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鄭光雄

共找到 2 筆結果(第 1-2 筆)

雄簡
高雄簡易庭

給付管理費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雄簡字第932號 原 告 夢萊茵河畔名流大廈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鄭光雄 訴訟代理人 羅鼎城律師 被 告 鐘晉毅 鐘慧玲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管理費事件,於民國113年12月3日辯論終 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貳拾參萬玖仟壹佰零肆元,及自民國 一一三年八月十八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 訴訟費用新臺幣貳仟伍佰肆拾元由被告連帶負擔,並應自本判決 確定翌日起,加給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 程序事項 一、原告起訴時之法定代理人為沈輝煌,在訴訟繫屬期間經夢萊 茵河畔名流大廈(下稱系爭大廈)區分所有權人改選管理委 員,另推選鄭光雄擔任主任委員,由鄭光雄具狀聲明承受訴 訟,有民國113年6月13日民事準備㈠狀、高雄市前金區公所1 13年3月8日備查函為憑(見本院卷第85、87頁),經核於法 並無不合,應予准許。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 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鐘泰庭(歿於101年12月13日)與訴外人野澤幸 子、鍾慧子分別共有高雄市○○區○○路000號26樓之3房屋(面 積55.48坪),鍾泰庭之應有部分為1/2(下稱系爭房屋應有 部分,面積27.74坪),而為系爭房屋應有部分所在之系爭 大廈區分所有權人。又被告為鐘泰庭之子女,於鐘泰庭死亡 後,因繼承而公同共有系爭房屋應有部分,其自繼承開始時 起即為系爭大廈之區分所有權人,自應依系爭大廈全體區分 所有權人制定之規約(下稱系爭規約)第10條規定,繳納管 理費,並負連帶給付責任。再者,系爭大廈原訂管理費為每 坪新臺幣(下同)80元,嗣經系爭大廈區分所有權人於111 年2月19日召開111年度第26屆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自11 1年3月1日起調漲為每坪管理費100元(下稱系爭決議),經 計算被告自105年1月起至111年2月止(共74個月),每月應 納管理費為2,219元,合計164,206元(計算式:80×27.74=2 ,219.2,2,219×74=164,206,元以下四捨五入);自111年3 月起至113年5月止(共27個月),每月應納管理費為2,774 元,合計74,898元(計算式:100×27.74=2,774,2,774×27= 74,898)。詎被告自105年1月起至113年5月止,均未繳納管 理費,迭經催討亦無結果,迄今仍積欠管理費239,104元未 付(計算式:164,206+74,898=239,104)。爰依系爭規約第 10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21條,民法第828條第1項,及類 推適用民法第1153條規定,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被 告應連帶給付原告239,104元,及自民事準備㈠狀繕本送達最 後一位被告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庭,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 三、按共用部分、約定共用部分之修繕、管理、維護,由管理負 責人或管理委員會為之。其費用由公共基金支付或由區分所 有權人按其共有之應有部分比例分擔之。但修繕費係因可歸 責於區分所有權人或住戶之事由所致者,由該區分所有權人 或住戶負擔。其費用若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或規約另有規定者 ,從其規定。區分所有權人或住戶積欠應繳納之公共基金或 應分擔或其他應負擔之費用已逾二期或達相當金額,經定相 當期間催告仍不給付者,管理負責人或管理委員會得訴請法 院命其給付應繳之金額及遲延利息。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0 條第2項、第21條分別定有明文。系爭規約第10條第1項第1 款、第2項則規定:「為充裕公共部分在管理上必要之經費 ,區分所有權人應遵照區分所有權人會議議決之規定向管理 委員會繳交管理費。」、「管理費由各區分所有權人依照區 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之收費標準由各區分所有權人分擔之。 」等語(見本院卷第136頁)。經查:  ㈠被告於101年12月13日因鐘泰庭死亡,而繼承取得系爭房屋應 有部分,惟迄未辦理分割繼承登記,依民法第1151條規定, 被告自繼承開始時起,即為系爭房屋應有部分之公同共有人 等情,有第一類建物登記謄本、除戶戶籍謄本為憑(見本院 卷第9、11頁),堪認被告自101年12月13日起即因取得系爭 房屋應有部分,而為系爭大廈之區分所有權人,自應依系爭 規約第10條第1項第1款、第2項規定,向原告繳納管理費。 又被告應繳納管理費義務既基於其公同共有系爭房屋應有部 分衍生而來,核其性質係屬不可分之債,依民法第828條第1 項及類推適用民法第1153條規定,被告就前開不可分之債務 即應負連帶給付責任。  ㈡原告主張系爭房屋應有部分應納管理費,係按建物面積55.48 坪的1/2,即面積27.74坪為計算基礎,於111年2月28日以前 按每坪80元計算,自111年3月1日起按每坪100元計算,有10 1年2月至11月鐘泰庭繳費收據及系爭決議足佐(見本院卷第 305至325、90頁),原告主張自105年1月起至111年2月止( 共74個月),被告每月應納管理費為2,219元計算;自111年 3月起至113年5月止(共27個月),被告每月應納管理費2,7 74元,核與前開證據並無不合,應屬可採。而被告自105年1 月起至113年5月止,均未繳納管理費之事實,有前開期間之 管理費收繳明細帳冊為憑(見本院卷第207至273頁),是以 原告請求被告連帶給付前開期間之管理費共239,104元(計 算式:[2,219×74]+[2,774×27]=239,104),即屬有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系爭規約第10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21 條,民法第828條第1項,及類推適用民法第1153條規定,請 求被告連帶給付239,104元,及自民事準備㈠狀繕本送達最後 一位被告翌日113年8月18日起(按前開繕本經本院於113年6 月18日為國外公示送達,於000年0月00日生送達效力,有公 示送達公告及證書為憑,見本院卷第81、83頁)至清償日止 ,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本判決乃依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規定適用簡易程序所為 被告敗訴之判決,依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 法院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六、據上論結,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385條第1項 前段、第85條第2項、第389條第1項第3款,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高雄簡易庭 法   官 賴文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書 記 官 許弘杰

2024-12-24

KSEV-113-雄簡-932-20241224-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返還不當得利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1742號 原 告 劉信輝 訴訟代理人 廖顯頡律師 被 告 鄭光雄 鄭劉玉琴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蔡長林律師 許景棠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22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其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  ㈠原告為訴外人劉錦龍(已歿)之次子,被告鄭劉玉琴為劉錦 龍之長女,被告鄭光雄為劉錦龍之孫、被告鄭劉玉琴之子。 劉錦龍於民國101年1月間基於財產分配考量,與原告約定, 若原告願給付新臺幣(下同)250萬元,由劉錦龍之5位女兒 各分得50萬元,則劉錦龍會將其名下坐落臺南市○○區○○段00 00地號土地(即重測前蜈蜞潭段1593地號,下稱系爭土地) 移轉登記予原告(下稱系爭契約)。原告為遵循系爭契約, 於同年月19日向臺南市永康區農會貸得250萬元後,即由劉 錦龍於同日持原告之永康農會帳戶存摺,將250萬元匯給劉 錦龍之5位女兒即被告鄭劉玉琴等人。原告將250萬元款項交 由劉錦龍操作處理後,以為劉錦龍亦有將系爭土地移轉登記 予原告,詎原告於111年調閱土地資料後,方知悉劉錦龍並 未將系爭土地移轉登記予原告,反係於103年7月18日將系爭 土地贈與並辦理移轉登記予他人,同時,劉錦龍係將250萬 元匯至被告鄭光雄名下帳戶,而非交予其5位女兒。而依被 告鄭光雄於另案本院111年度重訴字第338號民事事件(下稱 前案訴訟)中到庭證稱其收受250萬元後,業將全數款項提 領出來交予被告鄭劉玉琴定存等語,可見係由被告鄭劉玉琴 受有250萬元之利益,又原告透過劉錦龍給付被告鄭劉玉琴2 50萬元之目的並非如被告鄭光雄於前案訴訟中所稱係為清償 借款,原告與被告2人間並無消費借貸關係,是被告鄭劉玉 琴無法律上原因而受有250萬元之利益,致原告受有250萬元 之損害,爰依民法第179條之規定,先位請求被告鄭劉玉琴 返還不當得利250萬元;倘若被告鄭光雄並未將250萬元交予 被告鄭劉玉琴,則被告鄭光雄無法律上原因而受有250萬元 之利益,依民法第179條之規定,備位請求被告鄭光雄返還 不當得利250萬元。  ㈡先位聲明:  ⒈被告鄭劉玉琴應給付原告25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⒉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㈢備位聲明:  ⒈被告鄭光雄應給付原告25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⒉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答辯:  ㈠原告曾以系爭契約存在為由,以訴外人劉錦龍、劉俊廷為被 告,提起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等訴訟(即前案訴訟),經本 院以111年度重訴字第338號判決駁回確定。而250萬元係由 原告匯款至被告鄭光雄名下帳戶,本件訴訟類型屬給付型不 當得利,應由原告就「無法律上原因」負舉證責任,然原告 並未盡其舉證責任,僅泛稱其未向被告鄭劉玉琴借款,依民 法第179條規定先、備位請求被告2人返還250萬元之不當得 利,要難謂之有理。  ㈡又原告於80年至90年間,經營丞雍營造有限公司(現已更名 為「多兌營造有限公司」)等工程公司,並以承攬政府標案 為主業,因所需資金龐大,故劉錦龍曾多次居中幫忙原告向 被告鄭劉玉琴借貸數筆金錢,被告鄭劉玉琴除給付現金外, 亦會以農會帳戶匯款至原告所經營公司之金融帳戶內,原告 則會不定期還款予被告鄭劉玉琴,是被告鄭劉玉琴確有借款 予原告之事實。  ㈢並聲明:   ⒈原告之訴及其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⒉如受不利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予假執行。   三、兩造不爭執事項(訴字卷第112至113頁):  ㈠原告、被告鄭劉玉琴為訴外人劉錦龍(已歿)之子女,被告 鄭光雄係被告鄭劉玉琴之子。  ㈡原告於101年1月19日向永康區農會貸款250萬元,該筆款項於 同日自原告名下永康區農會帳戶(帳號:0000000000000000 )全數轉入被告鄭光雄名下帳戶(帳號:0000000000000000 )。 四、得心證之理由:  ㈠原告先位請求被告鄭劉玉琴返還不當得利,為無理由:  ⒈根據民法第179條之規定,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之成立,須當 事人間有財產之損益變動,即一方受財產之利益,致他方受 財產上之損害,且無法律上之原因。在給付之不當得利,係 以給付之人為債權人,受領給付之人為債務人,而由為給付 之人向受領給付之人請求返還利益。所謂給付係指有意識地 ,基於一定目的而增加他人之財產,給付者與受領給付者因 而構成給付行為之當事人,此目的乃針對所存在或所約定之 法律關係而為之。因此,不當得利之債權債務關係存在於給 付者與受領給付者間,基於債之相對性,給付者不得對受領 給付者以外之人請求返還利益(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9 90號判決意旨參照)。給付不當得利之所謂給付,係指有意 識地,並基於一定目的而增加他人財產,強調「給付目的指 向」,以決定給付關係之當事人為何。在指示給付關係中, 其給付關係分別存在於指示人與被指示人、及指示人與領取 人間,至被指示人與領取人間,則僅發生履行關係,並無給 付關係存在。又受益人所得利益,倘係經由他人之給付行為 而來,則就同一受利益客體,不能同時因非給付方式而取得 ,而成立非給付不當得利(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239號 判決意旨參照)。此外,基於給付而受利益之給付型不當得 利,所謂無法律上之原因,係指在客觀上欠缺給付目的而言 。故主張該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人,自就該不當得利成立要 件之欠缺給付之目的負舉證責任,始符舉證責任分配之原則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1096號判決意旨參照)。  ⒉經查,原告先位主張被告鄭劉玉琴無法律上原因而受領250萬 元之利益,依民法第179條規定請求被告鄭劉玉琴返還該不 當得利,係以:原告與劉錦龍間存在系爭契約,其將250萬 元款項交予劉錦龍處理,允由劉錦龍持其永康農會帳戶存摺 ,將250萬元匯給劉錦龍之5位女兒即被告鄭劉玉琴等人,嗣 始發現劉錦龍將250萬元全數匯入被告鄭光雄上開帳戶,且 劉錦龍未履行系爭契約之給付義務等事實為其依據。然姑不 論原告無從舉證證明其所主張之上開事實為真實(訴字卷第 113頁),其憑以主張該筆250萬元之給付目的因劉錦龍未履 行系爭契約而有所欠缺,已無可採;縱然原告主張之上開事 實屬實,依其所述,給付關係應存在於原告與劉錦龍之間, 至原告與實際收受250萬元之第三人之間僅屬履行關係而並 無給付關係存在,亦即,倘原告所述屬實,原告所為250萬 元之給付,係為履行系爭契約,有意識地、基於一定目的而 對劉錦龍為給付,不因該筆250萬元實際上是否交付予第三 人而生影響;倘若系爭契約(即原告與劉錦龍間之原因關係 )不存在而有不當得利之情事,揆諸上開說明,不當得利之 債權債務關係應存在於原告(給付者)與劉錦龍(受領給付 者)間,原告僅得向劉錦龍主張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並基 於給付不當得利之優先性,原告不得對實際收受250萬元之 第三人主張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從而,縱使被告鄭劉玉琴 確經被告鄭光雄提領轉交而收受250萬元,原告憑上開事實 主張被告鄭劉玉琴無法律上原因而受有250萬元之利益,致 其受有損害,依民法第179條規定,請求被告鄭劉玉琴返還 不當得利250萬元,猶屬無據,自無可採。  ㈡原告備位請求被告鄭光雄返還不當得利,為無理由:   原告備位主張被告鄭光雄無法律上原因而受領250萬元之利 益,依民法第179條規定請求被告鄭光雄返還該不當得利, 係以被告鄭光雄未將該筆250萬元交予被告鄭劉玉琴為基礎 ,並以與前述相同之原因事實為其依據,然同前開論述,縱 然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屬實,原告與被告鄭光雄之間僅屬履 行關係而並無給付關係存在,是原告憑上開事實主張被告鄭 光雄無法律上原因而受有250萬元之利益,致其受有損害, 依民法第179條規定,請求被告鄭光雄返還不當得利250萬元 ,亦屬無據,要無可採。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179條規定,先位請求被告鄭劉玉 琴給付250萬元及法定遲延利息;備位請求被告鄭光雄給付2 50萬元及法定遲延利息,均無理由,應予駁回。其就先、備 位之訴所為假執行之聲請,即失所依附,應併予駁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經 審酌後認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予逐一論列,併此敘明 。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吳彥慧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 明上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 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書記官 王岫雯

2024-12-20

TNDV-113-訴-1742-20241220-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