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ANTIKA

共找到 2 筆結果(第 1-2 筆)

港簡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港簡字第209號 聲 請 人 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ANTIKA(中文名:蒂卡) 原居雲林縣○○鄉○○村0鄰○○路○○ 巷00號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偵緝字第526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ANTIKA(中文名:蒂卡)犯竊盜罪,處拘役肆拾日,如易科罰金 ,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參仟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 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ANTIKA(中文名:蒂卡,下稱蒂卡)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 ,基於竊盜之犯意,於民國108年10月30日12時10分許,在 雲林縣○○鄉○○村○○街00○0號內,徒手竊取吳許碧珠所有之現 金新臺幣3,000元得手。嗣經吳許碧珠發覺遭竊,調取監視 影像紀錄報警而查獲上情。 二、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蒂卡於偵查中坦承不諱(偵緝卷第 31頁),核與證人即告訴人吳許碧珠之子吳志松於警詢時證 述情節大致相符(偵卷第6至8頁),並有監視器翻拍照片( 偵卷第10至12頁背面)在卷可稽,堪認被告上開任意性自白 與事實相符,應可採信。本件事證明確,被告罪嫌應堪認定 。 三、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  ㈡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於本案犯行前,無刑事 案件紀錄等情,有其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1份在卷 可查。其不思以正途獲取財物,竊取他人財物,任意侵害他 人財產法益,欠缺法治觀念,所為應予非難。參以被告為外 籍移工、本案犯行之動機、手段、情節、所竊得財物之價值 等節。又念及被告坦承犯行之犯後態度,暨被告自陳學歷國 小畢業、職業為看護(見警詢筆錄受詢問人欄之記載)等一 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依刑法第41條第1項前段 規定,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四、沒收部分   被告本案竊得之現金3,000元,為其本案犯罪所得,且未扣 案亦未實際合法發還告訴人,應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 、第3項規定宣告沒收,並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 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450條第1項、第454條 第1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以書狀敘明理   由,向本庭提起上訴(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周甫學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北港簡易庭 法 官   廖宏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 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高士童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2項之未遂犯罰之。

2025-01-17

ULDM-113-港簡-209-20250117-1

續收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地方庭

續予收容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地方行政訴訟庭第三庭 113年度續收字第7037號 聲 請 人 內政部移民署 代 表 人 鐘景琨 訴訟代理人 陳乃琳 相 對 人 即受收容人 蒂卡ANTIKA(印尼國籍) 現收容於內政部移民署北區事務大隊宜蘭收容所 上列聲請人因聲請續予收容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ANTIKA續予收容。 理 由 收容期間 受收容人自民國113年10月9日起暫予收容,聲請人於該期間屆滿(即113年10月23日)之5日前聲請續予收容。 具收容事由 受收容人有下列得收容之事由(入出國及移民法第38條第1項): ☑無相關旅行證件,不能依規定執行。 ☑有事實足認有行方不明、逃逸或不願自行出國之虞。 無得不予收容之情形 受收容人未符合下列得不予收容之情形(入出國及移民法第38條之1第1項): 1.精神障礙或罹患疾病,因收容將影響其治療或有危害生命之虞。 2.懷胎5個月以上或生產、流產未滿2個月。 3.未滿12歲之兒童。 4.罹患傳染病防治法第3條所定傳染病。 5.衰老或身心障礙致不能自理生活。 6.經司法或其他機關通知限制出國。 收容必要性 受收容人具收容事由,且無其他收容替代處分可能,非予收容顯難強制驅逐出國。 結 論 續予收容之聲請為有理由,受收容人應准續予收容,依行政訴訟法第237條之14第2項後段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1  日           法 官 楊甯伃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5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按 他造人數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1   日               書記官 呂宣慈

2024-10-21

TPTA-113-續收-7037-2024102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