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廿一世紀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共找到 246 筆結果(第 101-110 筆)

司促
福建金門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福建金門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促字第186號 聲 請 人 即債權人 廿一世紀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以明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債務人胡叔豪發支付命令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支付命令之聲請專屬債務人為被告時,依民事訴訟法第1 條、第2條、第6條或第20條規定有管轄權之法院管轄,民事 訴訟法第510條定有明文;又按支付命令之聲請,不合於第5 10條之規定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513條 第1項明文可參。 二、本件債權人聲請對債務人胡叔豪發支付命令,查債務人胡叔 豪住居於新北市中和區,有個人基本資料查詢結果在卷可稽 ,非本院轄區,本院無管轄權,則依前開規定,聲請人向本 院聲請發支付命令,殊不合法,應予駁回。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2025-02-25

KMDV-114-司促-186-20250225-2

司促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促字第1899號 債 權 人 廿一世紀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以明 上列債權人廿一世紀資融股份有限公司因與債務人莊文傑間支付 命令事件,債權人廿一世紀資融股份有限公司應於收受本裁定之 日起5日內補正後列事項,逾期不補正,即予駁回,特此裁定。 應補正之事項: 一、請補繳聲請費新臺幣500元。(請以附件之多元化繳費方式繳 納或以匯票繳納,受款人請註明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二、提出本件聲請狀繕本2件。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楊順堯

2025-02-24

CHDV-114-司促-1899-20250224-1

消債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583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 人 馬淑萍 上列聲請人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馬淑萍自民國114年2月24日下午4時起開始更生程序,並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伊已知積欠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總額新 臺幣(下同)2,177,970元,前向本院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 前置調解,惟伊每月收入僅23,927元,扣除個人生活必要支 出17,000元,與扶養未成年子女謝○○之生活費8,000元後, 已無餘額,實無力負擔任何清償方案,以致調解不成立。又 伊僅係一般消費者,未從事營業,且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 程序或宣告破產。爰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 之規定,自調解不成立後,聲請准予裁定更生等語。 二、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且無擔保或無 優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1,200萬元者,於法院裁 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更生。債務人 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應向最大債 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居所地之法 院或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債務 人為前項請求或聲請,應以書面為之,並提出財產及收入狀 況說明書、債權人及債務人清冊,及按債權人之人數提出繕 本或影本。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 、時,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定開始更生程序後,得命司 法事務官進行更生程序。消債條例第3條、第42條第1項、第 151條第1、2項、第45條第1項、第16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 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為一般消費者,並未從事營業,核屬消債條例 所定5年內未從事營業活動之消費者,且前未曾經法院宣告 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亦未曾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或破產 法之規定而受刑之宣告等情,有聲請人所提出之全國財產稅 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111、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 料清單及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等件為證(見本院卷 第39頁、本院卷第59-64頁),並有本院民事紀錄科查詢表、 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足憑在卷足憑(見本院卷 第135-137頁)。而聲請人於民國113年5月28日依消債條例 第151條第1項規定向臺南永康區調解委員會聲請調解,惟調 解並未成立等情,業據其提出調解不成立證明書為證(見本 院卷第37頁)。又聲請人現積欠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本金及 利息債務,依據各債權人陳報之債權(如附表所示,違約金 、費用不計),合計1,611,774元,尚未逾1,200萬元。從而 ,聲請人主張其為一般消費者,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總 額未逾1,200萬元,且提起本件更生聲請前,已踐行前置調 解程序而調解不成立之事實,應堪認定。 四、綜合聲請人之全部收支、財產狀況、債務總額等一切情狀, 以評估是否不能維持最基本生活條件,而有不能清償債務或 不能清償之虞之情狀,本院調查及判斷如下: (一)聲請人之收入狀況:   聲請人主張前任職於○○○企業有限公司,每月薪資約23,927 元,嗣於114年1月24日離職,並甫於114年2月4日任職○○○○○ ○專賣店,時薪190元等語,業據提出111、112年度綜合所得 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薪資明細、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 料表為證(見本院卷第59至61頁、第63至64頁、第475頁) 。聲請人名下有○○○○人壽保單,惟保單價值準備金各僅1,96 8元及6,680元,別無其他財產,有全國財產稅總額歸戶財產 查詢清單及○○○○人壽保單投保證明(見本院卷第39及479頁 )在卷可憑。而依聲請人所提之薪資明細(見本院卷第475頁 ),聲請人於113年10月、11月、12月之薪資分別為22,473元 、22,864元及26,443元,本院審酌上情,認應以聲請人每月 收入所得31,619元【(22473+22864+26443)/3=23927】,核 算聲請人目前償債能力之基礎。 (二)聲請人必要支出狀況:   按債務人聲請更生或清算時所提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其 表明每月必要支出之數額,與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第 2項規定之認定標準相符者,毋庸記載原因、種類及提出證 明文件;債務人必要生活費用,以最近1年衛生福利部或直 轄市政府所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定之。受 扶養者之必要生活費用,準用第一項規定計算基準數額,並 依債務人依法應負擔扶養義務之比例認定之,消債條例施行 細則第21條之1第3項、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第2項定 有明文。又臺南市政府所公告之113年度臺南市最低生活費 每人每月為14,230元,則聲請人陳稱其個人每月必要生活支 出17,000元,低於上開最低生活費14,230元之1.2倍即17,07 6元,核與維持基本生活所必要無違,應堪採認。    (三)聲請人扶養費之支出:   聲請人育有之一女謝○○為000年0月生,尚未成年,有戶籍謄 本(現戶部分)在卷可佐(見本院卷第79頁),堪認其有受聲請 人扶養之必要。又聲請人主張未成年子女謝○○之扶養費每月 8,000元,未逾17,076元之半數(聲請人與配偶共同扶養子女 ),是可認聲請人每月支出未成年子女謝○○之扶養費應為8,0 00元。 (四)基上,聲請人每月收入23,927元,扣除其每月個人必要支出 17,000元與扶養費用8,000後,已無餘額,顯無法負擔債權 人所提之還款方案,且其尚有非金融機構債權人之債務(見 附表編號2、5、8、10、11、14、15部分)。從而,聲請人之 經濟狀況,確已達不能清償債務之程度,而有更生之原因, 及藉助更生制度調整其與債權人間之權利義務關係而重建其 經濟生活之必要。   五、綜上所述,聲請人係一般消費者,積欠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 債務在1,200萬元以下,其曾向求與最大債權金融機構協商 債務清償方案,惟調解不成立。又聲請人之收入扣除必要支 出後,已達不能清償債務之程度,且其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 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復查無消債條例第6條第3項、第8條或 第46條各款所定駁回更生聲請之事由存在,則聲請人聲請更 生,為有理由,爰裁定如主文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消債法庭法 官 俞亦軒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抗告。 本裁定已於民國114年2月24日16時公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記官 鄭伊汝   附表:(貨幣:新臺幣) 編號 債權人 本金 利息 頁數 1 聯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52,724元 3,493元 本院卷第289頁 2 丙○○○○○股份有限公司 223,600元 22,383元 本院卷第293頁 3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57,059元 6,769元 本院卷第305頁 4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信用卡債權:5,706元 信貸債權:173,907元 信貸債權:100,081元 本院卷第311頁 5 丁○○○○○股份有限公司 16,047元 本院卷第313頁 6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14,444元 12,284元 本院卷第317頁 7 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36,906元 158元 本院卷第339頁 8 乙○○○○○股份有限公司 150,000元 32,020元 本院卷第343頁 9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0,080元 12,440元 本院卷第361、363頁 10 二十一世紀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2,183元 本院卷第379頁 11 廿一世紀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50,385元 本院卷第381頁 12 元大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74,512元 4,961元 本院卷第384頁 13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89,632元 本院卷第567頁 (債務人陳報) 14 仲信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120,000元 本院卷第571頁 (債務人陳報) 15 迪合股份有限公司 140,000元 本院卷第571頁 (債務人陳報) 合計1,611,774元

2025-02-24

TNDV-113-消債更-583-20250224-2

司促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促字第1898號 債 權 人 廿一世紀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以明 上列債權人廿一世紀資融股份有限公司因與債務人陳羽蓁間支付 命令事件,債權人廿一世紀資融股份有限公司應於收受本裁定之 日起5日內補正後列事項,逾期不補正,即予駁回,特此裁定。 應補正之事項: 一、請補繳聲請費新臺幣500元。(請以附件之多元化繳費方式繳 納或以匯票繳納,受款人請註明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二、提出本件聲請狀繕本2件。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楊順堯

2025-02-24

CHDV-114-司促-1898-20250224-1

消債全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聲請保全處分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全字第30號                   114年度消債全字第59號 聲請人(即 債務人) 張誌軒即張志忠 代 理 人 馬偉桓律師(法扶) 相對人(即 債權人)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相對人(即 債權人)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伍維洪 相對人(即 債權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相對人(即 債權人) 創鉅有限合夥 法定代理人 迪和股份有限公司 陳鳳龍 相對人(即 債權人) 廿一世紀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以明 相對人(即 債權人) 和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源森 相對人(即 債權人) 二十一世紀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以明 相對人(即 債權人) 第一國際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毅築 相對人(即 債權人) 裕富數位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闕源龍 相對人(即 債權人) 合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鳳龍 上列當事人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民國114年2月5日114年度消債全字第30號所為之保全處分主 文第一項之「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執行處114年度司執字第975 3號強制執行事件」,應予變更為「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執行 處114年度司執字第9753號、114年度司執字第23428號強制執行 事件」。   理  由 一、按法院就更生或清算之聲請為裁定前,得因利害關係人之聲 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為下列保全處分:一、債務人財產之保 全處分;二、債務人履行債務及債權人對於債務人行使債權 之限制;三、對於債務人財產強制執行程序之停止;四、受 益人或轉得人財產之保全處分;五、其他必要之保全處分,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9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第1項保全處 分,法院於駁回更生或清算之聲請或認為必要時,得依利害 關係人聲請或依職權變更或撤銷之,復為同條第3項所明定 。 二、查本件債務人向本院聲請更生,由本院以113年度消債補字 第715號進行中,並經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5日以114年度消 債全字第30號裁定保全處分在案,茲因聲請人對第三人中國 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港分公司之存款債權,復經本 院執行處辦理114年度司執字第23428號強制執行事件時核發 執行命令予以扣押在案,有上揭執行命令影本附卷可考,且 前案及本件之強制執行事件既尚未終結,聲請人本件聲請停 止執行,堪認該保全處分有予變更之必要,爰依職權裁定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庭                法 官 林秀菊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抗告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記官 顏偉林

2025-02-24

TCDV-114-消債全-59-20250224-1

司促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促字第1897號 債 權 人 廿一世紀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以明 上列債權人廿一世紀資融股份有限公司因與債務人李𧙗嘉間支付 命令事件,債權人廿一世紀資融股份有限公司應於收受本裁定之 日起5日內補正後列事項,逾期不補正,即予駁回,特此裁定。 應補正之事項: 一、請補繳聲請費新臺幣500元。(請以附件之多元化繳費方式繳 納或以匯票繳納,受款人請註明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二、提出本件聲請狀繕本2件。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楊順堯

2025-02-24

CHDV-114-司促-1897-20250224-1

司促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促字第13844號 聲 請 人 即 債權 人 廿一世紀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以明 代 理 人 葉一帆 相 對 人 即 債務 人 鄭元富 胡志山 上列聲請人因聲請對相對人即債務人鄭元富、胡志山發支付命令 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聲請發支付命令,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9規定,繳納 裁判費新台幣500元,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 二、本件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即債務人鄭元富、胡志山發支付命 令,經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3日裁定命其於7日內繳納程序費 用新台幣500元。聲請人已於同年月8日收受前項裁定,然其 逾期迄今仍未補正,有送達證書及多元化案件繳費狀況查詢 清單附卷可稽。是聲請人之聲請,於法不合,應予駁回。 三、爰依首揭規定,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司法事務官 郭伊恩

2025-02-21

PTDV-113-司促-13844-20250221-2

消債全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聲請延長保全處分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全聲字第18號 聲請人(即 債務人) 楊家姍即楊于緯即楊雅雯即楊恩綺即張恩綺即張月 欣即張雅雯 代 理 人 洪筠絢律師(法扶) 相對人(即 債權人) 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凌忠嫄 相對人(即 債權人)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男州 相對人(即 債權人)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楊文鈞 相對人(即 債權人)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東亮 相對人(即 債權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相對人(即 債權人) 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何英明 相對人(即 債權人) 萬榮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呂豫文 相對人(即 債權人)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相對人(即 債權人) 固德資產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王鈺喬 相對人(即 債權人) 合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鳳龍 相對人(即 債權人) 裕富數位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闕源龍 相對人(即 債權人) 廿一世紀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以明 相對人(即 債權人)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代 表 人 石崇良 相對人(即 債權人)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 代 表 人 白麗真 相對人(即 債權人) 盧家嫻即上富當舖 上列聲請人即債務人因聲請更生事件(113年度消債更字第261號 ),聲請延長保全處分,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13年12月19日所為之保全處分,除法院裁定開始更生程序 外,其期間應予延長至114年4月17日為止。   理   由 一、按法院就更生或清算之聲請為裁定前,得因利害關係人之聲 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為下列保全處分:一、債務人財產之保 全處分;二、債務人履行債務及債權人對於債務人行使債權 之限制;三、對於債務人財產強制執行程序之停止;四、受 益人或轉得人財產之保全處分;五、其他必要之保全處分,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9條第 1項定有明文。又前項保全處 分,除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外,其期間不得逾60日 ;必要時,法院得依利害關係人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延長一 次,延長期間不得逾60日,復為同條第2項所明定。 二、查本件債務人向本院聲請更生,前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 9日以113年度消債全字第265號,裁定保全處分,同日公告 在案,債務人於該保全處分期間屆滿前聲請延長,經斟酌實 際情狀,認於更生之聲請為裁定前,確有延長保全處分期間 之必要,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庭                法 官 林秀菊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抗告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林俐

2025-02-21

TCDV-114-消債全聲-18-20250221-1

消債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619號 聲 請 人 即債 務 人 傅晏芩即傅碧香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傅晏芩即傅碧香自民國114年2月21日下午5時起開始更生 程序,並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且無擔保或無優 先權之債務總額未逾新臺幣(下同)1,200萬元者,於法院 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更生;債務 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應向最大 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居所地之 法院或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協 商或調解成立者,債務人不得聲請更生或清算,但因不可歸 責於己之事由,致履行有困難者,不在此限;法院開始更生 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並即時發生效力; 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得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 或清算程序;必要時,得選任律師、會計師或其他適當之自 然人或法人為監督人或管理人,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3條 、第42條第1項、第45條第1項、第151條第1項、第7項、第1 6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債務人積欠無擔保或無優先權債務總額 約1,469,549元,為清理債務,前於113年4月與玉山商業銀 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玉山銀行)協商分180期、利率6%、 每期每月還款7,704元,嗣因公司業績不佳無法穩定領取薪 資,無法清償債務僅能毀諾。且債務人除積欠銀行債務外, 尚有其他債權人之債務未列入,實無能力一併清償。因債務 人目前每月僅有約18,704元,扣除每月生活費後,無力負擔 前揭方案,爰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提出本件更生之聲請等 語。 三、經查:  ㈠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51條第8項準用同條例第75條第2項 規定,債務人可處分所得扣除自己及依法應受其扶養者所必 要生活費用之餘額,連續3個月低於協商方案應清償之金額 者,推定有因不可歸責於己致履行有困難之事由。又依消費 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51條第7項但書規定「因不可歸責於己之 事由,致履行顯有重大困難」,並未附加「不可預見」之要 件,亦即該事由並不以債務人「不可預見」為必要。該項但 書規定情形,僅須於法院就更生或清算之聲請為裁判時存在 即可,不以協商成立後始發生者為限,並與債務人於協商時 能否預見無關。債務人於協商時縱未詳加思考、正確判斷, 或可預見將來履行可能有重大困難而仍冒然簽約成立協商, 亦不能據此即認其履行顯有重大困難係可歸責於債務人,有 司法院98年第1期民事業務研究會第24號司法院民事廳消費 者債務清理條例法律問題研審小組意見可參。查:債務人於 聲請本件更生程序前之113年4月與玉山銀行協議每月還款7, 704元,而債務人嗣後毀諾等情,有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 中心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前置協商機制協議書、前置協商 無擔保債務還款分配表暨表決結果附卷可佐(見更字卷第14 9至151、161至163頁),而債務人當時收入約20,000元乙情 ,有收入切結書(見更字卷第159頁)可參,則揆諸首揭說明 ,本件堪認債務人有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致履行協商方案 有困難,其更生之聲請應合乎協商後毀諾例外得聲請更生之 程序要件。  ㈡債務人主張伊於聲請本件更生前2年內之收入為448,887元, 平均每月薪資為18,704元【計算式:448,887元24個月,元 以下四捨五入】,且名下有95年出廠之汽車乙輛等節,有財 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11 1、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見更字卷第27、 55至61頁)等件可證。惟債務人之清償能力係處於流動狀態 ,其聲請時與法院裁定時之清償能力未必一致,故應以法院 裁定時為判斷基準時,則聲請人既已自吉田開發建設公司離 職,是該離職前之薪資收入爰不計入聲請人固定收入範圍, 另本院審酌債務人自113年7月11日起,任職於國泰人壽保險 股份有限公司,每月投保薪資為27,470元等節,此有勞保異 動查詢附卷可稽(見更字卷第63頁)。基此,債務人償債能 力應以每月27,470元為據,方為適當。  ㈢又債務人必要生活費用,以最近1年衛生福利部或直轄市政府 所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定之,消費者債務 清理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定有明文。而參酌臺南市113年度 之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為14,230元,故本件債務人每月生活 費標準自堪以最近1年衛生福利部或直轄市政府所公告當地 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即17,076元計之【計算式:14, 230×1.2】。是債務人雖主張每月必要生活費用為30,877元 ,仍應以17,076元計之,方屬合理。  ㈣綜上各情,債務人每月所得約27,470元,扣除每月生活基本 費用17,076元,再扣除最大債權金融機構玉山銀行具狀陳報 債務人尚積欠債權總額829,361元【計算式:信用卡30,414 元+小額信貸798,947元】,願意提供80期、零利率、每月每 期清償10,367元之還款方案(見更字卷第145頁),僅剩餘2 7元【計算式:27,470元-17,076元-10,367元】,惟尚有其 他債權人裕富數位資融股份有限公司陳報債務人尚積欠債權 總額42,687元,不同意更生方案,以原契約內容之36期,每 月每期應清償3,510元(見更字卷第109至113頁);債權人 仲信資融股份有限公司陳報債務人尚積欠債權總額87,936元 ,未提供分期還款方案(見更字卷第115頁);債權人廿一 世紀資融股份有限公司陳報債務人尚積欠債權總額21,198元 ,未提供分期還款方案(見更字卷第131頁);債權人忠訓 國際股份有限公司陳報債務人尚積欠債權總額37,000元,願 比照最大債權銀行還款方案【按每月每期需還款463元,計 算式:37,000元÷80期,元以下四捨五入】(見更字卷第133 頁);另債權人裕融企業股份有限公司陳報債務人尚積欠有 擔保債務246,210元(見更字卷第127頁),依法不計入更生 債權中。依上計算,債務人之經濟狀況已有不能清償債務之 虞,自有藉助更生制度調整其與債權人間之權利義務關係, 重建其經濟生活之必要,故本件債務人聲請更生,應予准許 。 四、綜上所述,債務人之收入扣除必要生活費用後,已有不能清 償債務之虞,且其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未逾1,200萬元 ,亦曾踐行前置協商程序而不成立,復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 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又查無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條第3項 、第8條或第46條各款所定應駁回更生聲請之事由存在,則 本件債務人聲請更生,於法應屬有據,爰裁定如主文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王淑惠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本裁定已於民國114年2月21日下午5時公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洪凌婷

2025-02-21

TNDV-113-消債更-619-20250221-3

消債全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聲請保全處分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全字第57號 聲請人(即 債務人) 林家羽即林玉娟 代 理 人 陳惠玲律師(法扶) 相對人(即 債權人)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相對人(即 債權人)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男州 相對人(即 債權人) 中租迪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鳳龍 相對人(即 債權人) 亞太普惠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唐正峰 相對人(即 債權人) 廿一世紀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以明 相對人(即 債權人) 林玉芳 上列聲請人即債務人因聲請更生事件(114年度消債補字第1號) ,聲請保全處分,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裁定公告之日起60日內,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執行處113 年度司執字第194877號強制執行事件,就債務人對第三人矽品精 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之薪資債權之後續強制執行程序應予停止, 但扣押命令之強制執行程序應予繼續。   理  由 一、按法院就更生或清算之聲請為裁定前,得因利害關係人之聲 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為下列保全處分:(一)債務人財產之保 全處分;(二)債務人履行債務及債權人對於債務人行使債權 之限制;(三)對於債務人財產強制執行程序之停止;(四)受 益人或轉得人財產之保全處分;(五)其他必要之保全處分,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19條第1項定有明 文。依其立法理由:「法院就更生或清算之聲請為裁定前, 為防杜債務人之財產減少,維持債權人間之公平受償及使債 務人有重建更生之機會,有依債權人、債務人或其他利害關 係人之聲請或依職權為一定保全處分之必要;其內容有:就 債務人財產,包括債務人對其債務人之債權等,為必要之保 全處分、限制債務人履行債務及債權人對於債務人行使債權 、對於債務人財產實施民事或行政執行程序之停止;又為確 保將來詐害行為、偏頗行為經撤銷後,對受益人或轉得人請 求回復原狀之強制執行,亦有對之施以保全處分之必要;另 為求周延,明定概括事由,許法院為其他必要之保全處分」 ,可知消債條例事件,係以債務人之財產為基礎,供債務人 於一定條件下清理其無擔保之債務,故消債條例事件之保全 處分,其主要目的係為保持債務人之財產,避免債權人透過 強制執行程序,或債務人透過處分財產之方式,致債務人財 產減少,致喪失債務清理之最重要基礎,況因本條項除可能 適用於更生事件外,亦可能適用於清算事件(包括原係更生 事件,其後轉換為清算事件之類型),故在決定是否准予保 全時,應一併考量債務清理事件之可能演變,而難單以聲請 人之聲請內容而異其標準。從而,究竟有無保全之必要,應 以是否導致債務人財產減少為其最低限度要件,兼顧債權人 權益,避免債務人惡意利用保全處分,阻礙債權人行使權利 ,或作為延期償付手段之可能性,綜合比較斟酌,決定有無 以裁定為保全處分之必要。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聲請更生事件,現正由本院以114年 度消債補字第1號事件(下稱系爭事件)受理中。然聲請人 先前已遭債權人向本院聲請強制執行,為使債權人得公平受 償,有停止強制執行之必要等語。 三、經查:  ㈠查聲請人對第三人矽品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之薪資債權, 前經臺灣臺中地方院執行處受囑託辦理113年度司執第19487 7號強制執行事件(下稱系爭強制執行事件)時核發執行命 令予以扣押在案,有上揭執行命令影本附卷可考。系爭強制 執行事件既尚未終結,聲請人聲請停止執行,程序上自係合 法。  ㈡再查,消債條例事件之保全處分係為保全全體利害關係人之 利益,防止債務人財產逸失、使債權人能平等受償之目的, 與民事訴訟法規定之保全程序,目的上有所分別;因此就消 債條例保全處分之實益而言,若得藉由保全處分來停止強制 執行,可避免特定債權人先行取償,進而使全體債權人獲得 較高比例之受償額,以使債權人得以公平受償。次按保全處 分一方面應限制債權人依換價命令取得該遭扣押之薪資,以 維持債權人間之公平受償,另一方面亦應限制債務人領取該 遭扣押之薪資,以免債務人之財產喪失。故扣押命令之目的 在於凍結聲請人之財產,非但未使聲請人財產減少,反可避 免聲請人任意處分導致財產減少及供日後全體債權人間公平 受償,即無停止執行之必要,該扣押執行命令應予繼續;惟 系爭執行事件就存款債權業已核發扣押命令,後續即可能核 發收取命令,就薪資債權部分亦已核發移轉命令,此部分因 涉及扣押金額之終局處分,係讓部分債權人先行滿足,為避 免聲請人財產減少及維持債權人間公平受償,有予以保全之 必要,故此部分保全之聲請應予准許,即系爭強制執行事件 後續之執行程序應予停止。 四、綜上,關於上述有保全必要之部分,爰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 例第19條第1項第3款,為保全處分,同時依第2項審定保全 處分之期間,而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庭                法 官 林秀菊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抗告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黃美雲

2025-02-20

TCDV-114-消債全-57-20250220-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