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連浩鈞

共找到 4 筆結果(第 1-4 筆)

小上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返還保證金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小上字第39號 上 訴 人 連浩鈞 被上訴人 莊閔傑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保證金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 2月24日本院台北簡易庭113年度北小字第4130號第一審判決提起 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新台幣2,250元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小額程序第一審裁判之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 為理由,不得為之。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決 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及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 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第43 6條之25定有明文。而所謂違背法令,依同法第436條之32第 2項準用第468條、及第469條第1至5款規定,即依同法第468 條規定,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依同 法第469條規定,判決有該條所列第1至5款情形之一者,為 當然違背法令。又上訴不合法者,依同法第436條之32第2項 準用第444條第1項規定,應以裁定駁回之。 二、其次,當事人提起上訴,如以同法第469條所列第1至5款為 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有合於各該條款規 定情形之具體內容,及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 體事實。如依同法第468條規定,以原判決有不適用法規或 適用法規不當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所 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判例、解釋字號,或成文法以外之 習慣或法理等及其具體內容,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 法令之具體事實。上訴狀或理由書如未依上述方式表明,或 其所表明者顯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難認為已合法表明 上訴理由,其上訴自非合法,最高法院71年台上字第314號 著有判例可資參照。從而,上訴人之上訴理由若係就原審取 捨證據、認定事實之職權行使,指摘其為不當,而非具體表 明有何不適用法規、適用法規不當、或民事訴訟法第469條 所列各款之情形,難認對該判決之如何違背法令已有具體之 指摘,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應以裁定駁回之。 三、上訴意旨略以:  ㈠上訴人印象中原租屋處租期將於民國112年10月底屆期,故向 被上訴人所有房屋(台北市○○路00巷0號5樓,下稱系爭房屋) 預約於112年10月15日中午12點看房,而當日看房時,被上 訴人一直強調當日下午1點還有一組客人要看屋,催促上訴 人儘快交付相當於房屋1個月租金新台幣(下同)39,000元作 為定金,上訴人因時間急迫輕率支付39,000元,惟上訴人付 款返家後,始發現原租約到期日為113年10月底,且39,000 元對於上訴人非小數目為維生生活費,故於112年10月16、1 7日均電聯被上訴人表示不欲承租系爭房屋,並與被上訴人 協調減少被上訴人損害,並願無償提供仲介幫忙被上訴人出 租房屋,且願意賠償被上訴人相當於2日之租金,希望被上 訴人返還剩於定金36,400元予上訴人。  ㈡系爭租約原預定自112年11月16日起租,惟上訴人付定金隔日 即112年10月16、I7日均分別致電被上訴人表示無承租意願 ,並於112年10月17日寄發存證信函,被上訴人亦於112年10 月20日以存證信函回覆被上訴人,內容提及「一併終止本人 與台端於112年10月15日所約定上開房屋租賃事」,是以不 論系爭租約究竟是「尚未成立仍在磋商階段」抑或「成立後 經雙方合意終止」,終究是在起租日前歸於無效,故上訴人 尚無給付被上訴人租金義務。依最高法院見解,已交付違約 定金之過高部分,應解為「價金之一部先付」,而系爭租約 既未起租,上訴人並無給付對價租金之義務,依民法第179 條不當得利之規定,被上訴人自應將違約定金過高部份即「 價金之一部先付」返還予上訴人。  ㈢上訴人支付定金後,在隔天即告知被上訴人不便承租,讓被 上訴人得以帶其他租客看房、儘速將房屋租給他人,故被上 訴人至多僅損失約2日的租金利益。事實上,即便被上訴人1 12年10月15、16日未受定金拘束而可任意帶其他租客看房, 也未必能夠順利簽約並開始收受租金,但上訴人仍願盡最大 誠意賠償被上訴人2日之租金損失即2,600元(月租金39,000 元/30日*2日=2,600元)。故系爭租約定金39,000元,依實務 見解應酌減至2,600元。上訴人得依不當得利規定請求被上 訴人返還超過部分租金36,400元(39,000-2,600=36,400)。  ㈣據好屋網綜合報導(原證6),一般市場行情下,定金金額應該 是月租金的1/10或3/10,但本件定金數額竟高達月租金的10 /10,顯然偏離一般市場行情甚鉅而顯失公平。故依一般租 屋市場行情,系爭租約定金應酌減至3,900元,被上訴人應 返還35,100元。  ㈤原審判決逕以上訴人未爭執曾經約定「同意定金不返還」一 事,即認定被上訴人受有定金39,000元係有法律上原因,實 際上所依憑證據僅為被上訴人單方面所傳LINE文字訊息,上 訴人並未積極表達同意;且原判決漏未審究系爭定金是否過 高?是否與對造當事人所受損害「顯不成比例」?而應將過 髙之部分解為價金一部先付?從而原判決有民事訴訟法第46 9條第6款規定「判決不備理由或理由矛盾」之當然違背法令 情事。  ㈥並請求法院以稅務電子閘門或向財政部北區國稅局(地址:桃 園市○○區○○街000號)調查被上訴人莊閔傑112年度所得稅申 報資料:  ⑴待證事實:確認在上訴人向被上訴人告以不承租房屋後,被 上訴人很快即將系爭房屋租給他人並受有租金所得。  ⑵調查必要性:如被上訴人將系爭房屋出租而收取租金,應會 呈現於所得稅申報資料,故有調查之必要。  ㈥並聲明:原判決不利上訴人部分廢棄。 三、經查:  ㈠本件上訴人提出民事上訴理由書狀係以:原判決漏未審究系 爭定金是否過高?亦未審酌是否與對造當事人所受損害「顯 不成比例」?而應將過髙之部分解為價金一部先付?且違約 定金有過高情事,依實務見解應酌減至2,600元,縱依一般 租屋市場行情系爭租約定金應酌減至3,900元,上訴人得依 不當得利之規定請求被上訴人返還超過之違約定金等語,但 是,上訴人上開上訴理由,並未表明原審判決有何符合前揭 說明所示之違反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有何可認 為原審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是其提起本件上訴,已 難認適法。  ㈡其次,小額事件中所規定違背法令並不包含原審認定事實錯 誤、取捨證據不當,或就當事人提出之事實或證據疏於調查 或漏未斟酌等情形,亦不得以判決不備理由為由,指摘原判 決為違背法令,因此,上訴人以「原判決漏未審究系爭定金 是否過高?亦未審酌是否與對造當事人所受損害顯不成比例 ?而應將過髙之部分解為價金一部先付」等為由,指摘原判 決有民事訴訟法第469條第6款規定之判決不備理由或理由矛 盾,自非合法。  ㈢再者,小額訴訟程序為求程序進行簡速,當事人於第二審程 序不得提出新攻擊或防禦方法,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8定 有明文。其立法理由在於貫徹小額程序之簡速性,避免因當 事人於上訴程序提出新事實及證據而延滯訴訟,小額事件之 第二審法院原則上應按第一審之訴訟資料,審核其訴訟程序 及判決內容有無違背法令,乃使當事人於第一審言詞辯論終 結前未曾提出之訴訟資料,不得再行提出,是若小額事件之 當事人於第二審法院方提出新的訴訟資料,且未釋明其未及 時提出係因原審違背法令所致時,小額訴訟之第二審法院, 即不得加以斟酌。據此,上訴人於上訴時始為:①酌減違約 定金主張,以及②請求調查被上訴人莊閔傑112年度所得稅申 報資料等新攻擊方法,復未釋明未及時提出係因原審違背法 令所致,揆諸前開規定,當不得提出,本院對此自無從加以 審究,附此敘明。 四、綜上所述,上訴人既未合法表明上訴理由,顯與小額事件以 違背法令為上訴要件之規定未合,所為上訴為不合法,應予 駁回。 五、本件第二審訴訟費用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1項準用第 436條之19條第1項規定,小額訴訟程序之第二審法院為訴訟 費用之裁判時,應確定其訴訟費用額。本件第二審訴訟費用 ,爰確定為如主文第2項所示金額。 六、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 第1項、第2項、第444條第1項前段、第436條之19第1項、第 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 法 官 蔡政哲                 法 官 蕭清清                   法 官 蘇嘉豐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陳亭諭

2025-03-20

TPDV-114-小上-39-20250320-1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給付設備維護款及保養費等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上字第324號 上 訴 人 麗鑫綜合百貨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霖懿 訴訟代理人 廖立頓律師 林璟顯 葉晉銘 被 上訴 人 捷正公寓大廈管理維護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游文杰 訴訟代理人 余淑杏律師 陳芃安律師 蘇芃律師 連浩鈞 黃獻明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設備維護款及保養費等事件,上訴人對於 中華民國113年5月20日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12年度訴字第2945號 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於114年1月22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 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被上訴人於原審起訴請求上訴人給付機電維護費及空調保養 費新臺幣(下同)2,033,682元,上訴人則以被上訴人對系 爭發電機(詳後述)未盡保養維護義務,致系爭發電機毀損 ,抗辯被上訴人應返還民國110年5月份報酬121,931元,及 賠償系爭發電機毀損之損害1,944,000元、分擔鑑定費用47, 250元、懲罰性違約金5萬元,並以此為抵銷抗辯(見原審卷 第163-171頁)。上訴人於本院第3次準備程序中首次辯稱: 被上訴人有其他非系爭發電機毀損原因之債務不履行,請求 滅少報酬云云(見本院卷二第368頁、第381頁),該抗辯未 曾於原審提出,即屬新攻擊防禦方法。上訴人雖辯稱:其於 原審112年12月21日答辯狀第7頁第2行記載「A區發電機設備 乃為原告所未依契約履行之義務之一,則此部分報酬自應依 比例酌減」,故非新攻擊防禦方法云云,然該段文字之前記 載「110年5月9日係因原告未依債之本旨履行契約義務,發 生A區發電機毀損及失去效能情事,而110年5月之費用業經 被告全額給付,然此部分之報酬,被告本得主張減少報酬」 (見原審卷第165頁),故上訴人於原審請求返還110年5月 報酬121,931元,係以被上人未依債之本旨履行契約義務發 生系爭發電機毀損情事為由主張滅少報酬,並非其他與系爭 發電機毀損原因無關之債務不履行情事,上訴人抗辯非新攻 擊防禦方法,實無足採。 二、按「當事人不得提出新攻擊或防禦方法。但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不在此限:……三、對於在第一審已提出之攻擊或防禦方 法為補充者。…六、如不許其提出顯失公平者」,民事訴訟 法第447條第1項但書第3、6款定有明文。上訴人抗辯:倘「 被上訴人有其他非系爭發電機毀損原因之債務不履行,請求 減少報酬」為新攻擊防禦方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47條第1項 但書第3、6款應可於二審提出云云。然本件訴訟兩造於原審 及本院第3次準備程序之前,均在爭執系爭發電機毀損原因 為何,是否因被上訴人債務不履行所致,上訴人於本院第3 次準備程序才提出上開新抵銷抗辯,本院尚須另行調查被上 訴人是否有其他與系爭發電機毀損原因無關之債務不履行情 事,此與本件兩造先前爭點係屬二事,與原來之證據資料並 非共通,故此新攻擊防禦方法,非屬對於在第一審已提出之 攻擊或防禦方法為補充者。又上訴人於二審再提出新的抵銷 抗辯,恐影響被上訴人審級利益,且顯有遲滯訴訟之虞,將 使被上訴人之請求無法即時獲得裁判,況上訴人此部分之新 攻擊防禦方法,並非不得另訴主張,故對上訴人而言,不許 上訴人提出並無顯失公平之情事。從而,上訴人於二審提出 此新攻擊防禦方法,並不符合民事訴訟法第447條第1項但書 第3、6款之規定,本院無庸審酌。 貳、實體部分: 一、被上訴人主張:伊與上訴人於108年9月16日簽訂建築設備保 養維護合約書(下稱系爭合約),約定合約期限自109年1月 1日上午8時起至111年7月1日上午8時止共計30個月,每月30 日依廠商報價單及實際派駐人數請款。惟上訴人自111年3月 迄今,尚有機電維護費及空調保養費共計2,033,682元未支 付予伊。伊於112年7月31日寄發南港軟體園區郵局存證號碼 000246號存證信函予上訴人,要求上訴人於文到7日內如數 給付,上訴人業於同年8月2日收受上開存證信函,仍拒不支 付。另伊已依約對上訴人商場A區之發電機組(下稱系爭發 電機)進行保養維護,並於110年5月10日更換破裂脫落之系 爭發電機冷卻水管橡膠接頭,系爭發電機已可正常運作。嗣 系爭發電機於同年6月3日發生拉缸故障,非可歸責於伊,故 被上訴人之抵銷抗辯,並無理由。爰依系爭合約關係,求為 命上訴人給付2,033,682元,及自112年8月10日起算法定遲 延利息之判決(被上訴人原請求法定遲延利息自112年8月2 日起算,經原審判決應自同年月10日起算,被上訴人就法定 遲延利息敗訴部分,未據聲明不服,不在本院審理範圍,不 另贅述)。 二、上訴人則以:被上訴人依系爭合約應就伊所有之主標的建物 及所有設施與相關附屬設備提供所需之例行性及定期保養, 系爭發電機亦在系爭合約設備管理範圍內。惟被上訴人疏於 注意系爭發電機冷卻水管橡膠接頭已老舊,該橡膠接頭於11 0年5月9日破損脫落,致系爭發電機於當日即拉缸受損,延 至同年6月3日中午12時39分發生故障毀損。被上訴人保養維 護系爭發電機有疏失,應返還110年5月報酬121,931元,及 賠償系爭發電機毀損之損害1,944,000元、分擔鑑定費用47, 250元、懲罰性違約金5萬元,伊以上開費用與被上訴人之請 求為同時履行抗辯及抵銷抗辯等語,資為抗辯。 三、原審判決命上訴人給付2,033,682元,及自112年8月10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並駁回被上訴人其 餘之請求。上訴人提起上訴,聲明:㈠原判決關於命上訴人 給付本息部分,及假執行之宣告均廢棄。㈡上開廢棄部分, 被上訴人在第一審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被上訴人則 答辯聲明:上訴駁回。 四、兩造審理中不爭執事項(見本院卷二第505-507頁,並依判 決格式修正或刪減文句):  ㈠兩造於108年9月16日簽訂系爭合約,約定合約期間自109年1 月1日上午8時起至111年7月1日上午8時止,共計30個月,每 月依廠商單及實際派駐人數請款。  ㈡系爭合約內容為被上訴人就上訴人所有之主標的建物及所有 設施與相關附屬設備提供所需之例行性及定期保養,系爭發 電機亦在合約設備管理範圍內。  ㈢上訴人自111年3月迄今,尚有機電維護費及空調保養費共計2 ,033,682元未支付予被上訴人。  ㈣被上訴人於112年7月31日寄發南港軟體園區郵局存證號碼00 0000號存證信函予上訴人,要求上訴人於文到7日內給付機 電維護費及空調保養費2,033,682元(見原審卷第55-57 頁 ),上訴人於同年8月2日收受上開存證信函(見原審卷第58 頁)。  ㈤110年5月9日上午11時許,因台電無預警停電,系爭發電機啟 動維持上訴人商場電力供應,於同日上午11時45分許,上訴 人商場保全發現系爭發電機失去緊急供電功能,經上訴人通 知被上訴人員工到場確認,發現系爭發電機冷卻水管橡膠接 頭破裂脫落。  ㈥被上訴人於110年5月10日更換該脫落之橡膠接頭,並空轉測 試5分鐘。經被上訴人員工黃獻明以LINE通訊軟體回報「報 告A區發電機引擎冷卻高溫軟管破裂已更新,無載測試正常 ,現已切自動待機…」,上訴人部門主管徐明倩回覆「收到 」(見原審卷第321-322頁)。  ㈦台電於110年6月3日計畫性停電,斷電作業於當日上午10時開 始,被上訴人員工陳瑋翔於上午10時1分以LINE軟體傳「回 報,A區發電機己正常啟動」予中控中心(見原審卷第485頁 )。被上訴人員工林文聖於上午10時7分傳「回報A區鐵捲門 下放,目前人員復歸中」,上訴人部門主管徐明倩回覆「收 到」(同上頁)。林文聖於上午10時27分又傳「回報己將A 區鐵捲門復歸完畢」,徐明倩回覆「收到」(見原審卷第48 7頁)。林文聖於中午12時39分傳「回報A區發電機顯示低油 壓故障跳機,但是油箱油位還有65%,人員查看中」,徐明 倩回覆「收到」(見原審卷第489頁)。林文聖於中午12時5 1分傳「回報經理機油目前油尺顯示足夠,可能發電機內部 有異常,建議先不要再發動」,徐明倩於下午1時41分回覆 「不必要的照明請關掉」(同上頁)。  ㈧111年8月間兩造合意委託台灣省機械枝師公會就系爭發電機 進行鑑定,112年4月20日鑑定單位奉派吳政憲技師,邀集雙 方單位前往現場進行履勘,後於112年5月12日出具鑑定報告 書(下稱系爭鑑定報告),鑑定結果認為:「柴油引擎發電 機組之損壞原因,判定為柴油引擎之冷卻循環系統失效,導 致引擎之活塞與汽缸無法獲得適當之降溫,因而產生拉缸, 使得柴油引擎損壞」。 五、得心證之理由:  ㈠兩造於108年9月16日簽訂系爭合約,上訴人自111年3月迄今 ,尚有系爭合約報酬之機電維護費及空調保養費共計2,033, 682元未支付予被上訴人,被上訴人已寄發存證信函予上訴 人,要求上訴人於文到7日內給付,上訴人則於112年8月2日 收受上開存證信函等情,為兩造所不爭執(見不爭執事項㈠ 至㈣),則被上訴人依系爭合約之約定,請求上訴人給付積 欠之機電維護費及空調保養費2,033,682元,及自112年8月1 0日起算之法定遲延利息,自屬有據。是以,本件爭點即在 系爭發電機毀損是否因被上訴人保養不週所致,亦即上訴人 以前述系爭發電機毀損之衍生費用所為之同時履行及抵銷抗 辯是否有理由。  ㈡上訴人辯稱:被上訴人疏於注意系爭發電機冷卻水管橡膠接 頭已老舊,該橡膠接頭於110年5月9日破損脫落,致系爭發 電機於當日即拉缸受損,延至同年6月3日中午12時39分發生 故障毀損云云,然此為被上訴人所否認,是依上訴人所為之 抗辯,上訴人應依序證明:⑴系爭發電機冷卻水管橡膠接頭 因老舊破裂脫落;⑵系爭發電機因冷卻水管橡膠接頭老舊破 裂脫落而於該日(110年5月9日)即拉缸受損;⑶系爭發電機 於110年6月3日毀損與系爭發電機於110年5月9日拉缸受損有 因果關係。上開3點如有其中1點未能證明,即無從認定系爭 發電機於110年6月3日毀損係因被上訴人保養不週所致。經 查:   ⒈上訴人雖以系爭發電機冷卻水管橡膠接頭破裂照片(見原 審卷第313頁,本院卷二第21頁,系爭鑑定報告第5/7頁圖 7),欲證明系爭發電機冷卻水管橡膠接頭有老舊情事( 見本院卷二第269、270頁),惟觀諸上開照片,僅能顯示 系爭發電機冷卻水管橡膠接頭有破裂情事,至於該接頭本 身是否老舊,無從以目視照片之方式得出結論,蓋照片本 身無法呈現新舊程度,且單以目視照片判斷,實非科學及 客觀之驗證方式。上訴人復於113年9月20日請求本院將該 破裂之系爭發電機冷卻水管橡膠接頭送鑑定(見本院卷二 第271頁),惟自110年5月9日該接頭破裂至該日已逾3年 ,實無從還原事發當日該橡膠接頭之新舊程度,現今才送 鑑定恐有失真之虞,本院認此非妥適之證明方式,故無鑑 定之必要。上訴人又辯稱:系爭發電機冷卻水管橡膠接頭 破裂事件發生時,被上訴人員工黃獻明回覆橡膠接頭可能 是久了,脆化、老化,所以連B區一起換掉等語(見本院 卷二第270頁),然此為黃獻明當庭所否認(同上頁), 至於同時更換B區發電機冷卻水管橡膠接頭之原因眾多, 黃獻明陳稱係因上訴人主管徐明倩指示B區順便換一換等 語(見本院卷二第271頁),尚非無因,自無從單以被上 訴人同時更換B區發電機冷卻水管橡膠接頭,即可推論得 出系爭發電機冷卻水管橡膠接頭老舊之結論。上訴人復未 能就黃獻明有自承系爭發電機冷卻水管橡膠接頭脆化、老 化乙節加以舉證,是上訴人辯稱系爭發電機冷卻水管橡膠 接頭有老舊現象以致破裂云云,尚無所憑。   ⒉系爭鑑定報告第5/7頁記載:「其橡膠接頭的破壞原因為壓 力超出其所能承受的應力強度而造成;橡膠接頭破裂後, 冷卻水無法正常循環,導致柴油引擎之冷卻循環系統失效 」,故系爭鑑定報告認系爭發電機冷卻水管橡膠接頭破裂 原因係壓力超出其所能承受的應力強度而造成,並未明確 指明系爭發電機冷卻水管橡膠接頭有老舊情事。又證人吳 政憲即系爭鑑定報告之鑑定技師於原審證稱:壓力是指蒸 汽壓力,引擎需要冷卻,需要冷卻水來冷卻,當冷卻水循 環失效沒有供給循環時,冷卻水超過沸點,產生蒸汽,因 蒸汽會膨脹,就會找最弱的點去破壞,橡膠接頭就是循環 管線最脆弱的地方。前因就是冷卻水沒有循環,導致超過 沸點,形成蒸汽壓力,才會破壞橡膠接頭等語(見原審卷 第351頁),又證稱:單純橡膠接頭破損,導致冷卻水沒 有正常循環的可能性不大,因為正常水溫對橡膠接頭的壓 力不會太大等語(見原審卷第356頁),故由證人吳政憲 前揭證詞可知,係系爭發電機之水循環系統發生問題,產 生之高溫蒸汽壓力導致系爭發電機冷卻水管橡膠接頭破裂 ,並非系爭發電機冷卻水管橡膠接頭破裂脫落而使系爭發 電機水循環系統故障,且證人吳政憲並未證稱係因系爭發 電機冷卻水管橡膠接頭老舊無法承受正常水溫壓力而破裂 脫落,則上訴人辯稱:系爭發電機冷卻水管橡膠接頭因老 舊而破裂脫落云云,核與鑑定報告所載及證人吳政憲證詞 不符,自無可採。   ⒊另證人吳政憲於原審證稱系爭發電機冷卻水循環失效原因 可能性有:①外部水塔管路開關未正常開啟;②引擎內部循 環系統異常失效包括引擎冷卻水循環泵故障;③系爭發電 機溫度異常停機的保護裝置沒有正常做動(見原審卷第35 5-356頁),然上訴人已明確表示係因橡膠接頭老舊斷裂 以致冷卻水循環系統沒有作動(見本院卷二第267-269頁 ),並未於本院再以前述三項原因進行抗辯,本院即無從 對證人吳政憲所述上開3種可能原因逕予調查。   ⒋綜上,被上訴人非系爭發電機之製造商,只須負系爭合約 範圍之保養維護義務,並非系爭發電機發生故障即可歸責 於被上訴人,上訴人既未能證明系爭發電機冷卻水管橡膠 接頭老舊,且因老舊而破裂脫落等情,實無從認定系爭發 電機於110年5月9日冷卻水循環失效肇因於被上訴人保養 維護疏失,則上訴人之後⑵、⑶之抗辯內容,因缺乏⑴之前 提要件,己無審認之必要。故上訴人請求本院函詢原鑑定 單位或其他合適機構鑑定:「①系爭發電機柴油引擎失效 水循環系統過熱停機且有機油噴濺的情形後,該柴油引擎 之汽缸是否能毫無損傷?因該柴油引擎為12汽缸引擎,發 生前述情形後,12個汽缸中是否有可能有部分汽缸仍殘存 部分功能?該柴油引擎雖有部分汽缸殘存部分功能,然該 柴油引擎已因發生前述情形而造成一定之永久性拉缸損傷 ?②該柴油引擎能否於僅更新水循環系統橡膠管後,即能 恢復至未發生水循環系統失效過熱停機且有機油噴濺的情 形前之正常運轉狀態?③該柴油引擎水循環系統失效過熱 停機且有機油噴濺的情形後,是否己對該柴油引擎之汽缸 造成一定之永久拉缸損傷,若於僅更新水循環系統橡膠管 後,縱能再次啟動運轉,是否因前次水循環系統失效過熱 停機且有機油噴濺之情事所造成之拉缸損傷,尚有部分汽 缸仍殘存部分功能而啟動」(見本院卷二第391頁),核 屬⑵、⑶抗辯內容之證明方法,本院認為已無鑑定必要。  ㈢上訴人既無法證明系爭發電機於110年5月9日冷卻水循環失效 肇因於被上訴人保養維護疏失,則系爭發電機於110年6月3 日故障毀損實非可歸責於被上訴人,被上訴人即無庸返還11 0年5月報酬、賠償系爭發電機毀損損害及違約金,且兩造約 定係由應負責一方負擔鑑定費用,此有111年4月29日捷正字 第11103024號函可憑(見原審卷第265頁),是上訴人抗辯 其對被上訴人有返還110年5月報酬121,931元,及賠償系爭 發電機毀損之損害1,944,000元、分擔鑑定費用47,250元、 懲罰性違約金5萬元等債權,並與被上訴人請求之2,033,682 元本息為同時履行抗辯及抵銷抗辯,即無理由。 六、綜上所述,被上訴人依系爭合約之約定,請求上訴人給付被 上訴人2,033,682元,及自112年8月1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 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原審為上訴 人敗訴之判決,並依兩造之聲請酌定相當擔保金分別為假執 行、免為假執行之諭知,核無不合。上訴意旨指摘原判決不 當,求予廢棄改判,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上訴人聲請鑑定事項,本院認無必要, 業如前述;又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之證據,經 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逐一論 列,均併此敘明。 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第 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 官 黃裕仁                    法 官 李慧瑜                    法 官 蔡建興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其 未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出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上訴時應提出委任律師或具有律師資格之人之委任狀;委任有律 師資格者,另應附具律師資格證書及釋明委任人與受任人有民事 訴訟法第466條之1第1項但書或第2項所定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書記官 李欣憲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2025-02-26

TCHV-113-上-324-20250226-1

北小
臺北簡易庭

返還保證金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北小字第4130號 上 訴 人 連浩鈞 ○○○ 號5樓 上訴人與被上訴人莊閔傑間返還保證金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 3年12月24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第二審上訴,查本件上訴之 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36,400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2, 250元,茲因未據上訴人繳納,爰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2 項、第442條第2項前段規定,限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逕 向本院如數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郭美杏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書 記 官 林玗倩

2025-01-16

TPEV-113-北小-4130-20250116-2

北小
臺北簡易庭

返還保證金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北小字第4130號 原 告 連浩鈞 被 告 莊閔傑 訴訟代理人 莊偉賓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保證金事件,於中華民國113年12月3日言 詞辯論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  ㈠原告與其妻子即訴外人施程惠共同租屋居住,由於原告印象 中目前居住的房子租約(原租約)將於民國112年10月底到 期,故於10月中向被告預約於112年10月15日(週日)中午1 2時看房(門牌號碼:臺北市○○區○○路00巷0號5樓,下稱系爭 房屋)。看系爭房屋當時,被告一直強調當天下午1時還有1 組客人要看系爭房屋,催促原告盡快交付高達相當於系爭房 屋1個月租金的新臺幣(下同)39,000元作為定金,原告基於 時間急迫,急迫輕率下付39,000元給被告。惟原告付款後, 發現原租約到期日為113年10月底,而非112年10月底,訴外 人施程惠遂立即於看完系爭房屋隔日即112年10月16日(週 一)晚上7時30分致電被告致歉並表示不簽約承租,原告亦 旋於112年10月17日(週二)中午12時30分致電被告致歉並 表示不簽約承租,讓被告有充分時間另尋租客,減少被告損 害,並與被告協商,原告願意無償提供仲介幫被告出租系爭 房屋,且願意賠償被告自112年10月15日原告給付被告定金 至112年10月17日原告致電被告協商返還部分定金之日,共2 日之租金給被告2,600元,故被告應返還剩餘之定金36,400 元給原告,況原告付39,000元之意思是請被告幫原告保留權 利,還沒有確認要租系爭房屋,詎被告堅持沒收全部定金。 又系爭房屋租約租期自112年11月16日開始,且據被告自述 ,系爭房屋尚有其他租客想要看系爭房屋,可見即使原告於 10月中不承租系爭房屋,被告亦能在系爭租約起租日前即時 將系爭房屋轉租他人,故原告不履行租約,被告並無受損害 ,原告得依不當得利之規定請求被告返還36,400元。  ㈡退步言之,縱認定原告在起租日1個月前就通知被告因故不承 租,且系爭房屋看屋狀況熱絡,應可預期起租日前順利出租 的情形,被告仍因原告不承租而受有損害,然根據好屋網綜 合報導,一般市場行情下,定金金額應該是月租金的10%或3 0%,惟本件定金數額竟高達月租金的100%,顯然偏離一般市 場行情甚鉅而顯失公平。原告主張定金應以月租金的10%即3 ,900元(計算式:39,000元×10%=3,900元)計收,故原告得依 不當得利之規定請求被告返還超過3,900元部分的租金35,10 0元(計算式:39,000-3,900=35,100)。  ㈢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36,4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則以:  ㈠原告及訴外人施程惠前來看系爭房屋(約30坪,3房2廳2衛) ,約花1小時看現場,然被告有口頭告知原告及訴外人施程 惠是否回去確認後,再決定是否承租,若支付定金後,保障 兩方權利及義務承租契約成立,若承租方不執行契約,定金 將不返還,因出租方後續不能繼續帶看(租屋網站訊息須關 閉),若出租方不執行契約,需賠償對等定金。而原定租金 為每月租金40,000元,加上每月大樓清潔費550元,共計40, 500元,議價後每月租金38,450元,加上每月大樓清潔費550 元,計39,000元。兩造於112年10月15日下午12時許看被告 所有系爭房屋相當詳盡並符合原告需求,原告即給付訂金39 ,000元,於雙方line對話中,原告亦同意定金不返還。原告 及訴外人施程惠均學識、智能甚高,多年居住於系爭房屋附 近(高房租金屋),於忠誠路上(天母運動公園對面),自 當熟稔附近可承租物件狀況,故針對租金也進行強烈議價, 最後也達成原告要求議價租約條件,顯示原告所付被告定金 39,000元,自無急迫輕率無經驗可言。另原告認伊所居之租 屋到期日還有1年自承錯誤,而不租系爭房屋係可歸責於原 告之事由,原告主張對被告所付系爭房屋之定金39,000元為 民法第179條不當得利或撤回抑或撤銷交付39,000元之意思 表示,悖於民法第249條第2款規定。原告請求被告返還系爭 房屋租金之定金原為39,000元酌減為36,400元,有違民法第 94條、第153條第1項、第248條、第249條第2款等規定。兩 造於112年10月15日已成立系爭房屋租賃契約,至兩造欲再 於112年10月22日簽系爭房屋租賃契約,係屬補充租約細節 內容性質,無礙於112年10月15日成立系爭房屋租約存在。  ㈡依系爭房屋實價登錄2,050萬元觀之,原告係可歸責而造成違 約,僅願賠償2,600元,除有違民法第249條第2款規定之外 ,並所賠償之金額2,600元與系爭房屋實價登錄價格2,050萬 元之比例差距7,885倍,要無可採。原告以系爭房屋租金之 定金應為3,900元,或僅賠償被告2,600元,依法無據。  ㈢並聲明:原告之訴及其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如受不利判決 ,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三、原告主張其於112年10月向尋找租客之被告預約於112年10月 15日(週日)中午12時看系爭房屋,並支付系爭房屋之定金 39,000元給被告等情,業據其提出LINE對話紀錄、內湖西湖 存證號碼第819號存證信函等件在卷可稽(見臺灣士林地方法 院內湖簡易庭(下稱士林地院)113年度湖小字第243號卷第23 -30頁),復為被告所不爭執,原告主張之前揭事實堪信為真 實。 四、原告主張被告應返還36,400元,則為被告所否認,並以前揭 情詞置辯。經查,被告辯稱原告於112年10月15日邀被告一 同到樓下7-11超商,進行支付承租定金之現金,因現場沒有 筆紙可以撰寫已收之定金證明書,原告要求被告當下用line 發訊息給原告,註明承租契約重要內容及雙方權利,並作為 定金簽收證明(同意定金不返還,但須停止帶看及須關閉租 屋網站訊息,現場原告收到line訊息無誤後才離開等語,並 提出兩造間之line對話紀錄在卷可稽(見士林地院113年度 湖小字第243號卷第75頁),而觀諸該對話內容,「...今天 已經完成收到您租屋訂金39,000元。所以我後續預約的客人 將不帶看(同意訂金不返還)。訂於10/22正式簽訂租約, 簽訂租約時,現場傢俱再麻煩您告知是否移除?另也麻煩您 準備2個月的租約押金(亦可將原訂金(39,000元)轉為部 分押金。於起租日前一天,再麻煩您匯入當月租金39,000元 ,謝謝您!」,而原告對此未予爭執,是被告前揭所辯堪予 採信。本件被告收受39,000元定金係有法律上之原因,且原 告既同意支付之39,000元定金不返還,則原告請求被告返還 定金36,400元云云,洵屬無據。 五、綜上所述,原告提起本件訴訟,請求被告給付36,400元,及 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 之利息,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舉證,經本院 斟酌後核與判決之結果並無影響,毋庸一一論列,附此敘明 。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按適用小額訴訟 程序事件法院為訴訟費用之裁判時,應確定其費用額,民事 訴訟法第436之19定有明文,爰依後附計算書確定本件訴訟 費用額如主文第2項所示金額。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郭美杏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須以違背法令為理由,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 本庭(臺北市○○○路0 段000 巷0 號)提出上訴狀。(須按他 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 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書 記 官 林玗倩 附錄: 一、民事訴訟法第436 條之24第2 項: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 理由,不得為之。 二、民事訴訟法第436 條之25:     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㈡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三、民事訴訟法第436 條之32條第2 項:   第438 條至第445 條、第448 條至第450 條、第454 條、第 455 條、第459 條、第462 條、第463 條、第468 條、第46 9 條第1 款至第5 款、第471 條至第473 條及第475 條第1 項之規定,於小額事件之上訴程序準用之。 計  算  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 註 第一審裁判費        1,000元 合    計       1,000元

2024-12-24

TPEV-113-北小-4130-2024122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