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程德正

共找到 4 筆結果(第 1-4 筆)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債務人異議之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1508號 原 告 程德正 被 告 顏暉哲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7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本院113年度司執字第46609號給付票款強制執行事件之強制 執行程序,於超過「新臺幣90萬元及自民國112年8月29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6%計算」範圍之部分應予撤銷。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60%,餘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前持本院112年度司票字第2829號本票裁定( 下稱系爭本票裁定)暨確定證明書聲請對原告強制執行,現 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執字第46609號強制執行事件(下稱系爭 強制執行事件)受理在案。原告係向被告借款新臺幣(下同 )100萬元,而被告先於借款當日交付80萬元,隔天再交付2 0萬元,並馬上預扣10萬元之利息,惟被告竟要求原告簽立 面額150萬元之本票,是超過之50萬元部分應不得強制執行 ,爰依強制執行法第14條第2項之規定,提起本件訴訟等語 ,並聲明:系爭強制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應予撤銷。 二、被告則以:兩造間共有兩筆借款,其中一筆為150萬元,有 簽立借據,並以現金交付;另一筆則為100萬元,此部分沒 有簽立任何單據,本件為150萬元之借款,我已經將150萬元 交付給原告,原告亦有簽立借據、本票等語,資為抗辯。並 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本院之判斷:   原告主張其僅向被告借款100萬,且被告實際僅交付90萬元 ,被告竟要求簽立150萬元之本票,故請求撤銷系爭強制執 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等語,則為被告所否認,並以前揭情 詞置辯,是本件爭點為:㈠兩造間實際借貸之金額為何?㈡系 爭執行事件對原告所為之強制執行程序是否應予撤銷?茲分 述如下:  ㈠兩造間實際借貸之金額為何?  ⒈按消費借貸為要物契約,因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交付而生效 力,借用人對於交付之事實,如有爭執,應由主張已為交付 之貸與人負舉證責任。本件被告既辯稱兩造間有150萬元之 消費借貸法律關係存在,依上開見解,自應由原告就此事實 負擔舉證責任。  ⒉經查,被告抗辯有交付原告現金150萬元之事實,業經其提出 由原告簽名並載明「借款新臺幣150萬元整...長榮貨櫃場對 面7-11收取,並簽立本票1張及借據1張」之借據為證(本院 卷第31頁,下稱系爭借據),並提出原告親自簽立上開借據 及本票之影片,上開影片經本院堪驗屬實,足認系爭借據及 本票均為原告所簽立,惟尚無從以影片判斷被告是否有交付 150萬元予原告。  ⒊參被告於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113年度偵字第8240號不起訴處 分書之告訴意旨略以:「被告程德正(即本件原告)、程琳 係父子,……基於詐欺取財之犯意聯絡,向告訴人顏暉哲(即 本件被告)佯稱欲借款150萬元……等語,致告訴人(本件被 告)陷於錯誤,並於附表所示時、地,交付附表所示款項予 被告2人,且與被告2人簽訂借據1份……」(本院卷第79至83 頁),觀諸上開不起訴處分書及其附表可知被告自陳其分別 於112年8月3日及同年月4日交付80萬元、20萬元予原告,被 告於上開不起訴處分書之主張與原告於本件所述之情形大致 相符,且被告自陳不起訴處分書中所提出之借據即為系爭借 據(本院卷第90頁),衡諸常情,若被告確實有依系爭借據交 付150萬元,又未何會於上開不起訴處分書中主張僅交付100 萬元,是以被告是否有依系爭借據交付150萬元予原告,尚 非無疑。再者,參被告向原告公司發送之客訴表單(本院卷 第77頁),被告亦表示原告向其借款100萬元,是被告辯稱 已交付150萬元乙節,顯有疑義。  ⒋至被告雖辯以兩造間有100萬及150萬元兩筆借款,僅係100萬 元沒有簽立借據,故在不起訴處分書中始提出系爭借據為證 云云,惟被告並未就兩造間有超過一筆借款乙節舉證以實其 說,難認屬實,是原告主張兩造間僅有一筆借款等語,堪可 採信。本院審酌原告自陳其向被告借款100萬元,並實際收 受90萬元等情,足認被告僅實際交付90萬元予原告,故兩造 間僅就90萬元成立借貸關係甚明。  ㈡系爭執行事件對原告所為之強制執行程序是否應予撤銷?  ⒈按執行名義無確定判決同一之效力者,於執行名義成立前, 如有債權不成立或消滅或妨礙債權人請求之事由發生,債務 人亦得於強制執行程序終結前提起異議之訴,強制執行法第 14條第2項定有明文。  ⒉被告執持原告所簽立之150萬元本票向本院聲請本票裁定,並 經本院以系爭本票裁定准許後,被告持系爭本票裁定向本院 聲請強制執行等情,經本院調閱系爭強制執行事件卷宗核閱 無訛,堪信為真。又兩造間之借貸金額為90萬元,已如前述 ,逾此部分之金額難認兩造有成立借貸關係,是系爭本票裁 定所示之本票,於超過90萬元之債權部分,應對原告不存在 ,被告自不得向原告為請求,是系爭強制執行事件之執行程 序中就逾90萬元及自民國112年8月2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 年利率6%計算之部分應予以撤銷。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強制執行法第14條第2項規定,請求如主 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則 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訴訟資料,經 本院斟酌後,核於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予逐一論述,併 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江碧珊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 林冠諭

2025-03-26

TYDV-113-訴-1508-20250326-2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1048號 原 告 江品寬 江承蔚 賴素璉 上列原告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20日內,補正被告羅勝綸、呂桓宇、李明 樺、歐黃偉翔、李晟安之住所或居所,並提出被告程琳、羅勝綸 、呂桓宇、李明樺、歐黃偉翔、李晟安、程德正、周秋萍之最新 戶籍謄本(記事欄不得省略),如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 關於被告羅勝綸、呂桓宇、李明樺、歐黃偉翔、李晟安部分,特 此裁定。   理  由 一、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繳納裁判費 。又提起民事訴訟,應以訴狀表明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提 出於法院為之;當事人書狀,應記載當事人姓名及住所或居 所,民事訴訟法第116條第1項第1款、第244條第1項第1款分 別定有明文,上開事項均為起訴必要之程式。而原告之訴有 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之情形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 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 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亦有明定。 二、本件原告起訴之訴狀內未載明被告羅勝綸、呂桓宇、李明樺 、歐黃偉翔、李晟安之住所或居所,茲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 送達20日內補正被告被告羅勝綸、呂桓宇、李明樺、歐黃偉 翔、李晟安之住所或居所,並提出全部被告之新戶籍謄本( 記事欄不得省略),如未遵期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中未記 載被告住所或居所之部分(即被告羅勝綸、呂桓宇、李明樺 、歐黃偉翔、李晟安部分)。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潘韋廷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陳佩瑩

2025-03-07

SCDV-113-訴-1048-20250307-1

司執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執字第7744號 債 權 人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設臺北市○○區○○○路○段00號   法定代理人 郭倍廷  住同上            送達代收人 許煌易              住○○市○○區○○○路○段00號7樓B             室                上列債權人與債務人程德正等間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理 由 一、強制執行由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之法院 管轄。強制執行法第7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依同法第30條之 1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規定,強制執行之全部或一部 ,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應依債權人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 送於其管轄法院。 二、債權人聲請本院執行債務人程德正之薪資債權,經查其勞保 投保單位係長榮國際儲運股份有限公司,該第三人所在地在 桃園市。依上開規定,本件應屬臺灣桃園地方法院管轄,爰 裁定如主文。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2025-02-26

SCDV-114-司執-7744-20250226-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傷害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字第1333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程德正 上列被告因傷害案件,經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偵 字第10725號),本院改依通常程序審理並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訴 ,又告訴經撤回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並得不經言詞辯 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238條第1項、第303條第3款、第307 條定有明文。 二、查本件告訴人李晟安告訴被告甲○○於民國113年2月26日夜間 9時許,在新竹縣○○鄉○○村○○街00巷0號旁,因不滿告訴人經 常騎車至渠住處附近騷擾,竟基於傷害他人身體之犯意,以 左手掐住告訴人脖子,並以右手毆打告訴人之頭部,致告訴 人受有左臉挫傷、鼻樑擦挫傷、頸部挫傷等傷害案件,公訴 人認係觸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依同法第287條前 段之規定,須告訴乃論。茲因被告業與告訴人成立調解並據 告訴人具狀撤回其告訴,此有本院113年度刑簡移調字第50 號調解筆錄及聲請撤回告訴狀附卷可稽(見竹北簡卷第37至 39頁),依照首開說明,本件爰不經言詞辯論,逕為諭知不 受理之判決。 三、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2條、第303條第3款、第307 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刑事第三庭法 官 賴淑敏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本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上 訴書狀應敘述具體理由。上訴書狀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 期間屆滿後20日內補提理由書狀於本院(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 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 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 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9  日               書記官 劉文倩

2024-11-28

SCDM-113-易-1333-20241128-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