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藍家慶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31-140 筆)

消債更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110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楊子晴 代 理 人 陳冠年律師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甲○○自民國113年12月13 日中午12時起開始更生程序。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且無擔保或無優 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新臺幣(下同)1,200萬者 ,於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更 生;又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 ,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得命 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 稱消債條例)第3條、第42條第1項、第45條第1項及第16條 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已知積欠約575,586元之債務,有不 能清償之情,且曾於民國113年6月間,與最大債權金融機構 元大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消費者債務清理前置協商, 惟協商不成立。又聲請人之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總額未 逾1,200萬元,復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 爰聲請准予裁定更生等語。 三、經查:  ㈠聲請人之上開主張,業據其提出財團法人聯合徵信中心當事 人綜合信用報告書、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110 至111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等件、勞保職保被 保險人投保資料表為證(卷第15至20頁背頁),並有調解程 序筆錄可參(卷第75頁),是聲請人既與債權人前置協商不 成立,其提出本件聲請,於法有據。 ㈡關於聲請人現在收入部分,聲請人稱現受僱於台大能源行有 限公司,113年4至7月薪資分別為28,733元、29,653元、27, 817元、30,272元,平均月收入為29,119元,另聲請人每月 領有租金補貼6,400元,有在職證明書、薪轉明細(同領取 補助款存摺影本)在卷可參(卷第102至104頁),則聲請人 每月可支配所得應共為35,519元。至聲請人現在支出部分, 聲請人稱每月必要支出17,076元,雖未提出全部單據供本院 審酌,惟與依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規定,以113年衛生 福利部公告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之1.2倍之數額17,076元相 符,應屬確實。又聲請人育有未成年之子,年約15歲,無投 保勞保,現在學等情,有戶籍謄本、勞保查詢記錄及在學證 明單在卷可考(卷第99、105、107頁),堪認有受聲請人扶 養之必要。而上開扶養義務應由聲請人及該子生父共同負擔 ,是依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2項規定,以上開每人每月最低 生活費1.2倍計算,聲請人應負擔之扶養費為8,538元(計算 式:【17,0762】=8,538),聲請人雖主張15,000元,惟未 提供全部單供本院審酌,故超出部分不予列計。 ㈢綜上,聲請人每月所得扣除必要支出及扶養費後,剩餘9,905 元。而聲請人積欠之無擔保及無優先權債務亦至少達1,143, 446元,亦有債權人二十一世紀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仲 信資融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部公路局高雄區監理所屏東監理 站、第一金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摩根聯邦資產管理股 份有限公司、台新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之陳報狀可稽(卷 第39至53、55至68、96頁),堪認聲請人有不能清償債務之 情事,而有更生之原因。此外,本件查無消債條例第46條各 款所定應駁回更生聲請之事由存在,則聲請人所為聲請,應 屬有據,爰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四、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3  日          民事庭 法 官 藍家慶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3  日              書記官 張彩霞

2024-12-13

PTDV-113-消債更-110-20241213-1

消債更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106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林育伶 代 理 人 鄭俊彥律師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甲○○自民國113年12月12日中午12時起開始更生程序。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且無擔保或無優 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新臺幣(下同)1,200萬者 ,於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更 生;又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 ,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得命 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 稱消債條例)第3條、第42條第1項、第45條第1項及第16條 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已知積欠約1,248,861元之債務,有 不能清償之情,且曾於民國113年6月間,與最大債權金融機 構安泰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消費者債務清理前置協商 ,惟協商不成立。又聲請人之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總額 未逾1,200萬元,復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 ,爰聲請准予裁定更生等語。 三、經查:  ㈠聲請人之上開主張,業據其提出財團法人聯合徵信中心當事 人綜合信用報告書、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110 至111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收入切結書、勞 保職保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等件為證(卷第19至26頁背頁) ,並有調解程序筆錄可參(卷第67頁),是聲請人既與債權 人前置協商不成立,其提出本件聲請,於法有據。 ㈡關於聲請人現在收入部分,聲請人稱現受僱於知名度檳榔攤 ,每月所得約為11,000元,有收入切結書可參(卷第25頁) ,勘信屬實。至聲請人之支出部分,聲請人陳稱每月必要支 出為6,000元,雖未提出全部單據供本院審酌,惟低於依消 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規定,以113年衛生福利部公告每人 每月最低生活費之1.2倍計算之數額17,076元,應屬確實。 又聲請人育有二名未成年之子,年約8、10歲,名下無財產 ,112年無所得,現在學等情,有戶籍謄本、在學證明書、 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 所得資料清單可佐(卷第108、110至111、123至126頁), 堪認有受聲請人扶養之必要。而上開扶養義務應由聲請人及 其配偶共同負擔,聲請人陳稱每月扶養費為2,000元,雖未 提出全部單據供本院審酌,惟低113年衛生福利部公告每人 每月最低生活費之1.2倍計算之數額17,076元,堪信屬實。 ㈢綜上,聲請人每月所得扣除必要支出及扶養費後,僅餘3,000 元。聲請人固有為被保險人之保單,有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 業同業公會保險業通報作業資訊系統資料查詢結果表可參( 卷第112至114頁),惟本院審酌上開保單未解約前尚無法用 以清償,而聲請人積欠之無擔保及無優先權債務至少已達91 4,800元,亦有前置協商債權表可稽,堪認聲請人有不能清 償債務之情事,而有更生之原因。此外,本件查無消債條例 第46條各款所定應駁回更生聲請之事由存在,則聲請人所為 聲請,應屬有據,爰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四、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民事庭 法 官 藍家慶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書記官 張彩霞

2024-12-12

PTDV-113-消債更-106-20241212-1

消債清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清算事件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清字第74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 人 林美玉 代 理 人 梁家豪律師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清算,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林美玉自民國113年12月12日中午12時起開始清算程序。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清算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於法院裁定開 始更生程序或許可和解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依本條 例所定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法院開始清算程序之裁定, 應載明其年、月、日、時,並即時發生效力,消費者債務清 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3條、第80條前段、第83條第1項 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得命司法事 務官進行清算程序,復為消債條例第16條第1項前段所明定 。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已知積欠債務達新臺幣(下同)2,85 2,000元,有不能清償之情,且曾於民國113年6月間,與當 時最大債權金融機構陽信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消費者 債務清理前置協商,惟調解不成立。又聲請人未經法院裁定 開始更生程序或許可和解或宣告破產,爰聲請准予裁定清算 等語。 三、經查:  ㈠聲請人之上開主張,業據其提出110至111年度綜合所得稅各 類所得資料清單、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財團法 人聯合徵信中心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書、勞保職保被保險人 投保資料表等件為證(卷9至11、13至19、49頁),並有本 院調解程序筆錄可稽(卷第33頁)。是聲請人既與債權人前 置協商不成立,其提出本件聲請,於法有據。  ㈡關於聲請人收入部分,聲請人年約68歲,已逾法定退休年齡 ,現無業亦無投保勞保,每月領有老農津貼8,110元,有戶 籍謄本、前引勞保職保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及中華郵政帳戶 存簿交易明細內頁可參(卷第8、49、50至52頁),堪信屬 實。至聲請人之支出部分,聲請人陳稱每月必要支出共為12 ,000元,雖未提出全部單據供本院審酌,惟低於依消債條例 第64條之2第1項規定,以113年衛生福利部公告每人每月最 低生活費之1.2倍計算之數額17,076元,應屬確實。 ㈢綜上,聲請人每月所得扣除必要生活費及扶養費後,僅餘5,9 32元,而聲請人積欠之債務至少已達12,813,909元,亦有前 置調解債權明細表可考(卷第30頁),堪認聲請人確有不能 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之情形,而有清算之原因。此外 ,本件查無聲請人有消債條例所定應駁回清算聲請之事由存 在,則聲請人所為聲請,應屬有據,爰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 件清算程序。 四、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民事庭 法 官 藍家慶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書記官 張彩霞

2024-12-12

PTDV-113-消債清-74-20241212-1

消債清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清算事件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清字第75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張惠容 代 理 人 陳郁翎律師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清算,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張惠容自民國113年12月11日中午12時起開始清算程序。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清算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於法院裁定開 始更生程序或許可和解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依本條 例所定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法院開始清算程序之裁定, 應載明其年、月、日、時,並即時發生效力,消費者債務清 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3條、第80條前段、第83條第1項 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得命司法事 務官進行清算程序,復為消債條例第16條第1項前段所明定 。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已知積欠債務達新臺幣(下同)9,75 6,970元,有不能清償之情,且曾於民國113年7月間,與最 大債權金融機構匯豐(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消 費者債務清理前置協商,惟調解不成立。又聲請人未經法院 裁定開始更生程序或許可和解或宣告破產,爰聲請准予裁定 清算等語。 三、經查:  ㈠聲請人之上開主張,業據其提出戶籍謄本、財團法人聯合徵 信中心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書、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 清單、111至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等件為證 (卷第11至21頁),並有本院調解程序筆錄可稽(卷第47頁 )。是聲請人既與債權人前置協商不成立,其提出本件聲請 ,於法有據。  ㈡關於聲請人收入部分,聲請人現年80歲,無業,每月領有國 民年金4,092元,有聲請人合作金庫銀行存摺交易明細內頁 可參(卷第76頁),且聲請人111僅有1,347元所得、112年 無所得,且現無投保勞保,顯未受僱於任何公司或商號,有 前引111至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及勞保職保 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在卷可參(第20至21、77頁),堪信屬 實。至聲請人之支出部分,聲請人陳稱每月必要支出為18,8 50元,惟未提出全部單據供本院審酌,應依消債條例第64條 之2第1項規定,以113年衛生福利部公告每人每月最低生活 費之1.2倍計算之數額17,076元為計算基準。  ㈢綜上,聲請人每月所得扣除必要生活費後,已無剩餘。聲請 人名下數紙保單,有投保簡表可參(卷第78-1頁),惟本院 審酌上開保單未解約前尚無法用以清償,而聲請人積欠之債 務至少已達9,756,970元,亦有有聲請人之債權人清冊可佐 (卷第9頁),堪認聲請人確有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 之虞之情形,而有清算之原因。此外,本件查無聲請人有消 債條例所定應駁回清算聲請之事由存在,則聲請人所為聲請 ,應屬有據,爰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清算程序。  四、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民事庭 法 官 藍家慶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書記官 張彩霞

2024-12-11

PTDV-113-消債清-75-20241211-1

屏簡聲
屏東簡易庭

聲請迴避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屏東簡易庭民事裁定 113年度屏簡聲字第23號 聲 請 人 CHERRET LEAKEY NDIWA(查力基)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忽綵瀅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113年度 屏小字第153號),聲請人聲請法官迴避,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裁判費新臺幣500元,逾期 未補正,即駁回其聲請。   理 由 一、按聲請迴避,徵收裁判費新臺幣(下同)500元,民事訴訟 法第77條之19第2項第1款定有明文。又當事人聲請迴避時, 如未繳納裁判費,即屬欠缺法定要件,法院應限期命其補正 ,逾期不補正,應以聲請不合法,裁定駁回其聲請。   二、經查,聲請人於民國113年11月25日具狀就本院113年度屏小 字第153號聲請法官迴避,依前開規定應徵收裁判費500元, 未據聲請人繳納,茲限聲請人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如數補 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聲請。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屏東簡易庭 審判長法 官 廖文忠                   法 官 藍家慶                   法 官 曾吉雄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書記官 劉毓如

2024-12-11

PTEV-113-屏簡聲-23-20241211-1

消債更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98號 聲 請 人 即債務人 劉明宗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甲○○自民國113年12月11日中午12時起開始更生程序。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且無擔保或無優 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新臺幣(下同)1,200萬者 ,於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更 生;又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 ,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得命 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 稱消債條例)第3條、第42條第1項、第45條第1項及第16條 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已知積欠約3,009,734元之債務,有 不能清償之情,且曾於民國112年9月間,與最大債權金融機 構永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消費者債務清理前置協商 ,惟協商不成立。又聲請人之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總額 未逾1,200萬元,復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 ,爰聲請准予裁定更生等語。 三、經查:  ㈠聲請人之上開主張,業據其提出調解不成立證明書、全國財 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111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 料清單、勞保職保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財團法人聯合徵信 中心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書等件為證(卷第17至18、44至45 、55至59-1頁),是聲請人既與債權人前置協商不成立,其 提出本件聲請,於法有據。  ㈡關於聲請人現在收入部分,聲請人現擔任臨時工,每月所得 平均約為26,000元,有收入切結書可參(卷第46頁),且聲 請人現無投保勞保,有前引勞保職保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在 卷,堪信真實。至聲請人之支出部分,聲請人陳稱每月必要 支出為17,000元,雖未提出全部單據供本院審酌,惟低於依 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規定,以113年衛生福利部公告每 人每月最低生活費之1.2倍計算之數額17,076元,應屬確實 。又聲請人育有未成年之子,年約15歲,名下無財產,111 年無所得,有戶籍謄本、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 111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可參(卷第52至54頁 ),堪認有受聲請人扶養之必要。而上開扶養義務應由聲請 人及其配偶共同負擔,是依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2項規定, 以上開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計算,聲請人應負擔之扶 養費為8,538元(計算式:17,076元÷2=8,538元),則聲請 人主張低於上開金額之扶養費8,500元,應屬確實。  ㈢綜上,聲請人每月所得扣除必要支出及扶養費後,僅餘500元 。聲請人固有為被保險人之保單,有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 同業公會保險業通報作業資訊系統資料查詢結果表可參(卷 第40頁),惟本院審酌上開保單之要保人並非聲請人,且未 解約前尚無法用以清償,而聲請人積欠之無擔保及無優先權 債務至少已達3,921,632元,有債權人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 限公司、合作金庫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永豐商業銀行股 份有限公司、聯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臺灣新光商業銀 行股份有限公司之陳報狀可稽(卷第79至101頁),堪認聲 請人有不能清償債務之情事,而有更生之原因。此外,本件 查無消債條例第46條各款所定應駁回更生聲請之事由存在, 則聲請人所為聲請,應屬有據,爰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 生程序。 四、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民事庭 法 官 藍家慶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書記官 張彩霞

2024-12-11

PTDV-113-消債更-98-20241211-1

屏補
屏東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屏東簡易庭民事裁定 113年度屏補字第509號 原 告 錢大渭 上列原告與被告陳冠宏、蔡榮城、許李謙、李松季及卓榮泰間請 求損害賠償事件,原告應於113年12月23日前補正下列事項: 一、本件原告起訴狀中,訴之聲明尚「未具體明確」。起訴狀中 必須載明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及起訴之原因事實,如此始符 合提起民事訴訟最起碼之訴訟要件,本院方能續為實體審理 ,否則縱已繳納裁判費,本院仍得以起訴不具訴訟合法要件 ,逕予裁定駁回原告之訴。而所謂訴之聲明,是表明應受判 決事項之聲明,並為請求判決之結論,所以聲明之內容應具 體、明確、特定,且須適於強制執行,是請原告思考究竟要 本院做出何判決,並重新提出載有「具體明確」訴之聲明之 起訴狀【應請用電腦打字列印正本1份,並加印相對人數之5 份繕本】到院。 二、另我國之民事訴訟採當事人進行主義為原則,法院既為中立 裁判者,自無從指導或協助兩造任何一方之當事人為訴訟行 為。原告如不熟悉法律相關規定,宜洽專業人士協助(如律 師或各直轄市、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各地方法院之免費 法律諮詢服務,如屬無資力且符合法律扶助法之規定者,得 自行向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申請法律扶助),以維護自 身訴訟權益,並避免徒然浪費裁判費用。 三、綜上所述,本件因尚有前開應補正事項,依民事訴訟法第24 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定期命原告補正,如未按本裁定「完 備」補正,即裁定駁回原告之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屏東簡易庭 法 官 藍家慶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書記官 張彩霞

2024-12-10

PTEV-113-屏補-509-20241210-1

消債聲免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聲請裁定免責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聲免字第6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 人 吳妮沂 送達代收人 何明諺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詹庭禎 代 理 人 蘇其昌 送達代收人 何宣鋐 上列當事人間因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免責,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聲請人吳妮沂應予免責。   理 由 一、按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債務人有薪資、執行業務所得 或其他固定收入,扣除自己及依法應受其扶養者所必要生活 費用之數額後仍有餘額,而普通債權人之分配總額低於債務 人聲請清算前2年間,可處分所得扣除自己及依法應受其扶 養者所必要生活費用之數額者,法院應為不免責之裁定。但 債務人證明經普通債權人全體同意者,不在此限;債務人因 第133條之情形,受不免責之裁定確定後,繼續清償達該條 規定之數額,且各普通債權人受償額均達其應受分配額時, 得聲請法院裁定免責,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 )第133條、第14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又債務人繼續清 償達消債條例第133條規定數額,而依消債條例第141條規定 聲請法院裁定免責時,法院即無裁量餘地,應為免責之裁定 (司法院97年度第4期民事業務研究會第15號司法院民事廳 消債條例法律問題研審小組意見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前經本院以112年度消債職聲免 字第37號裁定,認聲請人有消債條例第133條規定之事由而 裁定不予免責確定在案。而聲請人於受不免責裁定確定後, 已繼續對各債權人清償,且各債權人均已受償達消債條例第 133條規定之數額,爰依消債條例第141條第1項規定,聲請 准予免責。 三、經查:  ㈠聲請人前向本院聲請更生,經本院以111年度消債清字第58號 裁定自民國111年12月22日中午12時起開始清算程序。又聲 請人清算財團之財產分配完結,各相對人共受償新臺幣(下 同)125,598元後,經本院於111年5月2日以111年度司執消 債清字第74號裁定清算程序終結在案,本院執行處即函送聲 請裁定免責,復因聲請人該當消債條例第133條所定不免責 事由,經本院以111年度消債職聲免字第14號裁定不予免責 確定在案等情,業經本院調取上開卷宗核閱無誤。是本件聲 請人主張業已清償達消債條例第133條所定額度而聲請免責 ,依據首揭說明,本院即應審酌聲請人是否已依消債條例第 141條第1項之規定,使各普通債權人受償均達應受分配之數 額。  ㈡而聲請人主張其於前揭不免責裁定確定後,分別對相對人中 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清償57,161元,已達附表「依 消債條例第133條所定數額債權比例計得之分配額」所示數 額等情,業據提出中國信託銀行新臺幣存提款交易憑證為證 (見本院卷第13頁)。經本院以113年7月19日屏院昭民文字 第112消債聲免6號函向相對人函詢,各相對人亦均稱聲請人 清償之數額與其所述相符,是聲請人前開主張,堪信屬實。 四、綜上所述,聲請人受不免責裁定確定後,已繼續清償達消債 條例第133條所定之數額,且各普通債權人受償額均達其應 受分配額,核與消債條例第141條第1項所定之免責要件相符 ,是本件聲請人聲請免責,為有理由,應予准許,爰依首揭 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民事庭   法 官 藍家慶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書記官 張彩霞 附表: 附表:(新臺幣,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                                    112年度消債職聲免字第37號 編號 普通債權人 債權總額 公告之債權比例 分配總額 依消債條例第133條所定數額債權比例計得之分配額(300,011元×公告債權比例) 繼續清償至消債條例第141條所定各普通債權人最低應受分配之數額 依消債條例第142條所定各普通債權人應受償數額(債權總額×20%) 繼續清償至消債條例第142條所定債權額20%之數額 1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679,942元 100% 242,850元 300,011元 57,161元 535,988元 293,138元 總計          2,679,942元 100% 242,850元 300,011元 57,161元 535,988元 293,138元 備註: 一、本附表債權總額欄所示數額及公告債權比例欄,係依本院111年度司執消債清字第74號清算事件112年2月8日公告之債權表所示無擔保及無優先債權人債權總額及債權比率為據(見本院111年度司執消債清字第74號卷第78至79頁)。 二、本附表分配總額欄所示數額,即各債權人於清算程序中所受償之數額,係依本院111年度司執消債清字第74號清算事件卷內分配完畢報結審查表為據(見本院111年度司執消債清字第74號卷第95頁)。

2024-12-09

PTDV-113-消債聲免-6-20241209-1

屏小
屏東簡易庭

返還不當得利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屏東簡易庭民事裁定 113年度屏小字第605號 原 告 林淑萍 上列原告與被告馬淑屏、林淑圓間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事件,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原告之訴駁回。 二、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起訴,應以訴狀表明下列各款事項,提出於法院為之:㈠ 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㈡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㈢應受判決 事項之聲明。另按當事人書狀,應記載供證明或釋明用之證 據。原告之訴,如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法院應定 期命其補正,逾期未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 244條第1項、116條第1項第5款、第249條第1項第6款分別定 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原告對被告馬淑屏、林淑圓提起本件訴訟,然起 訴狀之「原因事實」不明,本院依上開規定,於113年11月1 9日發函限原告應於113年12月6日前,補正上開事項,該函 已於送達原告,然原告逾期迄今仍未補正,有送達證書在卷 可稽,原告之訴不能認為合法,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95條 ,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屏東簡易庭 法 官 藍家慶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 告理由,如於本裁定宣示後送達前提起抗告者,應於裁定送達後 十日內補提抗告理由書(須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 0 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書記官 張彩霞

2024-12-09

PTEV-113-屏小-605-20241209-1

消債聲免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聲請裁定免責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聲免字第7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 人 唐張夏花 訴訟代理人 黃千珉律師 相 對 人 即 債權 人 裕融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嚴陳莉蓮 上列當事人間因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免責,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聲請人唐張夏花應予免責。   理 由 一、按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債務人有薪資、執行業務所得 或其他固定收入,扣除自己及依法應受其扶養者所必要生活 費用之數額後仍有餘額,而普通債權人之分配總額低於債務 人聲請清算前2年間,可處分所得扣除自己及依法應受其扶 養者所必要生活費用之數額者,法院應為不免責之裁定。但 債務人證明經普通債權人全體同意者,不在此限;債務人因 第133條之情形,受不免責之裁定確定後,繼續清償達該條 規定之數額,且各普通債權人受償額均達其應受分配額時, 得聲請法院裁定免責,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 )第133條、第14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又債務人繼續清 償達消債條例第133條規定數額,而依消債條例第141條規定 聲請法院裁定免責時,法院即無裁量餘地,應為免責之裁定 (司法院97年度第4期民事業務研究會第15號司法院民事廳 消債條例法律問題研審小組意見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前經本院以111年度消債職聲免 字第21號裁定,認聲請人有消債條例第133條規定之事由而 裁定不予免責確定在案。而聲請人於受不免責裁定確定後, 已繼續對各債權人清償,且各債權人均已受償達消債條例第 133條規定之數額,爰依消債條例第141條第1項規定,聲請 准予免責。 三、經查:  ㈠聲請人前向本院聲請清算,經本院以110年度消債清字第5號 裁定聲請人自110年8月18日開始清算程序。又聲請人清算財 團之財產分配完結,相對人共受償新臺幣(下同)24,139元 後,經本院於111年4月9日以110年度司執消債清字第65號裁 定清算程序終結在案,本院執行處即函送聲請裁定免責,復 因聲請人該當消債條例第133條所定不免責事由,經本院以1 11年度消債職聲免字第21號裁定不予免責確定在案等情,業 經本院調取上開卷宗核閱無誤。是本件聲請人主張業已清償 達消債條例第133條所定額度而聲請免責,依據首揭說明, 本院即應審酌聲請人是否已依消債條例第141條第1項之規定 ,使各普通債權人受償均達應受分配之數額。 ㈡而聲請人主張其於前揭不免責裁定確定後,對相對人裕融企 業股份有限公司清償37,404元,已達附表「依消債條例第13 3條所定數額債權比例計得之分配額」所示數額等情,業據 提出郵政跨行匯款申請書為證(見本院卷第13至17頁)。經 本院以113年8月27日屏院昭民字第113消債聲免7號函向相對 人函詢,相對人亦稱聲請人清償之數額與其所述相符,是聲 請人前開主張,堪信屬實。 ㈢綜上所述,聲請人受不免責裁定確定後,已繼續清償達消債 條例第133條所定之數額,且各普通債權人受償額均達其應 受分配額,核與消債條例第141條第1項所定之免責要件相符 ,是本件聲請人聲請免責,為有理由,應予准許,爰依首揭 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民事庭   法 官 藍家慶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書記官 張彩霞 附表: 附表:(新臺幣,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                               111年度消債職聲免字第21號 編號    債權人 債權總額 公告之債權比例 分配總額 依消債條例第133條所定數額計算,並依債權比例計得之分配額(61,543元×公告債權比例) 繼續清償至消債條例第141條所定各普通債權人最低應受分配之數額 依消債條例第142條所定各普通債權人應受償數額(債權總額× 20%) 繼續清償至消債條例第142條所定債權額20%之數額 1 裕融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612,921元 100% 24,139元 61,543元 37,404元 122,584元 98,445元 總計          612,921元 100% 24,139元 61,543元 37,404元 122,584元 98,445元 備註: 一、本附表債權總額欄所示數額及公告債權比例欄,係依本院110年度司執消債清字第46號清算事件110年10月18日公告之債權表所示無擔保及無優先債權人債權總額及債權比率為據(見本院110年度司執消債清字第46號卷第43頁)。 二、本附表分配總額欄所示數額,即各債權人於清算程序中所受償之數額,係依本院110年度司執消債清字第46號清算事件卷內分配完畢報結審查表為據(見本院110年度司執消債清字第46號卷第70頁)。

2024-12-09

PTDV-113-消債聲免-7-20241209-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