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陳菊

共找到 228 筆結果(第 1-10 筆)

訴聲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聲字第2號 聲 請 人 廖堃評 代 理 人 江百易律師 相 對 人 葉文忠 朱秀容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撤銷贈與等事件(本院114年度補字第300號) ,聲請人聲請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聲請人以新臺幣貳佰陸拾萬元為相對人朱秀容供擔保後,許 可就相對人朱秀容所有如附表一、二所示之不動產為本院一 百一十四年度補字第三00號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 二、聲請人其餘聲請駁回。 三、聲請費用由相對人朱秀容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標的基於物權關係,且其權利或標的物之取得、設定 、喪失或變更,依法應登記者,於事實審言詞辯論終結前, 原告得聲請受訴法院以裁定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前 項聲請,應釋明本案請求。法院為裁定前,得使兩造有陳述 意見之機會;前項釋明如有不足,法院得定相當之擔保,命 供擔保後為登記,其釋明完足者,亦同;民事訴訟法第254 條第5項、第6項、第7項定有明文。次按債務人所為之無償 行為,有害及債權者,債權人得聲請法院撤銷之;債務人所 為之有償行為,於行為時明知有損害於債權人之權利者,以 受益人於受益時亦知其情事者為限,債權人得聲請法院撤銷 之;債權人依第1項或第2項之規定聲請法院撤銷時,得並聲 請命受益人或轉得人回復原狀。但轉得人於轉得時不知有撤 銷原因者,不在此限。民法第244條第1項、第2項、第4項分 別定有明文。參民國88年4月21日增訂民法第244條第4項之 立法理由:「債權人行使撤銷權,使債務人之行為溯及消滅 其效力後,可能發生回復原狀返還給付物等問題。債權人可 否於聲請撤銷時並為此聲請,抑須另依第242條代位權之規 定代位行使,多數學者及實務上均採肯定說,認債權人行使 撤銷權,除聲請法院撤銷詐害行為外,如有必要,並得聲請 命受益人返還財產權及其他財產狀態之復舊。…爰增訂第4項 規定(日本民法第424條第1項但書參考)」,可知於該條項 增訂前,實務上當事人係主張民法第242條、第767條第1項 等規定請求回復原狀(塗銷或回復登記);於該條項增訂後 ,債權人請求撤銷債務人與第三人間之債權行為及所有權移 轉之物權行為,如有理由,即可依民法第244條第4項規定, 請求受益人回復原狀,或依民法第242條規定,代位債務人 行使民法第767條第1項中段之物上請求權,毋須待債權人所 提撤銷訴權判決勝訴確定後,債權人始得代位債務人行使民 法第767條第1項中段之權利(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109 年法律座談會民事類提案第22號研討結果參照)。申言之, 債權人依民法第244條第4項規定請求第三人回復原狀,僅係 因法律規定簡化訴訟關係,使債權人無須再依民法第242條 規定,代位債務人向第三人行使民法第767條第1項之物上請 求權,其訴訟標的實質上仍為民法第767條第1項規定,而屬 於物權關係。 二、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葉文忠於112年7月10日向聲請人借款 新臺幣(下同)1,000,000元,屆期未清償,且其為逃避聲 請人對其強制執行,竟於同年12月15日將名下所有如附表1 、2所示之不動產(下合稱系爭房地)贈與予其配偶即相對 人朱秀容,並經於同年月26日辦理移轉登記。聲請人業依民 法第244條第1、4項規定,以相對人為被告,起訴請求准予 撤銷相對人間112年12月15日就系爭房地所為之贈與行為, 及塗銷112年12月26日以上開贈與為原因而為之所有權移轉 登記行為,現經本院114年度補字第300號撤銷贈與等事件審 理中(下稱系爭訴訟)。為免系爭房地再遭相對人朱秀容移 轉所有權衍生善意第三人取得系爭房地爭議,爰依民事訴訟 法第254條第5項規定,聲請准予就系爭房地為訴訟繫屬事實 之登記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上開情節,業提出借貸契約書、本票、系 爭房地登記謄本暨異動索引等件為憑。又聲請人係依民法第 244條第4項而為請求,依前說明,其訴訟標的實質上係民法 第767條第1項中段之物上請求權,自屬基於物權關係之請求 。足認聲請人確已釋明本件訴訟標的包含基於物權關係,且 其權利或標的物之取得、設定、喪失或變更,依法應登記, 惟該釋明尚有未足,爰依首開規定,命其供擔保許可本件聲 請。 四、又法院定擔保金額而為許可訴訟繫屬事實登記之裁定者,該 項擔保係備供相對人因不當登記所受損害之賠償,其數額應 視個案情節,依標的物受登記後,相對人難以利用或處分該 標的物所受之損害為衡量之標準。經查:系爭房地參之內政 部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服務網站資料可知,相對人朱 秀容就系爭房地之市值合計約11,243,673元(計算式詳如附 表3),可認相對人朱秀容至少有此金額之系爭房地換價利 益。查系爭訴訟之訴訟標的價額為1,000,000元,係屬不得 上訴第三審法院之事件,依司法院所訂各級法院之辦案期限 實施要點規定,第一、二審法院審理案件之期限分別為2年 、2年6月,推估訴訟繫屬登記時間為4.5年,據以計算相對 人於上開期間所受之法定利息損失約為2,529,826元(計算 式:11,243,673元×5%×4.5=2,529,826元),再考量相關事 件移審、分案等程序上所需之時間等因素,本院認聲請人為 相對人朱秀容因訴訟繫屬事實登記可能所受損害供擔保之金 額,應以2,600,000元為適當。另依民事訴訟法第254條第6 項規定,法院為裁定前,「得」使兩造有陳述意見之機會, 是應否使兩造當事人有陳述之機會,屬法院職權判斷,而本 院就本件已得為正確之判斷,爰不待相對人之陳述,附此敘 明。 五、至相對人葉文忠部分,因系爭房地已非相對人葉文忠所有, 聲請人對相對人葉文忠聲請訴訟繫屬事實登記,不應准許, 應予駁回。 六、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陳菊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鍾堯任 附表1: 編號 土  地   坐   落 面積 權利範圍 縣市 鄉鎮市區 段 小段 地號 平方公尺 1 臺北市 士林區 光華 三 783 139 1/9 編號 建號 基地坐落 建物門牌 建築式樣主要建築材料及房屋層數 建物面積(平方公尺) 權利範圍 樓層面積 合  計 附屬建物 2 30597 臺北市○○區○○段○○段000地號土地 臺北市○○區○○路00號 加強磚造 住家用 層數:3層 層次:3層 合計: 113.85 1/3 附表2: 編號 土  地   坐   落 面積 權利範圍 縣市 鄉鎮市區 段 小段 地號 平方公尺 1 臺北市 士林區 光華 三 792 131 1/15 編號 建號 基地坐落 建物門牌 建築式樣主要建築材料及房屋層數 建物面積(平方公尺) 權利範圍 樓層面積 合  計 附屬建物 2 31435 臺北市○○區○○段○○段000地號土地 臺北市○○區○○路00號5樓 鋼筋混凝土造 住家用 層數:5層 層次:5層 合計: 66.76 陽臺 18.46 1/3 附表3: 依卷附之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服務網網頁資料所示,系爭房地鄰近地區同路段屋齡及建物型態相近之不動產(含基地)起訴時之交易平均單價每平方公尺約為169,443元,而被告朱秀容就系爭房地之權利範圍均為1/3;又附表一建物層次面積為113.85平方公尺(見本院卷第20頁),以此為計算基礎,附表一建物含基地之市值約為6,430,362元(計算式:169,443元×113.85平方公尺×1/3=6,430,362元)。附表二建物面積為85.22平方公尺(含層次面積66.76平方公尺、附屬建物面積18.46平方公尺,見本院卷第22頁),以此為計算基礎,附表二建物含基地之市值約為4,813,311元(計算式:169,443元×85.22平方公尺×1/3=4,813,311元),故系爭房地之價值合計應為11,243,673元(計算式:6,430,362元+4,813,311元=11,243,673元)。

2025-03-31

SLDV-114-訴聲-2-20250331-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清償信用卡消費款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428號 原 告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伍維洪 訴訟代理人 陳正欽 被 告 曹富榮(原名:曹育豪)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信用卡消費款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 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 定有明文。又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前項合意 ,應以文書證之,同法第24條第1項前段、第2項規定甚明。 次按前揭關於合意管轄之規定,除專屬管轄外,得排斥其他 審判籍而予優先適用(最高法院103年度台抗字第917號、99 年度台抗字第110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查本件原告係對被告聲請核發支付命令,經被告於法定期間 內提出異議,應以原告就上開支付命令之聲請視為起訴。又 本件原告係請求被告清償信用卡消費款,依兩造所簽立之信 用卡約定條款第28條載有「因本契約涉訟時,雙方同意以臺 灣臺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法院。…」,有該約定書影本在卷 可稽(見本院卷第28頁),依前揭規定,自應由臺灣臺北地 方法院管轄。爰將本件移送於上開管轄法院。 三、依首揭法條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陳菊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鍾堯任

2025-03-31

SLDV-114-訴-428-20250331-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21號 抗 告 人 黃文順 相 對 人 和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源森 上列當事人間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0月30 日本院113年度司票字第24445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在票據上簽名者,依票上所載文義負責;執票人向本票發 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制執行;票據法第 5條第1項、第123條分別定有明文。又本票執票人依上開法 條之規定,聲請法院裁定許可對發票人強制執行,係屬非訟 事件程序,法院僅就形式上審查是否准許強制執行,此項裁 定並無確定實體上法律關係存否之效力,如發票人就票據債 務之存否有爭執時,應由發票人提起確認之訴,以資解決, 最高法院56年台抗字第714號、57年台抗字第76號裁判意旨 參照。是以,法院辦理本票執票人聲請裁定准許向本票發票 人強制執行事件,僅審查本票形式上要件是否具備,無庸亦 無從審究本票原因關係債權是否存在之實體事項。 二、本件相對人於原審主張:其執有抗告人所簽發如原裁定所示 免除作成拒絕證書,票面金額新臺幣70萬元之本票1紙(下 稱系爭本票),詎屆期提示後未獲付款,爰依票據法第123 條規定,聲請裁定許可強制執行,並據其於原審提出與所述 相符之系爭本票為證,經原審審核後認為系爭本票之票據債 務確已屆期,相對人得對發票人即抗告人行使追索權,而裁 定准許強制執行。 三、經查:相對人於原審所提出之系爭本票,已具備本票應記載 事項,而屬有效之本票,且已屆到期日,抗告人依法應給付 全數票款,相對人聲請裁定准許強制執行,原審據以准許, 於法核無不合。抗告人具狀提起抗告,請求廢棄原裁定,惟 未記載抗告理由具體說明原裁定有何違誤情形。經本院於民 國114年1月22日裁定命抗告人於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正抗告 理由,抗告人於同年月24日收受該裁定,逾期迄未補正等情 ,有送達證書、本院收文資料查詢清單、收狀資料查詢清單 可稽。依上說明,原裁定准許相對人本票強制執行之聲請, 並無違誤,抗告意旨空言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棄,為無 理由,應予駁回。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陳菊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裁定不得再為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鍾堯任

2025-03-28

SLDV-114-抗-21-20250328-2

審訴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違反洗錢防制法等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審訴字第332號 公 訴 人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宏睿 上列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 刑(113年度偵字第17620號),本院士林簡易庭認不宜以簡易判 決處刑(113年度士簡字第1292號),移由本院刑事庭改依通常 程序審理,並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意旨略以:被告陳宏睿能預見與其無信賴 關係之人取得其金融帳戶之目的,常與財產犯罪密切關聯, 亦知悉從事詐欺行為之不法份子,經常利用他人金融帳戶, 使第三人陷於錯誤後轉帳再予提領之方式,詐欺第三人財物 ,並掩飾或隱匿詐欺所得之去向而洗錢,竟仍基於結果發生 亦不違反其本意之幫助詐欺及幫助洗錢犯意,於不詳時、地 ,將其名下華南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0號與華泰商 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00號帳戶,交付予詐騙集團成 員使用,而容任他人使用上開帳戶遂行犯罪。嗣該詐騙集團 身分不詳成員即共同意圖為自己不法所有,基於詐欺取財及 洗錢之犯意聯絡,先透過社群軟體臉書佯裝買家,先後向告 訴人徐宜君、陳菊英佯稱:賣場無法下單,須詢問客服人員 云云,再由不詳詐騙集團成員佯裝客服人員,透過通訊軟體 LINE與徐宜君、陳菊英聯繫,向渠等佯稱須完成簽署金流服 務協議及轉帳,方能使用賣場服務云云,遂使徐宜君、陳菊 英先後陷於錯誤,徐宜君依指示於民國113年4月29日15時22 分、24分許,網路轉帳新臺幣(下同)4萬9,999元、4萬9,9 85元至被告名下上開華南商業銀行帳戶內;陳菊英則依指示 於同日21時48分、50分許,網路轉帳4萬8,142元、1萬9,160 元至被告名下上開華泰商業銀行帳戶內,旋遭提領殆盡,因 認被告涉犯刑法第30條第1項前段、第339條第1項之幫助詐 欺取財罪嫌,及刑法第30條第1項前段、洗錢防制法第19條 第1項後段之幫助洗錢罪嫌等語。 二、按被告死亡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並得不經言詞辯論為 之,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5款、第307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本件經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繫屬本院後,被告於113年1 0月26日死亡,有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在卷可稽,揆諸前 開規定,不經言詞辯論,逕為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5款、第307條,判決如主 文。 本件經檢察官卓俊吉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刑事第十庭 法 官 黃柏仁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謝佳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2025-03-28

SLDM-114-審訴-332-20250328-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64號 抗 告 人 許宏彰 相 對 人 匯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昭文 上列當事人間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0月15 日本院113年度司票字第23918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裁定廢棄。 相對人在原審之聲請駁回。 聲請及抗告程序費用新臺幣貳仟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法院裁定開始更生程序後,對於債務人不得開始或繼續訴 訟及強制執行程序;但有擔保或有優先權之債權,不在此限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48條第2項定有 明文。而觀消債條例之立法意旨,係以一債務清理程序取代 訴訟及非訟程序,以求程序經濟及有效節省司法資源。是消 債條例第48條第2項規定之情形,當然包括對於債務人不得 開始或繼續非訟程序。從而,債務人經法院裁定開始更生程 序後,其更生債權人原則上自不得對債務人聲請本票裁定( 司法院97年第4期民事業務研究會第8號研審小組意見參照) 。 二、相對人於原審主張:其執有抗告人與第三人黃艷羚所共同簽 發如原裁定所示免除作成拒絕證書,票面金額新臺幣(下同 )31萬元之本票1紙(下稱系爭本票),詎屆期提示後,尚 有24萬2,626元未獲付款,爰依票據法第123條規定,聲請裁 定許可強制執行,並據其於原審提出與所述相符之系爭本票 為證,經原審審核後認為系爭本票之票據債務確已屆期,相 對人得對發票人即抗告人行使追索權,而裁定准許強制執行 。 三、抗告意旨略以:抗告人業經法院裁定開始更生程序,相對人 聲請系爭本票裁定,無權利保護必要,為此提起抗告,請求 廢棄原裁定,駁回相對人之聲請等語。 四、經查:抗告人業經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於民國113年6月28日裁 定抗告人自同日上午11時起開始更生程序,並公告在案等情 ,業經本院查明無誤,且相對人並未釋明系爭本票債權係屬 有擔保或有優先權之債權,則依上開說明,相對人自不得對 抗告人聲請本票裁定。從而,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為 有理由,爰由本院將原裁定廢棄,更為裁定如主文第2項所 示。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有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陳菊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裁定不得再為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鍾堯任

2025-03-28

SLDV-114-抗-64-20250328-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85號 抗 告 人 瞿晴薇 相 對 人 和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源森 上列當事人間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1月15 日本院113年度司票字第25107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在票據上簽名者,依票上所載文義負責;執票人向本票發 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制執行;票據法第 5條第1項、第123條分別定有明文。又本票執票人依上開法 條之規定,聲請法院裁定許可對發票人強制執行,係屬非訟 事件程序,法院僅就形式上審查是否准許強制執行,此項裁 定並無確定實體上法律關係存否之效力,如發票人就票據債 務之存否有爭執時,應由發票人提起確認之訴,以資解決, 最高法院56年台抗字第714號、57年台抗字第76號裁判意旨 參照。是以,法院辦理本票執票人聲請裁定准許向本票發票 人強制執行事件,僅審查本票形式上要件是否具備,無庸亦 無從審究本票原因關係債權是否存在之實體事項。 二、本件相對人於原審主張:其執有抗告人所簽發如原裁定所示 免除作成拒絕證書,票面金額新臺幣(下同)61萬元之本票 1紙(下稱系爭本票),其中35萬8,722元屆期提示後未獲付 款,爰依票據法第123條規定,聲請裁定許可強制執行,並 據其於原審提出與所述相符之系爭本票為證,經原審審核後 認為系爭本票之票據債務確已屆期,相對人得對發票人即抗 告人行使追索權,而裁定准許強制執行。 三、抗告意旨略以:相對人未提出任何計算單據,抗告人對金額 有疑義,為此提起抗告,請求廢棄原裁定等語。 四、經查:相對人於原審所提出之系爭本票,已具備本票應記載 事項,而屬有效之本票,且已屆到期日,抗告人依法應給付 全數票款,相對人聲請裁定准許強制執行,原審據以准許, 於法核無不合。抗告人主張其對金額有疑義一節,核屬對債 權存否等實體事項之抗辯,依前開說明,應另以訴訟程序解 決,要非本件非訟程序所得審究,從而,抗告人以前開情詞 提起本件抗告,請求廢棄原裁定,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陳菊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裁定不得再為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鍾堯任

2025-03-28

SLDV-114-抗-85-20250328-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97號 抗 告 人 王文俊 相 對 人 萬軍 上列當事人間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1月12 日本院113年度司票字第25740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在票據上簽名者,依票上所載文義負責;執票人向本票發 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制執行;票據法第 5條第1項、第123條分別定有明文。又本票執票人依上開法 條之規定,聲請法院裁定許可對發票人強制執行,係屬非訟 事件程序,法院僅就形式上審查是否准許強制執行,此項裁 定並無確定實體上法律關係存否之效力,如發票人就票據債 務之存否有爭執時,應由發票人提起確認之訴,以資解決, 最高法院56年台抗字第714號、57年台抗字第76號裁判意旨 參照。是以,法院辦理本票執票人聲請裁定准許向本票發票 人強制執行事件,僅審查本票形式上要件是否具備,無庸亦 無從審究本票原因關係債權是否存在之實體事項。 二、本件相對人於原審主張:其執有抗告人所簽發如原裁定所示 免除作成拒絕證書,票面金額新臺幣(下同)150萬元之本 票1紙(下稱系爭本票),詎屆期提示後未獲付款,爰依票 據法第123條規定,聲請裁定許可強制執行,並據其於原審 提出與所述相符之系爭本票為證,經原審審核後認為系爭本 票之票據債務確已屆期,相對人得對發票人即抗告人行使追 索權,而裁定准許強制執行。 三、抗告意旨略以:兩造間並無高達150萬元之債務,抗告人業 已提起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之訴,為此提起抗告,請求廢棄 原裁定,暫緩上開本票之強制執行裁定。 四、經查:相對人於原審所提出之系爭本票,已具備本票應記載 事項,而屬有效之本票,且已屆到期日,抗告人依法應給付 全數票款,相對人聲請裁定准許強制執行,原審據以准許, 於法核無不合。抗告人主張兩造間並無高達150萬元之債務 一節,核屬對債權存否等實體事項之抗辯,依前開說明,應 另以訴訟程序解決,要非本件非訟程序所得審究,從而,抗 告人以前開情詞提起本件抗告,請求廢棄原裁定,為無理由 ,應予駁回。 五、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陳菊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僅得於收受本裁定正本送達後10日內,以適用法 規顯有錯誤為理由,向本院提出再抗告狀(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 數附繕本及繳納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再抗告時應提 出委任律師或具有律師資格之人之委任狀;委任有律師資格者, 另應附具律師資格證書及釋明委任人與受任人間有民事訴訟法第 466條之1第1項但書或第2項所定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鍾堯任

2025-03-28

SLDV-114-抗-97-20250328-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訴字第99號 原 告 曹靖萱 訴訟代理人 莊明翰律師 被 告 汪仁揚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10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壹佰貳拾萬元,及自民國一百一十三 年十二月九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三、本判決第一項於原告以新臺幣肆拾萬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 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壹佰貳拾萬元為原告預供擔保, 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被告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 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 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起訴主張:兩造原為夫妻關係,於民國110年2月4日兩 願離婚。原告於婚姻關係中,曾以不動產為擔保向第三人貸 款新臺幣(下同)120萬元(下稱系爭借款),並基於兩造 間之消費借貸意思交付予被告使用,被告並於兩造離婚時, 於離婚協議書記載同意於3年內陸續返還系爭借款。惟被告 已逾約定清償日甚久仍未依約清償借款,爰依消費借貸法律 關係提起本訴,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120萬元,及自起 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願供 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 三、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提出離婚協議書影本為證(見本院卷 第19頁)。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庭爭執, 亦未提出任何書狀答辯,本院審酌前揭書證,自堪信原告主 張為真實。 四、按消費借貸之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所借用物種類 、品質、數量相同之物,民法第478條前段定有明文。從而 ,原告依消費借貸法律關係,訴請被告給付上開借款,為有 理由,應予准許。末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 得請求給付時,經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 延責任,其經債權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 付命令,或為其他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又 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 率計算之遲延利息;又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 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百分之5。民法第229條第2項 、第233條第1項前段、第203條分別定有明文。故原告復請 求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12月9日,見113年度救 字第81號卷第24頁)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法定遲 延利息,為有理由,亦應准許。 五、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核無不合,爰酌定相 當擔保金額准許之;惟為衡平起見,並依職權諭知被告得以 相當金額供擔保免為假執行。 六、據上論結,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385條第1項 前段、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陳菊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若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否則本院得不 命補正逕行駁回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鍾堯任

2025-03-27

SLDV-114-訴-99-20250327-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等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消字第7號 原 告 廖世机 訴訟代理人 江信志律師 被 告 簡可欣即沃湛咖啡 林彩錦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10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 ,但被告同意者,不在此限;原告於判決確定前,得撤回訴 之全部或一部,但被告已為本案之言詞辯論者,應得其同意 ;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1款、第262條第1項分別定有 明文。查原告起訴時原列「勾癮咖啡酒泉店(沃達咖啡股份 有限公司)」、「簡可欣」及「林○○」等3人為被告,依民 法第18條、第184條第2項、第195條第1項、第793條、公司 法第23條第2項、消費者保護法(下稱消保法)第7條第1項 及第3項、第51條之規定,聲明請求:㈠被告3人於臺北市○○ 區○○街00號之營業場所所製造之音量(包括物品碰撞聲、桌 椅拖聲、間隔或持續性的高低頻敲聲等),禁止侵入原告位 於臺北市○○區○○街00號2樓之住處;㈡被告3人應給付原告新 臺幣(下同)500,35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㈢被告3人應連帶給付原告懲罰性 賠償金100,000元(見本院卷第14頁)。嗣因查得林○○之姓 名為林彩錦,遂更正本件被告為「林彩錦」、「沃達咖啡股 份有限公司」、「簡可欣」3人(見本院卷第122頁、第148 頁);嗣追加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見本院卷第123頁) 、第193條第1項、第765條、第767條第1項、第774條(見本 院卷第331頁)之規定為請求權基礎及假執行之聲請(見本 院卷第331頁);復於民國114年2月26日具狀改列「簡可欣 即沃湛咖啡」為本件被告,並撤回對沃達咖啡股份有限公司 之起訴(見本院卷第376至377頁);其最終主張請求權基礎 為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2項、第767條第1項、第793條 、消保法第7條、第51條(見本院卷第409頁),其訴之聲明 迭經變更,最後為如後述事實理由欄所述(見本院卷第122 頁、第148頁、第330至331頁、第376頁)。經核,原告更正 被告「林○○」姓名部分,並未變更被告同一性,屬更正事實 上或法律上之陳述;至追加請求權基礎、假執行之聲請、變 更請求金額、追加及撤回被告部分,被告2人均表示同意( 見本院卷第408頁),是原告訴之變更、追加及撤回,均與 前揭規定相符,應予准許,合先敘明。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其居住在自有之臺北市○○區○○街00號2樓房屋( 下稱系爭原告房屋),該屋與被告林彩錦所有之同路段76號 1樓房屋(下稱系爭76號房屋)均坐落在臺北市大同區酒泉 國宅社區內(下稱系爭社區)。被告林彩錦自107年初起將 系爭76號房屋出租予被告簡可欣作為其獨資經營勾癮咖啡酒 泉店(下稱系爭咖啡店,商業登記資料為「沃湛咖啡」)。 系爭社區平日白天甚為安靜,惟自系爭咖啡店進駐後,被告 簡可欣即沃湛咖啡經常一大清6時即開始製造突兀性、持續 性、長時段及高低頻交替等諸如物品碰撞聲、鐵捲門啟動聲 ,並時常傳出或輕或重之連續敲打聲、桌椅拖地聲、咖啡研 磨聲(下稱系爭噪音),持續至下午5、6時左右,並透過牆 壁及玻璃傳遞至原告家中,其音量仍高達50至60分貝,系爭 噪音雖未必達噪音管制標準,然現場測試高達80分貝之連續 敲打噪音,實已嚴重影響原告生活安寧,致原告長期飽受噪 音干擾而罹患焦慮症,對噪音感受到恐懼不敢久待家中,已 侵害其身體權、健康權、人格權及財產權,且嚴重逾越一般 社會生活之容忍範圍而屬情節重大,爰請求禁止被告簡可欣 即沃湛咖啡繼續以系爭噪音侵害原告上述權利,並依侵權行 為等規定訴請被告簡可欣即沃湛咖啡賠償原告醫藥費4,564 元及非財產上之損害賠償500,000元,合計請求500,790元。 又被告簡可欣即沃湛咖啡為企業經營者,被告林彩錦為以出 租作為營業之人,均屬消保法之企業經營者,原告為消保法 第7條第3項所稱之第三人,被告簡可欣即沃湛咖啡就其營業 時未提供合理期待之安全性,自應負消保法第7條第1項及第 3項之無過失賠償責任,被告林彩錦長期將系爭76號房屋出 租,亦為本件相關之企業經營者而應負連帶賠償責任,依消 保法第51條規定請求被告2人連帶給付懲罰性賠償金100,000 元。為此,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2項、第767條第 1項、第793條、消保法第7條、第51條之規定起訴請求,並 聲明:㈠被告2人於系爭76號房屋所製造之音量(包括物品碰 撞聲、桌椅拖地聲、間隔或持續性的高低頻敲打聲等),禁 止侵入系爭原告房屋;㈡被告2人應連帶給付原告500,790元 ,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 息;㈢被告2人應連帶給付原告100,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 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㈣願供擔保, 請准予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下列情詞置辯,並均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㈠簡可欣即沃湛咖啡則以:原告所提出之錄音檔無法證明系爭 噪音係由被告所製造之聲響;系爭咖啡店內音量並未達原告 主張之分貝,且原告所測分貝噪音時間點並非系爭咖啡店之 營業時間;其被檢舉後,已進行改善。  ㈡林彩錦則以:酒泉街係六線車道,且有飛機航道經過,背景 聲音比店內還吵,原告並無法證明系爭噪音係來自系爭咖啡 店。  三、原告主張其居住在系爭原告房屋,被告林彩錦將其所有之系 爭76號房屋出租予被告簡可欣即沃湛咖啡作為系爭咖啡店使 用等情,有建物謄本及商工登記資料等件為憑(見本院卷第 366至367-3頁),復為兩造所不爭執,均堪信為真實。 四、得心證理由:    ㈠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定有明文。又民事訴訟如係由原告 主張權利者,應先由原告負舉證之責,若原告先不能舉證, 以證實自己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則被告就其抗辯事實即令不 能舉證,或其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駁回原告之請求(最 高法院17年上字第917號裁判意旨參照)。又土地所有人於 他人之土地、建築物或其他工作物有瓦斯、蒸氣、臭氣、煙 氣、熱氣、灰屑、喧囂、振動及其他與此相類者侵入時,得 禁止之;但其侵入輕微,或按土地形狀、地方習慣,認為相 當者,不在此限;民法第793條定有明文。可知相鄰之建築 物所有權人或利用人若於他人居住區域發出超越一般人社會 生活所能容忍之噪音,固應屬不法侵害他人居住安寧之人格 利益;惟所謂「噪音」之認定,應依是否超越一般人社會生 活所能容忍之客觀標準決定,尚非單憑當事人主觀感受為據 ;且居住安寧之人格利益,與從事一般合理社會活動之自由 ,均屬依法應受保障之權利;倘相鄰建築物間,他人因合理 社會活動產生之聲響與震動,未逾一般人依當地環境、生活 作息狀況、社會觀念等所能容忍之範圍者,即難謂有不法侵 害他人居住安寧之情事。又本法所稱噪音,指超過管制標準 之聲音;直轄市及縣(市)主管機關得視轄境內噪音狀況劃 定公告各類噪音管制區,並應定期檢討,重新劃定公告之; 其管制區之劃分原則、劃定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準則,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噪音管制法第3條、第7條第1項分別 定有明文。  ㈡原告主張被告簡可欣即沃湛咖啡於經營系爭咖啡店時,製造 系爭噪音,令原告居住安寧受損云云,為被告所否認。則依 上開規定,原告就被告簡可欣即沃湛咖啡有製造逾越一般人 社會生活所能容忍程度之系爭噪音乙節,應負舉證責任。  ⒈原告就其主張被告簡可欣即沃湛咖啡製造系爭噪音乙節,固 據提出其自行錄得之聲音檔為憑。然查,噪音管制標準第3 條規定:「噪音音量測量應符合下列規定:一、測量儀器: 測量20Hz至20kHz範圍之噪音計使用中華民國國家標準規定 之一型聲度表或國際電工協會標準IEC00000-0Class1噪音計 ;測量20Hz至200Hz範圍之噪音計使用中華民國國家標準規 定之一型聲度表,且應符合國際電工協會標準IEC61260Clas s1等級。二、測量高度:㈠測量地點在室外時,聲音感應器 應置於離地面或測量樓層之樓板延伸線1.2至1.5公尺之間。 ㈡測量地點為室內時,聲音感應器應置於離地面或樓板1.2至 1.5公尺之間。三、動特性:噪音計上動特性之選擇,原則 上使用快(Fast)特性。但音源發出之聲音變動不大時,例 如馬達聲等,可使用慢(Slow)特性。……」,可知測量噪音 時,需使用符合中華民國國家標準規定之測量儀器,且測量 位置為室內時,聲音感應器應置於離地面或樓板1.2至1.5公 尺之間。本件原告所提出之錄音檔資料,僅有聲音檔,並無 分貝值之檢測記載,且其亦未證明所提出之錄音內容,有合 於上述方法為測試,是此節已有疑問。又系爭76號房屋所在 建物為鋼筋混凝土造7層建物(見本院卷第366頁建物謄本) ,是原告所錄得之聲響亦可能自系爭社區其他樓層傳導至系 爭原告房屋內。是原告所提出之錄音檔至多僅能證明原告在 系爭原告房屋內有錄得特定聲響,然無從逕認該聲響即為系 爭咖啡店所製造,且已超出噪音管制法管制標準之聲音。又 針對此節,原告曾聲請由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環保稽查大 隊至系爭咖啡店現場測量噪音,經本院函詢後,該大隊表示 同意鑑定,且無庸收取檢測費用(見本院卷第166頁、第172 頁、第182頁),本院乃依原告聲請鑑定之內容囑託該大隊 為系爭噪音鑑定(見本院卷第188頁),惟原告復捨棄該項 調查證據之聲請(見本院卷第198頁),致無從得知系爭咖 啡店於營業時間,是否有製造系爭噪音,並傳導致原告家中 ,且超出法令規範之標準。是原告就系爭咖啡店於營業時, 確實有發出系爭噪音,其舉證尚有不足。  ⒉至原告雖有提出其多次向臺北市政府單一陳情系統陳情之回 復通知信、報案紀錄等件,然該資料僅能說明原告主觀上確 實長期遭受噪音干擾而陳情或報警,尚無法據此即認定干擾 原告之聲響客觀上已超越一般人社會生活所能容忍之程度, 亦無法證明干擾原告之聲響,確係系爭咖啡店製造之聲音。  ㈢綜上,依原告所提出之證據,均無法證明被告簡可欣即沃湛 咖啡所經營之系爭咖啡店有製造原告所指之系爭噪音之行為 ,則原告據此為前題事實,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2 項、第767條第1項、第793條、消保法第7條、第51條之規定 請求被告2人於系爭76號房屋所製造之系爭噪音,禁止侵入 系爭原告房屋,並請求被告2人連帶給付原告500,790元、10 0,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 計算之利息,均無理由,應予駁回。原告之訴既經駁回,其 假執行之聲請亦已失所附麗,應併予駁回之。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所提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經 本院審酌後,核與本件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述, 附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陳菊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若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否則本院得不 命補正逕行駁回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鍾堯任

2025-03-27

SLDV-112-消-7-20250327-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訴字第168號 原 告 游堂振 被 告 謝錫麟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113年度審附民字第945號),經本院刑事庭移送前來,本院於民 國114年3月1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貳佰萬元,及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七 月二十三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三、本判決於原告以新臺幣壹拾捌萬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假執 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被告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 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 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起訴主張:被告於民國112年10月26日前不詳時間,加 入詐欺集團,擔任面交取款車手,該詐欺集團先由暱稱「眼 影」、「吳佳怡」、「俊貿國際營業員」於112年10月間透 過LINE以假投資方式詐騙原告,致原告陷於錯誤,與「俊貿 國際營業員」相約於112年11月18日10時9分許,在臺北市○○ 區○○○路0段00巷0號地下4樓交付投資款項新臺幣(下同)20 0萬元予配戴偽造之俊貿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工作證(「林鴻 智」)之被告,被告取得200萬元後,隨即依該集團成員指 示,將款項放置至指定地點,以此方式隱匿詐欺犯罪所得之 來源及去向。原告因被告之行為受有200萬元之損害。而被 告所犯前開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犯行,業經本院刑事庭以 113年度審訴字第985號刑事判決處有期徒刑1年6月在案。爰 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被告賠償,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 告20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 %計算之利息;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 三、原告主張被告前揭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之侵權行為事實 ,業經本院113年度審訴字第985號刑事判決處有期徒刑1年6 月,有前開刑事案件判決書附卷可稽(見本院卷第12至24頁 ),並經本院調閱前開刑事案件卷宗查核屬實;被告經合法 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庭爭執,亦未提出任何書狀答辯 ,本院審酌前揭書證,自堪信原告主張為真實。 四、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違反 保護他人之法律,致生損害於他人者,負賠償責任。民法第 184條第1項、第2項前段分別有明定。被告擔任本案詐欺集 團面交車手,向原告詐取200萬元,原告因被告之行為受有2 00萬元之損害,即屬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不法侵害 原告之財產權,且亦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而違反保 護他人之法律,是原告請求被告賠償200萬元,即為有據, 應予准許。 五、末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以支付 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 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又應 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 率為百分之5,亦為同法第203條所明定。是原告就前開得請 求之金額,併請求被告給付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見113年度 審附民字第945號卷第5頁送達證書)之翌日即113年7月23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既屬有據,亦應准許 。 六、從而,原告本於前揭原因事實,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 求被告給付200萬元,及自113年7月23日起至清償日止,按 年息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七、又詐欺犯罪被害人依民事訴訟程序向依法應負賠償責任人起 訴請求損害賠償或提起上訴時,暫免繳納訴訟費用,於聲請 強制執行時,並暫免繳納執行費;前項訴訟,詐欺犯罪被害 人為保全強制執行而聲請假扣押或假處分者,法院依民事訴 訟法所命供之擔保,不得高於請求標的金額或價額之十分之 一;法院依聲請或依職權宣告假執行所命供之擔保,準用前 項規定;為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第54條所明定。原告陳明 願供擔保,請求宣告假執行,經核與民事訴訟法第390條第2 項之規定並無不合,爰酌定如主文第3項所示之擔保金額准 許之。 八、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原告所提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經 本院審酌後,核與本件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述, 附此敘明。 九、據上論結,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385條第1項 前段、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陳菊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若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否則本院得不 命補正逕行駁回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鍾堯任

2025-03-27

SLDV-114-訴-168-2025032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