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陳愷徽

共找到 3 筆結果(第 1-3 筆)

台上
最高法院

債務人異議之訴等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上字第1717號 上 訴 人 陳若蕎(原名陳愷徽) 訴訟代理人 張正勳律師 被 上訴 人 廖德新 上列當事人間債務人異議之訴等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 年5月29日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第二審判決(112年度上字第25 5號),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又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且提起上 訴,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 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 依民事訴訟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應具體敘述為 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 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另第三審法院應於上訴聲明之範 圍內,依上訴理由調查之。同法第467條、第468條、第470 條第2項、第475條本文各有明文。是當事人提起上訴,如依 同法第469條規定,以原判決有所列各款情形之當然違背法 令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有合於各該條 款規定情形之具體內容,及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 之具體事實;如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以原判決有前條以 外其他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 應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司法院解釋或憲法 法庭裁判字號,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法則等及其具 體內容,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 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 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上訴狀或理由書如未 依上述方法表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 難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其上訴自非合法。另第三審法 院就未經表明於上訴狀或理由書之事項,除有民事訴訟法第 475條但書情形外,亦不調查審認。 二、本件上訴人對於原判決提起上訴,雖以該判決違背法令為由 ,惟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取捨證據、認定事 實及解釋契約之職權行使,所論斷:上訴人簽交被上訴人如 原判決附表所示4紙本票(下合稱系爭本票),兩造為系爭 本票之前後手。綜據證人鄭彣婕(上訴人友人)證詞、兩造 LINE對話、錄音譯文、被上訴人簽署之委託書、陳報書、帳 戶往來明細及上訴人對鄭彣婕提出之刑事告訴狀,可知被上 訴人以鄭彣婕與他人有債務糾紛為由,不願貸與鄭彣婕金錢 ,上訴人因投資鄭彣婕經營之訴外人夢思潔有限公司(以低 價向盤商取得商品後轉售獲利),欠缺資金,經被上訴人同 意貸與金錢後,取得被上訴人交付現金新臺幣(下同)130 萬元及匯款180萬元、130萬元至上訴人經營之訴外人婼凡有 限公司帳戶。上訴人為系爭本票之發票人,其主張簽發系爭 本票之原因關係係為擔保鄭彣婕向被上訴人之借款,經被上 訴人否認,上訴人並未舉證以明,自應負發票人責任,則被 上訴人持系爭本票准予強制執行之裁定為執行名義,向臺灣 雲林地方法院聲請強制執行,自屬有據。從而,上訴人請求 確認系爭本票債權不存在,及依強制執行法第14條第1項規 定,撤銷上開強制執行程序,均無理由等情,指摘其為不當 ,並就原審已論斷或其他贅述而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者,泛 言未論斷或論斷違法,而非表明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 之具體事實,亦未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 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難 認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依首揭說明,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 。末查,上訴人於原審主張票據原因關係存在鄭彣婕與被上 訴人之間,並無不明瞭或不完足之情,原審審判長自無闡明 義務可言,附此說明。 三、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4 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官 林 金 吾 法官 陳 靜 芬 法官 高 榮 宏 法官 藍 雅 清 法官 蔡 孟 珊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劉 子 豪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2025-02-13

TPSV-113-台上-1717-20250213-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偽造文書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簡字第4550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高嘉鴻 上列被告因偽造文書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 年度偵字第49603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高嘉鴻共同犯行使偽造特種文書罪,處拘役伍拾日,如易科罰金 ,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扣案偽造車牌號碼「BTY-6885」號 車牌貳面、「AJS-3959」號車牌壹面均沒收。   事 實 高嘉鴻所使用之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下稱本案小客 車)為權利車(車主為陳愷徽),因該車檢驗逾期6個月以上遭 註銷牌照,乃於民國113年3月間某時,透過手機或電腦設備,連 接至網際網路,於一頁式網站以新臺幣(下同)6,000之代價, 委託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成年人(下稱某甲)偽造車牌供其懸掛 使用,某甲應允後,二人即共同基於行使偽造特種文書之犯意聯 絡,由高嘉鴻先提供其姐高雅琪為代表人之「錦陞實業有限公司 」所申用車牌號碼「BTY-6885」號予某甲,某甲再據該車號偽造 車牌2面後,另再附贈偽造之「AJS-3959」號車牌1面,一併交予 高嘉鴻供懸掛使用,高嘉鴻旋即將上開偽造之「BTY-6885」號車 牌2面懸掛於已註銷車牌之本案小客車前、後方,並駕駛該車行 駛於道路上以行使之,足生損害於監理機關對於車籍管理之正確 性。嗣高嘉鴻於113年9月6日10時55分許,駕駛懸掛上開「BTY-6 885」號車牌之本案小客車,行經新北市○○區○○○街0號前,為警 盤查逮捕,並扣得上開「BTY-6885」號車牌2面、「AJS-3959」 號車牌1面,始悉上情。   理 由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高嘉鴻於警詢、偵查中均坦承不諱 (見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下稱新北地檢署〉113年度偵字第4 9603號卷〈下稱偵49603卷〉第7至8頁反面、29至30頁),復 有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新莊分局扣押筆錄、光華所扣押物品目 錄表扣押物品收據各1份、新北市政府警察局舉發違反道路 交通管理事件通知單影本2張、偽造「BTY-6885」號、「AJS -3959」號車牌及本案小客車之現場照片共7張、【BTY-6885 】、【AJS-3959】、【BJX-3357】之車輛詳細資料報表各1 份(見偵49603卷第11至22頁)在卷可證,並扣得偽造「BTY -6885」、「AJS-3959」車牌各2面、1面在案可佐,綜合上 開補強證據,足資擔保被告上開任意性自白,具有相當可信 性,應堪信屬實。綜上,本案事證明確,被告上開犯行堪以 認定,應予依法論科。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16條、第212條之行使偽造特種文 書罪。被告偽造車牌之低度行為,應為其行使偽造車牌之高 度行為所吸收,不另論罪。 ㈡、被告自113年3月間某時駕駛懸掛上開偽造「BTY-6885」號車 牌之本案小客車代步使用,迄於113年9月6日10時55分許為 警查獲為止,於該段期間內多次接續行使偽造之2面車牌, 各行為之獨立性極為薄弱,依一般社會健全觀念,在時間差 距上,難以強行分開,在刑法評價上,以視為數個舉動之接 續施行,合為包括之一行為予以評價,較為合理,為接續犯 ,僅論以一罪。  ㈢、某甲以6,000元之代價,受被告委託偽造上開「BTY-6885」號 車牌2面後,交予被告懸掛使用,則其對於被告懸掛該2面車 牌使用之行為,自在其犯意聯絡之內,是被告與某甲間,就 前揭偽造車牌後供被告行使偽造車牌2面之犯行,既具有犯 意聯絡與行為分擔,即為共同正犯,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 刑意旨漏未論及共同正犯,應予補充。 ㈣、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明知本案小客車為權利 車且已遭註銷牌照,竟以前揭事實欄所載方式,與某甲共同 偽造「BTY-6885」號車牌2面後,再懸掛於本案小客車前、 後方,並駕駛本案小客車於道路上以行使之,足生損害於監 理機關對於車籍管理之正確性,所為實有不該。惟考量被告 於本案之前未曾因其他犯罪經判決執行,有其臺灣高等法院 被告前案紀錄表1份在卷可稽,素行非劣,且始終坦承犯行 之態度尚可;兼衡被告自述其大學畢業之智識程度、從事零 售業之工作收入、經濟小康等家庭生活狀況(見偵49603卷 第7頁之被告調查筆錄「受詢問人」欄所示),暨其犯罪動 機、目的、手段、所生危害及行使偽造車牌數量等一切情狀 ,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三、按供犯罪所用、犯罪預備之物或犯罪所生之物,屬於犯罪行 為人者,得沒收之,刑法第38條第2項前段定有明文。查扣 案之偽造車牌號碼「BTY-6885」號車牌2面、「AJS-3959」 號車牌1面,均係被告所有,且供本案犯行所用或犯罪預備 之物,業據被告供承在卷(見偵49603卷第8頁正面至反面、 29至30頁),爰依上開規定宣告沒收。 四、退併辦部分(即新北地檢署113年度偵字第51505號之移送併 辦): ㈠、移送併辦意旨略以:被告於不詳時間,取得偽造之「AJS-395 9」號車牌2面,將之懸掛於黑色賓士GLC 300休旅車上,駕 駛該車上路而行使之,足生損害於監理機關對於車輛使用牌 照管理之正確性。嗣被告於113年6月30日20時4分許,駕駛 懸掛上開偽造車牌之車輛行經新北市板橋區華江一路時,因 停車占用卸貨停車格,為警拖吊移置板橋華江民間違規拖吊 保管場,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所有人潘雪俊收得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舉發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通知單,始報 警查悉上情。因認被告此部分涉犯刑法第216條、第212條行 使偽造特種文書罪嫌,且與上開聲請簡易判決處刑之犯罪事 實為同一案件,應予併案審理。 ㈡、經查:  ⒈依前揭移送併辦意旨所示,被告係於不詳時間,取得上開偽 造「AJS-3959」號車牌2面,將之懸掛於上開車輛駕駛在道 路上而行使之,因於113年6月30日20時4分許遭舉發拖吊, 上開車號原車主潘雪俊始發現該車號車牌遭盜用,始查獲被 告前揭犯行,並有如移送併辦意旨書所示證據附卷可稽,故 被告有於上開時間行使「AJS-3959」號車牌之特種文書之犯 行雖可認定。然而,遍觀前揭證據資料,經核為被告於113 年6月30日20時4分許遭查獲使用「AJS-3959」號車牌之有關 原車主潘雪俊委託其配偶張中益於警詢之證述及車輛違規舉 發文件、照片、刑事案件報告書等資料,均僅提及「AJS-39 59」號車牌,並無與本案偽造之「BTY-6885」相關證據,已 難認與本案有何關連。  ⒉再據被告供稱:偽造之「AJS-3959」號車牌1面係某甲做壞掉 而贈送予伊,且伊並未使用此車牌等語(見偵49603卷第8頁 正面至反面、30頁),參以本案所查扣「AJS-3959」號車牌 僅有1面,則前揭被告於113年6月30日20時4分許所使用「AJ S-3959」號車牌2面,與本案遭查扣之「AJS-3959」號車牌1 面,是否相同,且均係被告同時向某甲取得,尚非無疑。  ⒊又被告既於113年6月30日20時4分許,因駕駛懸掛前開「AJS- 3959」號車牌2面之車輛遭舉發拖吊,而經潘雪俊委託其配 偶張中益報案後,為警循線查獲,其反社會性即已具體表露 ,卻仍駕駛本案小客車上路而於113年9月6日10時55分許遭 查獲,猶再為本案犯行,則被告主觀上顯係另行起意,亦難 認與前揭移送併辦意旨所載事實,具有接續犯之實質上一罪 同一關係。  ⒋綜上所述,前揭移送併辦所指被告犯行,未經起訴,且依上 開說明認為此部分犯行與原聲請簡易判決處刑部分並無事實 上或裁判上一罪關係,自無法由本院一併進行審理,應該退 由檢察官另行處理,併此指明。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0條第1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判決,得於收受判決正本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 本庭提出上訴狀(須附繕本),上訴於本院管轄第二審合議 庭。 本案經檢察官陳伯青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刑事第二庭 法 官 梁世樺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曾翊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212條 偽造、變造護照、旅券、免許證、特許證及關於品行、能力、服 務或其他相類之證書、介紹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 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9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第216條 行使第210條至第215條之文書者,依偽造、變造文書或登載不實 事項或使登載不實事項之規定處斷。

2025-01-13

PCDM-113-簡-4550-20250113-1

司促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3年度司促字第7448號 債 權 人 陳若蕎即陳愷徽 債 務 人 鄭彣婕即鄭文筑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給付新臺幣(下同)434,911元,及自支 付命令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並賠 償督促程序費用500元。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如附件(即聲請狀)所載。 三、債務人對於本命令,得於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異議,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 院核發之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5 日 司法事務官 陳崇漢 附註: 一、本事件確定後,本院依職權以平信自動發給確定證明書;聲 請人於收受本支付命令40日後,如尚未收到確定證明書者, 得自行具狀聲請核發確定證明書,確定與否,本院當另行函 覆。 二、債權人收到支付命令後,請即時核對內容,如有錯誤應速依 法聲請更正或補充裁定。 三、嗣後遞狀及其信封請註明案號及股別。

2024-11-05

ULDV-113-司促-7448-20241105-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