 其中孰為加害人者亦同;造意人及幫助人,視為共同行為人 ,民法第184條第1項、第185條分別定有明文。又民事上之 共同侵權行為,並不以共同侵權行為人在主觀上有犯意聯絡 為必要,如在客觀上數人之不法行為,均為其所生損害之共 同原因,即所謂行為關連共同,已足以成立共同侵權行為( 最高法院67年度台上字第1737號判決先例意旨參照)。而侵 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之行為人所必須具有「故意」或「過失 」,主觀意思要件中之「過失」,係以行為人是否已盡善良 管理人之注意義務為認定之標準,亦即行為人所負者,乃抽 象輕過失之責任(最高法院96年度台上字第35號判決意旨參 照)。 ㈢被告固辯稱帳戶是被騙走的等語,惟查被告於系爭刑事案件 審理程序中自陳:完全不認識「陳方圓」,沒有跟「陳方圓 」見過面,不知道「陳方圓」的真實年籍資料,我知道不清 楚對方的詳細資料就稱呼對方老婆是不正常的事,但「陳方 圓」說當我女朋友跟我交往,要寄給我20萬澳幣,叫我跟監 管會專員「陳瑞鵬」聯絡,「陳瑞鵬」叫我提供我的卡,我 就照「陳瑞鵬」的指示把帳戶的金融卡寄到超商門市,至於 為什麼要寄到超商門市,我什麼都不知道,就是傻傻照對方 的意思去做等語(系爭刑事案件金訴卷第77至79頁)。參諸 被告行為時已係30餘歲之成年人、教育程度為高職畢業,此 有其年籍資料在卷可憑,依其智識經驗,對於將帳戶帳號存 摺、提款卡、密碼及網路銀行帳號、密碼等重要個人金融資 料提供他人,任由他人使用之高度風險,理應有所認識,卻 於完全無法查證「陳方圓」、「陳瑞鵬」之真實姓名年籍、 身分資訊之情形下,即依指示將系爭郵局帳戶金融卡及密碼 提供與對方,率然使上開帳戶脫離自己之管理支配而由他人 任意使用,其所為顯然欠缺善良管理人之注意(即依交易上 一般觀念,認為有相當知識經驗及誠意之人應盡之注意), 堪認已有過失之情。況且,被告對於為何需要提供多達4個 帳戶資料給對方乙節,無法為合理之說明(系爭刑事案件金 訴卷第80至81頁),又依被告在系爭刑事案件中之辯解,「 張瑞鵬」既然為臺灣監督管理委員會外匯管理總局之專員, 顯然為政府官方單位,被告為何是將4個帳戶的資料金融卡 寄送至新北市樹林區超商門市取貨,取件人姓名亦非「張瑞 鵬」等情,有被告與詐騙集團成員聊天紀錄擷圖及統一超商 貨態查詢系統擷圖在卷可參(系爭偵查案件警卷第41、47頁 ),此與常情相違,被告自當有所懷疑。再者,近年來詐欺 集團大量利用人頭帳戶作為收取詐騙所得款項之工具,被害 者人數眾多,此早經報章雜誌等傳播媒體廣為披露,並經警 察機關、金融機構等宣導、警告多時,而詐欺集團取得人頭 帳戶之管道,除直接收購、租用外,亦多有利用刊登廣告徵 聘人員、為他人辦理貸款或匯款等名義為之,亦廣經媒體報 導、揭露,而為眾所周知之事。參酌被告與詐欺集團成員交 涉過程中之種種異常情狀,尤其對方係主動稱要匯款澳門幣 20萬元(約為新臺幣80萬元)給被告,甚為異常,不合通常 社會交友情形,且被告對於提供帳戶資料之用途等細節均未 明瞭,被告實不可能無所懷疑,益徵被告對於將系爭郵局帳 戶之金融卡及密碼等重要金融資訊,提供予詐欺集團,並任 其使用操作,可能會產生諸如帳戶遭凍結、或遭利用作為洗 錢等不法用途之風險,確實有所懷疑及認識,卻選擇對於上 開風險不予正視,而容任該風險實現,其未盡善良管理人之 注意義務,具有過失甚明。基此,揆諸前開說明,堪認被告 所為已構成侵權行為,自應對原告因此所受之損害,負賠償 之責。 ㈣綜上,原告主張被告將系爭郵局帳戶資料交付詐欺集團成員 使用之行為,違反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構成對原告之過 失侵權行為,依前開規定應與其他詐欺集團成員對原告所受 之30萬元損害負共同侵權行為責任,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㈤末按給付有確定期限者,債務人自期限屆滿時起,負遲延責 任。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民法第229條第1、2 項分別定有明文。又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 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但約定利率較高者 ,仍從其約定利率;而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 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百分之5,此亦為同法第233條 第1項及第203條所明定。查本件原告請求被告給付30萬元, 係以支付金錢為標的,且未定有給付之期限,則其依上開規 定併予請求自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即113年7 月5日(參113年度附民字第1109號卷第19頁之送達證書)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於法並無不 合,亦應准許。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30萬元 ,及自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7月5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 應予准許。 五、本件係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規定適用簡易訴訟程序所 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依 職權宣告假執行。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舉證,經本院 斟酌後,核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調查及論述,附 此敘明。 七、本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由本院刑事庭依刑事訴訟 法第504條第1項規定,裁定移送民事庭審理,依同條第2項 規定免繳納裁判費,且至本件言詞辯論終結時,亦無其他訴 訟費用之支出,故本件尚無應確定之訴訟費用額,併此敘明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羅蕙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記官 曾美滋

2025-03-17

TNEV-113-南簡-1997-20250317-1

南小
臺南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南小字第1822號 原 告 陳碧珠 被 告 王欽龍 上列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經本院刑事庭裁定(113年度附 民字第1183號)移送前來,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4日言詞辯論終 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0萬元,及自民國113年7月23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二、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得預見金融機構帳戶係個人理財之重要工具 ,為個人財產及信用之表徵,倘將金融機構帳戶資料交予他 人使用,他人極有可能利用該帳戶資料遂行詐欺取財犯罪, 作為收受、提領犯罪不法所得使用,而掩飾、隱匿不法所得 之去向及所在,產生遮斷金流之效果,藉以逃避國家追訴、 處罰,竟仍基於縱所提供之帳戶被作為詐欺取財及洗錢犯罪 之用,亦不違背其本意之幫助詐欺取財及幫助洗錢之不確定 故意,於民國112年12月31日某時,在臺南市○○區○○路0段0 號之統一超商保東門市,將其所申設之臺灣中小企業銀行帳 號00000000000號帳戶、京城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號帳 戶(下稱系爭京城銀行帳戶)、中華郵政帳號000000000000 號帳戶之金融卡及密碼,寄送予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詐欺 集團成員即通訊軟體暱稱「陳方圓」或「張瑞鵬」之人(下 稱詐欺份子),再以通訊軟體告知密碼,復於113年1月9日 某時,在上開地點、以上開方式,再將其所申設之元大商業 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號帳戶之金融卡及密碼,提供予詐 欺份子;以此方式幫助詐欺集團詐欺取財及掩飾、隱匿其等 因詐欺犯罪所得財物的去向。嗣詐欺集團成員取得上開帳戶 後,以假投資手法詐騙原告,原告陷於錯誤,因而依其指示 於113年1月17日9時46分許匯款新臺幣(下同)10萬元至系 爭京城銀行帳戶,致原告受有10萬元之損害,爰依侵權行為 法律關係,請求被告賠償上開金額等語。並聲明:被告應給 付原告10萬元,及自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則以:帳戶是被騙走的,我沒有拿到錢,刑事判決雖判 決我有罪,但我是無辜的;我也沒有經濟能力賠償等語,資 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㈠查被告於112年12月31日某時,將系爭京城銀行帳戶之金融卡 及密碼交付給詐欺集團成員,詐欺集團即共同意圖為自己不 法之所有,基於詐欺取財、洗錢之犯意聯絡,以假投資之手 段詐騙原告,致原告陷於錯誤,依指示於113年1月17日9時4 6分許匯款10萬元至系爭京城銀行帳戶,旋遭人提領一空, 嗣原告發現被騙而報警並提出告訴,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 察官偵查終結後,以被告涉犯幫助一般洗錢罪及幫助詐欺取 財罪嫌為由,對被告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11414號,下 稱系爭偵查案件),本院以113年度金訴字第1123號判決被 告幫助犯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之一般洗錢罪(下稱系爭刑 事案件),被告不服而提起上訴,於刑事第二審程序中改為 認罪之答辯,經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下稱臺南高分院) 以113年度金上訴字第1834號判決將原判決關於刑之部分撤 銷,改判被告有期徒刑4月,併科罰金30,000元,罰金如易 服勞役,以1,000元折算1日確定等情,經本院職權調取上開 刑事案卷核閱無誤,復有原告之轉帳紀錄、LINE對話紀錄截 圖在卷可佐(系爭偵查案件警卷第302頁、第304至306頁) ,被告雖以前詞抗辯,然未爭執有交付包含系爭京城銀行帳 戶在內之4個金融帳戶資料給詐欺集團及原告遭詐騙受有10 萬元損害之情形,是此部分事實,首堪認定。  ㈡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數人 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不能知 其中孰為加害人者亦同;造意人及幫助人,視為共同行為人 ,民法第184條第1項、第185條分別定有明文。又民事上之 共同侵權行為,並不以共同侵權行為人在主觀上有犯意聯絡 為必要,如在客觀上數人之不法行為,均為其所生損害之共 同原因,即所謂行為關連共同,已足以成立共同侵權行為( 最高法院67年度台上字第1737號判決先例意旨參照)。而侵 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之行為人所必須具有「故意」或「過失 」,主觀意思要件中之「過失」,係以行為人是否已盡善良 管理人之注意義務為認定之標準,亦即行為人所負者,乃抽 象輕過失之責任(最高法院96年度台上字第35號判決意旨參 照)。  ㈢被告固辯稱帳戶是被騙走的等語,惟查被告於系爭刑事案件 審理程序中自陳:完全不認識「陳方圓」,沒有跟「陳方圓 」見過面,不知道「陳方圓」的真實年籍資料,我知道不清 楚對方的詳細資料就稱呼對方老婆是不正常的事,但「陳方 圓」說當我女朋友跟我交往,要寄給我20萬澳幣,叫我跟監 管會專員「陳瑞鵬」聯絡,「陳瑞鵬」叫我提供我的卡,我 就照「陳瑞鵬」的指示把帳戶的金融卡寄到超商門市,至於 為什麼要寄到超商門市,我什麼都不知道,就是傻傻照對方 的意思去做等語(系爭刑事案件金訴卷第77至79頁)。參諸 被告行為時已係30餘歲之成年人、教育程度為高職畢業,此 有其年籍資料在卷可憑,依其智識經驗,對於將帳戶帳號存 摺、提款卡、密碼及網路銀行帳號、密碼等重要個人金融資 料提供他人,任由他人使用之高度風險,理應有所認識,卻 於完全無法查證「陳方圓」、「陳瑞鵬」之真實姓名年籍、 身分資訊之情形下,即依指示將系爭京城銀行帳戶金融卡及 密碼提供與對方,率然使上開帳戶脫離自己之管理支配而由 他人任意使用,其所為顯然欠缺善良管理人之注意(即依交 易上一般觀念,認為有相當知識經驗及誠意之人應盡之注意 ),堪認已有過失之情。況且,被告對於為何需要提供多達 4個帳戶資料給對方乙節,無法為合理之說明(系爭刑事案 件金訴卷第80至81頁),又依被告在系爭刑事案件中之辯解 ,「張瑞鵬」既然為臺灣監督管理委員會外匯管理總局之專 員,顯然為政府官方單位,被告為何是將4個帳戶的資料金 融卡寄送至新北市樹林區超商門市取貨,且取件人姓名亦非 「張瑞鵬」等情,有被告與詐騙集團成員聊天紀錄擷圖及統 一超商貨態查詢系統擷圖在卷可參(系爭偵查案件警卷第41 、47頁),此與常情相違,被告自當有所懷疑。再者,近年 來詐欺集團大量利用人頭帳戶作為收取詐騙所得款項之工具 ,被害者人數眾多,此早經報章雜誌等傳播媒體廣為披露, 並經警察機關、金融機構等宣導、警告多時,而詐欺集團取 得人頭帳戶之管道,除直接收購、租用外,亦多有利用刊登 廣告徵聘人員、為他人辦理貸款或匯款等名義為之,亦廣經 媒體報導、揭露,而為眾所周知之事。參酌被告與詐欺集團 成員交涉過程中之種種異常情狀,尤其對方係主動稱要匯款 澳門幣20萬元(約為新臺幣80萬元)給被告,甚為異常,不 合通常社會交友情形,且被告對於提供帳戶資料之用途等細 節均未明瞭,被告實不可能無所懷疑,益徵被告對於將系爭 京城銀行帳戶之金融卡及密碼等重要金融資訊,提供予詐欺 集團,並任其使用操作,可能會產生諸如帳戶遭凍結、或遭 利用作為洗錢等不法用途之風險,確實有所懷疑及認識,卻 選擇對於上開風險不予正視,而容任該風險實現,其未盡善 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具有過失甚明。基此,揆諸前開說明 ,堪認被告所為已構成侵權行為,自應對原告因此所受之損 害,負賠償之責。  ㈣綜上,原告主張被告將系爭京城銀行帳戶資料交付詐欺集團 成員使用之行為,違反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構成對原告 之過失侵權行為,依前開規定應與其他詐欺集團成員對原告 所受之10萬元損害負共同侵權行為責任,為有理由,應予准 許。 ㈤末按給付有確定期限者,債務人自期限屆滿時起,負遲延責 任。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民法第229條第1、2 項分別定有明文。又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 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但約定利率較高者 ,仍從其約定利率;而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 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百分之5,此亦為同法第233條 第1項及第203條所明定。查本件原告請求被告給付10萬元, 係以支付金錢為標的,且未定有給付之期限,則其依上開規 定併予請求自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7月 23日(參113年度附民字第1183號卷第23頁之送達證書)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於法並無不 合,亦應准許。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10萬元 ,及自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7月23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 應予准許。 五、本判決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8第1項規定適用小額訴訟 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0規定 ,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舉證,經本院 斟酌後,核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調查及論述,附 此敘明。 七、本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由本院刑事庭依刑事訴訟 法第504條第1項規定,裁定移送民事庭審理,依同條第2項 規定免繳納裁判費,且至本件言詞辯論終結時,亦無其他訴 訟費用之支出,故本件尚無應確定之訴訟費用額,併此敘明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羅蕙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判決之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之理由,不得為之。且上訴狀內應記載表明(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曾美滋

2025-03-17

TNEV-113-南小-1822-20250317-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簡字第480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古龍昌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9422 號、113年度偵字第25557號、113年度偵字第28937號、113年度 偵字第31056號、113年度偵字第32289號、113年度偵字第33119 號),被告自白犯罪,本院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刑,爰不經通常 訴訟程序(原案號:114年度易字第133號),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如下:   主 文 古龍昌犯如附表所示之罪,各處如附表所示之刑。 未扣案犯罪所得如附件附表「竊取財物欄」所示之物均沒收,於 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如附件 ),並補述:  ㈠附件犯罪事實第6至7行「徒手竊取如附表編號1至5『竊得財物 』欄內所示之財物得手或未竊得財物未得手後離開」,更正 為「徒手竊取如附表編號1至5『竊得財物』欄內所示之財物得 手」。附件證據清單編號1待證事實欄「徒手竊取如附表編 號1至5『竊得財物』欄內所示之財物得手或未竊得財物未得手 後離開之事實」,更正為「徒手竊取如附表編號1至5『竊得 財物』欄內所示之財物得手之事實」。附件證據清單編號4「 證人即告訴代理人盧庭萱」更正為「證人即告訴人盧庭萱」 。  ㈡附件附表編號1「113年1月10日6時33分」更正為「113年1月1 0日6時34分至36分」、「113年1月16日6時31分」更正為「1 13年1月16日6時32分至33分」、「113年1月17日6時45分」 更正為「113年1月17日6時47分至48分」、「113年2月8日6 時33分」更正為「113年2月8日6時35分」;附件附表編號2 「113年7月18日21時15分」更正為「113年7月18日21時16分 」。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古龍昌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被 告本案11次竊盜犯行,犯意有別,行為殊異,應予分論併罰 。  ㈡被告前因竊盜案件,經臺灣橋頭地方法院以112年度簡字第10 50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2月確定,於民國112年9月27日易科 罰金執行完畢,經檢察官提出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執行案 件資料表、臺灣橋頭地方法院112年度簡字第1050號刑事簡 易判決各1份為證,並有法院前案紀錄表1份在卷可稽,被告 於前開有期徒刑執行完畢後,5年內故意再犯本件有期徒刑 以上之各罪,均為累犯。本院審酌被告構成累犯之前案為竊 盜案件,本案又再犯相同罪名之各罪,顯見被告刑罰反應力 薄弱,自我控管之能力欠佳,主觀上惡性非輕,檢察官主張 被告構成累犯,請求本院依累犯規定加重被告之刑,應屬有 據,爰依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及司法院釋字第775號解釋意 旨,均加重其刑(依刑事判決精簡原則,於主文不記載累犯 )。  ㈢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不知以正途獲取生活所 需,恣意竊取他人之財物,未尊重他人財產權,所為實屬不 該。並考量被告犯後坦承犯行,針對附件附表編號4犯行, 已賠償店家新臺幣(下同)2,000元(警4卷第12頁),然迄 未與本案告訴人達成和解或賠償損害。參以被告前有多次竊 盜犯罪紀錄(構成累犯部分不重複評價),有法院前案紀錄 表1份在卷可參。兼衡被告各次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 竊取財物之價值,暨其於警詢、偵查中自陳之智識程度、生 活狀況等一切情狀,分別量處如附表所示之刑,並均諭知易 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資警惕。  ㈣按關於數罪併罰之案件,如能俟被告所犯數罪全部確定後, 於執行時,始由該案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所對應之檢察 署檢察官,聲請該法院裁定之,無庸於每一個案判決時定其 應執行刑,則依此所為之定刑,不但能保障被告(受刑人) 之聽審權,符合正當法律程序,更可提升刑罰之可預測性, 減少不必要之重複裁判,避免違反一事不再理原則情事之發 生(最高法院刑事大法庭110年度台抗大字第489號裁定意旨 參照)。經查,被告所犯本案上開各罪雖為數罪併罰之案件 ,然被告除本案外,另涉犯多件竊盜案件,有法院前案紀錄 表附卷可考,是被告本案之數罪,日後有與他案合併定應執 行刑之可能,參酌上開最高法院裁定意旨,待被告所犯數罪 全部確定後,由檢察官聲請裁定為宜,爰不於本案就被告所 犯上開各罪合併定應執行刑。 三、未扣案被告犯罪所得如附件附表「竊得財物」欄所示之物, 應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規定宣告沒收,並於 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2項、第450 條第1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起上 訴狀(須附繕本),上訴於本院管轄之第二審地方法院合議 庭。 六、本案經檢察官周映彤提起公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刑事第七庭 法 官 張郁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陳冠盈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表(民國)】 編號 犯罪事實 罪名、宣告刑 1 如附件附表編號1之113年1月10日犯行(含本院更正內容) 古龍昌犯竊盜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2 如附件附表編號1之113年1月16日犯行(含本院更正內容) 古龍昌犯竊盜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3 如附件附表編號1之113年1月17日犯行(含本院更正內容) 古龍昌犯竊盜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4 如附件附表編號1之113年1月24日犯行 古龍昌犯竊盜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5 如附件附表編號1之113年2月2日犯行 古龍昌犯竊盜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6 如附件附表編號1之113年2月8日犯行(含本院更正內容) 古龍昌犯竊盜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7 如附件附表編號2之犯行(含本院更正內容) 古龍昌犯竊盜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8 如附件附表編號3之犯行 古龍昌犯竊盜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9 如附件附表編號4之犯行 古龍昌犯竊盜罪,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10 如附件附表編號5之113年9月21日犯行 古龍昌犯竊盜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11 如附件附表編號5之113年6月30日犯行 古龍昌犯竊盜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附件】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字第9422號 113年度偵字第25557號 113年度偵字第28937號 113年度偵字第31056號 113年度偵字第32289號 113年度偵字第33119號   被   告 古龍昌 男 47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0○0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犯罪 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古龍昌前因竊盜案件,經臺灣橋頭地方法院以112年度簡字 第1050號刑事簡易判決處有期徒刑2月確定,於民國112年9 月27日易科罰金執行完畢。竟仍不知悔改,於如附表編號1 至5「時間」欄內所示之時間,在如附表編號1至5「地點」 欄內所示之地點,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 ,徒手竊取如附表編號1至5「竊得財物」欄內所示之財物得 手或未竊得財物未得手後離開。 二、案經邵龍輝訴由臺南市政府警察局歸仁分局、楊惟琇訴由臺 南市政府警察局第一分局、臺南市政府警察局永康分局、許 馨予訴由臺南市政府警察局第六分局、沈佩君訴由臺南市政 府警察局歸仁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古龍昌於警詢時及偵查中之自白 坦承被告有於如附表編號1至5「時間」欄內所示之時間,在如附表編號1至5「地點」欄內所示之地點,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徒手竊取如附表編號1至5「竊得財物」欄內所示之財物得手或未竊得財物未得手後離開之事實。 2 證人即告訴人邵龍輝於警詢時之指述、監視器畫面截圖共58張 證明犯罪事實欄一中,附表編號1之犯罪事實。 3 證人即告訴人楊惟琇於警詢時之指述、監視器畫面截圖共5張 證明犯罪事實欄一中,附表編號2之犯罪事實。 4 證人即告訴代理人盧庭萱於警詢時之指述、監視器畫面截圖共6張 證明犯罪事實欄一中,附表編號3之犯罪事實。 5 證人即告訴人許馨予於警詢時之指述、監視器畫面截圖共4張、現場照片共4張 證明犯罪事實欄一中,附表編號4之犯罪事實。 6 證人即告訴人沈佩君於警詢時之指述、監視器畫面截圖共19張 證明犯罪事實欄一中,附表編號5之犯罪事實。 二、核被告古龍昌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嫌。 被告所犯11次竊盜犯行,犯意各別,行為有異,請分論併罰之。 又被告曾有如犯罪事實欄所載之犯罪科刑及執行情形,有刑 案資料查註紀錄表、執行案件資料表、臺灣橋頭地方法院11 2年度簡字第1050號刑事簡易判決各1紙在卷可按,其於有期 徒刑執行完畢5年以內故意再犯本件有期徒刑以上之罪,該 當刑法第47條第1項之累犯。又被告本案所為,與前案之犯 罪類型、罪質、目的、手段及法益侵害結果均高度相似,又 再犯本案犯行,足認其法律遵循意識及對刑罰之感應力均薄 弱,本件加重其刑,並無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775號解釋意 旨所指可能使被告所受刑罰超過其應負擔罪責之虞,請依刑 法第47第1項規定,加重其刑。被告上開竊得財物,為其犯 罪所得,請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規定宣告沒收,如於全部 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則請依刑法第38條之1 第3項規定,追徵其價額。 三、至告訴意旨認被告於犯罪事實一附表編號1尚有竊得福樂超 能蛋白營養牛奶咖啡2瓶、酷爾斯啤酒、無糖豆漿、貝納頌 極品咖啡、純喫茶無糖綠茶、飲冰室茶集烏龍奶茶、泰山仙 草蜜各1瓶等情,經查,觀諸卷內所附之監視器畫面截圖, 雖攝得被告竊取財物之情形,然無法具體辨別竊得財物種類 及數量,故尚難僅憑告訴人之片面指訴,遽認不利於被告之 認定。惟此部分若成立犯罪,因與前揭提起公訴部分核屬同 一事實,應為起訴效力所及,爰不另為不起訴處分,附此敘 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檢 察 官 周 映 彤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書 記 官 黃 怡 寧 所犯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第1項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0 萬元以下罰金。 附表 編號 時間 地點 竊取財物 1 113年1月10日6時33分 臺南市○○區○○路0段0號統一超商保東門市 統一陽光黃金豆漿1瓶、統一陽光黃金糙米漿1瓶、統一蜜豆奶雞蛋、牛奶口味各1瓶 113年1月16日6時31分 統一蜜豆奶雞蛋、牛奶口味各1瓶、統一陽光黃金糙米漿1瓶 113年1月17日6時45分 統一陽光黃金豆漿1瓶、統一陽光黃金糙米漿1瓶、統一杏仁茶1瓶、統一蜜豆奶雞蛋、牛奶口味各1瓶、可可麥芽牛奶1瓶 113年1月24日6時44分 AB優酪乳草莓、無糖口味各1瓶、阿華田黃金大麥牛奶1瓶、巧克力麥芽牛奶1瓶、統一蜜豆奶雞蛋、牛奶口味各1瓶、統一陽光黃金豆漿1瓶、統一陽光黃金糙米漿1瓶 113年2月2日6時27分 統一蜜豆奶雞蛋、牛奶口味各1瓶、統一陽光黃金豆漿1瓶 113年2月8日6時33分 統一蜜豆奶雞蛋、牛奶口味各1瓶、統一陽光黃金豆漿1瓶、統一陽光黃金糙米漿1瓶 2 113年7月18日21時15分 臺南市○區○○路000○0號全家超商新義統門市 牛肉壽喜燒冷凍包2包 3 113年8月28日16時59分 臺南市○○區○○路000號燦坤中華店 手持電風扇1個 4 113年9月19日14時51分至55分 臺南市○區○○路0段000巷0號內 吊飾24個 5 113年9月21日8時24分 臺南市○○區○○路0段000號統一超商嘉南門市 行動電源1個 113年6月30日10時29分 礦泉水1瓶、康貝特1瓶、行動電源1個

2025-02-11

TNDM-114-簡-480-2025021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