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徐麗花

共找到 186 筆結果(第 91-100 筆)

司養聲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認可收養子女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養聲字第32號 聲 請 人 即收養人 王碧純 聲 請 人 即被收養人 沈佳燕 上列當事人聲請認可收養子女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認可甲○○於中華民國一一三年八月六日收養乙○○為養女。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收養人甲○○(女、民國00年00月00 日生)與已滿18歲之聲請人即被收養人乙○○(女、民國00年 0月00日生)於民國113年8月6日簽訂書面收養契約,約定由 收養人甲○○收養被收養人乙○○為養女,並經被收養人生母丙 ○○之同意,爰依法聲請認可收養等語。並提出收養契約、收 養人與被收養人及其生母最新戶籍謄本、生父之除戶謄本、 宜蘭縣政府警察局警察刑事記錄證明、健康檢查報告、112 年度綜合所得稅電子結算[網路]申報收執聯等件在卷為證。 二、按子女被收養時,應得其父母之同意。但有下列各款形之一 者,不在此限:㈠父母之一方或雙方對子女未盡保護教養義 務或有其他顯然不利子女之情事而拒絕同意。㈡父母之一方 或雙方事實上不能為意思表示者;前項同意應做成書面並經 公證。但已向法院聲請收養認可者,得以言詞向法院表示並 記明筆錄代之,民法第 1076條之1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 次按被收養者為成年人而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應不 予收養之認可:㈠意圖以收養免除法定義務;㈡依其情形,足 認收養於其本生父母不利;㈢有其他重大事由,足認違反收 養目的,同法第1079條之2亦已明定。合先敘明。 三、經核收養人與被收養人,已有收養之合意,亦無收養無效、 得撤銷之原因或違反其他法律規定之情形,並有上開證據附 卷可稽。經本院調查、訊問結果,收養人甲○○表示被收養人 乙○○自幼與其一家共同生活,並由其等照顧扶養,雙方情感 親密,且被收養人乙○○表示收養人自幼扶養照顧,待之如同 親生子女,因此希望透過收養建立親子關係等語(見本院11 3年11月25日訊問筆錄),另本件被收養人生父事實上不能 為意思表示,依民法第1076條之1第1項但書之規定,本件收 養自毋庸經被收養人生父之同意,業據提出被收養人生父之 除戶戶籍謄本附卷可稽。再者,被收養人生母丙○○到庭表示 同意出養,且有工作能力,無庸被收養人扶養(見本院113 年11月25日訊問筆錄),是本件應無因收養致被收養人生母 不利或藉此免除扶養義務之情事。總上,本院綜合審酌前情 ,認收養人甲○○與被收養人乙○○間感情融洽,本件收養應符 合收養人與被收養人之利益,且經復查亦無其他民法第1079 條第2項所定情事,爰依法予以認可。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 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第23 條,民事訴訟法第85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五、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家事法庭司法事務官 徐麗花

2024-12-25

ILDV-113-司養聲-32-20241225-1

司養聲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認可收養子女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養聲字第38號 聲 請 人 即收養人 魏楊瑞生 聲 請 人 即被收養人 李姿穎 上列當事人聲請認可收養子女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認可丙○○○於中華民國一一三年九月四日收養乙○○為養女。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收養人丙○○○(男、民國00年00月0 0日生)與已滿18歲之聲請人即被收養人乙○○(女、民國00 年00月00日生)於民國113年9月4日簽訂書面收養契約書, 約定由收養人丙○○○收養被收養人乙○○為養女,並經被收養 人生母甲○○之同意,爰依法聲請認可收養等語。並提出收養 契約書、收養同意書、收養人與被收養人及其生母最新戶籍 謄本、宜蘭縣政府警察局警察刑事記錄證明、健康檢查紀錄 表、在職證明書等件在卷為證。 二、按子女被收養時,應得其父母之同意。但有下列各款形之一 者,不在此限:㈠父母之一方或雙方對子女未盡保護教養義 務或有其他顯然不利子女之情事而拒絕同意。㈡父母之一方 或雙方事實上不能為意思表示者;前項同意應做成書面並經 公證。但已向法院聲請收養認可者,得以言詞向法院表示並 記明筆錄代之,民法第 1076條之1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 次按被收養者為成年人而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應不 予收養之認可:㈠意圖以收養免除法定義務;㈡依其情形,足 認收養於其本生父母不利;㈢有其他重大事由,足認違反收 養目的,同法第1079條之2亦已明定。合先敘明。 三、經核收養人與被收養人,已有收養之合意,亦無收養無效、 得撤銷之原因或違反其他法律規定之情形,並有上開證據附 卷可稽。經本院調查、訊問結果,收養人丙○○○表示在被收 養人乙○○高二時即與被收養人之母同居生活,並負擔收養人 部分學費,現我與被收養人生母已結婚,被收養人乙○○每二 星期會回家探望我與被收養人生母,且被收養人乙○○表示與 收養人生活、相處,形同父女,因此希望透過收養建立親子 關係等語(見本院113年11月25日訊問筆錄)。再者,被收 養人生母甲○○同意出養,此有聲請人所提出之收養同意書, 附卷可參。是本件應無因收養致被收養人生母不利或藉此免 除扶養義務之情事。總上,本院綜合審酌前情,認收養人丙 ○○○與被收養人乙○○間感情融洽,本件收養應符合收養人與 被收養人之利益,且經復查亦無其他民法第1079條第2項所 定情事,爰依法予以認可。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 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第23 條,民事訴訟法第85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五、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家事法庭司法事務官 徐麗花

2024-12-25

ILDV-113-司養聲-38-20241225-1

司養聲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認可收養未成年子女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養聲字第22號 聲 請 人 即收養人 丁○○ 聲 請 人 即被收養人 丙○○ 法定代理人 甲○○ 上列當事人聲請認可收養未成年子女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認可丁○○於中華民國一一三年五月二十四日收養丙○○為養女。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收養人丁○○(女、民國00年0月00 日生)願收養丙○○(女、民國000年00月0日生),收養人與 被收養人於民國113年5月24日訂立書面收養契約書,並經被 收養人之生母即法定代理人甲○○同意,約定由丁○○收養丙○○ 為養女,為此請求認可等語,並提出收養契約書、收養同意 書、收養人、被收養人及其生母之戶籍謄本、生父之除戶謄 本、健康檢查報告、宜蘭縣政府在職證明書、112年度綜合 所得稅電子結算(網路)申報收執聯、中華民國宜蘭縣政府 警察局警察刑事紀錄證明等件為證。 二、按收養應以書面為之,並向法院聲請認可;子女被收養時, 應得其父母之同意。但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 ㈠父母之一方或雙方對子女未盡保護教養義務或有其他顯然 不利子女之情事而拒絕同意。㈡父母之一方或雙方事實上不 能為意思表示。前項同意應作成書面並經公證;滿七歲以上 之未成年人被收養時,應得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被收養者 之父母已依前二項規定以法定代理人之身分代為並代受意思 表示或為同意時,得免依前條規定為同意,民法第1079條第 1項、第1076條之1、第1076條之2第2項、第3項分別定有明 文。次按法院認可兒童及少年之收養前,得採行下列措施, 供決定認可之參考:㈠命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兒童 及少年福利機構、其他適當之團體或專業人員進行訪視,提 出訪視報告及建議,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17條第 2項第1款亦有規定。 三、經查:  ㈠本件收養人丁○○與被收養人丙○○間已成立收養關係,且經被 收養人生母(即法定代理人)甲○○同意,此經被收養人法定 代理人甲○○到庭陳述綦詳(見113年10月14日訊問筆錄), 並於113年11月14日具狀補充意見,在卷可參,復核無任何 無效、得撤銷之原因或違反其他法律規定之情事。  ㈡又本院函囑社團法人宜蘭縣溫馨家庭促進協會派員訪視收養 人、被收養人,該協會於113年10月15日以113宜溫收監字第 113091號函附之「未成年人收養調查訪視評估報告」略以: 1.收養人視被收養人如己出,與被收養人關係親密,被收養 人自幼即與收養人、收養人母親、收養人父親同住,由收養 人家庭照顧,並由收養人母親、收養人共同擔任被收養人之 主要照顧者,協助安排並照料被收養人餐食、盥洗、接送、 學校…等,至今已10年餘,被收養人受照顧狀況良好,與收 養人互動自然,自幼稱收養人為「丁○○媽咪」,情感依附佳 。2.收養人有意願收養被收養人,收養人家庭表達支持。收 養人母親及收養人父親可提供替代性照顧,並提供經濟支持 。收養人知悉原生家庭對被收養人在心理上的重要性,故會 主動協助被收養人與出養人、被收養人弟弟聯繫,並安排共 同旅遊,加強被收養人與原生家庭之連結。被收養人弟弟於 寒暑假期間,亦會至收養人家庭短住,與被收養人相處,維 繫手足情誼。3.收養人及收養人家庭均知悉身世告知之重要 性,並無隱瞞被收養人身世。收養人知悉若收養關係建立後 ,在法律上與被收養人間身分的改變,但仍能尊重被收養人 於心中永遠有出養人的位置,並無意爭奪、比較。4.訪視觀 察,被收養人自幼居住於此,對收養人家庭成員及居住所熟 悉,被收養人於此表現自在、放鬆,與收養人家庭已建立正 向依附關係。收養人家庭亦接納被收養人,願意用心照料被 收養人生活。綜上,依據收養人之人格特質、收養動機、收 養意願、經濟能力、居住環境、支持系統、與被收養人之情 感、被收養人被照顧現況、被收養人意願…等評估,收養符 合兒少之最佳利益等語綦詳。  ㈢再者,本院審酌收養人、被收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到庭所陳 ,認本件收養人與被收養人間業已建立實質之親子互動關係 ,且被收養人願成為收養人子女,又收養人與被收養人關係 親密,且聲請收養之動機,實屬良善。且收養人亦為建立正 確收養觀念與提昇親職教育能力而全程參與本縣舉辦之收養 人親職教育課程(見卷附收養人親職準備教育課程研習證書 影本),復查無被收養人有何受照顧不當之節,足認收養人 應可勝任照顧、養育被收養人之責,故認本件收養並無不適 於收養被收養人之情事,於法尚無不合,爰予以認可。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 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第23 條,民事訴訟法第85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五、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家事法庭司法事務官 徐麗花

2024-12-25

ILDV-113-司養聲-22-20241225-1

司繼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拋棄繼承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繼字第618號 聲 請 人 游朝明 游雄昌 游政雄 游朝春 游朝賢 上五人共同 送達代收人 李子豪 上列聲請人聲明拋棄繼承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程序費用新台幣壹仟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明意旨略以:被繼承人游吉中於民國113年5月21日死亡, 聲請人游朝明、游雄昌、游政雄、游朝春、游朝賢為被繼承 人之繼承人游廖秀月(已於113年5月26日死亡)之合法繼承 人,自願拋棄對游吉中之繼承權,為此聲明拋棄繼承等語, 並提出戶籍謄本、繼承系統表、印鑑證明等件為證。 二、按遺產繼承人,除配偶外,依下列順序定之:㈠直系血親卑 親屬。㈡父母。㈢兄弟姊妹。㈣祖父母,民法第1138條定有明 文。又繼承人得拋棄其繼承權。前項拋棄,應於知悉其得繼 承之時起三個月內,以書面向法院為之,民法第1174條第1 項、第2項亦分別定有明文。準此,得以書面向法院聲明拋 棄其繼承權者,以民法第1138條所列前順序之遺產繼承人為 限,如係該條所列後順序之人,或該條所列法定繼承人以外 之人,因非屬遺產繼承人,其向法院聲明拋棄繼承權,即非 法之所許。次按「再轉繼承人」,係因最初之被繼承人死亡 後,由繼承人繼承其遺產,該繼承人於繼承後亦死亡,由再 轉繼承人因而再轉繼承被繼承人之遺產。而繼承權為身分權 ,繼承權應為專屬於繼承人一身之權利,具有一身專屬性, 須繼承人本人始得主張欲「拋棄繼承」抑或「限定繼承」該 繼承權,亦僅限於繼承人(即繼承開始時得為繼承人之人) 始得為之。是以,於被繼承人死亡而繼承開始時,再轉繼承 人既非民法第1138條之法定繼承人,即無主張聲明拋棄對於 被繼承人之繼承權可言(最高法院110年度台簡抗字第290號 民事裁定同此見解)。 三、經查,被繼承人游吉中於民國113年5月21日死亡,第一順序 之繼承人即直系親卑親屬游哲維、游苡娜、游芃芮、游巧吟 、游哲凱已向本院聲明拋棄繼承,此經本院依職權調取113 年度司繼字第526號卷宗及審核本件卷內資料,查核無訛。 依首揭規定,被繼承人游吉中之第二順序繼承人游廖秀月於 生前既未為拋棄繼承或喪失繼承權,則已繼承被繼承人游吉 中之遺產。是聲請人游朝明、游雄昌、游政雄、游朝春、游 朝賢並非被繼承人游吉中之繼承人,自亦無拋棄繼承之權利 可言,故其等所為本件拋棄繼承之聲請,自有未合,應予駁 回。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裁定 如主文。 五、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家事法庭司法事務官 徐麗花

2024-12-24

ILDV-113-司繼-618-20241224-1

司養聲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認可收養子女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養聲字第47號 聲 請 人 即收養人 周美雲 聲 請 人 即被收養人 林宏隆 輔 助 人 林幸慧 上列當事人聲請認可收養子女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收養人甲○○願收養聲請人即被 收養人乙○○為養子,收養人並與被收養人於民國113年11月1 1日訂立書面收養契約,約定由甲○○收養乙○○為養子,為此 請求認可等語。 二、按因非財產權關係為聲請者,徵收費用新臺幣一千元;關係 人未預納者,法院應限期命其預納,逾期仍不預納者,應駁 回其聲請;家事非訟事件,除法律別有規定外,準用非訟事 件法之規定,非訟事件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二十六條第一 項及家事事件法第九十七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本件聲請人聲請收養認可時,並未繳納程序費用一千 元,本院乃於113年11月28日函命聲請人於送達翌日起10日 內日內補繳裁判費新臺幣(下同)一千元,該函業於同年月 29日合法送達聲請人,有本院送達證書二份在卷可稽。惟聲 請人迄未繳納程序費用一千元,並由收養人甲○○具狀表示撤 銷收養請求等語(書狀僅有收養人簽章,無被收養人之簽章 ),是本件聲請程序顯不合法,應予駁回,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家事法庭司法事務官 徐麗花

2024-12-24

ILDV-113-司養聲-47-20241224-1

司繼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拋棄繼承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繼字第630號 聲 請 人 游美瑟 上列聲請人聲明拋棄繼承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程序費用新台幣壹仟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明意旨略以:被繼承人游吉中於民國113年5月21日死亡, 聲請人為被繼承人之繼承人游廖秀月(已於113年5月26日死 亡)之合法繼承人,自願拋棄對游吉中之繼承權,為此聲明 拋棄繼承等語,並提出戶籍謄本、繼承系統表、印鑑證明等 件為證。 二、按遺產繼承人,除配偶外,依下列順序定之:㈠直系血親卑 親屬。㈡父母。㈢兄弟姊妹。㈣祖父母,民法第1138條定有明 文。又繼承人得拋棄其繼承權。前項拋棄,應於知悉其得繼 承之時起三個月內,以書面向法院為之,民法第1174條第1 項、第2項亦分別定有明文。準此,得以書面向法院聲明拋 棄其繼承權者,以民法第1138條所列前順序之遺產繼承人為 限,如係該條所列後順序之人,或該條所列法定繼承人以外 之人,因非屬遺產繼承人,其向法院聲明拋棄繼承權,即非 法之所許。次按「再轉繼承人」,係因最初之被繼承人死亡 後,由繼承人繼承其遺產,該繼承人於繼承後亦死亡,由再 轉繼承人因而再轉繼承被繼承人之遺產。而繼承權為身分權 ,繼承權應為專屬於繼承人一身之權利,具有一身專屬性, 須繼承人本人始得主張欲「拋棄繼承」抑或「限定繼承」該 繼承權,亦僅限於繼承人(即繼承開始時得為繼承人之人) 始得為之。是以,於被繼承人死亡而繼承開始時,再轉繼承 人既非民法第1138條之法定繼承人,即無主張聲明拋棄對於 被繼承人之繼承權可言(最高法院110年度台簡抗字第290號 民事裁定同此見解)。 三、經查,被繼承人游吉中於民國113年5月21日死亡,第一順序 之繼承人即直系親卑親屬游哲維、游苡娜、游芃芮、游巧吟 、游哲凱已向本院聲明拋棄繼承,此經本院依職權調取113 年度司繼字第526號卷宗及審核本件卷內資料,查核無訛。 依首揭規定,被繼承人游吉中之第二順序繼承人游廖秀月於 生前既未為拋棄繼承或喪失繼承權,則已繼承被繼承人游吉 中之遺產。是聲請人並非被繼承人游吉中之繼承人,自亦無 拋棄繼承之權利可言,故其等所為本件拋棄繼承之聲請,自 有未合,應予駁回。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裁定 如主文。 五、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家事法庭司法事務官 徐麗花

2024-12-24

ILDV-113-司繼-630-20241224-1

司家聲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聲請閱卷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家聲字第141號 聲 請 人 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何英明 非訟代理人 黃柏誠 上列聲請人聲請閱卷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聲請人閱覽本院一○五年度司繼字第十七號、一○五年度司繼字 第八十九號拋棄繼承事件卷宗。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得向法院書記官聲請閱覽、抄錄或攝影卷內文書, 或預納費用聲請付與繕本、影本或節本。第三人經當事人同 意或釋明有法律上之利害關係,而為前項之聲請者,應經法 院裁定許可,民事訴訟法第242 條第1 項、第2 項定有明文 ,且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48條之規定,上開 規定於家事非訟事件亦有準用。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被繼承人陳蒼廉之債權人,因 繼承人聲明拋棄繼承,為此聲請閱覽本院105年度司繼字第1 7號、105年度司繼字第89號卷宗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債權憑證影本、 被繼承人陳蒼廉除戶謄本等件為證,足認聲請人就繼承人之 拋棄繼承事件已釋明法律上利害關係之責,是本件聲請閱覽 本院105年度司繼字第17號、105年度司繼字第89號卷宗部分 於法有據,應予准許,爰依首揭規定裁定如主文。 四、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家事法庭司法事務官 徐麗花

2024-12-23

ILDV-113-司家聲-141-20241223-1

司家聲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聲請閱卷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家聲字第144號 聲 請 人 裕融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嚴陳莉蓮 上列聲請人聲請閱卷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聲請人閱覽本院一一三年度司繼字第一五三號拋棄繼承事件卷 宗。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得向法院書記官聲請閱覽、抄錄或攝影卷內文書, 或預納費用聲請付與繕本、影本或節本。第三人經當事人同 意或釋明有法律上之利害關係,而為前項之聲請者,應經法 院裁定許可,民事訴訟法第242 條第1 項、第2 項定有明文 ,且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48條之規定,上開 規定於家事非訟事件亦有準用。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被繼承人宋文華之債權人,因 繼承人聲明拋棄繼承,為此聲請閱覽本院113年度司繼字第1 53號卷宗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分期付款買賣契 約、被繼承人宋文華除戶謄本等件為證,足認聲請人就繼承 人之拋棄繼承事件已釋明法律上利害關係之責,是本件聲請 閱覽本院113年度司繼字第153號卷宗部分於法有據,應予准 許,爰依首揭規定裁定如主文。 四、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家事法庭司法事務官 徐麗花

2024-12-23

ILDV-113-司家聲-144-20241223-1

司繼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拋棄繼承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繼字第829號 聲 請 人 洪翔霖 上列聲請人聲請拋棄繼承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關於拋棄繼承事件,專屬繼承開始時被繼承人住所地法院 管轄。次按法院受理家事事件之全部或一部不屬其管轄者, 除當事人有管轄之合意外,應依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 其管轄法院。家事事件法第127條第1項第3款、第6條第1項 前段分別定有明文。 二、查被繼承人洪日清最後設籍住所為南投縣○○鎮○○路○段0000 號,有卷附除戶謄本可參,是被繼承人之住所非在本院轄區 。依上開規定,則應專屬臺灣南投地方法院。茲聲請人誤向 無管轄權之本院聲請,爰依職權將本件移送於該管轄法院。 三、依首揭規定裁定如主文。 四、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家事法庭司法事務官 徐麗花

2024-12-19

ILDV-113-司繼-829-20241219-1

司繼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拋棄繼承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繼字第828號 聲 請 人 陳如茵 上列聲請人聲請拋棄繼承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關於拋棄繼承事件,專屬繼承開始時被繼承人住所地法院 管轄。次按法院受理家事事件之全部或一部不屬其管轄者, 除當事人有管轄之合意外,應依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 其管轄法院。家事事件法第127條第1項第3款、第6條第1項 前段分別定有明文。 二、查被繼承人洪日清最後設籍住所為南投縣○○鎮○○路○段0000 號,有卷附除戶謄本可參,是被繼承人之住所非在本院轄區 。依上開規定,則應專屬臺灣南投地方法院。茲聲請人誤向 無管轄權之本院聲請,爰依職權將本件移送於該管轄法院。 三、依首揭規定裁定如主文。 四、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家事法庭司法事務官 徐麗花

2024-12-19

ILDV-113-司繼-828-20241219-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