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黃月明

共找到 4 筆結果(第 1-4 筆)

臺灣高等法院

拆屋還地等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上字第1140號 上 訴 人 黃愫姬 黃愫媛 黃愫文 黃逢義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郭瓔滿律師 洪瑋彤律師 被 上訴人 林黃秀珠 黃名妤 黃詔瑩 黃名秀 謝淑麗 被 上訴人 黃逢德 黃逢仁 黃月明 黃周壹靜 黃鳳婕 上 一 人 訴訟代理人 粘舜權律師 粘世旻律師 被 上訴人 黃金龍 黃建元 黃金萬 黃明仁 黃震軒 黃湘紜 黃月紅 尤重明 黃澄汶 黃正治 卓翼怡 卓翼鐘 卓翼程 林小惠 莊黃美玉 賴文雄 上 一 人 訴訟代理人 賴怡如 被 上訴人 邱逢榮 邱逢邦 邱麗華 兼 上二人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邱逢崇 被 上訴人 邱逢林 邱逢基 田兆光 田志偉 田荺彗 葉坤儀(即葉家和之繼承人) 上 一 人 訴訟代理人 賈世民律師 李龍生律師 被 上訴人 葉云蘭(即葉家和之繼承人) 葉澤瀅(即葉家和之繼承人) 葉秀瑾(即葉家和之繼承人) 兼 上三人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葉衞臨(即葉家和之繼承人)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拆屋還地等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2年5 月31日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10年度訴字第2059號第一審判決提起 上訴,已於114年3月4日言詞辯論終結,茲以尚有調查之必要, 爰命再開辯論,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劉又菁 法 官 林伊倫 法 官 徐淑芬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馮得弟

2025-03-24

TPHV-112-上-1140-20250324-1

司票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票字第2120號 聲 請 人 匯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昭文 相 對 人 黃月明 黃心玥 上當事人間聲請本票准許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於民國一百一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共同簽發之本票內載 憑票交付聲請人新臺幣參拾陸萬元,其中新臺幣貳拾柒萬陸仟零 貳拾貳元及自民國一百一十四年二月十五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 息百分之九點八七計算之利息,准予強制執行。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由相對人連帶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相對人於民國112年12月14日, 共同簽發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本票1紙,內載新臺幣360,000 元,到期日114年2月14日,詎經提示後,尚有如主文所示之 本金及利息未獲清償,為此提出本票1件,聲請裁定准許強 制執行。 二、本件聲請核與票據法第123條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三、依非訟事件法第23條、第24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85條第2 項,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五、發票人如主張本票係偽造、變造者,得於接到本裁定後20日 之期間內,對執票人向本院另行提起確認之訴。發票人已提 起確認之訴者,得依非訟事件法第195條規定請求法院執行 處停止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簡易庭司法事務官 張川苑 一、嗣後遞狀均請註明案號、股別。 二、案件一經確定,本院依職權核發確定證明書,聲請人不必另   行聲請。

2025-03-11

TCDV-114-司票-2120-20250311-1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340號 原 告 黃月明 上列原告與被告沈世宏間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原告應 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14日內,並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 規定,補正下列事項,逾期不補,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應補正事項: 一、原告起訴未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 同)141,295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2,150元。 二、被告沈世宏之最新戶籍謄本(記事欄請勿省略)。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顏苾涵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記官 葉靜瑜

2025-02-24

MLDV-114-補-340-20250224-1

審簡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侵占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審簡字第2569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廖健凱 上列被告因侵占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24852 號),嗣因被告自白犯罪,本院裁定以簡易判決處刑(原案號: 113年度審易字第2211號),判決如下:   主 文 廖健凱犯侵占遺失物罪,處罰金新臺幣壹萬元,如易服勞役,以 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緩刑貳年。 未扣案犯罪所得即IPHONE15 PRO MAX手機壹支沒收,於全部或一 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事實及理由 一、犯罪事實要旨:   廖健凱於民國113年5月9日上午9時24分許,搭乘台北客運27 5線公車(車號000-0000號),行經臺北市大安區基隆路4段 時,見其他乘客黃月明所有之IPHONE15 PRO MAX銀白色手機 (新機價值新臺幣5萬8,900元)1支遺失掉落在該公車內後 門地上,竟基於意圖為自己不法所有之侵占遺失物犯意,將 該手機拾起放入自己隨身手提包予以侵占入己,並在長興街 站下車。嗣因黃月明發現上開手機遺忘在公車上,立刻搭計 程車追上開公車,仍未尋獲而報警調閱車內監視器,而查悉 上情。 二、上開犯罪事實有下列證據可證:  ㈠告訴人黃月明於警詢、偵訊及本院時之指述。  ㈡公車內之監視錄影畫面光碟、截圖及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勘 驗筆錄。  ㈢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大安分局羅斯福路派出所受(處)理案件 證明單、受理各類案件紀錄表。  ㈣CPS-營運統計報表系統<台北客運>班次交易明細表。  ㈤被告廖健凱於本院訊問之自白。 三、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37條之侵占遺失物罪。  ㈡爰審酌被告貪圖小利,逕將告訴人財物據為己有,對他人財 產權益之尊重及守法觀念均有所偏差,所為實不足取。復考 量被告於本院審理時坦承犯行,並與告訴人達成和解,賠償 告訴人新臺幣3萬元,並當庭給付完畢,有本院準備程序筆 錄及和解筆錄在卷可稽,暨被告自述:目前無業,大學畢業 之最高學歷,無需扶養之親屬等語之智識程度及家庭經濟狀 況,及其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 所示之刑,並諭知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  ㈢被告雖前因犯侵害屍體罪,經法院判處有期徒刑2年確定,嗣 經減刑為有期徒刑1年,並與所犯過失致死罪定應執行有期 徒刑1年10月確定,於97年8月22日假釋出監,於98年2月9日 假釋期滿未經撤銷假釋視為執行完畢,此後未再因故意犯罪 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 在卷可稽。本院審酌被告於犯後坦承全部犯行,且已與告訴 人達成和解,業將約定賠償金額全數給付完畢業如前述,認 被告一時失慮而犯本案,經此偵查、審判、科刑及賠償之教 訓,足使其生警惕之心,因認前開之刑以暫不執行為當,爰 依刑法第74條第1項第1款規定宣告緩刑2年,以啟自新。 四、被告於本案侵占之IPHONE15 PRO MAX銀白色手機1支,屬於 被告犯罪所得,雖其已與告訴人達成和解,並賠償告訴人3 萬元,惟和解金額低於所侵占之手機價值,加以本案所處之 刑經緩刑宣告,從而本件對犯罪所得宣告沒收,並無過苛之 虞,應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且因未扣 案,依同條第3項規定,諭知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 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0條第1項,逕以 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判決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 起上訴(須附繕本)。 七、本件經檢察官侯靜雯提起公訴、檢察官黃惠欣到庭執行職務 。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刑事第二十庭 法 官 宋恩同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 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書記官 林鼎嵐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刑法第337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侵占遺失物、漂流物或其他 離本人所持有之物者,處1萬5千元以下罰金。

2024-12-31

TPDM-113-審簡-2569-2024123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